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为什么美国部分地区持续出现暖冬天气 就会推动油价上涨 请高人指教

2.汽柴油零售价明起每吨下调95元和90元

3.请问美国自驾游有什么注意事项?

4.我看大选

请问为什么美国部分地区持续出现暖冬天气 就会推动油价上涨 请高人指教

美国实时油价查询-美国各州油价哪里查询

国际油价在纽约商品交易所开盘前继续上涨,纽约轻质原油2月期货上涨到每桶66.93美元的最高点。然而温和的美国气候预测让市场获利回吐,纽约天然气期货已经下跌到4个月以来的最低点。气象机构认为,截止到1月25日,美国取暖需求将比正常用量低24%,东北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取暖需求分别比正常低28%和26%。

这两天在华盛顿地区加油站,常常能听到人们对汽油价格上涨的抱怨。要知道,对一个平均每两人就拥有一辆汽车的国家来说,油价的波动一向紧牵着消费者的心。美国汽车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平均汽油价格三个月来上涨了19%。上周全国油价再次上涨,涮新了一周前创下的新记录,达每加仑1.74美元,创下了自1986年以来的汽油最高价。如今在加州的洛杉矶和旧金山,汽油平均价格已达2.15美元和2.35美元。2004年3月17日,美国能源部报告说美国汽油库存减少。这已经是能源部八个月来连续第七次报告汽油储备下降。有分析家预言到,今年夏天美国用油高峰期间,全国汽油平均价格可能突破每加仑2美元,这显然对消费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一大挑战 。

宾夕法尼亚州一个经济研究机构Economy.com的经济学家索斯顿·费西(Thorsten Fischer)说,与2002年相比,2003年美国消费者因为能源价格上涨已经在汽油和取暖用天然气上多支出了400亿美元。掂掂自己的钱袋,美国人恐怕要重新计划一下每月的家政预算了。

为什么美国的汽油价格会一路狂飙?比较明显的原因是全球原油供应短缺。目前原油价格上涨到每桶38美元,这是1990年10月16日以来的最高原油价格。与此同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不愿提高原油产量配额,而主要的石油公司也没有在需求增加的同时提高产量。还有分析人士认为,全球经济复苏增大了对石油的需求,一些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和印度,对能源的需求增大也加剧了全球的能源紧张。这些也许都能够部分解释为什么美国国内的汽油价格不断上涨。然而其它一些因素也不应该忽视,如对恐怖主义的担忧造成对石油工业投资信心不足,美元相对其它主要货币贬值,能源业在较长时期曾获得大量暴利等。

炼油业的垄断经营

不过,最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炼油业的情况。经历了多年来投资不足的困境后,炼油业目前平均生产负荷已达90%以上。面对能源需求上涨,炼油业想要扩大生产的能力已经显得捉襟见肘。近20多年来,美国各州都制定了越来越多的极为严格的环保法规,炼油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因为获利没有保障,炼油业即使在现有设备满负荷地运转时,也不愿意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能力。

从另一个方面看,能源越是紧张,炼油业也赚钱越多。根据全球著名金融服务公司UBS的数据,2004年2月最后一周,炼油业提炼石油的利润是每桶6.74美元,而五年前平均每桶的利润才4美元。在加州,炼油业所获利润更丰,今年2月底每桶获利13,78 美元,比五年前的每桶6.76 美元的利润几乎翻了一倍。

炼油业缺乏竞争是一些自由派人士的共识。经过几起合并浪潮后,炼油业的几个大公司逐渐控制了主要市场。它们很清楚,物以稀为贵。产量提高必然压低价格,利润也跟着下降。根据总部设在华盛顿的自由人士团体“公共公民”(Public Citizen)的一份能源报告,目前最大的五个炼油公司控制了美国国内产量的51%,而前10大炼油公司则控制了77%的产量。这比十年前提高了很多,那时前五大公司控制的产量为33%,最大的10个公司为54%。而垄断对老百姓来说,只能是咬紧牙关,忍。

当然,炼油业也有自己的苦衷。即使他们愿意扩大生产,投资也十分惊人。由于有严格的环保政策,在美国建造一个炼油厂需要投资20亿美元以上。即使这样还可能遭到当地民众的反对,而大家似乎都有这样的心理,为什么要选在我家附近修炼油厂?而炼油厂破坏周围的景观,增加空气中的异味是尽人皆知的常识。

炼油业的另外一个现象是一些小型炼油厂纷纷关闭。例如,壳牌石油公司不顾加州是美国能源紧张最突出的地方,仍然准备今年10月关闭在加州贝克斯菲尔德(Bakesfield)市的一家小炼油厂。壳牌公司解释说,那里的地下原油储量不能保障生产。但是俄勒冈州参议院让·怀登(Ron Wyden)最近致信联邦贸易委员置疑壳牌的解释,他问关闭那家炼油厂是否“会进一步造成西海岸的汽油市场反竞争的问题,比如通过限制供应抬高价格等。”

油价疯长的连锁反应

在美国,油价是经济车轮运转的晴雨表。汽油和其它能源价格上涨很快就会造成从钢材,化肥到各种农产品等一系列的物价上涨。最近已经有分析人士指出,能源涨价影响了消费信心并且波及股市下滑。更严重的是,它还制约了制造业的进一步复苏。目前来看,受影响最深的是美国的航空工业。如果油价继续上涨,有几家航空公司可能不得不宣布破产。这也就是说,如果你现在就职于这些相关行业,恐怕要面临双重打击。一边是家庭支出上升,一边是自己的“饭碗”可能不保。

英国石油公司(BP)集团首席执行官约翰·布朗尼(John Browne)3月23日在华盛顿说,从现在到2015年,石油工业必须投资2万亿美元用于勘探和生产才有可能满足世界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而这一笔投资相当于每年需要2000美元。布朗尼指出,近年来对石油业的投资每年平均才1600亿美元。他认为,解决当今世界能源问题的最佳方式是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外开发原油资源。俄罗斯,加勒比海地区,西非和墨西哥湾的深海区很有希望成为原油和天然气的重要产地。他还说,当地政府的合作也至关重要。

汽柴油零售价明起每吨下调95元和90元

汽柴油零售价从明天开始每吨下调95元和90元。

今天,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决定根据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将汽油、柴油每吨价格分别下调95元和90元。预计90号汽油、0号柴油零售价格(全国平均)每升分别下调0.07元、0.08元,调价于6月6日24时起执行。

成品油降价幅度根据6月6日前前10个工作日国际市场原油均价变化情况,并考虑5月23日未调整金额合并计算确定。

通知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组织成品油生产和运输,确保成品油市场稳定供应。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不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的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

据了解,2009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28次,其中16次上涨,12次下跌。此次油价下调也是2013年油价的第五次调整。

5月10日价格调整后,根据十个工作日原则。5月23日,车窗打开,但因为幅度小于50元/吨而搁浅。

根据3月27日实施的成品油新定价机制,成品油价格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5月10日,国内油价小幅上涨,国内汽柴油价格上调95元/吨。根据&other每十个工作日调整一次。原则上,新的成品油价格调整窗口将于6日开启。成品油新定价机制运行两个月以来,按照10个工作日一个调整周期,油价经历了三个调整周期。4月10日,由于调价金额低于每吨50元,第一轮没有调整,4月25日,汽柴油价格分别大幅下调395元和400元。5月10日,第三轮小幅上涨,汽柴油价格上调95元/吨。5月23日,由于调价金额低于每吨50元,第二轮没有调整。

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将降低运输物流企业的用油成本,进而通过成本传导降低对CPI的影响。

mainlandChina的油价太贵了!很多车主都有这种感觉。中国大陆的炼油成本高,税收相对较高,导致油价高企。目前我国油价中包含30%左右的税费,主要包括消费税、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但美国成品油税费的征收范围、纳税环节、税率各州不同。按定额,或按从价税率,税率普遍较低。虽然各州之间有一些差异,但平均是12%到15%,这是高度市场化的。以一种销售税为例,科罗拉多州最低为3%,路易斯安那州最高为10.75%。此外,美国成品油价格主要与美国原油期货指数(WTI)有关,而非布伦特索引链接。因为布伦特的价格比WTI高很多,所以国内成品油价格相对便宜。

百万购车补贴

请问美国自驾游有什么注意事项?

美国被人们称为活在车轮上的国家。因为美国车和油价都便宜,而且公路发达,租车远比坐公共交通来的更方便。不过,在你忍不住拔腿想要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自驾游之前,最好还是先熟悉一下在美国租车须知的注意事项,以免白花无用功哦。

美国自驾游租车攻略

美国自驾游有什么注意事项?

租车公司的选择

美国可选的租车公司有很多:

1.安飞士(AVIS),老牌租车公司,全球范围都可以租赁。

2.赫兹(Hertz),全美较大的租车公司之一!车型多,车况良好。

3.道乐租车(Dollar),英国租车公司,美国网点多,价格便宜。

4.Enterprise Holding,全美最大的租车公司,在欧洲和Eurocar是合作伙伴,在中国和一嗨租车合作。旗下有Enterprise、Alamo和National三个品牌。其中Alamo定位于经济性出游考虑,National定位于商务旅游。

如果在国内,有租租车等代理网站可供选择,还可以有打折、赠送免费GPS体验等活动,性价比算是不错。

我们在美国使用的是National租车,虽然整体价格要比Alamo的偏高,但是车况好,车型可选择性丰富。由于我们一行5人,加上行李的话需要租个7座大型SUV,在Alamo这样的车比较少,如果租两辆又不划算。所以National就是最好的选择,当然前提是要办理National的会员卡,而且配合一个Executive级别的会员折扣,简直是出行良器!当然,要是正好要一个Coupon券(折扣券)那就是省到家了。至于Executive级别的会员怎么搞,可以问问在美国的朋友,很多大公司都是用National租车,所以找起来比较容易。会员除了价格便宜以外,最大的好处就是网上预定好之后直接去会员区选车,如果预订了Fullsize尺寸的车型,那么停在该区域的所有车型均可直接开走!我们使用Executive会员,预定的是标准SUV,该区域内有7座版和大7座版的SUV,任意一辆都是可以的。最后选的是福特探险者,9天时间加上异地还车和全险一共只需325.45美元,真是便宜到不行!

从车型来说,有如下区分:

1.Economy(经济型),两厢小车,坐两个人合适。

2.Compact(紧凑型),两至三人,可以装一个大尺寸的箱子。

3.Standard / Intermediate(标准型/中档型),可乘坐四人,并携带一个30寸大箱子,一个登机箱。

4.Fullsize(全尺寸),最多可载员五人,带两个30寸大箱子。

5.Luxury / Premium(豪华型),和Fullsize差不多,但是配置更高一档。

6.Van / Minivan(面包车/小型面包车),乘员五至七人,带两个大行李的话只能乘坐五人。

7.Midsize SUV(中型SUV),长途自驾合适,乘员五人左右,美国西部自驾大部分都是SUV。

8.Standard SUV(标准SUV),乘员五至七人,可以放两个大箱子两个中箱子。

9.Exotic / Special(特殊车型),敞篷跑车之类,虽然看起来很拉风,但是感觉在西部的大太阳照射下还是比较难受的。

租车之后的保险,建议上LDW(Loss Damage Waiver)和SLI(Supplemental Liability Insurance),就是盗损免责声明和增补责任险,基本上都会包括道路救援,所以如果人生地不熟,交给保险公司最简单。切记有几个人负责开车就一定要在租车的时候把驾驶人信息共同填入租车合同,否则万一发生事故,驾驶人信息不在其中,保险公司是不会管的。

出险后第一时间拨打911,买了全险的话车直接开回就近的公司,换一辆直接上路。

自助加油和吃罚单

美国的加油站都是采用自助加油的方式,加油机上面都有信用卡刷卡机,直接按提示先插入卡,要求输入信用卡所在地的区号,然后选择相应标号的汽油,自己用油枪加完之后确认金额就可以了。但是大部分刷卡机不识别银联发行的国际信用卡,某些可以识别的机器在必须输入信用卡区号的时候输入4个0就可以使用。所以如果刷不出来的话,就直接去加油站的柜台(一般加油站内的柜台都是在便利店内)告诉店员哪个油枪,加几号的汽油,加完后可以现金或者刷卡结帐。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美国的公路上摄像头很少,警察也不多,万一因为超速之类被警察叔叔抓住怎么办呢?其实不用紧张,警察需要你靠边停车的时候一定要缓缓减速,然后靠边停车,把双手放在方向盘上,摇下车窗玻璃,等警察到达后按要求递上驾照、翻译件和护照。未经警察允许不要随意下车和取东西。开好罚单后,看看罚单背面一般会给你3种付费方式(电话,上网和去指定地点缴费),罚单内容大致两个星期左右进入系统,所以先继续在美国的旅程,等两个星期左右上网看看,有的话就直接在网上缴纳。如果不缴纳的话因为有租车合同,而租车公司有你的信用卡号,所以会直接从上面扣除,当然还要加上租车公司的罚款等。建议还是自己缴纳比较省钱。

自驾注意事项

首先特别提醒:美国的交警大多不是定点守着的,他们会开车到处巡,所以不要以为没有摄像头就可以乱开了,警察分分钟就不知道在哪儿冒出来了。有些交警、高速公路巡警还不开警车,就开一个看着很普通的车带一个不太能看出来的顶灯,看到有车违章会马上亮灯示意路边停车,我们就被便衣警车罚过一次。

另外特别要注意的是,要是有警车跟在你后面闪顶灯了,就是让你靠边停车了,停车之后打开车窗,司机手放在方向盘上,其它乘客也把手放在警察能看到的地方,美国警察相当暴力,万一英语不好沟通障碍,手又放在他看不见的地方,他很有可能立马拔枪真射你,好在我们小黄人一般不被认为是有威胁的。不久之前有个新闻说国内来的一家三口在高速公路上停车被警察发现了,后来他们开走了警察追车并示意他们停车,他们不明白怎么回事还越开越快,最后被警车逼停,由于不会英语停车后很不配合,警察直接掏枪了,得亏最后没真开枪。

所以为了安全,还是建议在出行前多了解一下美国的交规,而且美国人的驾驶习惯也和国内有很多不同,我总结了几点容易被忽视和容易出交通事故的,希望对来美国自驾游的朋友有所帮助,具体注意事项分条介绍如下:

1. 安全带和儿童安全座椅

1)安全带:加州法律规定司机和所用乘客(不管是前排还是后排)都必须安全带,不系安全带被发现肯定会被罚款,谁不系罚谁,要是有16岁以下的乘客没有系安全带,司机也会被罚。

2)儿童安全座椅:加州法律规定8岁以上儿童(含8岁)或者身高超过1米45的儿童,就可以不坐儿童儿童安全座椅了,不到8岁的孩子除非身高超过1米45的都必须坐安全座椅(估计姚明闺女肯定不用等到8岁就用不着了)。使用儿童安全座椅还要注意,安全座椅必须安装的后排,除非没有后排、后排是侧坐/朝后的座、后排座椅坏了安装不了安全座椅、或者后排座椅已经坐满了7岁以下的儿童,安全座椅才可以安装在前排。另外,一岁以下和体重不超过20磅(约9公斤)的儿童,需要使用向后朝向的安全座椅,而这种安全座椅在前排有安全气囊的车里是无论如何不能安装在前排的,所以单排跑车就不能搭乘1岁以下的小孩儿了,必须换车了。2017年1月起,加州交规更新为2岁以下的孩子都必须使用向后朝向的安全座椅,除非体重超过40磅(约18公斤)或者身高超过3英尺3英寸(约99cm)。

2. 城市内路段开车注意事项:

1)一定尊重和避让行人,即使行人违规(比如闯红灯、横穿马路等),但是这不是说你走路的时候就可以不守交规,这一条主要为了保证行人的安全,实际上闯红灯的人非常罕见。在国家公园附近和内部,还要注意避让动物。

2)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经常会有一个STOP的标志(路边有个牌子,有的地上也有条线写着),遇到这个标志一定要停车,不管有没有车辆或行人通过。如果这个STOP下面还写了ALL WAY或者4 WAY,表示这个路口四个方向都有这个标志,先到的车先停先走;两车同时到达,则右手的车先行;如果STOP下面没有写别的,表示只是你行驶的方向有STOP需要停车,这时你需要停车观察,直到垂直方向的车全部走了,你进入路过不会影响到垂直方向车辆行驶的时候你才可以继续前行。

3)还有个和STOP类似的是Yield,这个标志的意思是让行,一般上并入高速,或者小路并入大路的时候会看到,就是等没车了你再进的意思,这和国内的交规是一样的。

4.)左转:左转一定要让直行,直行的车比左转的车有优先的路权。有左转信号灯的时候看灯,没有左转灯,需要等直行的车走完了再转,绝对不能抢,很多国内来的朋友因为没有注意这一点发生车祸,还是自己全责,切记切记!左转也是要避让行人,不能抢路。

5)右转:如果有右转红灯,不可以右转;没有右转红灯,直行是红灯,先把车头伸出路口停下,如果你右转不会影响垂直方向车的行驶,可以右转;直行绿灯,右转不需要停车,可以直接转,但是有行人过马路的话,就要先让行人,不能抢。另外,有些车道写着RIght Turn Only,就是走在这个车道必须右转,不想右转需要提早换道。

6)遇上前方堵车,你前方路段已经没有能容下你的车的空间了,即使你是绿灯,你也需要在红灯线内等待,不能进入路口。也就是说,你是不能停在路口里面等的,必须在红灯停车线的后面等,以免堵塞路口,影响与你垂直方向车辆行驶。没有红绿灯的路口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能堵塞。大概国内一堵车就堵就是这个原因了,路口一堵,四个方向就全堵了,谁也走不了。而美国交规这个规定就避免了堵,一个方向堵车不会影响其它方向车辆行驶,堵塞路口也会吃罚单的。

3. 高速行驶注意事项:

1)西部各州的公路基本都是不收费的,但是有些市区内的Express Lane是收费的,就是所谓的快速车道,一般是最左边那条车道,如果误入会吃罚单。也有个别收费公路,凡是看到Toll?这个单词就是收费的,但是并不意味着会遇到收费站,走这些收费公路一般需要先在网上预约缴费,误入也会吃罚单,但是如果你发现你进入的收费公路,也可以回去在48小时内上网补交费,以免被罚,罚款要比应交的费贵多了。例如,从洛杉矶到圣地亚哥的路走5号公路就是免费的,但是用导航又没有设定不走收费公路的话,导航一般会让你走收费的73号公路,因为73号比较近(但并没有近多少),第一次走这条路的同学容易碰到这个问题而吃罚单。看下图的标志,不要往73那边走就对了。

更多关于美国自驾游有什么注意事项?,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我看大选

让全世界瞩目的世纪大选演变成了一场闹剧之后,奚落的声音竟然从四面八方涌出。美国各方面的潜力和运气会不会将优势再保持半个到一个世纪呢?全人类的精英包括美国的精英都反复提出这个问题,都在穷尽所能寻求它的答案。因为很简单,美国的命运,无论它活跃还是沉沦,全球参与还是孤立主义,都影响世界重要国家和次要国家的政策走向。

当然,全人类的俗人也都关心老美,他们想知道美元和本国货币的比价,美元和其他西方货币的比价,他们应该持有哪种货币,比例是多少,走向如何。怎样保值?怎样投机?他们通常看道琼斯评论指数、标准蒲尔指数、纳斯达克指数、穆迪公司分类信用等级、《商业周刊》、《财富》和《福布斯》杂志,关心自己那点资产怎样增值?怎样运营?

美国车民的油耗关系到中东和挪威的油价,关系到科威特、阿联酋、文莱的国家预算,关系到中国镇海石化联合企业该不该吃进一批原油期货。美国平民在饮料上的偏好,关系到哥伦比亚的咖啡种植园、斯里兰卡的茶农和西非国家的可可上任的收入;美国人穿衣的时尚,关系到意大利的时装设计师、中国的纺织厂、巴基斯坦的棉花价格;美国小孩玩的玩具爱好及美国妇女的雨伞,一直吸引着香港、台湾设计人员的眼光;美国的新版电脑软件,引起从冰岛、印度到中国所有电脑迷们的兴趣;托福考试、GRE考试和美国MBA文凭成为亚洲中学生和大学生们的目标;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和麻省理工,对无数知识界人士来说,如数家珍。

我曾接触过一些美国人,商人和知识分子都有,他们只关心别人能否有实力或潜力在某个方面超过美国,从不想美国会变穷、、分裂、崩解。我也曾与日本和德国学者交谈,发现他们极看重美国,他们几乎没有不在美国留过学或者讲过学的。我的许多朋友从80年代初就陆续赴美,在美中之间来来往往,他们从不提美国会怎样“垮下去”,他们从东方文化的视角出发,也从未有人去研究罗马帝国,研究李维、吉本、马基亚维利关于那遥远的消失的西方。有的台湾学者和市民干脆把身家性命拴在美国身上,美国比他老爸还重要,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比他们手中的重要得多。

这就是美国。

弄清美国的经济结构和运行,已经让人雾里看花,真幻相叠;要了解支撑和助托经济的美国政治,有如钻入九曲迷宫,常常连美国人自己也搞不明白。越战之后,许多美国人认为政客的本质就是骗人,渐渐厌倦,疏远政治,每届总统大选的投票率总低于50%。美国政权运作也越变越复杂,人们就更不想弄清也弄不清美国政治的运行机制了。最后,只好把大选变一种谁上台会对自己所在的利益集团或自己国家好的简单公式。(

从历史和现实看,都可以把美国政治称为“民主政治”。

然而这种“民主”根本不是或不全是大多数中国人或亚洲人根据自己文化传统所理解的“民主”。或者是给所有人言论自由;或者是总统直接选举;或者是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或者是军队受文职人员支配;或者是参众两院制度;或者是利益集团与院外活动集团......如此等等,像美国宪法所标榜、美国政治家和思想精英所鼓吹的那样。

即便不理解,也不妨听听那些民主鼓吹者所说的民主的内容。

根据美国政治理论家舒姆彼得的见解:至少有三个边界模糊的民主派别--它们是侧重意识形态的理想派、侧重结构的古典派、侧重务实的经验主义派。它们关于人道主义、平等思想、个人自由和权利、宗教自由、集会和政治活动自由、言论出版和批评政府的自由、照顾公众利益、少数人权力保障、就问题的决策作出决定的权力、立法机构对抗行政部门的实权、两党制或多党制、自由公正地选举官员等民主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解释都不尽相同。

这样就更让我们的对民主政治困惑。

可是我们对美国民主政治所能动员和具备的庞大现代化的经济、军事力量所留下的深刻印象,又迫使我们去了解,哪怕皮毛地了解那个制度。

我想我只能尽力而为。

务实派的舒姆彼得激烈地批评了古典民主派和理想民主派。对古典派把公众利益奉为最重要的宗旨,他很不以为然。他嘲弄道:所谓公众利益究竟是谁的利益?

他认为,政治的作用无非就是准确地判断谁的利益算是公众利益;在一个社会中,各种集团各有不同的利益,那么,以谁的利益为主?政治斗争就是说服某些集团,使他们相信他们所认为的利益并不真正比其他利益更重要。

可以说,政治斗争能当成粗地使用的权力来压服一个集团,使它的利益服从另一集团的利益。

说得真够赤裸裸的。

当然,作为政治的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它还包含着讨价还价,搞妥协。但未经专门训练的人根本就理不清一大堆民主头绪,也捞不到自己的那份利益。

于是,美国政治家和政治理论家达成共识:比较简单而漂亮的解决办法是保留民主国家这个词,但根据实际经验加以解释。

美国的实际情况大致是,它自称的民主国家是为了政治决策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在这种形式中,个人通过竞争来争取人民的选票,以此获得权力。这样,人民的作有就不在于直接决定重大问题,而是从互相竞争、毛遂自荐充当人民领袖的个人当中选出一个政府来,一旦这些人被推选出来,这就是作出决策的政府了。但政府的选出和运作,远比公开表明的复杂,矛盾和斗争,取得一致意见,讨价还价,结盟,互相妥协。号称民主的政策政治也许不是人类最崇高的发明,但是它很可能是人类发明的最有吸引力的游戏之一。

就是这种制度所形成的20世纪的美国,深刻地影响着21世纪的国家、政府和民众。

今天,在一个商品经济发达、广告宣传无孔不入的中国,人民习惯了不是听说什么,而是看做什么,结果和效果怎么样。

我们可从早期美国政治制度的形成,看出今日美国的身上烙印着什么样的遗传基因。

18世纪时,北美殖民地人开始意识到他们具有美国人的特点和个性,已经不再是美国人了。但远远谈不上今天人们谈论的民族主义。前殖民地各州关系松散,13州除了一个“骗取钱财的乞丐”一般的国会之外,根本不存在什么政府。换名话说,北美独立后的政治实体根本不是“国”,而是州。国会这个精神涣散的协商议事机构,竟然能战胜意志坚决的美国,令许多人意外,可见美国伟大的力量扎根在民众间。

到1786年,一些精英如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和本杰明·富兰克林之辈意识到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和与列强一样的统一的对外对内的美国,而不是荷兰式的“联合省”。同时,民众从经济不振、硬币匮乏、债务链越拖越长越积越多中感到,松散的《邦联条款》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对自己也没实利。当时,人们希望和焦虑交织,骚动和混乱迭起。谢司起义打破久拖不决的现状,国会投票召开制宪会议,地点定在费城。

参加制宪会议的55名代表中,华盛顿和富兰克林有国际声望,其余也是当地受尊敬有影响的名流,24人在所有13个州中均深孚众望。一半以上代表出身上等家庭或接近上等家庭。出身下层的仅少数几人,其余的人都有体面的家庭背景。

从经济状况看,有10来个人是豪富,另外10来个也相当富有,其余的在某种程度上都称得上有钱人。只有少数几个可以算是穷人。富有者大多拥有土地或奴隶,还有10多人拥有城市地产,其他10多个人在西部拥有土地,可以从事投机买卖。20多人拥有农田,不到10人拥有证券,6人拥有船只,3人在制造业中有投资。

有10来个人主要是种植园主或大农场主,另外12人主要从事律师业,还有12个州政府官员依靠薪金为主。有2人是医生,1人是印刷工人富兰克林,虽然有几年他主要从事科学研究,而且还担任过殖民地驻伦敦的外交官。

代表中几乎有一半受过大学教育。当时高等教育很不普遍,这个数字确实惊人。所有代表在名议上几乎都属于一个教派;好像没有一个人是狂热的宗教徒。他们都是一些讲究实际的人,对他们来说,宗教虽占有一定地位,但不占主要地位。

最年轻的一名代表名叫乔纳森·戴顿,当时他仅26岁。他有相当出色的资历:16岁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此后即参加大陆军,19岁晋升为上尉,一直随军服役。最年长的代表最富兰克林,81岁。代表的平均年龄为43岁。

55名代表中一半以上在革命时期在军队中服过役,几乎所有的代表都曾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过革命。更为突出的是曾参与乡村发展的人占很大比例,不仅在宪法制定者中如此,而且在赞成批准宪法的人当中也是如此。正如一份权威性的研究报告指出的那样:“如果说有什么特点使拥护宪法的领袖后来团结一致,那就是他们在革命时期在大陆军中有过共同的经历。”

因此可以说,参加费城制宪会议的代表比普通公民具有较优越的社会背景:他们受过较好的教育,他们比较富有,他们在各自的地区有较大的影响。在一个为生存而斗争的新兴国家中,推选代表参加一次为治理这个国家提出方案的会议,选出这样一些重要公民担任代表中理所当然的。但是,除此以外,推举社会名流还有其实际的政治原因。支持召开费城会议并负责指定代表的各州立法机构成员一致认为,指定一些在本地区举足轻重人物为代表具有重大意义。否则,他们的工作成果得到批准的可能性将会很小。

对于当时合众国13州的350万居民来说,这些代表的代表性如何呢?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他们没有什么代表性,因为他们都是些名流,而且是由州的立法机构推举而不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不过,由立法机构指定代表这样一个程序是当时的一种习惯做法。1913年以前,美国的会议员一直是通过这种程序产生的。我们应当记住,指定代表的那些立法机构当时是通过世界上最“民主”的选举产生的。这里,“民主”是指拥有选举权的人所占的百分比而言的。奴隶和妇女是没有选举权的,一般说来,选举权也仅限于有产者所有。当时在欧洲也是这样,但是在美洲,获得土地要容易很多。新近的研究表明,在美国,选举权实际上是很广泛的。据估计,马萨诸塞州的白人成年男子中80%享有选举权。新泽西洲显然也超过半数,弗吉尼亚州则稍低于50%。

代表们常说,他们是代表“合众国人民”的,这么说也许是正确的。他们当然不可能代表忠于英国国王的保守派,也不会有人指望一批革命者会邀请支持他们过去的统治者的人来参与起草政府的新章程(其实很大一部分亲英分子早已逃往英国和加拿大了)。我们一想到法国革命,总认为这场革命比美国革命流血更多,更富于报复性。但在法国革命期间,只有千分之五的人移居国外;而美国革命期间移居外国的人数达千分之二十四。与法国革命还有一点不同:美国政策一经制定,就结合实际朝前发展,而不采用倒退的途径。

这些代表全是与平民和显贵接触广泛的政客。他们在军队和地方支持过革命,他们深刻理解革命和实质和当时的各种思潮。当时13州中有30个稳定的政治派别,除六个派别外,其余派别都有代表各自立场的代表与会。他们受地方父老之托,必须维护本地区民众利益,他们熟悉这些,而且擅长权术、辩论、手腕、诡计、舆论操纵和妥协。他们中既有激进的理想主义者也有油滑的商人;有人高谈阔论人类的理想治理方式、政治哲学、合法权利、民权、国家的结构和形式;也有人实际地保障南方人在奴隶上的投资、西部土地投机者的赚钱自由和航运集团的自由。

他们投票决定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凌驾于各州之上的中央政府。它由最高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三部分组成。

他们制定了美国宪法和修的程序。

他们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辩论,作了无数次妥协和表决。为这套既不像罗马也不像英国的制度的诞生费尽了心血。最后总算为他们那个日后谁也未料到的国家打下了政治的和法律的基石。

正是这块基石,看似古怪复杂纠葛不清,语焉不详,却保障一个超级强国一步步脱胎变形成长,击败许多昔日和新兴的对手,最后笑傲天下。

美国的政治传统有两个来源:

罗马的,

和英国的。

罗马帝国扩张和稳定的基础在于它用法律的形式保障公民在农业上的长期利益。

大英帝国的扩张和稳定的基础在于它确定了利益分割分配互相制衡的监督的制度,保障本土的工商贸金融体系稳定和持续性地扩张。

如果某种人类发明的制度具有扩张性,它就能扩张成一个帝国。

如果它还兼有包容性、稳定性和灵活性,很可能就使帝国变成长期的、稳定的和强大的。

寻找扩张的、稳定的、灵活的、包容的制度,并把它栽到最适合的土地和海洋上,费尽了人类的心机。

看到一个帝国,应该想到产生它的制度。

帝国的扩张性、稳定性、灵活性和阳寿,也取决于制度和生命力、张力和承受力。

除此之外,还有时间、运气、地缘和其他因素

哪些个人和团体拥有权力,或者影响美国政府的权力决策呢?

总统,总统任命的官 ;国会参众两院议员和他们的各种委员会,议长;最高法院为首的美国司法系统:上诉法院、赔索法院、哥伦比亚特区和其他巡回上诉法院、军事上诉法院、关税法院、征税法院、准司法机构和州司法系统;总统所属机构;白宫、各个委员会---行政、经济、环保、工资物价、国际经济政策、内政、能源委员会、国家安全委员会、贸易特别代表(中国人最熟悉他们的名字,加卡拉·希尔斯和巴舍夫斯基);和各部:财政、国防、司法、内政、农业、商务、劳工、卫生教育福利、住房和城市发展、运输、能源部;还有名目繁杂的委员会.......外交机构、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和国家安全局、军队---它包括我们熟悉的空军、陆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国民警卫队---以上机构和个人都属于直接的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

它们的运行和表演,往往是形式上和表面的。在最直接的政策制定者和选民之间,还有强有力的第二圈人物和集团,他们也参与并影响政策的制定。对他们的面目,美国之外的人们感到陌生,而且讳莫如深。

一般地说,他们是利益集团和院外集团。

在第二圈人物中还有两股力量很强大,能对美国政策的走向施加直接影响。其一是各州和地方政府;其二是政党。有人把它们视为政府一部分,是一种“中间结构”。

利益集团又称压力集团。院外集团概念模糊,许多集团确实雇用一批说客,而且也确实在国会外面对议员乾地疏通活动。但有些也不尽然。院外活动更多地是指许多利益集团所采取的战术。只有利益集团大家都没有争议。1989年夏季以后,中美关系紧张,美国动员了庞大复杂的各种力量攻击和遏制封锁中国,中国用尽气力反击并打坡这种封锁。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中国人希望弄清在美国究竟谁当家、谁管事?弄来弄去,反而更糊涂了。

利益集团,包括企业公司、工会组织以及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与联邦政论打交道的某方面某部门人群。

据估计,美国人发别属于10万个协会、俱乐部和私人组织。

一般讲,欠发达的农业国家的人民可以通过地理区域的代表性来反映他们的要求。然而一个庞大的现代化工业国,仅仅依靠地域代表性就不足以反映各不相同的、涉及范围广泛的各种利益了。这千万个有组织的利益集团,分成几种不同的类型。最普通往往按商品划分,本集团成员组织起来谋求更强大的经济地位,说通俗点,就是国家必须为我的团体说话立法掏钱,或者说这国家有我一份。它们范围极广,如核桃种植者协会、全国肥料协会、烟草协会、国际冰淇淋制造者协会、全国药品零售商协会、牛奶场主联合会等。

还有一类经济利益集团,它们代表着更大更广泛的经济利益,如美国农业社联和农场主联合会、美国商会、全国制造商协会等。

像美国医药协会、美国律师协会、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演员公会、美国建筑师协会、美国作家盟会等团体,是按职业专业划分的经济利益集团;美国退伍军人组织由退役老兵组成,它们为退伍军人争取养老金和奖金,影响力很大。美国退休人员协会也属于这一类;全国有色人种协会等组织专门为黑人争取种族平等和权利,美国印第安人全国大会则为印第安人争取同样的权利;全国妇女组织积极出面为妇女说话论理;全国协会发起之初仅作为业余射击爱好者联谊会,后来成为有2000万以上成员的反对枪地控制立法禁枪,协会作用甚大。

没有一个普通的美国人怀疑大企业和集团公司在社会上拥有令人生畏的巨大力量。在崇尚金钱的国家,基本的商业生产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骨干部分。500家美国大分司---控制了全国3/4的工业资财,它们的营业额占全国经济一半以上。它们当然有很大的政治影响。美国几次企图对中国实施301条款进行贸易制裁和取消最惠国待遇,它们因在中国有投资利益便积极斡旋,由于门路熟,劲用到点子上,最后都有惊无险拉倒了事。

工会在资本主义的美国形式上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美国的劳联--产联是美国社会中重要的权力之一,但近年来服务业和信息产业发展,美国人就业广泛,工会的力量在削弱。

利益集团五花八门,它们的组织形式和斗争方式多种多样。

下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它们怎样为自己的利益活动

..........................................

这次大选为何争夺的如此激烈?我看是背后的利益太大,不仅利益大而且利益的积累速度太快。

那么利益到底有多大呢?越战失败之后,里根政府奉行了名不见经传的供应学派理论,释放了美国的金融魔鬼们。美国的制造业在让出了一些阵地后,开始向高技术转移;美国的金融体系渐渐形成银行、有价证券和各种基金的三分天下,使投资来源越来越多元化和灵活;公司兼并、购并、资产重组和中小企业创业之风一阵高过一阵,越来越多的法人和自然人投入到新时代的经济激流之中。今天我们看美国的民主,好象是政治和制度上的民主,实际上那只是它的表像,它的根基还是重商主义的经济民主。

从70年代到90年代的二十年中,美国金融机构大多是非银行界。而银行界的集中和兼并也愈演愈烈。在80年代下半期,美国被兼并的银行即有3000余家。除了兼并活动外,1927年法律限制的大商业银行不能越洲的规定渐渐也被打破。1985年6月,地方性银行通过双边或多边协议互设代理行、支行分行的协议被高等法院裁定为合法。

如果说美国的成功得之于高新技术和创业精神,那芯片和软件也属于表面上的,真正的尖端活儿都集中在金融上。举个例子:1991年,美国军队和多国部队用了600亿美元,近100万军队,投弹20余万吨,杀伤伊拉克军民20万人,毁掉了成千上万的伊军坦克,把萨达姆·候赛因的军队赶出了科威特。然而至今已经10年了,仍无法把萨达姆赶上台。其间不知想了多少招,连旁观的人都不耐烦了。而仅仅一个索罗斯,在某个看不见的地方下达指令,由几位年轻的操盘手按几下键盘和鼠标,就挤垮了整个东南亚国家和日本、韩国、俄罗斯。至今全球还惊恐不安,金融余震一再发生。

在1999年1月欧元问世前,经济全球化的唯一媒介是美元。表面上,马克和日元也被用于外汇储备和结算,但说到底是美元说了算。对美元的依赖为华盛顿金融与货币政策专家们创造了一种权力和地位,这种地位越来越多地把他们引上了剥夺其他民族利益的境地。在围绕金融统治权力所进行的隐蔽战争中,判断力量的就是外汇汇率。而美国损人利己的美元利率政策又在不断创造着巨大的利益。外汇市场绝对是按照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的节拍运作的。专家们对于这种现象束手无策只不过表明,他们的理论忽视了在世界金融网络中拥有美元权势利益的人们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