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92号油价优惠多少_宁德92号油价优惠
1.几何C冰雪测试谍照曝光;油价重回5元时代;广汽下调销量目标
2.林肯Z与Model3的差距有多远?25万左右到底该如何选
3.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发展影响
4.因油价而贫穷,四款10-30万元经济节能的SUV推荐
5.5分钟让你读懂混动SUV车型究竟该怎么选!
6.在未来几年汽车附属行业的前景和发展趋势。
几何C冰雪测试谍照曝光;油价重回5元时代;广汽下调销量目标
《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发布,广汽本田多款车型上榜
日前,由J.D.?Power(君迪)、58汽车和优信联合制作的《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020年首期正式发布。
《报告》对轿车、SUV和MPV三大品类的十个车型级别分别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日系品牌车型在各品类的主要细分市场均表现突出,其中,广汽本田旗下多款车型入选细分市场保值率TOP?10且均位于榜单前列。凭借着旗下各车型的优异表现,广汽本田以61.5%的保值率位列厂商保值率榜第一名。
报告显示,虽然2019年七成汽车品牌销量下跌,但保值率排名前五的品牌销量反而逆势上扬;由此可见,在存量市场下,保值率对新车销售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具体车型来看,广汽本田雅阁三年保值率为60.7%,飞度三年保值率为64.2%,两款车型分别位列中型车和小型车保值率榜单第一。
一汽丰田首款纯电SUV奕泽E擎:NEDC续航400KM,最高车速160KM/h
近日,工信部流出了奕泽E擎更多的参数信息。奕泽E擎是基于燃油版奕泽IZOA打造的一款小型纯电动SUV,续航里程也达到了400公里,同市场上其它对手车型相比,该车也具有不错的竞争优势。这也是一汽丰田的首款纯电SUV,定位于小型SUV级别。
从新车申报信息来看,奕泽E擎搭载了系统能量密度为131Wh/kg的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容量为54kWh,新车百公里能耗为13.1kWh,NEDC续航里程为400km,最高车速可达160km/h。底盘方面,奕泽IZOA?EV用了和燃油版一样的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架结构。
零下30度的极寒考验,几何C冰雪测试谍照曝光
近日,我们收到了一组几何C的冰雪测试谍照投稿。虽然车身经过重度伪装,仍可以看出几何C流畅、灵动的车身线条,以及时下流行的悬浮式车顶设计。据了解,几何C是几何汽车旗下首款纯电SUV,内部代号为GE13。
谍照显示,几何C?用了“一字型”LED大灯设计,尾部造型层次感丰富,在广袤的雪原里十分惹人注目。据投稿人透露,几何C的冰雪测试地点为内蒙古海拉尔,当时室外温度低至零下30℃。几何C能够在极寒条件下畅行无忧,得益于其搭载的ITCS3.0电池智能温控系统。该系统可将电池单体温差控制在±2℃以内,电池在最佳温度下保持高效运行,有效提升车辆的冬季续航能力及安全性。
此前曝光的信息显示,几何C将搭载吉利控股旗下的最新智能网联技术,或将成为全球首款量产无人驾驶纯电SUV。随着几何C的加入,几何汽车也将拥有更全面的产品矩阵。关于几何C更多的消息我们将持续关注。
年产440套总成,奇瑞打造燃料电池新项目
据近日芜湖生态环境局发布的环评公告显示,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报了一个名为“奇瑞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系统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据上述项目报告显示,奇瑞新能源拟在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建上述项目。奇瑞新能源已购置土地共37464平米,总投资额达到3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氢燃料电池总成440套的“小目标”。
实际上,奇瑞汽车是较早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中国汽车品牌之一。据可考的信息显示,早在2005年时,奇瑞便开始联合同济大学对氢燃料电池进行相关研究;2010年时,以东方之子为基础,奇瑞汽车开发了一辆代号为SQR7000的燃料电池轿车,且成功上榜国家工信部《第210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而在2016年、2018年及2019年时,奇瑞汽车相继展出了基于艾瑞泽3、艾瑞泽5开发的增程式燃料电池汽车。
国内油价暴跌创12年之最,重回5元时代
3月17日是国内成品油调价的窗口,受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的影响,国内汽柴油价格也随之大幅下调,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大单次降幅,汽柴油每吨下调1015元和5元,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下调0.80元,95号汽油每升下调0.84元,0号柴油每升下调0.83元。
今年的调价窗口总共出现过5次,三次下调,两次搁浅,汽柴油每升总共下调了1.45元和1.52元,汽柴油价格也重新回到了5元时代。北京某加油站负责人表示,目前92号汽油每升6.32元,95号汽油每升6.73元,这次调价以后,价格会回落到2016年的每升五元多。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少花40元。
索赔1.2亿元,宁德时代起诉塔菲尔侵权
3月17日,媒体报道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起诉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利侵权一案,已由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该案件诉讼标的金额1.2亿元。有媒体透露,由于尚未开庭,专利具体信息目前不便透露,但和防爆阀有关。
据宁德时代介绍,防爆阀主要是为了解决锂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的排放问题。传统防爆片在气压低于设计值时会提前爆开,缩短电池使用寿命。宁德时代为此研制了自己的防爆阀并申请了专利。
在国家专利局网站上,以宁德时代和防爆阀为关键词能查到相关专利144项。宁德时代认为塔菲尔制造和销售多款电池产品,与宁德时代的设计相同或类似。严重干扰了正常市场秩序,侵犯了宁德时代知识产权。除了1.2亿元赔偿,宁德时代还希望塔菲尔停止制造、销售和许诺销售侵害宁德时代专利权的电池产品。
不考虑削减员工薪金,广汽下调销量目标
3月16日,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广州通过网络发布会表示,由于新型肺炎疫情爆发,导致上月生产停滞,公司将下调今年汽车销量预期目标,由原来增长8%降至增长3%左右;同时强调,集团不会通过减薪渡过难关。
不过在公开表示不会对员工减薪之外,广汽集团也取了系列措施控制成本,包括压缩管理费用,降低出差住宿和交通标准、设计开销等更加务实的举措。同时,在确保员工加班费用的前提下,加班加点生产弥补人员缺乏造成的产能不足,未来员工将加班加点,每周六日工作。
乘联会:2020年Q1零售量同比或下降四成
近日,乘联会发布预测称,2020年第一季度狭义零售或为299万辆,同比下滑约四成左右。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自3月份新型冠状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呈现出一些复苏迹象,预计在4-5月份会逐渐回暖。
据乘联会数据统计,1-2月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量仅为1万辆,同比下滑41%,创近几年同期历史新低。其中,1月份零售辆为171万辆,同比下滑21%,2月由于疫情的爆发使得零售量仅为25万辆,同比跌副80%,单月销量不及往年正常一周的销量。
而在3月份,第一周的零售量为12.7万辆,同比下降54%;第二周预计为16.6万辆,同比下降43%;第三周预计为18.7万辆,同比下降38%;第四周预计为55万辆,同比下降30%。整个三月份,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量预计为103万辆,同比下降41%。尽管下降的幅度仍十分明显,但从趋势上能够发现,自3月份第二周开始,零售量周度趋势呈现大幅增长,而同比下滑态势也呈现缩窄迹象。
工信部:推动公共交通领域全面电动化
3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会议,听取行业机构、企业代表对推动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的意见建议,深入研究分领域、分区域、分车型电动化的目标、方式及政策措施。
装备工业一司表示,推动公共领域用车率先实现电动化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下一步拟会同相关部门,组织行业力量开展推动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行动编制工作,积极推动公交、环卫、邮政、出租、通勤、轻型物流配送等车辆电动化水平提高。
参加此次会议的单位和企业代表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北汽集团、比亚迪汽车以及宁德时代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林肯Z与Model3的差距有多远?25万左右到底该如何选
每季度末集中交付的策略,让特斯拉Model 3在开年遭遇了短暂的销量下滑,尤其是在02月,83辆的成绩排在了多款同级豪华轿车之后,距离同级冠军凯美瑞是差了6千多辆。可今天的另一位主角林肯Z过得也不好,800多辆的成绩创造了过去半年里的单月新低……都在经历着困难周期的两款车型今天“撞”到了一起,我们这就来“帮帮”它们,看看这两款车各有什么优势,谁又更值得我们入手。(对比车型分别为:2022款Model 3 后轮驱动版,售价22.99万元;2022款林肯Z i酷 尊尚版,售价25.48万元)
外观设计对比
Model 3延续着品牌开启的电气化低风阻设计,在封闭的前脸上没有多余的气孔,仅仅通过少量扰流配件来同低风阻的半封闭轮毂、隐藏车门把手等附件一起优化空气动力学。
这里的林肯Z作为一台运动装饰版本,完成了对格栅、导流以及各处包围的熏黑,C型导流槽与底盘中的全运动包围,会让它在个性辨识度方面更突出,拥有更饱满的视觉层次效果。
内饰设计对比
Model 3的内饰与它的外观一样,都是在强调极简化,甚至于在控制方面,没有按键图标的方向盘、取代把手的门锁按键、隐藏起来的出风口,甚至是直接被取消的仪表盘都在凸显这种极简。此外,在悬浮着屏幕的中控台中央,木纹饰板与金属的混搭会形成一定层次,这能进一步吸引当下的年轻用户。但也有人会被它的这种极简劝退,因为它所呈现出来的档次与丰富性会略微单薄些。
林肯Z则拥有一体贯穿的双联屏,它占据着中控的大部分面积,而且像按键式的高位换挡机构、触压式的双辐式方向盘等等,也都在强化座舱内的数字化体验。倒是中控台下方以电子拨片样式呈现的空调控制会比较适合盲控,而包括驾驶人左侧的照明控制、杯架左侧的多媒体控制也都是这种易控设计,综合看来,林肯Z是科技感也有了,档次也比Model 3要足。
乘坐空间对比
在尺寸对比中,只有4694/1850/1443mm的Model 3无疑会比4982/1865/1485mm的林肯Z显得要低半级,2875mm与2930mm的轴距对比也是相同结论。在这样的标准下,Model 3能为身高174cm的体验者提供前后1拳2指、4指的头部空间,并将第二排腿部空间保持在了1拳半以上;而对于林肯Z来说,前后头部空间分别达到了1拳、4指,而腿部空间则超过了2拳,综合体验上还是要比Model 3更胜一筹的。
车载配置对比
Model 3是更强调智能性的那一位,它的15.0英寸触控屏将通过Tesla OS支持更多接近于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甚至可以拥有在线游戏平台;而Autopilot有标配L2级驾驶,虽说包含智能召唤、自动导航的L3级完全自动驾驶是选装,但它还是通过全速自适应巡航功能强调了跟车的实用性。
此外,NFC卡片钥匙、真皮电动方向盘、无线充电板以及按键式车门按钮等等,也会让用车变得更便捷且智能。
林肯Z在驾驶方面的智能远不及Model 3,但Co-Pilot360 2.0还是带有不少主动安全系统,并多出了并线功能;而12.3英寸数字仪表与4K分辨率的27.0英寸巨幅屏,则通过林肯星云与V2X通讯技术缩小了与竞品的智能互联差距,甚至在远程控制方面通过方向盘与座椅温度控制实现了反超。
但真要说林肯Z的配置优势,更多还是集中于综合座舱反馈层面,除了与Model 3一样提供前隔音玻璃、双温区空调控制、前排座椅电动调节与加热外,它还多出了换挡拨片、128色氛围灯、前排座椅通风、空气净化以及主动降噪等等配置,而它本身的座椅也要更加充实饱满。
机械硬件对比
在Model 3的后桥中是一台动力参数为194kW/340N·m的电动机,它能让车辆在6.1秒内破百,并通过宁德时代提供的60kWh磷酸铁锂电池,获得556km的CLTC纯电续航,快充仅需一小时。而它的底盘悬架则由前双叉臂与后多连杆组成,偏硬且低的悬架带来了不错的动态操控反馈。
在林肯Z的引擎舱内则是一台181kW/376N·m的2.0T涡轮增压发动机,配合福特8AT变速箱,它同样能在6.8秒内破百,但7.36L/100km的WLTC综合油耗会略高一些。而车辆底盘悬架则是比较常规的前麦弗逊与后多连杆,调校上则偏向了美系豪车一贯的舒适性。
用车综述
Model 3每年的能耗成本为1295元(按照0.6元/kWh计入电价),保养成本为每年1340元、保险成本为每年6942元,合并每年用车成本为每年9577元、平均每月798.1元。由于Model 3是一款直营车型,其在终端并不会获得什么优惠,仅在部分地区提供了合作伙伴的官方保险优惠。
林肯Z每年的能耗成本为12320元(按照8.37元/L计入油价),保养成本为每年3205元、保险成本为每年7301元,合并每年用车成本为22826元,平均每月1902.2元。林肯Z目前在市场中普遍存在1.5-2.0万元的综合优惠,部分市场并未限定上牌、保险等要求。
保养成本:按照3年6万公里里程,首年不出险、第二年8折、第三年7折计算。
保险成本:按照第三责/车损/车上人员责任险以及不计免赔险计算。
写在最后
其实从很多角度来看,林肯Z与特斯拉Model 3之间的差距都不应该那么大,即便它们是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面对不同的竞品,林肯Z展示出来的配置规格仍旧是很有诚意的,但品牌认可度的负面影响使得它很难同34C竞争。而Model 3虽然也处于挣扎之中,可它在性能、智能层面展示出的竞争优势在面对大部分同级竞品时仍是压倒性的,或许只有L2级Autopilot的Model 3并没有在智能驾驶方面显得那么特殊,可在性能、在驾控、在智能交互上,它还是可以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可是说那么多,如果你是一位更讲究乘坐舒适的人,或许抛开品牌观念不谈,林肯Z还是更合适的选项。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汇选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发展影响
——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格局、渗透率
定义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车是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指进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活动的企业集合。
新能源汽车按照能源供给和应用领域,有两种分类方式,具体如下:
2、产业链剖析:大型企业已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乘用车、商用车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应用领域。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参与企业来看,上游企业包含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宁德时代、大洋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主要有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国产企业以及特斯拉、宝马等外资厂商;而下游主要有国家电网、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后市场服务商。大型企业如比亚迪等,已经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行业发展历程
“八五”期间,开始组织相关部门展开了对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随后电动汽车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历经了一系列策划之后,201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从试点到全面,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历经转型阶段,由“政策导向性市场”逐渐向“市场导向性市场”转型。
行业政策背景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规划涉及购置补贴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电池充电桩配套产业政策等,部分汇总如下:
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20年10月,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产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汽车供需水平较为平衡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政策也是企业在2021年加大生产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2012-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1.28万辆到2021年的352.1万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呈现波动性,范围在95%-103%之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小幅波动,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供需较为平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为99%。
2、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口规模呈扩大趋势。2021年全年进口新能源汽车14.37万辆,同比上升10.03%。
注:海关总署的新能源汽车统计口径包括混合动力客车(10座及以上)、纯电动客车(10座及以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及纯电动乘用车。
2017-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车22.29万辆,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及出口金额都大幅上升,总计出口量55.46万辆,同比增长148.8%,在出口金额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金额为108.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6%。
2017-2020年,我国新能源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首次大于进口额,由贸易逆差转为顺差。
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速上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在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关卡,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达到13.4%,较2020年大幅上升。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注册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其次为江苏、山东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亦较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数据截至2022年9月14日。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最多,其中不乏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小鹏汽车(09868.HK)等龙头企业。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亦较多,有亚星客车(600213.SH)等上市企业,安徽省有蔚来-SW(09866.HK)、江淮汽车(600418.SH)、安凯客车(000868.SZ)、汉马科技(600375.SH)等上市企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
2、企业竞争格局
依据乘联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到58.4万辆;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实现零售销量43.11万辆;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国,实现零售销量32.07万辆,其他企业排名如下: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政策退坡,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新能源政策补贴退市,市场进入转型阶段,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如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因油价而贫穷,四款10-30万元经济节能的SUV推荐
由于经济的复苏,自从2021年以来,油价经历了多次涨幅,加满一箱油要多花十几块钱。飞涨的价格让众多车友纷纷地喊道“开不起车”了,所以一辆车的油耗水平,直接影响到我们的“钱袋子”是否可以保持宽裕,所以说,保证一定实用性的同时,燃油经济性越好也就代表着越省钱。小编结合国人普遍喜爱SUV车型,所以在10-30万元的价格区间给大家推荐4款装备不同动力总成的经济实用SUV,给大家共同欣赏一下。
10-20万元
推荐车型一:上汽大通MAXUS EUNIQ 6 2021款LITE+智享版
指导价格:17.28万元
车身尺寸:4735mm*1860mm*1736mm
轴距大小:2760mm
综合油耗:0
动力形式:电动
上汽大通MAXUS EUNIQ 6是一台中型纯电动SUV,从外观上看,整体属于动感流线型圆润饱满,一体式的前脸造型与整车风格浑然天成,有一种来自于未来的科幻感。EUNIQ 6的动力方面,用了功率为130KW,扭矩为310NM的电机,配备了与宁德时代合作的三元锂电池,工信部纯电续航里程510KM。为了解决用电焦虑,上汽大通MAXUS特意给EUNIQ 6设置了快充模式,充电量20%快充到80%只需33分钟即可完成。
舒适性配置方面,上汽大通MAXUS EUNIQ 6在车内配置了64色氛围灯,点亮后颇有一番高级酒店的味道;座椅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对于腰部和腿部的支撑十分到位;因为车身尺寸较大的关系,EUNIQ 6无论是驾驶还是乘坐,空间表现出色,没有任何压抑感。
整体而言,上汽大通MAXUS EUNIQ 6是纯电车型,可以彻底和加油站Say Goodbye了,加上新能源车型的送牌照、免购置税等政策性优惠,市区行驶畅通无阻尤其适合年轻白领的代步需求。
推荐车型二:广汽丰田C-HR 2021款双擎2.0 E-CVT豪华版
指导价格:17.88万元
车身尺寸:4390mm*1795mm*1565mm
轴距大小:2640mm
综合油耗:4.5L/100KM
动力形式:双擎
“如此惊艳的SUV,原来是广汽丰田C-HR”,这也使它成为了小型SUV中的“网红车型”。我们印象中丰田代表着中庸,然而,有着这样时尚又炸裂外观的CHR,真的很“不丰田”:鹰眼般的大灯以及回旋镖一样的尾灯在点亮后极具辨识度。由于这是一台双擎版车型,所以它搭载了2.0自然吸气发动机以及一台电机组合,这台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46Ps,电动机功率也达到了109Ps,搭配E-CVT变速箱,可实现4.5L/100KM的油耗。
舒适性配置方面,广汽丰田C-HR 2021款双擎2.0 E-CVT豪华版配备了Nanoe空气净化器,净化车内空气,尽可能地保护了车内人员的健康;自动驻车功能的搭载,在城市里走走停停路况格外受用,且C-HR具备入档自动解除手刹车的功能,操作十分便利。
总而言之,广汽丰田C-HR 2021款双擎2.0 E-CVT豪华版是一台作为一台主打年轻群体的小型SUV,有着惊艳四座的外观以及经济的使用成本,对于口袋不是很富足的年轻人来说,是尤为合适的。
20-30万元
推荐车型三:上汽通用雪佛兰探界者550T RS智能悍界版
指导价格:23.99万元
车身尺寸:4646mm*1843mm*1695mm
轴距大小:2725mm
综合油耗:6.9L/100KM
动力形式:汽油
这次2021款上汽通用雪佛兰探界者RS智能悍界版,相对老款车型外观进行了小幅度调整,并以及熏黑镀铬提升整车运动感;动力方面,它搭载了第八代上汽通用Ecotec2.0T智能变缸涡轮发动机,以9速HYDRAMATIC?手自一体变速箱加持,称为雪佛兰“2T9”黄金动力组合。在这套动力组合的加持下,2021款探界者550T RS智能拓界版完成0-100km/h加速仅需要7.9s,综合油耗可以控制在6.9L/100km。
舒适配置方面,2021款上汽通用雪佛兰探界者550T RS智能捍界版配备了前排座椅通风功能,从此无惧严寒酷暑;全系标配的ANC主动降噪科技提升了车厢静谧性,搭配全车BOSE的音响,使驾乘氛围更高级。
综上所述,“2T9”动力组合、舒适便利的智能配置,凸显出了2021款上汽通用雪佛兰探界者550T RS智能捍界版性价比优势和品牌对消费者用车需求的实时关注,做法也更接地气。
推荐车型四:上汽大通MAXUS D90 Pro 2020款2.0T柴油四驱阿拉善版
指导价格:27.68万元
车身尺寸:5005mm*1932mm*1875mm
轴距大小:2950mm
综合油耗:8.2L/100KM
动力形式:柴油
上汽大通MAXUS D90 Pro阿拉善版车型,是一款中大型SUV,搭载了被称为“中国心”的上汽π Bi Turbo双增压高性能柴油发动机,用博世2000bar高压共轨,霍尼韦尔双涡轮增压。集超强的动力性,超好的静音性、超高的稳定性和超优的燃油经济性于一身。这台发动机可以爆发出160KW的最大功率以及500NM的最大扭矩,百公里综合油耗仅为8.2L,属于典型的吃得少干得多的发动机。又是因为非承载式车身的设定,并装备了专业的越野套件以及后桥差速锁,即使翻山越岭更是不在话下。
在舒适性配置方面,上汽大通MAXUS D90 Pro阿拉善版贴心地配置了方向盘加热功能,严寒中无需担心冰冷的方向盘给人不好的体验;后排的深色隐私玻璃保证了车内一定的私密性,更能防止紫外线对后排乘客皮肤的侵害。
总而言之,上汽大通MAXUS D90 Pro阿拉善版不仅配置了舒适便捷的配置以及智能互联系统,更是原厂预装了高位进气管,越野防沙板等越野套件,等于是一辆原厂就可以拿去“豁豁”的硬派越野车。
四种不同规格的动力,帮大家捂住钱袋子
一台纯电的EUNIQ 6,一台混动的C-HR,一台汽油的探界者以及一台柴油的D90 Pro,四款不一样的动力总成,除了EUNIQ 6是纯电车型不用加油以外,其他三台车的共同点在于相比其他车型更为经济的油耗表现,小编结合了自己的观点把它们分别介绍给大家。至于如何选,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用车需求,来选择心仪的车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我行车行,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5分钟让你读懂混动SUV车型究竟该怎么选!
汽势Auto-First|梁树一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升温,各大车企都开始争先恐后地推出新能源车,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门槛较低的EV车型成为他们主攻的方向;而传统车企则凭借着深厚的技术储备开始在混动车型上下功夫。在汽势Auto-First看来,按目前的动力电池以及充电技术来看,混动车型是更值得推荐的。
受路况和经济环境制约,国内消费者多青睐集通过性、空间于一身的SUV车型,混动SUV因此成了中国车市的新风口,既是如此,汽势Auto-First今天就来和大家谈一谈混动SUV的选择。
PHEV、HEV孰强孰弱
既然要选择混动SUV,需要先弄清楚这目前的混动形势,以及哪一款更适合消费者。
目前在终端市场,混动车型的混动形势主要有两种,PHEV和HEV,数据显示,在2019全年,国内HEV车型的总销量为28.5万辆,而PHEV车型的总销量为20.3万辆,仅从销量层面来看,似乎HEV车型在终端市场更受欢迎。但这个数据能代表HEV车型就要优于PHEV车型吗?
在汽势Auto-First看来,仅从销量层面来体现孰强孰弱是非常片面的,就好比燃油车年销量是混动车的数十倍一样。
对于HEV市场而言,丰田、本田涉足相对较早,所掌握的HEV技术相对成熟,但需要注意的是,如今它们二者却已经开始向PHEV市场全速前进,无论是丰田的双擎E+,还是本田的i-MMD Plug-in。无疑PHEV已经成为当下的趋势。
在PHEV技术领域深耕的车企,包括自主品牌以及合资品牌,更是始终坚持在PHEV领域钻研,坚决不在HEV领域拓荒。在它们看来,HEV仅仅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过渡产品,而自身已经完成了弯道超车,自然不会回头。
之所以将HEV称之为新能源车领域的过渡产品,是因为尽管PHEV和HEV这两类车型都属于混动车型,但是它们二者动力结构差别明显,优缺点也非常明显。不能进行充电的HEV车型的电能主要是由发动机提供,即利用燃油发电,但通过复杂的结构,使得HEV拥有省油这一优势,所以可以将它理解为一辆低油耗的燃油车。反观PHEV车型,在HEV车型的基础上提升了电池容量,增加了一个充电口,它更像是EV车型和HEV车型的结合体,并兼顾二者优点,所以它可以实现纯电动行驶,亦可以实现混动行驶,能满足低成本代步出行,又不会带来续航焦虑。
不仅如此,政策方面二者也大不相同,目前,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杭州等等一线城市均针对燃油车号牌实施摇号或拍卖政策。汽势Auto-First了解到,也正是因为“摇号”,催生了大量非法交易号牌的案例,以北京为例,一张燃油车牌照已经炒到近20万元,且需要“结婚过户”,而租赁号牌的价格也直逼每年2万元,当然,这些行为都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而在上海要想拍得一张燃油车牌照,以去年为例,价格最低的也将近1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些燃油车一号难求的城市而言,除北京外,PHEV车型均可以享受直接上“绿牌”,相比之下HEV车型则仅能办理燃油车牌照。此外,“绿牌”还有一个优点——不限行。
所以,如果你所在的城市燃油车号牌一号难求,那么能够上“绿牌”的PHEV车型自然是最合适的选择。
不考虑政策,PHEV和HEV谁更值得买
如果消费者所处并非需要摇号的一线城市,也并无限行政策,并不在乎车辆上的是“蓝牌”还是“绿牌”,之所以购买想要混动SUV仅仅是为了用车体验以及用车成本,那么究竟该怎么选择呢?
此次,汽势Auto-First挑选了两款非常典型的混动SUV车型,一款是PHEV车型——探岳GTE,一款是HEV车型——CR-V锐·混动,从多维度进行对比,谁更值得买自然一目了然。而具体选择的车型为探岳GTE的顶配车型(即探岳GTE 2020款 1.4T尊贵版)和CR-V锐混动的两驱顶配车型(即2019款 两驱净致版),两款车型的指导价完全相同,均为25.98万元。
其一:在产品定位方面,探岳GTE定位为一款中型SUV,车身长度为4603mm,而CR-V锐·混动定位为一款紧凑级SUV,车身长度为4585mm,显然探岳GTE的产品定位是要更高的。且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探岳GTE并未与CR-V锐·混动在车身尺寸方面拉开太大优势,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汽-大众旗下SUV车型坚持“短悬长轴”的设计理念,所以轴距优势明显,内部“净值空间”也更大。
其二:除了空间,最能凸显用车感受无疑是配置,在配置方面,毫无疑问,这两款车的配置都非常丰富,座椅加热、LED大灯、自适应巡航、倒车雷达/影像、自动泊车、自动空调等等配置它们均有提供。而在细节方面,PM2.5过滤装置、CarPlay、CarLife、语音识别、全液晶仪表、方向盘加热、膝部气囊、自动启停是探岳GTE的亮点;相比之下,CR-V锐·混动的配置亮点则是后排遮阳帘、后排隐私玻璃、后排座椅加热、可变转向比、远程启动。在汽势Auto-First看来,在成本以及实用性两个层面来看,探岳GTE是更胜一筹的。
其三:在行车感受方面,两款车是截然不同的,这点自然是截然不同的动力系统所致。探岳GTE搭载了1.4T发动机搭配电动机、电池组成的混动系统,最大功率为155kW,峰值扭矩为400N·m,动力表现出众,而搭配上传动效率极高的DSG变速箱,可以让动力来的更加直接,更加迅猛。CR-V锐·混动则搭载了一台2.0L发动机与电动机、电池组成的混动系统,最大功率为158kW,较探岳GTE稍稍领先,但所有开过这款车的人都已经达成一个共识——这款车开起来的侧重点是舒适,而非强劲。之所以如此,是因为CR-V锐·混动的变速箱用了E-CVT变速箱,平顺自然无需多言,但传动效率低也是这类变速箱的硬伤。既然如此,在探岳GTE上,你可以优雅,亦可以暴躁,但在CR-V锐·混动上,你必须要将这辆车当成一辆用作代步出行的车。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购买混动SUV自然绕不开最重要的因素——用车成本。
探岳GTE搭载了宁德时代的容量为13kWh的三元锂电池,可提供54km的纯电动续航里程,而这样的续航表现完全可以应对每天上下班通勤。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你有充电条件,如果这辆车只用在上下班通勤,那么你几乎可以一辈子不需要加油。此外,如果每天在家充电,按照北京地区民用电0.4883元/kWh计算,充满13kWh的电费仅为6.35元,即便可能会产生一些损耗,但依旧较地铁更加经济。对,你没听错,开着这辆中型SUV车型上下班居然比地铁还省钱。此外,在油电混合的情况下行驶,探岳GTE的工信部油耗仅为2L/100km,用车成本高低一看便知。
而CR-V锐混动的工信部油耗为5L/100km,如果用车环境与上述完全相同,那么每天上下班54km的路程约消耗燃油2.7L,按目前油价最低点(中石化92号汽油价格5.5元/L)来看,用车成本13.6元,较传统燃油车优势明显。当然,在拥挤的上班高峰期开出工信部油耗是完全不可能的,且如今的燃油价格参考意义其实并不大。
需要注意的是,日常加油、充电仅仅是一辆车用车成本的一个体现,而用车成本绝不能脱离购车价格来进行衡量,就好比你买一辆100万的特斯拉凭什么跟我20万买的二手油老虎比用车成本,高达80万的差价足矣让我加一辈子油。但刚刚不是说过吗,这辆探岳GTE和CR-V锐·混动的售价相同啊……在文章开篇也已经提到,HEV车型是须要上蓝牌的,而燃油车需要缴纳的购置税自然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对于这辆指导价为25.98万元的CR-V锐·混动而言,其购置税大约为2.2万元。相比之下,探岳GTE是一辆纯正的新能源车,是免缴购置税的,这样来看,似乎充一辈子电也用不了2.2万。
汽势观点
其实无论是HEV车型还是PHEV车型,它们二者都相比燃油车拥有更低的使用成本,不过在政策层面,显然集无需摇号、无需限行、用车成本更低的PHEV车型更值得选择。而通过对探岳GTE与CR-V锐·混动的对比,我们也不难看出,探岳GTE自身产品素质是非常出众的,甚至几乎可以将其看作是混动SUV市场的最佳选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在未来几年汽车附属行业的前景和发展趋势。
2008年我国汽车行业的前景分析
2007年我国汽车市场销售状况良好,汽车市场经过2005年的低迷期后稳步发展,势头良好:乘用车中高档车型和都市型SUV将维持较高增速;商用客车行业将持续稳定增长;商用货车行业整体增速将回落,机会在于产品升级与出口。
2008年汽车行业将面临节能环保政策影响、征收燃油税的影响、内外资两税合一的影响、高油价时代发展新能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汽车各子行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分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速、历史市场表现、销售毛利率发展趋势、在建工程比例,建议投资者关注三类整车股:价值型、成长型、低估型
汽车业的蓬勃发展给汽车零配件行业龙头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汽车零配件各细分行业龙头将维持高增长和高的销售毛利率,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优质汽车配件龙头公司。
新的消费群体形成、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是乘用车市场稳定成长的大好背景,国内经济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新农村建设等因素是商用货车稳定发展的保障,人口红利、旅游业蓬勃发展、高速公里里程扩张是商用客车维持持续增长的驱动力。汽车业中既有作为可选消费品的乘用车、又有具有生产资料属性的商用车,每个细分子行业都面临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成长阶段,同时也给汽车零配件龙头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处于汽车产业链中上游的龙头汽车配件商将迎来一个高速成长时期。我们试图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发现并挖掘汽车业的投资价值。
一、2007年汽车行业销量回顾及简析
目前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大约为3辆/百人,按照国际上通常的汽车普及阶段划分,我国总体处于"汽车化阶段前期",但是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突出,城市与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迥异,一线城市汽车保有量接近20辆/百人,汽车消费进入"汽车化阶段",预计我国大部分城市将长期处于该阶段。
截至2007年10月,我国汽车销量达到715万辆,累计同比增长达到24%。其中乘用车销售507.94万辆,累计同比增长23.57%,商用车累计销售207万辆,累计同比增长25.14%。首先看看各个细分车型销售情况体现出来的短期趋势。
我国乘用车市场从2002年开始步入年销量百万大关,五年时间高速增长,2007年年底有望达到600万辆的销量。鉴于我国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相差相对较大,汽车行业的发展引擎主要是老用户的替换需求和新用户的首次购车需求。
存在替换需求的用户对价格、燃油成本敏感度不高,更重视品牌的成熟度与性能,所以,这部分需求可能是针对中高档排量的乘用车;首次购车的需求群体集中于30岁以下,这部分用户追求时尚动感,预计将成为都市SUV和中档轿车的主力消费群体。
乘用车品牌竞争激烈,目前我国共有乘用车品牌340个左右,平均每个品牌年销量一万七千辆,今年同比负增长的乘用车品牌达到45%。应该说,乘用车市场呈现品牌杂规模小企业数量过多的特点,同时这也与我国乘用车的消费特点有关。
商用车细分产品中,"重量化"趋势明显,重型货车、大客、高吨位半挂车增速显著高于其它细分商用车产品。商用车中,货车周期性相对较强,客车行业整体增速平稳,销量几乎保持在年20%增长左右。
而我国的燃油税从提出到如今燃油税已经经历了十年时间三届,在国家节能减排的环保政策下,燃油税的开征箭在弦上,很可能于2008年3月开征,有关专家预测燃油税率可能在30%至50%之间,开征之后,每台车的用车成本将提高,以1.6L排量车为例,每百公里耗油8L,设一年跑3万公里,以93号汽油5.34元/升计算,再加上其它税费,年耗油费1.28万元,设燃油税率为50%,成本要提高6000元,和排量为1.0L的比较一下,每百公里耗油5L,年跑3万公里,年耗油费用8000元,交50%的燃油税,成本提高4000元,总计1.6L排量车每年比1.0L排量车在燃油使用成本上多七千元左右。
另一方面,征收燃油税后1.0L排量车每年单车新增油税成本占车价的百分之六,而1.6L排量车这个数目为百分之四多一点。征收燃油税对乘用车市场消费结构的确切影响和燃油税率、燃油税征收结构有关,如果燃油税为30%,则影响很小,如果为50%-100%,则可能对乘用车消费结构带来较大的影响,一部分中档车消费需求转移到小排量车,同时也有一部分原本打算购买小排量车的消费者可能放弃或者暂时购车打算。
从历史情况来看,油价的上涨并未影响汽车销量的增速,一方面,油价年涨幅未超出过25%,另一方面,我国汽车人均保有量低,市场潜力巨大,油价上涨的成本短期内不会对乘用车总销量造成影响。
2.排放政策
2007年是国三排放标准开始实施的年份,2010年我国将全面实施国四排放标准。环保排放标准的升级对小排量车和部分老车型产生影响,北京马上要实施国四标准,一些品牌可能不得不退出北京市场,对于老牌合资企业的老产品,更新换代的压力增大。总体上对乘用车影响要先于商用车,预计对明年的商用车市场影响有限。
3.两税合一利好部分汽车企业
国家所得税法实施后,将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还将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收入等规定为"免税收入";取消内资企业实行的计税工资制度,对企业真实合理工资支出实行据实扣除。对于已经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存在一定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将逐步与25%接轨。"两税合一"以后,合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将由15%提高到25%,而内资汽车企业的所得税则由于33%降至25%。
就细分子行业来说,轿车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均为合资企业,两税合并对已经享受了较长时间优惠政策的合资公司盈利将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不影响企业长期的竞争能力。商用车企业多为内资企业,将受益于两税合并的执行。就车企来说,两税合并将对中国重汽(000951)、宇通客车(600066)、曙光股份(600303)等缴纳33%所得税率的商用车上市公司产生利好。国家的税收政策有利于创造公平的汽车产业竞争环境,相信在国家鼓励自主创新的大背景下,今后自主品牌车企的生存环境将大大改善。
4.新能源给我国汽车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高油价时代,汽车驱动力必将朝着替代传统能源的方向发展,燃油税的出台、油价高企催生新能源汽车热,我国今年公布了《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规则》,各大汽车制造商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上已经有很多动作,发改委公布的严格的准入门槛并实行一项否决制意在把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集中在有较强实力的汽车企业手中以尽快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商用。从欧美市场看,基本上业界认为至少未来5年新能源汽车主流为混合动力车。
上海汽车已经推出自主研发的荣威混合动力轿车和"上海"牌的第四代燃料电池轿车,据上海汽车,公司将在奥运之前小批投产自主品牌混合动力轿车,同时推进合资品牌混合动力轿车与客车的研发,在2010年实现混合动力轿车规模化投产。此外,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已经研制出混合动力公交车,一汽集团完成解放牌混合动力客车样车开发,一汽红塔已经有少量电动汽车外销,长安集团的混合MPV2008年上市,长安集团沿着从轻度到中度再到重度混合动力汽车的轨迹发展其新能源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是汽车传统动力到纯新能源过渡的一个长期阶段,我国汽车业有望借此机会缩短与欧美市场差距,两三年之内,混合动力汽车难以大规模产业化,但是目前走在前列的车企一定会在全球新能源汽车时代到来之时占据先机。
三、展望2008年汽车行业的发展
乘用车作为汽车行业内的消费类子行业具有客车与货车不可比拟的市场潜力。在轿车领域,我们认为偏高端品牌销量持续稳定,中端市场竞争激烈,外形时尚动力性好的车型将受到新一代汽车消费用户的青睐,低端经济型轿车的春天的到来尚需时日。
经过改良的休闲型SUV将继续保持高增长势头,油价、税收等因素对SUV影响有限,根据成熟用车市场的数据,SUV的市场份额在我国将持续扩大,随着二三线城市用车需求的释放和购车能力的逐步成长,SUV将拥有新的增长点。
MPV用车集家用和商务用途于一身,模糊了它作为可选消费品和生产工具特性的界限,今年MPV增速将超过乘用车行业平均增速,我们认为其潜力略逊于SUV市场,目前有一些汽车企业投资于MMPV项目,相信更加亲和于家用的MMPV将占据一部分家用乘用车市场。摇钱树下教你摇钱术
商用载货车将受益于未来几年我国GDP10%以上的增长速度、固定投资增长速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计重收费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发展新农村导致的城镇、乡镇之间运输类货车的需求增长、龙头企业的出口市场逐步打开等因素。商用车总体上将维持10%左右的增速,由于今年重卡行业的"井喷",明年整体销量同比增速将小于今年的同比增速,重卡销售结构进一步改变,大马力高吨位重卡占比继续增大,高端载货车出口市场有望进一步拓宽。未来,载货车行业的两大增长点在于高吨位型节能重卡和出口。
客车行业常年保持稳定的增长,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公路客运量呈逐年递增态势,旅游车更新换代成为客车行业发展的驱动力之一,与载货车一样,客车作为商用车细分行业因其高性价比获得国外进口商青睐,目前出口地主要集中在中东、古巴等地,我国汽车技术水准与欧美成熟市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客车在发达国家的出口还难以展开。发展中国家的汽车工业发展较为落后,但是运输需求增长,这对我国商用车的出口形成利好。出口产品单车价格高于国内,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综合毛利率。
上海大众等强势合资公司,涵盖品牌众多,自主品牌发展势头良好,未来有望继续注入相关资产,预计2008年全面摊薄每股收益达1元,预计相对于2007年11月27日收盘价股价或有30%-40%的上升空间。摇钱树下教你摇钱术
宇通客车(600066):客车业龙头,公司主营大中客车,发展势头良好,由于公司整车底盘自制、产品结构偏向高端高端,使得产品毛利率较高。有望在内需与出口的双重推动下继续其良好的主营收益。考虑到公司持有的金融股权,如果明年公司卖出,则较大程度地增厚公司业绩,但在盈利预测时我们不考虑这种非持续性因素。预计公司明年每股收益1.17元,相对于2007年11月27日收盘价,公司股价或上升30%。
一汽轿车(000800):中高端轿车龙头,预计成为一汽整体上市平台,旗下产品谱系相对单薄,但盈利稳定,产品毛利率较高,基本维持在22%以上,预计明年将有新老4款车以供销售,从公司业绩看估值已经到位,考虑到未来的整体上市和资产注入,建议持有。
2.成长型该类汽车股具有以下特点:具备眼光长远的管理层,目前在建工程项目较多,在建工程净额占据主业收入很大比例,主营业务可能出现较大转折点,公司整体上处于一个主营业务重构的转型期。同时该类上市公司具有相对较多的不确定性,投资于该类个股存在相对较大的风险。
典型个股为:
长丰汽车(600991):纯正SUV汽车股,相对于集团公司目前15万整车产能(长沙5万,永州10万),目前不到5万的销量显得有些浪费,作为一家老牌越野车企业,之前需求主要依赖于部门公检法系统,今年公司新品猎豹CS6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意味着可以在出口市场大展拳脚。另外,公司管理层准备将产品改良得更加亲民,打开潜力巨大的普通消费市场,预计明年将开发并推出三款新车,除越野车外更涉足轿车与轻卡行业。另外,公司将加大营销网络构建。目前长丰算是三菱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中实力相对最强的一个,我们预计公司与三菱的新合资公司即将成立并在新的汽车业务领域大展拳脚。预计公司明年业绩每股0.94元,相对于2007年11月27日收盘价,12个月内或有90%左右的上涨空间。
公司风险提示:管理层低估产品转型难度,营销网络建设滞后使得公司产能无法释放,进入新的汽车子行业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较多。
江淮汽车(600418):公司管理层强势,眼光长远,江淮汽车经历从客车底盘延伸至MPV、轻卡、重卡、越野车的屡次成功转型,目前公司多项目扩张,做足基本功,不追求眼前利益,明显着眼长远,稳打稳扎。公司未来将拥有MPV、SUV、轿车、轻卡、中重卡等系列产品,转型成功后,乘用车可能达到30万以上产能。2007年公司产品销量增长,但受累于多项目扩张,体现在净利润上增幅为负,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潜力,预计于2008年下半年进入收获期。预测2008年每股收益为0.4元,相对于2007年11月27日收盘价,12个月内或有60%-70%左右的上涨空间。
公司风险提示:项目扩张过多,进入收获期的过程可能比较漫长。往轿车上转型尚待实践考验。
长安汽车(000625):公司持有长安福自达50%股权,旗下有马自达3、马自达2、福特等众多强势品牌。预计今年销售20万辆车,重庆工厂扩产至25万辆车/年,南京工厂建成投产,一期年产能16万。明年公司将拥有40万整车产能,推出的新品为马自达2、福克斯紧凑型新车嘉年华、新款蒙迪欧等车型。预计明年销售35万辆车,则公司08年每股收益在0.82至0.89元之间,相对于2007年11月27日收盘价,12个月内或有45%-60%左右的上涨空间。
公司风险提示:除长安福自达外,业务扭亏尚需时日;旗下品牌众多销售网络有待完善,马自达系列车型销量上升空间有限,与工厂大幅扩张的产能相比有销售压力,产能不可等同于利润。
3.低估型该类公司业绩虽无大亮点,但市场给予其估值水平偏低,值得逢低买入。
典型个股为:
海马股份(000572):公司车型较为稳定,产品结构偏低端,新产品换代相对缓慢。但公司脱离马自达后显示出强劲的自主创新能力,后续或有相关研发中心等资产注入,目前已经低估。预计公司08年每股收益0.7元,相对于2007年11月27日收盘价,12个月内或有60%左右涨幅。
江铃汽车(000550):公司主营轻型汽车及相关零部件,公司产品毛利率、主营业务净利率较高、期间费用控制合理,每股收益增速平稳。近250个交易日落后于大盘,后市有望回归合理价值。预计公司08年每股收益0.95元,相对于2007年11月27日收盘价,12个月内或有55%左右涨幅。
曙光股份(600303):公司主营黄海牌商用车及SUV,旗下拥有"曙光""黄海"两个品牌,受益于08年奥运,涉足中高档客车制造。预计公司08年每股收益0.65元,相对于2007年11月27日收盘价,12个月内或有50%左右涨幅。
五、关注具有规模优势的汽车配件龙头股
在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进程中,汽配企业成长迅速,竞争环境可能不如整车激烈,而且优秀的汽配企业毛利率高,通过比较汽配行业和整车行业,发现汽配行业整体在建工程比率超过整车整体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分享汽车零配件行业广阔的成长空间带来的收益。
我们关注两大指标:1.具有强大的规模优势;2.具有细分行业垄断优势的龙头。结合我们所预测的公司未来收益的情况,推荐以下重点汽车配件股(注:以下所称"目前股价"均为2007年11月28日收盘价):
潍柴动力(000338):重卡发动机龙头,拥有重卡黄金产业链,旗下有潍柴大马力发动机、陕西重汽、陕西法士特齿轮等优秀的子公司,公司业绩优良,目前已经超跌,我们预计07、08年每股收益为3.2、3.8元,以目前股价,动态市盈率不足20倍,未来12个月内股价或有60%左右的涨幅。
福耀玻璃(600660)我国最具规模与技术优势的汽车玻璃生产霸主,在汽车玻璃行业市场占有率很高,其市场地位几乎没有对手,产品结构导致其综合毛利率处于汽车配件行业首位,我们预计公司未来将延续主营业务大幅增长的势头,预计07、08年每股收益为0.9、1.2元,动态市盈率为23倍,考虑到福耀玻璃的独特优势,可以给予其相对较高的市盈率,我们认为未来12个月内股价或有65%左右的涨幅。
金马股份(000980):公司主营汽车零部件、防盗门及纸制品,公司经过资产重组,浙江铁牛集团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有望形成协同效应,做强主业,前期投资项目使得公司可能在处于业绩拐点期。我们预计07、08年每股收益为0.17、0.4元,以目前股价,动态市盈率为21倍,,未来12个月股价或有50%以上涨幅。
襄阳轴承(000678):公司是我国最大的汽车轴承专业制造商,产品型号众多,适应性强,其轴承有望涵盖商用车、乘用车市场,需求面拓宽,业绩将出现大幅增长,我们预计公司07、08年每股收益为0.14、0.28元。以目前股价,动态市盈率为23倍,未来12个月股价或有30%以上涨幅。
风帆股份(600482):公司是我国铅酸蓄电池生产龙头企业,公司巨资投入电池项目有望形成汽车用电池、工业电池和锂电池三大增长驱动力。公司目前主业汽车启动用电池未来需求空间广阔,新的太阳能电池项目和工业电池项目将形成新的增长点,预计"十一五"期间,公司盈利将保持强劲增长。预计公司07、08年公司每股收益为0.55、1.15元,目前动态市盈率为30.4倍,未来12个月股价或有60%以上的涨幅。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