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下跌引发战争_油价暴跌对中国的影响
1.萨达姆在海湾战争中,为何要点燃油井,将石油倒入海中?
2.原油暴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打仗对石油的影响
4.战争与原油的关系?
5.战争对原油的影响
6.跌破俄乌冲突前水平,油价到底怎么了?
萨达姆在海湾战争中,为何要点燃油井,将石油倒入海中?
海湾战争,是指由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为恢复科威特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并恢复其合法政权而对伊拉克进行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中,作为中东强国的伊拉克,虽然是主场作战,且占有兵力优势,但却遭遇惨败,而萨达姆更是下令向海中倾倒原油,并点燃了科威特油井。
伊拉克VS多国部队,虽然兵力占优但却处在绝对劣势
两伊战争结束之后,伊拉克由于欠了大量外债,于是便希望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降低石油产量,上涨石油价格,从而使自己获利后偿还债务,但科威特却提高了产量,导致油价下跌,并希望由此迫使伊拉克在两国边境争端问题上让步。
于是,萨达姆便又起了吞并科威特之心,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赖掉大量债务(140亿美元),而且还可以掌握大量石油资源,从而挽回在两伊战争中的损失。1990年8月2日,在与科威特围绕石油问题宣告破裂后,伊拉克悍然发动了对科威特的入侵,迅速攻占科威特首都,继而占领科威特全境,并将科威特称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称它?永远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同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0票反对的结果,先后通过了11个谴责和制裁伊拉克的决议,并通过了授权对伊拉克动武的决议(678号)。次日,美苏达成共识,要求伊拉克撤军,同时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开始向海湾地区增兵。
到战争打响之前,先后有40个国家加入非约束性反伊联盟(自愿联盟),而参加反伊联盟并为解放科威特做出贡献的就达到了34个国家。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进行轰炸,海湾战争正式打响。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到1991年2月15日,伊军已经陷入了全面被动,伊拉克被迫宣布愿意接受联合国安理会第660号决议,有条件的撤军。2月19日,苏联提出四条和平建议,萨达姆表示同意。
2月22日,苏联进一步提出伊军撤军方案,但却被美国拒绝,持续向伊拉克境内进行轰炸,并于24日发动地面进攻,多国部队攻入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伊军迅速崩溃、节节败退。1991年2月26日,萨达姆宣布接受挺火,多国部队则于28日宣布停止进攻,历时100小时的地面战役至此结束。1991年2月28日,双方达成停战协议,海湾战争结束。
伊军为何倾倒原油、点燃油井?
从海湾战争的经过来看,伊军虽然是主场作战,且占有兵力优势(伊军120万,多国部队69万),但面对多国部队空天一体的全面进攻和精准打击,伊军却处在绝对下风,而伊军破坏产油、炼油设施,倾倒石油、点燃油井等?焦土政策?,为的就是阻断多国部队的进攻。
1、扭转空中劣势。纵观为期四十多天的海湾战争,地面进攻持续了不过短短的100小时,更多采取的是空袭和精确打击,这使得以地面武装为主的伊军痛苦不已。于是,伊拉克***便认为石油燃烧产生的烟雾和颗粒可以阻挡多国部队的空中打击,并影响多国部队精确打击的精度和卫星的侦查效果,从而扭转己方的不利局面。在大火之中,每天都有600万桶原油(95万立方米)被燃烧,此外还有70至1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
2、构筑临时防线。伊拉克工兵在科威特南部边境构筑了数道一公里长,3米宽、3米深的壕沟。不过,壕沟显然无法抵挡现代的机械化部队,于是他们又直接将大量石油倾倒在了低洼的地面和壕沟之中,以此作为抵挡联军机械化部队的防御工事,一旦多国部队地面军队发动进攻,伊军只需将石油点燃,便可构筑难以逾越的防线。
3、防止两栖登陆。由于无法与多国部队争夺制海权,为了避免多国部队从海上发动登陆作战,伊军将多达400万加仑(150万立方米)的原油倒入了波斯湾。此举直接导致沙特有800公里的海岸线全是粘糊糊的原油,大量原油在波斯湾中形成了长160公里、宽68公里、厚13厘米的油污带,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直到十多年后,环境保护人士还在当地发现了100万立方米的原油沉积物。
4、破坏产油设备。除了以上军事用途之外,伊军的破坏还抱着一种?我得不到的你也休想得到?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伊拉克军队先后点燃了700多口科威特境内的油井,而为了增加灭火的难度,伊军还在油井周围埋下了大量的地雷。1991年2月底,当联军地面部队发动进攻后,被点燃的油井数量更是猛增到了一个巅峰。当联军重新夺回科威特后,私人承包商总共花费了约15亿美元来扑灭油井大火,直到1991年11月,最后一口燃烧的油井才熄灭。
伊军的这种?焦土政策?虽然对多国部队的进攻造成了一定阻碍,但实际效果极为有限,根本无法扭转伊军战败的结果,却造成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原油污染,使得海湾地区国家深受影响。
原油暴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暴跌原油如下:
由于石油产区域比较集所产油尤其石油净口产量调整石油价格产非直接影响其比较突石油输组织(OPEC)影响OPEC我所熟知欧佩克其立于19609月14其宗旨协调统员石油政策维护各自共同利益OPEC员历史变目前12员别: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卡塔尔、利比亚、尼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厄瓜尔委内瑞拉目前该组织员共控制约占全世界78%石油储量提供原油则满足全球约40%需求
情况欧佩克旨通消除害、必要价格波确保际石油市场石油价格稳定保证各员任何情况都能获稳定石油收入并石油消费提供足够、经济、期石油供应保证原油价格稳定重要力量旦由于某些原其改变原油产量其原油价格影响期
二战争素影响
由于原油原料各种工业制品影响社各面消耗量十巨所世界各原油储备量都计使旦爆发战争影响原油产运输候都造油价幅波2011利比亚战争期间由于其东部重要原油输港班加西陷入战乱量外资石油公司员工撤离该原产外运输都受巨影响产量锐减至水平半同油价创2009高点至今没超越历史旷持久两伊战争更直接引发第二石油危机外战争报复性行战争威胁行经影响石油价格历史种情况主要集东区前文所提OPEC第三东战争利用自身石油储量占率优势逐渐强化原油定价语权使原油价格自2两美元抬升至3美元桶第四东战争阿拉伯联盟战败OPEC报复欧美色列支撑更原油价格3美元涨至13美元引发第石油危机近由于美制裁伊朗伊朗威胁封锁重要原油运输通道霍尔木兹海峡油价现波
三、需求素
1、全球经济状态
石油现代工业社血液面影响全球经济另面全球经济反影响原油价格:全球经济持续繁荣原油需求量总体增加反减少需求量所全球经济遇重问题原油价格受打压原油价格历史高点现2008金融海啸全面爆发前夜其随着全球经济遭受重创原油价格再没147美元高点
2、全球原油库存变
尽管总说全球原油库存仅仅能够供应全球几十原油需求原油库存变化却能够敏反应全球原油市场供需比变化旦库存增加基本说明原油现供于求反则供于求原油价格现短期波面重要权威际能源署(IEA)相关报告
3、气候素影响
打仗对石油的影响
战争影响原油是非常明显的。因为现代战争,坦克,飞机,轮船,汽车,几乎样样都是烧油的,打仗就意味着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去让这些机械化的东西跑起来,直接拉动了原油的需求大增。
油价受什么影响
理论上讲,影响油价的主要因素有七个方面:OPEC国家的石油产量、非OPEC国家队产量、生产成本、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石油消费水平、石油库存、节能、替代能源,但在实际操作中,影响油价的因素绝不止这七个,石油价格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从历史来看,石油价格经历过多次变动,剧烈波动的原因包括三方面:经济形势变化引发全球需求变化,如金融危机或者中国经济腾飞;供应端变化比如以沙特为主的OPEC国家决定增产或者减产;以及政治危机造成的石油市场恐慌,如海湾战争、伊朗核危机等。
本轮国际石油熊市始于2014年中,当时布伦特原油价格在2014年的6月份115.19美元/桶,进入2016年1月,价格已经下跌到不足30美元。那么这次油价大跌主要是哪方面原因引起的呢?各种数据显示,当前的石油市场确实进入了一个供大于求的时期,供求失衡是油价下跌的关键因素。
美元加息火上浇油
美联储按照计划加息的举动推动美元走强,客观上导致油价继续下跌。一直以来,强势美元都被视为原油和其他许多大宗商品价格疲软背后的重要因素,因为这些商品都是以美元定价,美元升值会使得它们在使用其他货币的人面前显得更加昂贵。
此外,商品并不能创造任何收益,这就意味着,在利率上涨的环境当中,商品作为投资选择的吸引力也会大打折扣。
20世纪70年代,美国与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沙特阿拉伯达成一项“不可动摇”的协议,双方确定把美元作为石油的唯一定价货币,并得到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其他成员国的同意。
从此,美元的强弱始终影响着国际油价的走势。作为石油的定价货币,美元升值意味着石油更加便宜;美元贬值意味着石油越来越昂贵。
战争与原油的关系?
分两种情况,第一,如果战争发生在油田,战争会导致原油产量下降,从供需的角度来说供应减少,价格就会上升。
第二种情况,如果爆发了大规模战争,世界经济衰退,那么原油的需求就减少,价格就会下降。
原油是经济的晴雨表,现在全球正处于经济衰退期,油价从去年的120美元下降到现在的40美元,一方面是欧佩克增大了产量,另一方面是世界经济衰退,双重的因素所致。
希望楼主满意,求赞同。
战争对原油的影响
一是战争对原油影响较大,主要影响在战争爆发前和战争初期,在战争爆发中后期原油一般会回落。
比如海湾战争爆发于1991年1月17日,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WTI原油期货从1990年7月下旬开始启动上涨,到了海湾战争爆发油价涨幅在40%左右,由此可见战争预期对原油价格上涨的推动作用。但是1991年1月17日战争爆发后,MTI原油期货反而大跌,跌幅高达35%。战争结束后,原油反而比开战前低10美元,主要原因是美国当时动用了战略原油储备每天向市场投放原油供应,国际能源机构也每天向市场投放大量原油供应,缓解了市场的原油供应忧虑。
英美发达国家第二次对伊拉克空袭是在2003年3月20日,受战争预期推动,纽约原油期货在2002年11月中旬就拉开上涨帷幕,至2003年2月27日已经上涨了60%,但战争开始后油价开始大幅下跌。
二是非产油国爆发的战争,一般对原油走势影响不大。这主要是因为,战争作为重要的地缘战争因素,具有明显地缘选择性和地域区分性,一般情况下只有在人类资源禀赋密集的中东等地区才会产生原油价格大幅上涨。
比如1999年3月24日爆发的科索沃战争,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对科索沃进行了78天的空袭,由于战争发生在欧洲的南斯拉夫,而不是中东地区,中东地区产油国产量没有受到影响。因此,战争期间原油上涨幅度从开战前的15.34美元每桶到战争结束后的17.66美元每桶。
三是战争对原油影响走势一般是短期影响,而非长期和根本性的影响。战争爆发后,原油供应暂时受影响。随着各方利益博弈和供应逐步恢复正常,战争结束后,原油走势也逐步恢复理性。因此,战争对原油走势影响一般是短暂的。
跌破俄乌冲突前水平,油价到底怎么了?
目前国际油价已经跌回了俄乌冲突爆发之前的水平,但是此次石油跌价的状态只能够短时间之内维持而已。
石油作为工业的命脉,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石油。但是石油并不是无限量的,地球的石油储备,已经完全探明。一旦地球的石油储备使用完毕之后,那么人类只能够重新开发新的自然矿产资源。因此,石油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一直以来都是在不断的波动当中。但是总体上来讲,石油价格长期以来都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石油价格跌回了俄乌冲突之前的水平。根据目前国际石油价格我们可以得知,石油价格已经基本上跌回了俄乌冲突爆发之前的水平。很多人也在网络上猜测,石油价格的暴跌是不是意味着俄乌冲突,马上就要结束了。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石油价格的上涨或者下跌与外界有着很大因素。虽然战争会导致石油价格上涨,但是战争也只是其中一方面因素而已。
美国的政策介入。目前国际石油价格之所以会下跌,完全是因为美国政府的介入。美国政府为了改善石油价格过高的现状,于是特地下令要求国内的石油生产企业必须增加石油的产量。从此达到扩大石油产量并且向外出口的目的,要明白当市场上的供大于求时,那么所有物品的价格必然会呈现下跌的趋势。
不可能会长期持续。不过我个人认为,目前国际石油价格呈现暴跌的趋势并不会长时间持续。因为石油价格下跌,是由于美国政策的调整。但是美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国家,作为美国的石油生产大企业,是不会长时间增加石油产量的。虽然能够扩大出口量,但是对于石油企业总体的经济有一定的受损。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