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成品油价格走势-国际成品油价格标签
1.“假机油”案频发,电商平台为何又成风暴中心?
2.关于铁路运输价格和航空运输价格的问题
3.食用油国家标准
4.大豆油分为四级是按什么标准分的?
“假机油”案频发,电商平台为何又成风暴中心?
近日,苏宁国际联合中国人寿财产保险公司推出“进口机油保真险”,承诺消费者在平台上买到非正品,将“假一赔十”;如果因假机油导致车辆产生维修费用,最高赔付30万,5个工作日即可获赔。
线上宣传还未退潮,就有媒体报道,郑州车主李先生近日在苏宁国际网购两桶壳牌超凡喜力全合成机油,被汽修厂师傅判定为假机油。
据了解,在与“正品行货”进行对比后,网购机油的瓶盖上没有一次性的防伪激光封条,瓶口也没有一层白色封膜,油桶的材质也较硬。扫描机油桶上的二维码,仅进入了壳牌中国的官方网站,无法证明机油为真。
壳牌中国也来“打假”,表示正品的壳牌机油有封口膜和防伪贴,而且并未与苏宁易购有官方合作。
7月8日,苏宁易购官方针对以上“证据”逐条解释辟谣。7月9日下午,苏宁国际通过官方微博晒出了由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检测中心开具的检测报告。报告显示,苏宁国际售出的Shell壳牌欧洲进口机油所有项目符合标准。
01、机油售假频发
截至目前,上述纠纷尚未见车主方面发声。但市场上,机油一直是 汽车 后市场制假售假重灾区。
在2020年上半年披露的案件中,广西来宾警方于3月14日公布的假机油案,涉案资金达22亿元,利用网络渠道流窜全国20多省。
仅6月份,媒体就爆出了多起假机油案件。特别是近日,江苏丹阳公安局皇塘派出所成功侦破了一起涉案金额近一千万元的制假售假案,当场查获假冒长城、美孚、壳牌、昆仑等品牌各类品种润滑油成品油500余桶。
不难看出,这类假机油案共同特点是案值高,流通省份多,大品牌屡屡“躺枪”,网络电商和社交软件成为售假工具。
首先,线下:在警方查获的窝点中,有加工厂、居民楼、出租屋、仓库等地,脏乱简陋,仅通过装罐和标签两台小机器就完成假机油制作,操作简单,容易囤积大量假货。
揭阳市6月查扣一非法润滑油加工厂废弃机油40桶、加工成品油107桶,净重分别为5600公斤和14368公斤,涉案金额高达2000多万元。
其次,线上购买有假:在2019年广州增城特大假机油案中,犯罪嫌疑人将假机油通过网销形式卖给客户,再通过物流运输。由于网络面向范围广、人群多、需求大,使得售假手法隐蔽、成本低,相对利润也更高。
同时,大电商平台也存在假机油纠纷。“618”大促中,有客户对天猫超市购买的3瓶“嘉实多极护钛流体”5W-40型号进口机油存疑,向商家索要质检证明,前后发来两份文件有不同之处。客服甚至表示,并不是每一件商品都可以溯源。消费者维权难。
假机油除通过网络电商和社交软件等渠道对外快速出售,还有一部分流入线下汽修厂。在执法部门检查或消费者举报中,各地查处多起不规范的汽修厂使用假机油案件,以“壳牌”、“嘉实多”等品牌为主,货值高,且屡禁不止。
一位门店老板告诉AC 汽车 ,现在的假机油可以做到几乎毫无破绽,需要送到专业检测机构检测,才能分辨真假。使用假机油后,车辆在短时间内并不会出现明显问题,也给制假售假留下很大的操作空间。
02、因何铤而走险?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48亿辆,平均每辆车一年保养2次(以4L为单位),每年机油需求总量至少为27亿升,市场需求极大。
有利益追逐的地方就有江湖。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真假机油获利极为不平衡,导致不法分子频频铤而走险。
一方面是电商平台越来越透明的价格,让线下门店失去了以产品赚取差价的空间;而且线上动辄大幅的折扣,也让经销商遭受重击。
另一方面由于疫情的影响,部分经营者更是雪上加霜,急于在短时间内把损失降到最低。
据了解,正品机油从厂家到消费者手中,经销商能赚取的利润越来越薄。相比之下,假机油能获取超过50%的高额利润。
且看一个案例:3月3日,在全国各地陆续复工复产之际,常熟市查处了一个假冒机油的大仓库。
据制假当事人交代,只要购入劣质机油、假冒注册商标空瓶、包装及标签,就可以自行罐装,生产“成品”进行销售,售价仅为正品价格的15-20%。
如已售出机油9500多箱,销售金额209余万元,但估算零售货值为900多万元;现场库存有1979箱,估算零售货值也高达287多万元。
由中可以看出,正品零售价与假冒产品出厂价相差高达6倍。
在利益的驱使下,团伙和不法商贩一拍即合,利用电商平台监管不严的漏洞,以低价大肆收割消费者。
03、电商平台保险有无实用?
事实上,处于销售环节的各大电商平台“求生欲”更强,对于极易的机油都附赠产品责任险。
但产品责任险与苏宁国际的“保真险”有不同之处:前者是只保产品引起的第三者责任;后者只保正品,不涉及质量优劣。
以天猫养车零配件官方直营店为例:平台上机油大多赠送产品责任险,覆盖面较广。在付款页面,直接显示“淘车保”产品责任险,点击进入,可以浏览具体条款。
在条款中,写清了查询保单的三种方式,一是登录支付宝的蚂蚁保险;二是登录承保的国泰产险官网;三是拨打国泰400客服电话。
以京东为例:虽然在产品的选择界面有“品质无忧”这一服务栏,标注由平安保险承保,最高按原价5倍赔付。
但是点击“了解详情”显示页面失联,看不到具体条款。赔付标准、赔付流程以及电子保单等,都无从查询。
再以苏宁为例:在产品购买界面的“服务说明”项中提到“正品溯源”,是通过苏宁在供应链环节的管控进行产品追溯。
“苏宁国际服务”项中的“海外正品”,显示的是苏宁国际承诺商品为100%海外正品,假一赔十。
虽然承诺有“保真险”,但是仅有一张宣传照。相关细则露出与京东类似,并未显示查询路径。
有行业人士指出,电商平台自营大多也是找代理商进货。以前只需要三级代理商资格,后因假机油事件不断,提高了代理商资格,油品品质也得到了一定保证,但实际上仍存在假货的可能性。
平台推出的类似“保真险”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消费者网购的信心,但若细节没有落到实处,如保险细则、赔付流程和标准展示等,一旦与消费者产生纠纷,双方容易陷入扯皮的境地。
无可否认,后市场窜行的假货就如同病毒一般,依附于人,也毒害于人。车后市场的确潜力巨大,如果领头企业不负责任、放任自流,终会导致整个行业滑向深渊。
时间会说话,结果不会骗人。尽管现在看来推动“杜绝假货”的力量还不够强大,但积水成渊,那些发自内心敬畏市场,尊重消费者的企业,必将得到偏袒和眷顾。
关于铁路运输价格和航空运输价格的问题
第一章:物流基础知识
1、物流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商流概念:对象所有权转移的活动。商物分离概念:在合理的组织流通活动中,实行商物分离的原则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2、物流的分类有哪些?
答:(一)按照作用分类:1供应物流;2销售物流。;3生产物流;4回收物流;5废弃物物流(二)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1地区物流;2国内物流;3国际物流(三)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1社会物流;2行业物流;3企业物流。
3、简述企业物流结构?
答:(一)企业物流水平结构:根据物流活动繁盛先后次序,可将其分为四部分:1供应物流;2生产物流;3销售物流;4回收、废弃物物流;(二)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物流通过管理层、控制层和作业层三个层次的协调配合实现其总体功能。
4、企业物流合理化的途径有哪些?
答:1各种设施在生产空间的合理布局;2合理控制库存;3均衡生产;4合理的培植和使用物流机械;5健全物流信息系统关于物流定义的说明: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5、物流定义的说明
6、互联网时代的物流特点:1经营全球化;2系统网络化;3供应链的简约化;4企业规模化;5服务一体化;物流科学的性质:1。物流科学是综合叉学科;2。物流具有系统科学的特征;3.物流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
第二章 物流系统及其构成
2-1物流系统及其存在的制约关系有哪些?
答:1。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间的制约关系;2。构成物流服务子系统功能之间的约束关系;3。构成物流成本的各个环节费用之间的关系;4。各子系统的功能和所耗费用的关系
2-2物流系统的模式是什么:
答:输入、输出、处理、限制、反馈等功能。
2-3物流系统化目标:服务性、快捷性、有效的利用面积和空间、规模适应化、库存控制。
2-4物流系统分析特点:系统分析是以系统整体效益为目标,以寻求解决特定问题最优策略为重点,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给予决策者以价值判断以求有利的决策。整个系统的建立过程:可以分为系统规划、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三个过程。
2-5运输的主要方式及特点:1铁路运输:陆地长距离的主要方式不受运输条件影响,可重载高速运行及运输单位大;2公路运输:空间时间自由,不受线路停车站约束,门对门直达输送,包装可以简化货物损伤、丢失和误送的可能性很小;3水路运输:在大批量和远距离的运输中价格便宜,可以运送超大型和超重物;4航空运输:速度快,时间短货物损失少,适合保鲜物品输送,运输费用高;5管道运输:维修费便宜,输送大量物资不费人力运输成本低占地少、安全事故少公害少,运输地点输送对象有局限性。
2-6运输合理化途径:1运输网络合理配置2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3提高运行效率4推进共用运输5采用各种现代运输方法。
2-7仓库应具有的功能:1储存和保管功能2调节供需功能3调节货物运输能力的功能4配送和流通加工功能
2-8仓储合理化的方法:1实行BC管理:类物品应在不发生缺货条件下尽可能减少库存,实行小批量订货,每月盘点;C类则可制定安全库存水平,进行一般管理订货批量大,年终盘点;对B类则在两者之间,半年盘点一次;2科学的库存管理控制:降低采购费和够入价等综合成本;b减少流动资金,降低盘点资产;c提高服务水平、防止缺货;3应用预测技术;
2-8装卸搬运的概念:装卸搬运是指在同一地域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内容和目的的活动,具体说包括装上、卸下、移送、捡选、分类、堆垛、入库、出库等活动。
2-9装卸搬运意义:1装卸搬运在物流活动转换中起承上启下的联结作用2装卸搬运在物流成本中占有重要地位3装卸搬运是提高物流系统效率的关键;
2-10装卸搬运合理化原则:1省力化原则:能往下则不往上、能直行则不拐弯、能用机械则不用人力、能水平则不要上坡、能连续则不间断、能集装则不分散;2消除无效搬运3提高搬运活性4合理利用机械5连续化原则6保持物流的均衡顺畅7集装单元化原则8人格化原则9提高综合效果。
2-11包装的概念及其合理化方法。
答: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是生产物流的终点,也是社会物流的起点。
包装合理化方法:1)包装的轻薄化;2)包装的单纯化;3)符合集装单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4)包装的机械化与自动化;5)注意与其他环节的配合;6)有利于环保。
2-12流通加工的概念及目的
答: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地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地总称。
流通加工地目的有:1)方便运输;2)方便用户;3)便于综合利用。
2-13配送: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捡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配送具有以下特点:1配送是从物流据点至用户的一种送货形式2配送不是单纯的运输或者输送,而是运输与其他活动共同构成的组合体3配送不是广义概念的组织物资订货、签约、进货及对物资处理分配的供应,而是以供给者送货到户式的服务性供应,是一种“门到门”的服务;4配送是在全面配货基础上,完全按用户要求,包括种类、品种搭配、数量、时间等方面的要求所进行的运送,是配与送的有机结合。
2-14配送的种类?
答:一、按配送组织者分:1)企业内部配送;2)企业之间地配送;3)企业对消费者地配送。
二、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分:1)定时配送;2)准时制物流配送;3)定量配送;4)定时、定路线配送;5共同配送。
2-15配送中心的功能:集货、储存、分货和配货;物流信息定义: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2-16物流信息的特点:1分布信息量大、分布广。信息的产生、加工和应用在时间、地点上也各不相同;2物流信息动态性强,信息的的价值衰减速度快,这对信息管理的及时性要求就比较高;3物流信息种类多,不仅本系统内部各个环节有不同种类的信息,而且由于物流系统与其他系统密切相关,因而还必须收集这些物流系统外的有关信息这就使物流信息的分类、研究、筛选等工作的难度增加;
2-17物流信息系统:具有集成化、模块化、实时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1数据的收集和录入2信息的存储3信息的传播4信息的处理5信息的输出。
物流信息系统的结构:按垂直方向:物流信息系统可分为管理层、控制层、和作业层;水平方面分: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和废弃物流的运输、仓储、搬运装卸、包装、流通加工等环节,呈金字塔形。
第三章:物流成本、服务与标准化
3-1物流成本构成:1伴随着物资的物理性流通活动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须的设备、设施费用;2完成物流信息的传送和处理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须的设备和设施费用;3对上述活动进行综合管理所发生的费用。
3-2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1树立现代物流理念,健全企业物流管理体制2树立物流总成本观念,增强全员的物流成本意识3加强物流成本核算,建立成本考核制度4优化企业物流系统,寻找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3-3物流服务对企业的意义:是企业满足客户的物流需求,开展的一系列物流活动的结果。物流服务本身并不创造商品的形质效用,而是产生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
3-4物流服务的特性:1从属性2即时性3移动性和分散性4需求波动性5可替代性。
3-5物流服务质量指标:1服务质量指标2仓库管理质量指标3运输环节服务质量指标。
3-6物流服务与成本的关系:物流服务质量与成本是一种彼长此消的关系,物流服务质量提高,物流成本就会上升,可以说两者间的关系适用收益递减规律。
3-7确定物流服务水准的步骤:1对顾客服务进行市场调查2顾客服务水平的确定3标准费用的感应性实验4根据顾客服务水准实施物流服务5反馈体系的建立物。
3-8流标准化的概念:是指物流系统为对象,围绕运输、储存、装卸、包装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制定、发布和实施有关技术和工作方面的标准,并按照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的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的过程。
3-9物流标准化作用:1物流标准化是实现物流各个环节衔接的一致性,加快流通速度的需要;2物流标准化是进行科学化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3物流标准化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手段;4物流标准化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5物流标准化便于同外界系统的连接;
3-10物流标准化的种类:1物流技术标准:物流基础模数尺寸:600*400MM;2工作标准3作业标准;
3-11包装标准内容:1包装基础标准2包装材料标准3包装容器标准4包装技术标准5产品包装标准6相关标准现代企业物流质量管理概念:
3-12现代企业物流质量管理:依据物流系统运动的客观规律,为了满足物流顾客的服务需要,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基本标准,运用经济办法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活动过程。 质量保证质量控制。
3-13现代企业物流质量管理的基本特点:1全员参与;2全程控制;3全面管理;4整体发展;
3-14现代企业物流质量管理主要内容:1商品质量保证及改善2物流服务质量3物流工作质量4物流工程质量。
3-15实现现代企业物流质量管理的途径是什么?
答:一、树立现代企业物流整体质量管理思想:1真正形成物流整体质量管理思想2认真做好物流服务过程的整体质量管理3整体考核现代企业物流服务质量管理水平4同时提高现代企业内部物流服务质量和外部物流服务质量;二、建立有效的物流质量管理信息系统:1计量顾客对物流质量的期望2强调信息质量3实时监控物流质量状况;三、加强现代企业物流质量管理的主要措施:1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物流质量管理的计量、评估体系,切实消除现代企业物流过程的差错 2积极引进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和技术,提高质量管理水平3运用有效的激励措施,实行全员质量管理;
第四章:第三方物流
4-1第三方物流概念: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称合同制物流。
4-2第三方物流与传统的物流委托的异同:传统对外委托形态只是将企业物流活动的一部分,主要是物流作业活动,如货物运输、货物保管交由外部的物流企业去做,而库存管理、物流系统设计等物流管理活动以及一部分企业内物流活动仍然保留在本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一定要有物流作业能力,也就是说可以没有物流设施和运输工具,不直接从事运输、保管等作业活动,只是负责物流系统设计并对物流系统运营承担责任;
4-3物流服务商应具备的条件:1具有经营管理机构2能独立签发物流服务单证3具有与经营能力相适应的自由资金4具有承担物流服务合同义务的能力物流服务商的经营方式:1企业独立经营型2大企业联营型3代理方式。
4-4第三方物流的模式分类:从资源方面分:1自主发展模式2合作发展模式;从发展方向上分:纵向延伸和横向延伸纵向功能多样化、横向经营规模化,可以同时采取两种模式。
4-5第三方物流与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
答:企业物流模式主要有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等。选择3PL要慎重。
1)物流对企业成功地影响度和企业对物流地管理能力。2)企业对物流控制能力的要求;3)企业产品自身的物流特点;4)企业规模和实力;5)物流系统总成本;6)费用+顾客服务费用;7)第三方物流的客户服务能力;8)自身拥有资产和非自拥资产3PL的选择。
4-6 TPL的服务项目与内容?
答:1)提供一整套完善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2)通过对真个供应链影响的能力来增加价值。3)集成了管理咨询和3PL服务商的能力。
第五章物流技术及其装备
5-1物流技术及装备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
答:P134
5-2物流技术装备应用配置原则。
答:1)物流技术装备配置的合理性原则;2)物流系统运作的快速性、及时性、准确性和经济性原则;3)选用物流工器具和设备的标准化原则;4)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适应性原则;5)充分利用空间;6)减少人力搬运。
5-3 装卸搬运技术装备的作用、类型和应用特点。P137
5-4仓储技术装备分类与特点,P151
5-5货架的作用与种类P152
5-6堆垛起重机的类型与工作特点 P154
5-7自动分拣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基本技术要求,分拣机的类型P157
5-8自动仓储系统(AS/RS)的概念与分类,P162
5-9自动仓储系统的优点P162
5-10集装单元化的概念、特点与原则P164
5-11集装箱的概念和分类,托盘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5-12包装的功能与分类,包装技术装备的作用 P172
第六章SCM
6-1供应链的概念: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即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
6-2供应链管理概念(SCM):是一项运用网际网络的整体解决方案,目的在于把产品从供应商即时有效地运送给制造商与最终客户,将物流配送、库存管理、订单处理等资讯进行整合,通过网络传输,其功能在于降低库存、保持产品有效期、降低物流成本以及提高服务品质。
供应链涉及的内容:供应、生产计划、物流和需求;
6-3供应链管理的模式选择:1以制造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2以零售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3以3PL(继承物流供应商)为主导的物流服务供应链;价值:1减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2提高效率,快速反应,加快资金周转;
6-4供应链管理实施原则:1抓住SCM管理本质: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是引发供应链管理问题的根源;2要循序渐进:这些因素是累积并相互交叉的,问题并非仅仅是简单叠加;3循序渐进起作用;
6-5牛鞭效应概念:指沿着供应链向上游移动,需求变动程度不断增大的现象由于各级需求变化的不断放大,导致了安全库存沿供应链向上游增大而累积了大量超过市场需求的库存。控制牛鞭效应对大幅度减少库存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6-6控制途径:1不用上一级的订单来估计需求变化,而是利用信息技术将市场需求信息提供给供应链的各级,使各级根据市场需求确定订单的大小和安全库存;2削减供应链的级数,使得牛鞭很短以至牛鞭效应不明显; 3采用卖方管理的库存,从根本上消除牛鞭效应。
6-7供应链运作绩效的评价体系:1用于改进企业的供应链效率2评估管理创新和企业信息化项目3用于监测企业供应链运作。
6-8供应链流程的绩效评价指标:1产销率指标2平均产销绝对偏差指标3产需率指标4供应链产品出产循环期或节拍指标5供应链总运营成本指标6供应链核心企业产品成本指标7供应链产品质量指标。
第七章 国际物流
7-1国际物流含义:组织商品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也就是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
国际物流特点:1物流渠道长、物流环节多2物流环境的复杂性3国际物流中的标准化要求较高:拖盘:1000*1200毫米;4国际物流中风险性:政治风险、经济风险、自然风险;5国际物流的多种运输方式组合:海洋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公路运输以及由这些运输手段组合而成的国际综合运输方式等;
7-2国际物流的种类:1根据商品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向分类2根据商品流动的关税区域分类3根据跨国运送的商品特性分类:物流、国际商品物流、国际邮品物流、国际捐助物流、救助物质物流、国际展品物流、废弃物物流;根据运营企业区分:国际货运代理、国际船物代理、无船承运人、报关行、国际物流公司、仓储和配送公司等。
7-3有关商品检验知识:检验时间与地点、检验机构与检验证明、检验标准与检验方法等。 保关业务知识:1987年7月1日海关法;装货24小时申报;进境14天内申报;到岸价格包括货价、运费、保险费及其他劳务费;少漏征税可在放行一年内补税,3年内追缴,一年内要求退还;
保税区:是海关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的,受海关监管的特定地区和仓库保税区可分为:1指定保税区2保税货桟3保税仓库:自有经营权、公共保税仓库、海关监管仓库;4保税工厂5保税展厅。
7-4国际货运代理:1租船定舱代理2货物报关代理3转运及理货代理4储存代理5集装箱代理6多式联运代理。
7-5国际货运中主要联运方式:1海上/航空2航空/公路3铁路/公路/内河或者海上/铁路/内河4微型陆桥5陆桥理货的概念:理货是随着水上运输的出现产生的,理货是指:船方或货主根据运输合同在装运港和卸货港收受和交付商品时,委托港口的理货机构代理完成的在港口对商品进行记数、检查商品残损、指导装舱积载、制作有关单证等工作。
7-6理货的工作内容:1理货单证2分票和理数3理残4绘制实际商品积载图5签证和批注6复查和查询 。
《物流管理》
第一章 物流市场分析与供需管理
1-1物流调研:通常指物流市场调查研究, 包括物流供需调查、调查结果的分析、物流供需预测以及综合分析研究等内容。
按研究目的分:1。物流市场需求调研;2。物流供应调研按研究对象分:1生产资料物流调研;2生活资料物流调研。
按研究品种分:1。单一品种物流调研;2。综合品种调研。
按物流业务分:1。专业物流业务调研;2。综合物流调研。
调研步骤:1。物流实际调查阶段2。资料整理分析阶段3。实际发展预测阶段4。综合分析处理阶段。
1-2调查整理目的和原理:是把分散在许多人手中的资料集中起来,统一进行整理,分析和统计,形成一个统一的、完整的、全面的、可靠的、空间时间序列数据资料,为预测和经营提供数据支持。
1-3物流调查报告目的:1。作为物流调查阶段的结束,最终要形成一个物流调查报告,对调查活动过程以及对调查数据分析整理的过程及其工作成果进行汇报,提供领导参考;2。通过撰写调查报告,把调查过程和调查成果进行系统化,逻辑化整理,形成系统化的有价值的成果。
1-4物流调查报告内容:1调查项目的产生和项目过程概况;2调查过程;3调查结果;4分析建议;5其他说明;6附录。
1-5物流市场预测方法:1。判断分析预测法;2。时间序列预测法3。因果关系分析预测法4。灰色预测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平均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季节指数法和趋势法调研。
1-6综合分析方法:按研究内容和时间性质分:空间结构分析、时间结构分析和空间时间结构分析。
第二章 采购与供应物流管理
2-1企业采购的概念
答:是指通过商品交换和物流手段从资源市场取得资源的过程。
2-2企业采购战略的概念和分类
答:是指企业采购所采用的带有指导性、全局性、长远性的基本运作方案。
采购战略的分类:P37
2-3进货管理及其基本原则 答:P43
2-4企业供应商分类:1。按供应商重要性质分:伙伴型供应商;优先型供应商;重点型供应商;商业型供应商;2。按80/20规则分类:通常数量80%的采购物品占采购物品20%的价值,而其余数量20%的物品则占采购物品80%的价值;3。按供应商规模品种分类:供应商规模为纵坐标、经营品种为横坐标供应商关系分类:短期目标型、长期目标型、渗透型、联盟型、纵向继承型。
2-5供应商评选目标:1。获得符合企业总体质量和数量要求的产品和服务;2。确保供应商能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产品及最及时的供应;3。力争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优的产品和服务4。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开发有潜质的供应商,不断推陈出新;5。维护和发展良好的、长期稳定的供应商合作关系。
2-6供应商评选操作步骤:1。分析市场竞争环境;2。建立供应商选择目标;3。建立供应商评选标准;4。建立供应商评选小组;5。供应商参与;6。评选供应商;7。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
2-7供应商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1供应商绩效管理必须持续进行,要定期检查目标达成的程度;2。要从供应商和企业自身各自的整体运作方面来进行评估,确立整体的目标;3。供应商绩效总会受到各种外来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供应商的绩效进行评估时,要考虑到外在因素带来的影响,不能仅仅衡量绩效供应商绩效管理。
2-8评价指标体系:质量指标、供应指标、经济指标、支持配合指标;
2-9控制采购的基础工作:1。加强采购人员素质管理;2。适当提高采购人员工资待遇;3。建立健全采购规章制度,设立奖惩激励机制;4。搞好首单采购、创造好的基础环境;销售物流:又叫分销物流是销售过程中的物流活动,具体是指将产品从下生产线开始,经过包装、装卸搬运、储存、流通加工、运输、配送,一直到最后送到用户手中的整个过程。
供应商的激励机制:1价格激励;2订单激励;3商誉激励;4信息激励;5淘汰激励;6新产品/新技术的共同开发;7组织激励。
第三章 销售物流管理
3-1销售物流内容:产品包装、产品储存、货物运输、货物配送、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分销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货品管理、物流网点内部物流管理;
3-2销售物流管理环节:1。计划和规划、策划:a调查实际b弄清问题c制定目标d形成方案e制定政策; 2。组织和指挥;3。协调和控制。
3-3销售合理化的途径:1。商物分离2。输送与配送相结合的体制客户关系管理:是指企业与它所有的物流客户之间关系的管理,具体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3-4 销售物流战略:1自办分销物流战略;2 外包物流战略;3配送物流战略;4第三方物流战略 5 JIT送货战略;6 VMI送货战略;7无库存分销战略。(详情需看书本)
3-5什么是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的环节和方式:实力环节、形象环节、促动环节、控制环节;
第四章 物流信息管理
第五章
4-1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功能与类型:1电子邮件系统2办公自动化系统3工资系统4人事档案管理系统5固定资产管理系统6财务管理系统7进、销、存管理系统8生产制造管理系统9企业资源管理系统10客户关系管理系统11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12物流管理系统13供应链管理系统14信息管理平台。(主要功能部分见书本)
4-2信息系统的系统结构:1。主机/终端模式2。服务器/客户机模式3。浏览器模式。
4-3物流管理软件及其主要功能:
一、货代管理软件:1空运管理2海运管理;
二、仓储管理软件:1。货物储存物理条件2。进出库程序3。单据流程4。货物登记和统计报表5。盘点程序6。货物报废审批程序及处理办法7。发货制度如:先进先出FIFO或后进先出LIFO;8。新鲜度管理办法9。仓库人员的设定、职位描述及考核标准;
三、运输管理软件:1资源管理2。客户委托外包管理4。运输调度5。费用控制;
食用油国家标准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关于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氧丙烯甘油醚〉(GB 1886.297-2018)等27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公告(2018年第5号)》,其中包括《食品国家安全标准 食用油(GB2716—2018)》。
这个新国标将原来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食用植物调和油》并在一起,是对《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的整合修订,可谓四标合一。该项国标是食用油领域最重要的基础性标准,将对国内植物油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选购方法
1、看颜色,一般来说,精炼程度越高,油的颜色越淡。当然,各种植物油都会有一种特有的颜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精炼至没有颜色。
2、看透明度,要选择清澄透明的油,透明度越高越好。
3、嗅无味,取一二滴油放在手心,双手摩擦发热后,闻不出异味(哈喇味或刺激味),如有异味就不要买。
以上内容参:百度百科-食用调和油有了国家标准 要求明确标明食用油配比比例、百度百科-食用油
大豆油分为四级是按什么标准分的?
一是根据《化工标准名词术语》的规定,对专业名词术语进行了规范,统一定义和表述。二是采取了条文强制的形式,限定了食用油中的酸值、过氧化值、溶剂残留量等指标;限定了食用油质量的基础等级指标;增加了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条款。三是重新明确产品分类的等级,根据产品的用途、加工工艺和质量要求的不同,将油脂产品分为原油和成品油,成品油又分为压榨成品油和浸出成品油。压榨、浸出成品大豆油分一级、二级、三级、四级4个质量等级;四是对部分指标,即特征指标,质量指标,卫生指标,其他(掺伪试验)进行了调整。“特征指标”中的项目和指标值的设定,等同采用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这样既有利于与国际标准接轨,也可为植物油掺伪试验提供参考;“质量指标”中原油共设6个项目,包括:气味、滋味,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酸值,过氧化值,溶剂残留量。压榨、浸出成品大豆油共设12个项目,包括:色泽,气味、滋味,透明度,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酸值,过氧化值,加热试验,含皂量,烟点,冷冻试验和溶剂残留量。
《大豆油》2003标准
《大豆油》2003标准
gB 1535-2003 大豆油
GB 1535-2003 代替 GB 1535-1986 2003-11-11发布 2004-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豆油的术语和定义 、分类、 质量要求 、 检验方法及规则、 标签、 包装 、 贮存和运输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压榨成品大豆油、浸出成品大豆油和大豆原油。
大豆原油的质量指标仅适用于大豆原油的贸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GB 2760 食品添家剂使用卫生标准
GB/T 5009.37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524 植物油脂检验 扦样、分样法
GB/T 5525-1985植物油脂检验 透明度、色泽、气味、滋味鉴定法
GB/T 5526 植物油脂检验 比重测定法
GB/T 5527 植物油脂检验 折光指数测定法
GB/T 5528 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法
GB/T 5529 植物油脂检验 杂质测定法
GB/T 5530 动植物油脂 酸价和酸度测定(B/T 5530-1998,eqv ISO 660:1983)
GB/T 5531 植物油脂检验 加热试验
GB/T 5532 植物油碘价测定 (GB/T 5532-1995,eqv ISO 3657:1977)
GB/T 5533 植物油脂检验 含皂量测定法
GB/T 5534 动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测定 (GB/T 5534-1995,eqv ISO 3961:1989)
GB/T 5535 植物油脂检验 不皂化物测定
GB/T 5538 油脂过氧化值测定 (GB/T 5538-1995,eqvISO 3960:1977)
GB/T 5539 植物油脂检验 油脂定性检验
GB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T 17374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
GB/T 17376 动植物油脂 脂肪酸甲醇制备(GB/T17376-1998, eqvISO 5509:1978)
GB/T 17377 动植物油脂 脂肪酸甲醇的气相色谱分析(GB/T 17377-1998,eqvISO 5508:1990)
GB/T 17756-1999 色拉油通用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应于本标准.
3.1 压榨大豆油 pressing soya bean oil
大豆经直接压榨制取的油.
3.2 浸出大豆油 solvent extraction soya bean oil
大豆经浸出工艺制取的油.
3.3 转基因大豆油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soya bean oil
用转基因大豆制取的油.
3.4大豆原油 crude soya bean oil
未经任何处理的不能直接供人类食用的大豆油
3.5 成品大豆油 finished product of soya bean oil
经处理符合本标准成品油质量指标和卫生要求的直接供人类食用的大豆油
3.6 折光指数 refractive index
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油脂时,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值.
3.7 相对密度 specific gravity
20℃植物油的质量与同体积20℃蒸馏水的质量比值。
3.8 碘值 iodine value
在规定条件下与100g油脂发生加成反应所需的碘的克数。
3.9 皂化值 saponification value
皂化1g油脂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3.10 不皂化物 unsaponifiable matter
油脂中不与碱起作用、溶于醚、不溶于水的物质,包括甾醇、脂溶性维生素和色素等。
3.11 脂肪酸 fatty acid
脂肪族一元羧酸的总称,通式为R-COOH。
3.12 色泽 colour
油脂本身带有的颜色。主要来自于油料中的油溶性色素。
3.13 透明度 transparency
油脂可透过光线的程度。
3.14 水分及挥发物 moisture and volatile matter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油脂中所含的微量水分和挥发物。
3.15 不溶性杂质 insoluble impurity
油脂中不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的物质。
3.16 酸值 acid value
中和1g 油脂中所含游离脂肪酸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3.17 过氧化值 peroxide value
1kg油脂中过氧化物的毫摩尔数。
3.18 溶剂残留量 residual solvent content in oil
1kg 油脂中残留的溶剂毫克数。
3.19 加热试验 heating test
油样加热至280℃时,观察有无析出物和油色变化情况。
3.20 冷冻试验 refrigeration test
油样置于0℃恒温条件下保持一定的时间,观察其澄清度。
3.21 含皂量 saponified matter content
经过碱炼后的油脂中皂化物的含量(以油酸纳计)
3.22 烟点 smoking point
油样加热至开始连续发蓝烟时的温度。
4 分类
大豆油分为大豆原油和压榨成品大豆油、浸出成品大豆油三类。
5 质量要求
5.1 特征指标
折光指数n40 :1.466-1.470
相对密度d2020:0.919-0.925
碘值(I)/(g/100g):124-139
皂化值(KOH)/(mg/g):189-195
不皂化物/(g/kg):≤15
脂肪酸组成/(%):
十四碳以下脂肪酸 ND-0.1
豆蔻酸 C14:0 ND-0.2
棕榈酸 C16:0 8.0-13.5
棕榈-烯酸 C16:1 ND-0.2
十七烷酸 C17:0 ND-0.1
十七碳一烯酸 C17:1 ND-0.1
硬脂酸 C18:0 2.5-5.4
油酸 C18:1 17.7-28.0
亚油酸 C18:2 49.8-59
亚麻酸 C18:3 5.0-11.0
花生酸 C20:0 0.1-0.6
花生一烯酸 C20:1 ND-0.5
花生二烯酸 C20:2 ND-0.1
山嵛酸 C20:0 ND-0.7
芥酸 C20:1 ND-0.3
木焦油酸 C24:0 ND-0.5
注1:上列指标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CODEXSTAN 210-1999《制定的植物油法典标准》的指标一致。
注2:ND表示未检出,定义为0.05%。
5.2 质量等级指标
5.2.1 大豆原油质量指标见表1。(见后)
附:表1 大豆原油质量指
项目质量指标
气味、滋味具有大豆原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
水分及挥发物/(%) ≤0.20
不溶性杂质/(%) ≤020
酸值(KOH)/(mg/g)≤4.0
过氧化值/(mmol/kg) ≤7.5
溶剂残留量/(mg/kg)≤100
注:黑体部分指标强制
5.2.2 压榨成品大豆油、浸出成品大豆油质量指标见表2。(见后)
5.3 卫生指标
按GB 2716、GB 2760 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5.4 其他
大豆油不得掺有食用油和非食用油:不得添加任何香精和香料。
6 检验方法
6.1 透明度、气味、滋味检验:按GB/T 5525-1985中的第1章、第3章执行。
6.2 色泽检验:按GB/T 5525-1985中的第2章执行。
6.3 相对密度检验:按GB/T 5526执行。
6.4 折光指数检验:按GB/T 5527执行。
6.5 水分及挥发物检验:按GB/T 5528执行。
6.6 不溶性杂质检验:按GB/T 5529执行。
6.7 酸值检验:按GB/T 5530执行。
6.8 加热试验:按GB/T 5531执行。
6.9 碘值检验:按GB/T 5532执行。
6.10 含皂量检验:按GB/T 5533执行。
6.11 皂化值检验:按GB/T 5534执行。
6.12 不皂化物检验:按GB/T 5535执行。
6.13 过氧化值检验:按GB/T 5538执行。
6.14 冷冻试验:按GB/T 17756-1999 附录A执行。
6.15 烟点检验: 按GB/T 17756-1999 附录B执行。
6.16 溶剂残留量检验: 按GB/T 5009.37执行。
6.17 油脂定性试验:按GB/T 5539执行。以油脂定性试验和大豆油特征指标(5.1)作为综合判定依据。
6.18 脂肪酸组成检验:按GB/T 17376-17377执行。
6.19 卫生指标检验:按GB/T 5009.37执行。
7 检验规则
7.1 抽样
大豆油抽样方法按照GB/T 5524的要求执行。
7.2 出厂检验
7.2.1 应逐批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7.2.2 按本标准5.2的规定检验。
7.3 型式检验
7.3.1 当原料、设备、工艺有较大变化或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均应进行型式检验。
7.3.2 按本标准第5章的规定检验。
7.4 判定规则
7.4.1 产品未标注质量等级时,按不合格判定。
7.4.2 产品的各等级指标中有一项不合格时,即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8 标签
除了符合GB7718 的规定及要求之外,还有以下专门条款:
8.1 产品名称
8.1.1 凡标识“大豆油”的产品均应符合本标准。
8.1.2 转基因大豆油要按国家有关规定标识。
8.1.3 压榨成品大豆油、浸出成品大豆油要在产品标签中分别标识“压榨”、“浸出”字样。
8.2 原产国
应注明产品原料的生产国名。
9 包装、贮存和运输
9.1 包装
应符合GB/T 17374 及国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9.2 贮存
应贮存于阴凉、干燥及避光处。不得与有害、有毒物品一同存放。
9.3 运输
运输中应注意安全,防止日晒、雨淋、渗漏、污染和标签脱落。散装运输要有专车,保持车辆清洁、卫生。
(本标准5.2中的表1、表2的部分指标、5.4和第7章、第8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