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汽油每次涨价及降价时所对应的国际油价是多少美元一桶?

2.广东省哪些地区有打折加油站呀?

3.想买东南的蓝瑟,大家来评一下

4.石油生产国的石油政策与法规有哪些?

请问汽油每次涨价及降价时所对应的国际油价是多少美元一桶?

东南石油加油站怎么样_东南油价调整方案

近十三次国内汽柴油价格调整时对应的国际油价列表

年 月 日 汽油升降 汽油价 柴油升降 柴油价 国际油价(纽约)

(元) (元/吨) (元) (元/吨)(美元/桶)

2008年6月20日 1000 7280 1000 6870 132

2008年12月19日 -900 6380 -1100 5770 36

2009年1月15日 -140 6240 -160 5610 38

2009年3月25日 290 6530 180 5790 54

2009年6月1日 400 6930 400 6190 66

2009年6月30日 600 7530 600 6790 71.5

2009年7月28日 -220 7310 -220 6570 68

2009年9月2日 300 7610 300 6870 68

2009年9月30日 -190 7420 -190 6680 70.6

2009年11月10日 480 7900 480 7160 66

2010年4月14日 320 8220 320 7480 85.8

2010年6月1日 -230 7990 -220 7260 72.5

2010年10月26日 230 8220 220 7480 82.5

以上汽柴油价是指调整后的价格

另外给您一个2008年2月至今的每天国际油价的网址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广东省哪些地区有打折加油站呀?

广州省东莞市常平镇板石工业大道 中石化东方加油站 油价:5.85

广州省东莞市沙田镇沙太公路 加油站(金洲二区东南) 油价:6.50

中石化耀华加油站 广东省东莞市市区长安镇107国道霄边莞长路 油价:6.34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恒福路261号? 淘金加油站 ? 油价:6.54

爱佳倍能量加油站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中山七路228号 油价:6.54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新市镇 石马加油站 93油价:6.1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 (服务区)壳牌顺景加油站 93油价:6.23

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龙归永兴村新广从路东侧 利通加油站 93油价:6.24

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1407-1409号 永泰加油站 93油价:6.24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市三江镇 八达二加油站 93油价:6.50

想买东南的蓝瑟,大家来评一下

如果你偏重家庭用 不在乎性能 技术 性价比 就可以买

东南LANCER最近又降价了 目前9.48万家用还是能够接受的 而且从油耗看厂家提供的4.6L/100KM也是比较省油的 菱帅是东南汽车从台湾中华汽车引进的以LANCER EVO4为蓝本的汽车 而东南LANCER是菱帅的升级版 由于引进菱帅是绕道台湾 日本三菱并不参与东南汽车股份 因此菱帅不能挂三菱的牌子 而去年日本三菱直接参股东南汽车因此东南此后新车型可以使用三菱标志 但是 东南的新车LANCER挂了新标 却没有一点新技术 完全是菱帅换了外壳和内饰的改款 如果你对三菱有点了解 你应该知道三菱那个标志的知名度就是它当家花旦LANCER EVO打响的 目前日本已经发展到了EVO10代(还未上市) 而我们的东南三菱LANCER可以说从外型上讲和枪骑兵家族不沾边 从技术上讲落后8年左右 不及LANCER EVO4代(就是与菱帅外型一样的那款日本本土EVO4)

目前的东南LANCER使用东安4G18发动机 前轮前驱 日本原装EVO9使用红头4G93发动机 四轮驱动 具体的功率参数我忘了 不好意思 现在的LANCER EVO9售价是45.9万(裸车)就算将来引进国产 在不减配的情况下也要25W以上 与现在的假LANCER不可同日而语 打的我都累了 总之 东南这车不行 如果你是三菱迷有没很多钱 我建议你买菱帅 技术与东南LANCER完全一样 外型还能与日本LANCER EVO4一样 改装后可以给人形似的感觉 不象现在东南LANCER不论不类 给枪骑兵家族丢人 如果你只是想买个家庭用车 可以考虑 我劝你多比较 现在10万左右区间车型很丰富 多比较你会发现原来10万可以买更多的技术 配置回来

下面我来反驳一下上面的答案

一楼的奇瑞奇瑞修车排队这句顺口溜不知你听过没有 吉利的自由舰刹车系统和吉利美日一样 但这两款可不是一个级别的车 这是严重的隐患 真的会刹不住

二楼的热衰退美款车都会游 但一般都是激烈驾驶和紧急制动才有 日常驾驶基本没有影响 可以通过更换刹车油管和散热更好的通风盘解决

三楼四楼 同意

五楼是广告位么?

九楼说的大部分都同意 就是你说换发动机我不知道还能换哪个?三菱技术的机器就4G18用的最广 也最便宜 如果换4G63(戈蓝用的那个)也不错 不过价格估计也得上升不少 如果直接换原装红头4G93 那还不如直接买辆进口的 内饰和性能都能提高不少 而且价格估计也高不了太多了

十楼说的都是日本原装的吧 估计国内油品不行 性能要下降一点

十一楼我同意 就是速滕和东南根本没可比性啊 不是一级别 不是一价位 不是一档次啊

石油生产国的石油政策与法规有哪些?

OPEC的油气政策 这个由石油生产国组成的石油卡特尔,从它诞生之日起到今天,一直受到世界的重视。尽管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OPEC的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下降了,但是,OPEC成员国的油气探明总储量居世界首位,其强大的石油生产与供给能力,尤其是它实行的石油发展战略及石油政策,对世界石油市场的稳定和发展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OPEC在调整和实施其石油政策的过程中,协调行动、巩固团结,正逐步走向成熟,在国际石油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OPEC的石油政策主要从对产量控制和油价控制展开。

OPEC通过对组织联合产量的控制和各国生产配额的分配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1982年开始,OPEC采用配额制度来实现产量控制。配额制度是将产量额度在所有的成员之间分配,以协调削减石油产量。

OPEC在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油价政策。

生效日期会议地点变动(万桶)日产量上限(万桶)1998年2月利雅得—27.30*1998年4月利雅得-1.35525.951998年7月阿姆斯特丹/维也纳-1.25524.691999年4月海牙/维也纳-1.71622.972000年4月维也纳+1.71624.692000年7月维也纳+0.70825.402000年10月维也纳+0.80026.202000年11月维也纳+0.50026.702001年2月维也纳-1.50025.202001年4月维也纳-1.00024.202001年9月电话会议-1.00023.202002年1月开罗-1.50021.702003年1月维也纳+1.30023.002003年2月维也纳+1.50024.502003年6月维也纳+0.90025.402003年11月维也纳-0.90024.502004年4月阿尔及尔-1.00023.502004年7月贝鲁特+2.00025.502004年8月贝鲁特+0.50026.002004年11月维也纳+1.00027.002005年3月伊斯法罕+0.50027.502005年7月维也纳+0.50028.00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石油产量政策历来变动一览

*OPEC 10国产量基准,利雅得减产的依据。

在成立的最初10年,针对国际油价不断下降的趋势,OPEC为了维护成员国的石油权益,实行了冻结油价的政策,通过有控制地增产、实现油田费用经费化、减少原油销售补贴等手段争取获得更多的石油收入。1961年至1970年9月,原油标价一直稳定在每桶18美元的水平。

20世纪70年代,OPEC实行大幅度提高油价的政策。通过实施提价、提税和取消销售回扣的策略,采取“参股制”及国有化方式,以及运用“石油武器”实行禁运和减产等斗争手段,从西方石油公司手中争夺回了石油资源主权和石油标价权,获得了巨额“石油美元”,并在国际石油市场占有了超过一半的销售份额。阿拉伯轻油的官方价格,从1970年9月份之前的每桶1.8美元飙升到1980年4季度的每桶33.33美元,国际市场现货价格上涨到每桶38.63美元。这期间,爆发了1973年和1979—1980年的两次世界性“石油危机”。

20世纪80年代,OPEC针对世界石油消费量增长缓慢甚至下降以及非OPEC石油产量上升的形势,先是实行限产保价政策,以期阻止油价下滑,继而采取扩大市场份额等政策,以求保证石油收入和维持市场份额。这一时期OPEC遭到了严重的损失,其重要原因之一是OPEC前一时期过度提高油价政策而带来了负面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最近两年,OPEC调整并交替实行“限产保价”或“增产抑价”政策。前者是在油价长期走低情况下,通过限制或减少产量,缩小市场供应量,推动油价转跌回升;后者是通过增加产量,扩大市场投放量,抑制油价的暴涨,以达到稳定市场,增加石油收入,保持市场份额的目的。2000年,OPEC建立了“自动油价平衡机制”,明确提出新的政策目标,即抑制油价波动,力求使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维持在对产油国和消费国均有利的水平上。

OPEC的石油政策对世界石油市场的供需平衡及国际油价影响重大。OPEC的石油政策从最初的以争取恢复自身权益为宗旨,到推崇建立公正、合理、有利于各方的油价水平,保证持续、有效的石油供应,从而稳定世界石油市场的政策目标。这对于世界石油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有益的、新的飞跃。近年来,OPEC能源政策的调整围绕上面提到的新的目标进行。1999年,OPEC秋季部长会议提出要以库存量而不是以价格来决定产量的油价政策。2000年3月,OPEC进一步调整其政策,建立了油价“自动平衡机制”,确定了22~28 美元的油价浮动范围作为其增减原油产量,以保证国际市场石油供应和稳定的油价政策。2001年,OPEC再次作出调整研究,建立新的、能够反映市场真实供需情况的原油定价基准,除调整油价政策外,各成员国也在修订其能源发展战略,包括适度开放由国家垄断的石油天然气部门,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和提供优惠条件吸引外国石油公司参与本国石油开采等。委内瑞拉的能源战略重视加强同南美洲国家的能源合作,争取在建立统一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实现包括能源在内的基础设施现代化,推动拉美地区经济的尽快恢复与发展。

非OPEC产油国的石油政策 以俄罗斯为例。油气行业是俄罗斯国家经济的主要支柱,关系到社会的整体发展。合理利用和保护此类资源、确保其再生产水平、提高资源管理效率、在对外资源合作中维护国家利益是俄政府当前的首要任务。作为最重要的非OPEC产油国,俄罗斯非常重视本国油气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与法规。

(1)制定行业长期发展规划。

2003年5月俄政府通过《至2020年俄罗斯能源战略》,详细分析了能源产业面临的现实问题,明确了该领域今后20年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基本框架。为不断寻找新的矿脉、避免国家可探明资源储量的枯竭,2004年俄政府通过《2005—2020年国家矿物资源勘探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纲要》,规定了37种主要矿藏的开采量与再生量的比例关系。为加大对大陆架资源的研究开发,2004年俄政府通过《至2020年俄罗斯大陆架石油天然气资源研究开发战略》,确定了大陆架油气资源开采的阶段性目标。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修改税法,建立促进油气行业发展的税收体制。首先,合并税种,简化税收办法。从 2002年1月起,取消了矿区使用费、矿物原料基地再生产留成和原油开采消费税,代之以征收“开采统一税”。其次,取消不合理优惠,弥补税收漏洞。2004年1月,俄罗斯政府撤销了境内的最后三个离岸区设置,杜绝了石油巨头们利用其逃税避税这一漏洞,也避免了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再次,增强税收公平性,促进行业均衡发展。为鼓励对地质条件恶劣、效益低下的油田进行开发,俄罗斯政府拟将现行简单化一刀切的石油开采税改为级差开采税——根据油田质量和开采效益确定不同的税率。

制定新的《矿产资源法》,完善政策法规和管理机制。俄罗斯现行《矿产资源法》出台于1992年,诸多条款已不适应当前行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个别条款过于空洞,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也导致了严重的官员腐败。为扭转这种现象,俄罗斯主管部门正在重新制定《矿产资源法草案》,对包括油气在内的地矿资源勘探、开采和使用等相关问题做出详细规定,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国家的根本利益。该法有望于2006年最终通过。届时,它将成为规范俄油气行业发展的重要法律之一。

(3)建立有效的国家管理部门体系。

要实施国家对油气工业的有效监控,必须建立健全政府管理部门。

从行政分工看,为减少开采许可证发放的混乱无序现象,正在重新制定的《矿产资源法草案》将明确规定地矿资源归联邦所有,开采许可证也将由中央政府独家发放。从部门设置看,俄工业能源部及其下属的联邦能源局、自然资源部及其下属的联邦地矿利用局和自然资源利用监督署、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及其下属的联邦海关署、财政部及其下属的联邦税收署等部门将从不同的角度对油气行业的整体发展进行规划和监督。从人员安排看,总统的亲信将被安置在油气企业中任要职。

(4)加强对进出口运输环节的管理。

俄罗斯政府牢牢控制着油气产品运输渠道,不允许私有油气公司建设和拥有自己的管道系统。目前,国家控股的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分别在油气产品的管道和铁路运输中具有绝对垄断地位。2003年10月,俄罗斯交通部起草了旨在放开交通运输业的《至2025年俄罗斯交通发展战略》,其中惟独未涉及管道运输改革,也未谈及油气运输领域吸引私人投资的问题。

(5)在国家控制的前提下广开资金来源。

首先,通过《产品分割协议》加大对外资的吸引力。“萨哈林-1号”和“萨哈林-2号”项目均是以这种形式吸引了大量外资。国际油气巨头,包括英荷壳牌石油公司、日本三井公司和三菱公司、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印度ONGC公司均参与了上述项目的实施。其次,鼓励油气公司发行欧洲债券,增强其投融资能力。目前,俄罗斯许多大型石油公司已在欧美股票市场上市,企业资本化程度和资本运作透明度明显提高。再次,允许外国公司收购俄罗斯公司股票。2004年9月,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就以19.88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俄罗斯最大石油公司卢克石油公司中的国家股(占该公司总股本的7.59%)。

(6)实现油气出口多元化,大打能源外交牌。

执政后,从国家经济安全角度出发,强调油气出口多元化,并灵活运用能源牌,巧妙地实现了国家利益最大化。

为实现油气出口多元化,俄罗斯试图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拓展油气运输渠道。向东,利用中日石油管道出口之争,在两强之间游刃有余,并最终选择了对己最为有利的通向太平洋港口的管道走向。向南,为了抗衡美国倡议的跨里海天然气管道、阻挡土库曼斯坦天然气进入欧洲,更为了开拓东南欧的巨大市场,于2003年建成了穿越黑海海底至土耳其的“蓝流”天然气管道。向西,为了减少对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波兰等非友好国家的过境依赖,于2005年12月开工建设穿越波罗的海海底至德国的北欧天然气管道。向北,几家大型石油公司已提议建设至摩尔曼斯克的石油管道,以开拓北美市场。

对于传统势力范围——独联体其他国家,俄罗斯更是利用油气出口,打一批,拉一批,加大对地区政策走向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