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非洲国家人口、地理、经济方面的概况。

2.66年属马一生有几次大灾,1966属马2022 最危险的一个月

3.伊拉克的人口为什么一直在增长?

4.哪个国家的钱最可能贬值

目前非洲国家人口、地理、经济方面的概况。

津巴布韦油价高的原因_津巴布韦油价怎么样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东接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以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同欧洲相望,东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和曼德海峡与亚洲相邻。面积3029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洲。

非洲的地理位置非洲是一个高原大陆,全洲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上。整个大陆的地形从东南 向西北稍有倾斜。东部和南部地势较高,分布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世界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就在东非高原和埃塞俄比亚高原上。东非大裂谷全长6000多公里,被称为“地球上最大的伤疤”。

非洲中部和西北部地势较低,分布有刚果盆地和撒哈拉沙漠。撒哈拉沙漠面积达80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中广布着沙丘、砾石戈壁,只有少数地方由于地下水流出地表而形成绿洲,是沙漠中人烟比较稠密的地方。

非洲的水力资源丰富,蕴藏量占世界总量的20%以上。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和赞比西河是非洲的四条主要河流。尼罗河全长6600多公里,是世界流程最长的河流。在干燥的沙漠里,由于尼罗河的泛滥而形成了一条带状的“绿色走廊”。这里是农业生产条件最好的地区 。

非洲地跨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横贯中部,气候带南北对称分布。通常气温高,降水少,干旱地区广,有热带大陆之称。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在茂密的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地区,生长着许多珍稀动物,如猩猩、狮子、羚羊、长颈鹿、斑马和大象等等。咖啡、枣椰、剑麻和丁香是非洲著名的经济作物。

非洲的地下资源也非常丰富,素有“世界原料宝库”之称。黄金和金刚石的产量一直占世界首位;石油、天然气及铜、锰、铀、铝土、钨、铬等矿产储量也很大,常被称为“富饶的大 陆”。

非洲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在非洲发现的大约200万年以前的人类化石。是迄今所见的人类最早的化石,非洲现有55个国家和地区,全洲人口5.53亿(1985年),人种以黑种人为最多。

非洲国家的人口

阿尔及利亚 阿尔及尔 2 950 2 381 741

布基纳法索 瓦加杜古 1 110 274 200

马达加斯加 塔纳纳利福 1 580 627 000

埃及 开罗 6 450 1 002 000

布隆迪 布琼布萨 640 27 834

赤道几内亚 马拉博 42 28 051

多哥 洛美 430 56 600

安哥拉 罗安达 1 160 1 246 700

埃塞俄比亚 亚的斯亚贝巴 5 865 1 103 600

尼日利亚 阿布贾 11 840 923 768

南非 比勒陀利亚 4 330 1 221 037

塞内加尔 达科尔 880 196 722

佛得角 普拉亚 40.6 4 033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圣多美 12.9 1 001

斯威士兰 姆巴巴内 96.6 17 363

尼日尔 尼亚美 570 1 267 627

毛里求斯 路易港 113 2 040

几内亚比绍 比绍 110 36 125

厄立特里亚 阿斯马拉 353 125 000

坦桑尼亚 达累斯萨拉姆 3 150 945 087

苏丹 喀斯穆 3 000 2 505 813

几内亚 克纳克里 760 245 857

科特迪瓦 亚穆苏克罗 1 430 322 463

乍得 恩贾梅纳 670 1 284 000

科摩罗 莫罗尼 65.1 2 235

塞拉利昂 佛里顿 451 72 326

中非 班吉 340 622 984

赞比亚 卢萨卡 965 752 614

乌干达 坎帕拉 2 080 241 038

毛里塔尼亚 努瓦克肖特 240 1 030 000

利比亚 的黎波里 580 1 759 540

喀麦隆 雅温得 1 390 475 422

吉布提 吉布提 62.3 23 200

利比里亚 蒙罗维亚 276 111 370

津巴布韦 哈拉雷 1 170 390 759

刚果 布拉柴维尔 267.9 342 000

马里 巴马科 1 150 1 241 238

莱索托 马塞卢 210 30 344

加蓬 利伯维尔 132 267 667

刚果(民) 金沙萨 342 000 267.9

摩洛哥 拉巴特 2 750 459 000

冈比亚 班珠尔 117 10 380

加纳 阿克拉 1 830 239 460

肯尼亚 内罗毕 3 052 582 646

马拉维 利隆圭 1 010 118 484

纳米比亚 文德和克 162 824 269

塞舌尔 维多利亚 7.6 455

博茨瓦纳 哈勃罗内 4 330 581 730

莫桑比克 马普托 1 830 799 380

贝宁 波多诺伏 430 56 600

卢旺达 基加利 801 26 338

索马里 摩加迪沙 1 020 637 657

突尼斯 突尼斯 930 164 150

非洲经济呈现持续增长势头

近年来,非洲经济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增长的速度也高于全球经济平均水平。今年以来,许多国际机构对非洲整体经济的预测依然乐观,认为非洲经济的整体表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出色。非洲经济正以30年来最快的速度向前发展。自2003年以来,非洲经济摆脱了长期低迷的状态,开始进入稳步增长阶段。2003年非洲经济增长率为4.3%。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06年非洲经济增长率为5.4%,与去年的增速相同,但明年的增长速度可望提高到5.9%。

非洲经济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非洲国家近年来政治稳定,并实施了宏观经济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措施。这些改革措施客观上促进了非洲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大部分非洲国家的财政平衡得到改善,非洲平均财政情况已从赤字变为盈余。同时,通货膨胀也得到较好控制。

第二,非洲人口中劳动力数量在未来十几年里将会有较快增长,将促使国民收入增加和内需扩大。国际组织普遍认为,非洲国家对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对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加上经济的持续增长,必将加速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第三,全球经济强劲增长,为非洲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中国、印度等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对非洲经济增长产生了拉动效应,带动了非洲国家加工业和出口的增长。同时,初级产品商品价格的上涨,刺激了非洲国家的出口,改善了非洲国家的贸易状况。仅2005年一年,非洲的贸易顺差就翻了一番以上。

第四,援助和外国投资增加。仅2003年和2004年,援助就增加了100多亿美元。与此同时,外国直接投资也在逐年增长。近年来,流入非洲的外国直接投资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数据显示,在上述两年期间,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东非地区外国直接投资增加最快。

当然,非洲经济在加速发展的同时也还有一些困难有待克服。首先,面临全球高油价的挑战。如高油价持续下去,大多数非洲国家的通货膨胀将会上升,经济增长将会受到抑制。对石油靠进口的多数非洲国家来说,经济增长会受到影响。其次,面临美元贬值的威胁。如果美元进一步走低,致使美国进口减少,那么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的非洲国家经济将受到严重影响。同时,美元贬值对非洲的石油出口国来说意味着收益的减少,因为大部分石油交易是以美元来结算的。另外,非洲农业始终面临着自然灾害的威胁。非洲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基本上靠天吃饭,自然灾害随时可能给脆弱的非洲农业造成巨大损害,进而导致经济下滑。

世界经济已进入新的增长阶段,对非洲国家的经济振兴是一个良好的机会。人们有理由相信,非洲经济是大有希望的。

66年属马一生有几次大灾,1966属马2022 最危险的一个月

66年属马一生有几次大灾

通货膨胀是指造成物价上涨的一国货币贬值现象。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通货膨胀比如会造成一定的物价上涨,然而通货膨胀又并不等同于一般的物价上涨:一般物价上涨是指某个、某些商品因为供求失衡造成物价暂时、局部、可逆的上涨,因此物价上涨期间不会造成货币的贬值;通货膨胀则是指能造成一国货币贬值的该国国内主要商品的物价持续、普遍、不可逆的上涨。

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一国流通中的货币量大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因此导致该国货币一直在贬值、物价一直在上涨。 一般情况下通货膨胀是在经济下行时期通过大量引发货币来抑制经济衰退从而导致的。其实通货膨胀是一直都存在的,只不过有恶性和良性之说。通货膨胀其实一直都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经济生活中,只不过通货膨胀分为恶性和良性两种。

通常在历史上被记载的通货膨胀都是恶性通货膨胀。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人们对好事和坏事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碰到好事会觉得理所当然,碰到坏事就会觉得格外反常。良性通货膨胀一直存在于日常经济生活中,因此也就没什么值得花费笔墨记载的。只有那些曾给人们的生活造成过灾难的恶性通货膨胀才会被详细记载,因为人们希望从中总结出如何避免悲剧重演的经验教训。

20世纪先后出现了三次全球瞩目的通货膨胀。这三次通货膨胀所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几乎不相上下,同时这三次通货膨胀也都造成了颇为严峻的社会问题。20世纪之一次全球瞩目的通货膨胀发生在一战后的德国。一战令德国损失了10%左右的人口和将近1/7的土地(不含殖民地)以及半数的钢铁工业。对德国工业至关重要的萨尔煤矿区也被交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实际由法国占领)。

大量领土、人口、工业资源的损失令德国战后的经济复兴举步维艰,同时德国作为战败国还背负了沉重的赔款压力。根据1921年4月英、法、美、意等国协商的结果:德国需要向战胜国赔款1320亿金马克,分30年付清并支付利息。一战后成立的魏玛共和国根本无力向协约国支付巨额赔款。万般无奈之下只得通过向德国银行出售债券来弥补开支和税收收入之间的差额。

然而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也为日后的通货膨胀埋下了伏笔。1922年德国多次请求延期支付赔款。法国方面不仅对德国延期支付赔款的请求予以拒绝,还联合比利时出兵占领了鲁尔区。魏玛号召鲁尔居民以“消极抵抗”的方式法国的占领政策。当时魏玛动用了价值5000万美元的黄金储备用于支援鲁尔区的停工斗争,然而这也使德国经济遭受重创。

马克的价值开始以一日千里的速度下滑,到了1923年4月以后德国基本放弃了对马克进行干预的任何想法。当时德国300多家造纸厂和20多家印刷厂每天24小时不停为银行提供所需的钞票。通胀最严重的时候早上的面包钱到了晚上连面包渣也买不起了。1923年的德国通货膨胀达到了顶峰:柏林一家面包店门口的牌子上清清楚楚写着“一个面包需要一万亿马克”。数字在这时已失去原本的意义。

德国人民再也不用烧柴取暖了,取而代之的是烧掉堆积成山的马克。德国儿童渐渐开始用钞票搭积木玩了,因为用纸币做出来的玩具远比用纸币去买玩具要便宜得多。在1921年一个面包在德国大概价值10到20马克,等到了1922年面包的价格就涨到了200马克,在1923年的下半年更是涨到了2000万马克。1923年初期的1马克可以兑换2美元,等到1923年底大概要6.5亿马克才能兑换1美元。

1923年12月金融天才沙赫特临危受命出任德意志银行总裁。沙赫特上任后立刻从两方面齐头并进:一边寻求外国金融资本的支持,一边进行货币改革。沙赫特意识到马克已失去信任,所以大家都不愿意接收马克,那么就只能重新发行货币。沙赫特拿国有土地和房屋抵押马克取代极度滥发的旧马克。意思就是新马克可以按一定比值换取土地或者房屋。这样逐渐就有人拿着黄金、美元去换取新马克。

德国央行就拿这些黄金、外汇作为抵押发行更多的新马克。当时旧马克兑换新马克的比例是多少呢?1万亿:1。这也就是说要拿1万亿旧马克才能兑换1马克。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德国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沙赫特在进行货币改革的同时又与美、英、法等国就一战赔款问题进行磋商。美国认为要想从德国获得战争赔款首先必须确保德国经济不至于,否则德国人自己都生活不下去还怎么向战胜国支付赔款?

1924年美国出台的《道威斯计划》试图用恢复德国经济的办法来保证德国偿付赔款。《道威斯计划》的主要内容是:由协约国监督改组德意志银行实行货币改革,同时由协约国方面为德国贷款8亿金马克(折合1.9亿美元)以稳定币值。《道威斯计划》的执行对20年代后半期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道威斯计划》为美、英等国的私人资本流入德国和有效从协约国收回战债创造了条件。

计划实施后德国资金奇缺的问题得以解决,同时德国还从美国得到了大量物质和技术帮助。从此一批又一批美元从美国流入德国,然后再以赔款的形式流入协约国,最后又以战债的形式流回美国,从而形成了一个循环。沙赫特借此东风用银行的黄金储备为基础的新马克以一比三十亿的悬殊比率兑换旧马克。到1924年8月这个过程已基本完成。马克的汇率由此在国际市场上稳定下来。

折磨德国的漫长通货膨胀至此似乎结束了,然而这仅仅只是表面上的结束而已。德国为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把大量的国有土地和房屋被抵押出去了。这样当时的德国和德国依然是非常穷的,因为值钱的东西几乎都抵押出去了。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开始从美国纽约股市迅速向全球蔓延。德国经济走出通货膨胀的困境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美国,因此这场发端于美国的经济大萧条也导致德国损失惨重。

一方面德国的中小企业大量破产,从而造成了大面积的失业;另一方面美国资本集中的电力、钢铁、化工等几大行业中催生出了垄断寡头集团。这时德国人更大的愿望就是对内摆脱经济危机、改善生活状况;对外解除凡尔赛体系的束缚,从而提升德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领导的纳粹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力鼓吹种族主义——以打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和发展国民经济改善民生为号召吸引了人们的广泛 。

1928年领导的纳粹党在大选中还只有2.6%的支持率,然而到了1930年9月纳粹党以18.3%的支持率成为议会第二大党。1932年7月斩获37.2%选票和230个席位的纳粹党成为了议会之一大党。这一年成为了德国总理,一年后兴登堡总统的去世使成为了德国至高无上的元首。上台后所推动的一系列扩军备战的举动使德国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

中国尽管是世界上最早发行纸币的,然而纸币在宋代以后的中国是和金属货币并行的。明清时期市面上主要的货币仍是白银、铜钱等金属货币,甚至到了民国时期社会上流通的货币一度仍主要是银元大洋。1935年国民决定实行币制改革:放弃银本位、开始发行纸币——法币。刚开始时发行了4.5亿元法币。刚开始法币是与美元挂钩的:1元法币大约等于0.2975美元。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需要大量的军费投入。抗日战争早期阶段国民在前线屡战屡败,同时财政也渐渐无力支撑战争所需的开支了。国民解决财政问题的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开始征收各种新项目的苛捐杂税,二是通过增加法币的发行量给自己印钱花。这样做实际上就是让国民手上的钱财贬值,从而在无形中把民众手中的钱掠夺到手中。

抗战期间国民发行的货币超过了市场需求的几百倍,结果重庆的战时物价涨到了战前的1700倍。这也就是说不到10年的时间里重庆的物价就涨了1000多倍。战前能买一辆车的钱到了这时只能买两个鸡蛋。等到1945年抗战结束时法币发行总量有5000多亿,比1935年增长了约1000倍,比1937年增长了约400倍。1946年6月当局悍然发动内战。这时一元法币约等于0.0005美元。

中国人民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至少3500多万军民伤亡、直接财产损失313亿美元、间接财产损失204亿美元。这还仅仅只是日军侵华造成的损失,这其中并不包括中国在抗日战争的军费开支。打了如此艰苦的一场战争以后百废待兴,然而当局不顾人民群众需要休养生息的客观需求悍然发动内战。刚打完抗战又接着打内战使得财政背负了沉重的压力。

当局为了解决财政问题又再次使出了滥发货币这招。从1947年起当局每个月都要印上万亿的纸币:一千元、五千元、万元大钞相继出现在市面上。1947年10月以后全国的市面上均开始拒绝接受五百元以下的小钞。一些市民只能以一斤钞票换一斤菜的价格去跟农民们换蔬菜,可很快币值如脱缰野马一般的法币就贬值到连农民都不收的程度了。

1948年内战进入了转折阶段:领导的人民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连战连胜,而军队在战场上节节失利后就更加需要补充军需。当局的印钱之举由此达到了最疯狂的状态:到了1948年8月19日上海的物价指数已相当于内战前的571万倍(通胀率高达571000000%)!1948年的钞票已到了一麻袋钞票买不到一斤大米的地步。当时人们上街买东西都是扛着一麻袋的钱。

《中国物价史》曾记载民国时期100元法币在不同时期可以买到的物品:1937年买两头牛,1939年买一头牛,1941年买一头猪,1943年买一只母鸡,1945年买一条鱼,1946年买一个蛋,1947年买三分之一根油条,1948年买4粒大米。法币的贬值对国民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国民尽管靠这种方式弥补了自己的财政负担,可由此造成的社会问题也使国民民心尽失。当然内部也不是没人意识到问题。

1948年8月19日召开的政治会议通过了由翁文灏、王云五提出的货币改革方案。当晚即由以总统名义发布“财政经济紧急令”:私人持有黄金、白银、外汇,凡私人持有者限于9月30日前收兑成金圆券;全国物价冻结在8月19日水平。随后国民开始发行新的货币——金圆券。当时1金圆券兑换300万法币。然而国民又走上了老路:金圆券甚至比以前的法币印得还快。

法币改金圆券其实不过是换汤不换药:说起来好像是换了一种新币,可的滥发行为有增无减。法币改金圆券无法从根子上解决所面临的通货膨胀问题。尽管明令私人不得持有黄金、白银、外汇,也不得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甚至专门前往上海进行经济管制,然而在上海查办投机奸商时直接查到了孔祥熙的儿子孔令侃头上。

内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从来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在上海的打虎行动在的干预下最终不了了之。无法突破内部既得利益集团的束缚,所以根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通货膨胀问题。金圆券很快就像之前的法币一样贬值成了一堆废纸。到1949年下半年的时候500万金圆券约等于刚开始发行的1元金圆券。这时一石大米要4.4亿元、一个烧饼也要5000元金圆券。

政权到最终也没能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发行人民币。如果说新中国的货币政策使得中国经济实现了从乱到治,那么位于非洲南部的津巴布韦则经历了从治到乱的过程。津巴布韦这个和南非有些类似:津巴布韦在殖民者统治的时代实行严格的种族隔离政策。统治津巴布韦的白人殖民者还给当地取了一个欧洲化的名字“南罗得西亚”。

1964年南罗得西亚白人右翼势力组成以伊恩·史密斯为首的。1965年11月伊恩·史密斯在英、美等国支持下宣布“独立”。至此南罗得西亚和南非一样在名义上获得了独立,然而这个独立后的依然操纵在白人殖民者手中。1979年9月10日-12月15日南罗德西亚的白人与穆加贝领导的爱国者阵线在前宗主国英国的调停下在伦敦召开了兰开斯特大厦会议。

双方在这次会议上达成了《兰开斯特协定》:在未来十年内不得进行土地改革和土地分配,白人农场主的土地占有依然不变。1980年2月穆加贝领导的爱国阵线在大选中获胜。同年4月18日“南罗德西亚”这个由殖民者取的国名被废除,从此“津巴布韦”成为了这个的新名字。津巴布韦的历史以此为标志掀开了崭新的一页。穆加贝领导的黑人上台执政时津巴布韦是仅次于南非的非洲第二富裕的。

津巴布韦不仅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而且还通过对外出口粮食大量创汇。津巴布韦因此在饱受饥饿折磨的非洲大陆被誉为非洲“菜篮子”。津巴布韦建国初期穆加贝在处理种族关系时采取了“和解与协调”的政策:他表示“决不反过来又推行种族主义”,“欢迎白人留下来,共同建设新”。穆加贝高举“反对部族主义”、“反对地方主义”的旗帜号召广大人民以利益为重反对分裂割据。

穆加贝遵守了与白人达成的十年之约:白人时期的总理史密斯在继续享受津巴布韦的退休金的同时还保留了自己的农场。之前因为担心黑人迫害而逃离津巴布韦的许多白人又回到了津巴布韦。英国公司继续在津巴布韦投资,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也不断为津巴布韦提供援助。穆加贝执政的前二十年津巴布韦在饱受饥饿、战乱困扰的非洲大陆犹如一处世外桃源。

当其他非洲连饭都吃不饱时津巴布韦却有富裕的粮食对外出口;当其他非洲还在打内战时津巴布韦却实现了民族和解。这一时期津巴布韦作为非洲仅次于南非的富裕在各项事业上都实现了稳步发展。白人殖民时期黑人几乎都是不上学的,穆加贝上台后展开的扫盲运动使津巴布韦的识字率达到了64%。这在我们看来并不算高,然而在非洲已属领先水平。津巴布韦的艾滋病毒携带率一度达到31%。

穆加贝时代通过控制母婴传播途径和推广避孕套成功使津巴布韦的艾滋病毒携带率减少到20%。如果津巴布韦一直照此趋势发展下去也许会在饱受贫困、饥饿、战乱、疾病困扰的非洲成为一个鹤立鸡群的发达。然而津巴布韦的发展在20世纪末迎来了转折:这一时期津巴布韦与英国新的关系恶化,出兵刚果(金)引发的财政危机又导致国内出现反浪潮。

穆加贝为保住自己的执政地位就在2000年的议会选举后开快了土改进程:强行收回白人农场主的土地。由于穆加贝上台时承诺保留白人农场主的土地,所以殖民时期不公平的土地分配现象被原封不动保留了下来。当时津巴布韦全国近一半耕地都集中在6000名白人农场主手中,而700多万黑人居民则处于无地或少地的状态。津巴布韦加快土改进程后土地资源得到了重新分配。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政策导致贪腐问题严重,同时也出现了白人农场主遭暴力驱逐等乱象。津巴布韦好不容易实现的民族和解就这样被再次破坏。随着土改进程的加快使得白人农场主纷纷逃离津巴布韦。这些人在离开津巴布韦时带走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耕种设备。经过这番折腾之后津巴布韦这个非洲少有的粮食出口国出现了粮食产量暴跌的现象。

津巴布韦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使出了滥发纸币这种饮鸩止渴的招数。如果你现在穿越到1980年的津巴布韦赚到了100亿津巴布韦币,然后拿着这些津巴布韦币去兑换美元可以换回147亿美元。然而你却并没把这些钱兑换成美元,而是把钱存进了当地的银行,那么等到2001年的时候你取出来的钱只能兑换到1亿美元了。早上还能买一只鸡的钱到了晚上连一个鸡蛋都买不着。

恶性通胀使津巴布韦被人戏称为“穷得只剩下钱”。津巴布韦发行过人类有史以来面额更大的100万亿纸币:津巴布韦遍地都是百万富翁,然而就连买个早点都得扛着一麻袋的钱去,可能等到第二天一麻袋的钱还不如麻袋值钱。兜里动不动揣着上百万的大面额钞票却什么也买不起。从2000年到2008年津巴布韦的经济萎缩超过三分之一、失业率超过80%。截至2022 年9月30日津巴布韦的年通胀率已突破350%。

2008年3月后津巴布韦的经济状况恶化到顶点:财政、金融、税收等关键部门基本停止运转,水电、通讯、医疗、教育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几近瘫痪。津巴布韦的农村一度有550万人面临粮食短缺,在城镇地区也有约220万人无法得到粮食保障。津巴布韦从一个在非洲鹤立鸡群的变成了几乎是全世界最穷的。2009年后津巴布韦不得不用美元和南非兰特替代本国货币。

2022年人民币也成为津巴布韦的法定货币之一。津巴布韦还在国内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大力引进外资、盘活国内的矿产资源。在此之后津巴布韦的经济形势有所好转,然而这并没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由于长期缺乏外币储备、银行实行管制,所以津巴布韦的恶性通胀并没随着本国货币的弃用而彻底终结,反而引发了津巴布韦人的“囤积潮”:民众开始囤积汽车、房产、股票等任何他们认为具有保值能力的东西。

除了20世纪这三次严重的通货膨胀之外目前也有一个正深陷通货膨胀的漩涡。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和中东的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国一样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2000年委内瑞拉的石油储量约占世界储量的4%,居南美之一位、世界第五位。随着在奥里诺科重质原油带探测到新的石油资源使委内瑞拉的石油储量增粘了41%达到2970亿桶,这比沙特还多出将近300亿桶,一跃成为世界上潜在石油资源储备量更大的。

查韦斯时代的委内瑞拉凭借石油出口的收入支撑起了一整套高福利政策:免费住房,全民医疗,廉价食物?一时间在委内瑞拉生孩子免费、教育免费、看病免费,几乎北欧高福利所有的福利政策都被委内瑞拉直接复制,却丝毫没考虑到这实际上已远远超过委内瑞拉财政所能负担的程度。于是在委内瑞拉就出现了这样的场景:产妇在产房门口排队,因为所谓的免费医疗是以削减床位为代价的。

孩子们实际上没地方念书了,因为免费教育是以削减学校建设资金为代价的。这样一来学校都成了危房,谁还敢上课?急诊病人送到医院没人管,因为医疗队伍也缩减了,迟迟等不到保养更新的医疗设备不仅不能起到治病救人的作用,有的甚至成为事故频发的利器?一开始委内瑞拉制度上的问题还表现得并不十分突出,这主要是因为委内瑞拉丰富的石油资源。

然而委内瑞拉的经济结构相当单一。没能建立起完整齐全的工业体系的委内瑞拉几乎完全依赖石油出口创汇:石油收入占它总出口的95%。这种发展模式在油价高企的时候是没问题,但是从2022年下半年油价开始下跌之后问题就出现了:收入锐减,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委内瑞拉想出的高招居然是增发纸币,于是全国的印钞厂开足马力加班加点印制钞票,结果恶性通胀不可避免地降临在这个头上。

在国内财政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查韦斯选择利用外汇储备来缓解,可这样做的结果无异于坐吃山空饮鸩止渴,最后委内瑞拉不得不靠举借外债度日,所借外债及其利息成为压在委内瑞拉财政之上的一块巨石。最后委内瑞拉的腐败问题更进一步加深了财富流失:高官们在海外开立私人户头,将本属委内瑞拉全体国民的国有资产转移到自己名下的户头。

这不仅令委内瑞拉损失了大量财富,也使底层劳动人民备受打击,从而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升。从2013年开始委内瑞拉的超市就经常面临断货的窘境,委内瑞拉人开始逐渐习惯排着长队购买日用品的生活。当初查韦斯为强调自己的玻利瓦尔主义这一政治色彩而将委内瑞拉的货币更名为委内瑞拉玻利瓦尔,然而印在委内瑞拉纸币上的这位解放者并没成为委内瑞拉经济的保护神。

在委内瑞拉高达高达700%的通货膨胀率下更大面值的100玻利瓦尔仅价值2美分。如今的玻利瓦尔已贬值到和昔日的金圆券、津巴布韦币一样了。委内瑞拉经济民生上动荡也波及到政治领域并一直延续至今,而美国势力也趁委内瑞拉国内动荡之机卷土重来:委内瑞拉国内反对党领袖、议长瓜伊多自封临时总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随即纷纷支持瓜伊多并对委内瑞拉展开制裁。

以上就是与66年属马一生有几次大灾相关内容,是关于国民 ***的分享。看完1966属马2022 最危险的一个月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伊拉克的人口为什么一直在增长?

现在的伊拉克处于经济与民生逐步发展的阶段。

战后伊拉克在经济上进行了制度改革,建立了自由的市场经济制度。经济在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是,伊拉克的经济增长涨涨跌跌,并不为稳定,这或许是伊拉克自战争以来的不安定所致。

伊拉克人口增长也能说明经济在增长。在战前,伊拉克人口有两千四百多万,如今已增长到三千八百多万。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伊拉克经济的确在发展。经济增长的原因在于伊拉克的石油丰富,并进行了经济改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伊拉克经济在战后十几年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伊拉克的经济发展主要来源于石油,是典型的资源型国家,经济发展极易受到油价涨跌影响。经济结构的单一,使得伊拉克经济并不会一直趋于稳定,就例如2014 年国家油价大跌的时候,伊拉克的GDP和出口额呈快速下降的趋势。

总的来说,伊拉克人民都期盼能够走出战争的阴霾,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并发展的越来越好。

伊拉克的地理位置:

伊拉克,全称伊拉克共和国,位于亚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东北部,与伊朗、土耳其、叙利亚、约旦、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国接壤,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自西北向东南流贯全境,东南濒波斯湾,海岸线长60公里。

国土面积43.83万平方公里,略小于瑞典、乌兹别克斯坦,略大于巴拉圭、津巴布韦。国土面积排名世界第58位,是一个中型国家。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中部,历史上曾为阿拉伯帝国的都城,是西亚、中东地区经济、贸易、文化、交通中心,持续了数百年的辉煌,现为伊拉克最大城市和全国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哪个国家的钱最可能贬值

土耳其里拉

对于中国人来说,钱数太大,总有不便之处,而土耳其里拉面值之大,恐怕要让我们瞠目结舌了。土耳其纸币目前最小的面值是1000里拉,最大的是5000万里拉!为什么用这么大的数字?一位土耳其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面值大了,你就会感觉很有钱。”

面值大并不一定就表示有钱。去年年初,1美元约兑换69万里拉。今年2月22日,土耳其政府宣布放弃对里拉的汇率控制之后,目前已贬值到110万里拉兑换1美元,而且还有可能继续贬值。

在此情况下,人们怨声载道。到银行用美元兑换土币,许多人得用行李箱装钱。土政府面临压力,考虑多种对策。土耳其中央银行想出了一个新招,将土币改版,即将面额100万土耳其里拉的钱币划掉“1”后面的6个“0”,使1土耳其里拉相当于1美元。如此计划得以实施,土币的面额均须改版,因为目前土币的面额分别为1000、2500、5000、1万、2.5万、5万、100万一直到5000万。

有专家分析,土政府采用此招,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土政府的目的,是试图抑止土币继续贬值,增强人们对土币的信心。但效果如何,现在难以预料。因为土币贬值的表面诱因是土政府放弃汇率控制,实质原因还是经济不景气。此外,官场腐败、经济和金融业结构性弊端等也是造成土耳其货币贬值的重要原因。

土耳其政府除计划改版货币外,也在谋求外界支持,最主要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西方七国集团(G7)的支持。眼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G7集团对土耳其政策处于两难境地。土是北约成员国,货币贬值影响国家稳定,势必给美国为首的其他北约成员国带来麻烦。因此,美等西方国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确想帮土一把;另一方面,美等西方国家本仍想压土继续改革金融体制,但又怕引起大的社会动荡。所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第一副总经理斯坦利·费舍尔先生(StanleyFischer)日前在一次内部会议上也只是原则性地说:“土耳其理应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