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油价优惠_杭州汽车油价调整
1.租北京车牌开网约车划算吗现在
2.杭州到千岛湖自驾游,打算走杭新景高速公路直达淳安县上。不知道1.6排量的车油费大概需要多少?
3.杭州出租车计价标准
4.2022年买燃油车还是新能源?
5.车市三月回顾:全球汽车雪崩 中国车企艰难谋变
租北京车牌开网约车划算吗现在
我劝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因为从我的了解,以及和数十位滴滴车主聊天得知的信息来看,2021年还去租车跑滴滴,实在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不信咱们就算一笔账。
首先你问自己几个问题,你有网约车驾驶证吗?你租的车有营运证吗?如果都没有,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的车被运管部门抓到怎么办,一次罚款就是两万元。
如果有两证,你再算算这笔经济账,利润减去成本不就是你的收益嘛,那我们来算算这笔经济账。
首先是租车的费用,网约车公司一般都是以租代购,需要1万左右押金和一个月租金,一般10万左右的车型,一个月的租金是五千左右,这是硬性支出,哪怕你一个月一单不跑,也要出这个钱,一年大概就是6万元。
其次是油费,你在大城市北京,每天能跑的里程就算你高一点,每天能跑300公里,北京堵车油耗比较高,就算你按照8个油,现在92号油的油价是6.7元每升,滴滴加油便宜一点,就按照6元每升,每天的油费是144元,一年大概是5.2万元,没错吧。
保险的费用,营运车辆和家用车可不一样,保险费用高得多,一年大约是1万元。
保养的费用,按照一万公里保养一次,一年跑8万公里,就需要保养8次,每次保养就按照500元计算,一年也需要4000元。
维修的费用,换一次轮胎可能就需要一两千元,我们就按照你的车其他零部件都不坏,就换换轮胎,一年按照一千元计算。
你把你所有的开支加起来,租金加油费加保养保险维修,12.7万元左右。那你能挣多少钱呢?
目前滴滴平台的抽成高达35%,你在北京,单价要高一点,起步价、长途费各种加起来,顾客的价格大约是3元每公里,而你能拿到的是2元每公里,按照你每天跑300公里算,你能拿到600元的收入,一年365天不休息,大概是22万元,扣除掉以上的开支,你能拿到不到10万元,大概是9.3万元。
听起来还能接受是不是?但是这是你365天全年无休,每天工作12个小时,保证平均每天跑300公里的前提下拿到的,如果你一个月休息2天呢?如果你每天工作不到12个小时呢?如果你因为长时间开车落下职业病呢?
对了,这还没算你的社保,你没有缴纳一分钱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如果每个月再扣掉1000多的社保呢?你还能挣什么钱?你完全都是在给平台给租车公司打工,你的时薪可能比肯德基的服务员还低。而且这还是你谨慎驾驶,没有违章没有事故的前提下,如果你每年违章几次呢?如果你不小心出了事故呢?是不是不敢算下去了?
在我看来,目前跑滴滴,只有一种情况下还能挣到钱,那就是自费买一台电动汽车,而且家里还有充电桩的情况下,行驶成本大幅衰减,你还得保证这8年你的车动力电池不出问题,这种情况下,你还是能够一个月挣一万多的。
所以说,在目前的情况下,跑滴滴糊口或许可以,但是你还想着靠它月入过万,已经是非常难的事情了,以前滴滴抽成低,补贴高,但是现在补贴大幅缩减,抽成提到35%,租车跑滴滴,非常不靠谱。
北京车牌出租一年多少钱
汽油牌照大概在10000—12000,
主要看租的年限以及用途,比如跑滴滴与家用不同。
如果长租,一次性付款,十年七八万也正常。
新能源牌越来越贵因为确实省油费,之前好多朋友四五千一年就往外租,
现在每年也过万了, 价格差异因素:
租用年限、用途、付款方式云云。
杭州到千岛湖自驾游,打算走杭新景高速公路直达淳安县上。不知道1.6排量的车油费大概需要多少?
路程:约220km。
用车:1.6排量手动档,夏天用空调。
油耗:假设6.6~6.8升/百公里。(因空调、车的类型、高速行驶不同,油耗有差异)
杭州油价:93号汽油 7.27元/升
油费大概需要:100~120元/单程。
杭州出租车计价标准
起步价调整为13元/3公里,里程费保持2.5元不变。
等候费调整为低速等候费,时速12公里(含)以下,上午7点至9点以外的其他时段每4分钟收取1公里里程费(2.5元),上午7点至9点每4分钟收取1.5公里里程费(3.75元)。回空补贴费保持不变,10公里以上里程费加收50%(1.25元)。
油运价格联动机制:
将以92号汽油,6.58元/升的油运价格作为联动基点,当油价累计上涨幅度每达到(或超过)0.95元/升并持续30天以上时,巡游出租车(电动车除外)收取每车次1元燃油附加费;当油价回落至上述相应标准时,相应取消燃油附加费。
2022年买燃油车还是新能源?
2022年买燃油车还是新能源具体要看:出行距离。出远门跑高速选燃油车,市区内使用新能源汽车。即使现在到了2022年,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壁垒还没完全打破,续航问题是新能源车最核心的问题。即使现在特斯拉已经做到了1000公里续航、比亚迪做出了坚韧的不怕针刺的刀片电池,但是充电站目前还未在全国普及,开着一台车总是提心吊胆担心续航问题也违背了买车享受生活的初心。如果仅仅是上下班,我更推荐你入手新能源车。新能源车显然在经济性上完胜燃油车。新能燃车只需要每天在家里把电充满,一个月也就几百块。现在的92号汽油7.43元/升,而2021年电费收费标准为0.49/千瓦时。新能源汽车的利弊:电动汽车的优点首先是节约能源,因为电动汽车的主要能源是电力,也就是说根本不会用到汽油,这样的情况下电动汽车的污染排放量几乎是零,对于保护环境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属于环保出行工具。受限于电池的容量,目前大多数的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都在100-200公里。虽然一再有专家说90%的人每日行驶距离不超过50公里,但是中国消费者对续航的要求比美国人更高,因为很少有中国家庭拥有超过1辆汽车,而美国人可以做到一辆纯电动汽车通勤,一辆传统汽车旅行。
车市三月回顾:全球汽车雪崩 中国车企艰难谋变
转眼间3月又过去了,全年已过四分之一。就在上月,很多汽车行业同仁尚未正常复工复产之时,媒体和专家还在盘算,今年中国车市受多大影响,能否出现报复性消费反弹。然而如今,虽然国内抗击新冠疫情成效初显,人们反而更加忧虑。显然,这是因为疫情在全世界多地爆发,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动荡,给未来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中国疫情严重的时候,对于世界汽车工业的影响,大多只是考虑到零部件供应和整车进出口的问题。但是,当疫情的重点转移到欧美,全世界汽车工业已经开始面对几十年来最大的危机。截至到3月底,全球汽车和零部件巨头,设在疫情严重国家的工厂,已经停工的超过上百家。继日内瓦车展之后,底特律车展、巴黎车展也已全部取消。受到连锁的影响,原材料等上游企业同样面临重大风险。
3月26日,纽约曼哈顿的华尔街铜牛旁空无一人。(新华社)
大众集团CEO迪斯近日吐槽称,除中国之外,全球其他国家的生产、销售工作均陷入停滞,平均每天开销2.8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2.6亿元)。再这样下去,将不得不裁员。而在半个月前,迪斯还在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虽然设在欧洲的电动车工厂停产,但是电动车的战略和进度不会动摇。转眼间欧美发达国家疫情加剧,短期之内很难振作。中国如今并非净土,面临着疫情回流与生产生活恢复所带来的摇摆和矛盾,前景如何,同样难以预料。
据路透社报道,信用评级机构穆迪近日大幅下调了对2020年全球汽车销量预期,预计全年销量下降14%,远高于2月估计的约2.5%的降幅。其中中国下降10%。新技术、新业态给传统汽车产业带来的冲击,和疫情的影响叠加作用,会给汽车行业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更多的失业、倒闭在所难免。
东风本田和神龙汽车的工厂设在武汉,他们已经实现复产,具有标志性意义。整个3月也有包括奇瑞瑞虎7、长安逸动Plus、奔腾、哪吒U、捷达VS7等多款重磅车型上市。国内汽车的生产、营销节奏正在稳步推进。在带路媒体的眼中,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抗击疫情、振兴经济的希望。其实,在疫情的冲击下,谁也无法独善其身。一方面很多车企收到供应链断供的影响,复产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全社会长期无法恢复正常运转,必然会影响消费能力,购车的需求是增是减,也难以预料。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1-2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4.8万辆和223.8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5.8%和42%。副秘书长叶盛基表示,如果疫情在3月底得到有效控制,预计一季度产销量下滑45%左右,上半年产销量下滑25%左右。
近三年中国汽车销量增长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美股多次熔断,原油价格狂降。在历史书上都难得一见的场景,就这样成为现实。有专家称,目前世界可能面临的是经济大萧条,其影响远甚于2008年经济危机。油价大跌,对新能源车也是沉重打击。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3840辆和59705辆,同比分别下降63.8%和59.5%。这无疑给造车新势力带来更多困境。本月,天际汽车董事兼COM向东平出任现代汽车集团(中国)副总裁、北京现代副总经理、销售本部长。陈曦、邓凌等多名造车新势力高管重回传统车企,以及前途、博郡等企业被曝长期欠薪,就连不差钱的恒大新能源汽车都调动上百员工去“恒大宝”卖房,正是新势力企业面临困境的具体体现。
天际汽车CMO向东平重回传统车企(资料)
国家相关部委也在积极筹措救市,不断表态和发布有关文件,敦促出台刺激消费的政策。28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王斌表示,促进汽车消费需要从汽车全生命周期着眼,要在生产、流通、消费三端发力。相关部门出台的措施,包括八个方面:一是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二是支持购置使用新能源汽车;三是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四是鼓励实施汽车以旧换新;五是推动农村车辆消费升级;六是加快更新城市公共领域用车;七是推动取消皮卡进城的限制;八是加强城市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设施的建设。
相对“铁板一块”的北京,也因为消费刺激政策闹出了乌龙事件。商务部网站刊登说北京上半年释放10万个新能源指标,随即北京回应称这是内部信息不慎流出,尚未论证。不论真假,至少也是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杭州已经宣布新增2万新能源车指标,广州也准备公布具体新增指标量。相信进入二季度,会有更多实质性的积极政策出台。
面对危机,很多车企也在积极谋变。小鹏汽车据传以1600万元收购了广东福迪汽车,从而获得资质。虽然资质这个玩意说不清道不明,但是对比其他获得资质的买家,这笔买卖显然划算。北汽联合滴滴、国网、邮储银行等企业推进“使用权交易”,预计三年投入10万辆车。其实“使用权交易”并非新鲜事物,理论上租车、打车都算使用权交易,用户需求在哪里,如何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如何实现车辆、网点布局和用户体验的平衡,困难多多,前景多多,长镜头将专门撰文分析。
技术上,中国车企也不乏突破之举。3月初,国家刚刚发布了中国自动驾驶分级标准,长安汽车公开演示量产L3级自动驾驶技术。这一活动多少引发了一些业界争议,主要在于对L3级具体功能的理解。但是长安汽车的勇气值得赞赏,首先会促进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解决上路的准入问题,其次也会加快更多车企推出量产L3级产品。
长安汽车现场演示量产L3级自动驾驶技术
比亚迪则宣称电池技术上的“革命性”突破。29日,比亚迪通过电视直播发布了刀片电池,这种单体长度超过1米的电池,一方面解决了片面追求长续航里程,而增加安全风险的问题,带来更好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提高了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有文章即时评论称,这一产品将“炸飞”几千亿动力电池产业投资,可能还有点夸张。刀片电池仍然属于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技术路线之争,仍需要通过实践来证实。和行业老大宁德时代相比,比亚迪既是主机厂,又是三电供应商,甚至已经介入到原材料领域。也许通过刀片电池,能够更加坚定比亚迪十多年前就已立下的称霸电动车领域的决心。特别是比亚迪声称“几乎”所有品牌都在和比亚迪谈合作,这将是比亚迪通过技术积累,立足产业核心地位的又一杀手锏。
比亚迪通过针刺试验,对比三种电池的安全性
不论如何,中国的汽车行业还是在努力行动起来,降风险,求突破。3月30日,吉利汽车召开业绩线上发布会。提出目前保持2020年141万辆的销量计划不变。力争做到不裁员,不减薪,不延期支付薪酬,同时推进和沃尔沃的合并计划。这时候敢于如此硬气表态的企业非常罕见。此时正逢吉利收购沃尔沃10周年,享受技术、品牌红利的同时,吉利继续积极谋变,期望成为一家科技公司。虽然疫情几乎遍及全球。但是对汽车行业,特别是中国汽车企业而言,只有面向全球化布局,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深入研发,积极转型,才是未来的希望。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动力电池,技术的突破,将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在世界上“质”的地位。疫情的影响无论多久,毕竟是暂时的困难,人类终将战胜疫情。在新的阶段,汽车行业结合新技术、新模式的变革,也将浴火重生,走入新的发展阶段。
吉利汽车发布全年业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