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子加油站电话_独山县汽油95号油价格
1.石油是怎么形成的?
2.中国有那些输油管线?越具体越好!
3.航空煤油的详细介绍
4.矿产测勘处的区域地质调查及成果
5.如何加盟中国石油?
6.油气管道输送是什么?
石油是怎么形成的?
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
石油,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扩展资料1.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 -1.0g/cm3,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 ~ -60摄氏度),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摄氏度以上,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
2.原油的颜色非常丰富,有甚红、金黄、墨绿、黑、褐红、至透明;原油的颜色是它本身所含胶质、沥青质的含量决定的,含的越高颜色越深。
3.石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质(这是其主要成分)、胶质(一种粘性的半固体物质)、沥青质(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体物质)、碳质。石油是由碳氢化合物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质液体。
参考资料:
中国有那些输油管线?越具体越好!
华北、中部地区原油管道
华北地区有大港油田、华北油田,都敷设有外输原油管道,华北地区的炼化企业,有地处北京燕山的东方红炼油厂和大港炼油厂、天津炼油厂、沧州炼油厂、石家庄炼油厂、保定炼油厂、内蒙古呼和浩特炼油厂。原油管道总长度1847.4公里。
华北地区最早修建的原油主干线是秦皇岛至北京的秦京线,为北京东方红炼厂供应原料油。秦京线14年4月开工,15年6月19日投产。管道全长324.6公里,年输油能力600万吨。穿越河流11处,铁路14处,公路40处,跨越河流(永定河1574米)和水渠5处。由洛阳石化设计院(中国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设计,管道三公司和江汉油田建设公司施工。
大港至周李庄输油管线1968年建设,这条管道是大港油田惟一的一条原油外输线。起点多次发生变化。总长210.5公里,年输能力500万吨。
任丘至沧州原油管道,16年元月1日开工,4月1日投产,全长109公里,年输油能力500万吨,1983年经过改造,年输油能力770万吨。以华北油田为源头的原油管道,还有任沧复线;任沧新线,任京线(任丘至北京)、沧临线(沧州至临邑),河石线(河间至石家庄)、任保线(任丘至保定)、阿赛线(阿尔善至赛汗塔拉)。
中部地区油田,分布在湖北和河南两省境内,有江汉油田、河南油田和中原油田,主要炼油企业有湖北荆门炼油厂和河南洛阳炼油厂。原油管道总长度1347.5公里。
江汉原油管道有潜荆线(潜江至荆门),10年建成,全长90公里,年输能力170万吨。
河南原油管道有魏荆线(魏岗至荆门)和魏荆复线。
中原原油管道有濮临线(濮阳至临邑)、中洛线(濮阳至洛阳)及中洛复线。
另外,港口至炼厂原油管道总长度859.3公里。
东北地区原油管道
东北地区是原油生产的主要基地,有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和吉林油田,原油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3.5%,原油管道达3399.6公里。
大庆油田从1966年起,年产量达到1066.89万吨以后,探明的石油并未全面开发。10年7月,总理和副总理,同余秋里、商议,决定提前动用大庆油田的后备,并决定集中资金修建大庆原油的外输管道。10年8月3日,东北管道建设领导小组开会正式筹备,命名为东北“八三工程”。
东北“八三工程”的起步,是从抢建大庆至抚顺的庆抚线开始的,这条管道从黑龙江肇源县茂兴穿越嫩江后,向南经吉林省的松源、农安、长春、公主岭、梨树、四平,进入辽宁省的昌图,经铁岭,终至炼厂较为集中的工业城市抚顺。末站设在抚顺康乐屯,以支线向抚顺石油一厂、二厂、三厂供油。庆抚线全长596.8公里,其中直径720毫米的管线558.6公里,10年9月开工,11年8月试运行,10月31日正式输油。工程总投资2.93亿元,年输油能力2000万吨。建设长距离、大口径、输送“三高”原油的管道,这在中国是第一次。
庆抚线建成以后,指挥部正式组建了勘察设计研究所(以后与管道局设计院合并为管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施工队伍也全部调入,正式编为管道工程一处、二处、、三处(以后更名为管道一、二、三公司)。此后的续建工程在形成了专业队伍的情况下,改变了人民战争式的做法,12年开工建设了铁岭至秦皇岛管道,13年10月开工建设了大庆至铁岭复线,14年10年开工建设了铁岭至大连的管道。在此期间还建成了抚顺至鞍山炼厂、石油二厂至辽宁电厂、丹东至朝鲜新义州、盘锦至锦西石油五厂等短距离管道。到15年9月,5年中建设输油管道8条,共2471公里,其中主要干线2181公里,形成了以铁岭站为枢纽,联接大庆至抚顺、大庆至秦皇岛和大庆至大连的3条输油大动脉,东北管网逐步形成。
东北“八三工程”,为中国管道建设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组织建设和管理模式,奠定了中国原油管道勘察设计、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各项规范的基础。
华东地区原油管网
华东地区主要油田为山东胜利油田,是继大庆油田之后建成的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投入开发后,陆续建成了东营至辛店(1965年),临邑至济南(12年)两条管道,直接向齐鲁和济南的两个炼厂输油。14年,东营至黄岛管道建成后,原油开始从黄岛油港下海转运;15年后,开工修建了山东至仪征、东营至临邑的管道,开成了华东管道网,原油又可从工江仪征油港水路转运。18年建成河北沧州至临邑、19年建成河南濮阳至临邑的管道,华东油田和中原油田的部分原油,也进入了华东原油管网。长江北岸的仪征输油站(油库)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原油转运基地,除供应南京炼油厂用油外,通过仪征油港转运长江沿岸各炼油厂。华东地区原油管道总长度2718.2公里。
华东原油管网是从修建临邑至南京的鲁宁线时开始筹划的,后只修建至江苏仪征,仍称鲁宁线;鲁宁管道的建设,地跨山东、安徽、江苏3省。这条管道建设中,指挥部提出了“管道为业,四海为家,艰苦为荣,野战为乐”的响亮口号。鲁宁线15年10月20日正式开工。18年7月建设投产,全长652.58公里,年输能力2000万吨,由管道勘察设计院设计,管道一、二、三公司施工。
东营至辛店(东辛线),1965年元月开工,12月完工投产。全长79.36公里,设计年输油能力540万吨,支线7.5公里。
临邑至济南(临济线),13年建成投产,全长67.3公里,年输油能力110万吨,穿越大型河流3处(黄河、徒骇河、小清河),黄河穿越用顶管方式施工。
临邑复线,1991年建成投产。全长69.5公里,年输油能力150万吨。复线穿越大小河流41处,干线公路7处,铁路3处,黄河穿越用冲砂沉降法施工,临齐线、临济复线由胜利油田设计院设计,胜利油田建设公司施工。
东营至黄岛(东黄线),13年建设,14年7日投产,原长248.93公里,由胜利油田设计院设计,胜利油田建设公司施工。管道局接管后,年对全线进行了技术改造。管线全长245.32公里,年输油能力1000万吨。1986年7月,东黄复线建成后,东黄线随即扫线停输。1998年8月23日恢复输油(东黄线输胜利油,东黄复线改输进口油),改造和恢复工程,由原管道勘察设计院设计,管道四公司和胜利输油公司所属管道安装公司施工。
东黄复线,1985年开工,1986年7月17日投产。全长248.52公里,设计压力6.5兆帕,年输油能力2000万吨。这是中国建设的第一条自动化输油管道,由管道勘察设计院设计,自动化部分与国外公司联合设计,管道二、三公司施工。
陆上成品油管道
中国最早的长距离的成品油管道是13年开工修建的格接成品油管道,起自青海省格尔木市,终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17年10月全部工程基本均完工。管道全长1080公里,年输送能力25万吨。
格拉成品油管道由中国总后勤部组织修建,由总后勤部青藏兵站部输油管线团进行格拉线穿越长江源头楚玛尔河、沱沱河、通天河等108处河流,翻越昆仑山、唐古拉山等9座大山。有900多公里管道处于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处5200多米)的严寒地区,有560公里铺设在常年冻土地带。冻土层厚度从几米到上百米,有冰椎、冰丘、爆炸克水鼓丘,还有厚层地下水,热融滑塌等特殊不良地质现象。难题多,施工难度非常大。格拉线是国内首次用的顺序输送工艺,顺序输送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和灯用煤油4个品种5种型号的油品。为青藏公路沿线加油站和拉萨供油,军地两用。
格拉线通油之后,不仅有利于边防战备,也为世界屋脊的西藏注入了生机,创造了经济繁荣。可以说石油流向哪里,哪里的经济生活就发生质的变化,从而确立了“石油经济”的西藏的特殊地位。
距离较长的成品油管道还有1995年建成的抚顺石化至营口鲅鱼圈管道,全长246公里;1999年建成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管道,全长185公里;2000年10月22日开工建设的兰州至成都至重庆的管道,全长1200多公里,目前正在建设中。
西北地区输气管道
靖边至北京的陕京线,是国家的重点工程,也是早期西气东输的骨干工程,为目前国内建设水平最高的输气管道。
靖边至北京的陕京线,是国内第一条长距离、大口径和高度自动化的输气管道。1996年3月开工,19年9月10日建成,全长918.42公里,设计压力6.4兆帕,年输气能力不加压13.2亿立方米。投产后二期加压站(榆林压气站)于1999年11月10日建成,年输气能力达到22亿立方米。三期加压(黄河西及应县加压站)于2000年11月15日建成,年输气能力达到33亿立方米。
陕京干线起自陕西省靖边县长庆气田天然气净化厂首站,终于北京石景山区衙门口北京末站,途经陕西、山西、河北、北京3省一市22个县,并穿过3条地震带,翻越吕梁山、恒山、太行山3座山脉,穿越无定河、秃尾河、窟野河、黄河、永定河5条大河。全线穿越河流230处、铁路21处,大型公路131处。为了适应调峰需要,2000年1月6日建成大张坨地下贮气库和118.5公里配套管线工程,调峰能力为500万立方米/日,年有效调峰量6亿立方米。
陕京线各项工程用了国际公认的先进标准。陕京线由管道设计院与国外公司合作设计,管道一、二、三公司,大庆、长庆、四川油建公司参加施工。
鄯乌线(鄯善至乌鲁木齐),1995年9月26日开工,1996年9月30日完工,19年3月10日正式供气。全长301.6公里。穿越河流6处、铁路6处、公路79处。
鄯乌线是国内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输气管道。首次用环氧粉末喷涂防腐。国内首次用同沟敷设有通信光缆,长度310.78公里。
鄯乌线也是陆上首次按照国际惯例组织施工的大型项目。引入了监理制(监理范围:从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试运、验收及投运一年的全过程监理)和第三方质量监督制。工程用了总承包方式,又称“交钥匙工程”,也是国际工程市场通用的做法。
新疆塔里木油田,有油藏也有气藏。气藏储藏丰富,开发远景大,1996年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305.23亿立方米,1996年开始敷设输气管道。20世纪末,探明天然气储量已达5000多亿立方米。已建输气管道有塔轮线、轮库线,西气东输至上海的干线也从这里为起点。
塔中至轮南(塔轮线)。1995年7月1日开工,1996年8月16日竣工,全长302.15公里,塔轮线也是中国第一条沙漠气线,与塔轮输油管线和通信光缆同沟敷设。
其他地区输气管道
河南濮阳至沧州(中沧线)。1985年4月1日开工,1986年4月28日完工,8月7日向沧州化肥厂供气。全长361.89公里,设计压力5.1兆帕,年输气能力6亿立方米。管道穿越铁路4处、公路38处、河流92处。首站装有引进的半人马座T4500型燃气轮机及两台离心式压缩机和配套的附属设备,是国内输气管道第一次用压气设备。1999年19月20日更换新管,10月22日恢复运行。管道技术公司封堵作业处进行作业,原管道勘察设计院设计,管道二、三公司施工。
西北地区原油管道
西北地区是50年代初全国石油勘探的重点地区。1958年在甘肃兰州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引进的现代化炼油厂——兰州炼油厂。1958年12月建成的克拉玛依至独山子原油管道,标志了中国长输管道建设史的起点。西北地区原油管道总长4102.7公里。
花格线起于青海省西州境内的花土沟油砂山(油田集中处理),终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南郊,向格尔木炼油厂供油。1987年9月开工,1990年9月21日正式投产输油,全长435.6公里,设计压力6.27兆帕,年输油能力100万吨。由管道勘察设计院设计,管道一、三公司施工。17年分两期进行改扩建,输油能力达到200万吨。花格线用的明线载波远程控制自动化系统,在国内尚属首次。花格线也是在高原地区敷设的第一条原油管道,管线最高点大乌斯山,海拔高度342米。
轮库线(轮南至库尔勒)是塔里木油田的第一条原油外输管道,原油轮至库尔勒后装火车处运,1991年7月2日开工,1992年7月1日竣工投产。全长191.79公里,年输能力100万吨至300万吨,管道勘察设计院设计,管道二公司施工。在设计施工中用了多项新技术。例如,运用卫星遥感和卫星定位技术,优化了线路走向;自动化控制使用汉语进行操作,交互式图象、图形、语言综合传输对生产单体进行监视管理;利用太阳能和风力发电,作为阴极保护电源等等。
塔轮线(塔中至轮南)是我国的第一条流动性沙漠管线,75%处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1995年7月1日开工,1996年8月16日竣工投产,年输油能力100至600万吨。塔轮线全线302.15公里,同沟敷设有输气管道和通信光缆。
库尔勒至鄯善(库鄯线),这条管道是国内首次用高压力、大站距方案,首次用钢级为X65的钢管。1996年6月开工,19年6月30日竣工投产。全长475公里,设计压力8兆帕,设计年输能力,一期500万吨,二期1000万吨,全线用先进的管道自动化(PAS)系统,管道穿越河流、沟渠、铁路公路33处,开都河宽736.4米,定向钻穿越,原管道勘察设计院与意大利斯南普及堤公司联合设计,管道一、二、三公司,管道电信公司,四川油建,中原油建,洛阳公司等单位共同施工。
马惠宁线(马岭至惠安堡至中宁)全长164公里,年输油能力350万吨,18年8月开工,19年6月投产。跨越河流、洪沟44处,穿越河流34处,铁路2处,公路41处,管道勘察设计院设计,管道三公司施工。
航空煤油的详细介绍
闪点:38℃
自燃温度:超过 425℃
凝固点:-47℃(-40℃for JET A)
露天燃烧温度:260-315 ℃
最大燃烧温度:980 ℃
航空煤油是喷气发动机飞机专用的航空燃油。 又称喷气燃料,主要用作喷气式飞机发动机的燃料。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空军飞机和大型民航客机已开始使用航空煤油,但来源一直靠从前苏联进口,1959年进口量近50万吨。为解决航空煤油的国产化问题,1956年和1957年石油部曾组织玉门炼油厂按苏联喷气燃料规格,以玉门原油试生产两批航空煤油,但在地面台架试车和空中试飞时发现存在火焰筒烧蚀问题,因而未能正式生产。1958年,又把该厂试产的航空煤油油样送苏联进行研究,经一年多试验研究仍未解决问题。
1960年,中国航空煤油的进口量锐减,已进口的油品质量也无保障。为保证空军和民航的用油需要,同年8月10日,石油部发出《关于取多种方法试制航空煤油的通知》,要求科研、生产单位就航空煤油的烧蚀问题进行研究攻关。8月18日,航空油料鉴定委员会召开会议,讨论航空煤油的试制问题。会议决定分别由兰州炼油厂、玉门炼油厂、独山子炼油厂和石油三厂各试产一批航空煤油进行地面试车。随后,根据院领导同志指示,石油科学研究院、抚顺石油研究所、大连和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沈阳金属研究所。三机部一些科研所和飞机制造厂、解放军总后勤部、空军有关单位,以及各炼油厂共20多个单位进行联合攻关。经过大量实验室研究和地面台架试验,终于找到了产生烧蚀的原因,用石油科学研究院推荐的添加剂,使问题得到解决。1961年独山子炼油厂用新疆原油的煤油馏分并加人抗烧蚀添加剂,生产出1号航空煤油,顺利地通过了长期台架试车和试飞。1962年,石油七厂用大庆原油,在工业装置上生产出了合格的2号航空煤油。为了证实国产航空煤油的使用安全性能,石油部还派机关干部和各炼油厂的总工程师共20多人乘坐使用国产航空煤油的飞机,进行了近万公里的飞行,表明国产航空煤油质量优良,安全可靠。
从此,国产航空煤油很快在国内军用和民航飞机上推广使用。为了扩大产量,满足需要,石油部又安排各炼油厂生产航空煤油,并用严格管理措施,保证了产品质量。1965年,国内消费的近70万吨航空煤油全系国内生产,从而实现了航空煤油的自给,停止从国外进口。 两种航空煤油都具有一些添加剂:
四乙基铅(TEL, Tetra-ethyl lead),以提高燃油的闪点;
抗氧化剂,用来防止起胶,通常为碱性酚,如 AO-30、AO-31或AO-37;
防静电剂,以消减静电并防止发生火花;
新一代的航煤防静电剂为无灰型防静电剂,主要有Stadis 450, Antis JF3等抗静电剂。其中一个例子是Stadis 450,含有 dinonylnaphthylsulfonic acid(DINNSA)作为有效成分;
腐蚀抑制剂,例如用于民用与军用燃料的DCI-4A,以及军用燃料专用的DCI-6A;
燃料系统结冰抑制剂(FSII),例如 二乙烯甘油单甲基醚,一般在使用前才混合,这样,具有燃料加热管道的飞机,就不需要额外支付此类添加剂的费用;
杀灭生物的添加剂。
世界各地的军队,使用的航空煤油具有另外一套称为JP系列的编号。部分类型与民用燃油几乎相同,只是部分的添加剂含量稍有不同:JET A-1与JP-8类同,而JET B与JP-4相似。其他的军用燃料属于高度专门化的制品,为特定的用途而设。JP-5燃油颇为常见,最初用于航空母舰,以减少船上火警的危机。其他的燃油就针对某一种飞机而开发:JP-6专为XB-70战神侍婢式轰炸机而制,而JP-7就是SR-71黑鸟式侦察机的特定燃油。两者都经过特别调配,具有很高的闪点以应付高超音速飞机遇上的高热与应力。另外一种为美国空军所使用的单一型号飞机专用燃油是JPTS;此燃油于1956年开发,专为洛克希德U-2间谍飞机而设。 Jet A航空煤油自上世纪50年代就成为美国的标准航空煤油类型。目前,只有美国才有供应Jet A航空煤油。Jet A与Jet A-1相似,但凝固点为-40 °C,比Jet A-1的-47 °C为高。与Jet A-1一样,Jet A的闪点也在最少38°C,而自燃温度则为超过425°C. Jet A的标准燃油编码为1863,在运油车与储存设施也会注明。Jet A专用的运油车、油库与管道,均会以黑底贴纸写上白色“JET A”字样,以及下面的另一条黑线作为识别。由于水比Jet A燃油重,水会在油箱的下面沉积,故此,储存Jet A的油箱,需要定期排空,以检查燃油是否混了水分。水份子可能会悬浮在Jet A燃油之中,这可以透过“明净测试”检出。若燃油呈混浊状态,即表示含水量超出30ppm(百万分之三十)的可接受水平。
美国法规并不要求商用燃料需要加上防静电添加剂,故此Jet A燃油一般不含防静电添加剂。
喷气发动机燃料
活塞发动机飞机所使用的燃料(通常为高辛烷值汽油,美国一般称为AvGas)具有较低的闪点以改进其发火特性。涡轮发动机可以使用不同种类的燃料,而喷气发动机一般使用高闪点的燃料,可燃性较低,运输与处理时较安全。最初的喷气发动机燃料是以煤油为基础,或是使用煤油与汽油的混合配方;现代大多数喷气发动机燃料,都是属于煤油燃料。
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90元和85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均提高0.07元,调价执行时间为2013年9月13日24时。
此次成品油价格调整幅度,是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根据2013年9月13日前10个工作日国际市场原油平均价格变化情况计算确定的。9月上旬以来,受中东局势动荡因素影响,国际市场油价大幅攀升,9月6日,WTI原油期货价格升至每桶110.53美元,创2年多来的新高;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升至每桶116.61美元,创6个月以来的新高。后来国际市场油价虽然有所回落,但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仍比当时的上一周期小幅上涨。
通知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要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保障成品油市场稳定供应。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不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的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
矿产测勘处的区域地质调查及成果
葛 旭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一、矿产测勘处成立背景及发展沿革
矿产测勘处的全名为委员会矿产测勘处,成立的目的是为测勘全国矿产,以应对抗日战争的需要。它成立于 1942 年 10 月,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委员会江华矿务局。1940 年 10 月 1 日,委员会将设在云南昭通的叙昆铁路沿线探矿工程处改建为西南矿产测勘处,工作范围限黔滇康三省。1942 年 10 月 1 日,西南矿产测勘处改组为全国性机构,去掉 “西南”两字,改为全国性的矿产测勘处,测勘范围不受省区的限制。1943 年6 月,矿产测勘处因交通过于偏僻,迁至贵州贵阳。1945 年底,矿产测勘处奉命回南京。当时的地址在峨眉路 21 号,即原中国地质学会旧址。1949 年后,第二野战军的万里同志奉命前来接管矿产测勘处。将委员会矿产测勘处改名为南京军管会矿产测勘处,任命谢家荣为处长。后来又隶属华东工业部。1950 年,矿产测勘处再改隶属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亦由谢家荣任处长。1951 年,矿产测勘处成为中国地质工作指导委员会组成部分,6 月改为地委会地质矿产勘探局南京办事处。1952 年 8 月地质部成立,它就成为地质部的南京办事处。
二、矿产测勘处区域地质调查概况
1. 准备时期 ( 1940. 10. 1 ~ 1942. 10. 1)
这段时间为区域地质调查的准备时期,简单区域地质调查情况如下:
1940 年
派出 10 队,叙昆铁路沿线昆明至威宁段,个旧、保山、腾冲、兰坪。完成了叙昆铁路沿线昆明至威宁段间 1∶ 10 万地质矿产图,详测威宁、德卓、铜厂河、稻田坝铜矿,宣威倘塘查格煤田,沾益卡居煤田,曲靖茨营褐煤,宣威打锁坡煤田,寻甸县麦浪煤田,叙昆沿线铜铅锌银矿,个旧花岗岩深度之物理探测,兰坪油田,滇西保山、腾冲间地质矿产。
1941 年
测绘地形图面积为 90km2,地质图 60 幅,矿区图 30 幅,云南省三份共 543 幅,贵州省 1 份共 150 幅,西康省1 份74 幅,四川省1 份262 幅,1∶ 50000 昆明附近共8 幅。共派出测勘队 19 队,工作范围涉及滇东和滇西等处共 24 县,镇雄、威信、盐津、大关、彝良、威宁、昭通、鲁甸、水城、会泽、巧家、昆明、文山、祥云、弥度、宾川、蒙化、龙陵、镇康、云县、猛勇,测绘面积 20000km2。详测昭通褐炭、威宁水城煤铁矿、乐马厂铅银矿、文山钨矿,滇西矿产概测,昆明铝土矿。
1942 年
测绘地形图面积为 145km2,云南 1∶ 10 万者 3 份,各 181 幅,1∶ 5 万者 2 份,各 309幅。贵州省 1∶ 10 万者共 150 幅。筑渝间地形图 1∶ 5 万者 2 份,各 77 幅。西康省 1∶ 10 万者共 74 幅。四川省 1∶ 10 万者 1 份,共 262 幅。昆明附近 1∶ 5 万地形图共 8 幅。共派出测勘队 18 队,工作范围除滇东、滇西及黔西外,又扩展至湘南各县。湖南桂杨、常宁、临武,贵州遵义、、黔西、修文、贵筑、大定、毕节,云南师宗、罗平、永善、巧家、东川、禄劝、武定、富民、嵩明、易门、玉溪、峨山,测绘面积 40000km2。详测了水城大河边煤田、水城小河边煤田、威宁二堂拱桥间煤田、水城其他煤田、禄劝寻甸县境煤田、盘县普安县煤田、平彝罗平师宗县境煤田。水城观音山铁矿、赫章铁矿山铁矿、易门铁矿、罗次武定县境铁矿、平彝罗平间铁矿、禄劝县境铁矿、修文黔西县境铁矿。罗平富乐镇老君台铅锌矿、巧家茂租铅银矿、巧家白马厂及万发铜铅银矿、安南花贡铅银矿、彬县保和墟板壁领银矿、禄劝寻甸县境之铅银矿。巧家渭姑铜矿、巧家鱼坪铜矿、永善巧家昭通玄武式铜矿、湖南彬县、桂阳禄紫、禄劝巧家崇明境铜矿。平彝余家老厂锑矿、平彝大核桃冲锑矿、师宗南崖锑矿、安南小场锑矿、缅宁邦卖油榨房锑矿、兴仁县属之下山锑矿。兴仁滥木厂汞矿、普安小屯汞矿、大龙井汞矿。彬县安源锡钨矿、临武香花岭锡钨矿、桂阳常宁大义山锡钨矿、宜章廊村锡矿。
2. 草创时期 ( 1942. 10 ~ 1945)
1942 年 10 月 1 日由谢家荣任处长,指导工作。全处设处长 1 人,共设五课,分股办事,下分总务、测绘、地质、工程、会计五课。22 人到 31 人不等,工友 11 人到 16 人。测勘工作可分三类: 矿产调查、区域地质调查和其他调查。矿产调查以详测矿区为主,路线及区域地质调查为辅。
区域地质调查情况如下:
1943 年
完成西康南部 1∶ 10 万区域地质矿产图,年共派出 11 队,湖南资水流域、常宁、永兴、新田、宁远、祁阳、江华、湘黔边境,贵州都匀、独山间、贵阳、修文,云南彝良、昭通、鲁甸水城、东川、昆明,西康南部。完成云南会泽铜铅锌矿区的物理探矿,贵州水城观音山探矿,钻探昭通褐煤,西康矿产调查、湖南锡钨矿的继续测勘。勘定水城煤田钻眼及调查耐火材料,黔桂铁路沿线都匀独山间煤矿、贵筑修文铝矿的样,昆明附近铝矿的测勘、湘黔边境汞矿初勘、资水沿线水力地质的测勘。
1944 年
1∶ 2500 贵州贵筑县云雾山铝土矿地形图 1 幅。共派 9 队,贵州修文、开阳、贵阳、平越、平坝、都匀、独山间煤田。详测了平越猫猫营铝土矿、贵阳林东煤田、贵州贵筑县云雾山铝土矿、贵州修文王官区铝土矿、贵州平坝清镇区的初勘、贵筑县中曹司矿、贵州都匀独山煤矿。
1945 年
实测1∶ 5000 贵阳华家山煤田地形地质图1 幅,1∶1 万云南富民老煤山地形地质图1 幅,1∶ 1 万云南安宁草铺铝土矿地形图 1 幅,1∶ 5000 云南昆明马街子地形图 1 幅,1∶ 5000 云南昆明柴村铝土矿地形图 1 幅,1∶ 5000 云南昆明小石坪铝土矿地形图 1 幅,1∶ 2. 5 万四川简阳龙泉驿油田地质图及构造图各 1 幅。共派出 9 队,测绘了四川长寿、巴县、简阳、隆昌,贵州都匀、修文、贵筑,云南富民、个旧,台湾省。详测了四川长寿油田、云南铝矿、云南富民煤矿,派出四川简阳油矿队、贵州贵筑铝队、贵州都匀煤矿队。
从 1940 ~1945 年的抗日胜利,矿产测勘处在日货弥漫,生活费高涨的困难情况下,顽强生存,完成各项工作。其中包括水城威宁煤铁矿床的详勘,昭通褐炭的钻探和滇黔高级铝土矿的发现及详勘,此外还有西康及滇西的概测,川中各地石油的探测。
3. 展时期 ( 1945 ~ 1950)
日本投降后,进入一个更为辉煌的阶段,矿产测勘处已由过去在西南后方的面或线的概测,进而达到后来的点的详测,从地面的地质观察进而达到地腹的工程钻探。在这期间,谢家荣还首先在中国开创了地质调查、勘探承包的先例,在那几年中一个接着一个的胜利,发现淮南新煤田,又发现安徽凤台的磷矿和福建漳浦的三水型铝土矿等。1945 ~1949 年,找矿手段又有了新变化,除了肉眼观察外,还用了机械钻探,订购了一批为国内其他地质机构所不大设置的钻机,用汽油发动,装金刚石钻头的岩心钻,从 200 ~500m 一共有十余架,自此使经济地质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发生质的变化。
区域地质调查情况如下:
1946 年
共 15 队,河北开滦,安徽淮南盆地、当涂,江苏东海、南京附近,湖北大冶,福建漳浦,江西大余,湖南新化,广东乳源、乐昌、曲江,广西富川、苍梧、宾阳,四川绵阳、遂宁、巴县、隆昌,云南个旧。详测开滦煤田,东海磷矿,福建漳浦铝矿,大冶铁矿,广东广西钨矿,四川中部油田,钻探淮南新煤田,发现淮南八公山新煤田。
1947 年
共 24 队,辽宁海城,河北临榆、唐山、开滦,江苏铜山、东海、、江浦,安徽滁县、蚌埠,江西庐山、宜春萍乡间,台湾新竹,福建漳浦,湖南新化、安化,广西钟山、河池南丹间、田东、田阳、西林、西隆,广东云浮、新会、阳春、阳江,河南英豪,四川巴县、遂宁、南川、绵阳、江油、荣昌、永川、隆昌、威远、自流井、灌县,西沙群岛。详测了东北铀矿,台湾新竹煤田,广西铀矿钻探,湖南新化锑矿,湘江煤田,淮南煤田,详测四川中部煤田,打井总进尺 3000 余米,发现凤台磷矿,福建漳浦铝矿,凤台山金家煤田。
1948 年
共 24 队,南京镇江、江阴、无锡,浙江吴兴、杭州、绍兴、江山,安徽宣城、凤台、淮南,江西万年、丰城、分宜、萍乡、永新、泰和、瑞昌、湖口,广东英德,海南雷州半岛,广西富贺钟区、右江,四川巴县、中江,湖北武昌。详测了台湾地下水,江西鄱乐煤田、丰城余干间煤田,广西稀有金属,钻探土地堂煤田,凤台磷矿、西湾煤田,打钻总进尺 4877m。
1949 年
共 9 队,江苏江宁、栖霞山、宁镇山脉,安徽当涂、大淮南、铜陵,山东招远、莱阳。完成鲁中南区域地质矿产图,大淮南盆地地质矿产,详测玲珑金矿、山东粉子山菱镁矿、莱阳石墨矿、铜官山铜矿,槽探栖霞山铅矿。
1950 年
共 12 队,东北鞍山、本溪、夹皮沟、老牛沟,淮南八公山、定远,鲁南新蒙、安庆以北、胶东东西、南京附近、钻探八公山煤田、定远理想煤田、金岭镇铁矿、铜官山铜矿、栖霞山铅矿。完成各区域路线地质图,矿区地形地质详图,共钻探 7900m。探明八公山新煤田储量可达10 亿 t,发现铁岭镇北金召铁金,栖霞山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南京附近磷矿、沥青矿,杭州西湖磷矿。
4. 停顿时期 ( 1950 ~ 1952)
1950 年,矿产测勘处再改隶属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1952 年 8 月成为地质部的南京办事处。由于机构的改制,这一段时间只有很少的区域地质调查。
三、矿产测勘处所取得的成果
在谢家荣处长的带领下,短短的 12 年的时间里,矿产测勘处取得了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重要的成果。
发现 1000 万 t 以上的黔滇一水型铝土矿,10 亿 t 的淮南八公山新煤田,260 万 t 的凤台磷矿,60 万 t 的漳浦三水型铝土矿,以及矿量当时还没有确定的栖霞山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和安庆以北的许多铜矿,又发现了金岭镇北金召的铁矿。证明叶家集砂铁矿的来源是大别山脉中的含磁铁矿花岗岩。在滁县发现了寒武纪和奥陶纪化石。还有一些小发现,当涂大黄山的矾石矿、桂西的菱铁矿,南京附近的磷矿和沥青矿、山东南墅的蛭石矿,等等。共钻探 1. 2 万 m,是当时中国人在中国境内打钻所完成的最高纪录。
( 一) 矿产方面
1. 煤田 ( 云南昭通褐煤)
1941 年矿产测勘处迁到昭通后,颜祯调查煤田,同年还派顾功叙、张鸿吉、王子昌对其进行了电法勘探,这是经过以电阻系数法测探并以班加钻机钻探加以证实的。这些工作得出褐煤储量估计为 1 亿 t 左右。1943 年派马祖望、江镜涛负责对此褐煤进行两个月的钻探工作,获得总计 1. 4 亿 t 的褐煤储量。这是中国首次使用钻探设备勘探煤田并获得成功的历史记录。贵州水城、威宁的烟煤,当时经过几度详测,储量估计可达 2 亿 t。
1947 年 Junior Straitline 新钻机运到湘中煤田,在湘江公司的磨石塘及湖湘公司的史家坳附近同时开钻,1947 年底,磨石塘钻眼已深达 120m。曾经穿过好几层炭质页岩及砾岩三层,还有一层淡水石灰岩。
其中轰动中国地质界、矿冶界,最突出的为安徽淮南新煤田的发现。1946 年,抗战胜利,淮南煤田告急,亟待开辟新的煤田。1946 年 6 月淮南矿务局邀请谢家荣前往考察,从舜耕山及八公山的弧形构造以及八公山脚下有奥陶纪石灰岩的出露,谢家荣推想八公山附近的平原地带有赋存煤层的可能。以后又发现距离煤层更近的石炭、二叠纪灰岩隐约出露于平原之中。虽然为冲积层覆盖,并无露头。他认为除非有断层或褶皱等意外情况,煤层存在应该没有问题。1946 年 8 月初至 10 月底,地形勘测及地质调查,大致竣工。淮南新煤田可大规模开。不到 1 年的时间估计储量 4 亿 t。1950 年,在八公山打 500m 的深井 3 个,以供建设新井的准备,新煤田的储量达 10 亿 t 以上。新中国成立后,淮南煤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煤炭基地。淮南煤田是地质学理论和钻探而获得的最好的例子。
除淮南外,经过调查与钻探的尚有湖南中湘煤矿、南京附近煤矿、河南英豪煤田、湘赣铁路宜春一带的煤田、开滦煤矿区东南部及西北部国营矿区,安徽宣城、怀远、大通煤田,江苏镇江煤田及徐州贾汪煤田还有台湾新竹煤田。1950 年,在山东淄川煤田,为建设新井而打,共钻 200 余米,已经打到大煤层,完成任务。
2. 铜矿
铜矿 1944 年被发现在安徽省铜陵县,表面俱为铁矿,厚约 20cm,在铁矿下发现铜矿,厚 50cm,长约 100cm,宽 80cm,成囊袋状,矿石为黄铜矿,矿产概算约 200 万 t。1950 年 6 月起陆续派人前往该区调查钻探,除扩大了铅矿区范围外,还发现了铜的指示植物———海州香薷,即俗称所谓铜草。1952 年正式成立了 321 地质队。40 年来的勘探证明,铜陵是中国重要的铜的冶炼基地之一。
3. 磷矿 ( 安徽凤台磷矿的发现)
中国是农业国家,农业的增产和持续,大部分靠肥料,磷肥是基本而重要的肥料。1946 年,从苏北、皖北到江西中部,不断试验,除了在结晶片岩系及第三纪湖成层中发现若干含磷层外,1947 年 3 月赵家骧、燕树檀、李庆远在安徽凤台无意发现了磷矿,这是矿产测勘处的又一重要发现,这与云南昆阳磷矿同属一式而产于寒武系底部的水成磷矿层。详测的结果,证明它平均层厚1m,平均含五氧化二磷20% 的磷矿石共有259 万 t,露头明显,开容易,地处淮海之滨,运输尤为便利。虽然含磷成分在当时尚不能加以利用,可还有若干优点,如能用去氟法制炼磷肥,与东海的富矿相掺和,就可得到合格的和满意的料剂。同时指出了昆阳式磷矿可东延达数公里,并且是有远景地区。
江苏东海磷灰石矿山地质结构较为简单,全区是一个向西北倒转的背斜层,含矿层150m,测量的剖面 15 个,绘制了 1∶ 5000 地质地形图。
4. 铝矿
矿产测勘处应用系统的科学方法,发现了低矽高铝的富矿层,并经过各种分析方法确定了滇黔所产之富矿均属硬水铝石,有一部分为软水铝石,从而提供了冶炼的参考和研究途径。根据当时粗略估计,两省铝矿储量可达数亿吨。其中福建漳浦铝矿的新发现,最为突出。1945 年南延宗在云南中部发现了铝土矿,但未宣布地点,后来昆明炼铜厂炼铝,认为这种**多孔的矿是 Boehmite,与贵州是不同型,后发现了白色高级铝土矿,并证明**者系由白色矿风化而成。铝矿在中国当时一直是一个未能解决的问题,抗战以前山东博山的铝矿以及抗战期间滇黔两省的铝矿都一时难以应用最经济的拜尔法处理。福建漳浦铝矿,是福建省土壤地质调查所宋达泉、俞震豫于 1942 年调查闽南土壤时,首先发现,并经著文论述,但仅仅是红土中的几颗结核状的物质,并且成分优劣不等。1946 年 9 月,殷维翰、沙光文赴闽南漳浦一带,进行初步测勘,他们集了大量样品,含二氧化硅仅7% ,氧化铝则高达 59% 。经研究以后,果然证实的确是三水铝石,这是在中国第一次发现用拜尔法处理的铝矿,当时随即开 200t 矿石运交铝业公司。漳浦铝矿的发现,不仅可以解决铝的需要,节省外汇的消耗,而且在以后认识华南铝土矿的产状,指出探测铝矿的方针等方面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5. 地下水
1948 年秋,调查地下水。郭文魁、刘汉及钻探顾问戴维斯前往钻研地下水地质及协助钻探水井,在两个月的时间共调查了台南台中及屏东一带。西部沿海一带冲积层和台地砾石层分布很广,其中蓄水很多,普通浅井数十尺就可得水,100 ~ 200m 以下常为喷水井。台南高雄区是沿海平原,为喷水泉。
6. 铅锌矿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发现于 1948 年,谢家荣在锰矿废石堆里发现黄绿色六方柱状的晶体,为含铅的矿物,确定为磷氯铅矿,打了 4877m 钻眼,发现栖霞山铅矿、下蜀的钼和桂西的菱铁矿。钻井尺度 1800m。1950 年 8 月 9 日打到铅矿,证明为铅锌矿。大约有4000 余吨的可以炼的氧化铅矿,栖霞山铅锌矿床的发现看来并不轻松,经历了三四年的探索和研究,这是一个以谢家荣为代表的多人智慧而发现一个矿床的最好例子。
7. 石油
石油为国防重要,矿产测勘处在抗战刚刚胜利的时候去勘察过一次油矿外,还在四川重庆沙坪坝一带测绘 1∶ 5000 地质图,派了 3 个调查队去遂宁、绵阳一带详测地质构造图并拟定各处的钻眼位置。1948 年在遂宁缓背斜下钻,一台钻机,在白垩系红层中见到少量轻油,以气为主。此区的钻探工作后来转移。1948 年在简阳龙泉驿背斜下钻,见气,此区工作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同年在绵阳江油构造区测图,下钻较晚。
1945 年谢家荣调查了一些含油地区,并编写出版了 《四川赤盆地及其中所含之油、气、卤、盐矿床》和 《再论四川赤盆地中之油气矿床》两篇文章。他提出高背斜与低背斜及行列背斜理论,认为两大背斜所夹持的大向斜中又有低小背斜隆起,此低背斜轴部所在,常为白垩系、侏罗系岩层发育之地区,是含油最有希望的地区。
1945 年 12 月,对的石油和天然气进行了调查。认为虽有适合于积聚油气的构造约 35 个之多,但历来产油气数量很少,原因是第三纪 ( 古、新近纪) 时,造山运动过于剧烈,地层倾角陡峻,褶皱断裂强烈,油气多已散失。
1947 年 9 月在委员会急需石油的情况下,谢家荣要求矿产测勘处在找油查气方面多投入力量。当时根据已知油气显示区,在四川石油局和地质调查所已经开展和调查的矿区与远景区之外,初步拟定了两个踏勘区与 3 个普查勘探区。调查了四川华蓥山,江津石油沟、隆昌圣灯山、自贡盐井、峨眉山、遂宁、简阳龙泉驿、绵阳江油、灌县、汶川、茂县等地区的地层与结构。此项工作于 1947 年结束。1948 年 12 月 27 日,召开四川石油地质座谈会,约请中外地质学家勘测,复聘英国 M. W. Strong 入川调查,其结果认为四川有油,值得继续钻探,并指出钻探四川石油必须详细研究红色地层。四川虽未见大量石油,但可继续开展调查工作,四川原油层似有多层,有奥陶纪、泥盆纪、二叠纪、三叠纪的海相沉积,有很好的储油层,决定详细测量,定出钻井位置,调查三叠纪背斜层。右江生油层之踏勘,在广西右江田阳发现油苗,提出第三系 ( 古、新近系) 为可生油层,1948 年结束。
8. 钨锑锡
湖南新化锡矿山锑矿是抗战胜利后矿产测勘处调查的重点之一,虽然之前,已开10 年,但它的结构,依然不清楚。1947 年先后有两队人员考察,又运去两架新式钻机,第一钻眼在欧家冲东的坝塘山,1947 年 12 月 17 日开工; 第二眼在陶塘于 12 月 28 日开钻,进行顺利。关于该处地质调查钻探,矿产测勘处主要地质工程人员论证颇多。
9. 铀矿
铀矿是发展原子能的基本原料,对于国防及将来的经济建设,关系非常重大,所以全世界的地质工作者几乎都在注意这种稀有矿床。矿产测勘处调查了广西钟山黄羌坪和辽宁海城的铀矿。
10. 铁矿
山东金岭镇铁矿 1950 年 5 月钻探队用美国先锋式 200m 的汽油机一架试探,杨庆如、韩金桂、王达舜负责,前中央地质调查所的秦馨菱协助,在 180m 处发现磁铁矿体。186m未见底,金岭铁矿区没有地面矿块的干扰,地形平坦,磁性异常,特别强大,为理想的磁测区。这次勘探为自从中国施行物理探矿以来最重大、最实际的收获。这是磁测与钻探同时进行,也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成果。
11. 磁铁矿和萤石
1948 年调查了浙江绍兴的磁铁矿和江山萤石,赵家骧、马子骥、王宗彝负责,矿体分布于东西两区,矿质纯粹,含铁率为 60% ,西区成脉状,南自李家湾,北达双峰尖仙人洞。全长 1000m,厚 3m,可达五六百万吨。交通方便,矿质极佳,且含萤石,易冶炼。江山南边相距 20km 的上台镇附近,有两条萤石矿脉。全长 1000m,厚半米到两三米不等,脉中除萤石外,可见石英,占 10% ,萤石以白色为主,一部分呈浅紫色和绿色。精确测量,共得确实矿量 843688t,可能矿量 170 万 t。
12. 海南岛的矿产
海南岛之矿产,国人前往调查者很少,近期马祖望、谢庆辉参考日本人调查报告,编写了海南岛矿产调查报告,主要矿产如下。
( 1) 铁矿
铁矿为海南主要,产地分布甚广,位于昌江县、保亭县、乐东县、文昌县、乐会县、理善港附近。石碌铁矿: 石碌山位于海南之西岸。田独铁矿: 位于崖县白石岭西端及黄泥岭之北,西距榆林港约 12km 成白色乃至淡**砂质粘土。其他铁矿: 大岭铁矿在崖县之西北。雁岭铁矿: 崖县东北 50km。南丁岭铁矿: 田独铁矿西北 5km。玉山附近矿:位于崖县干家东村之北。河头仔坑尾村: 文昌县城之北。迈豆岭: 文昌县之南。西岸岭:烟塘市西北。嘉积市: 海南岛东湖尾村。南牛岭: 嘉积市东 8km。岭上圆: 龙滚市西南1km。万宁童滚间: 万宁童滚间公路。理善港附近: 临东市之东。
( 2) 锰矿
东石碌锰矿: 位于石碌铁山之东,总长度 400m,产量为 82 万 t,铁锰成分不足,硅酸成分过剩。水头圆锰矿: 榆林东北 13km,约有储量 21000t。加茂川锰矿: 加茂川下之南 5. 5km,无大价值。
( 3) 钨矿
南朋岛及舍市两处,位于广东阳江县之东南,宽 15 ~20m,含矿 0. 5% ,被日本人集尽。
( 4) 锡矿
位于翔岭、西田及军屯等几处,可面积 4013000m2,含锡石量 986280t。
( 5) 铜矿
不多,位于石碌山之西部。
( 6) 铅银矿
位于九所之东北,相距 10 ~12km。
( 7) 金矿
以砂金为主,分布于各河溪上游,有乐安、石岗栈、新宁坡、纱帽岭及海军市五处。乐安之北,昌化大江沿岸一带,厚 1m,乐安附近砂金,分布区域广,故颇有试探之价值。石岗栈位于陵水上游,无价值。
新宁坡二甲村间砂金,位于北黎东约 25km,品质不佳,纱帽岭附近砂金位于那大市南 19km,品质尚可。澄迈县加乐脉金矿位于牛肠岭西北一带,厚 1 ~2m,好劣不均。昌江大岭脉金矿,延长有 500m,宽 2m。
( 二) 设备方面
矿产测勘处对物理探测工作十分重视,完成电探工作多种,配合全国大规模矿产测勘,1946 年 4 月起,增加人员 6 ~7 人,并拨款千余万元,向美订购设备,并做了设备到达前的准备。
1) 充实设备;
2) 配置电波法探测仪器,正积极进行;
3) 配置磁性探测的校核设备;
4) 地面电探及油井电测设备;
5) 放射性矿物的检测及野外探勘仪器,并试配放射性测井仪;
6) 协助石油探测工作,配置必要的仪器如岩心定向仪;
7) 试配地化法直接探油仪器;
8) 试配自动连续不用电缆的油井电测。
四、结束语
矿产测勘处在成立的短短 12 年里,经历了战乱、经费紧张、交通不便等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但在谢家荣处长的带领下,取得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同时为新中国的区调工作奠定了基础,这是中国地质学重要的一部分,这些是非常难得、值得敬佩的。
参 考 文 献
[1] 四川盆地及其所含之油气卤盐矿床 . 地质论评,1945
[2] 淮南新煤田及大淮南盆地地质矿产 . 地质论评,1947
[3] 王育麟,石宝珩 . 谢家荣教授对中国石油事业的贡献 . 中国地质事业早期史 ( 王鸿祯主编)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4] 郭文魁,殷维翰,谢学锦 . 谢家荣与矿产测勘处———纪念谢家荣教授诞辰 100 周年 .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9
如何加盟中国石油?
中国石油是国企,是不可以加盟的。如果还想自己经营,可以和中石油签一个供货协议,保证油品供应。
《成品油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有两点至关重要:
一是规定申请开办加油站的企业必须“具有稳定的成品油供应渠道,与具有批发经营资格的成品油经营企业签订供油协议”。目前全国具有批发经营资格且具有稳定油源的企业,只有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家,只有与这两家国有垄断巨头签署了供油协议,国家才会受理开办加油站的申请;
其二,加油站的申请还要符合当地的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而中国多数地方的加油站发展规划和全国性的“十五”期间加油站发展规划都已审批完毕,除非是新建城区或者新修道路,其他地方基本没有可能再申请新办加油站。而新建城区或者新修道路的加油站规划,往往又面临着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的强力干预,其他申请人很难具备与两大集团相抗衡的游说能力。 办加油站的手续比较复杂,涉及11个委局,加油员要有资质证明。此外,还需气象局的防雷装置验收合格证明。以上材料齐备后可上报商务局审查,最后还需安全生产局审批。新建加油站投入较大,除去土地成本,一个普通的加油站投资在300万到400万左右. 不过私下收购纯属市场行为,个人可以私下转让收购加油站的经营权,不会干预。但是根据规定,加油站被收购后不能异地经营,只能根据营业执照就地经营。
油气管道输送是什么?
油气管道输送是伴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而产生的。早在1865年10月,美国修建了世界上的第一条输油管道。该管道直径为50mm,长约10km。1886年美国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长距离输气管道。该管道从宾夕法尼亚州的凯恩到纽约州的布法罗,全长140km,管径为200mm。
我国于1958年建设了第一条从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到独山子炼油厂的原油输送管道。该管道全长147km,管径150mm。1963年又建设了第一条天然气输送管道。该管道从重庆巴县的九龙坡至巴南区,全长84.14km,管径400mm,简称巴渝线。16年,我国建成了格拉成品油输送管道。该管道起于青海省的格尔木,止于西藏的拉萨,位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海拔最高的成品油管道,管道全长1080km,管径150mm。此后,随着大庆、胜利、华北、中原、四川等油气田的开发,兴建了贯穿东北、华北、华东地区的原油管道网,川渝天然气环网,忠武、陕京、涩宁兰等天然气管道以及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系统等。到2013年,我国已建成的油气管道总长度已超过10×104km,初步形成了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连通海外的油气管网格局。
一、油气输送管道构成
油气输送管道的类型很多,分类方法不一。如按长度和经营方式分可将油气输送管道分为油田内部的管道和长距离油气输送管道。按被输送介质的类型不同,可将油气输送管道分为原油输送管道、成品油输送管道、天然气输送管道、油气混输管道等。按管道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将油气输送管道分为陆上输送管道和海底输送管道等。下面主要介绍长距离输油管道和长距离输气管道的构成。
1.长距离输油管道的构成
长距离输油管道由输油站、线路以及配套设施等部分构成,如图7-21所示。
图7-21 长距离输油管道的构成
1—井场;2—转油站;3—来自井场的输油管;4—首站主要设施;5—调度中心;6—清管器发放区;7—首站锅炉房等设施;8—微波通信塔;9—线路阀室;10—宿舍;11—中间站;12、13、14—穿越铁路、河流工程;15—末站;16—炼厂;17—装卸栈桥;18—装卸港口
输油站的主要功能就是给油品加压、加热。按所处的位置不同,输油站可分为首站、中间站和末站。管道起点的输油站称为首站,其任务是接收油田集输联合站、炼油厂生产车间或港口油轮等处的来油,经计量、加压、加热(对于加热输送管道)后输入下一站。首站一般具有较多的储油设备,加压、加热设备和完善的计量设施。
油品在沿管道的输送过程中,由于摩擦、散热、地形变化等原因,其压力和温度都会不断下降。当压力和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为了使油品继续向前输送,就必须设置中间输油站,给油品增压、升温。单独增压的输油站称为中间泵站;单独升温的输油站称为中间加热站;既增压又升温的输油站称为热泵站。根据功能的不同,中间站通常设有加压、加热设施,一定的储油设施,清管器收发设施等。中间站应设有越站流程。
末站是位于管道终点的输油站(库),其作用是接收管道来油,储存油品或向用户转运。末站一般设有较多的储油设备,较准确的计量设施、转输油设施和清管器收发设施。
长距离输油管道的线路部分包括管道本身,沿线阀室,通过河流、山谷等障碍物的穿(跨)越构筑物等。设施包括通信、监控、阴极保护、清管器收发及沿线工作人员生活设施等。
2.长距离输气管道的构成
长距离输气管道的构成与长距离输油管道类似,也包括首站、中间站、末站、干线管道以及设施等部分,如图7-22所示。
输气管道首站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天然气处理厂的来气,进行分离(干燥、除尘)、调压和计量后送入输气干线。与输油不同的是,由于气井的压力都比较高,且天然气出、处理、输送的各环节都是密闭的,为了充分利用气井压力,通常情况下,长距离输气管道的首站大多不设增压设备,可依靠气井余压输至下一站,如陕京线的第一个增压站就设在离管线起点100km处。
图7-22 长距离输气管道的构成
根据功能不同,输气管道的中间站可分为接收站、分输站和压气站等。接收站的功能是接收沿线支线或气源的来气;分输站的功能是向沿线的支线或用户供气;压气站的功能是给气体增压。
输气管道末站的功能是接收管道来气、分离、调压、计量后送入用户配气站。若末站直接向城市输配气管网供气,末站也可称为城市门站。在有条件的地区,末站应建设地下储气库,以调节供气的不平衡。
二、输油管道的特性及运行控制
(一)输油管道的特性
1.水力特性
油品在管道中流动的过程中,其压能逐渐降低,常称为压降。压降主要包括沿程压降(习惯上称为管道摩阻)、局部压降和位差压降。
(1)沿程压降:主要是油品流过直管段时,由于油品与管壁、油品与油品之间的摩擦所消耗的压能。可通过达西公式计算求得:
式中 hL——管道的沿程阻力损失,m;
λ——沿程摩擦阻力系数,无量纲,与流体的流态相关;
g——重力加速度,m/s2;
v——油品的运动速度,m/s;
d——管道的内直径,m;
L——管道的计算长度,m。
(2)局部压降:是指油品流过各种管件或阀件时所消耗的压能。长距离输油管道的压能损失以沿程阻力损失为主,局部阻力损失比较小,一般不单独计算,而是根据管道沿线的地形起伏情况不同,取干线长度的1%~2%作为沿线的局部摩擦阻力损失的附加长度,合并在管道沿程摩擦阻力损失的计算长度中一并计算。通常,在地形比较平坦的地段,取局部压降的附加长度为沿程压降计算长度的1%;在地形起伏比较大的地段取2%;其他地段可在1%~2%之间取值。
(3)位差压降:是指管道沿线地形变化引起的被输送油品在管道中动水压力的升高或降低。一定管段内的位差压降只与该管段的终点与起点的海拔高度有关,与管段的中间地形变化无关。管段的位差压降等于计算段终点与起点的海拔高度之差。
油品在管道输送的过程中,所消耗的压能是由泵机组提供的。为此,管道沿线应设置一定的输油泵站,以满足油流流动所消耗的压能。布置泵站时,通常是先根据管道的工作参数,在管道纵断面图上画水力坡降线,初步确定泵站的可能布置位置,再综合考虑管道走向的人文、地质、环境、交通、生活等情况对站址进行适当调整。
2.热力特性
输送“三高”油品的常用方法是加热输送,其目的是提高油品温度,避免油流在管道中凝固;减少油品中石蜡、胶质等的析出及在管壁的凝结;降低油品黏度,减小管道压降。
油流在管道内流动过程中的温降与输量、环境温度、散热条件、油温等诸多因素有关,加热输油管道中油流温度沿线的变化规律可用舒霍夫温降公式计算,即:
式中 G——管道的质量输量,kg/s;
K——油流通过管壁向管道铺设处周围环境的传热系数,W/(m2·℃);
l——温度计算点离加热站出口的距离,m;
t0——管道周围介质的温度,℃;
tc——加热站的出站油温,℃;
tl——距出站l处的油温,℃。
C——平均输送温度下油品的比热容,J/(kg·℃),
D——管道的计算直径(对于无保温的管道,取钢管的直径;对于有保温层的管道,取保温层内外直径的平均值),m。
实际上,加热输油管道的热能和压能的供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增加热能的供应,输送温度升高,油品黏度降低,管道摩擦阻力减少。增加压能供应,一方面输量增加,温降变慢;另一方面,在较高的压力下,可以输送温度较低的流体。在这相互联系和影响的两种能量中,热能是起主导作用的。因此对加热输油管应综合考虑其热力特性和水力特性,按热力特性计算全线所需的加热站数,按水力特性确定全线所需的泵站数,然后在管道的纵断面图上进行加热站、泵站布置并进行校核和调整。
(二)输油管道的运行控制
1.运行参数的调节与控制
在输油管道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运行工况将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因此在管道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有时需要对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
调节一般以输送量作为对象,控制一般以泵站的进出站压力作为对象。
输送量调节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改变泵的转速、车削泵叶轮、拆卸多级离心泵叶轮级数、大小泵匹配、进出口节流等。
压力调节的目的是保证管道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其调节的对象是输油站的进出站压力。压力调节的常用措施是改变输油泵机组的转速、节流和回流。
2.输油管道中的水击及其控制
输油管道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其流态是稳定的。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泵的启停、阀门的启闭、流程的切换等操作。这些操作都将会使管道中流体的流速发生突变,从而引起管内压力的突变,这种现象称为水击。
水击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超压危害,可能使管道系统的压力超过管道的承压能力造成管道的破坏;二是减压损坏,可能使管道系统的压力低于正常工作压力,致使管道失稳变形。当然,水击产生的压力波也可能会向上游或下游传播,对上游或下游的泵站特性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应取有效措施对水击危害加以控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泄压保护、调节阀自动调节、泵机组自动停运等保护措施。
泄压保护是在管道可能出现超压的位置,安装专用的泄压阀门,在出现水击超压时,打开泄压阀门从管道中泄放一定数量的液体,从而使管道内压力下降,避免水击危害。
调节阀自动调节保护是根据管道运行压力的变化自动对阀门的开启度进行调节,以满足保护管道系统的要求。调节阀自动调节保护大都与其他保护措施配合使用。
泵机组自动停运就是在泵站的吸入压力过低、出站压力过高时,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停运一台或多台输油泵,以降低泵站的能量输出,减小泵站的输送量,使出站压力下降,进站压力升高。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串联泵机组泵站的保护。
三、油品的顺序输送
油品顺序输送是指在一条管道内,按照一定的批量和次序,连续地输送不同种类的油品。由于经常性变换输油品种,所以在两种油品交替时,在接触界面处将产生一段混油。混油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在管道横截面上,液流沿径向流速分布不均匀,使后边的油品呈楔形进入前面的油品中;二是由于管道内液体的紊流扩散作用。
(一)混油的检测
为了指导顺序输送管道的运行管理,需要对两种油品交替过程中的混油情况进行检测。目前常用的混油浓度检测方法有密度法、超声波法、记号法等。
密度法是利用混合油品的密度与各组分油品的密度、浓度之间存在线性叠加关系的原理进行检测的。此法是在管道沿线安装能自动连续测量油品密度的检测仪表,通过连续检测混油密度的变化,检测混油浓度的变化。
超声波法是根据声波在不同密度油品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的特性而进行检测的。在常温条件下,油品的密度越大,声波在油品中的传播速度就越快。混油浓度的超声波法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在管道沿线安装超声波检测仪表,通过连续测量声波通过管道的时间,确定管内油流的密度,从而检测混油的浓度。
记号法检测是先将荧光材料、化学惰性气体等具有标识功能的物质溶解在与输送油品性质相近的有机溶剂中,制成标识溶液。使用时,在管道起点两种油品的初始接触区加入少量的标识溶液,该标识溶液随油流一起流动,并沿轴向扩散,在管道沿线检测油流中标识物质的浓度分布,即可确定混油段和混油界面。
(二)减少混油量的措施
在油品的顺序输送中,我们总是希望尽量减少混油量,控制混油量的措施有很多,首先我们可以用先进、合理的技术工艺措施来减少混油量(例如简化流程,加大交替油品的输量,用密闭输送流程等);其次是取一些专门的措施来减少混油量,如机械隔离法和液体隔离法等。
机械隔离法是将一定的机械设施投放于两种油品中间,将两种油品隔离,以减少油品的混合。常用的隔离设施有橡胶隔离球和皮碗形隔离器等。
液体隔离法是在两种交替的油品之间注入隔离液,以减小混油量。常用作隔离液的物质有:与两种油品性质接近的第三种油品、两种油品的混合油、水或油的凝胶体、其他化合物的凝胶体等,其中凝胶体隔离液具有较好的应用特性。
(三)混油的处理方法
处理混油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在保证油品质量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分批将混油掺入纯净油中销售或降级使用。如在顺序输送汽油和柴油时,可把汽油浓度高的混油段接收在汽油混油储罐中,柴油浓度高的混油段接收在柴油混油储罐中,将两种混油分别小批量地掺入汽油和柴油的纯净油中销售。这种方法适用于混油程度较轻且终点两种油品的销售量都较大的情况。二是将混油就近输至炼油厂加工处理。这种方法适用于混油程度较重,或终点混合油品的纯净油销售量较小的情况。
四、输气管道及城市燃气输配
天然气管道是陆上输送大量天然气唯一的手段。海上运输天然气的方法之一是将天然气先降到-160℃成为液化天然气,然后装船运输,运到目的地以后加温又由液态转为气态,恢复天然气的性能。海上另一种天然气输送方法仍然是敷设海下输气管道。大西洋中的北海油田所产的天然气就是用1000km的海下管道输到英国和欧洲大陆的。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和其他烃类,还有少量硫化氢、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有时气井中还带有冷凝液和水等液体。在进入管道前必须在处理场除去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
天然气管道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输气管道是个自始至终连续密闭带压的输送系统,不像输油系统有时油品进入常压油罐;二是天然气管道更直接为用户服务,直接供给家庭或工厂;三是天然气密度小,静压头影响小于油品管道,设计时高差小于200m静压头可忽略不计,输气管道几乎不受坡度影响;四是天然气是可压缩的,因此不存在突然停输产生的水击问题;五是天然气管道比输油管道更要重视安全;六是天然气管道与城市煤气管道不同,天然气来自气井起输的压力比城市煤气高,天然气管道进入城市总站以后要减压到城市管网压力才能向城市供气。
一个完整的城市配气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配气站。配气站是城市配气系统的起点和总枢纽,其任务是接受干线输气管的来气,然后对其进行必要的除尘、加臭等处理,根据用户的需求,经计量、调压后输入配气管网,供用户使用。
(2)储气站。储气站的任务是储存天然气,用来平衡城市用气的不均衡。其站内的主要设备是各种不同种类的储气罐。实际中,配气站和储气站通常合并建设,合称储配站。
(3)调压站。调压站设于城市配气管网系统中的不同压力级制的管道之间,或设于某些专门的用户之间,有地上式和地下式之分。站内的主要设备是调压器,其任务是按照用户的要求,对管网中的天然气进行调压,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4)配气管网。配气管网是输送和分配天然气到用户的管道系统。根据形状可分为树枝状配气管网和环状配气管网。前者适用于小型城市或企业内部供气,其特点是每个用气点的气体只可能来自一个方向;环状配气管网可由多个方向供气,局部故障时,不会造成全部供气中断,可靠性高,但投资较大。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