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油价格大跳水,国内油价会怎么样?

2.国际油价总跌幅超过12%!9月18日国内油价下调可能已成定局

3.秋凤空间 | 石油暴跌,对新能源车的影响几何?

4.牛气冲天的原油 为何一眨眼就创下最长连跌纪录?

5.国际石油价格指的是 原油价格吗?

6.国际黄金原油价格继续大涨国内成品油恐难降

原油价格大跳水,国内油价会怎么样?

油价升水什么意思_油价升高意味着什么

原油价格大跳水,国内油价也随之下降,由原来的92号油7.2元多降至5.3元多,降价达近两天多,是历史

上降幅度最大的一次,对于广大车主来说是最大的利好消息,可以趁机多囤些汽油,估计油价会在后续涨起来

国际油价总跌幅超过12%!9月18日国内油价下调可能已成定局

[汽车之家?新闻]?按照国内成品油调价的规则,新一轮成品油零售限价调整窗口将于9月18日24时再度开启。根据新一轮油价统计数据来看,就目前超350元/吨(0.31元/升)的跌幅来说,本轮油价下跌或已成定局。

今年到现在已经进行了17次的油价调整,其中除了3次大跌之外,还有11次搁浅调整跟3次上涨的情况,虽然油价上涨次数和油价下跌次数一样,但3次油价大跌总额超出1800元/吨,而3次油价上涨总额才只有300元/吨左右,涨跌互抵后,这17次油价调整依旧处于大跌的情况,今年油价依旧暴跌1.3元/升,一箱50升92汽油可省65元左右。

另外,沙特下调出售给亚洲客户的10月阿拉伯轻质油官方售价,降幅为5月以来最大。这被视为随着全球新冠病例激增、需求增长可能陷入停滞的迹象。今年沙特的官方售价波动剧烈,从价格战时的大幅贴水,摆动至大幅升水,因沙特阿美和OPEC+的其他出口国为抬高油价而限制产量。Rystad?Energy高级油市分析师Paola?Rodriguez-Masiu称:“当实力雄厚的中东产油国愿意以较低价格抛售时,全球市场恐慌并跟进是正常的。”

国际油价延续上周重挫势头,跌逾5%,刷新6月中旬以来低位,且连续第二周收跌。因投资者预计,由于一些国家新冠肺炎病例上升,需求前景仍乌云密布。美国原油库存意外上升,因炼厂复产缓慢,贸易商增加离岸储存空间,沙特大幅下调售价,全球供过于求的局面将持续。(消息来源:今日油价网;?编译/汽车之家?毕业)

秋凤空间 | 石油暴跌,对新能源车的影响几何?

我们正在面对一个这辈子没见过的变化。

3月初,欧洲成为新的疫情中心;3月11日,WHO宣布新冠疫情为“全球大流行病”;3月13日,美国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3月6日,原油价格出现史诗级崩盘,一度触及30美元线,单日跌幅30年来最高。一周之内,美股向下熔断两次。巴菲特称,活的够久,什么都能见到。

平静的日子属于过去,大动荡时期开始了。去年美债长短期利率倒挂的时候,就有人预言了连续11年的牛市终结。没想到是病毒暴击了全球经济,没想到是以这样的惨烈方式。

原油暴跌对于汽车行业尤其对于新能源汽车,意味着什么?其实从用户角度看,这种影响更多停留在情绪层面,远不如车价和消费金融政策来的具体实在。而从行业角度来说,新能源汽车是国家能源战略和科技战略发展的重要立足点,国际油价的剧烈波动只能强化这一战略决心?,大方向不可能回头。

自己有才是真的有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成群的黑天鹅起飞之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躺倒任锤。今年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包含插电和纯电)仅有4.1万辆的销量,同比跌幅近6成,市占率仅2.38%。?市占率一夜回到三年前。

对中国消费者而言,原油价格处于低位,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决策,心理作用远大于实际的成本考量。对于整个国家的新能源产业来说,油价暴跌,不管持续多久,也只构成麻烦,不足以动摇战略决心。

在上一轮油价暴跌的时候,发改委曾经确立了成品油定价的新机制。那就是与原油价格联动范围:在地板价(40美元)和天花板价(130美元)之间。

地板是硬的,天花板是软的。如果原油跌至40美元以下,无论跌多少,成品油将与之脱钩;而涨到130美元以上时,则“不涨或者少涨”,即仍向上保留调价权力。

而且,三大石油期货市场在发改委计算公式内的权重,并未披露。为什么作出一系列偏向性定价规则?原因很简单,我们是头号石油进口国,且还是没有定价权的那种。

这次沙特在石油价格战中,仍不忘“亚洲升水”——运往美国的石油折价7美元,而运往亚洲的,则折价5-6美元。中日韩买中东油比美国人贵,已经持续几十年了。

这反映了国际政治的现实,而非经济的。中国人给出的回答是什么样的?联合国将工业分为41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中国拥有全部细分门类,是唯一的工业部门完整率100%的国家。

这既是能力的证明,也是战略的被动选择。发达小国可以安心操持产业链的某一环,甚至可以靠金融和旅游就能富甲一方,我们不行。

有钱买是一回事,能不能买到是另一回事。欧洲闹疫情,瑞士从中国订购的口罩、消毒液、手套,分别被德国和意大利“截胡”。还不能说明问题吗?生命和社会秩序稳定面前,钱真不算啥。

话又说回来,我们是因为石油太贵,而选择发展新能源的吗?能源安全,关系到我国的战略利益和稳定。新能源汽车在全生命周期,碳排是否低于燃油车,并非最紧要的考量。不让别人掐着我们脖子,将能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再明白不过的选择了。

这样一来,就很清楚了。成本问题,只构成短期影响,不影响战略定力。发展新能源,这条路我们走定了,而且也无法回头。

原油价格周期变短,只有短期影响

如果只讨论短期影响,原油价格当然与新能源消费形成正相关。原油价格大跌,当然不利于后者。即使不考虑国内设置的“防波堤”,问题是,原油价格能跌多久?

人类进入石油消费时代100年多一点。有人总结称,石油价格波动具备35-40年“长周期”特征。不过,两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经济起飞,推动石油成为能源之王。“石油七姐妹”和欧佩克轮流坐庄,中间夹着两次石油危机。石油周期律不过是国际政治现实的映射。而国际政治发生了变迁,所谓规律,很容易被打破。

至少新世纪以来,周期明显变短了。2008年石油因何跌至20美元?如今沙特为何又与俄罗斯就“限产”谈崩?成本更高的美国页岩油生产商,4年前发行的债券,如今纷纷进入还款周期。显然这是趁你病,要你命的节奏。但时间长了,就算成本最低的沙特也不愿意付出持续的代价,双方达成新协议,石油进入新的增长周期,是大概率事件。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在全球范围内控制住疫情。

政策和金融,才是新能源的推手

疫情一来,国内的新能源车消费已经受到打压。石油闪崩,打压变成暴击,但始终只停留在市场情绪层面。原油价格的下跌,远不如车价或者金融方案的调整对用户的影响大。

作为个体的电动车消费者,如果从长线规划角度,无法确认油价的涨跌趋势。基于国家战略,政策倾斜和补贴还会存在一段时间。

因此,新能源的下滑,短期内因为政策支持的力度缩水。中期角度,则由于电动车的竞争力(能量密度、充电便利、品牌、科技加成等)的提升速度令人失望。

这其中,原油价格不构成重大影响力。即便原油跌速凶猛,也无法左右电动车发展的命运。随着各国排放法规日益严苛,汽车电动化的潮流已经不可逆转。跨国车企,包含大众、宝马、奔驰、通用等,都已经斥巨资投入到这场新能源汽车革命中,他们当然不打算因为一时剧烈波动油价回头。政策的长期稳定性,对新能源产业更为重要。

国内也如此。3月13日,发改委还联合23个部委联合发文,力挺新能源车消费。此举有对冲油价下跌的意图,也有稳定新能源消费基本盘,重申政策支持的意图。

电动车部分取代燃油车,是历史的必然。但不表明不存在波折。由于经济大势对消费层面的抑制,资本对形势的判断日趋保守。因此,新能源产业恐怕还有几年的苦日子要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牛气冲天的原油 为何一眨眼就创下最长连跌纪录?

近半年来原油节节攀升,表现冠绝大宗商品。然而不过一个月,美油就抹平年内全部涨幅,跌入技术性熊市,还创下最长连跌纪录,为何油价牛熊转换这么快?熊真的来了吗?

 之前还是牛冠商品的王者,眨眼便从指标上跌入了“熊市”概念区域,从直冲云霄到坠落谷底,周期不过短短一月,原油的牛熊转化令人猝不及防。其中WTI原油日线十连阴,创下34年最长连阴记录,更令市场瞩目。

 分析人士表示,国际原油价格连续大跌在历史上并不罕见,主要因为品种受宏观因素影响较多,市场体量庞大,周期性趋势性较强。短期内原油市场供需结构尚处于偏弱格局之中,后市油价依然会呈现易跌难涨的格局。

  油价跌入技术性熊市

 10月3日,美油和布油双双创下76.90美元/桶和86.74美元/桶的四年新高,时隔一个多月后的11月9日,美油和布油最低下探至最低59.26美元/桶和69.13美元/桶,较前期高点已经跌去超过20%,进入了技术性熊市。

 美尔雅期货能化分析师黎磊表示,造成本轮油价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原油市场处于库存升、价格跌的周期,美国商业原油库存连续7周大幅增加,超过5年均值水平,油价在库存压力下转头下跌。

 二是美国在正式制裁伊朗后,豁免包括中国在内的8个,最大的利多因素消失,促使油价加速下跌。三是IMF预测主要原油消费国2019年经济增速放缓,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带动原油需求减弱,中长期油价面临较大压力。

 11月初调查数据均显示,10月OPEC产量环比增幅高达40万桶/日。同时,俄罗斯10月产量再创新高,环比增加5万桶至1141万桶/天。

 “供应过剩和需求放缓的忧虑导致原油延续弱势。”前海期货分析师唐伟表示,美国制裁伊朗原油出口的靴子落地,搭配豁免条款的制裁措施显得成色不足,而在供应端,一些主要产油国在压力下大幅增产以弥补可能的缺口,两者出现了一定的错位,短期反而导致了供应可能过剩的担忧。

 宝城期货分析师陈栋指出,目前美国、俄罗斯和沙特石油产量正处于或接近历史最高水平,日产量超过3300万桶,占全球石油产量的三分之一。

  连续阴跌少见多怪

 10月29日至11月9日,WTI原油连续10个交易日下跌,累计跌幅11.37%。雷菲尼蒂夫公司数据显示,美国原油期货价格连续十个交易日下跌,为年7月以来最长跌势。

 事实上,国际原油价格连续大跌在历史上并不罕见。例如,文华财经数据显示,WTI原油主力连续合约2016年3月22日至2016年4月4日,日线9连阴。6连阴、7连阴更是多次出现。

 混沌天成期货研究院表示,不同于其他商品,原油供需基本面对于原油价格的影响程度明显偏低。美元强弱、地缘政治、OPEC政策等均会对油价产生明显影响。造成油价持续下跌的原因一般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地缘政治风险导致油价脉冲式上涨之后的冲高回落;二是OPEC减产协议失败之后对于原油供应边际上大幅增加的悲观预期;三是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对于原油需求的冲击。唐伟表示:

 “原油市场体量庞大,参与者众多,市场价格充分竞争,趋势性表现强。”

 11月11日,OPEC监管委员会在阿布扎比召开会议,讨论12月及2019年可能的减产措施。尽管会议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的减产协议,但会议前各石油部长释放出的信号,以及沙特能源部长法利赫在会后表示,12月沙特的原油日均供应量将比11月减少50万桶,堪堪稳住了油价的跌势。

 截至11月12日17:40分,美油上涨0.78%;报60.6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则上涨1.24%,报71.04美元/桶。唐伟说:

 “原油由于人为因素干扰带来的供应紧张并不具有可持续性,随着美国、巴西、中国等非OPEC+会议成员原油产量的提升,OPEC+减产会议影响的边际效应在下降。由于供应端的保障,未来需求端对价格的影响将更加突出。”

 黎磊表示,减产协议名存实亡,减产执行力主要看沙特和俄罗斯。从今年4月份开始,产油大国的减产执行力度出现松动,沙特、俄罗斯原油产量分别增加61万桶/日、39万桶/日,减产协议名存实亡。

 沙特和俄罗斯是减产协议的主力军,如果两国重新执行较高的减产执行率,而不是靠伊朗、委内瑞拉等被动减产支撑,原油市场将重新进入降库存、再平衡的阶段,使价格超过产油国的财政盈亏平衡油价。

  熊来了吗

 当前市场,对于原油进入熊市的声音日渐高涨。目前持油价跌入熊市观点的主要依据有二,一是油价相比于10月份高点跌幅超过20%。二是近期WTI、Brent远期曲线已经由Back转变为Contango结构(远期升水),这通常被认定为原油市场熊市的特征之一。

 混沌天成期货研究院认为,油价下跌只是挤出风险溢价,冲高回落。由于OPEC对于供应端的调控,油价下行空间有限,并未真正进入下行通道,而是重回震荡区间。陈栋认为,油价目前处于中期调整的阶段,是对于2017年6月以来的上涨作出的阶段性回调行情。

 短期而言,原油市场供需结构尚处于偏弱格局之中,后市油价依然会呈现易跌难涨的格局,外盘油价WTI或继续走低至5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或继续下探至65美元/桶,国内原油期货1812合约也将面临继续走低的风险,短期关注475-485元/桶的区间支撑。

 中期来看,随着北美需求取暖油消费旺季到来,以及中东地缘因素的再度光临,未来油价存在上涨的积极因素,中期油价存在反弹的动力和预期。唐伟表示:

 “12月的OPEC+会议大幅收紧供应的概率不大,同时增产的概率更小。宏观经济表现对价格影响较大,预计原油后市震荡偏弱,下行趋势还将延续。”

 相关报道>>>

 油价入熊新兴市场有喜有忧 OPEC会否减产下月见分晓

 成品油价或本周五下调 有望刷新年内最大降幅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网)

国际石油价格指的是 原油价格吗?

每种价格都有一个标准油种,油价一般都是标准油种价格+升贴水

比如WTI,就是西得克萨斯轻质油价格

最常用的基准油价包括:布伦特(北海油田)、WTI、辛塔(印尼)、迪拜、阿曼以及杜里、米纳斯、塔皮斯等

中东的油基准油一般都是迪拜或者阿曼或者各50%

东亚、东南亚这边原油基准油辛塔、杜里、米纳斯、塔皮斯

西非的油挂布伦特的多

南美和俄罗斯的没准,看谈判和油种特点

国际黄金原油价格继续大涨国内成品油恐难降

国际黄金原油价格继续大涨,国内成品油恐难降

据悉,上周美国和国际能源署公布大规模的储备原油投放计划,曾一度造成国际原油价格的走低。

但随后石油输出国组织表示将会维持原先的增产计划,令国际油价再次受到支撑。

另外不利的因素在于,此前市场寄予厚望的伊朗原油也因美伊谈判而搁浅。

目前,沙特阿美公司已经对亚洲轻质原油5月官方销售价格上调至创纪录的水平,每桶较阿曼迪拜原油升水9.35美元。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当前欧美等国对其他采购俄罗斯原油等大宗商品的国家不断提出批评意见,但来自俄罗斯的消息却显示,近一周美国购买俄罗斯石油的量却增加了43%,达到了每天10万桶。

除了来自当前俄罗斯的供应担忧外,目前全球大宗商品的需求市场仍受到疫情影响。

在全球主要的需求新增市场之一中国市场,目前中国最大的经济城市上海面临严峻的疫情防控考验,这导致近段时间经上海进口的大宗商品装卸受到影响,港口船只出现排队现象。

与此同时,在疫情影响下,也使得中国最大的大宗商品需求市场——房地产行业遭受重创。

尽管近段时间各地积极扶持房地产的健康发展,但市场消费信心依旧低迷。

而在当前原油价格暴涨的背景下,不少房地产企业转投新能源市场,特别是锂电市场。

据悉,在新一轮的新能源概念刺激下,与锂电相关的产业即将迎来新的价值评估。

以锂电池正极粘结剂聚偏氟乙烯为例,去年4月份价格为每吨10万元,到目前已经接近50万元的高价。

其他方面,由于受进口纸浆供应减少、成本上涨等影响,国内纸企涨价局面仍在持续。

资料显示,我国对于纸浆进口的依赖度较高,7成以上的木浆都来自于进口,尤其是针叶浆,基本都是靠进口。

但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包括芬兰、加拿大在内的供应国出口成本大幅攀升,加上国内木浆到港价低于欧美两大主要需求地区,也令巴西减少了对我国阔叶浆出口量。

就在上周,不少文化纸厂再次发布涨价函,宣布上调多种文化纸产品的出厂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