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芯片供应商-深圳芯片第一桶金价格
1.深圳什么电子产品销量高?
2.区块链程序员工资多少钱,区块链程序员工资多少钱
3.大疆创始人汪滔的创业故事
4.华为研发读后感
5.华强北——摘下了“一夜暴富”的光环,但荣光从未离开
深圳什么电子产品销量高?
电子元件市场行情一周综述
6月中旬现货行情显示,由于近期市场正在逐渐形成一些有利的消费动力,现货经销商均乐观看待第三季度时相关元件的出货行情。受惠终端需求调升影响,目前15、17寸面板、闪存、内存、汽车电子、DVD芯片、MP3相关元件等产品的需求形势均显乐观。 全球最大MP3供应商着陆深圳
继三星电子、电友、Cowon System和Mpio等韩国主要的MP3播放机厂商陆续搬迁至中国后,全球最大MP3播放器和IC技术供应商美国SigmaTel(硅玛特)半导体公司也于近日正式落户深圳。在全球大型MP3供应商纷纷着陆中国的趋势下,业者认为,移师的举措将有助于带动今后几年内中国本土元件经销商的成长,得益于需求形势大好,本土元件经销商将有机会从中获取赚头。
据了解,近日SigmaTel在中国内地的第一家办事处——深圳办事处在招商银行大厦宣告正式开业,成为该公司继成立新加坡和台北办事处之后,在亚洲地区开设的第3个办事处,同时也是亚洲最大的办事处。
中国MP3市场迅速发展后,各供应商得业绩也随之水涨船高。业者认为,就MP3市场需求而言,由于2004年MP3全年的销量将突破300万,增长率超过100%,因此受惠2004年一整年MP3销量仍持续高速增长的事实,经销商表示,今年包括连接器、解码芯片、主控芯片、数/模转换芯片、功率放大芯片、闪存芯片、PCB和周边的滤波及供电单元等元件产品都有望保持不同幅度的行业增长。由于2005年全球储存媒体市场光是闪存形式的MP3即有逾5,000万台需求,因此业者乐观宣称,2005年对大容量闪存、彩屏LCD、OLED等多种电子元件产品而言仍是需求增长的一年。
预计,今年MP3集中在对大容量闪存、彩屏LCD、OLED、PCB、连接器等产品方向的需求,将带动相关元件经销商业绩增长。
7月15、17寸面板价格再度调涨
4月份三星做出上调15、17寸面板决定之后,台湾及本土的面板厂商纷纷跟进,15、17寸面板价格均有3~5美元的涨幅。整个5月份和6月上半月,NB用液晶面板价格都处于持续小涨的状态。尽管今年面板市场整体上供大于求的压力依旧,但本周业内又有消息传来:7月份15、17寸面板价格再度调涨。
此消息来源于瀚宇彩晶董事长焦佑麒,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目前面板缺货,价格上涨景气持续发展下去,七月份15寸和17寸面板有机会再度调涨。
据悉,由于面板供货吃紧,瀚宇彩晶6月份已经调整部份面板价格,15寸显示器报价每片130美元,17寸每片168美元,平均涨幅在3到5美元之间。7月份面板价格再度调涨的可能性极大,业内估计平均调幅也将维持3~5美元之间。
在现货市场,记者了解到,经销商正密切关注面板价格的进一步走向,尽管目前“涨价”的信息基本上得到了业内的认同,但由于今年“面板过剩”的压力仍在,面板经销商经历了面板大半年跌价的惨痛之后,难免心有余悸。所以,尽管7月可能涨价的消息利好,但现货市场经销商大不分仍不敢在这个时候有大动作。
下半年半导体市场将好转 目前淡季市场仍低迷
逢第二季度电子产品消费淡季之时,业者认为,全球半导体行业在经过了几个月的低迷后将在第三季度时逐渐开始好转。届时受更多笔记本电脑和手机需求调涨影响,下半年半导体市场的营收将有望逐渐好转,但由于目前淡季效应仍笼罩在半导体产业上空,因此现货市场业绩低迷的现状仍将持续一两个月。
据了解,由于看好第三季度的旺季发酵效应,目前一些主要的半导体厂商都调高了它们的业绩预期。在过去的几天里,芯片行业的重量级大公司象英特尔公司、德州仪器和台积电等都表示它们的业务比本季度的预期更好。
由于目前所有的IT部门都将保持强劲增长,加上过去供过于求的库存芯片已被清除,业者因此认为,芯片业摆脱库存影响后,将在今年下半年出现成长趋势。但由于目前淡季效应仍然存在,深圳现货行情显示,目前芯片行业处低迷时期的最后阶段,来自客户端的强劲需求没有具体化,导致各经销商的销售收入仍不见大幅增长。初步预测,芯片行业业绩反弹至少要到7月底、8月初才能逐渐明朗化。
需求窜高 闪存、内存均短缺
受三星产能转移影响,近期存储芯片市场频频出现短缺现象,先是内存供应吃紧导致现货价格频频上扬,接着业内又传出闪存需求窜高,Flash 芯片将短缺的声音。存储芯片市场频频显示出的乐观需求形势,让不少现货经销商都开始乐观看待第三季度时闪存、内存的出货表现。
由于多媒体消费装置引爆闪存flash 需求激增,三星已表示未来将造成内存短缺。最新现货行情显示,三星电子自4月起转进NAND Flash产能后,此举已造成三星DRAM供给量骤降15~20%,6月起DRAM市场逐步显现供货吃紧状态,其现货价格也再近一周内出现1%至3%的小涨幅度。
由于终端市场多媒体装置和3G手机对内存的需求一直呈同步攀升状,数字内容和新的应用,如数码相机、录像机、MP3音乐播放机、电视、甚至GPS,均在推动手机使用内存的需求,业者因此预计,DRAM需求紧缺现象将至少持续至第三季度。而且,供应吃紧很可能导致现货经销商在未来一个季度内难拿到足够的货源。
而另一供应吃紧的NAND闪存市场,记者了解到,虽然巨大的商机吸引了大批内存厂商快速进行产能转型,但由于内存厂商无法快速将产能转变为新型的 flash技术,业内人士因此指出,目前可能面临的情形就是导致缺货。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缺货事件,各市场人士应做好心理准备。
50%毛利 汽车电子革新电子市场
PC、家电、半导体行业利润逐渐趋薄后,各PC、家电、电子巨头们的“汽车梦”也开始纷纷悸动。由于汽车电子产业毛利丰厚,部分产品毛利可达到50%左右,如今,整个电子产业上下游都在积极把握该市场的第一桶金,特别是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业内纷纷看好。
加上博世、德尔福、曼格纳、法雷奥等一些对车市动向极为敏感的跨国零部件巨头,接连在中国的投资项目,遗迹国内家电厂商对汽车电子市场的关注,一系列的投资都在说明,汽车电子市场的爆炸性成长将给当下的电子市场来一次革命。
经验经销商认为,随着汽车价格的不断下降,寻找新的电子产品,以便有效降低成本,目前正成为整车厂的一大愿望。同时,这也是国内进军汽车电子产品的本土企业的绝佳机会。届时,汽车电子将带来电子市场的革命,无疑,汽车电子将成为电子市场最大的利润增长点。
明基并购西门子 手机元件产业临洗牌
明基宣布收购西门子旗下手机事业部门后,立刻引起业内一阵喧哗,对于明基100%持有西门子手机部门后,首先面临的西门子手机部门连年亏损的债务,并购效益是否能如预期,以及手机代工及零组件厂商是否将因此面临洗牌,业内都在密切关注中。
虽然西门子手机部门将在净值无负担的情况下,将资产完全移转给明基,未来西门子将提供明基2.5亿欧元的现金及服务,但是明基100%持有西门子手机部门,如果不能改善西门子获利状况的命运,未来可能要面临帐面上的亏损。
由于西门子手机部门连年亏损,全球市场占有率更从2004年的第四名下滑至今年第一季的第六名。里昂证券因此表示,在短期内看不到西门子转亏为盈的机会下,明基并购后,首先要面临的就是面对西门子的亏损。而为降低亏损,达到内部预期转亏为盈的目标,业者认为,明基肯定会从降低成本着手。明基董事长李焜耀也表示,希望在2006年手机事业部门能够转亏为盈,未来营运规划上,在成本方面,将结合双方的人才,产品研发费用可望降低,因为手机出货量增加,有机会向零组件厂争取更优惠的价格,降低生产成本。
明基在降低成本的考虑下,希望零组件供货商提出有竞争力的价格,因此,对于零组件厂商来说,尽管订单量可望增加,毛利率下滑的趋势恐将无法避免,洗牌也将成为手机零组件产业不得不面临的事情。
DVD芯片稳定中求发展
2005年DVD行业成长机会虽不大,但面对全球PC及NB市场已将DVD-RW列为最标准配备的举措后,业内人士认为,配合目前DVD-R市场需求,DVD芯片洗牌动作将因此暂歇,乐观预测下半年时DVD芯片市场有望在稳定中求发展。
据悉,因全球DVD芯片市场竞争激烈,加上芯片平均单价仍持续下滑,从去年起,各芯片经销商的获利空间一直处于不断压缩状。国内现货行情显示,因芯片市场端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形,部分DVD芯片的利润空间已从2004年的2美元下降到如今的1美元以内,为此,各业内人士并不看好今年DVD芯片行业的出货表现。但时隔半年后,由于DVD产品在车用、PMP及其它可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市场频频展现商机,记者近日获悉,目前业内人士已开始乐观看待下半年时DVD产业产值增长的机会。
虽然目前市场上成熟的DVD规格芯片市场仍有持续杀价的动作,但由于新式DVD规格芯片已逐步形成的新应用空间,一些经验经销商都乐观认为,在旧规格市场应用持续拓展,新市场产品需求又稳定攀升的情形下,下半年时DVD芯片价格也将更趋稳定,届时将有助于DVD芯片行业的产业增长。
区块链程序员工资多少钱,区块链程序员工资多少钱
程序员工资一般多少?
你好,根据统计数据显示:
2021年1月全国程序员平均工资14915元,工资中位数12500元,其中96%的人的工资介于3500元到85000元,65%以上的程序员的工资是在¥15000.00-¥20000.00区间的。待遇最高的仍然是北京和上海、深圳这些核心城市。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年薪百万的区块链职位薪酬存在泡沫吗?
这天中午,31岁的郭杨(化名)刚开完上午的技术会议,接下来还有七八个小时的技术讨论等着他,难得有时间从工作中抽离出来和朋友吃个饭,一听对方说了句“区块链技术总监年薪150万”,手一抖,碗差点翻了。
他侧耳又听对方重复了一遍,没听错。郭杨是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区块链项目组研发总监,2年多时间全程参与了公司最早、最关键的区块链项目,是团队的中坚力量,但他怎么也想象不到自己所在岗位能有如此高的薪酬水平。
据科锐国际的《人才市场洞察及薪酬指南》部分调研报告指出,预测2018年区块链高级研发工程师的年薪将在30-60万,区块链研发总监和产品总监的年薪在100万-150万。《BOSS直聘-2018旺季人才趋势报告》这份报告中称,区块链成为风口之后,圈内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蹭风口型岗位,只是加上区块链三个字,薪资便能提升一截,国际中高端猎头公司MichaelPage金融服务部门总监LilyLiu认为,现在只要但凡加上区块链这几个字确实工资高,不过存在一定泡沫。
这种泡沫并不存在于大型互联网公司,但郭杨所在公司的区块链团队几乎全部由从内部横向调动而来,大家的薪酬浮动程度都不大。LilyLiu称,随着企业对区块链技术理解越来越深,逐步发现该行业对于顶级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并不大。
郭杨回想起7年前的自己,彼时距离中本聪首次提出区块链的概念不久。他刚从某高校计算机系毕业进入公司做一名程序员,前两年至少有四个月每天12点才下班,“洗澡时候低头一看,头发掉了黑压压一片”,他不由得摸了一把、始终让他自豪的、比同事更茂密的乌发。
2013年他第一次接触比特币。2013年10月到11月,短短的一个月时间,比特币的价格就从1300元涨到了8000元。Mastercoin(现更名万事达币OMNI)等区块链项目也在2013年成功启动ICO。跟上这波热潮的大量炒币者,成功实现了一夜暴富的美梦。
一夜暴富的神话
“最开始就是炒币,1晚上赚一万块,早上醒了就多了一万块”,郭杨兴奋之余,还建议一个朋友买币,对方所投入的十几万资金,在一年内涨到几十万,还没等退出,却又在一轮低谷下跌到1000多。朋友没卖,觉得反正也没了,一直放到去年,全部涨回来了,赚了几万,一共放了四年。想到此郭杨觉得自己对不起这位朋友。
但总有人因一夜暴富而在币圈成名,他听说90后大空翼当年在数字货币上投下10万全部身家,握住三年,任他涨十倍百倍千倍也不卖,如今那个币翻了万倍,收益过十亿。让郭杨困惑的是,总能从外界听说有人赚得一夜暴富,但自己身边的炒币者都亏了。
2014年,郭杨经历了被称为“全民创业’的互联网创业潮,“2个人就能组一个公司,进个咖啡厅跟人聊天你都不好意思说你不在创业”,国家从政策到资源,更多的向创业和创新者倾斜。
他庆幸于公司周围并没有很多咖啡馆和餐厅,他对高档餐厅不感兴趣,觉得花这个钱和时间不值,去聊那些风口上的创业公司更不值。
尤其到2016年后,区块链开始火起来了,很多人很陌生,但是他已经积累了很多认识,并主动学习区块链技术。
2016年,区块链刚开始从一些山寨币的小范围拓展,成为一个新技术新概念。一时间诸多公司开始布局区块链。2015年,美国传统的银行机构,摩根、花旗等巨头纷纷投资区块链。中国平安、浙商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中国的金融机构于2016年纷纷拥抱区块链,BATJ等互联网巨头也相继在区块链上拓展自己的业务版图。布比等创业公司纷纷拿到千万元级别的融资。
郭杨所在公司就是其中一家,该公司当年从各个部门掉配了技术人员组建一支新的团队,打造区块链技术平台,预期是和公司原有的金融部门结合与对接,在金融方面寻找应用场景,做出一款的区块链金融产品。
当下金融被认为是有望成为区块链率先落地的行业,据西班牙桑坦德银行研究显示,利用区块链技术每年能为银行业节省约150亿至200亿美元。具体来说,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包括了数字货币、跨境支付与结算、票据与供应链金融业务、证券发行与交易等方面。
很快公司领导找到郭杨参与项目。作为一种内部人员调度方式,这种聘任并未带来郭杨薪资的大幅增长。而这支队伍也仅有十几人规模,在一个年营收百亿级别、有着数万人规模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可以说所有业务部中规模最小的。郭杨称,领导选择他们是因为在技术上有所积累,同时又对区块链保持很高的热情。
但在成功研发了首个金融领域的区块链项目后,他们便遇到了财务方面交易的问题。这也是郭杨一直以来困惑的,“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虚拟货币究竟能否作为一般等价物”。
这是当下区块链行业最受争议的问题之一。兴业银行、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曾公开称,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征之一是短期内的价值要相对稳定。比特币存在的问题恰恰短期内暴涨暴跌。如果把明天你的工资在改成半个比特币,就会导致整个社会合约频繁变更、交易没有办法履行,因此短期内币值波动是这种货币能否成为一般等价物的一个大问题。
而党校教授、国际战略研究院世界经济室副主任、中国青年经济学人陈建奇则认为,比特币是有可能成为国际货币的。它稀缺性决定了其价格将伴随着使用范围的变化而动态调整。从短期来看,比特币经历了从计算机代码逐步演变为准国际货币的过程。
这种争论常在业界出现,目前央行尚未提出任何正式的数字货币发展规划,也未有官方文件进行讨论或规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人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杨东公开对区块链政策监管问题进行解读,他称,目前,世界上主流国家对比特币等基于区块链数字货币的监管政策分歧较大,政策态度可以分为严禁、限制与准许三大类。而资本吸引力强大的国家如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一般准许比特币,对比特币和区块链技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对于这类数字货币能否作为法币兑换,在杨东看来,法定数字货币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但是法定数字货币推行之后,可能带来的对货币体系、经济、金融、社会生活、国家治理等方面的影响,仍然研究不充分。
当下,部分大型互联网公司及传统行业公司在区块链行业的试水,也因为这一不明晰的前景而踌躇不前。
“第一桶金”
这个萦绕在郭杨及所在团队心头的烦恼,恰是袁涛的机遇。袁涛,互联网行业出身,作为一名连续创业者,7年前首次创业便通过p2p项目赚到第一桶金,不同于郭杨,他认为自己既擅长也乐于在风口行业创业。
目前,他是“三点钟财经”项目的创始人,“三点钟财经”是专注于区块链领域的垂直媒体和社区,作为在2017年底涌现出的众多区块链媒体项目之一,据袁涛称,这个项目仅在构想阶段就融到了天使轮资金,目前可公开的有洪泰基金、信天创投。
而这已经是他第四个或第五个创业项目。4个月前他还是一家现金贷公司的创始人,后来项目由于政策风向突然转变而被关停。彼时,区块链行业正值发展高峰,他才开始筹划“三点钟财经”项目。
在袁涛看来,以区块链的技术和商业模式,较低成本地建立一套可信任、去中心化的机制,是对互联网公司长期以来搭建去中心化平台的初衷相反。而对于一个监管前景并不明确的新兴技术,大型互联网公司从战略上也非重点。从团队规模来看,郭杨所在公司中专注区块链项目团队人数,比袁涛公司人数要少。
袁涛这家公司的办公地位于北京朝阳门一座办公大楼内,前台没有挂公司的名称和LOGO,袁涛称之前现金贷公司的名称刚刚换下,新公司的标志还在设计中。走入公司,几百平米的办公场地约有二十几名员工,据袁涛介绍,这里几个月前还拥有一百多名现金贷公司员工,随着他进行一系列裁员、整顿,如今保留了区块链媒体项目需要的二十几人,袁涛嘴角上扬,“保留的团队中不乏有也是跟我共同经历这几次创业项目的员工”。
为了搭建推广渠道,袁涛在2018年1月的几天内建立了400个微信群,都是区块链和币圈的群,“大部分是自己建的,同时每天都有人拉我进群”,袁涛认为,这是公司最具竞争力的推广渠道。
现在的袁涛,仿佛又回到几年前创业现金贷的时光,出席区块链行业会议、沙龙在公开场合发表自己的对区块链行业的看法以及创业经验,然后,就被从台下前来交换名片、加微信的听众们包围起来。
如今,袁涛已是“链圈”的一位知名的创业者了,但他总听到圈内人议论他为什么总是去做风口的产品,他对记者说,如果我做房地产,那么我永远做不过王健林,只有在这样的领域,让我觉得我们之间的差距没有在房地产领域那么遥远。只有在一个新的领域才让我感到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他目前的任务是招募区块链媒体团队,将区块链新闻内容做优从而获得流量。关于如何在项目中搭建区块链技术,他也常和投资人沟通。据他所称,如果将分为“链圈”和“币圈”,投资人对项目的侧重点多在“币圈”,或者更关注一个区块链项目中的Token机制(一种“代币”概念)。
对该问题,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当下区块链对传统行业的改造中,大多数项目只有沿用Token机制才能发挥区块链的价值。对于一度在去年11月被央行、银监会叫停的“代币”,如何进行合规改造让商业价值得意发挥,这也是数百个地点分布在北京各个区域的区块链沙龙所探讨的话题之一。
作为区块链技术一种最巧妙的实现,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IEEE计算机学会会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认为,token的价值在于,借助这样一种手段,让讲信用的人获得回报。例如每个人都可以发行“股票”,让你的诚信、你一辈子积攒的高贵品格,能够被社会认知,并兑现其价值。
BitsAngel创始合伙人马强就是其中之一,作为第一个进入“币圈”的风险投资人,他在业内被称为“小马哥”。常出席行业沙龙、峰会等公共场合并发表演讲,聚光灯下,一副金丝边框眼镜一闪一闪的。
2017年马强所在的机构投资了比特大陆(Bitmain)公司,作为世界范围内主要的矿机生产商之一,这家成立不到5年的公司在2017年获得了25亿美元营收,这个业绩水平在同一时期几乎与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持平。
从2014年开始看区块链项目的马强,至今几乎看过行业全部创业项目,对于Token机制的商业价值,马强认为,如果是公有链,Token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型是有价值的,但如果是私有链,例如联盟链,本身能够采取一个分布式账本和去中心化的机制时,Token就不是一个必要条件了。
“百万年薪”传说
尽管马强看到,相比“链圈”,当下“币圈”的投资更活跃,但无论两者前景如何,区块链底层技术都是刚需,2018年他在投资方面将偏重于主链、侧链、跨链、稳定币的基础设施领域。
正如被区块链百万年薪吓了一跳的郭杨,业内一直存在着一些并未采用Token机制的“链圈”探索者。张作义就是其中一个,他是京东Y事业部区块链研发负责人,在他眼里行业的普遍薪酬并没有高到“年薪150万”这个水平。
与郭杨的经历类似,2016年京东开始开展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领域落地应用的研究工作,张作义加入并承接了产品预研和规划、落地推进工作。对他来说,进入新的部门薪酬并没有比原来高出多少,所以在记者会上被提问的时候,他才第一次知道竟然有百万年薪的产品经理。
京东数据研究院院长刘晖称,张作义所在的岗位是需求非常大。但在他看来,区块链对技术的要求并没有外界想象那么深奥,也并非一种颠覆性技术,他认为,除了抓研究方向的技术专家以外,对团队其他成员,只要选有一定技术背景,经过几个月的培训就可以上任,所以他选择了集团内横向调动。
他面试了一部分集团内的员工,张作义是为数不多的经他一轮轮面试筛选下来的。刘晖认为,除了技术背景外,一个不忽视的标准是,这是一个真正热衷于区块链本身的人,因为这足以抵御这个徒然间攀上风口却前路未明的技术,对从业者带来的诱惑和迷惘。
彼时,张作义正在准备京东区块链白皮书的发布会现场,这是他第一次对外界汇报自己几年以来热衷的事业——区块链。同时,这次分享会这是集团将他所在团队这几年精心打造的产品。
听着前三位的演讲,终于轮到他上场了,这是他第一次对外界汇报自己几年以来热衷的事业,他用手整了整衣角,拿起话筒,胸前京东红色的工牌。灯光照在面颊上,更衬得他肤色比前三位演讲者黑了几分。这是他作为一名区块链项目的产品经理,在探索以区块链解决农业问题的过程中,常常下乡的结果。
他们第一个项目针对农业场景中防伪、溯源的问题,他和团队的构想是,从一个小牛犊生下来给他戴一个耳标,养殖的过程中,比如农户信息,打的什么预防针,吃什么长大的,所有的信息和合作种养殖的企业同步这些信息,这些信息每天产生,可以理解为生长型的数据,以前这些数据对于大部分非技术农业种养殖的企业这些信息完全没有的。用京东集团的供应链整合能力,以及与合作品牌商的信息管理能力结合。
那段日子他在集团的办公室常常是空的,人总是去乡下体验并于农户们沟通场景,他深刻感到农业是一个潜藏着巨大活力的市场。有一次他去了用于屠宰、加工的工厂,他发现他们用的分割机器已经实现了自动化,一头完整的牛,到变成无数块小肉,“然后我们可以把每一块小肉跟这一头牛的对应关系进行精准的记录。”这让他更坚定了用区块链解决农业问题的决心。
张作义现在的目标,就是以相同的方法完成区块链技术在其他场景的改造,他称,随着团队做的越来越多,大家看到有三百多上线的品牌商,已经有将近八千多个商品,就像搭积木一样,正在一些品牌商合作的基础上再建立起他合作关系。
郭杨此刻也踌躇满志。晚间9点,他加完班和朋友在公司食堂一边用餐,一边讲述区块链项目的最新进展,经历了区块链行业的起伏,也听了一些或悲或喜的消息,反倒觉得区块链这项技术更有生命力,更值得去探索。想到此,觉得当下工作让自己的野心得到了释放,并期待着建立一份真正属于区块链技术的事业。
北京区块链技术人员薪酬中位值超4万,你知道哪些高薪职业?船只的船长,船员和飞行员的工作是“命令或监督船舶和船只(例如船和渡轮)的运行”。要进行此类工作,需要获得美国海岸警卫队签发的许可证。如果您想获得高收入,则值得参加许可证考试。根据政府数据,这类工作的平均年薪为82,000美元。前25%的人每年的收入超过100,000美元,而前10%的人每年的收入超过144,000美元。
助理麻醉师。当我们寻找“意料之外的高薪工作”时,我们咨询了薪资调查公司。麻醉师助理是他们的首选,中位数年薪为$134,000,并且该工作不需要医学博士学位,但您必须获得学士学位。学位后,完成大约两年的认证计划。同样,医师助理的工资也不低。政府数据显示,医师助理的年薪中位数超过108,000美元,就业前景也非常强劲。
监狱长的工作是监督和管理教养所。这份工作听起来很光鲜,但薪水并不低。根据数据,狱警的年薪中位数约为101,000美元。成为一名看守人通常需要获得刑事司法学位或其他相关学位,但这不是必须的。中介人,仲裁人,调解人。如果您善于倾听和解决问题,则可以尝试此工作。工作的内容是帮助争端各方进行沟通和谈判,解决争端各方的问题而不必上法庭。这类工作的年薪中位数为62,270美元,但某些中介的薪水可以翻倍,而收入最高的10%的人每年的收入超过124,000美元。根据劳动统计局提供的信息,完成这项工作通常需要“接受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并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邮局局长。此工作使您可以赚很多钱。劳工统计局将这类工作定义为“计划,指导或协调美国邮局的运营,管理,管理和支持服务,或协调员工的工作”。邮政局长的平均年薪为77,400美元。收入最高的25%的人收入约为85,000美元,收入最高的10%的人收入将近94,000美元。至少需要高中学历才能完成这项工作,大学学位甚至更好。航空交通管理员。这类工作无疑是很大的压力,但每年的收入很容易超过100,000美元。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工作是协调飞机的安全起飞,飞行和着陆。政府数据显示,这类工作的年薪中位数为$124,454。此外,从现在到2026年,员工人数预计将增加约3%。
北京一季度高薪职业月均22717元,你知道是哪些工作吗?我知道,主要是技术类岗位和销售类岗位。
收入的问题是很多人热议的话题,很多小伙伴会拿所谓的平均收入跟自己做比较,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评估自己的收入水平,在我个人看来,这些数据仅仅能反映出收入的变化问题,但如果拿个人跟这些数据做比较的话,就没什么意义了。
北京技术类岗位的月薪很高。
这一项数据是来自北京市人力资源管理局的薪酬调查报告,在这个报告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北京一季度的高薪职业的月薪已经达到了22717元。至于能够达到如此收入的高薪工作来讲,这些工作主要是集中在技术领域和销售领域。技术领域中的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的薪酬最高,已经达到了4万元每月。其他技术人员的收入也很高,中位数已经达到了12,896元,这个数字比多数普通上班族要高。
北京销售类岗位的月薪也很高。
虽然销售的岗位没有以前那么吃香了,收入的幅度也很大,但是北京销售类岗位的平均月薪也达到了10,438元,基本上达到了月薪破万的地步。对于那些没有核心技术的小伙伴来说,选择应聘销售类岗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这个行业的门槛比较低,上限也非常高。
不能盲目相信这些数据。
我知道肯定会有很多人拿这些数据跟自己做比较,但在我个人看来我们没有必要过度看重这些数据。这些数据确实可以反映出目前的收入情况,但未必可以放到每个人身上。毕竟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收入条件和背景条件也不一样。对那些刚刚参加工作的小伙伴来说,收入低一点没什么大问题,只要这个岗位存在长久的发展,你的收入也会随着自己的进步变得越来越高。
区块链就业薪资大概是多少?最近这两个月,整个加密货币市场行情波动很大,有人笑有人哭,有人觉得是牛市来了,有人认为是短期高点。
USDT持续增发,喊单社区不断扩大,Meetup一场接一场,微博热搜来了又来。
整个行业似乎像回光返照一般,来了一次又一次的过山车。
惊叹着,寂寥着,庆幸着,后悔着。
一次又一次冲击着行业内外的情绪。
直到今天,比特币24小时跌幅达11.52%,期货24小时内爆仓高达4.4亿美元。
1.最近正在面试的朋友和我说,行业内某个公链项目,大概平均3个月一次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基本上每天都有新人来,每天都有旧人走。再深入一问,大多都是做些基础岗位,在行业里凑个热闹的。
对于运营的理解,基本停留在拉个微信群做客服、上传文章和做个无人问津的、数据拿不出手的小活动。
去年底,前年参与的某个公链项目方的客服人员离职,这个声明来自海外的项目一下子连个会说国语的都没有了,好像现在官网都打不开了。
半年后再见面,发现他又从上一家一个DAPP公司离职了,现在是某个项目方的某某总监。(作者:猫Buboo,区块链行业运营/前新浪高级运营/Odaily星球日报特邀作者/金色财经专栏作者)
美其名曰,“追逐风口。”
摊手。
没有掌握专业技能的人员流动,估计离开区块链行业就找不到工作了吧。
2.前阵子和一个在区块链公司做前端的朋友吃饭,他现在穷困潦倒。
原来是去年加仓公司的币却被深套,老板还在不断打鸡血,如何看好这个项目云云。
对于区块链行业的未来,我们是怎么看的;对于这个项目的前景,又是怎么准备筹划的;我们的梦想是星辰大海,我们要改变XX…
(估计散户正在OS:不拉盘都是垃圾)
扶额。
一年后老板也离职了。
很魔幻,区块链没有梦想。
3.之前带过一个实习生,就那种做个内容分发都能磨蹭做三天那种。刚入行赚了几笔后信心满满直接辞职不工作了,专门做合约。起起落落后一统计,不仅没有赚钱,还倒欠了一堆债务。
于是出来重新找工作了,开价14K。
一个新生的行业有太多的混水摸鱼之辈,每个身在期间的人都有自己赚钱的门路。有不少冲着这个行业的高薪资而来,有不少冲着这个行业不透明而来,各自看准一个点就一头扎进去了。
时间是你的朋友还是你的敌人,恐怕只有你自己知道。
4.有个高中同学年后入职了一家项目方,一周前和我喝酒的时候吐槽道,负责人以为做出来了项目用户自然就会来,用户没有那肯定是运营不给力。
开什么玩笑。
都9102年了,思维怎么还在1997年?
好,实在不行就开始刷量了,动不动就一个月10万活跃用户,PR稿在圈内满天飞。
这些数据做什么用的?“拉盘啊。”
在这里,数据是各自心里清楚的常态。
你可以看到一个UV不到3000的媒体,平台的文章阅读量可以数十万;你可以看到一则消息刷屏你的朋友圈,除此之外没有一个人会留意,甚至是完全不知道;你可以看到就一个微信群不到500用户的项目,IEO后市值2个多亿。(作者:猫Buboo,区块链行业运营/前新浪高级运营/Odaily星球日报特邀作者/金色财经专栏作者)
好像离钱很近,一个季度的流水几千万美金,一个月的利润高达几个亿。
又好像离钱很远,因为这些和你都没有什么关系。
别说什么区块链革命,也别说区块链,更不要说区块链是阶层晋升的最后机会。
抛开只有少部分人真正看得懂的、真正拥有的技术,你要做的,是认清自己在这个行业的定位。
区块链的故事很多,但你只是一个普通人。
想做韭菜,请直接打钱,别浪费时间和精力。
想在这个行业深扎,请脚踏实地。
做点实事,对得起自己的时间。
区块链卖币工资高吗区块链卖币工资高。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区块链销售工资月平均11000万,比工资平均工资高百分之79.8,所以很高。
大疆创始人汪滔的创业故事
大疆是一款无人机的品牌,创立于2006年,由香港科技大学的在读研究生汪滔创立。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大疆创始人汪滔的 创业 故事 吧。
大疆创始人汪滔的创业故事_关于大疆汪滔的创业故事
他是消费级无人机的行业老大,占据 70%的全球市场份额;他是全球无人机行业的第1位亿万富翁。他在宿舍创立的?大疆创新?正低调的主导着全球无人机革命。35岁的汪滔,以黑马姿态,拥300亿元身家成为最富有的80后白手起家富豪。
留学 被拒、毫无目标,创业从宿舍开始
汪滔1980年出生在浙江杭州,因为家境不错,从小喜欢航模的他曾从父亲那里得到过一架遥控直升机。在他的想象中,直升机像一个可以随意操控的精灵,能悬停在空中不动,也可以想让它飞到哪里就飞到哪里,但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操控难度很高的直升机起飞不久就掉了下来,飞速旋转的螺旋桨还在他手上留下了一个疤痕。
?那时我想做一个能够自动控制直升机飞行的东西出来?,在杭州读完高中,汪滔考入了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系。到大三时,不甘平庸的汪滔还是从华东师范大学退了学,并向世界一流大学递上了申请,他的目标是斯坦福和麻省理工,都被拒绝。最终只有香港科技大学发来了录取 通知书 ,他读了那里的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
2005 年,25岁,从毫无人生目标,到开始研究遥控直升机的飞行控制系统。着手准备 毕业 课题的汪滔决定把遥控直升机的飞行控制系统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他找了两位同学说服老师同意他们的研究方向,而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仍然源自童年的梦想?让航模能够自由地悬停。
拿着学校给的经费1.8万元港币,汪滔他们忙乎了大半年,然而在最终的演示阶段,本应悬停在空中的飞机却掉了下来,失败的毕业设计得了一个C,这个很差的成绩甚至让他失去了去欧盟名校继续深造的机会。
幸运的是,汪滔的专注得到了一位教授的认可,得以在香港科技大学继续攻读研究生课程。读书的同时,他拉着一起做毕业课题的两位同学在深圳创立了大疆创新科技公司,开始专注于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
?我觉得自己的性格里有天真的成分,从小喜欢一个东西,就是希望把它变成现实?。
从居民楼里的3个人到4000+员工
为了做研究,汪滔可谓付出了一切,甚至不惜逃课,还熬夜到凌晨 5 点。最终,他在宿舍中制造出飞行控制器的原型,2006 年他和自己的两位同学来到了中国制造业中心?深圳,在一所居民楼里,正式开启改变世界的 创业之路 。
2006 年年底,公司出现危机。汪滔家族的世交陆迪慷慨解囊,投了9万美元(汪滔说,这是大疆历史上唯一一次需要外部资金的时刻),帮大疆渡过难关。后来,陆迪到大疆负责财务工作,今天已经成为大疆最大的股东之一。《福布斯》计算,他持有的16%股份不久将价值 16亿美元。
2008年,首款成熟产品 面试 。他研发的第一款较为成熟的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XP3.1面市。
2010年,重要人物谢嘉加盟大疆。谢嘉是汪滔的中学同学,加入后对大疆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负责 市场营销 的工作,同时也是汪滔的重要助手。曾卖了房子投资大疆,今天他持有的14%股份预计价值14亿美元。
2011年,大疆北美分公司成立。奎恩,美国人,当时经营一家从事航拍业务的创业公司,后来帮助大疆在德克萨斯州成立了大疆北美分公司,旨在将无人机引入大众市场。当时,他为该公司提出了新的 口号 :?未来无所不能?(The Future of Possible)。
2012年年底,黎明前夜。大疆已经拥有了一款完整无人机所需要的一切元素:软件、螺旋桨、支架、平衡环以及遥控器。
2013年1月,发布?大疆精灵?。这是第一款随时可以起飞的预装四旋翼飞行器:它在开箱一小时内就能飞行,而且第一次坠落不会造成解体。得益于简洁和易用的特性,?大疆精灵?撬动了非专业无人机市场。
非标准化CEO
在大疆,汪滔有两个身份,一个是CEO(首席执行官),一个是CTO(首席技术官)。
很难去界定他是不是一个合格的CEO。他鲜少直面媒体,很少参加公众的活动,甚至缺席发布会。但对于产品和技术,汪滔近乎偏执地追求着?完美?这个词。
两年前,汪滔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一句话:?我是做产品的人,我只想把产品做好,让更多人来使用。?
在大疆创立初期,汪滔曾列出一张愿望清单,根据无人机特点,要解决稳定性、清晰度、传输距离三个问题,大疆后来的产品线正是依照这份清单而展开。
这份清单中三大问题对应着大疆的三大技术:云台、航拍摄影以及传输系统。
?以前,无人航空器在操作体验方面存在很多不便,把大量的普通消费者挡在了门外。我们认为,凭借大疆的技术积累,能够推出一款高度集成化的产品,一举解决这个痛点,并且创造价值。Phantom系列的成功,证明我们的决定是正确的。?汪滔说。
?在公司里,他强调最多的是?品味?二字。?在我们的父辈,中国一直缺乏能打动世界的产品,中国制造也始终摆脱不了靠性价比优势获得市场的局面,这个时代企业的成功应该有不一样的思想和价值观,大疆愿意专注地做出真正好的产品,扭转这种让人不太自豪的现状?。
而这一点更多体现在产品以及公司整体简约风格上。
对于品味的把握弥漫在公司的上上下下,公司员工每天下午有时令水果供应,这些水果的都经过行政部门员工P图处理,保证呈现的质量。
红杉资本合伙人迈克尔?莫里茨(MichaelMoritz)曾在自己的Linkedin上写道:?DJI的精灵2Vision基本就相当于一个飞行着的AppleII。?
大疆也是依靠产品打入美国市场,成为与苹果相提并论的品牌。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是为数不多的汪滔欣赏的人。他将自己与乔布斯比作?英雄所见略同?。?他身上拥有很多优秀的品质,他的做法、想法也给我带来不少的启发,自然会爱屋及乌。?汪滔告诉记者。
跟大部分的CEO不同,汪滔出现在公众前谈论产品的机会少之又少,他和大疆的公关团队控制着公众获取这方面讯息的机会,原因是害怕公众过于关注汪滔个人从而分散了关注产品的精力。
这种避讳甚至远远超出一般CEO,他甚至缺席大疆产品的发布会,从精灵系列到手持云台相机Osmo再到农林植保无人机,每一场划时代的发布会,汪滔往往都只活在媒体通稿里。
对汪滔而言,产品中浓缩了所有他要说的话,无论大众是否接受、喜欢,他也不准备辩白剖析自己在研发时的故事以及心路历程。
如今大疆销售额已经超过60亿元人民币,汪滔也在去年被福布斯评为身价超10亿美元的无人机首富,但其依然保持最初创业时的衣着习惯:平常大都穿着衬衣,天气冷的时候在外面再套一件毛衫,只有在接待重要到访人物或者参加正式场合才会穿西装,其标志性的鸭舌帽总是不离身旁。
择人同谋
?现在部分企业热衷于自我炒作,还被当作大众榜样。它们依赖商术,却很少追求商道。?在记者追问目前大疆融资情况时,汪滔这样说道。
美国数据库网站CrunchBase数据显示,大疆分别在2014年5月以及2015年5月完成两轮融资,最近一轮融资7500万美元,由著名美国创投机构AccelPartner领投。
与其他创业者不同,从最初创立大疆,汪滔基本没有为?钱?的事情发过愁。对于投资人,汪滔只有一个要求,理解大疆以及他的产品。
汪滔首位支持者是其在香港科技大学的老师李泽湘,他是大疆创新的早期顾问及投资者,现在是公司董事会主席,在去年仍持有10%的股份。
在公司起步阶段,汪滔依靠在校期间研发的直升机自主悬停系统模型挣取第一桶金。因为技术的稀缺,当时出售一个模型能够得到几万元钱,而大疆一款单品能够卖到20多万。当时产品还没达到实用阶段,主要作用是让大型国企领导进行功能性的展示。
在这种畸形 商业模式 中,汪滔看不到发展前景。
从新西兰代理商的口中了解到一些个人 爱好 者将系统搭载到多旋翼飞行器上,汪滔看到新的市场潜力,决定更改研发方向,将自主悬停系统搭载到多旋翼飞行器上并增强其实用性。
大疆另外两位大股东与汪滔的交情都不浅,他们分别在大疆初期最需要资金的时候加入,并且在公司内担任重要职务。两人手持的大疆股份随着大疆估值水涨船高,根据《福布斯》计算,两人所持股份均已超过10亿美元。
或许是汪滔本人并不善于资本市场运作,又或许他希望将大疆交到自己信赖的人手中,从成立至今,大疆接受的机构投资者并不多。
汪滔并不想让投资人控制大疆市场化的步伐,在红杉领投大疆A轮之后,?大疆将启动海外上市计划?的消息甚嚣尘上,而大疆作出的回应是至少5年内都专注于产品,并没有上市打算。
对于炒作概念获取资本注意的做法,汪滔十分看不上。?这些做法,无非是想在盲目涌入的资本那里捞取一些好处。大疆不是一家?B2VC?、?B2股民?的公司。?汪滔说。
去年5月,大疆宣布完成7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领投方为美国著名风险投资机构AccelPartner。
随后,大疆宣布与Accel共同推出全球首只无人机基金SkyFund,向包括机器人硬件与软件、计算机视觉与导航、多媒体工具与社区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初创公司提供包含资金、技术和其他资源等全方位支持,特别支持使用DJISDK(DJI软件开发套件)研发测绘、影像、农业、巡检等应用的企业家们。
在《硬球:政治是这样玩的》一书中,作者克里斯?马修斯(ChrisMatthews)用?硬球?一词形容政界人物为了权力和成就而展开的讲求实际、大胆出击的手段。
这个词同样适用在汪滔身上,在与同行竞争中,其并不是一个容易打交道的对手。
与苹果一样,大疆的成名很大程度在于汪滔准确把握了个人消费市场的需求,这也是大疆能够占据市场的关键。让大疆与之后进入无人机市场的极飞、零度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并且快速地甩开竞争对手,在个人消费领域迅速占据主导份额。
乔布斯曾经说过:?市场不需要调研,因为客户不知道他们要什么,直到你给他们想要的。?
2013年1月,大疆?精灵?无人机正式进入大众消费市场。
?大疆的成功在于其开创了非专业无人驾驶飞行器(UAV)市场,所有人都在追赶大疆的脚步。在大疆之前,无人机都是应用在专业领域,产品专业化程度高、对操作要求门槛高、产品价格昂贵,导致无人机无法普及。大疆把无人机扩展到了普通消费者的层面,迅速地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弗若斯特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总裁王昕博士对第一 财经 记者说。
在?精灵?之前,大疆主要产品针对专业航拍市场,产品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价格也相对较贵。
汪滔很快意识到在专业领域的较量其未必能拥有优势,推出?精灵?的初衷是为了防止竞争对手发起价格战争。?我们当时想做一款有成本效益的,不需要玩家自己组装就能随时起飞的产品。当时主要考量就是这款产品能够先于我们的对手进入低端机市场,并没有想要赚钱。?汪滔在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
这一举措拓展了消费无人机的市场空间,很快入门级的?精灵?在销量上超过了大疆其他专业级设备成为明星产品。
产品的品位需要反复打磨,而打磨的过程必然是非常痛苦的。在内部的微信工作群里,汪滔曾经分享过乔布斯的《遗失访谈录》里的一句话:?真正的魔法,是用五千个点子磨出一个产品,好想法要变成好产品,需要大量的加工?。
?精灵?的出现也促使航拍市场人员分配重新整合。
以往航拍门槛较高需要专业人员完成。?以前航拍最少也要有三个人分工:飞行、云台手、地勤保障,大疆推出?精灵?后,很多人买个GoPro就能够做航拍,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天翔航空科技创始人朱秋阳告诉记者。专业航拍团队受到冲击迫使许多航拍人寻求技术上的转型。
除了飞行器外,相机是整个部件中重要的一环。在这一环节,大疆的竞争对手是以运动相机著称的GoPro,最开始,汪滔希望与GoPro合作开发一款产品放到GoPro上去销售,而两家品牌却无法在最终合作上达成共识。
?他们(GoPro)将我们当作设备供应商,但大疆并不是普通OEM厂商。?汪滔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表示,利润分成无法达成一致,更重要的是在合作过程中得不到平等对待。也因此,在?精灵2?之后,大疆就放弃了使用GoPro相机。
随后,汪滔在芯片供应商中争取到与GoPro所使用的同等质量的芯片,从?精灵3?开始,大疆在系列上使用自主搭载的摄影设备。很快,?精灵2?被大疆所淘汰,在天猫旗舰店上,目前?精灵?系列只有第三代与第四代产品在售。
一个像乔布斯的工作狂
他每周工作80多个小时,办公桌旁边放着一张单人床。
汪滔的公室门上写着两行汉字只带脑子?(Those with brains only)和?不带情绪?(Do not bring in emotions)。
他恪守原则、言辞激烈、又相当理性。如今作为坐拥 4000 名员工的大疆掌门人,他丝毫不敢懈怠,工作态度就像他 2006 年在香港科技大学宿舍中创建大疆时一样,一丝不苟。
而在公司的内部管理上,汪滔也始终保持着强硬的风格。
?老板做事以精品为向导,对于设计不好的东西,会很直接地骂?这是什么垃圾?。?一位已经离开大疆的技术人员罗文(化名)说道,?这种严厉也让员工能够快速成长。?
大疆内部坚持一种快速淘汰的工作模式,公司提倡员工加班,对于业绩较差的员工直接辞退。这样的工作模式和崇尚?狼性?精神的工作氛围,似乎十分不人性化,但其也在另一方面养成了员工激烈竞争的意识。?在大疆,玻璃心真的很难生存。?另一位 离职 员工透露。
三年前,大疆开始运作RoboMasters机器人大赛,尽管这项比赛与主营业务毫无关系,大疆还是投资大量资金承办。最初DJI对RoboMasters有两套方案:一是继续以小规模夏令营的方式举办;二是重金承办,将其推向全国。最后的决定完全是由汪滔拍板决定的。
作为创始人的汪滔,这种激烈言辞与独断个性,也让大疆在初创阶段就遭遇了团队流失,首批员工几乎在公司创立两年后都纷纷离开。
?也许他们对未来的发展感到疑问,我曾经是个完美主义者,并且与人交流的时候不懂得表达而容易伤害到他们的感情。?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汪滔曾坦言,公司成立后,给3到4名团队成员分配股权时曾遇到不少困难,其所坚持股权分配应与员工贡献对等方式使团队成员感到不满。?获得少部分股份的员工无法接受而离开,一部分成员希望将自己部分股权转让给他人,被我拒绝,当时说出的气话伤害了他们的感情。?
从产品设计到内部管理,都依靠汪滔拍板决定,其独断的个性让大疆能够快速决策;这种独断的管理方式也为大疆留下了一批真正做事的人,促使创业中的公司快速发展。
全世界都在追赶一家中国公司
他的成功是科技发展史上的罕见案例 。
一家公司的目标受众从业余爱好者变成主流用户,而且它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这种成功的案例在科技行业发展史上实属罕见。
2014年,大疆售出了大约40万架无人机。在2009年和2014年间,大疆的销售额以每年两到三倍的速度增长,已跻身全球增速最快的公司行列。投资者相信大疆在未来几年仍然可以保持这种统治地位。
2015年,大疆创新净利润由2012年的800万美元增长至 2.5亿美元。如今,大疆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份额达到 70%。
当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承诺将用无人机送货上门时,质疑者都抱着一种嘲讽的态度,但无人机正成为科技行业的?下一个大事件?,而现在所有竞争对手都在追赶大疆的脚步。
头5年,养在深闺,默默无闻;后5年,抱得大名。如今已经有 10 年历史的大疆,估值超过100亿美元。
大疆或许会成为第一家引领全行业发展潮流的中国企业。正是由于这种主导地位,有媒体也将大疆与苹果公司相提并论?但对于这种赞誉,汪滔似乎并不太在意。
?我很欣赏乔布斯的一些想法,但世上没有一个人是让我真正佩服的?。
《华尔街日报》称大疆是?首个在全球主要的科技消费产品领域成为先锋者的中国企业?。
大疆创新的官网上,写着这样让人感动落泪的话:
我常常在想,皇帝穿着所谓最美的新衣游街,却只有孩子敢指出真相。而现在的社会有那么多的问题,却连敢大声指责的孩子都没有了。
事实上,没有不需要埋头苦干就能获得的成功,没有只靠PPT就能得到的财富,没有从天而降的高科技。追求卓越,需要无数苦思冥想的深夜,需要连续工作72小时的执着,更需要敢于大声说出真相的勇气。
我们的经历证明,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不去曲意逢迎、不去投机取巧,只要踏实做事,就一定能取得成功。我们相信,那些回归常识、尊重奋斗的人,终将洞见时代机遇,并最终改变世界。
中国每天有1万多家公司注册,平均1分钟能搞出7家公司。然而,大疆创新这样的创业团队我们永远不嫌多,汪滔这样的创业狂人我们永远欢迎,因为这才是中国企业的未来和希望。
以下是他的两段创业感悟:
汪滔说,自己现在就好像是在挥舞着一把有450年历史的日本武士刀,砍向一张倒霉的名片。他说,当武士刀将这张名片砍成碎片时,?日本的工匠在不断追求完美。中国人有钱,但是产品却很糟糕,服务亦是如此。如果要造出好产品,你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
?我很欣赏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一些想法,但世上没有一个人是让我真正佩服的。你所要做的就是比别人更聪明?这就需要你与大众保持距离。如果你能创造出这种距离,意味着你就成功了。?
华为研发读后感
华为的成功不可复制,但可借鉴。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华为研发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华为研发读后感范文篇1最近读了本书:《华为研发》(第二版),是张利华所写。写得太好了!华为是一个著名公司,老夫读华为的书,没有十本也有七八本,感觉都差不多,没什么新鲜感,这本《华为研发》读了十几页就感觉不一样!感觉写得既深入,又有条理,也非常生动!这么牛的作者简直太少见了!我怎么以前不知道?于是赶紧在书中找作者简介。我一看才明白,原来作者在华为工作多年。我说呢,人家是真的了解!
从作者本身的经历,以及这本书的内容可以看出:局外人和局内人写得就是不一样!一个文笔好的局内人,可以写得非常生动、非常深刻、而且条理分明!可惜,现在很多写公司和商业领袖的书都是局外人写的,深度远远不够。举个例子,吴晓波的《大败局》算是不错的书,但其深度和这本书相比,还是有明显不足。老夫一直觉得在写商战、内部管理时,完全可以写得更加深入,同时也更加生动。《华为研发》让我看到,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这,就是读这本书的第一个收获。对我来说也是最大的收获!因为我知道,以后写书可以达到的境界是什么样的。张利华这本书,好!
第二个收获,就是结合我过去读的书,总结了华为成功的经验。华为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大的时代背景是赶上了通信行业大发展。当时的通信技术正由模拟转向数字,国外通信发展很快,我国就更快了,而且赶上了互联网大潮。任何公司的巨大成功,都离不开时代背景,这就是时势造英雄。
第二,华为首先是一个极为优秀的销售公司,任正非是营销天才。
这一点可能和很多人的认知不同。很多人可能以为华为的技术优秀,是靠自己研发产品起家的。错!华为是靠卖香港通信设备起家的,而当时倒卖通信产品的公司,仅仅深圳就几百家,没什么技术含量。但华为在激烈的销售竞争中依然脱颖而出,在全国布下一些据点,赚了第一桶金。所以华为的销售力始终都是超强的,华为是靠拓展市场发现商机,然后才促进了研发。
第三,做研发既是不得已而为之,也是利润的驱使。
如果没有自己的产品,做销售时就会感到处处掣肘,比如香港厂商供货不及时,生产跟不上(当时供不应求),而有些客户的要求又比较特殊,需要定制研发。所以在做市场的过程中,任正非深感有必要自己做研发和生产。所以华为开始仿制香港公司的产品,说白了就是山寨,然后贴上自己公司的标签,也算是自主研发了。实际上当时公司的技术水平很低下,完全是从零起步。
另一个对任正非的刺激是中兴通讯。中兴比华为成立早几年,当时的技术力量雄厚,早已开始自主研发。1992年中兴的营收是一个亿,利税就6000万!这么高的利润对任正非绝对是个刺激。所以他开始了惊天豪赌,开始投入巨资做交换机。此时任正非又引来了郑宝用这个技术高手,从此华为走上了技术之路!
那么为什么做研发的利润那么丰厚?
因为国外的技术人员工资很高,产品当然就很贵。所以华为后来的产品即使比国外同类产品便宜30%,但由于其核心芯片和操作系统都是自主研发,成本要低得多,所以仍然有丰厚的利润。
虽然有丰厚的利润驱使,但也别以为这很容易。国内通信业90年代有几千家公司,并有“巨大中华”只说,也就是这四家公司最为强大。但现在“巨大”已经完了,中兴已经比华为差得多了。放眼整个中国企业界,华为都是最出色的!
华为之路,就是“贸工技”。也就是柳传志一直说的“先做贸易,再做工厂,然后才是技术”。但联想喊了30多年,到现在仍然是个二道贩子。而华为,才是真正的、货真价实的“贸工技”!
那么,为什么联想就不行呢?
对此我只能揣测一二:
(1)通信业虽然也是高科技,但门槛比电脑业要低得多。虽然华为的技术人员非常努力,并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就成功做出强大的产品,但这个难度肯定要低于在电脑行业自行研制CPU和操作系统。何况电脑业更讲究兼容性。所以要求联想成为技术公司,难度更大。
(2)联想有机会成为技术公司,可惜错过了。
90年代联想的总工倪光南,曾经也提出要搞技术,但被柳传志否掉了,还搞出轰动一时的“柳倪之争”。虽然如果当时按倪光南的路子走也未必成功,但从此联想彻底沦为一个二道贩子。所谓的技术都是表面的点缀。
(3)任正非比柳传志更有魄力,也更强大!
两个人都是著名企业家,也都很强。但任正非比柳传志的销售能力、内部管理能力都要强,尤其是他的胸怀更大!这就说到第四点了。
第四,华为是全员持股。
虽然我把这放到第四点,但实际上,华为之所以是我国最优秀的企业,就在于这一点!因为:适应时代潮流、营销优秀的公司并不在少数,也有一些在技术上比较出众的公司。但问题在于他们能坚持多久?要想始终出色,持续卓越,就一定要充分发挥全体员工(而不是个别天才)的能力!对于华为来说,就是靠全员持股。
华为的全员持股有以下特点:
(1)真正的全员持股。包括司机、门卫和厨师,想买内部股票都可以。这从根本上消除了劳资对抗关系。而大多数公司,没有股份的员工和有股份的管理者,本质上已经是对立关系了。
(2)不强制购买,但购买者的分红很高,平均每年50%左右。所以第一年不买的,第二年往往也会买。
(3)滚动发展。股票分红往往投入到第二年购买新股中。
所以华为靠全员持股,既提高了凝聚力,又解决了资金问题。因为华为一直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公司,但并没有上市,所以始终缺乏资金。员工不断地把分红甚至公司用于购买股份,资金问题大为缓解。对于全员持股的好处,《华为研发》有极为深入和生动的论述,并高度赞扬到:通过全员持股,华为造就了中国数量最多的中产阶级!华为,真正实现了共同富裕!
我最近还读了篇文章,说成吉思汗之所以能建立最伟大的军事成就,并不在于他打仗有多厉害,而在于他在管理上有巨大创新。成吉思汗规定:打仗抢得的战利品,谁抢的归谁(而过去大量的奴隶是没有战利品的,只能归主人,所以奴隶们并无积极性),而成吉思汗只要其中的10%(而别的部落,酋长得大部分)。这极大地提高了人们作战的积极性,让每个人都觉得是为自己而战。看来,全员持股、股权分散,再加上一个英明的***,确实有极大的好处,古今皆然啊。
第五,极其强调内部沟通,技术管理能力超强。
华为的很多研发都比中兴晚,但往往能后来居上,就在于其技术管理能力很强。作者对此也有详细论述,我看了收获很大。但这属于相对微观的范畴了,不再多说。
以上,就是我认为是华为什么如此成功的原因。
请注意,我并没有说任正非在技术上高瞻远瞩。因为华为做研发基本上是广种薄收,任正非并非技术专家,他既抓住了几个很重要的技术潮流,但也丧失了小灵通、CDMA等重要的技术潮流,导致华为在2002年之后陷入了几年停滞期。所以华为的成功,我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任正非的营销、管理和博大的胸怀。
华为,任正非,牛!
华为研发读后感范文篇2《华为研发》这本书讲述的是华为的领头人任正非是如何白手起家从被骗200万开始一首创建华为这个巨型企业。读完这本书,使我们深入了解了华为公司在高速成长的过程中的惊心动魄、跌宕起伏、艰难前行的自主研发的心路历程。
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华为这个企业对待市场和技术人才的方法和态度。在市场上华为做到“市场为先,客户为大”,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客户就是上帝”。对于人才方面,华为提供丰盛饭菜、洗澡条件等等,这些小恩小惠的措施后不仅使得员工倍感温暖,同时也体现了华为这个企业对待员工的态度——重视人才。
在华为迅速的崛起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竞争对手,在这些与竞争对手的较量并最终取得胜利这一点看起来,华为相对于其他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在于有良好的产品质量,稳定的持续增长的技术人才以及合理的分配制度。同时企业的内部运营机制解决了短期利益分配问题;企业家的追求解决了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问题;具有正向激励机制,解决了企业发展驱动力问题。在经历过这些坎坷的经历后铸就了华为这个企业的成功。
通过《华为研发》一书的对于华为企业的剖析,使得我们懂得企业的生存是依靠产品的不断创新,而要保持企业的长期稳健的持久发展则需要依靠持续不断的研发。
《华为研发》一书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以及借鉴的地方。让我学会了放弃,学会了付出,学会了任总身上的那种胸怀与气魄,学会了他身上的那种无私与敬业。
华为研发读后感范文篇3一口气读完《华为研发》这本书,仿佛身随作者的步伐又重新回顾了一遍华为这20多年的辉煌历程,其中有年少的激情、有创业的艰辛、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楚。成功的企业虽然各有各的不同,但是无论机遇、技术、人才、谋略、市场、资金、关系等等条件你拥有多少,有效的管理都是企业成功必不可少的法宝。
说起有效管理首先想讲一下制造型企业,因为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三星电机的一个生产车间里。在这里几乎没有创造性劳动而只有按照标准和流程进行的重复性作业,而从事生产工作的操作工人又几乎都是学历和素质相对较低的一群年轻人。所以,如何让一群素质低又不听话的年轻人按照严格的标准认认真真的工作并生产出保质保量的产品,靠的只有事无巨细的管理。在这里每一个工位的工作要求、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等都有规范说明张贴在最显眼的地方;每一个工序都要进行严格的培训和实践,甚至就连如何清扫、换几次水、擦几遍地这种简单的事情都有统一的要求。正是这种严格、细致、明确的管理,变戏法似的将一盘散沙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整体,从而创造出远远大于1+1=2的财富和价值。无论这些操作工人在生活中或社会上的表现如何,只要进入到车间,这里的氛围和管理要求就会把所有人变成了一个人——除了工作以外再没有多余的心思去考虑别的事情。虽然也有抱怨和不满,但是拿到奖金的时候这些付出的辛苦和抱怨的口水就瞬间转化成了喜悦。其实大家不会吝惜加班加点、流血流汗,却更希望付出的汗水能够换来丰收的硕果,管理正是把大家的努力变成收获的工具,它不是对某个人负责,而是对所有人负责。
04年的机缘巧合我从生产车间里的一名管理者一下子来到了北京进入了手机Design House。当时的手机设计公司应该算是高科技产业,这里的文化崇尚Open、Nice、工作时间自由、工作要求轻松,但是人员的素质和文化水平都是相当的高。和制造型企业不同,这里主要从事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公司的核心和价值都体现在产品的竞争力上,也就是说研发公司的最大财富是技术人员,但是如何对这一群高素质高学历的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几乎是每个设计公司的最大难题。我先后在三个设计公司做过,刚开始的时候都是人声鼎沸、热火朝天,但是最终都以失败关门而告终。其中有市场的原因、有策略的因素、也有资金的问题,但是我看到的最大的问题都是无法对研发进行有效的管理。
因为,研发工作与生产工作不同,无法用一张操作规程就让所有的人都能设计出完美的原理图、结构堆叠或者ID造型,更不要说软件编程了。但是《华为研发》书中详细的描述了华为公司对研发工作的重视及投入;对研发工程师的器重及放权;对研发管理的方法和思路。华为的成功让我认识到研发型企业的成功和成长靠研发,而成功有效的研发还是靠管理。因此,不管是生产型企业还是研发型企业,事是人干的,人是要管的,但是怎么管、如何管就是水平问题了,它将直接影响着公司的生。虽然我一口一个管理,但是如何做到对于研发的有效管理我还是不敢班门弄斧的,只是将我在研发公司中看到的主要问题大至归纳一下,希望企业能够从这些方面转换思路,管理创新:
1,激情燃烧的地方:研发工程师的工作需要热情,有了热情才会有主动性、责任心和归属感,企业领导如何燃烧技术人员的激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需要,华为的任总正是这样的一位艺术大师。
2,言必信,行必果:研发的问题多如牛毛,所以研发项目的Delay如家常便饭。在我所经历的项目中似乎从来就没有一个不Delay的.,这就造成了工程师的应付和PM不切实际的Schedule。因为项目经理知道即使再宽裕的时间安排也会Delay,还不如5天的活压缩到3天,这样即使晚2天也可以。可是所有的项目都如此压缩,工程师的检验时间没有了,错率几率提高了,由于错误所造成的重复劳动将必然产生更大的延误和浪费。
3,专家当家:对于研发人员的管理必须是“以暴制暴”,即用水平最高的技术专家管技术人员。不管是SOURCING采购还是PM项目经理,只要是与技术部门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由于不懂技术很难对技术人员进行要求,也无法判断技术人员给出的解释是否正确,所以工作上很被动,就更别提有效了。只有像华为一样所有的研发人员都由郑宝用带领,包括人事行政权,只有真正懂技术的人才能辨别真伪,挖掘人才,以德服人,以保证研发队伍的有效性、公平性和竞争性。
4,角色转换:研发企业的工作主要分技术、管理和市场营销。懂技术的不一定懂管理;懂管理的不一定懂市场;懂市场的又不懂技术,大家都是站在自己立场上的本位主义,即使为公司鞠躬尽瘁了还是不免互相埋怨、指责。因为没有体会而不能相互理解和有效沟通。华为在这一点上却是很注重培养公司的骨干人员,很多的管理者都是经过了多个部门和角色的锤炼,所以让技术人员体验不同的岗位,对于更好的进行研发工作意义很大。
5,尽志无悔、落子无怨:人生如棋,商场亦如战场,无论是研发失败还是策略的失误,企业应一如既往给大家以信心和希望,企业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能畏首畏尾,给研发人员以过多的责难和压力,这样的文化才能造就出真正的勇士和愿意与企业生与共的员工。
研发靠什么?靠的是人!人靠什么?靠的是管理!因此——没有有效的管理就没有有效的研发!
华为研发读后感范文篇4《华为研发》详细介绍了华为是如何从一个小企业成长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大公司的。那么,华为的成功之道有哪些呢?
1、重视自主研发。
华为并没有停留在产品代理的层面上,而是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产品的研发。即使是在资金最困难的情况下,任正非也把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在研发上面。
2、重视人才。
华为重视人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高薪。华为的工资待遇很高,这样才能吸引住人才。
2、给足够的资金进行研发。很多华为人以前是高校教师、科研所的科研人员,由于长期不受重视,最后转投华为门下,从而如鱼得水,可以尽情工作了。
3、对人才的利用,不分辈分,只分能力。这与现在的事业单位、国企差别是明显的。
3、重视管理。
华为长期以来,非常重视管理,引进了很多MBA人才进入企业。并且花了5000万美元从IBM专门请人指导企业的管理。
4、重视客户,产品物美价廉。
在不断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华为的产品价格明显低于对手,这是华为制胜的重要法宝之一。
总之,华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任正非正确管理的结果。
华强北——摘下了“一夜暴富”的光环,但荣光从未离开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造富神话。 我们放眼 历史 长河就会发现,中世纪时,小工场主和商人发了财;大航海时代开启,贩卖黑奴和土地者变成暴富;工业时代到来,大工厂主和大银行家掌控经济命脉;二次工业革命,石油和 汽车 行业涌现富豪;世界大战,金融家、政客从中大肆敛财;战后五十年,高新技术产业遍地巨鳄;二十一世纪以来,区块链和加密货币领域又蓄势待发......
我们国内何尝不是,改革开放以后,无数商人、企业主、金融家赚到了人生中第一桶金,品尝到了品质生活的快乐和前路可期的喜悦,即便其中过程坎坷挫折、幽微隐秘,但一代一代的造富神话可谓层出不穷、令人垂涎。
在发达富饶的珠三角地区,深圳华强北就曾是这样一个批量生产造富神话的地方:一夜暴富、空手起家到身价过亿、打工仔翻身做大老板这种例子曾经不断诞生。
1979年,生产军用无线电半导体的 粤北军工厂 感觉搬迁势在必行,便上书请示领导,结果很快得到批准,省领导大手一挥,兵工厂的三个厂子便从粤北的清远一下子搬家到了 深圳福田区 。
那时,兵工厂的地界还是一片的荒田杂草、废弃厂房,基本是房屋寥落人马稀。走在宽敞的大土路上,放眼望去,都没有什么遮挡视野的建筑物,这边一眼看见山,那边一眼望到水。当然,辉煌和腾飞总是始于一片平地, 历史 告诉我们,荒芜反而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性。
兵工厂搬迁之后开始了 军转民 的工作,改做民用家电,并且更名为 "华强" ,寓意为"中华强大"。
次年, 深圳特区 成立了,一大片荒芜平凡的地块都大有腾飞雄起之志,政府特将华强公司附近一条路命名为 "华强路" 。在华强的北边,大量的厂房开始被建造起来,这一片地区被命名为"上步轻工业区", 主要经营电子加工的业务 。
因为该工业区位于华强公司北侧,便被人们称之为"华强北"。
1981年,华强北的"灵魂建筑"—— 深圳电子大厦 开始动工,落成之后,这座20层高的建筑物显得鹤立鸡群,有些孤零零的,但格外引人注目。
深圳电子大厦就像雨后第一棵春笋,从这片未来的经济沃土上拔地而起,随之而来的便是日益壮大的华强北,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华强北已经新建了 五十多家工厂 。
1984年主席视察华强北时,说下了那句 "电脑要从娃娃抓起" ,华强北从此名气越来越大。
一转眼来到八十年代中期,电子工业部考虑到把众多小企业合并成大企业可以打造规模优势,把内部竞争转化为内部有机协作,因此决定整合百余家分散的小型电子企业,成立了 深圳电子集团 ,而深圳电子集团也就是后来的深圳赛格集团公司。
1988年,深圳电子集团在之前建立的深圳电子大厦开立出一个电子元器件交易市场,结果实在太过火爆,只好在1996年将原来的大厦推平,又建了一座摩天大楼—— 赛格广场大厦 。
1998年,市区政府及时把握住转变的契机,开始对华强北商业街进行改造,使这里变成了深圳最传统、最具人气的商业旺地之一。
那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疯狂的年代。当时在华强北流传着 "一米柜台"的吸金故事 ,亲历者不断讲述着他们所见证的景象:"六万平米的商铺招租,三个小时就一抢而空"、"一个铺位的申请登记表,下楼拿到街上就能转手卖五万块"、"那个时候只要不是傻子,人人进华强北都能赚钱。"
只要拿到柜台,无论成本多少,都能在很短的时间收回,人们逐渐变得不计成本,两三万的商铺,转让费能炒到大几十万。
毕竟,一米二的柜台+一台计算器+一部手机=创造几百上千万的财富,这是当时华强北人们所坚信的财富密码。
一时间,华强北涌入了四万多家电子公司和几十万电子从业者。造富神话吸引着一批又一批青年人来到此地,有人原本是工厂小妹,凭借着代销手机麦克风发家致富;有人身无分文来到这里,靠着组装电脑赚得一塌糊涂。
最典型的还是 "山寨手机王子" 的例子,16岁的陈金淩空手随亲戚来到华强北打拼,当他看到山寨机市场生意火爆时,逐渐萌生了整合市场,做一位大代理商的想法。
有了目标以后,陈金淩一边和叔叔打工,一边不断了解市场积攒经验,几年后,他终于攒够人脉和本钱,拿到了代理商的资格,由于为人诚信,供货足,陈金淩的生意越做越大, 最后身家过亿,最辉煌时一天流水超过百万。
不少商界大佬都曾于此发家,例如华强北赛格 科技 创业园的一栋老楼,那就是马化腾与腾讯梦开始的地方。
华强北经济腾飞的背后是 九十年代初期的大潮流 :珠三角的制造业开始逐渐拓展海外市场,将电子产品销往日韩、东南亚乃至欧美各地。 可以说,八九十年代是一个黄金时代,国内的一切都在野蛮生长。
华强北商业区作为全国首批购物放心一条街于2000年获得国家工商局授牌,并在2008年第十届高交会华强北分会场开幕仪式上获得 "中国电子第一街" 荣誉称号,这标志着行内确认了 华强北商业街在全国电子商业界的龙头地位。
直到现在,华强北在很多人记忆中占据的位置,是"中国电子第一街",但这"第一街"的名号背后却带有几丝讽刺意味,这要从世纪之初的山寨机风潮说起。
2003年以前,华强北什么都能造,但造不了手机,因为手机毕竟是高 科技 产品,是集成了多项精密技术的高壁垒产品。
但这一壁垒在2003年被台湾联发科的技术创新推平——单个芯片,就具备手机所需要的多个模块,从此华强北的生产厂家只需要加装几个部件就可以出产品了。具备了完整产业链的那一刻,便是华强北走上山寨机不归路的开始。
"山寨手机王子"的发家就始于这个阶段。在当时,华强北山寨机在售价上有着碾压性的优势,正品卖一千,它可以只卖三百,这已经是获利丰厚的售价;超大容量电池、超大音量、四卡四待......
华强北各种魔改又为手机增添了不少别致而实用的功能。 逐渐地,已经是亚洲最大电子元器件交易中心的华强北又进而成就了亚洲最大的手机交易中心。
摊位的炒作情况有增无减,商铺租金两到三万,但是转让费有时被炒到将近百万。山寨机的种类开始琳琅满目,全国上下充斥着数百个山寨品牌之多,但都是换汤不换药,同质化问题严重。
要知道,同质化严重、供给充足的市场总是面临着过度饱和的风险,你的产品我的产品都一样,那靠什么竞争?只有拼成本。
于是这种过度饱和又缺乏管制的市场渐渐滋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行为:包装、印标、封装、检测,一个完整的链条从狭缝中逐渐滋生。
华强北逐渐在界内外积累下了广泛的恶评,迫于舆论压力, 政府开展了高强度清查,甚至深圳副市长亲自带队出马,2011那年,华强北又来了一次彻底的"大扫荡"。
经过高压集中整治,华强商业圈出现 "关、停、并、转" 潮,一些依靠违法手段经营的商户失去生存土壤,华强北手机专业市场3575个商户主动退场,2012年10月份,因为地铁7号线建设开工,主干道被封闭三年,华强北自此人气日渐冷落。
当然,巴菲特老先生曾经说过:"等到潮水退去,才知道谁没穿泳裤",有些华强北人是获利抽身,有些则是被倾倒的财富大厦砸得粉身碎骨。 比如"山寨机小王子",在海水退潮后,妻子离开自己,合作伙伴抽身,大批货物囤在手里,还每天被人讨债催款,最后精神失常,衣衫褴褛地混迹在华强北的大街小巷里。
世纪之交的华强北,总让人联想起十八世纪的纽约,十九世纪的伦敦:野蛮生长,到处是混乱、无序,到处是机遇、潜力。
但这种无序的日子是无法长久的,一些华强北的从业者早早预见到这一天,完成财富积累之后便将精力付诸于转型,不过更多人则是带着全副身家,和华强北山寨帝国陪了葬。
从无序到有序,从熵增到熵减,这是人类 社会 发展的规律,小小的华强北概莫能外。红利期的浪潮褪去之后,华强北真正没落了吗?不尽然。
有人离场就有人入场,铁打的地界,流水的从业者,如今确实缺少那种一夜暴富的神话了,不过从业大军还在,华强北人的经营内容只不过从山寨机变成了 正品机、化妆品、区块链矿机。
相关数据显示,华强北商业区占地面积仅有1.45平方公里,却有企业约2.5万家,个体工商户2万余户,从业人员近23万人。
华强北仍然是那个"打个喷嚏全国电子产业都要抖三抖"的地方,全国大部分TWS耳机、区块链挖矿用的矿机仍然来自这里,而且近些年,替人购置手机、完善售后的背包客群体逐渐壮大,良币驱逐劣币,那些靠信誉、服务、效率积攒下人脉的背包客们逐渐有了不菲的收入。
前些日子,这里才刚刚举办了第三届华强北 科技 艺术节和第二十二届高交会, 科技 + 时尚 +艺术成了华强北的新标签。
可以说,被时代淘洗沉淀过的华强北,确实已经摘下了"一夜暴富"的光环,但荣光从未远离这里,而是在这片依然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地方上空徘徊,等待着有朝一日荣光回归。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