二手油价下跌原因_油价下跌的原因
1.今天油价涨还是跌
2.2022原油近两个月暴跌影响哪些概念股?
就在几年前,二手车还是根正苗红的朝阳产业,一大批资本竞相进来掘金。
可是这两年,不仅钱挣不到了,还有可能把本亏进去。
2022年全国二手车累计交易量1602.78万辆,同比下降8.86%,十分罕见地出现了下滑。
经济形势严峻,新能源的冲击,燃油车价格跳水等多重原因混杂在一起,二手车商举步维艰,这场混战还远没到落幕的时候,接下来会更难。
过往的价格体系失去价值了吗?
2022年对于所有的二手车商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的一年,由于不可抗拒的因素,经常无法正常营业。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有26%的商户闭店时间在30-50天,23%的商户闭店时间在50天以上,约六成二手车经销商出现亏损。
无论什么行业,其实靠的都是信心,当大环境下行,库存压力太大,就会引发抛售。
销量上不来,消费者都是买涨不买跌的心态,观望情绪又加重了车商出货的压力,循环往复,二手车以往的价格评估体系受到严重冲击,踩踏式降价蔓延,车商大面积亏损。
燃油车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稳定的二手车价格体系,简单地说,中低端车价格评估以日系为参照物,高端车以BBA为参照物,以此类推。
可是,2022年发生了很多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比如日系的标杆车型卡罗拉被比亚迪秦超越,还有东风日产全新三缸奇骏上市就滞销等。
日产看到新奇骏不行了,马上复产老奇骏,新车只要15万左右起步,直接让二手车商手里的老奇骏大幅度贬值。
当保值率较高的日系车开始全面降价,这就导致其他品牌不得不跟进,二手车商也被动地加入了价格战。
整个市场都处于无序的状态,车商们都无法按照原有的经验来经营,想要保本都难。
新能源新车价格的X因素
当下新能源车非常受欢迎,这和油价、体验、使用成本都有关系,去年新能源车销量已经超过了700万辆,而且还在快速增长中。
只是,新能源车还处在上升期,价格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
以最热门的特斯拉为例,去年10月特斯拉下调销售价格,其中Model 3后驱版降1.4万,高性能版降1.8万,Model Y后驱版降2.8万,四驱车型降3.7万。
接下来才过了半个月,特斯拉又通过车险补贴再次降价。
再往后就是今年的降价,在没有任何征兆的前提下,特斯拉Model 3起步价降至22.99万元起,降幅为3.6万,Model Y降至25.99万元,降幅为2.9万元。
这种玩法非常罕见,因为,以往燃油车都是4S代理制度,降价需要经过厂家和代理商沟通。
特斯拉这种直营模式对价格把控力更强,无需任何顾忌,说降就降,之前收了特斯拉的二手车商一夜之间就赔个底朝天。
特斯拉这种还不是个例,理想ONE去年9月退市,也是没有任何提前告知。
很多客户提车几天就直接损失几万块,原本属于网红级别的二手理想ONE也顺便狠狠地割了一把车商的韭菜。
市场经济中,商品定价没有太多限制,有加价就有降价,这个本无可厚非。
只不过作为大宗消费品,幅度太大的突然性降价,还是会伤害很多消费者,至于二手车商,那就只能哑巴吃黄连。
价格混乱状态还将持续多久?
坏消息是,苦日子还在后头。
最近几乎所有汽车厂商都在主动或者被动地降价,燃油车销量下跌,新能源车销量上涨。
此消彼长的过程中,实质上是中国汽车品牌对于汽车价格话语权争夺的过程。
燃油车当然首当其冲,雪铁龙B级轿车只卖13万多,甚至还比不上自主品牌,丰田本田的保值率也开始下跌。
二手车商们以往遵循的规律要全部推倒重来,这个过程会很混乱。
因为你不知道这次降6万,下次会降多少,说不定还会有合资品牌退出中国市场,二手车价格还要不停地调整。
新能源汽车不断地价格战,一方面让燃油车恐慌性降价,另一方面也在寻找定位点,这个过程同样是混乱的。
比亚迪去年销量冲上了180万辆,成为当之无愧的新能源第一车企。
但是,中国的汽车厂家不止一家,还有那么多的新势力,老势力,大家都要生存,都不甘人后。
比亚迪今年先声夺人将混动车秦PLUS DM-i调整到9.98万,后面零跑汽车C01相比老款降4.4万,C11低了3.6万,原来只卖几万块的T03下调幅度高达2.26万。
另一方面,吉利、长城、奇瑞等等都准备在今年全力转型新能源。
那新能源车的价值标杆到底是多少?
没人知道!
从这个角度而言,新能源二手车的行情也就无从谈起,往后的生存难度就更高。
结束语
二手车属于新车产业链的下游,新车价格浮动,二手车就必须跟着调整,稳定的新车价格和销量才是二手车商获利的基础。
当新车价格的旧秩序被打破,新秩序尚在建立之中,不断的价格战会让二手车商无所适从。
想盈利?恐怕是奢望,能活下来,就是万幸!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二师兄玩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今天油价涨还是跌
作者?|?王?慧
来源?|?汽车大观
最近,因为沙特和俄罗斯的价格战,全球石油价格暴跌。我国也受到影响,3月17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下调之后,汽柴油价格回到5元时代。这意味着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创下自2013年新定价机制实施以来的最大跌幅。
油价下跌,对于汽车车主来说是一件大好事,但一些新能源车行业的朋友也担心,燃油成本下降后,部分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徘徊的消费者,可能会抛弃新能源车。
此前,受宏观经济下行、补贴政策退坡以及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市场已经颇为不振。今年2月的市场产销量数据,创下了近年来下滑纪录。
油价下跌,先给人的直观感受是会让新能源车雪上加霜。在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还挺得住吗?
油价暴跌不致命油价下跌,这对于燃油汽车的“对家”——新能源汽车来说,的确不是一个好消息。
在一定程度上,它确实会影响消费者的购车信心。
如果抛开限购限行的政策因素,当下私家车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一大主要动力,就是新能源车的用车成本经济性。
说白了,就是更省钱。
以一辆补贴后价格约20万元,电池容量60千瓦时、续航里程400公里左右的的纯电动汽车为例,按照一年行驶1.5万公里以及居民用电最低标准计算,一年的电费大概是1600元左右。
而一辆20万元左右汽油车,如果以百公里8升油耗跑1.5万公里,按降价之前7元左右的油价计算,一年的油费超过8000元。
油价如果降到5元区间,一年的油费多则能省下上千元。这对于在意燃油价格的消费者来说,具有不小的购车推动力。
不过,也要看到,新能源车的经济性只是它的众多优势之一。总体购车成本、保险费用、保养费用、限行限购等等其他因素综合考量,新能源车的整体提升不会因为单一的油价下降而改变。
而且,我国成品油价格还有“天花板”和“地板”调控机制,以目前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能源成本差距计算,即使油价下跌一半,新能源车的能源成本依然具有显著优势。
如果从大形势上说,就更不需要担心新能源车会因为油价下跌而完蛋了。
当前,发展新能源车不仅是国家战略,也是汽车产业未来变革的大方向。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开始支持汽车电动化发展,甚至部分国家已经发布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
车企也不会因为油价下跌,就放缓发展新能源车的脚步。
不只是国内车企,宝马、大众等此前对新能源不太积极的外资车企,也已经明确表态,即便油价持续暴跌,也不会影响公司向电动化变革的决心。
对于大多数车企而言,通过智能电动化布局进行差异化竞争,几乎成了未来汽车市场生存发展的不二选择。
真正的挑战还是产品本身
对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真正致命的挑战,不是油价,还是自身的产品实力。
自2009年初我国启动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工程以来,经过换道先行的十年,产销规模已经突破100万辆、跃居全球第一。充电基础设施、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改造和建设,也已经初具成果。
但客观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大多数产品,距离消费者所期望的使用体验和出行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创新和技术的进一步突破仍是关键。
具体而言,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尤其是占大头的纯电动汽车,还存在五大痛点,即续航、充电、成本、安全和残值。
近几年,电动车起火事故时有发生,再加上购置成本高,充电不便捷,低温和高速行驶时续航里程缩水,二手电动车交易困难等等因素,极大地影响消费者购买欲望和消费信心。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和记者交流时曾提到,过去的十年,中国电动汽车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当下,电动汽车还处在一个艰难的爬坡阶段,性价比的坎还没有过去。这个阶段,政府支持非常重要,但能解决根本问题的,还是企业自身。
随着补贴政策的变化,2020-2022年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三年,是产业发展的“生死时刻”。置身于“被转型”的痛苦之中,离开了政策补贴的“舒适圈”,新能源汽车产业将直面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
市场导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用户至上”是本源法则,谁能及时推出符合消费者期待的产品及服务,谁就能赢得消费者的钱包。这个时候,除了坚定信心、苦练内功,快速壮大自身实力之外,企业没有第二条捷径可走。
“电动汽车持续发展必须跨过的坎,就是性价比要超过燃油车。需要从提高性能、降低成本、完善使用环境三方协同发力。”陈清泰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2原油近两个月暴跌影响哪些概念股?
说实话,燃油车已经不那么“香”了!虽然油价实现了“六连跌”,但大家都知道,油价再怎么跌,也回不到原来的6元时代了。未来油价只会越来越高,面对这种现状和大趋势,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不得不转向新能源车型的研发。我们来分析一下即使“油价连跌六天,燃油车不再那么香”的原因:
第一:油价的总体趋势
我们现在看到的油价“六连跌”,只是建立在“九连涨”的前提下。但谁都知道,价格不可能回到九连涨前的水平,所以也注定了油罐车不会像以前那么“香”了。
第二:国家政策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一直在鼓励R&D和新能源汽车的设计,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新能源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在我国出现。市场反馈也不错,尤其是混动车,比纯燃油车更经济实用。
随着碳中和及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实施,我相信即使下一次国际油价下调,我们国家也不会像以前那么敏感了。相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增多,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也会逐渐增多。
第三:油电过渡时期
目前人们处于衰退阶段,大多处于犹豫观望阶段。在接下来的趋势中,人们大多会考虑二手燃油车或者油电混合动力车。纯燃油汽车的时代正在逐渐过去,大部分新能源汽车还在观望更多的新能源汽车和更成熟的市场。
所以,即使看到油价的“五连跌”,也注定难以抵挡新能源汽车占据主导市场的大趋势。对此你怎么看?欢迎与我们交流。
2022原油近两个月暴跌影响哪些概念股?
随着经济衰退风险压低市场需求预期,上周WTI油价创下4月份以来最大单周跌幅,石油市场需求前景也成为市场担忧的焦点。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原油的相关知识,我们一起看看吧!
高盛仍然看好油价后市
由于上周美国汽油消费数据疲软,上周WTI油价累计下跌9.93%,创下今年4月以来最大单周跌幅。布伦特原油上周也累计下跌8.98%。
在本周一早盘交易中,国际油价再度低开,WTI原油一度跌破88美元/桶,不过截止发稿,日内跌幅已经基本收复,WTI原油回升至89美元/桶附近。
近几个月来,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加剧了人们对能源使用量将下降的担忧,投资者纷纷撤出大宗商品。自6月中旬至今,WTI原油已经从123.68美元的高位一路下跌至89美元,近两个月内累计跌幅达到27%。
过周日(8月7日),高盛达米安·库尔瓦林(DamienCourvalin)等分析师发布报告称,尽管油价出现下跌,但并没有完全失去上涨动力。
在油价经历了近两个月的下滑后,高盛分析师们降低了对油价的预测:
将第三季度布伦特油价预期从140美元/桶下调至110美元/桶将第四季度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期从130美元/桶下调至125美元/桶,维持2023年预测不变在125美元/桶。
高盛指出,油价近期下跌的原因包括市场流动性低迷,市场在经济衰退和美国释放战略石油储备等潜在风险上存在诸多担忧。
汽油市场需求仍未遭到破坏?
高盛提出,只有在零售燃油价格大幅上涨后,市场需求才会遭到破坏,从而导致市场供需重新恢复平衡——而这一情况尚未出现。
目前的情况是,在原油价格近期下跌的同时,汽油价格也在持续下跌。根据美国汽车协会(AAA)的数据,截至上周六,美国全国汽油平均零售价格连续54天下跌,至略高于每加仑4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上周报告称,7月美国四周汽油需求均值已降至了2020年同期水平下方。这一数据也正是引发上周油价大跌的最大元凶。然而这一数据引发了诸多业内人士的怀疑,质疑这是拜登政府发布的“假利空”。
根据美国知名加油站导航网站GasBuddy的数据,截至7月24日当周,零售汽油日需求量达到了逾950万桶,为今年以来最高。
美国的汽油储量数据似乎也与需求的下降并不相符。鉴于炼油企业面临增产汽油的压力,今年夏天它们一直在开足马力,如果汽油需求真的下降,汽油库存应该会迅速上升。但上个月汽油库存基本持平,仍处于五年来的低点。
高盛也同样看好美国汽油市场需求前景,并认为汽油零售价的下跌不太可能持续。
他们认为,美国燃油零售价格将上涨至年底,预计到第四季度,美国汽油价格将回升至4.35美元。
石油概念龙头股有哪些?
中国石化(600028):
龙头股,是北京市朝阳区石油加工龙头股。
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712.08亿元,同比上年增长率为114.02%。
8月7日讯息,中国石化3日内股价上涨1.95%,市值为4976.03亿元,最新报4.1元。
中国石油(601857):
龙头股,国内最大勘探开采企业;公司主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销售、运输;适用于可燃冰全部环节。
XD中国石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921.61亿,同比增长385.01%,近五年复合增长为41.8%;每股收益0.5元。
8月7日开盘最新消息,中国石油7日内股价上涨1.35%,截至下午三点收盘,该股涨0.97%报5.2元。
胜利股份(000407):
在近7个交易日中,胜利股份有4天下跌,期间整体下跌0.8%,最高价为3.8元,最低价为3.74元。和7个交易日前相比,胜利股份的市值下跌了2640.25万元。
原油近两个月暴跌影响哪些概念股?相关文章:
★2022金晶科技强势4连板影响哪些概念股?
★百强房企拿地降幅收窄,影响哪些概念股?
★豪表二手价格频频下探影响哪些概念股
★磷矿石价格再突破哪些概念股受影响?
★科创板三周年,影响着哪些科创板概念股?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