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油价格跌至两周低位,为何会一跌再跌?

2.为什么国内汽柴油的价格和国际不接轨?

3.2015 年初的原油价格是短暂的吗?有持续性吗?

4.国际油价下跌对中国石油企业的影响

原油价格跌至两周低位,为何会一跌再跌?

2016年原油暴跌原因-2016年后半年原油价格

第一、受疫情影响,需求端急速下跌引起油价下跌压力。

我们都知道,整个全球原油进口主要集中在亚太,欧洲和北美三大地区,合计占比全球原油进口的94.9%,据统计其中2018年,亚太各国原油进口总量12.12亿吨,占比全球石油进口量的53.6%,各国平均原油对外依存度71.5%。2018年,中国原油进口4.65亿吨,占比全球原油进口量的20.5%,全球第一,原油对外依存度72.5%。 2.美国 2018年,美国原油进口3.86亿吨,占比全球原油进口量的17.1%,全球第二,原油对外依存度42.0%。 3.印度 2018年,印度原油进口2.28亿吨,占比全球原油进口量的10.1%,全球第三,原油对外依存度95.4%。 4.日本 2018年,日本原油进口1.51百万吨油当量,占比全球原油进口量的6.7%,全球第四,原油对外依存度82.8%。

目前由于疫情影响,据统计2020年中国进口原油大幅下滑,引起产油国库存增大,其它国家目前一样受疫情蔓延引起需求下降的情况。需求下降,油价自然有降价压力。

第二、产油国寻求减产保价未果引擎恐慌情绪蔓延。

上周五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在与俄罗斯的原油减产谈判宣告破裂,周一沙特报复性调低原油价格,导致原油价格继上周五大跌约10%后再次大跌超30%,日内最低价格触及31.38美元,引发全球对地缘政治及经济下行风险担忧再度升级。

其实这个是由于非理性引起的恐慌情绪蔓延叠加了原油的大幅下跌趋势,加剧了暴跌。

第三、做空机构累累发出悲观预期及做空言论。

记得华尔街的大鳄是最为凶猛的做空力量,如果大家还记得每次经济危机来临总有一些大鳄通过做空赚得盘满钵满。

上个星期多家国际机构认为,国际原油价格,很可能将从现在的45美元左右,跌到20美元左右,甚至会跌到10美元左右,没想到暴跌来得如此之快!紧紧过了一个星期都不到就跌到了30美元,简直就是闪崩模式!

2020年的原油价格简直就是一个噩梦的开始,原油价格从年初的最高的65.65美元,短短两个多月时间腰斩不止。最低跌到了27.34美元,总之就是恐怖来形容了。

此时全球关注的一个问题是,2014年油价崩盘的噩梦是否会重演。众所周知,当时沙特和俄罗斯与从未参与限产协议的美国页岩油生产商争夺市场份额,大幅增产导致价格下降,当时的销售收入已不足以覆盖页岩油的成本,逼迫许多美国页岩油生产商走向破产,在2015年末和2016年初跌到了25美元水平。

不过,之后页岩油却靠着借债活了下来。欧佩克之后不得不拉拢俄罗斯实施减产。时至今日,原油世界还在为当年沙特的决定买单。

当然作为原油进口大国的我们而已,量化擒牛认为油价暴跌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如此一来我们可以节省多少外汇储备啊,加上原油价格暴跌有利于RMB国际化,美元不再那么牛哄哄了。

为什么国内汽柴油的价格和国际不接轨?

国内油价会和原油价格波动基本同步,但是波动幅度差别很大,做到完全接轨的话以目前的调价机制来看,还实现不了。

只能说基本同步调整,但是调整幅度不同,这个现象是由于国内的成品油调价机制造成的,在2016年以后我国实行的成品油新调价机制中,有几个限制条件会影响油价调整的同步,分别是:

1.国内成品油调价机制中规定,以10个工作日为一个调价周期,在每第十个工作日开启调价窗口,参考标准为10个工作日以来的平均价格,而不是时点价格,所以会看到前一段原油跌破地板价,而国内油价还未到调价窗口而没有同步调整的现象。

2.新的调价机制设置了原油价格的天花板和地板价格,上限130美元/桶,下线40美元/桶,当原油价格波动超过上下限时,按照调价机制,在调价窗口开启时将不调整,也就是搁浅。

3.在《石油价格管理办法》中还有特殊的调控条款,当国际油价异常波动需要对成品油进行调控时,可以暂停、延迟调价或者缩小调价幅度。所以像前几天的国际原油价格暴跌的情况下,如果一直持续,国内成品油价格大概率是要被出手调控的,也做不到完全同步。

综上,目前国内油价的调价机制还不是完全市场化,还是市场化+调控的双轨制,做到基本同步调整可以,但是同频同幅度调整基本是不可能的,毕竟还要考虑到国内油企业的利益。

2015 年初的原油价格是短暂的吗?有持续性吗?

原油

供求关系决定原油的价格,除非作为能源消耗大国的中国在今年下半年经济出现明显好转,否则在未来一年需求端大幅改善的可能性不大。供应端是影响原油价格的关键,目前欧佩克的领头羊—沙特 2016年饱受赤字困扰,经济下行,本币大幅贬值,陷入了两难的局面,减产,又怕给其他产油国有机可乘,趁机抢占市场份额;不减产提振油价又令国家收入减少,入不敷出,赤字高企。作为欧佩克主席国的沙特,如果能联合其他欧佩克产油国减产以提振价格,对其经济是有非常大的帮助。伊朗在2016年原油出口解禁,已经计入价格之内,真正的实施对原油价格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就算有,也是买预期卖事实。

原油终归是一种商品,始终有其价格,不可能一直跌到价格为零。原油虽然下行趋势未变,不排除还会下跌到30美元/桶下方,但做空的空间已经被严重压缩,我们不建议做空。做多需等右侧,千万别猜底。如果在需求端(中国)没有明显改善预期的情况下,预料原油2016年将会在28-50美元/桶之间底部区域震荡,不排除短线拉升,但持续性可能不长。

主要风险事件:欧佩克成员国联合减产或中国经济有起色。

国际油价下跌对中国石油企业的影响

国际油价暴跌确实对中石油的利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致命的。尤其是在“地板价”的保护下,国际油价暴跌对中石油的影响微乎其微,甚至可能赚得更多。 中国原油供应构成 目前我国原油供应由进口和自产两部分组成,其中进口部分约占70%,自产部分约占30%。受我国地形和油品质量的影响,国内石油开采成本较高,目前每桶开仓成本在43-55美元之间。中国国内成品油定价是以国际原油价格为基础的。所以,一旦国际原油价格暴跌,比如目前20美元左右一桶,国内自主开采部分也以此价格定价出售,那么自产部分就会亏损。国际油价跌得越多,自产部分亏损越多。 为了保护国产部分,中国对原油设置了“地板价”,即无论国际油价跌多少,国内成品油统一按最低原油成本40美元/桶定价。按照这个规定,虽然国产的部分还是有亏损的,但是亏损不大,也就是一桶最多亏10美元,但是对于进口的部分,就有可能大赚一笔,因为进口的部分可能是20美元/桶,但是定价40美元/桶。更何况中国进口比重高于出口比重,所以国际油价暴跌更厉害。对于中石油和中石化来说,反而会赚更多的钱,根本不会有所谓的生存。 当然,如果国际油价长期在35-40美元范围内徘徊,两桶油确实会亏损,但只要时间不是长期的,其他时期的利润还是可以弥补这一时期的亏损的。这一点从2016年三桶油的利润数据就可以看出来。2016年国际油价持续走低,最低达到26美元/桶。也是在这一年,中国推出了“地板价”保护措施。当年三桶油受低油价影响,营收和利润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全年没有亏损。这主要是因为2016年的油价起初跌破了40美元。 摘要 在国际油价暴跌的情况下,中石油和中石化还没有到生存亡的临界点。最多就是少赚钱。再者,就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地位来说,你以为他们真的经营到生存亡的时候,国家不会出手相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