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9年柴油价格走势预测

2.中石化BP职业发展。

2009年柴油价格走势预测

南沙石化油价表格-南沙石化油价表格图

这些天,国有加油站和民营加油站的成品油价格都在'暗降',主要是因为成品油批发价格的下降。记者采访发现,今日的成品油批发价格悄然上涨,每吨上涨300-400元/吨。国有加油站依然在按原来的优惠幅度进行促销,民营加油站打算放慢降价幅度。

27日上午,记者在国贸的中石油加油站看到,该站在醒目位置悬挂了一条横幅,上面写着'本站各种油品已下调500元/吨'。23日,97号汽油、93 号汽油分别每吨降价优惠401元和400元,0号柴油每吨降价优惠392元。批发价的下调带动零售价格,加油机上显示的单价有了变化,93号汽油是 7.20元/升、97号汽油是7.62元/升、0号柴油是5.76元/升,比23日分别下调了0.06元、0.07元、0.07元。

在中石油金星加油站和南沙加油站,记者看到,虽然加油机上的价格仍没有下降,但每个客户加完油后,加油站工作人员一般会以矿泉水或罐装可乐相抵。

中石油国贸加油站黄站长说,今天打算去进成品油的,发现汽油比原来高出了300元/吨,柴油比原来高出了400元/吨。'我也不明白,批发价格怎么一 下子就上去了。'他说,现在价格高,先不进货,目前的库存还能卖个3天左右,如果到时候其价格还是那么高,降价促销活动就有可能取消

对了,昨天报纸上面又说上海那边的油价继续开始下跌了

以下是财经报12.31说的

直至前晚还在犹豫的中石化,在一系列紧急会议之后,昨天上午决定在上海展开首轮自行降价行动。这也是中石化第一次在上海降低零售成品油价。

按照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下称“中石化上海”)的部署,公司将从元旦起在44座加油站对三类主要汽柴油产品降价0.25元/升到0.35元/升。

这相隔中石油集团在沪掀起的降价风暴还不到一周。

两大石油公司在国内重要成品油销售地区的价格战由此揭幕。

比中石油主要产品低5分

12月25日凌晨,中国石油上海销售分公司(下称“中石油上海”)150座加油站突然降价,主要品种降幅在每升0.2到0.3元。

25日当天,占据上海零售市场70%的中石化上海召开了会议,商讨对策,但公司管理层并未出台任何降价举措。但25日当天,上海一些民营加油站即刻拉低价格,低出中石油的零售价约每升1角钱左右。

前天晚上,中石化上海的一位权威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说,公司依然需要观察市场情况,“中石油这么做,对中石化的销量肯定有影响。”

尽管中石油上海一位管理层向记者表示,中石油并不是为了促销,而是迎接管理系统上线,根据他们的统计,降价并没有大的销量增幅,“一是赶上了雷雨天,第二则是遇到休息日。”

而中石化上海的上述人士则肯定地表示,“个别邻近中石油的中石化加油站日均销量,已经降低了30%。”

自2009年1月1日零时起,中石化在上海地区的44家加油站会将0号柴油每升降0.35元,93号汽油和90号汽油每升各降0.35元和0.25元。降价后,要比中石油各加油站的同类品种低0.05元。本报记者计算,相比此前,中石化90号汽油、93号汽油和0号柴油分别比以前低7.52%、6.9%和7.2%。

中石化上海现有500多座运营加油站,因此这次降价的44家加油站仅占其总份额的不到8%。中石化透露,此次降价地区较散,“比如在上海的黄浦、静安等市中心会有几座,但郊区也会有不少。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们都布局在中石油的附近。”

新机制有利于竞争

12月19日,我国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启动为低迷销售期的中国成品油市场带来了降价空间,竞争也将更加充分。

与以往不同,新机制也意味着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将会发生很大调整。它可分为两层含义来理解。第一,是由中国政府——即发改委制定和调整成品油出厂价,出厂价的变动将会引起成品油零售价的变化。

其次,在发改委调整价格后,我国各地都有一个最高零售汽柴油价,企业可以在最高零售价格之下自由调价。

“最高零售价格由出厂价格和流通环节差价构成,下调油价政府并不管。”广东油气商会油品部主任姚达明曾对记者表示,“如果全国各地都调价,当然是一件好事。”

这一周内,中石油不仅调整了上海地区的零售价,在福建及河北廊坊都有不同幅度的降价,中石化也在重庆和武汉松动了价格。

虽然此前我国政府也允许成品油零售企业下调成品油价,但从2003年到2008年上半年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升,为控制CPI及考虑各方承受力,发改委严格掌握着成品油价,且企业自行下调成品油价的意愿不强,所以很难看到零售加油站特别是国有所属加油站的降价。

而今年下半年,国际油价大幅降低之后,无论是民营、国有加油站都加入了调价阵营之中,但国有加油站的调价多集中一些二级或者非省会城市。随着上海地区加油站的降价,未来一些核心城市的成品油零售市场争夺也将更为激烈。

上海是江浙一带的桥头堡,珠三角的走势都会巍然它来运动

中石化BP职业发展。

外国石油巨头进入中国投资公司的伞逐步转移到中国国有企业伞失去星岛环球网2007-11-04 2时43分外国石油巨头亏损的 www.singtaonet.com 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宣布,它打算出售其北部在四川,中国的四川天然气田,有一个100%的工作权益,在今年9月底,在同时,至2.23新加坡石油公司宣布在中国渤海湾的海上油田亿美元收购,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拥有一个浅水油田在渤海湾,六,日产油4300万桶。

如果不是在此之前,前几天被读取的开采陆上石油资源,经中国中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等信息只可交易媒体的关注。按照刚刚出台这项新规定,外国公司将有权自治区政府批准的合作开采石油勘探,油田开发和石油产品的份额在未来。

外国石油巨头希望

全面开放,外国石油公司,上游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采是第一个进入,但这些年来,在新鲜的领域。早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石油公司(BP)被允许在国内勘探石油,但对有限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中国,外国石油巨头,很快就开始抱怨,石油作为一种战略资源,使他们只该等采矿贫油地区的前景黯淡。

今天,皇家荷兰壳牌公司和法国道达尔公司在陆上石油勘探,只有一个地方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项目。现在越来越多地活跃在国内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交易的外国公司,松动的政策,中国的石油工业和开放,即使是在最谨慎的上游,有迹象显示,有加速迹象。

打开上行仍处于起步阶段相比,几乎所有的外国油公司最近开始精炼中游的力量。壳牌,BP,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公司和其他石油公司开始频频出现在谈判桌上,希望在中国建立更多的石化项目。例如,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投资建立43亿美元的中海壳牌壳牌炼油项目已经投产。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时间已经到了全面开放的外国石油巨头期待。事实上,他们希望扩大在中国的业务的深入开展,仍然面临许多障碍,必须继续耐心等待政策的进一步明朗。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说,在石油领域,中国正在逐步开放资本的累进多元化,但在某些领域,如非常好油,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领域,它是不可能的外国干预,这涉?及到能源安全的问题。

当然,这并不能防止外商投资企业有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描述:下游销售网络的扩张,成立合营企业,甚至控股炼油厂,原油和成品油进口资格获得深参与上游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项目。这些都可能在未来成为外商投资企业的下一个突破的方向。

统一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石油企业通常会选择建立一个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经营风险对冲石油价格的波动,包括?上游对下游

油中间的炼油业,下游的成品油批发及分销网络,扩大勘探和开发的。

外国石油公司希望在中国的业务取得更大的进步,这是必要的补充和加强链中最薄弱的环节。在中国的市场结构,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中国的垄断,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不仅是国内唯一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和大约80%的石油进口量,原油炼制,还拥有大部分的零售加油站,成品油批发和零售自由化政策仍然是有效控制市场的批发和零售行业,主要是挤压外资和民营石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截至2005年,外国石油巨头的数十亿美元的外资投资在石油勘探领域,主要是通过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合作,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环渤海,东中国海,中国南海采矿权,海上或陆上,国际石油公司块勘探区的?难度相当大,最有可能得到的是一个高风险的项目边际油田或偏远地区的,目前还不能得到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收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欧新黔,在今年6月表示,将推动石油勘探,开采等方面的行业准入条件,引入细化文件来实现的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公平待遇。康菲石油公司和新加坡石油的标志在中国的最新交易。

事实上,在跨国石油公司方面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在海外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在中国是不工作的重中之重,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成本较高的油探索。更现实的是,在处理国际原油运到中国,和中国庞大的成品油市场的占领。

2004年年底成品油零售版本,以扩大市场提供一个渠道,外资,道达尔,BP,壳牌和其他外商投资企业已经建立了中石油,中石化及其他成品油零售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目前,外商投资在中国已经拥有超过2,000个加油站。

WWW加油站网分析师李钰说,中油BP加油站,加油站集中在广东占8%,但其销售额占广东省的20%。排名榜首的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和销售模式,它很清楚他们的潜在优势,在零售链。

但是,油源仍是外商投资企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合资加油站必须从石油,中石化批发成品油,以防止外国石油公司在网络下游市场,推广自己的准备表。因此,要实现步行即到在零售市场上,最核心的是有一个稳定和自治的成品油供应。不仅需要建立自己的或拥有外国炼油厂,但还需要随附的石油进口和批发权。

在成品油零售,批发权,2007年按照WTO协议都已经放开,国有大型石油,中石化的石油进口配额被取消,而在非国有的石油贸易配额,也可以以每年15%的速度增加。但在实际操作的私人石油企业进口原油的需要不仅是资产和硬件设施,资格要求,并在同一时间,以证明其进口的石油已经被包括在集团的两大油精制油生产计划已被完全在夹缝中喘息的机会。

从理论上讲,限制对外国石油的公司有雄厚的实力要小得多,但至今没有一家外国公司获得的进口原油和成品油,成品油,如果不进口权,并拥有炼油厂,即使成品油批发资格的外商投资企业,从石油中石化购买成品油的炼油厂,这是很难发挥的国际石油公司,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优势在全局配置。

这是因为这个原因,之前和之后的开放成品油批发权,壳牌,BP,埃克森美孚公司,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等巨头也没有采取积极的步骤,适用,而是以在石油炼制和零售网络的扩张,其工作重点。

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在今年一月,油年产1200万吨炼油和乙烯项目,该项目投资50亿美元,在广州南沙设立的企业,这是最大的自成立的合资项目。

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公司,中国石化合资在九月中石化森美(福建)正式成立,总投资为46亿美元,这是一个集炼油,石油化工和石油销售作为合资项目之一。

同时,沙特阿美公司的股份,青岛大炼油项目批准,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项目也正在筹备之中。 ,国际石油公司的合资炼油厂项目,以提高外商在中国的投资,甚至是发布该项目的炼油,成品油批发都会有自己的油源,扩大零售网络的保护。

光大证券分析师裘孝峰股份炼油厂外商投资企业进入中国的触角。更重要的是,国际石油巨头在中国已经拥有从上游勘探,中游炼油,成品油的批发销售业务已经只有一步之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能够完全打通产业链,国际石油公司将能够把更多的原油和成品油输送到中国,以获得多的利润,也将让整个产业链的协同效应他们真正与两大石油公司的竞争能力,从而促进在中国石油工业和市场的竞争。

价格标准

事实上,国际石油巨头,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是指没有通过石油,石化生产调度的传输容量的资源:原油对中国的出口,出口成品油不有,只由少数有条件的中国企业,成品油的销售,而无需通过网络两组。所有这一切,他们可以自己做。

现在的问题是,不论是直接进口的成品油或原油面临的一个根本的障碍 - 成品油价格改革。一方面,国内成品油价格控制,以在国际市场上仍然落后,很少有公司愿意直接进口成品油,另一方面,成品油价格的情况下是不与国际接轨,炼油中国从国外进口原油,将要承担的损失炼油部门。最期待的最新的,中国石油大学教授,中国石油发行价格的市场和放宽对贸易,外商投资企业“的核心或能源价格改革,他们不会放弃现在,更着眼于未来“。

成品油价格改革,国家有关部门已规划多年,由于时间问题,但并没有真正让油价格与国际接轨。

在2006年国家调整成品油价格挂钩,新加坡,纽约,鹿特丹,原始成本法,而在解决炼油行业亏损,国内成品油价格改革的完成。然而,这项改革是难以实现的,因为石油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状态。

在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在石油工业各方面的广泛参与,一直被认为是打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组,垄断了重要的一步,石油市场为导向,这个过程伴随的学生。

但是,这一观点已开始与反对派的分析师见面。韩平,CEO,中国能源网,的的3组是中国的自己的业务,它的利润将最终被用于在中国人的退休金和其他社会保障的各个方面,来保护他们,而不是故意让外国公司,以参与在竞争,所以高油价的中国人没有好。 “

韩文科,开放是在保持与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能够满足中国的能源需求的必然选择,但也必须做好准备,以规避许多潜在风险,以为了保护中国的石油和能源供应的安全性。

但没有人怀疑,成品油价格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最终将走向市场定价。时序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影响的过程中,在目前的经济增长过快,通胀压力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现很难在短期内实现。

外商投资企业似乎并不担心,至少,对外保持着谨慎。BP中国招远市恒发言人说,“目前我们是唯一按照国家的重大政策,以进行了进一步开放了的格局是不明确的。”,国家的政策是指导发展的行业规则,在有限打开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