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车企在疫情受到哪些重创?一起看看专业人士如何说!

2.想买车的别急,这5个好消息别错过?购置税都有可能减半!

3.疫情过后,买车有哪些小建议?

4.国际油价创五周以来最大周涨幅 | 20191028要闻

车企在疫情受到哪些重创?一起看看专业人士如何说!

佛山2020年92油价_佛山市92号汽油多少钱一升

疫情已经在全球迅速的蔓延,汽车行业遭受的冲击也在不断的加重,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从疫情发生到现在,已知的汽车圈都发生了什么。

疫情到底伤害多深

一,多家海外工厂因零部件不足停工,疫情爆发的初期,因为全民居家自我隔离,所以国内各行各业基本都进入到歇业的状态,车辆零部件生产也不例外,然而,中国四大汽车生产基地之一的湖北又是疫情重灾区,停止歇业更是做的彻底,因此海外一些车辆企业,如日产,韩国现代以及菲亚特克莱斯勒等,都无法从中国采购零部件,也导致其工厂停工数日,除了海外汽车企业受到影响而停工,国内也有大部分的汽车企业春节后延迟复工,所以属于集体进入到停产期。

二,油价出现严重下调,其实这要是放在不是疫情期,油价下调对于大部分的车辆主人们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喜事,但2020年迎来的首次下调,却是在大家都闭门不出的时候,而且下调的原因也是受到疫情的影响,尽管一箱50L容量的车辆,加满92汽油比以往少花16.5元,但是,这样的喜讯比没有让车主们开心到哪里去。

原来的喜事不再是喜事

目前2020年内国内成品油调价已呈现二跌二搁浅的格局,最新一次为3月3日,下次调整的时间为3月17日,三,车企已经跨界做口罩,消毒液了,疫情的初期,因为口罩,消毒液这类用品紧缺,再加之后很多的企业得到复工的批准,所以口罩的需求更大,各大汽车企业在抗疫中,不仅捐钱捐物,更是自己改建生产线,比如五菱,比亚迪和广汽,除了汽车企业跨界出产,还有中石化,富士康,oppo,紫鑫药业,洁宝日化,以及内衣厂,纸尿裤厂等大型企业也纷纭跨界转产,都在紧锣密鼓的连夜改做口罩,消毒液和防护服。

车展都进行了延期

四,高速免费通行,其实这也是一个让所有人都乐不起来的喜事,因为春节假期的后延,高速公路也一再延长免费通行时间,而2月17日,交通部直接发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免收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的通知,免收通行费的时间规模,从2020年2月17日0时起,一直到疫情防控工作完事,具体截止的时间另行通知(开放式收费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以车辆通过收费站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联网收费高速公路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

五,国际车辆展览延期,因为疫情的原因,国内原定于2020年4月21日至30日举办的第十六届北京国际车辆展览将延期举行,这个决定没多久,疫情就蔓延全球,原计划于2020年3月3日开幕为期12天的第90届日内瓦车辆展览也被迫取消,目前最近的原定计划4月8日开幕的纽约汽车展览也延期了,重新安排在8月28日至9月6日举办,两天的媒体活动将安排在8月26日至27日。

库存也让厂商头疼一阵子

六,销量暴跌,但是库存爆表,数据显示,今年2月的上旬,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乘用车厂家零售的销量同比大跌92%,也成为有史以来最低的数据,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高达81.2%,环比上升29.5%,同比上升27.7%,自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发布5年来,首次突破80%,创下国内车市历史新高,预计库存车300万辆,疫情突发带来的蝴蝶效应,让很多的工人也遭了秧,因为部分汽车企业产销压力过大,所以选择了裁员降薪求生存,如上汽大通,威马,蔚来以及一些二手车辆电商平台。

这些消息已经够坏,疫情还迫使部分地区对私家车暂时解除了限号措施,国六也可能会往后推迟,佛山,广州等地为了刺激汽车消费出台了新车辆补贴政策等,疫情让很多的人狼狈不堪,但是也让一部分的人找到了新的商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想买车的别急,这5个好消息别错过?购置税都有可能减半!

2020年的4分1即将过去,据乘联会统计的数据,3月第三周(16日~22日)的乘用车市场零售回升已趋于相对平稳的阶段,日均零售在2.58万辆,同比下降40%。有网友预估第四周日均零售会在3.2万辆上下。也有网友评价觉得,今年的情况想要回到去年的量已无可能,并不会有报复性消费的到来。目前,大家谈论最多的还是降薪裁员。其实,无论是略为悲观现实的想法,还是积极乐观的期盼。随着各车企逐渐平稳的复工复产,消费者们也渐渐恢复到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车市的复苏或许也就像春天来了一般,嫩绿的尖芽努力破土而出。无论是外力的刺激,还是内力的突破,这股车市的生命力一定会在经历低谷过后,向上画出一条曲线。毕竟今年2月的车市销量已经史无前例地跌至2006年的水平。

那我们就来大胆"预见"一下2020年接下来,车市的几大利好消息?这些都有可能成为拉动车市曲线上扬的助力。

车价优惠力度或增大

据中国流通协会数据,2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就已达81.2%,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警戒线之上,可见车企的压力之大。其实,早在2019年为了抵御车市寒潮,从BBA豪华车到普通家用车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降幅。如果说去年的降价是为了应对国五国六的更替及完成年度任务量。那么,2020年面对的则是,受开春第一季度的特殊冲击车市一度停摆,又如何在剩下的三个季度加速前行。想必车企为了提振销量,会拿出不低于2019年的价格优惠力度。

特别是二线豪华车领域,将面临更为激烈的价格竞争,连锁反应势必会激起中级车领域的价格战,也许原来预算有限的购车族们,2020年有望买到更具质价比的车辆了。

油价或持续回归低价

就在3月17日24时,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开启,受到国际原油及相关机制影响,国内油价在触及地板价,回归5元时代。就在3月31日24时,又将迎来本月的最后一次调整。就目前来看,原油均价任低于40美元,国内油价可能无法继续下跌,或将维持现在的价格。其实,今年以来国内油价已经下跌了1.5元/升左右。相当于私家车目前加满50L油箱可比2个月前节省超过73元,大货车来说就节省更多钱了。甚至有网友调侃,现在的原油价格,不如拿我们的矿泉水去换吧!从目前的趋势来看,2020年油价想要回到7元时代很困难了,所以想买车的朋友,今年买车油费能省下买好吃的了。

车辆购置税有望下调

面对巨大的库存压力,资金回笼减缓,经销商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日前,中汽协也建议尽快出台包括调整小排量(1.6L以下)汽车购置税率及出台汽车下乡的促进消费及落实新能源补贴政策等。这样看来,汽车购置税减半或将再度到来。汽车产业作为国家的工业支撑行业,相信在下半年将会有相关政策出台,这无疑对消费者和车企来说都是一个特大的好消息,所以想买车的朋友不妨多关注看看。

新能源购车补贴或将增?

随着2019年新能源补贴的退坡,一些造车新势力提前进入了洗牌期,新能源车型也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在3月,比亚迪集团旗下的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和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也分别收到了2017年和2018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共计33.26亿元。据相关数据统计,2017年~2018年2年,中央财政总计清算的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资金为388亿元。面对如今低迷的新能源购车需求及特斯拉等外来品牌的市场抢占,再就是网约车作为新能源车的一大主要消化渠道,在第一季度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大概率新能源购车补贴不会大幅度退坡,甚至会有更为积极的政策出台。已经有消息称,相关部门正在加紧研究讨论有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相关扶持政策,让我们静候等待吧!

国六标准实施可能延期

按照原计划,2020年7月1日将全面实施国六标准,但由于2020年开局的特殊情况,已经让各车企叫苦连天,要争取足够的时间来消化库存。虽然截至去年7月1日,已经有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广东省、江苏省、四川省、河南省、河北省等在内的15个省市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但对于车企来说仍然有部分国五库存需要时间消化。突如其来的状况,让车企乱了计划。从目前形势来看,国六标准实施延期可能性较大。去年清国五库存打"骨折"的场面大家也见识过了吧?!

结语:

目前,已经有广东佛山、广州、珠海、湖南等多地推出了相关的购车补贴,并且广东省政府还鼓励广州、深圳进一步放宽汽车摇号和竞拍指标等。还有明确提出取消皮卡进城等等这一系列的举措,对于促进汽车消费,及想买车的朋友们都是好消息。无论2020年车市的曲线图将如何绘制?作为普通老百姓的我们来说,购买到高品价比的车辆才是王道!

没买车的是不是2020年有购车计划了呢?大家对以上有可能遇见的购车利好消息有什么想法,也欢迎积极留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疫情过后,买车有哪些小建议?

疫情目前已经控制住,全国也开始逐渐有序复工了,未来1-2个月内,应该还是继续避免人群大规模聚集,每天挤公交地铁上班的朋友,大家买车的欲望应该更加强烈,疫情之后,会对大家买车有什么影响,什么时候最适合入手,来,我们聊个5毛钱的。

短期:供大于求

1-2月份,经销商积累了大量库存,为了缓解库存压力,保证资金链正常运转,所以这第一批的库存都会被快速脱手回笼资金,应该会有不错的打折力度。

中期:供不应求

等第一批库存车卖出,经销商资金回笼,之前被疫情期间压制的购车需求会突然爆发,同时,4-5月份,由于公共交通潜在的传染风险依旧存在,进一步刺激大家的购车热情,疫情过后,会有大量的购车用户涌进4S店。

需求暴涨的另一端,是产能萎缩,疫情期间,各主机厂有相当一段时间基本都在停工状态,恢复也是逐渐的,更极端的武汉地区,目前仍未完全解封,而作为汽车制造又是武汉的重要支柱,通用发动机工厂、别克整车工厂、东风集团:东风本田、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东风雷诺、东风风神……都在武汉。除武汉之外,其它地方车企在疫情期间的生产影响也不小。

另外,由于汽车整车产业链上下游特别长,一台车上万个零件,但只要一个零部件供给出现问题,生产线就会卡克,所以短期内汽车产量供应无法回到正常水准。到时候就会出现经销商库存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那些打折的车型优惠降低,平价提车的可能会增加4S店捆绑礼包,金融保险,甚至加价。

但受产生影响的也不是所有品牌,如果这个品牌产能不够,你完全可以换另外一个,除非是一直特别热销而且价格坚挺的车型再遇上产能不足才有可能加价。

这个时间段会比较短,只要产生恢复正常,大家延缓购车的劲儿过了之后,整个汽车市场会进入一个长久的疲软期。

长期:经济疲软,销量下降

从经济角度来看,今年一开场新型冠状病毒全球传播、接着日、俄和OPEC的石油大战,然后美股一个月内4次熔断,再加上十年一次的经济下行周期,全球经济环境不好已成定局。对国内而言,汽车市场已经趋于饱和,销量增长率持续下降,再加上新冠肺炎会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持续,所以今年国内汽车市场整体依旧不容乐观。

也正因为汽车整体市场大环境不容乐观,今天可能会有大量国家/地方政策促进汽车消费,增加经济活力。

目前,中汽协已经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政策激发市场潜力,这些就跟我们普通人购车息息相关了,可以提前看看心里有个底,这些政策包括:

1、限购地区适当增加号牌配合;

2、解禁新能源汽车限购;

3、将个人购车支出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4、调整小排量汽车购置税率,出台汽车下乡促进消费政策;

5、实施“国三”排放车辆购置税减免;

6、加大汽车金融支持;

7、提高整车出口增值税退税税率,促进整车出口;

8、促进二手车流通和消费;

3月1日,疫情后首个城市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出台,广东佛山市提出鼓励“国六”标准排量汽车消费,新车车主每辆给予2000元补助;车主换新车每辆补助3000元;集体采购数量以及单价符合要求,每辆车给予5000元补助。该政策将在3月1日正式实施,有效期一年。

从长期来看,今年经济形势下行,从国家政策到企业策略,再到各个4S店的优惠、保养等,购买汽车的成本长远看是一定会下降的。

回头再看看油价,以前破六就觉得赚大发了,这几天,92的都卖到4开头,个别地方甚至3开头,养车成本也在下降,估计这场石油大战至少还得持续个大半年,对于持币待购车的群体而言,又是好事儿一桩。

一边是产能下降,供不应求;另一边是经济下行,政策救市。汽车作为一个大宗交易商品,对于很多家庭而言,购买是要经过深思熟虑才能下定决心和选择,而一辆车的价格动辄十几万至上百万,政策的改变对拥有一辆车的成本影响不容小看,买车,是个技术活儿,希望以上信息能对大家购车有一定参考作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国际油价创五周以来最大周涨幅 | 20191028要闻

周日国际油价创五周以来最大周涨幅

报道,由于供应紧缩,油价创下一个多月来最大的周涨幅。纽约期货连续第四天上涨。EIA周三表示,美国原油库存六周来首次下降,上涨关键因素还包括北海输油管道周四短暂关闭。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份交货的西德克萨斯中质油上涨0.43美元,收于56.66美元/桶,周上涨5.4%。

2019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在佛山开幕

中新网报道,以“氢联世界 氢创未来”为主题的2019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樵山文化中心开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副助理署长兼亚太局代理局长Valerie Cliff在大会致辞时称,16年来,开发署一直致力于在中国倡导低碳经济并 探索 以氢能为基础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通过开展氢能经济与燃料电池商业化示范,为中国国内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化发展搭建广阔的国际合作平台,促进中国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助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工作组第七次会议召开

国家能源局网站消息,10月16日至19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李凡荣率团访问巴基斯坦,主持召开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工作组第七次会议,双方就电力和油气领域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

我国核技术应用产值超3000亿元

中电新闻网消息,中核集团总工程师、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理事长雷增光表示,近年来,我国核技术应用产值年均增长率均超过20%,产值已超3000亿元,但仅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0.4%左右,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数据显示,初步统计,目前全球已有近 150 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核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开发,核技术应用产业化规模已接近万亿美元,发达国家的经济效益大多已超过国民经济总规模的2%,有些国家核技术产值甚至已超过核电。

韩国9月液化天然气进口量下滑

世界天然气网站报道,韩国是全球第三大液化天然气买家,9月获得249万吨液化天然气,较上年同期的332万吨减少24.8%。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生产国卡塔尔仍然是韩国进口的主要来源,上个月从卡塔尔进口的燃料达70.8477万吨,但与去年10月相比,这一数字下降了36%。9月,澳大利亚是韩国第二大液化天然气供应国,出口量为42. 73 49万吨,其次是马来西亚,为29.2 73 0万吨,美国为23.7786万吨,俄罗斯为19.2249万吨。

德国确定部分行业碳排放定价机制

新华社报道,德国 政府 内阁23日通过一项法律草案,对建筑业和交通业的碳排放定价做出规定。据了解,这次定价涉及的两个领域此前未被纳入德国参与的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将纳入新的德国国家排放交易系统。根据草案,相关企业碳定价将从2021年起以每吨10欧元开始,至2025年时逐步升至每吨35欧元。从2026年起,价格将按市场供需,以拍卖确定,但规定每吨限定在35欧元至60欧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