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价格猛涨的经济现象_石油价格暴涨的后果
1.如果石油危机来了大家会怎么办
2.迪拜为什么这么发达?
3.中国油价历史最高时候多钱一升呢?
4.我国油气地质勘探发展规律与资源潜力
5.石油在社会生活中有怎样的重要性?
如果石油危机来了大家会怎么办
石油危机来了,首先与原油价格相关的产品价格会猛涨,价格上涨后导致需求减少,石油的替代资源需求就上来了,那么像煤、天然气等价格也会上涨,能源价格上涨之后,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则物价就会上涨,会引起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当然以上是从一般层面来讲的,具体的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是简单几句话可以总结出来的。一般来说,石油危机来了,可以考虑进行理财如投资黄金等以抵消通胀带来的损失。
迪拜为什么这么发达?
首先说明一个问题,迪拜是个很富裕的城市。而且也是消费很高的城市。但是所谓的发达城市,并不只是富裕。
发达城市含:生活条件《富裕程度》, 迪拜只是占了这一项而已。
城市建设,城市环境,人文素质,工业基础这几项迪拜并没有。
所以准确的说,虽然迪拜很富裕,但不能算发达城市。
至于迪拜如何富裕,那是因为迪拜在阿联酋 它是整个中东地区的转口贸易中心。而阿联酋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生产国,石油是世界最重要的能源,石油需求的上升导致石油价格猛涨,所以那些石油国家都非常有钱。阿联酋阿布扎比财团就是收购英超曼城队的,他们依靠石油贸易港口优势。经济实力强大。为了吸引各地的游客,迪拜建造许多世界之最,最奢侈,最高的楼房,最漂亮的酒店。而仅仅凭借最高就能吸引N多游客,发展旅游业,反正他们有的是钱,何乐不为呢?
并且近年来,迪拜利用“石油美元”建成了一系列现代化配套基础设施。凭借这些设施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传统的转口贸易优势,迪拜大力发展非石油产业,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现已成为本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交通运输、旅游和购物中心。还有,迪拜的市场没有外汇管制,非常开放,易于进入。这里的进口税一般为4%,而且电信设施水平一流,为兴旺发达的金融业和服务业提供服务。
中国油价历史最高时候多钱一升呢?
2018年10月份油价突破了历史之最,在个别地方现在95号的汽油更是出现了9.32元一升的价格,这已经突破了国内历史油价的最高纪录!我国的油价大大小小一共进行了十八次调整,其中上调11次,下调6次,搁浅一次!但是在这十几次的调整中,涨幅远远大于下调的幅度!
石油价格猛涨应该说只是一种市场恐慌,但是结构性供应危机谈不上。虽然利比亚的局势一直扑朔迷离。但是从世界的整个石油供应结构来说,利比亚占的份额并不大。最主要的问题是石油价格本身就处在一个通胀的轨道中。里面更大的原因还是投机在作怪。”
同时,中海油董事长傅成玉也发表观点认为:无论从短期或长期来说,流动性泛滥、美元弱势及对美元贬值的预期,导致油价将持续上涨,低油价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中国应做好应对长期高油价的准备。
国际油价暴涨:
国际油价周四大幅反弹,布伦特原油期货和美国原油期货双双暴涨逾10%,收复本周早些时候全球市场动荡时的大幅失地,得益于市场臆测委内瑞拉呼吁召集OPEC紧急会议、全球股市反弹和供应速度放缓催生空头回补式反弹行情。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委内瑞拉与OPEC成员国接触,力促与俄罗斯召开紧急会议制定遏制油价大跌的计划。
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周四收涨4.42美元,涨幅10.25%,报47.56美元/桶;美国NYMEX原油期货价格周四收涨3.96美元,涨幅10.26%,报42.56美元/桶。
中国股市大涨缓解了市场有关该国经济的担忧,并推动大宗商品在本周遭遇抛售后普遍上涨。周四,上证综指收盘上涨5.3%。美国股市周三打破连续六日下跌的走势,缔造近四年来最大单日涨幅。根据分析师,证券资产的上涨支撑了所谓风险资产如石油和铜的普遍上扬。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油价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油价迎2018年最后一次调整,或以“五连跌”收官社会
我国油气地质勘探发展规律与资源潜力
康 一 孑
油气资源是近几年来是国内关注的焦点,不少媒体以至中央电视台节目中,都提出了对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不足而担心,认为探明的储量难于满足需求,并具体举出我国石油、天然气的探明可采储量为 24. 3 亿吨、2. 2 万亿立方米 ( 2003年底资料) 以上可采储量为剩余可采储量,是个动态数字,用发展规律来分析,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的十年来,每年的石油探明可采储量都是 24 亿吨左右,产量由 1. 5 亿吨逐步升至 1. 68 亿吨,而天然气在 1995 年的探明可采储量为 0. 7万亿立方米,到 2003 年翻了两番,年产量从 180 亿立方米升到 255 亿立方米,增长的潜力较大。纵观世界和一些主要产油国也有类似的情况,例如美国石油可采资源量较大 ( 为 350 亿吨) ,在 1975 年达到产油高峰期,年产原油 5. 3 亿吨,以后就逐步下降,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到 21 世纪初,产油量为 3 亿吨左右,这 10年间,其石油探明可采储量 ( 即剩余可采储量) 也都在 30 亿吨左右。世界 1978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时,年产量达 32 亿吨,当年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仅 500 亿吨左右,但一直到 1990 年左右,而石油探明可采储量则上升到 1000 亿吨以上,到2000 年则为 1400 亿吨左右,因此采油量在达到 45 亿吨时,储采比也在 30 以上。
石油和天然气是化石能源,自上世纪初开始应用,到 40 年代起逐步代替煤,成为主要能源,到七八十年代在能源消费结构中达到 60% 以上,为工业化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化石能源存在于地球历史 5 亿 ~6 亿年到几百万年间的沉积地层中,是不可再生的,蕴藏量有限度,在今后一定时间内总要枯竭。因此,在能源内不能只用石油,要有替代能源和新能源,并应早做准备。但是,世界上在本世纪中,我国在近 20 年内,石油天然气仍然是重要能源。近几年石油价格的猛烈上涨,是有其复杂因素造成,并不是油气资源短缺,这是许多经济学家所承认的。
我国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在油气地质勘探中不断有所发现,产、储量在世界上占有一定地位,近 10 多年来,石油产量在沙特、伊朗、俄罗斯、美国之下,是在年产 1. 5 亿吨以上的国家中,占据在第五至第九之间的位置。我国 50 多年中,在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中是有一些发展规律需要归纳总结。
一、地质勘探工作上的地质理论、方向、方法和勘探程序
20 世纪 50 年代初,油气产、储量都很低,且受陆相不能生油,勘探力量非常薄弱的基础上起步。首先在我国是以陆相地层为主的条件下,提出陆相地层也能生油的理论鼓舞下,建立了在陆相地层内找油的信心并加以实现,成为世界一大创举。其次,是在中央政府的倡导下,以区域勘探为先驱,统一三大部门 ( 石油部门、地质部和中科院) 的力量,甩开东部新区 ( 松辽和渤海湾盆地) 的战略部署,在较快的时间内打开局面,建立起我国石油工业基地。但在具体工作上,地质勘探走了不少弯路,油田和储量不是那么容易找到和发现的,如区域勘探上的 “区域展开和重点突破”,钻探井中的五位一体 ( 地质、钻井、地震、测井和实验室) ,钻探井中资料的取全取准,钻探中失败教训的总结等。20 世纪 50 年代曾钻探了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柴达木、四川、塔里木等盆地,结果只有前两个成功并获得大油田和较多储量,其他 4 个盆地虽然有小油田和少储量,但基本上是失败的,这是多因素所造成的,将在后面阐述。目前总结的是,只靠单一因素是找不到油气的,例如柴达木、四川、塔里木盆地构造明显又多,但很多钻探失败,鄂尔多斯盆地基本为单斜除个别地域外没有构造,但沉积古地理在一些地方形成三角洲,又找到大型储量上几亿吨的油田。总之,要找到油田和储量是要下功夫的,不论是过去和将来,不能认为: 简单和容易找的油田和储量已找得差不多了,今后都是很难找的了。
据统计,我国中、新生界以陆相为主,石油主要蕴藏于白垩系、侏罗系和三叠系中,渤海湾盆地及沿海大陆架主要是第三系,海相石炭系和奥陶系以塔里木盆地为主,此外四川的海相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蕴藏有大量天然气,塔里木的陆相的白垩系、第三系,鄂尔多斯的海相奥陶系和海陆交互相的石炭系—二叠系都蕴藏了大量天然气。
二、科技进步使我们找到更多油气田
地质、地震、钻井、测井、测试等各方面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油气勘探工作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地震技术的提高,从二维、三维到各种计算机的应用,使人们对地下深层构造以及岩相古地理都有所认识,测井的成像技术对识别油气层的能力提高,钻井在高陡构造和地形复杂地区能定靶钻井,完井试油的酸化压裂技术改变油层产油能力等,都在寻找油气田提高储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些在过去根本无法发现油气田。几个明显的例子: 例一: 准噶尔、塔里木盆地中央的沙漠地带,自 20 世纪 80 年代后进行了地震大剖面工作,才了解了地质构造,并进行钻井,发现了一系列油气田,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例二,塔里木盆地北部库车坳陷早在 50 年代钻井就发现了一个依希克里克小油田,后因构造复杂,地面地下不一致,钻井也过不了关,几十年都解决不了,直到 90年代通过地震工作才将地下构造搞清,钻井也解决了定向钻井的问题,才发现克拉 2 号大气田,成为我国丰度最大产量高的最大气田。例三: 四川是我国天然气发现最早的盆地,但川东地区构造陡,地面地下不一致,找不到地下构造高点,只发现了一些小气田,到 80 年代解决了地震搞清地下构造高点、钻井定向打井的技术,并明确了石炭系储层良好的高产气田,一些构造带成串的气田形成上千亿立方米的储量,改变了四川产气的面貌。例四: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大面积上亿吨油田的发现,主要得益于地层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就在安塞油田有储量而产量低、经济价值不高的时候,采取了井下增产措施———酸化、压裂,并获得成功,使产量提至经济效益以上,油田活了,整个鄂尔多斯盆地上升至年产原油千万吨以上,改变了整个盆地的评价。
80 年代还有一个重要措施,就是科学探索井的拟定和实施,这也是科学研究探索区域勘探的一个办法,在 10 口科探井成功了两口,这就是鄂尔多斯盆地的陕参 1 井和吐哈盆地的台参 1 井,解决了这两个盆地的出气和出油,成为打开一个地区新局面的重大发现,这种发现钻井少而意义大,应引起极大的重视。
三、大的沉积盆地与油气储量、产量的关系密切
石油天然气均分布于各沉积盆地内,据专家统计,世界共有含油气盆地 400多个,大型盆地 ( 一般大于 10 万平方千米) 具有高储量高产量 ( 20 世纪末的资料) ,年产是上亿吨 ( 探明可采储量在 50 亿吨以上) 的盆地有 8 个,年产量上5000 万吨 ( 探明可采储量 20 亿吨以上) 的盆地 28 个,其中我国有 2 个 ( 松辽、渤海湾盆地) 。我国共 400 多个沉积盆地,有油气远景的约 120 个,其中有油气田的 25 个,大型沉积盆地陆上有 9 个 ( 8 个有油气田) 。陆上已有油气田的 8 个大型盆地,松辽、渤海湾两盆地在勘探前期 ( 5 ~15 年内) 就已探明可采储量 20亿吨,其他 4 个盆地则历经艰险,有的经过 40 年甚至 70 年以上的勘探才探明 5亿 ~10 亿吨可采储量 ( 包括天然气储量的油当量) 年采油量 ( 含天然气产量的油当量) 超过 1000 万吨。
鄂尔多斯盆地很具有代表性,从 1908 年开始勘探,到 1950 年只有延长、永坪两个小油田,年产油不足 1 万吨,20 世纪 50 ~ 70 年代在盆地四周及中心做过勘探工作,由于对沉积相进行了研究,才发现了侏罗系河流相的次生油藏,突破中型油田的产油关。80 年代经科学探索井钻探和三叠系沉积相研究分析,找到了奥陶系大气田和湖相三角洲的三叠系大油田,这时的探明可采储量石油达到 3 亿吨,天然气达到了 7000 亿立方米 ( 相当 7 亿吨油当量) ,石油气年产量 1500 万吨,天然气 50 亿立方米以上 ( 2005 年) 。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陆上最大的沉积盆地,面积 56 万平方千米,石油勘探工作是在1950 年中苏石油公司时开始的,由于中央是沙漠,开始只是在北部库车坳陷和南部西南坳陷进行,因为勘探条件复杂,几上几下,到 20 世纪 80 年代才扎扎实实地对盆地开展了区域勘探,首先在北部轮南地区发现三叠系和侏罗系油藏,又在奥陶系和石炭系见到油田,并在塔中隆起上探明中型石炭系砂岩油藏,但由于后期破坏,大部分构造不含油,使短期内找到大油田、高储量的希望落空。20 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在库车坳陷探明克拉 2 大气田、塔北隆起探明塔河大油田 ( 奥陶系) ,才使在塔里木盆地能找到更多油、气田,更多油气储量成为现实,但塔里木还有很多空白地区和许多找油气的新领域等待我们去发现。
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也是油气勘探的老区,50 年来也走了不少弯路,近20年又有新发现,油、气储量明显增加,老盆地焕发了青春。准噶尔盆地1955 年发现了西北缘克拉玛依大油田,探明地质储量 7 亿吨以上,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近 20 年全盆地处处开花,在盆地中部、东部、南部都有新发现,累计探明地质储量达 17 亿吨以上 ( 可采储量达 4 亿吨) ,年产量上千万吨。四川盆地主要产气,但在1958 年川中有三个构造喷出高产油流,开展了找油会战,由于是裂缝产油,石油勘探一直没有突破,而四川盆地在三叠系、二叠系中的裂缝天然气很发育,曾达到年产 60 亿立方米的规模,但由于储量不易计算,川气不能出川。1978 年后,石炭系砂岩气层及侏罗系、二叠系岩性气藏的发现,天然气地质储量达到 8000 亿立方米以上,探明剩余可采天然气储量在 3000 亿立方米以上,天然气年产量达 100 亿立方米以上。
四、油气资源潜力与能源战略
当今世界石油价格猛涨至 50 ~60 美元/桶或更高,国内油气需求上升速度大于油气产量上升速率,近年石油年进口量已超过 1 亿吨,地质勘探工作如何应对这种局面。首先还是要加强国内油气勘探,使国内油气储量、产量保持上升势头,我国石油天然气的常规资源量有潜力,石油产是量尚未达高峰年,天然气已探明可采储量高不足最终可采资源量的 25%,预测年产量在千亿立方米以上,我国是个人口大国,油气年消费量仍在上升,需要在世界石油市场上进口,但决不能像美国那样每年消费掉 8 亿吨以上石油 ( 自己生产 3 亿吨) ,天然气 6000 亿立方米以上 ( 自己生产 4000 亿立方米) ,占世界能源生产总量的 20%以上。
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也有一笔不小的数量,首先是石油,我们的稠油、油矿及低渗透油层潜力存在,如准噶尔、松辽、二连、渤海湾、四川等盆地早就有发现,但是由于开发成本高,技术不过关,没有开发,稠油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也开发了一部分,其经济价值甚至高于正常原油。油页岩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曾炼制,其数量 ( 储量) 甚为可观,当油气十分奇缺时,我们也应当考虑。非常规天然气在世界上及国内一直考虑的煤层气和可燃冰 ( 天然气水合物) 是很重要的接替物,美国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就年产煤层气 300 亿立方米以上,可燃冰更是数量巨大,在我国油气能源紧张的情况下,更应及早动手勘探开发。当然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节能降耗也是必须进行的,在我国人均 GDP 只有 1000 多美元的情况下,就发展了 4000 多万辆汽车 ( 其中私人小汽车占一半以上) ,年用掉原油 1. 3亿吨,相当我国年进口石油的全部,是值得考虑的。从全世界角度考虑,几十年内,化石能源不会短缺,但从目前开始,就应考虑一个问题, “今后只用石油这个能源吗?”世界在今后一个长时期后,肯定要用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中的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能、氢能……将是今后的主要的。如我们在使用生物能、风能、太阳能、核能中已经获得一些结果。如何改变我们目前能源消费结构中,煤占 67. 7%,油气占 25. 3%,其他只占 7% 的现状,从现在起就要开始努力。
石油在社会生活中有怎样的重要性?
石油价格的猛涨,关系到全球各个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军事和外交等各方面的问题,而石油价格的涨落牵动着世界的每一根神经,由此也演绎了一出出惊心动魄的故事。
石油,被人们称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在今天这个发达的时代,石油已经像血液一样维系着社会生活的运转、经济的发展甚至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
英国石油专家彼得·R·奥得尔曾这样论断:无论按什么标准而言,石油工业都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行业,它可能是惟一牵涉到世界每一个国家的一种国际性行业。
面对越来越紧缺的石油,各国都积极应对。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