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近几年变化曲线_历年油价变化曲线
1.原油价格涨幅与什么有关
2.采收率的时间域分析
3.OPEC垄断格局的打破相关问题?
4.不懂就问,为什么国际油价下跌,反而国内油价会上涨呢?
5.中国石油加油站油价不一样,为什么
原油价格涨幅与什么有关
上半年受环保及相关行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柴油需求不容乐观。进入7月下旬,北方高温天气、南方台风多雨天气拖累,柴油价格上涨受到一定限制,介于原料成本高企,以及部分政策的连带支撑,价格较历史同期偏高。
图1、2016-2018年柴油批发价格走势图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据隆众数据分析:2018年上半年,中国主营柴油价格呈先抑后扬走势,2018年柴油半年度均价为6523元/吨,较2017年半年均价5528元/吨,上涨995元/吨,涨幅为18%。上涨的原因,主要是2018年原油涨幅较大,一度突破70美元大关,2018年6月底WTI涨至74.15美元,而2017年6月底同期仅为44.74美元,上涨幅度高达30美元,导致炼厂加工成本提高,价格一路上行。
国家出台“蓝天保卫战”的三年行动计划,部分不合规的柴油资源遭遇打压,汽柴价格或将维持高位。
国内柴油价格高企,是需求带动还是有价无市?我们通过各省市的需求情况来一探究竟:
图2、国内柴油消费量需求占比
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从上图2国内柴油消费量需求占比图中可以看出,2017年我国成品油消费总量在1200万吨以上的省市共有12个,柴油消费量在500万吨以上的十省市中,有六省市位于沿海,华东占了四个: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再就是辽宁、广东。
图3、国内柴油消费量需求占比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见上图3,国内各省市的需求情况参差不齐,青岛主营本月计划量已全部完成,泰安中油因为油库整改,发油量受到影响,完成率仅为不足3成。江苏中石化计划量完成率仍存缺口,在7-9成左右,江苏中油削减了任务量,苏南超额完成,苏北仍存欠量。而浙江主营省公司总任务已基本追平。主营月度计划量的完成进度高低不一。那么柴油零售是否存在可观的利润?
图4、柴油零售利润走势图
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从柴油零售利润图中可以看出,2018年7月,中国加油站综合利润,柴油平均零售利润1361元/吨,环比下降3.16%。月内零售价兑现下调,但批发价接连上涨,柴油批零价差缩小,导致利润走跌。
零售利润下降,那么柴油进出口利润是否存在套利空间?见下图4,柴油进出口套利分析:
图5、柴油进出口套利走势图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7月份,我国进口新加坡柴油平均每吨亏损13.83元,较2018年6月份亏损下降56.7元/吨,我国华南口岸柴油出口至新加坡平均每吨亏损287.58元,较2018年6月份亏损增加13.5元/吨。
进口方面,新加坡柴油价格上调,而国内柴油价格同步上涨,使得进口利润亏损收窄。出口方面,国内柴油批发价格上涨,而新加坡地区柴油价格同步上调,使出口收入亏损增加。
整体来看,国内资源过剩问题依旧突出,主要表现为炼油产能仍在扩张,而新能源等替代能源的上马,导致柴油需求增长呈继续放缓的趋势。
采收率的时间域分析
(一)美国油气采收率的时间域分析
美国对提高采收率方法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但予以重视是从1973年开始,并提出了相应的优惠政策。1976年正在进行的项目达159个,提出申请的项目竟达423个。1986年达到高峰,共有512个项目实施。1986年后,随着油价急剧下跌,提高采收率项目数减少很快,但产油量一直处于上升状态,于1992年达到7.6×105bbl/d的高峰,随后略有下降,至2000年保持在7.0×105bbl/d以上。进入21世纪,EOR产油量又有所下降,2004年为6.6×105bbl/d,比2002年减少5.5×103bbl/d。
近20年美国提高采收率的原油产量变化情况见图4-2。美国EOR产量主要来自热采与注气,仅有很少量来自表面活性剂驱。尽管实施的热采项目数近年来有所减少,但自1986年以来产量一直保持稳定,在EOR产量中始终保持在50%以上。2004年美国EOR产量中有52.1%来自热采,实施的项目为56项。从1982年到1992年,美国的气驱产量快速增加,1992年以后保持稳定。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美国有十分丰富的天然二氧化碳气源,另一方面,二氧化碳驱的技术得到很快的发展,其成本大幅下降。二氧化碳驱的项目一般可提高采收率8%~15%(地质储量),生产寿命15~20年。化学驱自1986年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表面活性驱几乎停止,但应用聚合物调剖仍有很大的发展。在美国已把调剖和聚合物驱、钻加密井、水平井等列为改进的二次采油(ASR),也属于提高采收率的范围。其中新的深度调剖体系(如胶态分散凝胶CDG)近几年受到普遍重视。
图4-2 美国EOR年产油量图
(二)我国油气采收率的时间域分析
以大庆和长庆油田为例,来分析中国油气采收率在时间域上的变化情况。
大庆油田于1959年发现,投入开发后产量逐年上升,到1976年,产量达到了5000×104t(图4-3)。1976~1980年,在油田基础井网挖潜上实现5000×104t稳产,包括不断提高注水量、分层注水以及新区投产;1981~1985年,主要依靠开发层系井网加密调整实现稳产;1986~1992年,主要依靠自喷转抽和开发调整井实现稳产,在此期间,聚合物采油技术于1988年取得突破。1992年以后,含水率不断增大,注水效果逐渐减弱,三次采油技术(主要是聚合物采油)被广泛应用,对大庆油田稳产5000×104t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2002年和2003年连续两年三次采油量突破1000×104t。
图4-3 大庆油田年产量变化曲线图
长庆油田于1970年开始进入大规模的勘探开发阶段,1975年开发马岭油田,产量于1978年超过了100×104t(图4-4)。20世纪80年代,通过加密井网、改造储层以及进行压裂保持稳产。1990年,安塞油田投入开发,20世纪90年代中期,压裂酸化技术有很大改进,同时通过调整井网和注采系统,使整个长庆油田的产量大幅度提高。
图4-4 长庆油田年产量变化曲线图
OPEC垄断格局的打破相关问题?
这是标答:
1.OPEC—国际石油卡特尔组织,在1972年世界石油供应市场上接近垄断。需求方面的哪些因素会造成这一垄断格局的打破?在供给方面存在哪些因素能打破这一垄断格局?
答:(1)对国际石油卡特尔组织接近垄断的理解
卡特尔是各寡头之间公开进行勾结形成的寡头垄断组织,是相互勾结所特有的。在垄断组织内部,各寡头厂商协调行动,以垄断组织的利润最大化为原则共同确定价格。这样,一个卡特尔组织就像一个垄断厂商一样,只要市场需求相当缺乏弹性,它可以将价格提高到大大高于竞争的水平。卡特尔实际上是一种同业联盟组织。目的是提高该类产品的价格和控制产量。卡特尔在某些国家内是违法的,但在国际间,却早已存在,例如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卡特尔组织与多工厂垄断非常相似,惟一不同的是卡特尔组织内的厂商不是由单一业主所拥有的,因此每个厂商的产量售价不易受控制。而多工厂垄断只有一个业主,他可适当地控制每个工厂的产量及市场的价格,以达到整体的最大利益。
卡特尔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价格和瓜分市场。关于价格的确定首先由几家厂商组成一个卡特尔,进而产生一个管理并确定一个统一的产品销售或服务价格,由此形成垄断价格。关于市场的划分通过内部谈判与协商,将卡特尔的总产量或总销售量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各成员厂商,最终完成对市场的瓜分。第一个条件就是,一个稳定的卡特尔组织必须要在其成员对价格和生产水平达成协定并遵守该协定的基础上形成。由于不同的成员有不同的成本,有不同的市场需求,甚至有不同的目标,因而他们可能想要不同的价格水平。或者各成员可能受到通过略微降价即夺取比分配给它的更大的市场份额来欺骗其他厂商的诱惑,从而造成卡特尔组织的解体。只有长期受到竞争价格的威胁才能阻止这种欺骗,如果卡特尔的利润足够大,这种威胁是有效的。第二个条件就是垄断势力存在的潜在可能。即使一个卡特尔能够解决组织上的问题,但如果它面临的是一条具有高度弹性的需求曲线,它就只有很小的提价的余地,因而组成卡特尔的利益就是很小的。
20世纪60年代以来,石油价格的周期性波动更明显。以从波谷到波谷划分,世界石油价格共经历了8次周期性波动。世界石油价格的周期性波动,主要有这样几个特征:
第一,油价的上涨往往是剧烈的,并且常常受突发**件或危机的影响。油价上涨所持续的时间视事件的性质而定。
第二,油价在短期内主要受需求的影响,特别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对石油需求的大幅度增长,对国际油价的影响也明显增加。
第三,世界石油市场供给条件的变化对油价有着特别的影响。第二次石油危机以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力尽管明显被削弱,但其作用仍然不可轻视,OPEC成员间达成的供给限制协议的执行与否对油价仍具有重要的影响。
第四,市场投机行为也是影响石油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国际石油价格频繁波动,一方面交易商需要从事期货交易、套期保值,但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对冲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对油价的波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对现货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在国际石油供需形势不确定,以及国际资本市场表现不佳时,国际石油市场的投机行为更明显。此外,国际油价还受主要发达国家石油库存的变化,以及一些心理预期因素的影响。
可以看出,石油价格的周期性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OPEC国家的垄断行为,他们联手控制产量,限产造成短期石油供应短缺,引起油价暴涨。而实际的石油储量及开采能力都是供大于求的。
(2)需求和供给方面打破这一垄断的因素
因此在打破这一垄断局面方面应当结合供求两方面的因素和上面所讲的卡特尔所成立的两方面的条件来论述。
第一,从需求方面看各国要扩大石油资源的来源减少对OPEC的依赖;加大对相关替代能源的生产;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对石油资源的替代;形成多元的能源体系,与相关的石油输出国联系形成稳定的供求关系;加强储备管理减少由于波动而带来得危机。
第二,从能源层面上看,欧佩克所经营的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石油”。在没有出现优于石油的新能源产品前,是不会从根本上动摇欧佩克的地位。
全球石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供给方面。石油供应上的储量限制能够通过钻探技术和能源替代以及节能技术进行对冲。症结在于全球石油市场的垄断性特征,为了维持石油高价,石油卡特尔刻意进行限产和低度投资。真正的石油问题是OPEC石油卡特尔的短视行为,而石油进口国难以找到对冲途径,有效的全球市场和技术进步能够不断吸收新增石油需要。石油供应市场上的多样化努力使得OPEC的垄断力量有所削弱,但是还足以控制全球石油价格,这方面的解决方案除了多边协商以外并无其他良策。
从供给方面考虑,首先是协议遵守的程度及违背协议后带来得惩罚体制;不同的成员有不同的成本,有不同的市场需求,甚至有不同的目标,因而他们可能想要不同的价格水平,这就是垄断自身的不稳定性;各国受本国政治文化等其他因素带来的影响等因素;如果利润水平降低各国为了获利,也必然采取降价的措施来获利。 电话:010-59796680
2.经济增长的源泉及利弊是什么?
答: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社会的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的长期增加,即按不变价格水平所测定的充分就业产量的增加。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GNP(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测度,GNP的增长描述了一国整体生产能力的扩增,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表示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发达国家的问题。
导致经济增长的因素就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包括生产要素的增加和技术水平的进步:生产要素由劳动和资本存量两部分组成。其中劳动的增加不只是量的增加还包括质的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年龄等)。技术进步包括发明和应用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出。技术进步是通过使生产要素的使用更有效率而促进经济增长的。
(1)经济增长的源泉
关于经济增长的源泉,宏观经济学通常借助于生产函数来研究。宏观生产函数把一个经济中的产出与生产要素的投入及技术状况联系在一起。设宏观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式中, 、 和 顺次为t时期的总产出、投入的劳动量和投入的资本量,代表t时期的技术状况,则可以得到一个描述投入要素增长率、产出增长率与技术进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方程,称其为增长率的分解式,即:
= + +
式中, 为产出的增长率; 为技术进步增长率; 和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和为参数,它们分别是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
从增长率分解式知,产出的增加可以由三种力量(或因素)来解释,即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换句话说,经济增长的源泉可被归结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的源泉是资本、劳动与技术进步。
第一,资本
资本的概念分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又称有形资本,是指设备、厂房、存货等的存量。人力资本又称无形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投资,如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健康状况等。一般指的是物质资本。
第二,劳动
劳动指劳动力的增加,劳动力的增加又可分为劳动力的数量的增加与劳动力质量的提高。这两个方面对经济增长都是重要的。
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可以有三个来源, 一是人口的增加,二是人口中就业率的提高,三是劳动时间的增加。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则是文化技术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是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一个高质量的劳动力,可以等于若干质量低的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的不足,可以由质量的提高来弥补。
第三,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体现在生产率的提高上,即同样的生产要素投入量能提供更多的产品。技术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的进展。
有时,为了强调教育和培训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贡献,还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单独的投入写进生产函数。
不懂就问,为什么国际油价下跌,反而国内油价会上涨呢?
明日国内油价又要大幅上调了,国际上油价下跌,为什么我们国内的油价反而上涨呢,原因是:
第一、油价虽然下跌,但是桶价上涨啦。所以油价下跌,我们的不跌。
第二、油价上涨和股市一样:牛短熊长,而且是快牛慢熊。
第三、说重点,战争因素导致,而石油属于硬通货。
赶快去加油吧,明日油价又要暴涨啦,伤不起。[捂脸][捂脸][捂脸]
先来看看纽约原油近一个月的走势:
1.从2月中旬至3月上旬一路震荡上扬
2.3月7号和3月9号两次冲上125+美元/桶
3.3月9号之后开始跳水,截至3月16日我截图时跌至95美元/桶。
再看我在美国新泽西加油的价格:
3月2号3.39美金/加仑,合0.9美金/升
3月9号4美金/加仑,合1.06美金/升
3月16号4.12美金/加仑,合1.09美金/升。
你说中国油价跟涨不跟跌,美国又何尝不是呢?
之所以原油大跌我们还涨,是因为油价调整依据的是前十个交易日(即两个自然周)的原油平均价而非某一天的收盘价/实时价。虽然现在是大跌了,但之前涨得太高并且在高位维持了几天,导致最近两周的平均价比上一个两周要高得多。上图曲线围成的面积就反映了平均价,你看后半段(最近两周)是不是比前半段(前一个两周)大了不少。即便是现在的实时价格也仍然比一个月前(92美元/桶)略高。总之,不管国际油价涨还是跌,成品油价的调整都是会滞后的,只不过跌的滞后更容易被记住。
所以,如果国际油价维持现在(3月17日)的走势不变,3月31日的调价窗口肯定是降,而且降幅应该和这次的涨幅差不多。下面大部分回答都是在输出情绪,尤其是“跟涨不跟跌”“微涨5毛暴跌2分”这种段子,听听就得了,别当真。
国内油价涨跌机制是没啥问题的,这并非为三桶油说话,只不过是陈述事实。油贵的主要原因还是税太高了,而且当年低油价加的税,现在油价上来了可没减回去。一升油半升税,能不贵么?
看到这个问题,我竟无言以对。
人家想卖多少卖多少,你竟然怀疑价格?
是油桶涨价了
三桶油要稳稳占住世界五百强,他们员工福利比以前高了
听说是因为桶涨价了,茅台也涨价啦
被天花板卡住了!下不来
铁涨价了
两桶油赔钱
桶贵了
中国石油加油站油价不一样,为什么
成品油是一种商品,它有固定的价值,也就有围绕价值上下浮动的价格曲线。而加油站作为经销成品油的场所,自然要面临市场竞争,确保它的定价能够盈利。
而国家发改委的成品油价格,其实只是一个最高限制。在这个限制下,加油站可以自己确定每升油的价格。加油站综合考虑运营成本、成品油批发成本、地理位置等因素,只要价格不高于发改委最高价格,不低于成本价造成亏损,就可以设立自己的价格。
不同的加油站之间相互竞争,也会导致同一种类型的成品油价格存在差异。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成品油的批发成本不同。
扩展资料
2018年到现在为止,共进行了15次的油价调整,共累计上涨汽油680元/吨,柴油665元/吨。换算成升计算,上涨汽油0.52元/升-0.58元/升,柴油0.52元/升-0.56元/升。加满一箱50升的油箱,现在比2017年底多花26元-29元。
中国的加油站鱼龙混杂,除中石油、中石化这“两桶油”外,还有很多地方品牌加油站,以及合资、外资加油站。不同的加油站之间相互竞争,也会导致同一种类型的成品油价格存在差异。
百度百科-油价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