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价越来越低,俄罗斯和美国为什么不采取措施救市?

2.看不得油价大跌,欧佩克要减

3.沙特挑起石油战争,为何有人说其项庄舞剑,意在美国页岩油呢?

4.拉锯战结束 国内油价是否将告别五元时代?

油价越来越低,俄罗斯和美国为什么不采取措施救市?

沙特谈欧佩克油价_沙特osp油价

全球石油供应主要是欧佩克组织供应协调,作为欧佩克主要成员国沙特,在以往的石油供应会议中是非常具有谈判的地位。但此前因为沙特阿美与俄罗斯提议减产仪式没有得到俄罗斯这边的同意,从而开启的价格战使得美国的页岩油生产企业深受其害,石油价格一路创新低。

当前俄罗斯和美国似乎并没有采取特别有效的措施是直接针对石油行业的。主要原因可能还是因为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非常的严重,现在就算是协调大家减少石油的供应可是需求端的数量是呈现急剧下减的,似乎对整个石油行业的开采没有多大的意义。

美国现在出台了很多的宽松政策来刺激国内的经济,稳住经济的有序发展,而不至于出现大规模的失业。与此同时随着欧佩克组织的沙特阿美宣布要在四月份增加石油产量,欧佩克的其他成员国也尾随其后宣布加产。对于美国来说现在不管怎么调节石油的价格应该都很难回到之前的水平,所以还不如从需求的这边解决办法,稳经济稳生产。

对于俄罗斯来说最先扛不住石油价格的是美国的石油开采企业,如果这一次俄罗斯先作出让步的话,可能会导致俄罗斯以后石油市场份额占有的进一步减少。我们知道俄罗斯早前受美国的经济制裁,国内经济一度很萧条,后来通过与中国的合作才得到有效缓解。而且这次俄罗斯之所以不同意减产应该就是有一希望美国页岩油供应减少,凭借价格战打败部分美国页岩有企业,以此来获得长期的一个市场占有稳定。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有时候考虑的不仅仅是眼前的利益,都有更深层次的想法。

看不得油价大跌,欧佩克要减

看不得油价大跌欧佩克要减产

买车以后和买车之前最大的差距,可能就体现在对油价的关注度,普通有车一族最关注的就是油价问题,毕竟这关系到后期用车成本,所以很多人买车的时候都将燃油经济性作为购车指标之一,怕的就是“买得起养不起”。

不过从目前的局势来看,买车不用太过担心油耗,至少油价跌势将是常态。可能会有短暂的回升,但是从大环境来看,油价会越来越便宜。疫情带来的影响现如今在各行各业开始显现,国内车市2月汽车销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冲击,而与汽车行业息息相关的油价也受到了重创,疫情蔓延,导致全球石油需求量急剧下降,过去两个月国际油价一路走跌,达到了近一年多来罕见的低谷。

欧佩克产油国俱乐部周四针对这种现象在维也纳开会,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及其组织中的盟国,根据此前提出的持续到月底的减产计划,再次基础上还计划推行50-60万桶/日的额外减产计划,有望持续到第二季度。

国际原油价格接连遭到重创,价格暴跌,石油原产国经济受到一定的影响,坐不住是情理之中,而减产也是为了更好地控制油价下滑速度,用以提振油价。但从大环境来看,减产计划对油价的提升作用有限,首先疫情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依旧遏制了石油需求量,根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的需求量来看,每天为825000桶。

而对沙特等产油国来说,石油是最大的经济支柱,为了国家的经济环境,减产不可能长远,所以想要通过减产来刺激油价上涨是不现实的,减产更多意义上只是为了遏制油价暴跌的趋势,维稳下跌的幅度。所以减产计划或许会短暂的刺激油价上调,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至少油价将会呈现下滑的趋势。

当然,现在对每个车主来说,油价涨多还是跌多已经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把车开出去,疫情时期各行业停工,平时最烦的堵车,现在来看成了平安的另一种信号,平日最讨厌的排队加油洗车,现在也成了一种“享受”。疫情的影响,对各行各业都有不小的冲击,惟愿早日雨过天晴。

沙特挑起石油战争,为何有人说其项庄舞剑,意在美国页岩油呢?

因为美国页岩油的产量急剧增加,严重影响沙特的石油市场份额。之前大家普遍认为,美国生产原油可能更多的是解决自家国内的供需问题,然而数据显示,美国还在出口原油且保持增速,而且就连战略储备的原油也在择机出售。这对沙特来说带来巨大的挑战,沙特就是依靠石油出口维持经济的国家,美国页岩油的供给增速是巨大威胁。

有关沙特的石油供给,可能需要从欧佩克这个组织说起。欧佩克的成员旨在维持油价稳定,保持营收,所以该组织成员是相互协商,根据市场的供需要求来提供原油产量,这样就不会给油价带来巨大波动。而之前欧佩克和俄罗斯协议合作也是旨在维稳价格,协调产量。可是不同的是美国的页岩油,它是纯粹的市场行为,有利可图就是生产。所以你会发现一个现象。美国页岩油生产商觉得这个价格可以接受,他们就积极生产,市场原油越来越多。而原油主要是沙特、俄罗斯、美国供应,那欧佩克和俄罗斯要想维持价格稳定,那就是他们再协商减产,可是这样一来,沙特和俄罗斯的市场份额就只会越来越少,这严重损害沙特和俄罗斯的利益。

那为什么沙特会发起价格战呢?这有违欧佩克组织的利益。因为美国的页岩油生产成本较高,据推测应该超过是48美元/桶,可是沙特的开采原油成本是比较低的,可能不到30美元/桶。这样一来50美元/桶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价格可以,美国积极开采,可是只要跌破48美元,美国的页岩油开采商就无利可图。本来美国页岩油的产量就是受价格和美国国内管道的规模影响。现在美国已经陆续解决管道问题,那就只能从价格入手。

美国的页岩油生产商没办法低价生产,而且很多生产商发行企业债,价格危机可能导致企业破产。所以在沙特价格战掀起不久,美国就出来说要协调沙特和俄罗斯的价格战,还加大购买原油量以及暂停战略原油储备出售,其实这是在变相缓解自身国内页岩油开采商的压力。

拉锯战结束 国内油价是否将告别五元时代?

2020年4月15日24时,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窗口将重新开启,受原油产量以及疫情等多方面因素,此次成品油窗口期的价格或将继续保持该点位不变。

一个月前,沙特与欧佩克组织等协商未果,决议大幅度调低原油价格并提升整体产量。此等“断腕”之举,让国际原油价格跌的比矿泉水都低,而国内的油价也随着世界油价走势创下了近几年成品油新低。以北京为例,截止4月14日92号汽油价格普遍在5.5元。

沙特作为这次原油战役的主导者,虽然在当初决议“开战”时有点意气用事,但是冲动过后还是要理性的臣服于市场浪潮。在西方复活节的当天(北京时间4月12日),欧佩克与其石油生产盟友正式达成历史性协议,按照协议规定,23个国家承诺向全球市场总计减产970万桶/日的石油供应量,占到原全球石油产量的13%以上。至此,国际原油价格战正式画上句号。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有点坐不住,我管你什么原油战争,我只关心国内汽油涨不涨价。

在欧佩克会议上,各国经过多次探讨达成减产协议,今年5月至6月的减产规模为日均970万桶,7月至年底减产规模将降至每日770万桶,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减产规模将降至每日580万桶。这也是欧佩克机制成立以来达成的最大规模减产协议。

这个协议达成后,国际整体油价有了阶段性涨幅,但却仍处于低位运行状态。截至目前,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和英国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均未超过40美元/桶这一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的“地板价”。这个价格意味着,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将继续搁浅,加油价格不会发生变化。

什么是地板价?

中国作为石油进口消费大国,油价的稳定性关乎着整体市场经济运营的平稳。石油作为大宗消费之父,过高或过低都会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

从3月以来,国际油价处于非常不平稳的阶段,波动较大,致使国际经济层面上出现了诸多“恶果”。

早些年,国家为了预防这些不良市场现象,对油价设置了“地板价”和“天花板价”,设置“天花板价”,能维护车主和消费者利益,在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时,避免国内成品油价格涨幅过大;设置“地板价”,有利于维持石油行业上下游企业的正常运转,保证正常市场供应。当触发“地板价”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未调金额全部作为风险准备金,上缴国库,主要用于节能减排、提升油品质量、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等方面。

国家发改委还对石油“地板价”40美元/桶做过解释:“是综合考虑国内原油开采成本、国际市场油价长期走势,以及我国能源政策等因素确定的。据相关机构统计,国际主要石油企业的平均原油生产成本在每桶40美元左右,因资源禀赋等原因,我国原油生产成本更高。生产成本是决定国际油价长期走势的主要因素。目前看,将每桶40美元设定为调控下限是合适的。”

结语:从年初至今,中国成品油价格出现了“三跌三搁浅”的尴尬局面,从百姓用车的层面看这是个利好消息。目前WTI、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依旧处于40美元/桶下方,并未达到国内市场的“地板价”,因此可试推测出4月15日24时这次油价窗口或将仍处于5元时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