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价形成机制_中国稳定油价措施
1.中国石油的油价有没有可能大幅度降价?
2.为何中国维持高油价?
3.为保证石油安全我国应采取那些主要措施?
中国石油的油价有没有可能大幅度降价?
在现在这个社会,每家每户都可以说拥有了小轿车儿,小轿车就需要油,自然而然每一个车主们都特别注重油价。那么中国石油的油价有没有可能大幅度降价?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探讨一下吧。
根据官方的消息透露,中国的油价经过了许多次的调整以及改良,有上涨也有下降,同样也有稳定下来。同样国际上的油价总体趋势而言是下降趋势,那么中国的油价自然而然也是属于下降趋势。
据小编了解,中国政府对于中国的油价进行的策略就是调整。相关部门表示会控制中国油价的上升与下降,达到一个稳定的趋势,但是现在来说,中国的油价必须要下调。相信这是广大车主特别期待的措施了。
至于是否会大幅度的下降,小编认为不太可能。无论是什么样的措施,在实施的过程中都要讲究一个循环渐进。中国的油价影响颇大,哪怕国际上的油价下降也是循环渐进的,所以中国的油价未来一定是循环渐进的下降,不可能达到一下子大幅度的下降程度。因为如果大幅度下降带来的后果太多,危险性也太强,无法判断未来的影响趋势,为求保险,小编认为稳定的下降才是最为合理的。
?总而言之,中国的油价是必然会下降的,是无法更改的,无论国际上的油价是上升还是下降,中国政府对于国内油价的要求肯定是下降和稳定。所以小编觉得广大车主们可以放心等待中国的油价下降,不必担忧。
为何中国维持高油价?
中国大部分的原油都是进口的,而且都是100$以上进的, 现在中国那些石油企业如果跟随全球油价大跌,那中国这些上市的石油企业不都要垮掉吗?
就像中国前期为什么救房地产一样(救房产就是救银行),所以国家政府肯定不会让这些公司雪上加霜,力挺中国油价。
为保证石油安全我国应采取那些主要措施?
趋势之一:价格高位运行 投资回归理性 由于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和地区经济情况较好,将使国际油价继续高位运行,并对石化产品价格产生支撑作用。此外,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也非常迅速,石油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油价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这将对石化产品价格产生支撑作用。下游行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石化产品需求和价格也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由于国际原油价格高企,近年国内以生物质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物柴油项目成为投资热点。面对各地各企业盲目的投资冲动,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过热的新型能源产业降温。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以炼油、乙烯、煤化工为代表的投资热势头,将在下半年总体趋缓,而多年来石化企业对于社会环境、社会责任的漠视和缺失将被逐渐唤醒。 趋势之二:并购重组加快 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明显 石化行业的并购重组依然活跃,步伐加快。跨国公司在中国采取并购的形式,进一步扩大其在中国的投资和市场份额,并组建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同时,从2005年开始,中国大型企业开始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进军海外油气市场。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化工集团在内的大型企业加快了海外收购进行业务重组的步调,在行业影响力与日俱增。 国际贸易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传统关税壁垒正逐渐削弱,以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日益明显,应对国外技术壁垒是我国石化工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欧盟颁布《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禁止在电子电器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以及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即REACH法规)规定,使得约3万种化工及下游产品要进入欧盟市场,必须通过注册,而且注册过程中高昂的检测费用将由企业承担。 据预测,REACH法规的全面实施将会对我国相关产业产生巨大影响:中国向欧盟出口产品的总成本将上升5%,从欧盟进口的成本将上升6%。中欧化工品进出口总额将下降10%,中国化工生产总值将下降0.4%,并有可能导致20万化工及相关从业人员失业。 趋势之三:今年将保持20%以上的增速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预测,由于国际油价仍将高位运行,同时国内经济发展加快导致市场需求旺盛,2007年国内化工产品价格不会出现大起大落,化工行业利润还会有一定增长,预计将继续保持20%以上的发展速度。 2007年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将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发展,内需因素会使经济增长强劲,能源需求将继续增长。同时,交通运输业继续发展、汽车消费量和保有量快速增加,农业、建材及化工行业用油增加,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品加速发展,居民燃气用量不断扩大等,都将拉动油气需求。 近年来,建筑、纺织、电子、汽车等产业对石化行业的拉动也很强劲。2006年国内生产合成树脂2529万吨,仍然进口2393万吨,预计2007年合成树脂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国内涂料需求2007年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2006年国内合成纤维产量不足需求量的50%;电子工业配套合成材料、信息化学品2007年将增长18%以上。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