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油价暴跌_全球油价大起大落
1.12月份:油价即将下跌?粮价、猪价会有哪些新变化?
2.油价为什么频频上升?对此你什么看?
3.石油经济学的大起大落成为基本规律
12月份:油价即将下跌?粮价、猪价会有哪些新变化?
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2022年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国家针对乡村的发展制定了很多利好政策。
在这些政策的推进之下,农业产业迎来了全面升级,大家的种养殖收益也得到了全方位的保障。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之下,今年全球油价迎来大幅上涨,这对于我们农民来说也进一步影响了大家的种养殖成本。
尤其是随着11月份的正式开始,大家也格外关心未来一段时间油价、粮价、猪价、牛羊、米面价的走势趋势。
最近网络上有一些人称,进入到12月份之后,油价很有可能会迎来大幅下降,这到底是真是?未来一段时间粮价、猪价、牛羊、米面价又有哪些新的趋势,今天老道就给大家做一个简单分析,具体情况咱们一起来说一说。
进入到2022年之后,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持续上涨,现在已经完成了20次成品油价格调整。
在已经完成的成品油价格调整中,有12次油价迎来上涨,7次油价迎来下跌,1次油价处在搁浅状态。
从目前成品油价格的涨跌变化情况来看,92、95号汽油、零号柴油价格总体涨幅达到1450元每吨!而且在前段时间,欧佩克等国家也再次限制原油产能。
受到原油产能下降的影响,全球油价再次迎来持续上涨。
不过老道认为,现在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达到高点,国际原油价格后期的涨价空间并不算大。
尤其是在近期,美国已经开始组织投放战略储备原油。
在系列调控措施的推进之下,国际高涨的原油价格很有可能在12月份会迎来新变化,油价经过短期上涨之后,迎来下跌的可能性将持续扩大。
我们有理由相信,进入到12月份油价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除了关于油价走势的相关分析之外,对于我们种养殖户来讲,大家也非常关心粮价、猪价、牛羊、米面价的走势趋势。
进入到11月份之后,未来一段时间国内重点农产品价格走势又有哪些新变化?今天老道也为大家做一个简单分析!
行情分析1:11~12月份将成为粮价上涨的关键阶段;
老道说:进入到11月份之后,正值秋粮集中上市的关键阶段,尤其是在玉米入市规模迎来下降的影响之下,基层深加工企业在玉米的购方面变得格外积极。
而随着生猪饲养规模持续提升,养殖业在饲用方面的消费需求也在集中增长。
玉米、大豆等主粮作物也受到饲用消费利好的提振,迎来了高位上涨的趋势。
从目前的行情形势来看,老道认为进入到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将成为基层玉米、大豆等粮食购销的最关键时期。
届时粮价也将迎来一系列的利好变化,希望广大的种地农民能够进一步地改善储粮条件,等待粮价上涨有序售粮。
分析2:猪、牛羊价也将迎来新的涨价机会,但不会大涨;
老道说:进入到11~12月份,正值肉类季节性消费旺季。
在气温下降和腌腊时节到来等多边因素影响之下,猪、牛羊肉的消费需求也在迎来提高。
尤其是在最近一段时间,基层猪价已经开始迎来改善性上涨,牛羊肉价格也迎来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但是大家要注意,生猪价格目前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猪粮比也站在了9:1以上,养猪户们的生猪饲养收益已经处在高位区间。
如果未来猪价、牛羊价上涨过猛,国家很有可能会通过投放储备肉的方式来规避行情大起大落的风险。
所以从长远角度来看,猪、牛羊价格很有可能会面临更大力度的调整,未来走势存在很大变数。
分析3:米面价格或将迎来小幅上涨,但总体保持稳定;
老道说:从目前口粮收购价情况来看,小麦、水稻价格在今年也迎来了一系列的利好行情。
受到全球粮价上涨的影响,在前两天小麦价格也开始迎来了利好行情。
小麦实际收购价逐步逼近2块每斤,这让很多的种地农民大为振奋。
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小麦、水稻价格的上涨空间并不算大,原料价格总体会保持小幅上涨、大体平稳的特点。
由此可见,米面价格在未来也将继续以稳定为主。
对于我们种养殖户来说,粮价、猪价、牛羊、米面价已经进入全新的阶段。
各项利好消息纷沓而至,也希望大家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序销售,实现增收。
2022年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老道恳请所有的农民兄弟行动起来,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一起为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三农扶持政策点个赞。
油价为什么频频上升?对此你什么看?
很多人都关注了油价上涨的问题,其实油价的变动是不受国内的控制的,虽然我国是石油储备大国,但是每年的石油汽油好还是主要靠进口而来,只有小部分的石油储备是在国内同时每年国际原油价格也会变动,导致国内的汽油价格随之波动,而且这种波动大概率都是会上调,所以很多车主们也抱怨油价上涨。
受到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我国的油价也在不断上涨,而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美国今年遭受了气象灾害,而且也有一些寒流导致美国的西海岸严重受损,所以有些工业设施会受到寒流的影响,那么为了能够恢复正常的工业生产,美国必须加大国内的燃油供给,这样就会导致出口的原油减少,那么影响到了我国的油价上涨。
而且从国际的形式上看,也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全球的经济环境也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再加上俄乌战争,导致原油价格得到了大起大落的状态,但是由于各种制裁导致石油成为每一个国家所争夺的物资,这样下来就会导致我国的油价上涨。
我国是石油进口大国,所以为了防止被石油制裁,我国也普及了新能源汽车,从而降低过度依赖进口石油,为了能够降低家庭开车的日常费用,每一个拥有人有车的人都想要更换成新能源汽车,这样也能实现节能减排,但是为了加大技术的创新,脱离别人的技术限制,所以就需要提高自己的实力。
同时油价上涨也未必是坏事,因为油价上涨能够拉动经济上涨,而石油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没有人能够摆脱,所以油价上涨会导致运输成本增大,日常的日用百货等都会出现问题,所以油价上涨也会引起民众的反映。
石油经济学的大起大落成为基本规律
经济学认为价格高了供应会增加,价格低了供应会减少,但这个规律在石油市场并不存在。在石油经济中起作用的是石油输出国的财政情况。 短期油价的变化受许多偶然性原因的影响,很难做出比较科学的预测。石油价格的变化与一般商品很不同,经济学认为价格高了供应会增加,价格低了供应会减少,这个规律在石油市场是并不存在的。油价曾经低到每桶11美元,持续了将近一年之久,生产不见减少。现在每桶30美元的高油价也没有刺激生产,相反还导致石油输出国组织减产。可见石油经济学不同于一般经济学。石油市场是寡头垄断市场。在石油经济中起作用的是石油输出国的财政情况,而不是生产者追逐利润的动机。在油价高的时候,石油输出国财政状况良好,不缺钱花,所以不忙着增加生产。相反,在油价低的时候,财政紧张,不得不多产石油,导致油价进一步降低。这就是石油经济学的基本规律。这种规律使油价很难经常在平衡点的上下波动,而是大起大落,不可捉摸。
现在的高油价已经持续3年多,各石油输出国财政情况良好。按理说,石油输出国应该在高油价时做好财政储备,以应付低油价时发生的困难,而且也能减少油价的波动。这一点世界银行曾经对石油输出国组织提出过建议,并且设立专题做了研究,结果发现多数石油输出国的财政管理能力很薄弱,没有自我控制的机制。虽然道理上他们也完全接受,但是事实上做不到。除了挪威能够做到以丰补歉,其他大多数石油输出国都实行现收现支政策。因此油价还会被当时的财政情况所左右,油价的大起大落还得继续下去。
3年多的高油价逐渐养成了石油输出国大手大脚的花钱习惯,万一发生油价跌落,他们更容易陷入大量增产的困境。所以可以预期,说不定哪天油价转向,价格会螺旋式地向下走,跌到每桶20美元,甚至15美元以下都是可能的。根据多数石油经济学家的估计,近期的均衡油价应该在每桶20至25美元之间,超出这个范围的波动都可以认为是石油财政造成的,而不是竞争市场造成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