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价持续上涨,对哪些行业的冲击最大?

2.油价主要因为什么因素变动?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

4.油价再度下调,中国经济前景向好,居民受益多少

5.美银:油价明年将超过100美元,这对哪些行业会产生影响?

油价持续上涨,对哪些行业的冲击最大?

油价下跌纺织行业-油价对化纤行业的影响

听到油价上涨的消息,整个人都感觉不好,毕竟手里还有一辆燃油车。买车的时候是马达一响,黄金万两;现在呢?油价一涨,马达一响,钱包异响了。这是对于个人而言,油价持续上涨最直接的影响了。而对于整个商业社会,各行各业影响也是很明显。

1、油价上涨,直接冲击的是整个石油产业链。

油价上涨的直接原因,是石油价格的上涨,而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不仅仅是燃料油来源,更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的直接原料或间接原料。

作为燃料油的来源,各种型号的汽油,柴油,煤油等等都会涨价,而广泛用于各种类型的动力机械,如汽车、拖拉机、轮船、军舰、坦克、飞机、火箭、锅炉、火车、推土机、钻机等等,使用成本都会涨价。

作为化学产品的直接原料,如润滑油、润滑脂、沥青、溶剂等等。它们是工业原料的基本原料或是中间体,油价上涨它们也会上涨。

作为化学产品的间接原料,如塑料颗粒、农药等等。传导到下游,将是每一瓶饮料和每一粒粮食的价格上涨。

2、油价上涨,首先影响的是整个运输产业链。

首先是物流。物流的成本主要是工具车投入和损耗,还有高速费,还有油价。油价上涨,本来同样的价格一箱油可以跑五百公里,现在同样的价格,只能购买三分之二箱的油,可以跑的距离明显缩短了。

其次是人流。无论是公共交通还是私人交通。以前一箱油的价格可能是五百,现在接近六百的时候,有私家车的人可能选择公共交通出行,而燃油车出租车飞机等等,则会选择上涨车费机票来抵消油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最后是运输产业链后的终端用户,如快递、包裹、蔬菜瓜果等等。需要经过燃油汽车运输的产品,油价上涨,运输的价格上涨,而成本将平均摊到每一个运输的快递、包裹,每一颗白菜、瓜果等等的价格上。

3、油价上涨,次要影响的是各种商品价格。

就拿一杯奶茶为例。装奶茶的胶杯由于油价的影响,无论是胶杯原料还是运输价格,胶杯价格需要上涨,而配合胶杯使用的杯盖和吸管,也是需要价格上涨。而胶杯中的奶和茶,还有水果等等,因为肥料、运输、还有冷藏的成本,势必它们都会上涨。

如果你去奶茶店店,发现奶茶的价格上涨了,有可能是油价上涨了。

石油作为一种商品,价格的涨跌会有一定波动,理性看待,开心过好每一天。

油价主要因为什么因素变动?

原油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它具有高度的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这就决定了它除了具有商品属性之外还具有其他属性,比如经济属性、政治属性。这些属性的不同决定了它的价格受不同方面的影响。

原油的一般商品属性,决定了它受到了普遍的供求关系的影响。油价的长期走向主要是由原油的基本供给决定的。原油是重要的不 可再 生资源,它的存储量是持续下降的。现情下,如果没有原油资源的新发现,或者更加先进的提炼处理技术,以原油产量基本稳定为前提,原油的价格还是受到全球经济发展所需的原油供求量影响。

原油供给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原油的库存量。各个国家的原油库存量在短期内调节国际油价有重要的平衡作用。其数据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原油市场的价格波动。当原油价格上扬时,一般来说库存量会相应增加;当价格下跌时,库存量也会随之减少。目前,国际原油市场公认的判断原油行情的依据主要来源于美国EIA每周公布的原油库存量数据。

原油库存数据将直接影响价格的走向,又带动伦敦和布伦特原油的涨跌。当期货价格高于现货时,原油公司会增加库存,以收缩供应,影响现货价格的快速上涨;当期货价格低于现货时,原油公司会释放库存,扩大供应,以达到现货价格的向下。原油期货对短期内平衡油价起到一个非常好的缓冲作用。

原油因重要的战略资源性质,均被各主要产油国提到了关系国家安 全与经济的重要地位,受到各个国家势、经济发展计划、战略安 全等多方面的考量,尤其对原油短期油价的影响巨甚。争夺原油资源与主导原油市场的控制权已成为国际油价动荡的主要因素。地缘政治的强化使得各产国对国际供应市场的干预程度更为深入,也更与各产国为维护自身政治经济利益而实施的一系列举措密切相关。中东地区的社会稳定与冲突、美国霸权下制裁、OPCE组织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而作出的减产协定等。任何敏感的政治事件都可能对油价的波动产生剧烈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世界经济的发展水平也成为决定原油供应的根本性因素。原油被应用于多个领域,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涉及到制造业、化工业、纺织业等。经济的发展将对相关产业产生直接拉动效果,从而带动原油的消耗。

油价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还受到投机因素、美元汇率、气候状况、人们心理因素等多个方面的影响,这也增加了人们对原油行情预测的难度。根据时期的不同,各个因素在油价变动中所占比例也不尽相同。供求结构的变化是影响长期油价的根本原因,而油价在短期内的剧烈波动还是其他随机性因素的作用更明显一些。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

文?|?李一帆

8月30日,中石化公布了上半年财报,显示营业收入1.03万亿元,同比下降3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亏损228.82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313.38亿元。

提早三天披露业绩的中石油与之何其像,上半年营业收入9290.45亿元,同比下降22.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亏损299.83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284.23亿元。

也就是说,“两桶油”在今年上半年“扭盈为亏”,合计亏损528.65亿元,平均每天亏3亿元。

对应到股民心情,就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

结果可想而知,“两桶油”遭遇了铺天盖地的谩骂和质疑,理由是:上半年原油单价都跌破40美元(约合人民币273元)了,居然还没赚翻?垄断行业,怎么可能亏损?必有妖,必有妖,必有妖。

这就是典型的“怀油其罪”,是拍脑袋的民间经济学。

油价下跌,垄断行业,就能躺着数钱?账不是这么算。

我们不妨来算算,第一笔账,错期账。

“两桶油”做的石油生意,和咱日常低买高卖股票完全不一样,咱赶上谷底入手,翻红一点就卖出去,不过一两天的时间。但石油没这么快,它从运输到炼油再到出厂,每个环节都需要时间。

就说“两桶油”进口的原油,从中东到国内需要30~50天时间运输,所以炼厂加工时厂里拿到的原油价格,至少是30天前的。再加上将原油炼成成品油的时间,可以说一桶油从中东原油变成中国成品油,至少有2~3个月的时间差。更别提石油这种重要战略物资,为了安全平稳生产,必须事先保持一定时期加工量的原油库存。

但价格不等人,就像市场不景气全行业都在折扣时,没人管你当初多少进货价,成品油的定价只看当期原油价。

也就是说,咱们现在加到的成品油,甭管油价多少,成本都是两三个月前就定了的。

比如2020年1月之前,包括2019年的整个第四季度,国际原油价格都在60美元(约合人民币410元)/桶上下,这是你的进货价。但2020年3月,货到了,国际油价也一口气跌破了35美元(约合人民币239元)/桶,这时候无论如何,你只能按35美元/桶的价格卖。里里外外,至少每桶亏损25美元(约合人民币171元)。

这也是为什么仅仅今年上半年,美国申请破产、倒闭的油气公司就达到了20家。

有人说“两桶油”不是有40美元(约合人民币273元)/桶的保护价吗?

但这个地板保护价,40美元以下的差价并非归属于“两桶油”,而是要上交国家。国家为保障石油安全和油品质量,设立了风险准备金专项账户。

今年上半年,中石油的平均实现原油价格只有39美元(约合人民币266元)/桶,与去年相比几乎腰斩。

而这一切几乎难以避免,因为我国70%的原油都需要进口,尤其中石化90%的原油都是进口获得。

所以“两桶油”的财报表现有不少区别,但却有一个共性很明显,就是上半年中石油炼油板块亏损136.44亿元,中石化炼油事业部亏损317亿元。这就是时间差惹的祸。

第二笔账,需求账。

供求关系,是一切经济问题的基石。

“两桶油”上半年的另一困境,就是消费端疲软,需求量大幅下降。

整体而言,上半年我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15,386万吨,同比下降6%。而且注意,这只是表观。

仅以我们日常最相关的汽车加油站来看,根据隆众资讯的数据,2月中旬以前,将近60%的加油站销量仅为去年同期的10%~20%;3月上旬,全国加油站销售量达到了去年同期的70%左右;4月中旬,达到了85%左右;5月底,达到了95%左右;6月底,近88%的加油站销售量才恢复至100%。

再随便举几个其它石油下游相关行业的例子。

比如,航空煤油相关业务。上半年交通运输业有多惨淡不用我说,具体到航空,我们只要看看几家上市航空公司的财报即可,海航控股、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四家上市航空公司,上半年业绩分别净亏损118.23亿元、94.41亿元、85.42亿元、81.74亿元……

比如,纺织服装相关业务(化学纤维来自石油工业和炼焦工业)。上半年全国纺织服装类零售总额5000亿元上下,同比下跌19.6%。

再比如,涂料总产量上半年同比下降5.4%,塑料制品总产量同比下降9.6%,合成橡胶总产量同比增长0.1%,等等。总之石油下游产业链上,没有特别好看的产量数据。

更何况还有一记重锤,就是今年上半年,东风裕隆累计销量不足百辆,据称纳智捷品牌将退出大陆市场。(手头)

凡此种种,都是“两桶油”的需求压力,中石化成品油的日销量最差一度只有去年的20%。所以两家的亏损也主要集中在第一季度,比如中石油,财报显示其销售业务板块前两季度分别盈利-166亿元和37?亿元,很大原因就是成品油需求在一季度骤降,而二季度回暖。

第三笔账,责任账。

“两桶油”的业务远不止是给咱的车加油,他们经营的是覆盖整个石油上下游的产业链。

先说上游。

为什么中国的原油需要大量进口?因为中国的石油开采难度和成本与中东相比差距巨大。个中原因暂不赘述,总之,进口石油比自己挖井开采划算得多。

但前面也说了,石油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绝对不能全靠进口,所以出于战略安全考虑,“两桶油”还必须承担开采重担,确保国家自给自足的能力。

中石油在原油开采方面比中石化发展得早、定位也更加偏重,这也是中石油进口原油比中石化少的原因。但正因如此,原本并不擅长自采原油的中石化由于也要出于责任自行开采,所以开发业务亏损严重,比如今年上半年其勘探及开发事业部就亏损了60亿元。

再说下游。

就拿我们最熟悉的加油站举例,截至2019年底,中石化在全国约有3万座加油站,2.7万家便利店;中石油约有2.2万座加油站,2万家便利店。遍布全国是不是?

但在这些数字背后,我们必须看到的是,不同于私营油企可以灵活的选择优势地区去经营,“两桶油”因为背着社会责任,所以即使再偏远的地区,明知是笔亏钱买卖,需要你投建也必须投建,保证偏远地区的成品油供应。因为“两桶油”在偏远地区也建有大量加油站和门店,而且越是偏远,运输和维护费用越贵,亏损越严重。

更何况石油下游的产业链那么多,而“两桶油”,就是我国帮助这些下游企业规避价格波动的减震阀——这都是“两桶油”不得不承担的公共服务。

不然你想想天然气的到岸价,再想想我们手上的价格。

所以,量价齐跌,还要兼顾社会责任,“两桶油”的2020上半年,你给我一个好过的理由?

当然“两桶油”自身存在的问题也非常之多,尤其国企弊病一个不少,但这不妨碍我们有一说一。

今年以来,面对量价齐跌的压力,“两桶油”其实已经开始了迟来的成本控制。

比如上半年,中石化经营费用为1.05万亿元,同比下降了27.2%,其中采购原油、产品及经营供应品及费用同比下降30.6%,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4%,职工费用同比下降0.9%;中石油经营费用为9350.88亿元,同比下降了16.9%,其中采购、服务及其他费用同比下降21.2%,员工费用同比下降6.6%,勘探费用同比下降13.8%,销售、一般性和管理费用同比下降8.6%。同时,“两桶油”的资本性支出也全部呈下降趋势。

大约就是,能省则省,能砍则砍。

而且,他们也开始在寻找其它增长点。

比如2020年2月,中石化易捷在全国多地上线了蔬菜销售业务,与盒马鲜生联手,直播卖菜、送菜上门等等相关业务多措并举;几乎同一时间,中石油也上线了“油卖菜”,切入蔬菜业务。

按照中石化易捷的规划,接下来他们还要引入旅游、保险、快餐、汽服、家电、美妆、数码、广告等多种服务业态,多元化布局。

所以上半年财报里,“两桶油”的非油业务反而成为其中为数不多的增长点,中石化非油业务收入166亿元,利润20亿元,同比增加1亿元;中石油非油销售收入96.13亿元,同比增加3.2%。

他们都在尽己所能扭亏为盈。

其实随着第一季度过后市场经济的稳步恢复,“两桶油”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比如中石油的二季度亏损较一季度已经环比收窄,中石化更是已在二季度扭亏为盈。再之后的油价时间差,对“两桶油”而言更是利空变利好的存在。

所以对于“两桶油”最终的2020年度财报,我个人仍然比较看好。

不过抛开他们今年到底亏损与否,其实即便在过去,“两桶油”高垄断、高营收,利润率却也一直很低,甚至远低于A股的平均水平,根本不是大家想象中财大气粗的央企模样。所以质疑之前请先自疑,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两桶油”的这条路,并不好走,却也没法回头。或许唯一的希望,就是复活纳智捷哦?百公里三个加油站,守护你的石油能源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油价再度下调,中国经济前景向好,居民受益多少

原油价上涨给我国炼油企业增加了成本负担,同时,对航油占运输成本很高的航空业、向下游转嫁成本能力较差的化纤行业、建筑建材行业以及纺织服装业尤其是缺乏技术含量、毛利率低的企业构成极大的压力。  石油开采业直接受益  石油开采业作为石油化工行业的最上游,成为油价上涨的直接受益者。有着丰富石油储备的企业更是享受着产品需求和价格大幅度提高的收益,同时,石油价格的高涨也将促进石油开发的加快,因此与石油开发相关的石油设备行业,也成为受益者之一。我们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原油开采企业、石油工程承包商、石油机械制造商、油田修理、管道输送等企业,如中国石油、海洋石油、海油工程。  国际油价的不断走高,将推动能源价格的整体走高,煤炭行业是最直接受影响的行业。只要高油价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在适当的范围之内,不至于使国民经济增长倒退,作为石油替代品的煤炭行业将会间接受益。  高油价带给石油化工的成本压力对煤化工、电石化工行业形成利好,以煤和电石法为原材料的化工企业将获益良多。以煤炭为原材料的煤化工企业相对于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企业,具备较大的成本优势,如煤焦油、合成氨、甲醇等。同时,以煤炭为原料的煤头尿素等产品也将相对受益。建议关注山西三维、云维股份。  油价的上升会直接传导到电力等能源行业,使得电力产品价格上涨。但是不同于煤炭行业整体直接受益的是,对电力行业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煤炭价格的上涨导致火电成本上升,但水电、风电、核电成本基本未变,因而油价上涨对电力行业来说将形成分化,主要运用新兴发电方式的电力企业的优势将凸显出来。  下游行业受损  原油价格上涨总体来说是上游受益下游受累,但是影响的程度仍然需要从多方面加以考量,这主要取决于行业消化油价上涨的能力,具体包括:原油及原油上涨引致的其他成本占该行业生产成本的比重、行业向下游转嫁价格的能力、提高技术水平以改善成本结构的潜力。  与石油开采的景气不同,炼油业属于最典型的原油下游产业,因而受国际油价上涨的拖累最大。目前国内炼油业基本处于略亏状态,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但国内成品油价格自1月份下调后并未再次上调,这使得炼油企业的压力再次加大。当前受油价上涨的压力,中石油和中石化已经向国家发改委递交了关于成品油的提价的申请。  但是受多重因素影响,发改委的批复很可能会推迟,政策的时滞使得炼油业无法及时转嫁成本。该行业中典型的中国石化,因国际油价大幅上涨,而公司储备油田相对有限,导致成本压力增大,加上成品油价格政府管制的显著特点,成本上涨难以向下游产业和消费领域转移。而受益于国际油价上涨的中国石油预计四季度回归A股,更加凸显了这种对比效应,因而短期内难以形成股票价格的有效突破。  油价上涨对化纤行业的影响是比较直接的。合纤原料乙二醇、PTA、聚酯切片、涤纶聚酯、锦纶直接受油价的影响,这几种原料的价格几乎完全是由成本推动的,而且合纤原料价格的上涨幅度往往超过其下游产品价格上涨的幅度,因而使合纤行业利润被压缩。  对纺织服装业而言,原油价格上涨带来的原材料上涨趋势显而易见,中长期来看这种趋势不会

美银:油价明年将超过100美元,这对哪些行业会产生影响?

石油价格上涨会对交通运输行业以及制造业造成严重影响,毕竟这两个行业都是离不开石油的。

石油问题一直以来都困扰各个国家,尤其是对于石油储量较为稀少的国家而言,所带来的困扰更加严重。但是国际油价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会受到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导致石油价格上涨,使得各个行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

美国媒体称石油价格将会超过一百美元。

石油是工业的命脉,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现如今美元与石油是挂钩的,可以说石油价格的上涨或者下跌与美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美国有关金融部门却声称未来石油价格将会超过每桶一百美元,其实石油每桶的上限是七十美元。多出的三十美元其实是背后的华尔街为了收割世界财富而已,石油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损失只能够由全世界来买单。

交通运输行业遭到重大打击。

石油价格的上涨对于各个行业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我认为影响最大的应该要属交通运输。现如今交通运输都是通过交通工具,但是交通工具要想正常工作是离不开石油的。如果石油价格的上涨,交通运输成本也同样会上升。这对于交通运输行业造成了很大的打击,运输成本的增加也会导致产品价格增加。会使社会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

制造业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

除了交通运输行业以外,其中制造业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其实石油与制造业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可以说制造业如果离开了石油,那么很多商品就无法被制造出来。就比如肥皂汽车的下游企业,这些都是离不开石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