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石油价格走势

2.国际油价闪崩,大幅度下跌是何缘故?

3.决定油价命运的会议即将开幕,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4.原油价格今日行情金投网

5.重挫7%,国际油价跌破100美元,这是受哪些因素所影响?

6.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全球各国加油站的汽油有何变化?

7.2022国际油价大变脸什么情况?

8.国际油价仍在大涨,国内油价或将迎“六连涨”

国际石油价格走势

印度油价现在多少_印度油价现在多少钱一升

一、未来国际石油价格走势与合理价格区间

从长远看,国际原油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未来几年,国际原油价格仍将高位运行,主要集中在40~60美元之间。如果没有发生重大的突发,如伊朗核危机升级等,油价达到100美元的可能性不大。

世界主要产油区原油成本均在15美元以下,仅个别地区达到24美元,因此,原油价格在25~45美元之间较为合理,在这个区间内,石油公司有可观的利润,消费者能够承受,替代产品利润微薄,对石油公司发展最为有利。

二、影响国际石油价格走势的因素

不稳定因素还存在,不可预见因素还会突然出现,产生重大影响。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的因素有:美国、中国、印度等经济发展迅猛,导致了石油需求的快速增加;欧佩克的“限产保价”;地缘政治、局部地区不稳定因素,自然灾害的影响;国际投机资本的炒作;中国、印度、韩国等不断增加石油储备等。

制约国际原油价格下降的因素主要有:全球性经济滞胀或经济危机;替代产品开发利用的成熟;天然气的大量开发利用会影响石油的价格;发现丰富的油气;全球变暖。

三、投资的影响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投资的多少,与需求因素、价格因素、储比因素有关。在石油需求强劲、价格居高、储比较低的情况下,石油勘探开发投资会稳定增长,这对探明储量的增长起到了保障作用。而对于天然气而言,目前储比很高,需求增长不快,价格偏低,石油公司为减少勘探资金的占压,投资热情较石油要低。

国际油价闪崩,大幅度下跌是何缘故?

近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有媒体报道:“截至5月31日收盘,纽约商品7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3.21美元,收于每桶69.46美元,跌幅为4.42%;7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3.41美元,收于每桶73.54美元,跌幅为4.43%。”

国际油价闪崩,在我看来主要是以下四方面因素影响:

首先是原油需求的减弱。随着新能源汽车(特斯拉、理想汽车、蔚来汽车)的强势崛起,购买汽油车的受众在进一步减少,这也使得国际原油需求减弱。当供大于求的时候,油价下降也是必然的。

我身边的朋友,平均每4个开车的人中有1个是驾驶电车的。而且长期来看,电车或许有可能会进一步替代燃油车。之前欧盟不是就提出要在2035年开始停止销售燃油车,加大普及电车的嘛!虽然不太现实,但这也间接表明电车取代燃油车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其次是产油国产油量的增加。在前面我们也说过原油的需求已经逐年在减少,按道理来说这个时候产油国的石油产量也应该对应削减。可类似于沙特这样的产油大国,为了保障财政的收入,打破了先前签订的“减产协议”,不仅不减产反而加大石油产量的生产。

另外,俄罗斯因为担心石油产量减少,国家经济难以维持,还让美国获利(美国也是石油一大生产国),干脆也不减产了。虽然销售欧洲受到限制,但是他最终找到了中转站,通过“中介”进行售卖,销量不减反增。

还有就是价格泡沫。当下的国际社会形势极度不稳定,社会恐慌情绪进一步蔓延。俄乌战争持续时间超过一年,中东地区战乱不断,西方内部的不和谐等,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得石油价格进一步萎缩。国家资金都在进一步拢缩,用于保障社会的运行,其他项的支付在对应减少。

最后就是美联储的激进加息。为了缓解美国国内危险的经济形势,巩固美元地位,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目前仍未看到加息结束)。美联储加息导致硅谷银行、签名银行邓银行的破产,银行挤兑引发流动性危机。

而作为风险性质产品,石油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叠加市场需求减弱,导致了原油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同时由于美联储是否进一步加息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普遍处于观望状态,投资购买情绪低下,因此油价何时能够回升也是个未知数。

油价下降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有效降低国家进口石油的成本,当然我们日常加油的费用也减少了。但是油价下降也会使得与之关联的产业链商品价格下跌,尤其是对中石化、中石油会造成巨大冲击。

目前来看,油价下跌仍将继续,回到5元时代也不是不可能,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决定油价命运的会议即将开幕,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决定油价命运的时候到了……

从周四开始,市场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在油市,本周最后两天的两场重磅会议可能将改变油价的走势。在真正的好戏开始之前,你是否已经做足了功课?

01 梳理

全球油市即将进入至关重要的两天,沙特、俄罗斯和其它产油国正在努力争取召开一次旨在遏制油价暴跌的会议。上周末,欧佩克+成员对此进行了商讨,争论谁应该为原油崩盘负责,导致原定于周一举行的欧佩克+紧急会议推迟至周四(4月9日)举行。

本周五举行G20能源部长也将召开紧急会议。周二晚,沙特方面表示,G20能源部长“特别”会议将在4月10日举行,会议将确保能源市场稳定,G20将取行动缓和对能源市场的影响。

需求如此疲软,价格如此低廉,世界上大部分的生产商将被迫停产。随着需求不断下滑,库存空间即将爆满,不管是沙特、俄罗斯还是美国,除了减产似乎已经别无选择,对于其他产油国而言更是如此。即便如此,周四的这场会议依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02 精选分析

?会议前各产油国的产量和表态一览

在会议召开前,全球主要产油国基本上都已经表过态,金十将各产油国最近的表态都梳理了一遍。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是如何看待减产问题的:

沙特1200万桶/日(4月发布)

俄罗斯1129万桶/日(3月发布)

美国1300万桶/日(3月底发布)

巴西306万桶/日(2月发布)

挪威207万桶/日(2月发布)

加拿大578万桶/日(2月发布)

伊拉克462万桶/日(3月发布)

阿联酋300万桶/日(3月发布)

科威特267万桶/日(3月发布)

尼日利亚193万桶/日(3月发布)

总体来看,包括俄罗斯在内,多数主要产油国都表示有必要为了稳定油价进行减产,并且愿意参与其中,但并没有把话说得非常肯定,这意味着存在变数。

拓展阅读: 隔夜狂泻8%后美油早盘涨6% 紧急会议前各方态度到底是怎样的?

美国的表态至关重要

这次美国的态度可能将起到决定性作用。沙特和俄罗斯都要求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加入减产,这也是欧佩克+邀请德克萨斯州和加拿大的石油生产商参加紧急会议的原因。

俄罗斯和沙特都已经表过态,美国应当一起减产。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上周五就表示,已经准备好与美国在油市上取行动,所有主要产油国都应该参与减产,包括美国、沙特和俄罗斯。沙特也表示,如果有欧佩克+以外的国家加入减产,沙特也会准备减产。

欧佩克消息人士表示,周四欧佩克+的减产规模将取决于美国、加拿大以及巴西等产油国的提议。伊朗油长表示,石油产量削减规模和持续时间,美国和加拿大的减产,减产的基线水平和分配应当在欧佩克+会议前解决。

拓展阅读: 油市的未来都押在特朗普身上了!

?周四的欧佩克+会议有哪些看点?

目前为止,市场对此次达成减产协议的呼声较大。从各大产油国的表态中也可看出,大部分产油国多少都表现出达成减产协议的意愿。而且据俄新社报道,欧佩克+监管委员会已经准备了减产草案。下面我们来看看此次会议人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周四的会议可能出现哪些情景?

尽管市场对减产的呼声很高,但是在最终达成协议之前,一切仍充满不确定性。以下是周四的会议可能出现的几种情景。

最好的情景 无疑就是全球主要产油国同意一起减产。 沙特和俄罗斯再次携手,美国、巴西、加拿大和挪威等国家也一同加入减产协议。

最糟糕的情景或与3月份的大会非常相似,减产协议破裂,这种情形下油价可能会重返20美元/桶附近的低位, 尤其是在沙特可能通过调整5月官方售价(OSP)展开报复的背景之下。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欧佩克+会议,沙特推迟公布5月原油的官方售价。

当然,出来最好和最坏的情景外,也存在其他的可能。比如:各产油国互不相让,保持当前的僵局,这也会市场预期落空,油价可能会再次下跌。

拓展阅读: 欧佩克+会议万众瞩目,减产命系油价涨跌前景

减产规模可能是多少?

虽然是否减产都尚未有个定论,但 目前各方普遍预期减产规模将达到1000万桶/日。周二欧佩克代表称,欧佩克分析显示考虑减产1000万桶/日至年底,但不减产也被纳入考虑范围内

此外,也有部分投行作出了较为保守的估计。摩根大通预计,由沙特和俄罗斯领导的欧佩克+可能在周四的会议上同意减产430万桶/日;高盛预计欧佩克核心成员国可能在今年一季度的生产水平上减产500万桶/日,美国等48个产油地区最终削减200万桶/日。

拓展阅读: 特朗普可能不靠谱,但欧佩克+会议基本确定

减产难以彻底解决供应过剩问题

鉴于全球原油需求受损严重, 减产1000万桶/日并不能彻底解决供应过剩问题。 因为这还远远赶不上需求下降的规模和速度。

就仅仅以印度为例,据印度炼油企业的官员称,由于印度当前处于一级封锁状态中 ,印度的石油需求已暴跌了70%。若印度按于4月15日结束封锁期,4月原油需求量可能较去年平均水平下降50%左右。 这相当于印度4月石油需求每天减少310万桶/日。从长远来看, 仅印度一国的石油需求量下降,就会抵消欧佩克+拟每日减产的1000万桶原油中的三分之一。

Rystad Energy的Bjornar Tonhaugen表示, 4月和5月油市的供应过剩可能达到2800万桶/日和2100万桶/日,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减产,也许是目前拟议减产规模的两倍,而这对于产油国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一个减产幅度。

虽然预期的减产规模明显不足以抵消需求下降的幅度,但若最后达成减产协议,却可以从实质上降低原油库存饱和的风险,并为解决库存问题提供了更顺畅的途径。对于油价来说,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

?油价面临怎样的命运?

前面已经提到,就算各产油国达成减产1000万桶/日的减产协议,已久难以扭转供应过剩的局面。油市的低迷,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疫情导致的需求崩溃。因此,在海外疫情出现拐点,经济和原油需求开始复苏之前,减产的有效性值得怀疑,除非减产规模能够完全覆盖过剩的供应量,但这显然不太可能。

这也意味着就算达成减产协议,也难以彻底拯救油价。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油价可能

Oilprice分析师Arthur Berman认为油价可能先涨后跌

高盛 认为, 从减产协议达成到实际产生影响,存在一定时间的延迟,该投行预计未来数周内都不会对油价产生重大影响。

分析师普遍认为, 除非各产油国能很快达成新的减产协议,否则油价将再度大幅下跌。 不过,全球石油市场可能会在第二季度跌至谷底,如果全球经济在第三季度开始复苏,将原油需求的复苏打开大门。

原油价格今日行情金投网

1.原油价格指数布伦特:69.36 ↑2.62WTI:66.09 ↑2.26国际原油价格走势,油价一路上涨。

2.由于石油供应仍然有限,原油价格已升至最高水平。在能源短缺危机中 包括煤炭和天然气价格上涨 结果,电力生产商转而使用石油。在北亚寒冷的天气中,原油集团维持石油产量 11 月仅增产40万桶/日,尽管多个国家施压该集团增产以减缓油价飙升,确定下一步石油生产政策。美国石油协会报告称,美国原油库存增加了 230 万桶。兑迪拜原油价格上涨,在亚洲需求持续增长之后,尤其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印度在许多地区开始放松封锁措施后。导致更高的国内柴油价格上涨,迪拜原油价格上涨,由于许多国家/地区放松封锁,该地区对柴油的需求有所增加。

美国原油库

1.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的数据,上周库欣的原油库存增加了237万桶,为2月份以来的最大增幅。这足以使美国原油运输中心的总仓库在七周内首次超过3000万桶。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原油进口量跃升至每天340万桶的创纪录高位,东海岸原油库存上周减少了100多万桶,降至5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

2.总体而言,美国原油库存没有预期的那么糟糕,但疫苗研究的好消息提振了油价,市场对突变型Omicron的担忧大幅下降,油价保持良好基调;在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和伊朗核谈判的不利进展下,油价有望再次升至80大关。从原油4小时趋势线来看,目前的反弹只是向下趋势的修正,空间尚未完全扭转。从底部的反弹空间来看,如果这种下降趋势没有结束,也会释放出巨大的压力。此时当前反弹修正波空间即将结束,长短转换可能伴随着下跌后的涨跌。

重挫7%,国际油价跌破100美元,这是受哪些因素所影响?

7月5日,国际石油价格忽然暴跌,WTI期货原油下滑最少做到11.41%,一桶价格最低到.50美金/桶,这是自在今年的5月11日至今石油价格初次跌穿100美金整数金额大关。

大家都知道,因为俄乌战事危害累加疫情要素,从2020年5月份逐渐,国际石油价格一路乘势而上,在在今年的3月份,期货原油最大到133美金一桶,一度碰触国内成品油批发标价的吊顶天花板。

受石油价格增涨危害,我国汽柴油价格也一路上升,从最初的6块钱一升最上涨到10元一升,如今92号柴油的价钱还在9.25元上下,仍位于历史时间上位。

6月中下旬可以说是一个大转折,伴随着美联储升息预估提温,国际原油价格也逐渐扭头往下,6月15日鲍威尔公布一次升息75个基准点,国际石油价格闻声下降,开启了这轮下滑市场行情。

即便如此,7月5日国际石油价格跌穿100美金的正整数大关,依然让好多人觉得出现意外,石油价格怎么会跌穿100美金价位呢?这是通过三方面的主要要素选择的。

虽然美联储最近公布了11年以来最大幅升息,一次性升息75个基准点,促使联邦年利率保持在1.5~1.75%中间,可是美国的通胀率依然居高下不来,最新一期资料显示,美国的本月通胀率达到了8.6%,和美联储的预期效果2%对比有很大差别。

为了能抵制经济滞胀状况,销售市场觉得美联储很可能维持升息的脚步,有预则,美国联邦利率有可能超过4%上下。依照这种预测分析,元的升息室内空间依然非常大,这对外盘期货销售市场产生很大直接影响,抑制了石油价格增涨。

俄乌战争爆发后,销售市场最开始预估很有可能三个月上下完毕,不过早已不断了半年的的时间,依然没有结束的征兆。伴随着地域矛盾的加重,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的封禁,早已从电力能源蔓延到到金子及其别的商品,欧盟许多国家回绝选购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美国却暗地里从俄罗斯选购便宜石油,也对中东等石油生产的国家施压,与此同时释放出来国内原油储备,这对国际油价市场需求产生一定直接影响。

美国运用俄乌矛盾导致的危害,从这当中操纵石油价格,为此维护保养美金对石油天然气的操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维护美金的统治社会地位,石油还会追随美元走势发生起伏。

虽然世界各地都是在想办法解决疫情冲击,可是到现在为止,感染仍是全世界经济复苏较大的阻碍,感染的持续基因变异给全世界经济复苏产生黑影。一种序号为BA.2.75的奥密克戎毒株新式变异已在印度、日本、美国等8个国家被检验到。这类持续基因变异的感染让销售市场避险情绪提温,危害到全世界经济复苏。

据调查,疫情疫情导致的全世界财产损失在5.8万亿元至8.8亿美元,相当于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6.4%至9.7%。疫情促使全世界丧失2.55亿次工作机会,让全世界人们丧失了2050几万年的预期寿命。

总而言之,当时原油涨价和世界经济刺激息息相关,在经济复苏困乏的前提下,纯粹借助印钞票难以保持经济兴旺,美元加息累加疫情和俄乌矛盾,让早已高新企业的石油价格丧失支撑点,国际石油价格跌穿100美金价位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全球各国加油站的汽油有何变化?

引言:能源价格上升的时候,人们的生活成本都会增加,所以对于这样的情况很多人都是非常担忧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原油价格不断的攀升,今年以来已经持续上涨了60%以上,而且全球各国加油站的汽油价格也开始上升了,涨幅也是很惊人的,那么究竟有哪一些情况是值得注意的呢?

一、全球各地汽油不同程度的上升

因为汽油是由原油炼造而成的,所以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自然导致了汽油价格的上升。而在全球各国的汽油上涨的水平也是不一样的,英国汽油的价格就同比上涨了19%,日本普通汽油的零售价就上涨了20%,而印度的汽油价格也上涨了23%。汽油价格上升的同时,人们也开始面对高昂的油价,开始减少了自驾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出行,而且油价越高很多人也会发现加油越来越难,如果加油量超过某一水平的话,那么就很难再往上加了。所以我国的情况也不例外,很多地区的汽油都有涨价,尤其是一些耗油量比较大的司机更是叫苦不迭。

二、生活成本增加

原油价格的增长已经影射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生活成本的增加也凸显了出来。在这方面尤其就体现在蔬菜来说,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蔬菜比肉贵的情况。这一方面是有供应量的下降,另一方面也确实是由于原油价格上涨导致的运费增加。除了一些食品以外,各个生活用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甚至有一些护肤品出现了翻倍的情况。

三、还是希望能够赶紧下跌

实际上由于各方面的影响,很多人的生活就已经很困难了。再加上疫情对于经济的打击还没有完全恢复,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确实让许多人的生活压力都会增加了不少。

2022国际油价大变脸什么情况?

2022国际油价大变脸什么情况?

EIA这次公布的数据引发市场担忧情绪升温。国际基准布伦特原油、WTI原油随即直线跳水,上演了“大变脸”行情。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原油的相关知识,我们一起看看吧!

需求“降温”,原油领跌商品

近段时间以来,原油的表现弱于铜、钢铁等其他工业品,在前期大宗商品整体反弹行情中,原油呈现弱势振荡格局。海通期货能源化工研究负责人杨安表示,当前原油上行动力正在逐渐消退,前期供应紧张背景下国际油价非常强的月差结构也在持续走弱,后期一旦供需局面出现进一步恶化迹象,油价很可能会领跌大宗商品。

杨安认为,油价走势转弱与欧美市场需求开始下滑有直接关系。“需求端降温导致成品油价格大幅回落,目前欧美市场成品油裂解利润均从高位大幅回落,欧美地区高通胀压力迫使各国纷纷加大了加息力度,流动性收紧提速的同时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增加,这已经开始影响到了原油需求,EIA最新数据已经将原油需求增长预期从年初360万桶/日下调到220万桶日。”

海证期货能化研究员郑梦琦分析认为,在7月中旬出访中东后,沙特和美国均未立刻宣布原油增产量,从7月中旬至此次会议结果宣布,其间不确定性较大,叠加利比亚原油产量逐渐回升至120万桶/日,致使前期油价振荡偏弱运行。

“目前影响原油市场的多空因素正在此消彼长,宏观层面对油价的影响权重在增加,经济衰退压力及控通胀的流动性收紧大环境利空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市场,原油市场需求端表现不及预期进一步拖累油价。”杨安表示。

OPEC+未来增产空间相对有限

“此次OPEC会议吸引了市场高度关注。”杨安表示,一方面,8月是OPEC新任科威特籍秘书长首次履职;另一方面,OPEC+最终产量决议是市场关注焦点。目前油价正处在非常关键的位置,OPEC+方面的产量决议对油价影响重大,原油市场需求端表现弱于预期,OPEC+在增产方面相对谨慎,但考虑到以美国为代表的消费国诉求及努力,OPEC+可能需要提高产量来满足需求,不过让油价维持相对合理价格,对石油输出国们来说也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他们在增产同时尽可能降低供应方面给油价带来的压力。

OPEC+达成了9月增产10万桶/日的决议。杨安表示,这个增产幅度较之前常规每个月40万桶/日的增产进度来说,市场可以轻易消化。

创元期货原油研究员金芸立表示,OPEC+决定9月开始增产10万桶/日,增产幅度有限,对缓解供应紧张意义不大。按照2020年的减产来看,到今年8月底,OPEC+理论上应该回补0万桶/日的减产配额,使产量回归基准4548.5万桶/日,但从减产至今的落实情况看,OPEC+日产量距离基准仍有200余万桶差距,排除俄罗斯受制裁影响,其余国家日产量也落后100余万桶,即使增产,能否落实仍存疑,因此此次增产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东证衍生品研究院能化高级分析师安紫薇表示,OPEC+同意9月小幅增产10万桶/日,将按比例在成员国之间分配。OPEC+这一决定预计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增产效果,符合此前市场预期。由于需求前景转弱,OPEC+对有限的闲置产能释放维持谨慎态度,尽管在会议前持续受到来自美国的要求增产的外部施压。

从增产能力看,安紫薇分析认为,OPEC+有效闲置产能持续下降,大部分国家已经出现增产瓶颈,沙特和阿联酋是联盟中为数不多的仍有一定规模闲置产能的国家,合计名义闲置产能预计接近250万桶/天,闲置产能相对有限也增加了两国在短期内快速增产的难度。“出于维持联盟团结的角度,单一国家抛开其他盟友大幅增产的可能性偏低,本次会议结果也进一步明确OPEC+未来增产空间相对有限,维持渐进式灵活释放剩余闲置产能的可能性更高。”

南华期货能化分析师刘顺昌表示,9月增产10万桶/日的幅度大幅低于7月和8月的64.8万桶/日,短期来看,OPEC+增产力度不及预期,利多油价,但利多力度也不会很高,因为本次OPEC+会议只决定了9月的产量政策,10月及随后月份的产量还需等待下一次会议,且当前原油需求端面临的压力在持续增大。此外,需要关注美国是否会对此作出相应反应,尤其是7月中旬美国总统对中东进行了访问。

一德期货资深分析师陈通表示,此次OPEC+增产大幅不及市场预期,一方面反映了近期原油价格的明显下跌让产油国变得更加谨慎,另一方面也显示出OPEC的剩余产能可用性已非常有限。

“原油市场处于现实偏强但预期转弱的格局中。”陈通说,宏观方面,西方主要央行取激进的紧缩政策已经限制了经济活动,全球经济衰退预期持续升温。欧洲各国也已经放松了限制俄罗斯石油贸易的力度。供需方面,随着油品需求增速开始放缓,北美和OPEC+产量的逐渐回归,预计四季度供需缺口将会收窄。

中信建投期货能化首席董丹丹表示,OPEC+增产幅度有限凸显了一个事实:全球原油供应暂时仍难以大幅提升。俄罗斯深陷俄乌冲突泥沼,美国受供应链问题影响页岩油增产速度也较缓慢,唯一被市场寄予厚望的就是OPEC的沙特和阿联酋,此次会议宣布仅增产10万桶/日,令市场对供应的担忧重新燃起。

分析人士:中长期不乐观

对于后市,董丹丹认为,原油整体以振荡思路对待。以WTI为例,90—110美元可能是未来几个月的振荡区间。原油上行的最大阻力来自宏观经济的下行,德国7月PMI跌破50关口,美国PMI创2020年7月以来最低,临近荣枯线。原油供应增量有限,原油下行与否取决于需求以什么样的速度和幅度下滑。

杨安表示,OPEC+最终10万桶/日的增产决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缓解了处在危局中的油价破位下行风险。目前油价已经连续背靠高位区间下沿附近的支撑横盘拉锯,形态上较为弱势,如果供应端再给油价施加压力,很可能迎来压垮油价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油价走出破位下行行情。此次供应端动作,一方面算是响应美国对增产的呼吁,但实质上更多的是试图延缓油价转弱。整体来看,后市油价仍然面临宏观层面和需求不及预期的压力,中长期仍不乐观,油价重心下行概率偏大。

新湖期货原油分析师严丽丽表示,目前来看,全球经济下行,石油产品需求承压,美国进入汽油消费旺季下半程,消费难有大的增量。中国受疫情和高温影响,消费也较为一般。印度进入消费淡季。供应端,利比亚产量已恢复至前期120万桶/日的水平,美国页岩油增速缓慢但进入飓风季,OPEC+增量有限,俄罗斯7月原油产量1076万桶/日,但后期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月差走弱裂解价差走弱,油价或波动较大,重心下移。

郑梦琦表示,本周五将公布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下周三将公布美国CPI,当前通胀压力较大,如果CPI继续大幅增长,就业市场依然强劲,美联储9月扩大加息幅度的可能性将增大。近期,根据CMEFEDWATCH,虽然美联储9月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仍然较大,但75个基点的概率正小幅上行。“在加息和经济衰退预期下,原油需求预期走弱。”

短期来看,郑梦琦认为,OPEC+继续维持小幅增产,需求韧劲尚存,库存处于相对低位,油价有一定支撑。中长期来看,美联储大幅加息以压制通胀,经济衰退风险上行,需求有走弱预期,成品油矛盾缓解,原油价格重心将逐渐下移。进入四季度后,需考虑俄乌冲突以及天然气带来的能源危机是否重演。

金芸立表示,整体来看,经济衰退的预期仍将持续扰动,制造业PMI数据走弱施压石油工业需求前景,近期近远月价差收窄,油价反弹力度或受限,后期关注期限结构转势以及美国原油库存拐点的出现,预计油价仍将维持振荡走势。

国际油价仍在大涨,国内油价或将迎“六连涨”

国际油价仍在大涨,国内油价或将迎“六连涨”

 国际油价仍在大涨,国内油价或将迎“六连涨”,自疫情开始以来,油价一直在上涨。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爆发后,油价继续上涨,国际油价仍在大涨,国内油价或将迎“六连涨”。

 国际油价仍在大涨,国内油价或将迎“六连涨”1

 受美国总统宣布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消息刺激,国际油价再度大涨。美油主力合约上涨4.5%,报124.77美元/桶;布油主力合约涨4.86%,报129.2美元/桶。

 来源:Wind

  中国油价将迎“六连涨”,或进入“9时代”

 受国际油价影响,中国原油期货也一路飙涨。截止3月8日午间收盘,原油助力达790.9,涨幅为11.03%。

 而按照现行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国内的汽油、柴油价格不仅包括原油的购入成本,还包括国内运输费、炼厂加工成本、合理利润、流通费用,以及增值税、城建教育附加和消费税等。

 随着国内原油成本增加,在3月17日下一轮成品油价调整期间,汽油、柴油价格势必会再次上涨。

 3月3日92号、95号汽油平均涨幅为0.2元左右,按照原油价格上涨比例来计算,平均每升汽油价格涨幅约为0.8元,有望创下今年以来最大的国内油价涨幅。

 贵州、四川、云南、重庆、广西等汽油价格较高的地区的92号汽油售价,有可能直接飞奔进入9元时代。

 和油价相关的物流,化工等行业会不会进一步推高国内CPI指数,在不远的未来大概率发生。

 国际油价仍在大涨,国内油价或将迎“六连涨”2

 随着美欧等国可能会对俄罗斯实施能源制裁,油价持续走高。法国外贸银行对此发表了担忧,除了中国以外,亚洲的其它经济体都要为原油费用和能源成本的急剧上涨做好准备。

 自疫情开始以来,由于供应链中断,供应和运输放缓,货运成本急剧上升,油价一直在上涨。但在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爆发后,油价继续上涨,周一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每桶约123美元。这给仍在试图从疫情中复苏、并试图控制不断上升的通胀的亚洲经济体带来了进一步的痛苦。

 对俄罗斯可能实施禁运的消息加剧了对石油供应紧缩的担忧,油价飙升/图源:

  印度泰国“最受伤”

 法国外贸银行称,家庭和企业可能会承担大部分影响,尤其是在印度和泰国等国家。尽管大多数亚洲经济体与俄罗斯的直接贸易有限,但高油价更广泛的影响将间接损害亚洲经济体。“市场都在关注石油,因为石油价格基本上已经失控了。真正重要的不是直接进出口,而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大宗商品市场上的活动。”

 对俄罗斯实施的金融制裁,尤其是将俄罗斯银行排除在国际支付信息系统 Swift 之外的行动,已经迫使俄罗斯石油退出全球市场,因为贸易商不能或者不会从俄罗斯卖家那里购买石油了。

 图源:美联社

 2月份油价有所上涨,越南、泰国、新加坡、菲律宾、韩国、日本和印度的汽油价格均上涨了每升5至10美分。其中印度消费者尤其可能受到价格上涨的影响,因为印度的预算中几乎没有补贴。与此同时,泰国的补贴也不够,通胀的上升可能会限制该国的购买力。韩国和越南也面临着油价上涨的风险,因为它们是俄罗斯在亚洲能源市场的两个大客户。

  中国竟是“局外人”?

 在这场能源价格危机中,中国显得是个“局外人”。尽管中国一个能源进口大国,但中国的规模足够大,可以在长期内消化更高的价格。除此之外,中国还有一个受监管的电力行业,消费价格由国家控制。

 不过从积极的角度来看,亚洲实际上离这场危机还很远。无论我们多么消极,亚洲都还远不如欧洲或东欧那样痛苦。许多亚洲能源进口国一直在从疫情中复苏,并在应对能源价格上涨方面表现出了弹性。

 最后我们还需要注意一点,由于能源价格敏感,亚洲自身能源供应的任何变化都将导致价格上涨,就像马来西亚Satu液化天然气公司最近意外中断天然气供应的情况一样。

 国际油价仍在大涨,国内油价或将迎“六连涨”3

 昨天国际油价上涨大涨超3%之后,今天继续上涨,可以说近期国际油价已经连续暴涨了,目前布伦特原油价格已经超过127美元/桶,美国原油也超过123美元/桶,这让下周就要进行的新一轮油价调整恐怕会大涨。下面看看国际油价最新消息

 今日国际油价: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4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4.30美元,涨幅为3.60%,收于每桶123.70美元;5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4.77美元,涨幅为3.87%,收于每桶127.98美元。

 油价调整最新消息:新一次油价调整将在3月17日24时进行,目前进行了第4个工作日统计,当前预计上调油价1240元/吨(0.94元/升-1.12元/升),。

 国际油价最新消息

 美国石油协会(API)数据称,上周美国原油库存上升,而汽油和馏分油库存下降。截至3月4日当周,原油库存增加了280万桶。汽油库存减少约200万桶,馏分油库存减少550万桶。

 当地时间3月8日,美欧均宣布加码对俄制裁。美国总统宣布了针对俄罗斯的能源禁令,将禁止美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液化天然气和煤炭;英国宣布,拟于今年底前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和相应石油产品,预计将逐步调整从美国和中东购买石油,目前,英国尚未宣布是否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

 美媒透露,白宫已经联系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请他们协助“弥补俄罗斯石油产量的缺口”。但是,专家表示,国际油价的飙升已经让全球的石油公司都“竭尽了全力”,没有人还在“留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