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油价格下跌原因有哪些?

2.沙特阿美下月起增加原油日产,为何沙特开始“薄利多销”的原油价格战?

3.沙特油田遇袭后,现在油价反而比遇袭前更低,是因为世界经济不景气吗?

4.俄罗斯与沙特石油大战,俄罗斯与沙特石油大战对油价有哪些影响?

5.什么原因导致国际油价大幅下跌逾3%?

6.国际油价明显下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7.油价连续下跌的原因

8.石油为什么越来越便宜了

原油价格下跌原因有哪些?

沙特遇袭油价大涨_沙特油价跌幅原因

油价暴跌的原因主要有:

1、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谈判破裂,沙特宣布增产石油,俄罗斯也互不相让,也要增产石油,导致石油暴跌;

2、疫情全球大流行,各国采取紧急措施,封村封城,有的国家封上了国门,经济活动处于半停止状态,世界贸易中断,国际游轮停摆,石油消费税减,导致石油暴跌;

3、最近两年因为新能源的大量应用,以及美国页岩气开采技术的成熟,石油消费总量占比逐年下降,导致沙特和俄罗斯加快了开采速度。

温馨提示:

1、以上解释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2、所有金融类衍生品的投资都具有风险性,对于投资者的金融风险管理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不适合没有专业金融知识的投资者。除了基础的金融知识外,投资者还应做到自身风险承受的控制,不可盲目的进行投资。

应答时间:2022-01-1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沙特阿美下月起增加原油日产,为何沙特开始“薄利多销”的原油价格战?

沙特阿美之所以选择在4月1日开始增加原油产量开展价格战是因为早期与非欧佩克成员俄罗斯谈判,想要下调原油的产量,但是俄罗斯方面并不同意。欧佩克成员沙特阿美想要下调原油的产量是因为今年年初受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原油供需出现失衡,而且短期内可能没法缓解,导致原油的价格出现了下跌。

我们知道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的时候,就会导致价格出现波动,如果是说供大于求那价格就会出现下跌。所以沙特阿美想要与俄罗斯谈判通过减少产量来稳定原油的价格。但是俄罗斯方面表示现在原油的价格还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他们并不想要减产。而且早期俄罗斯与欧佩克组织谈妥的减产合作也即将到期,届时俄罗斯方面将会增加原油的产量供给。

因为沙特阿美与俄罗斯的协议失败,沙特阿美就想要通过恢复自己的一个原油供应量,然后降低原油的价格,通过薄利多销已达到维持原油销售收入的一个稳定性。目前沙特阿美已经下调了个原油价格,受此影响,原油期货的价格也跌至了31块美元左右。此前沙特阿美的最高持续日产量为1200万桶,但是沙特预计将会把日产量提升到最大最高值1300万桶,而且暂定从4月1日开始每天原油供应量将会达到1230万桶,正式开展薄利多销的策略。

其实沙特阿美之所以敢选择薄利多销是因为沙特阿美他们开采原油的成本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他们可以承受低价格多销量来稳定营业收入,并且就目前的局势而言无法与俄罗斯谈拢通过压缩产量提高价格来维持稳定的原油销售收入,既然对方要增产,沙特阿美也觉得不能单纯的只靠他们减少产量。

沙特油田遇袭后,现在油价反而比遇袭前更低,是因为世界经济不景气吗?

沙特油田遇袭并不会为世界原油供给未受到实质影响,也不会给世界经济带来较大冲击。目前世界石油量供应最大的国家是伊朗,挪威以及加拿大等国家,所以说并不会带来很大不落差并不是,并不是经济不景气只是进行了经济的调控。

在沙特布盖格炼油厂遭无人机袭击后,导致沙特石油供应每日减少570万桶,这一数字约占沙特石油日产量的50%和全球石油日供应量的5%。而且有的国家拥有较为充分的原油储备,并且已表示将根据需要释放战略石油储备。袭击事件可能会对石油工业产生较为长期的影响。一些国家可能会优化原油基础设施布局,美国页岩油也可能借此占有更大的出口份额。

如果因为这个事件,导致人们心里出现恐慌,那么在油价高速上涨对经济产生巨大冲击下,人们可能把目光转到电动汽车技术上,经济性已经能和常规汽车竞争,如果这时候油价突然冲高,会刺激全球大量资金流入电动汽车,使得更多人购买电动汽车,更多政府制定有利于电动汽车的政策,这是产油国不希望看到的。油价不增反减,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产油国以后的生产。

所以为了进行风险调控,油价不增反减,就是为了稳住人心,?避免油价失控,并不是经济不景气,沙特原油生产设施遇袭使全球经济再次遭到袭击,但原油生产短期下滑并不会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

俄罗斯与沙特石油大战,俄罗斯与沙特石油大战对油价有哪些影响?

对石油的价格影响巨大,石油的价格现在下降了很多。

全球经济前景低迷,受供求关系影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下跌。新的冠状肺炎流行的爆发再次降低了市场需求,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国,在最近的欧佩克会议上,沙特方面希望成员国继续减少产量。在目前减少210万桶/天的基础上,又将减少150万桶/天,总产量将减少到360万桶/天。但是,该提议被俄罗斯拒绝。实际上,俄罗斯此前曾考虑退出欧佩克的减产计划。俄罗斯经济困难,不允许继续减少财政收入。俄罗斯政府面临严峻的经济和政治压力,减少财政收入只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俄罗斯的拒绝实际上意味着欧佩克的分裂和死亡,因为不想降低价格,所以你可以为它而战。沙特阿拉伯宣布,沙特阿拉伯的石油产量将从每天970万桶迅速增加到每天1000万桶,将来将达到每天1200万桶。去年9月,沙特阿拉伯的主要石油生产设施遭到巡航导弹和无人侦察机的袭击,石油产量减少了一半,但很快就在10月恢复生产。

不仅如此,沙特阿美甚至宣布,4月份向亚洲出售的石油价格下跌了4-6美元/桶,而向美国出售的石油价格也下跌了7美元/桶。轻质原油的价格下跌了每桶10.25美元,相比之下,俄罗斯的同类原油只能减少约2美元。显然,沙特的报复性价格战是针对俄罗斯的。许多国际机构认为,国际原油价格可能会从45美元左右跌至20美元甚至10美元。沙特阿拉伯正在使用自己的石油武器迫使俄罗斯重返谈判,。否则,俄罗斯政府的金融破产只是时间问题。与2014年克里米亚的占领,美国和欧盟的政治孤立,经济制裁以及与俄罗斯的军事对抗相比,沙特阿拉伯持有的剑是威胁俄罗斯的最大剑。

什么原因导致国际油价大幅下跌逾3%?

北京时间25日下午,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大幅跳水。美国原油持续走低,盘中最低至69.17美元/桶,创5月7日以来新低;布伦特原油盘中跌破77美元关口,最低至76.86美元,日内跌幅扩大到逾2.7%。因俄罗斯和沙特两国相继释放增加原油供应量的信号,从而对油价形成重大打压。

利雅得和莫斯科的能源部长周五表示,准备减缓产量削减,以平息消费者对供应充足的担忧。沙特阿拉伯的哈立德·法利赫和俄罗斯的亚历山大·诺瓦克都表示任何此类举措都将是渐进式的。

由于市场担心价格上涨过快,油品LCOc1已达到2014年底以来的最高点,本月为每桶80.50美元,因此提高产量将缓解17个月的严格供应限制。

欧佩克秘书长Mohammad Barkindo表示,在特朗普发布关键推文后,欧佩克开始讨论减缓减产。特朗普上个月在推特上称,欧佩克“人为”提振了油价。

“作为美国的朋友,我们感到自豪。” Barkindo在俄罗斯主要经济论坛上向圣彼得堡的沙特和俄罗斯能源部长表示。

以俄罗斯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和盟国已同意到2018年遏制日产量约180万桶(bpd),以减少全球库存,但库存过剩现在已接近欧佩克的目标。

4月份,协议参与者削减产量超过所需产量52%,受危机影响的委内瑞拉产量下降,帮助欧佩克实现了比预期更大的减产。

熟悉此事的消息人士称,每日上涨约100万桶将意味着达标水平将达到商定水平的约100%,而不是超过它。

Barkindo还表示,美国向欧佩克施加压力并不罕见,因为美国能源部长过去曾要求生产者集团帮助降低价格。

由于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表示他们准备好缓解供应限制,油价周五下跌逾3%至每桶76美元。

来源:搜狐财经

国际油价明显下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油价下跌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大大削弱了对原油的需求。投资银行高盛指出,最近全球原油消费量较正常水平下降了25%。另一方面,沙特发起的价格战仍然没有停战或休战的迹象,这也让受到极大影响的美国焦虑不安。自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以来,市场一直担心原油需求疲软,国际油价持续下跌。毫不夸张地说,目前的国际原油市场一片哀鸿。

中东一直被称为全球火药桶。中东一些国家因为医疗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长期受到战争、贫困、制裁等问题的困扰。目前,在土叙、美国和新冠肺炎冲突扑朔迷离之际,疫情的进展给中东安全局势增添了新的隐忧。伊朗是当前全球疫情爆发的重点地区。根据伊朗3月3日公布的数据,伊朗确诊病例增至2336例,死亡77人。伊朗副总统和其他官员以及议会成员确认了感染。

伊朗疫情爆发后,科威特、巴林、阿联酋、伊拉克、黎巴嫩、埃及等中东国家出现确诊病例。3月5日,伊朗卫生部宣布,伊朗新增确诊病例591例,累计3513例。新增死亡病例15例,共计2017例。同一天,伊朗卫生部宣布启动全国动员计划,加强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东股市受到剧烈冲击,不仅沙特阿美跌破招股价,科威特股市跌幅超10%,触发熔断。

因此,疫情的疯狂发展是油价暴跌的原因。目前在超低油价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贸易商在低价买入原油,储存原油,利用时间赚取差价。由于生产商、炼油商和贸易商争相购买邮轮运输或储存原油,原油的海运费最近翻了几番,储存价格飙升,油价大幅下跌也在对原油生产行业产生巨大影响。

油价连续下跌的原因

主要是增产的原因:

一,近来国际油价重陷跌势的主因在于供给过剩以及需求疲弱导致的市场担忧加剧。目前,沙特、伊拉克等中东主要产油国仍然以创纪录的水平生产,7月欧佩克主要成员国的原油总产出仍然处于高位水平。与此同时,美国原油库存也处在5年季节性均线之上。另一方面,来自于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导致全球原油需求放缓的担忧情绪蔓延,这也成为拖累国际油价下滑的因素之一。此外,由于国际原油大多以美元计价。上月美联储主席耶伦数度开口暗示年内加息,导致美元强劲反弹,从而也给以美元计价的国际油价带来下行压力。

二,对于国际油价暴跌,历来都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众所周知,俄罗斯经济对原油出口依赖程度较大。伴随着近来国际油价再度下滑,各界对未来俄罗斯经济状况担忧加剧。为了应对经济下滑风险,俄罗斯在7月再度大幅降息50个基点。但与此同时,国际油价下滑使得多国老百姓开始尽享低油价所带来的诸多好处。

石油为什么越来越便宜了

全球经济 重病之后尚未痊愈

在造成此轮国际油价下跌的各种因素中,需求乏力虽然不是最能激发人们想象力的,但的确是很关键的一条。

“油价下跌首先归因于全球石油需求不足。”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撰文指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始终未摆脱下行压力,发达国家需求不振,包括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在减速。”

从国际原油的供求关系看,《中国能源报》 副总编辑桂俊松告诉记者,一方面,全球石油需求疲软;另一方面,供应却在增加。“沙特、俄罗斯等传统产油大国的原油产量不减,加拿大油砂、以前不产油的东部非洲等也加入进来,特别是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长很快,使美国的原油进口量越来越少。未来,还有一个可能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北极油气的开发。”他说。

至于国际油价何时才能停止下跌,刘英认为,首先要看全球经济是否持续向好,需求强劲才能有力拉动油价止跌回升。

沙特成本 不到30美元/桶

作为石油储量和产量均为世界第一的国家,沙特坚决不减产的态度和做法,在此轮油价下跌中,给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他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也采取了相同的举动,而欧佩克石油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欧佩克总是在国际油价下跌时减产,这次为何不同?沙特石油部长Ali al-Naimi道出了其中的原因。他表示,让高效率的产油国减产,而低效率的增产,是不正常的。

更直白地说法是,沙特此举是为了将新兴的美国页岩油生产商淘汰出市场,捍卫自己的市场地位。

短短半年多,国际油价就从每桶100美元以上跌至不足50美元,而且还没有停下的意思。也许有人会感慨,沙特也是蛮拼的。但专家告诉我们,这远远不是沙特的底线。

“油价下跌对沙特等国经济不会产生严重影响。”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在文章中说:“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输出国,沙特拥有全球约25%的石油储备,并掌握全球石油闲置产能的85%,其产油成本低于每桶30美元。因此,沙特完全能够接受更低的油价。”

美元走强 加剧油价下行压力

由于石油在国际市场上是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因此,油价和美元之间通常呈负相关关系。在此轮油价下跌中,美元走强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助推因素。

相关资料显示,2014年,由于美国经济持续复苏,而欧洲和日本经济增速放缓甚至陷入停滞,美元对多种货币大幅升值,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随之走低。不仅如此,包括煤炭等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也应声下跌。

有分析指出,美元走势强劲,让欧元、日元和其他货币持有者购买原油成本上升,进而抑制了原油需求,也给原油价格带来更大压力。

英国《金融时报》 预计,美元将在2015年继续走强。一方面,领导的自民党赢得了日本大选,获得下议院多数席位,围绕日元贬值的安倍经济学能够更好地推进和实施;另一方面,欧元区经济持续低迷,加之希腊政局不稳等因素,让市场预期欧洲央行将采取量化宽松政策,而美国则在2014年11月正式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2014年11月,美元指数走强至89,同比增长6%,油价与美元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也导致了石油价格回落。”刘英也认为,如果美元继续走强,油价会继续回落。

全球经济 重病之后尚未痊愈

在造成此轮国际油价下跌的各种因素中,需求乏力虽然不是最能激发人们想象力的,但的确是很关键的一条。

“油价下跌首先归因于全球石油需求不足。”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撰文指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始终未摆脱下行压力,发达国家需求不振,包括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在减速。”

从国际原油的供求关系看,《中国能源报》 副总编辑桂俊松告诉记者,一方面,全球石油需求疲软;另一方面,供应却在增加。“沙特、俄罗斯等传统产油大国的原油产量不减,加拿大油砂、以前不产油的东部非洲等也加入进来,特别是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长很快,使美国的原油进口量越来越少。未来,还有一个可能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北极油气的开发。”他说。

至于国际油价何时才能停止下跌,刘英认为,首先要看全球经济是否持续向好,需求强劲才能有力拉动油价止跌回升。

沙特成本 不到30美元/桶

作为石油储量和产量均为世界第一的国家,沙特坚决不减产的态度和做法,在此轮油价下跌中,给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他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也采取了相同的举动,而欧佩克石油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欧佩克总是在国际油价下跌时减产,这次为何不同?沙特石油部长Ali al-Naimi道出了其中的原因。他表示,让高效率的产油国减产,而低效率的增产,是不正常的。

更直白地说法是,沙特此举是为了将新兴的美国页岩油生产商淘汰出市场,捍卫自己的市场地位。

短短半年多,国际油价就从每桶100美元以上跌至不足50美元,而且还没有停下的意思。也许有人会感慨,沙特也是蛮拼的。但专家告诉我们,这远远不是沙特的底线。

“油价下跌对沙特等国经济不会产生严重影响。”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在文章中说:“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输出国,沙特拥有全球约25%的石油储备,并掌握全球石油闲置产能的85%,其产油成本低于每桶30美元。因此,沙特完全能够接受更低的油价。”

美元走强 加剧油价下行压力

由于石油在国际市场上是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因此,油价和美元之间通常呈负相关关系。在此轮油价下跌中,美元走强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助推因素。

相关资料显示,2014年,由于美国经济持续复苏,而欧洲和日本经济增速放缓甚至陷入停滞,美元对多种货币大幅升值,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随之走低。不仅如此,包括煤炭等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也应声下跌。

有分析指出,美元走势强劲,让欧元、日元和其他货币持有者购买原油成本上升,进而抑制了原油需求,也给原油价格带来更大压力。

英国《金融时报》 预计,美元将在2015年继续走强。一方面,领导的自民党赢得了日本大选,获得下议院多数席位,围绕日元贬值的安倍经济学能够更好地推进和实施;另一方面,欧元区经济持续低迷,加之希腊政局不稳等因素,让市场预期欧洲央行将采取量化宽松政策,而美国则在2014年11月正式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2014年11月,美元指数走强至89,同比增长6%,油价与美元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也导致了石油价格回落。”刘英也认为,如果美元继续走强,油价会继续回落。

全球经济 重病之后尚未痊愈

在造成此轮国际油价下跌的各种因素中,需求乏力虽然不是最能激发人们想象力的,但的确是很关键的一条。

“油价下跌首先归因于全球石油需求不足。”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撰文指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始终未摆脱下行压力,发达国家需求不振,包括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在减速。”

从国际原油的供求关系看,《中国能源报》 副总编辑桂俊松告诉记者,一方面,全球石油需求疲软;另一方面,供应却在增加。“沙特、俄罗斯等传统产油大国的原油产量不减,加拿大油砂、以前不产油的东部非洲等也加入进来,特别是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长很快,使美国的原油进口量越来越少。未来,还有一个可能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北极油气的开发。”他说。

至于国际油价何时才能停止下跌,刘英认为,首先要看全球经济是否持续向好,需求强劲才能有力拉动油价止跌回升。

沙特成本 不到30美元/桶

作为石油储量和产量均为世界第一的国家,沙特坚决不减产的态度和做法,在此轮油价下跌中,给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他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也采取了相同的举动,而欧佩克石油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欧佩克总是在国际油价下跌时减产,这次为何不同?沙特石油部长Ali al-Naimi道出了其中的原因。他表示,让高效率的产油国减产,而低效率的增产,是不正常的。

更直白地说法是,沙特此举是为了将新兴的美国页岩油生产商淘汰出市场,捍卫自己的市场地位。

短短半年多,国际油价就从每桶100美元以上跌至不足50美元,而且还没有停下的意思。也许有人会感慨,沙特也是蛮拼的。但专家告诉我们,这远远不是沙特的底线。

“油价下跌对沙特等国经济不会产生严重影响。”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在文章中说:“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输出国,沙特拥有全球约25%的石油储备,并掌握全球石油闲置产能的85%,其产油成本低于每桶30美元。因此,沙特完全能够接受更低的油价。”

美元走强 加剧油价下行压力

由于石油在国际市场上是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因此,油价和美元之间通常呈负相关关系。在此轮油价下跌中,美元走强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助推因素。

相关资料显示,2014年,由于美国经济持续复苏,而欧洲和日本经济增速放缓甚至陷入停滞,美元对多种货币大幅升值,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随之走低。不仅如此,包括煤炭等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也应声下跌。

有分析指出,美元走势强劲,让欧元、日元和其他货币持有者购买原油成本上升,进而抑制了原油需求,也给原油价格带来更大压力。

英国《金融时报》 预计,美元将在2015年继续走强。一方面,领导的自民党赢得了日本大选,获得下议院多数席位,围绕日元贬值的安倍经济学能够更好地推进和实施;另一方面,欧元区经济持续低迷,加之希腊政局不稳等因素,让市场预期欧洲央行将采取量化宽松政策,而美国则在2014年11月正式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2014年11月,美元指数走强至89,同比增长6%,油价与美元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也导致了石油价格回落。”刘英也认为,如果美元继续走强,油价会继续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