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讲油价的博主-复旦大学教授网红
1.黄有光提议效仿古人,让青楼重现社会,能减少犯罪还是有伤风化?
2.2022年,初中生学点什么技术好?
3.现在的石油油价一直在上涨,为何中国石油的股价却一直在跌?
黄有光提议效仿古人,让青楼重现社会,能减少犯罪还是有伤风化?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别离的思绪涌上心头,多情的才子忍不住为佳人倾心,作为中国词史中的第一位专业词人,柳永的《雨霖铃》,我们在中学时就已倒背如流,还没别离,就想到离别后的凄楚,整首词缠绵悱恻,凄婉动人,让人不由感同身受。
古代从不缺风流才子,在青楼寻花问柳,都不过寻常事,而众所周知柳永的这首《雨霖铃》便是为歌伶乐妓所写。
青楼是古代很多男人的温柔乡,可何尝不是很多身世凄凉的女子不幸的摇篮?
可德高望重的华裔经济学家黄有光,为何要提出效仿古人,让青楼合法化呢?
01惊世骇俗的提议
黄有光何许人也?1942年生于马来西亚,祖籍在广东潮汕,他生在一个大家庭中,有七个兄弟姐妹,不过他却是家中的老小。
少年时的他并不出色,甚至是学渣一枚,在小学时就曾两次留级,不过在一次考试中意外获得第一名后,成功的喜悦让他对学习的态度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开始实现自己在学业上的逆袭,从学渣到学霸不过一念之间。
他成功考取悉尼大学成为一名经济学博士,之后加入澳大利亚国际,在1980年时,38岁的他获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在六年后,更是入选了"1700-1986年的十名澳大利亚学者与全球十名华裔学者之一"。
他在学术上的成就令人敬重,而且涉及领域甚广,不仅曾在莫纳什大学任教近12年,还曾在南洋理工大学、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暨南大学、西安大学担任教授,也是牛津大学全球优先研究所顾问委员会咨询委员。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身份显赫的学者教授,却提出一个惊世骇俗的"建议":效仿古人,让青楼合法化。
他这样的提议令人震惊不已,引得外界一片哗然,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证广大妇女同胞的权益,我国早已明令禁止卖*等非法行为,更不允许青楼等相似场所的出现。
青楼,可以说很多人避之不及的一个词,因为从很多古装剧中,我们得知这不是一个好场所。
不过,这个词最早并非污秽之地,而是指涂饰清漆的楼房,通常值得是帝王贵胄的居所,《南齐书》中记载:世祖兴光楼,上施青漆,世谓之青楼。
后来又用以形容女子的居所,曹植的诗中就曾写道: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后世便成为了妓院的代名词,《警世通言》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章中就曾是此含义:(孙富)生性风流,惯向青楼买笑,红粉追欢。
不过在古代青楼中的女子也十分好多种的,歌妓、舞妓等都是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那些高档的接待达官贵人、风流才子的青楼,其实多数都是附庸风雅之地,也因此古代才能走出那么多美貌和才华并存的名妓,如薛涛、李师师、柳如是、陈圆圆、鱼玄机等。
因而早期的青楼或者说高档的青楼并没有那么不堪,只有那些档次不够的地方,才如我们想象的那般乌烟瘴气,那黄有光教授的青楼又是何所指呢?
02对症下药,还是伤风化?
显然黄有光教授指的青楼并非是附庸风雅之地,而他的提议无疑是与国家的政策唱反调,作为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他为何要提出这样引人非议的建议呢?
他表示出现现实情况考虑成年男子都有一定的生理需求,而在一直无法解决生理需求时,难免就会走上歧途,做出违法乱纪之事,让无辜女性遭殃。
他认为让青楼合法化,是符合如今男女比例失调的社会特性的,让那些无法找到伴侣的男性,有合法的排解生理需求的地方,便能大大降低犯罪率。
可是这真能解决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吗?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更具有理智,能控制欲望,知道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如果放纵人性,失去这份理智,人与畜生何异?
知法犯法,并非只是一份生理需求便能解决的问题,青楼合法化,也只能治标不治本,这与法不责众其实是类似的问题。
让人不由想到校园欺凌的问题,不能因为这个孩子被校霸带领小弟欺凌,被排挤孤立,这个错便成为被欺凌孩子的错,那又如何要让女性为男性的生理需求买单?
黄有光从男性的角度考虑市场需求,要促进社会和谐,却忘了如今是一个男女平等的社会,如果青楼合法化,难道不会引发社会倒退吗?
"逼良为娼"、"拐卖妇女"都不算是陌生的词,虽然如今的女性也能扛起半边天,但男性与女性的社会分工不同,从某些角度讲,她们仍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如果放纵青楼合法化,那这些违法乱纪的事,就不会愈演愈烈吗?
社会问题应该从根本出发,而不只是表面一片和谐,实际上却暗潮汹涌,男多女少的社会现象,应该从改变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让保持生于男女婴儿的比例和谐,而不是我们终于从一夫多妻制的婚姻中走出,而再进入一妻多夫制的婚姻中。
女人不是解决男人生理需求和繁衍后代的工具,如果让青楼合法化,无疑又有进入父系社会之嫌,弱化女性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能力和成就。
"青楼合法化"的建议到底是对症下药,还是有伤风化?估计很多人都各持己见,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出发,大家都有自己的足够充分的理由,但这何尝不是一个关于人性问题的思考?
如果因男性的生理需求增多,青楼就可以合法化,那难道犯罪人数突然剧增,放火也要被合法化?对于错误根本的态度应该是解决而不是纵容!
2022年,初中生学点什么技术好?
初中生学技术的话,首先要考虑年龄小,要找个环境好,0基础学起的技术,同时还要考虑拿个学历对将来就业门槛是有帮助的。
可以考虑学个互联网技术,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学个设计、软件、网络、动漫和电商等专业,IT专业,众所周知,IT专业入行门槛低,而且如今的工资待遇越来越好,而且目前IT行业的就业市场是不饱和的,所以从业人员找工作还是相对来说很轻松的。
初中毕业的你选择IT专业,绝对不会错,如果你不想继续读书,选择职业技术学校就读也不错,只要你学好IT技术,有能力,你就可以找到好工作。
现在的石油油价一直在上涨,为何中国石油的股价却一直在跌?
博主语:看了这篇文章,在目前,在制度没有改进之前,在贪官没有伏法之前,你,还会买股票吗?
股民一研究股市上涨下跌的原因,管理层就发笑。涨跌的开关掌握在他们手中,你们却去研究技术啦、这个面那个面啦,这不是缘木求鱼又是什么?
投资中国股市的人,本来应该是非常幸福的。从股市诞生到今天的20个年头,中国经济一直牛气冲天,从来没有低于过7%的增长速度,1990年的 gdp是 1.74万亿元,到2007年已经是24.6万亿元了,20年增长了14倍之多。作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照道理来讲,就是一头彪悍的大牛才对啊,即使投资人有所谓"过度情绪",最多也就是有时候肥牛有时候瘦牛罢了。
可悲的是,20岁的中国股市从来就没有牛过,一会儿是骨瘦如柴的小猫,一会儿是硕大无朋的大象,股票价格总在喜马拉雅的顶峰和马里亚纳海沟之间来回蹦达着。
是中国股民有着运动员一般的体魄,热爱登山跳海、跳海登山地来回折腾吗?显然不是。今天中央电视台通过对76万投资者的调查,得出一个数据:从 2007年至今,92%的股民亏损,亏损5成以上的人竟然接近6成!须知,今年是"黄金十年"的第二年,也是言犹在耳的"增加人民财产性收入"和"防止股市大起大落" 这些庄严的承诺才说了6、7个月啊。而纵观20年股市的发展历程,至少也有92%以上的平民参与者血本无归,几万甚至十几万亿的平民资财化为灰烬。说中国股市是百姓财产的屠宰场,那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中国股市怎么了?一个社会财富的源泉怎么成了社会财富的黑洞?一个全体社会成员民主公平地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渠道怎么成了加剧社会不公不义的工具?让我们看看中国股市的结构吧。
中国股市由五个部分构成:1、代表法律权威、行使市场监管责任的国家机关;2、被投资者,也就是上市公司;3、投资者,也就是股民、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 4、在以上三者之间架设沟通桥梁的社会中介机构,如交易所、券商、会计师事务所;5、由公共知识分子和各利益集团代言人组成的公众舆论。
照道理讲,如果市场各部分各守其职,市场应该平稳发展才是啊,但是事实却表明,18年来,中国的股市一直就是这样要么是猫,要么是大象,来回折腾个不休。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要从市场上涨下跌的原因分析起来。
中国股市从诞生至今,从来都是一个受着严格zf管制的"政策市",其上涨和下跌完全是政策人为制造出来的,所以和实体经济几乎老不相往来。
既然是人为的政策市,为什么不将股市调控成平稳发展的市场呢?
因为涨跌得越"暴",利益的越巨大!
设想一下,假如有人能准确地在中国股市的每一个低点买入,又在股市的每一个高点卖出,有个三年五年的,他将拥有多少财富?实在难以想像。不是说成为亿万富翁很简单吗?只要拿十万元前,找到10个翻番的股票就实现亿万富翁的美梦了。
试想一下,假如这个"神人"在低点买入后,他是否希望在短时间内涨得越高越好?而他在高点卖出之后,是否希望在短时间内跌得越低越好?
谁能找到大盘的高点低点?制造政策的人;谁能找到个股的高点低点?操纵个股的人。
谁制造着政策?中国证监会;谁具体操纵个股?机构投资者。
中国证监会和机构投资者应该是什么关系呢?应该是猫和老鼠的关系。但是现实是什么关系呢?是一家亲的关系。
一家亲是如何形成的?1、入市靠证监会批准;2、运行靠证监会"窗口指导";3、队伍相互融合。
仅仅查公开的资料就一目了然,证监会不过是一个跳板,许多证监会官员们人生的目标是到被监管单位去享受财富。
先看证监会和券商的队伍融合:
新银河证券的董事长李鸣曾是中国证监会稽查二局局长;新银河证券的总裁肖时庆曾任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
安信证券总经理王彦国曾在证监会发行部、基金监管部、证监会南京特派办、上海证管办等部门担任要职;
国金证券董事长雷波,是已被"双规"的前证监会副主席王益的在证监会时的秘书;
平安证券总裁助理张文生曾经是证监会干部;
曾任证监会副主席的汪建熙,后来摇身一变,成为合资投行中金公司的董事长;
太平洋证券总经理王超,曾任证监会法律部主任,证监会杭州特派办主任、党委书记、证监会稽查一局局长等职;太平洋证券独立董事王连洲更是在业内赫赫有名,是基金法的起草组长;
再看证监会和基金公司队伍的融合:
目前60家基金公司中,15家基金公司的总经理曾在证监会、上证所、深交所担任过要职;此外,还有7家基金公司的董事等也在上述监管部门工作过;
甚至美国的也在招募中国证监会的官员:不久前,中投公司砸下32亿美元的美国私募基金弗劳尔斯的董事总经理宣昌,就曾任证监会规划委委员和机构监管部副主任。
好了,在这样明目张胆的融合中,证监会对市场中两支最重要的主力的监管已经成了左手管右手了。剩下来监管谁呢?管上市公司?
众所周知,上市公司是券商辅导、保荐、发行上市的,券商和证监会是一家人后,上市公司和证监会就有了"姑表亲";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要炒作股价需要上市公司有相应的消息配合,上市公司也要基金拉升股价进行减持、再融资等活动,在市场生存过程中,上市公司通过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也和证监会有了"姨表亲"。都是一家人,那么监管谁呢?
还有两支力量:"经济学家"和媒体舆论。但是大多数"经济学家"本来就是强势利益集团包装出来的、豢养着的,而这些强势利益集团通过广告购买、信息沟通早已经将大多数舆论媒体收归麾下了;至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假如他们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在没有集体诉讼制度的中国,在中小股东没有对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权的中国,能生存下来吗?
现行的政治制度和政治道德,将证监会、券商、机构投资者、中介机构、大众舆论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的时候,他们就是反市场的一致行动人!暴涨之后暴跌,暴跌之后再暴涨,就在这疯狂的上串下跳中,一次次绞杀中小投资者的资本,一次次剐削人民的财富!
今年年初,沪深两市的流通市值是10万亿,到6月18日已经不到6万亿了,这4万亿真金实银,相当于去年全年国家财政收入80%财富到那里去了?我们知道从去年到今年,印花税、融资、再融资、大小非、基金分红,林林总总加起来,也不过1万亿左右的规模,还有3万亿到那里去了?
基金已经偶然暴出了"老鼠仓",证监会的官员们有吗?假如有,那是非常恐怖的事情,因为能主导市场方向的人,从人性的角度,一定是希望涨了再涨,跌了再跌的啊。
但是目前我们的法律体系能阻止官员的老鼠仓吗?答曰:不能!
《证券法》中第四十三条就是防范老鼠仓的,怎么规定的呢?"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从业人员、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和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参与股票交易的其他人员,在任期或者法定限期内,不得直接或者以化名、借他人名义持有、买卖股票,也不得收受他人赠送的股票。"这个规定等于告诉证监会以及相关的禁止交易人,买卖股票一定要用老婆、儿女的名义,不可以拿自己的身份证去开户。简直是"严苛"的"酷法"啊,它的目的好像在努力杜绝证监会官员们拥有私房钱!
但是假如就有证监会官员冒天下之大不韪,拿自己的身份证炒起来怎么办?第一百九十九条的"违法责任"在等着他们: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参与股票交易的人员,直接或者以化名、借他人名义持有、买卖股票的,责令依法处理非法持有的股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买卖股票等值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这说明,如果自己把自己揪出来,不但要将赚的钱吐出来,而且证监会还可能给个"警告" 啊,"记过" 啊什么的处分!如此"残暴"的惩罚,相关人员至少胆子要比米粒大才敢触犯啊!
前一段时间市场高呼"救市了!"的时候,我冷眼旁观,哧哧冷笑:证监会肯定心里想,你们闹得这么凶,说大小非使股票下跌,说印花税让股票下跌,好,我大小非规范!我印花税降下来!你们能耐大,看能将股票涨到哪里去!一个眼色基金就明白了,疯狂地卖;证监会也不闲着,新股拼命地发;"经济学家"也行动起来,说恐怖啊,越南危机了!美国危机了!印度危机了!看你们那个敢买!等回落几天傻瓜们犹豫彷徨的时候,给你们最后痛击:特批特大的ipo!冷不防提高存款准备金!国资委说国有企业炒股损失要追究......哗啦啦兮大厦倾......
暴涨有暴涨的受益者,暴跌有暴跌的受益者,在这场世界罕见的股灾中,有人哭红了眼,有人笑弯了腰!谁是暴跌的受益者?能预知市场方向的人;在目前的市场主体中,谁能预知市场方向?以证监会为核心的庞大的利益集团!
假如证监会真心救市,能将股市稳住或者拉上去吗?小意思!
去年年底以来中国股市的运行轨迹,就是中国石油的运行轨迹。这个怪胎,到今天依然有2.46万亿的总市值,占大盘的权重13%还多。中国石油涨,则大盘涨,中国石油稳,则大盘稳,中国石油跌,则大盘跌。那么要花多少钱才能让它涨起来呢?今天最多只要花3亿!今天它的价格在15左右,换手率不到1%,全部交易额不足6亿元,用3亿拉升,另外至少有3亿跟风,价格就上去了。
其实要稳或者升,只要机构不抛就行了,因为目前这个价格,不存在获利盘,套牢的股民是不会汹涌地割肉的,但是为什么它就跌了下去,带动大盘狂跌6.5%,以至于800家跌停呢?只有一个解释,根本不想救市,反而想打压股市,制造恐慌,以期获得更廉价的筹码!
机构有钱吗?吓你!不说每次都能成功逃顶的社保基金、疯狂砸盘的保险基金,就说从基民手中收来的公募基金,有多少呢?7千亿!拿出区区0.05%来,中国石油就稳住了,大盘也就稳住了,但是不但不拿,还拼命地砸!要的是什么?暴跌再暴跌!
不是说证监会开会要讲政治吗?哈哈,念文件一本正经,下台时稍微眨一下眼睛不是就能会心一笑了吗?
那么暴跌复暴跌,谁最开心?
1、老鼠仓。可以得到更便宜的筹码;
2、外资。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收购中国的核心资产;
3、被老百姓热议的贱买国产的人。说建设银行卖2.45元/股给友邦是卖国,那么二级市场跌到1.45元/股,不是就成了爱国英雄了吗?再说农行正在股份制改造,什么价格友邦才会开心地举起水晶杯呢?
4、仇华的敌对势力。你经济增长不是快吗?你不是要和谐吗?你不是要风光地搞奥运吗?看看,你民不聊生了吧?民众和zf有对立情绪了吧?
那么暴跌复暴跌,谁最伤心?
1、中国老百姓。理由地球人都明白。
2、党。"增加人民群众财产性收入"这个庄严的政治承诺,居然成了忽悠百姓进套的事实,一言九鼎的政治威严在遭受空前的侵蚀,1号肯定痛心疾首!
3、zf。"防止大起大落"的施政宣言,居然得到截然相反的现实结果,zf的能力和诚信遭受空前质疑,3号焉不忧愤交加?
所以,我们知道了,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上形成的利益集团有多么庞大,有多么嚣张,有多么贪婪,有多么残酷,有多么危险!他们就是要在中国股市上先买一只猫,然后以大象的价格卖给老百姓,然后再无所不用其极地让百姓以猫的价格再卖给他......颠来倒去,反反复复地从事着这个肮脏的游戏,其结果是国家发展再快,经济发展再好,老百姓和资本市场也牛不起来。最终,中国将为他们这个肮脏的游戏付出巨大的代价!
目前证监会的官员"出事"的已经有好几个了。前发审委工作处副处长王小石被判九年;前中国证监会贵阳特派办负责人高勇缓;前证监会副主席王益也已经被"双规"。他们都是因为其他事情牵连出来的,被发现纯属偶然。
还有没有"王小石""高勇""王益"在大楼里依然神现活现地"保护投资者利益"?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目前薄弱的法律体系是无法保证大楼里没有他们的。
为获得一己之私或者一个小团体的利益,使亿万百姓的利益受损,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受阻碍,使党和国家的威信受侵蚀,使民族复兴大业成泡影,这样的事情确实有发生的可能。
怎么办?必须将目前这种证券监管的法律框架、执行机构、制衡方法全盘推倒重来,重新建立一个受中小投资者有效监督、和市场利益相关各方完全隔离、独立行使资本市场法律监管职能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才能保证资本市场为社会的公平正义、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