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ta期货的主要因素

2.尼日利亚

3.近年来 美国 乙醇产量 玉米产量 和玉米价格 详细数据 (10年以内)

4.粮价上涨的原因

pta期货的主要因素

95历史油价曲线图_1995年油价表

由于我国聚脂产业高速发展,国内PTA的产量远无法满足其需要。缺口靠进口弥补。2005年,国内产量589万吨,消费量为1214万吨,其中进口量为649万吨。进口依存度为56%。

为了满足国内市场对PTA的消费需求,近两年PTA产能新建扩建的项目不少。随着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国内PTA产能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但相对消费需求增长而言仍然会存在一些缺口。与聚酯生产线一年即可投产相比,PTA项目投产至少需要一年半到两年以上的周期。预计至2007年年底,中国的PTA产能会达到1200万吨/年左右。但可以肯定,随着国产PTA的供应能力的增长,对进口的依存度将逐步降低。

PTA为连续生产、连续消费。而生产和消费可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节。同时PTA现货交易中以直销为主,上下游产销关系相对稳定,产销率较高。因此,生产厂家库存很少。PTA的价值高,资金占用多。下游聚脂厂家一般也只是保存10多天的消费量。库存量较大的一般为贸易商及现货投机商。 1、聚酯增长决定直接需求

PTA主要用于生产聚酯。生产1吨PET需要0.85-0.86吨的PTA。聚酯产业发展状况决定PTA的消费需求。1995年全球聚酯总产能约为1900万吨/年,而当时中国的聚酯产能约190 万吨/年,占全球总产能的10%;2005年,全球产能接近5500万吨/ 年,中国的聚酯产能则达到2163万吨/年,约占全球总产能的40%,中国聚酯产能的年均增长率达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2005年我国聚酯产能达1960万吨,按消耗系数0.865和开工率70%计算,可消耗PTA 1200万吨/年,这与PTA的实际表观消费量也基本一致。据预测,2007年以后,中国聚酯产能将进入一个缓慢增长的周期,增长率将维持在5%左右。

2、纺织增长决定终端需求

聚脂产品中涤纶对PTA的需求量最大,决定着PTA消费情况。2005年化纤产量占我国纺织工业纤维加工总量的2690万吨的61%,而化纤中涤纶占总量的近80%。涤纶是纺织行业的主要原料。这就是说,纺织行业的景气程度、发展情况直接影响涤纶市场消费,进而决定对PTA的需求。

全球GDP与全球纤维总消费量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强势的经济增长带动了终端产品-服装的需求,会为纺织工业提供更大发展动力。纺织工业发展推动聚酯需求增长,最终影响市场对PTA的需求量。根据WTO公布的统计资料,2000年-2004年,全球经济以年均3.9%的速度平稳增长,同期纺织品服装贸易额年均增长率达6.5%。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2005年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4.3%左右。预计未来5年全球纤维消费和纺织品服装贸易仍以6.5%的速度增长。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从国内来看,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中国拥有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中国人自己的穿衣和家用,占中国生产的纺织品和服装总量的70%以上。这表明,中国纺织业的发展潜力在内需上,而且内需增长较快。这是包括化纤业在内的纺织行业持续发展的最大动力。同时,纺织品是中国最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大宗出口产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除了内需因素外,国内纺织行业发展还受国际市场贸易摩擦、汇率变化的影响。

2005年,中国人均纤维消费量从2000年的7.5公斤上升到10.7公斤。其中人均涤纶纤维的增长速度高于棉花和其他纤维品种。在未来的三、四年间,预计中国化纤工业还将保持10%以上的较高增长速度,但增速将逐步回落。据估计,2008年以后,增速回落到10%以下,到2010年,化纤产能、产量的增速将分别回落至7%和5%的水平;2010-2020年,平均增速会继续下降到4%和3%。 2007年前的PTA市场不容乐观。原油价格一度飚升,PTA原材料PX也水涨船高,在PTA销售价难以同步提高的情况下,生产商遭受损失,对此却一筹莫展。在此情况下,中国证监会及国家有关部门审时度势,批准郑州商品交易所抓住机遇尽快上市PTA期货。PTA期货的挂盘不仅解了众多生产商的燃眉之急,更让郑商所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完成了一次从农产品到工业产品的飞跃。

有了期货后,化纤企业的话语权增

之前企业通过合同化比例来控制库存。有了期货,我们可以放心扩大合同量,利用期货来进行利润锁定,不用再担心原材料上涨,增加了稳定性。

实际利润并非来自销售

做为聚酯行业,80%的利润来自控制原材料成本而非销售!这是行业特性之一。销售只是利润的一种实现手段。如果价格平稳,要靠销售策略来控制。如今不光国际油价会影响PTA价格,宏观经济任何一个利好消息都会影响现货价格,当前期货成交量大于现货,”在这样一个背景下,PTA期现货价格相关系数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大。

2012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工率不足,价格下降约一半。价格波动很大,库存贬值很大。当今跟据不同阶段,现货订单的大小,不同形式,不同库存,来判断是进行买入还是卖出套保是十分有必要的。

就整体而言,PTA期货上市后,聚酯企业规避风险的能量与途径都增加了。当前工厂可以根据期、现货市场情况灵活调控库存和套保量,另外还可以对交易量和价格进行一定范围的控制。

PTA期货价格对合同定价影响较大

如今现货成交量越来越少,参与期货的越来越多。期货价直接引导现货价格。现货成交量有阶段性,低时大家都开始买进,等现货价格升上来时大家又都在操作期货,有价无市。

在没有PTA期货以前,PTA供应商的结货价都掌握在供货商自己手里,下游聚酯企业根本没有谈判的余地。如今可不一样了。每年年底,开始跟供应商谈下一年度的合约,谈好数量和折扣,结算价呢一月一定,随着每月的市场波动而波动。结算价是供应商根据当月的现货平均价格与期货的平均价格的平均价,加上资金成本和运费等费用等适当浮动。这样的价格会比没有PTA期货前公平。

化纤公司利用期货市场有妙招

化纤厂利用PTA期货套保大致有这两个方面:一,进完货之后,最担心价格下跌,多通过期货市场卖期保值,随时调整期货头寸,规避价格下跌风险。如果价格上涨了,就在期货市场上平仓。它的产成品价格只是利润的一种实现方式,实际利润来源于原材料价格成本控制。跟以前相比,化纤企业控制成本的余地更大了。既可以通过期货市场上进行交割采购,还可以向PTA生产厂家合同订购,,通过期现结合,摊低原料成本。二,通过不断的期货移仓操作,为PTA现货一直进行价格锁定。

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位于非洲西部的尼日尔河中下游,东临喀麦隆,南濒几内亚湾,西接贝宁,北接尼日尔。人口总数13388万人(2003年),为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人口大国之一。国土面积92.38万km2,其中陆地面积91.08万km2,可耕用的土地面积约占30.96%,永久作物面积占2.79%,其他土地面积占66.25%;可灌溉面积达2330km2;海域面积1.30万km2。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高地,南部为低山丘陵,沿海为带状平原。边界线长约4047km,海岸线长853km。尼日利亚高速公路里程达32105km,铁路里程达3557km,原油输油管线总长达2042km,油品管线达3000km,天然气管线500km。

2002年国民生产总值(GDP)约411亿美元,其中石油业占42.40%,农业占29.20%,服务业占24.10%,制造业占4.00%,其他0.30%。

一、矿产资源

尼日利亚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拥有探明储量的矿产达34种,矿山约4000个。其中能源矿产资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沥青;金属矿产有铁、铅、锌、锡、金、铌、钽、钨、锆、钼等;非金属矿产有滑石、石膏、重晶石、高岭土、石灰石、大理石等。

石油、天然气 尼日利亚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据第十四届世界石油大会估计,其常规石油可采资源量为402亿桶(表1),居非洲第二位,常规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7.19万亿m3,居非洲第一位。据美国《油气杂志》2002年终号报道,截至2002年底,尼日利亚的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240亿桶(折合32.74亿t),占世界总储量的1.98%,居世界第十位;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35092.00亿m3,占世界总储量的2.25%,居世界第八位。尼日利亚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海岸盆地,包括尼日尔河三角洲及近海水域,为非洲海岸区含油气最为丰富的地区。

煤炭 尼日利亚的煤炭为世界上低硫和低灰分的最好的烟煤之一,煤炭资源量约40亿t,主要分布在17个煤田,目前的探明储量约6亿t。为西非惟一产煤国。

沥青 尼日利亚沥青储量巨大,估计达420亿t,几乎比现有的石油储量多一倍。

锡 尼日利亚锡资源较丰富,主要集中在尼日利亚中北部。分原生矿和砂矿。原生锡矿床产于侏罗纪的年轻花岗岩及前寒武纪的老花岗岩中,这些花岗岩的展布受一系列环形断裂控制。原生矿床的品位均不太高,目前开采的大多为第四纪砂锡矿床。较著名的有卓斯高原锡矿区,它位于卡诺以南约240km,矿区中锡、铌和钽储量分别为7.9万t、2.66万t和1600t。

表1 尼日利亚矿产资源估算储量统计

铌、钽 尼日利亚是世界铌、钽资源的主要产地之一,其储量分别为63500t和3175.2t,储量基础为9077t和4536t(1989年),大多产于该国中、北部的锡矿床中,以铌铁矿和钽铁矿的形式与锡石共生。

铅锌 铅锌储量为120万t,主要分布在8个州,其中在贝努埃盆地有阿麦加、尼也巴、阿巴卡利基。尼中部偏东地区铅/锌保有储量达500万t。目前尼政府鼓励合资企业开发全国的铅/锌矿。

铁 铁矿石储量达30亿t,主要分布在Kogi、Enugu、Niger、Zamfara和kaduna。其中Kogi和Enugu地区铁矿石勘探程度较高。

滑石 尼日利亚拥有丰富的滑石资源,为世界滑石资源大国之一,估算的滑石储量为4000万t,且滑石品种多样,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Niger、Osun、Kogi、Ogun及Kaduna州。目前,在Niger州年产3000t的滑石厂是尼惟一一家滑石厂。滑石用途广泛,因此在尼开采滑石既可满足本地市场需要,亦可出口。

石膏 石膏是水泥生产的重要添加材料,也可用于生产熟石膏与粉笔。尼石膏资源约10亿t,分布在多个地区。目前,尼急需扩大石膏的开采满足市场需求。

黄金 尼西南部片岩带已探明有黄金冲积矿及原生矿。储量以冲击矿为主。目前,均为小规模开发。尼政府鼓励私人投资者购买黄金原生矿的独家开采权。

二、矿业生产

尼日利亚矿业发展有较长的历史,早在15世纪欧洲人进入该国之前,西部的当地居民就在采冶锡矿石了。煤也是该国开发较早的矿种之一,但总体矿业规模一直很小,直到20世纪60年代石油工业的迅速崛起,才使矿业成为该国经济的支柱事业。但目前矿业发展不平衡,矿业产值的绝大多数来自石油工业,尼日利亚经济主要依赖石油工业,国内生产总值的20%、政府收入的80%和国家外汇收入的90%~95%均来自石油工业。目前除石油天然气工业外,其他固体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程度都较低,勘探开发潜力较大。

石油和天然气 尼日利亚第一个油田—7奥洛伊比油田发现于 1956年。该国 1958年正式生产原油。1962年开始与外国公司合营,石油工业迅速发展,70年代达到巅峰状态,年产量保持在1亿t左右(表2)。

表2 尼日利亚主要矿产品产量

目前,尼日利亚是欧佩克成员国之一,也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2002年石油产量为9860万t。

煤 历史上煤炭工业曾在该国工业中占有重要位置,1960年煤产量将近100万t,但由于后来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沉重地打击了煤炭工业。2001年产煤仅3.5万t(均产自埃努古地区的4个矿山),远远低于它的潜力。

钢、铁 尼日利亚铁矿资源丰富,但铁矿石品位较低,目前,主要产自夸孜州奥克内附近的伊塔佩的两个露天矿,年产矿石30万t。尼日利亚钢铁加工业比较发达,本地产的矿石明显不够,大量原料需从国外进口。位于本代尔州的一家钢厂直接加工从利比里亚和巴西进口的铁矿石进行生产,另有3个轧钢厂使用从西欧进口的钢坯进行生产。1998年钢产量为0.2万t。政府还引进前苏联技术在夸拉州的阿贾奥岸滩建一个更大的钢厂,投产后生产能力将成倍增长。

锡 尼日利亚锡矿生产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的成绩。1919年锡金属产量为5718t,1965年达到9700t,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国际市场供大于求,使其锡产量逐年下降。目前,尼日利亚是锡生产国联合会成员国。每年的生产份额为1500t,2001年锡产量为25t。

尼日利亚矿业总产值较大。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最重要的是缺乏资金和管理人员。政府正在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尼日利亚政府较重视对外贸易,为非洲主要贸易国。2002年尼日利亚贸易出口量达173亿美元(离岸价,下同,表3),贸易进口量达136亿美元,贸易顺差为37亿美元。主要出口商品为原油、咖啡豆和橡胶,其中石油和油品占其出口总量的95.0%;主要出口贸易伙伴为美国(占32.3%)、巴西(占8.3%)、西班牙(占7.2%)、印度尼西亚(占5.9%)、法国(占5.6%)和印度(占4.0%)。主要进口商品为机械、化工产品、运输设备、制造原料和食品,主要的贸易伙伴为英国(占9.6%)、美国(占9.4%)、中国(占9.3%)、法国(占8.7%)、德国(占6.8%)、韩国(占6.1%)、荷兰(占5.2%)和意大利(占4.7%)。

表3 近年来尼日利亚进出口贸易额 单位:亿美元

尼日利亚为世界第九大石油出口国,石油出口收入约占其国民收入的二分之一,外汇收入的95%来自石油出口。1999年3月以来世界原油价格飞涨使尼日利亚的石油出口收入大幅度增加,由1998年的98.55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209.75亿美元,增长了112.83%,2001年石油出口收入达208.27亿美元,2002年石油出口量达190万桶/日,石油出口收入达172亿美元,占其外汇总收入的90%。尼日利亚石油主要出口到美国和欧洲,为继沙特阿拉伯、墨西哥、加拿大和委内瑞拉之后,美国第5大石油进口国。

尼日利亚从1999年开始LNG出口,出口量逐年增长,由1999年的7.4亿m3增加到2002年的78.4亿m3,增长近10倍,2002年尼日利亚LNG主要出口到意大利(35亿m3)、西班牙(16.1亿m3)、土耳其(12.7亿m3)、法国(8.0亿m3)、葡萄牙(4.3亿m3)和美国(2.3亿m3)。

三、石油工业发展

尼日利亚为非洲第一大石油生产国,石油产量居世界第十一位,为欧佩克组织的重要成员国,石油工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尼日利亚最早的石油工业完全被外国石油公司所垄断,1934年壳牌-达西公司最早取得了石油勘探权,20世纪50年代以后,海湾、莫比尔、德士古等跨国公司纷纷进入尼日利亚石油市场,外国公司控制了尼日利亚石油工业的上游和下游。为了收回石油资源的主权,独立后的尼日利亚政府主要通过颁布石油法、建立国家石油公司(NNOC)和参加欧佩克组织等途径努力摆脱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石油法规定尼政府与在尼日利亚经营的外国公司享有同等参与权,通过对外国石油公司实行参股,并不断提高参股比例,逐步从外国公司手中收回石油资源主权,1979年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在各外资公司中的参股比例已达60%,自此彻底扭转了受控于外国资本的局面。目前对最大的外资公司壳牌公司(shell)的参股比例达55%,对其他的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雪佛龙德士古(ChevronTexaco)、埃尼/Agip(ENI/Agip)和道达尔菲纳埃尔夫公司(TotalFinaELF)的参股比例达60%。

20世纪60年代尼日利亚石油产量为15万桶/日,80年代随着OPEC部分市场份额的损失,特别是北海油田对尼石油形成强力竞争,导致尼石油大幅减产,1987年尼石油产量锐减至127万桶/日,石油出口收入仅为70亿美元,不足1980年的1/3。80年代末期产量逐步恢复,到1997年第四季度产量达到232万桶/日。以后随着OPEC配额减少以及尼日尔三角洲地区政治骚乱,产量有所下降。2000年产量再度回升到207万桶/日,2001年继续增至228万桶/日。2001年1月,OPEC将尼日利亚石油配额从207.5万桶/日连续消减到178.7万桶/日,使尼日利亚石油产量再度收缩。虽然尼日利亚对OPEC限产规定从未严格遵守过,2002年10月,尼日利亚石油产量超过OPEC配额达到194万桶/日,但仍然使尼日利亚石油产量受到较大限制。2003年因美对伊战争,OPEC提高了成员国的生产配额,2003年1月尼日利亚获配额为189.4万桶/日,2月为201.8万桶/日,目前最新配额为209.2万桶/日。2003年3月在尼日尔三角洲的Warri地区发生的社区冲突引发严重的地区骚乱,使日产量下降至81.75万桶日,从而导致世界原油市场价格波动,使国际油价从26美元/桶升至28.5美元/桶。

2002年石油产量为9860万t,居世界第十一位。石油生产主要集中在陆上,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5%。油田约250个,其中生产油田139个,生产井2586口。

目前,在尼日利亚从事油气勘探的国外公司有:英国BG公司、BP公司、雪佛龙德士古、埃克森美孚、埃尼/Agip、道达尔菲纳埃尔夫公司、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tatoil)、Sun Oil、Petrobras 和Tenneco公司。

未来3年随着新的深水油田投产,尼日利亚的石油产量可增加40万t/日。尼日利亚为世界第七大石油出口国,2010年前该国深水石油产量可超过100万桶/日。壳牌公司投资27亿美元建设的最大的Bonga新的深水油田将于2006年投产,Bonga油田位于距Niger Delta 120km的海域,水深1000~1100m,预测石油储量6亿桶。ExxonMobi公司的Erha油田将于2005年首次投产,该油田拥有储量1亿桶,产量可达15万桶/日。ChevronTexaco公司作业的 Agbami项目将于2007年投产,产量将达25万桶/日,该油田拥有石油储量10亿桶。

尼日利亚政府制定了长期石油发展计划将石油产量由目前的200万桶/日增加到2010年的400万桶/日,努力增加石油探明储量,将石油探明储量由目前的240亿桶增加到400亿桶。

四、矿业政策

尼日利亚原为农业国,1962年农业和其他非油气的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例高达78.2%,20世纪70年代石油工业的崛起,农业和其他产业被忽视发展缓慢,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和其他非油气的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下降至1977年1.1%,而油气工业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例由1962年的13.3%猛增至1977年98.9%。90年代初由于尼日利亚政局动荡和西方国家经济制裁等原因,经济持续恶化,1992年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列为低收入国家,1995年尼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取得了一定成效,1998年由于国际石油市场油价暴跌,使尼日利亚经济遭受了巨大损失,1999年奥巴桑乔上台后,积极推行自由化和私有化改革,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大力扶持农业,加强石油、天然气和矿业等产业的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经济调整和复兴的方针政策,积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努力把尼日利亚建成西非的经济和金融中心。自2000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持续走高,使尼日利亚经济形势趋于好转,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GDP)达417亿美元,增长率达3%;2002年约411亿美元,增长率达3.2%;估计2003年GDP的增长率 3.5%。

尼日利亚独立后对固体矿产资源的开发比较重视,首先对铁矿和煤炭进行了开发。规定所有的固体矿产资源归尼日利亚联邦政府所有,勘探权、专有勘探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均有固体矿产开发部颁发,并于1969年颁布了采矿法令和采矿法规。尼日利亚在矿业方面的重要的举措有:

·1970年在全国建立了几个铁矿山和钢铁厂,并组建了尼日利亚矿业公司,该公司的职责负责除煤炭和石油以外的所有固体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1995年组建了固体矿产开发部;

·1999年对1948年颁布的矿业法规进行了修订,在一些地区对投资者实行优惠的鼓励政策,这些政策包括3~5年的税收减免、延期支付矿区租用费和免除进口矿山设备的进口税费。

尽管采取了以上措施固体矿产在国民经济(GDP)中比例仍然很低,国家只对大型的矿山进行开发,小型矿山由于缺乏投资、不安全的矿山开采方法、破坏环境和缺乏技术使小型矿山违规生产,一些合法的小型矿山由于缺乏投资,对矿山的经济可采资源不能进行勘探。

近两年来,尼日利亚经济在市场化改革中进展缓慢,虽然依靠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其经济总量位居非洲第二,但民选政府执政后并未使经济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实现经济的多元化目标,从而使经济步入快速增长的轨道。尼日利亚政府为了摆脱经济对石油的过分依赖,实现经济多样化,大力吸引外资进入非石油领域,加速私有化进程和积极发展国内中小企业,特别是在非石油领域大量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尼日利亚政府鼓励私营领域为主导的矿业开发,并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联邦固体矿开发部制定的有关固体矿开发的鼓励措施,包括:

(1)3~5年免税;

(2)依据投资规模与项目情况延迟交纳特许使用金;

(3)探测、勘察支出尽可能资本化;

(4)加强矿区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供电;

(5)允许外商独资设立矿业开采公司。

尼联邦固体矿开发部负责为本土与外国投资者颁发勘探许可证。开采许可证的申请程序:

(1)公司首先向联邦固体矿开发部申请矿业准入证书。具体提交的文件包括公司注册证明(由公司注册事务委员会颁发)、技术水平与财务能力的证明文件。

(2)申请勘探权(简称PR),在PR规定范围内实施全面科学的矿物勘探。如进展顺利,即可在具体地点锁定具体某种矿物。

(3)公司向矿物所在地州矿产办公室申请独家开采许可证(简称EPL)。该许可证限定开采区域及矿物,依法开发面积不能超过22km2。一旦获得该许可证,公司拥有该区域开采专有权。根据地势特点,该许可证每1~2年需更新。公司在确信EPL规定区域内矿物开采量可达到规模经济数量要求时,即可申请采矿许可证(简称ML)。

2002年7月尼日利亚政府设立了固体矿产开发总统顾问委员会,主席由固体矿产开发部部长担任,委员由包括财政、通讯交通、电力钢铁、工业、环境和科学与技术等35个部门的部长组成。该委员会的职责包括:对现有的矿业法律和法规进行修订,使其对私人投资者更友好、更具吸引力;建议在固体矿业开发方面引入竞争和鼓励机制;建议为投资者提供尼日利亚潜在的综合地质数据和信息;制定尼日利亚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的勘探规划;制定获得固体矿产业技术专家的计划;对固体矿产开发部进行改革促进固体矿产业发展。该委员会制定了未来7年固体矿产的开发规划,该规划包括:加快固体矿业开发刺激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提高固体矿产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制定2010年尼日利亚地方工业对矿产的消耗规划。短期内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在固体矿产开发部建立数据中心为投资者提供地质和技术信息,增加煤炭在发热和电力中供应使能源结构多样化。

尼日利亚矿业开发水平很低,绝大多数仍待开发,因此在尼日利亚矿业领域投资机会巨大。

近年来 美国 乙醇产量 玉米产量 和玉米价格 详细数据 (10年以内)

===============================

美国燃料乙醇产量(1980年至2007年)

===============================

1980年 …… 175百万加仑

1981年 …… 215百万加仑

1982年 …… 350百万加仑

1983年 …… 375百万加仑

1984年 …… 430百万加仑

1985年 …… 610百万加仑

1986年 …… 710百万加仑

1987年 …… 830百万加仑

1988年 …… 845百万加仑

1989年 …… 870百万加仑

1990年 …… 900百万加仑

1991年 …… 950百万加仑

1992年 …… 1,100百万加仑

1993年 …… 1,200百万加仑

1994年 …… 1,350百万加仑

1995年 …… 1,400百万加仑

1996年 …… 1,100百万加仑

1997年 …… 1,300百万加仑

1998年 …… 1,400百万加仑

1999年 …… 1,470百万加仑

2000年 …… 1,630百万加仑

2001年 …… 1,770百万加仑

2002年 …… 2,130百万加仑

2003年 …… 2,800百万加仑

2004年 …… 3,400百万加仑

2005年 …… 3,904百万加仑

2006年 …… 4,855百万加仑

2007年 …… 6,500百万加仑

以上出处:RFA (网页里还有2006年、2007年和2008年1月至9月的每月产量)。

=======================================

美国燃料乙醇产量与玉米用量(1997年至2007年)

=======================================

年份 | 乙醇产量(亿加仑)| 玉米用量(百万蒲式耳)

1997年 | 1.3 | 481

1998年 | 1.4 | 526

1999年 | 1.47 | 566

2000年 | 1.63 | 628

2001年 | 1.77 | 706

2002年 | 2.13 | 996

2003年 | 2.8 | 1.1 亿蒲式耳

2004年 | 3.4 | 1.3 亿蒲式耳

2005年 | 3.9 | 1.4 亿蒲式耳

2006年 | 4.9 | 1.8 亿蒲式耳

2007年 | 6.5 | 2.3 亿蒲式耳

以上出处:Kansas Ethanol()

===========================

美国各州2004年至2006年玉米产量

===========================

请参阅:(英文表格)

==============

对你有帮助的文档:

==============

美国燃料乙醇产量与玉米价格的影响(英文PDF,里面有很多图表):年至2008年美国玉米价格(英文图表):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粮价上涨的原因

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几率越来越大

[日期:2006-6-15 10:42:00 来源:商务部网站]

与全球资源类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产品价格受禽流感冲击和自身供求关系的影响,一直保持低位运行。尽管如此,整体商品价格指数仍保持上涨格局,美国商品研究局期货价格指数不断刷新历史高点,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已经出现征兆,未来农产品价格走势将受到全球加息潮的严重影响,农产品价格潜伏暴涨的因素。

首先是通胀内因不可消除。美元贬值仍将持续,商品价格整体重估。本轮通胀始于美元的持续贬值,而美元贬值的内在动因是美国的贸易不平衡及政府赤字。双赤字是困扰美元最重要的基本面因素,在双赤字问题没有得到改善的背景下,美元的贬值仍将持续。由于美元仍然是世界中心货币,美元在国际结算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所以美元的长期贬值将会引起商品价格的整体上涨,正如同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所造成的影响全球商品价格巨幅波动,大量的“石油美元”和国际游资将更加加剧商品价格的波动。世界经济持续增长,但受到资源类商品“瓶颈”的制约。全球经济持续增长,尤其是所谓的“金砖四国”——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为世界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四个国家的经济腾飞对全球经济影响将远远大于以往任何一次全球经济起飞期。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将受到资源类商品 “瓶颈”的制约,尤其是原油等不可再生资源,这将引起资源类商品价格的不断上涨和成本的不断上升。

目前,中国面临着很大的通胀压力,而且其源头在国外。首先,中国面临着输入型通胀压力。2003年,我国对原油、铁矿石、氧化铝的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35%、36%和46%,镍和天然橡胶更是高达55%以上。输入型通胀已经成为国内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的研究表明,国际原油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将通过三个途径影响国内物价:一是直接推动国内物价上涨的“输入型通货膨胀”;二是因进口价格提高而产生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三是带动工资、利率、租金等上涨,从而引发产品价格全面上涨。在可预见的未来,国际油价将继续维持较高价位,加上国内现行的石油定价机制尚不健全,将加剧国内石油价格的波动,因此油价总体上升的可能性很大。此外,美元贬值使我国进口商品成本大幅度上升,进一步增加了国内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

其次,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也客观上影响了商品价格上涨。目前人民币仍是以美元为基准的货币,随着美元储备越多,发的人民币就越多。出口商赚取的美元、投资性美元以及投机性“热钱”涌入市场,这些因素都通过中国日益增长的外汇储备得以体现。大量国际资本的涌入迫使央行大量买入美元,抛出人民币,由此产生的大量货币不但抑制了人民币币值,也让经济体系中充斥了大量流动资金。根据央行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1季度经济数据,1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 1.26万亿元,同比增加5193亿元,占到全年2.5万亿元信贷目标的一半。同时,货币流动性增加了93.5%。这无疑也将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因为货币供应长期偏多的典型表现就是物价上涨。

那么,如何来判定中国是否出现通货膨胀。一般来说,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指数是判断是否通货膨胀的依据。从过去20多年的五轮经济增长周期来看,5%的CPI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数字。CPI在5%以内比较正常,是绿灯区;CPI在5%到9%之间,属于温和通胀,是黄灯区;9%以上属于严重的通胀,是。而中国的CPI并不能反映真实的通货膨胀。据了解,CPI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没有房地产。而这几年居民支出最大的就是房价,这也是不合理的。中国真实的通货膨胀率应高于公布的水平,原因是煤、电、油、运等“瓶颈”部门的价格受国家管制或干预,而非市场决定。目前煤、电、油、运“瓶颈”的压力并未得到缓解,CPI数据显然低估了真正的通货膨胀压力。综合来看,中国确实存在着很大的通胀压力,只是目前仍处于政府干预和控制之中,但只要通胀的源头没解决,这种压力将越来越大。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对资源类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是无能为力的。

综上所述,预计农产品价格涨势难抑。从历史和经济理论上来看,粮价上涨往往是引发通货膨胀的领头羊,一般来说,粮价上涨意味着新一轮通胀的前兆。我国历次发生的通货膨胀,都与农产品价格的走向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1994年中国高通货膨胀启动因素中,首当其冲就是农产品价格。1994年农产品上升对零售物价变动的影响达70%;1995年上半年食品价格上涨33%,在零售物价提高中占12.7个百分点。以农产品为代表的基础商品价格上涨所形成的成本冲击型通货膨胀是当年通胀的主要特征。

从现在的农产品价格来看,若计算美元升值和通货膨胀率,目前的农产品价格处于历史低价,相对于能源和工业品价格来说,农产品价格被严重低估。尽管大宗农产品库存水平很高,但由于能源类价格的持续上涨,其成本增加的压力正逐步向经济体系的各个层面传导,农产品的种植成本不断增加的压力和种植收益的不断减少将抑制生产,而全球环境受到工业文明发展的破坏;气候条件也将变得更加恶劣;同时,油价的高企促使替代燃料的发展,所有可用作替代能源的农作物的需求大幅增加,相关农产品的供需格局也将发生根本性改变,最终将导致农产品的剧烈上涨,进而引发新一轮通货膨胀。当农产品和能源价格轮番上涨时,通货膨胀将会更加难以控制。因此,从农产品当前的供求格局上虽然很难找到价格大幅上涨的理由,但从宏观基本面来看,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是必然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