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油价最新走势-南非汽油
1.汽油价格对中国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2.油价上涨影响经济 中国如何应对国际油价大涨
3.油价暴跌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汽油价格对中国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不断攀升的油价让世界各国关注,也已经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然,对中国也不例外,但结合中国前三个季度的经济数字,可以看出,高油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限。
最近两年国际油价涨幅很高,每桶达到60美元到70美元。这样的高油价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也已经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然,同样也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中国原油消费量的40%左右是靠进口的,说没有影响是不可能的,多少会有一些影响,尤其是对一些消耗原油比较多的行业和企业,影响会更大一些。比如说农业生产资料,特别是化肥的生产,肯定是会有影响的。再比如,原油的加工行业也会受影响。还有交通业,包括我们每天所要接触的公共交通、出租车行业等等,都会受到影响。在成品油行业,中国前8个月就亏损80亿,原因在于原油产品的价格太高,而出厂价涨得又没有那么高。
但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程度是有限的,主要基于以下理由:一是中国总的原油消费量在世界上只占8%左右,如果是人均消费量就更小。二是中国的能源消费的替代性很强,而且消费结构主要还是煤炭,煤炭消费占整个能源消费的75%左右。而且中国的天然气消费,特别是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与国际一般的水平或者先进一点的水平相比,也还有很大的改善和挖掘的潜力。中国现在天然气和原油的利用比例是24%,天然气只占整个原油利用量的24%,国外的水平一般都是1∶1,也就是说天然气和原油的消费量是1∶1的比例,所以还有发展的余地。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就是CPI,汽油、柴油、石油液化气所占的比重还是比较低的,总的来讲也就是占1.2%左右,所以它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影响程度有限。而在中国的工业品出厂价格中,柴油、汽油和原油所占的比重相对大一点,但是也只有5.2%,所以说影响的程度应该说是有限的。而且油价的上涨也不是今年的事,已经有两三年了,大家有心理准备,也做了一些技术上和物质上的准备,这样就使得影响是渐进的。
当然,我们确实要提高警惕,要采取措施,进一步防止高油价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比如说我们可以增加供给。因为油价高了以后,过去的一些贫矿,石油储量不太高、开采比较难的一些矿,因为油价上去了,就可以开采了。我们还可以加大勘探的力度,像新疆等一些地方,油、气的资源还是非常丰富的。我们还可以增加煤炭的消费量,使用煤变油的技术。煤炭液化,把它变成油的技术,现在已经开始进入到了工业制造的阶段,像南非的公司和我们西部的有些省份已经在进行这方面的合作。这样一来,供给可以增加。
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价格的调整,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来抑制需求。通过节约能源来抑制需求,供给增加、供给的替代增加,而需求量减少,都会使高油价对中国的影响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油价高了以后会刺激供给、刺激替代品的出现,抑制需求。有些供给特别是替代性的供给,也是刚性的,有些需求如果一旦养成了消费习惯以后,是很难改变的。那个时候供给增加,需求下降,油价如果跌下来的时候,也会使得产油国、投机商受到重大的损害,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也是不利的。所以,油价问题可以说世界都在关注,也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来维持一个合理的油价,使国际的金融秩序和经济发展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油价上涨影响经济 中国如何应对国际油价大涨
根据这项备忘录,两大企业与南非索沃公司合作将在陕西和宁夏建设两座煤炭间接液化工厂。在全世界石油紧张的情况下,我国石油替代已提上日程。 我国应该如何应对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确保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和百姓生活少受影响呢? 石油涨价导致连环影响 石油涨价的影响形成这样一个链条:油价上涨通过进口、零售等影响消费;又通过成本和效益影响投资;通过环境和成本影响出口。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石油集团的专家严绪朝说,从拉动我国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看,油价上升将使消费和投资减少,出口下降,因而使国民经济受到不利影响。有关专家对我国1993年至2000年的GDP、石油进口数量和价格波动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认为:油价每上涨1%并持续一年时间,将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降低0.01个百分点。 我国每年进口石油约用汇350亿美元。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中心油价研究室主任单卫国说:“油价上涨不仅增加了国家外汇支出,而且增加炼油加工及运输成本,影响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以及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成本增加。” 价格上升,还会形成对消费的抑制因素。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专家单联文说,比如汽车消费———如果油价上涨,买车的人会减少,进而对汽车消费形成制约。从出口方面来看,石油价格越高,下游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出口会受到很大影响。 采取多项措施降低影响 “短期最该做的是让消费者感受到油价上涨特别重要。”发展研究中心的冯飞说。中国石油集团的专家严绪朝认为,针对企业,要进一步加大国内油气资源勘查开采的政策扶持力度。在国家石油安全方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的孟春认为,我国需要建立的相应机制是:加紧建立和完善中国的期货市场,以远期合同交易方式降低近期价格风险;在国际采购中加强协调,争取对我有利的价格;建立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应对各类风险。 在法律层面上,胜利石油管理局局长曹耀峰建议,国家加快石油天然气立法进程,建立健全政府对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储运、使用等全过程的管理。 但更多专家关注的是我国中长期对策:加快石油战略储备建设,是保证我国石油安全必不可少的措施;除石油外,应当努力发展天然气、核能、水电等,建立能源的多元化格局;积极探索煤变油技术的市场化;继续推行石油进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提高燃油效率;提升我国在国际油价形成中的影响力等等。 与专家们相呼应的是,国土资源部有关加强加快勘探开发的报告被批准;三大石油石化企业承担的四大石油储备基地建设速度加快;私营企业不声不响地进入到石油炼化甚至储备领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加快推动我国“煤制油”替代项目的落实……各项应对措施正在落实中。 冷静判断世界石油形势 世界油气资源潜力巨大,但分布不均。权威机构分析,2002年世界油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分别为1427亿吨和155.78万亿立方米;当前石油剩余可采储量至少可持续供应39年以上,天然气可供应60年以上。从国家分布来看,石油资源分布不均衡,欧佩克国家的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占世界的78.2%,储采比高达82年。 中石化经济咨询专家朱和说:“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石油需求剧增,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石油消费由1985年的5亿吨增至2002年的9.92亿吨,约占同期世界石油消费增长量的67%。” “世界石油资源的争夺将更加激烈;争夺的热点地区在中东、里海、西非等地区。由于里海、西非等地区石油储量有较多的发现,且比中东地区局势相对平稳,里海地区又靠近欧、亚两个消费市场,因此国际石油公司对上述两个地区增加了投资,加大了勘探开发的力度。”胜利石油管理局油气战略专家说。 孟春认为,世界中长期油价将在波动中逐步上升。总体看,油价走高是长期趋势。近期看,被扭曲的价格经过市场的调节和各方力量的较量后将会缓慢回落,但回落的空间十分有限。
油价暴跌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如此便可能意味着一场经济危机。
当代石油资源储量靠前的国家里,大部分都曾在最近2亿年中被大范围海洋覆盖,油气则主要产自古代海洋形成的地层。
以沙特阿拉伯为例,在1.9亿年前的侏罗纪,它的国土还是位于热带附近的温暖浅海,并一直持续到后来的白垩纪。浮游动植物生生不息,海洋里的搏杀也日夜不停,无数有机质堆积到海底,孕育出一系列生油岩,最终形成丰富的石油。
石油与原油区别:
石油是工业名词,是相对矿产资源而言,通常所说的石油工业,是一种矿产资源工业。在石油勘探过程中,根据勘探程度和探明情况,计算并确定石油储量。石油储量是地质勘探成果,是一种待开发的原始矿产资源量。
原油是埋藏在岩石地层里被开采出来的石油,保持着其原有的物理化学形态,是石油工业的初级产品,实现了其使用价值,是油田开发的成果,原油产量是一种已经开发的矿产资源产量。
石油一词多用于说明油层渗透率、孔隙度及油藏品位。而原油一词多用于国家统计的原油产量统计数字、评价原油理化性质及用于说明采收率、采出程度及采油速度。
石油作为矿产资源是指含水、含气的油,而原油作为一种工业产品,其中的水、气已从油中分离出来,是一种合格的工业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