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周二95号汽油或迎来10元时代

2.俄罗斯北极地区发现大量石油,这将对当地石油的相关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3.为何中俄的石油和天然气贸易使用欧元结算,背后可能是一箭三雕

4.欧盟对俄罗斯的石油禁令年底正式生效,一旦制裁生效,油轮市场会发生什么?

下周二95号汽油或迎来10元时代

中国 俄罗斯 石油-中国俄罗斯欧盟石油价格

下周二95号汽油或迎来10元时代

 下周二95号汽油或迎来10元时代,业内认为,本轮国内油价将继续大概率上调,部分地区预计在经过6月14日调价窗口后将进入“10元时代”。下周二95号汽油或迎来10元时代。

下周二95号汽油或迎来10元时代1

 截至6月8日凌晨,国家油价持续高位运行,其中布伦特原油再次突破120美元/桶的高位。

 按照国内成品油调价规则,新一轮的油价将于6月14日晚24时开启,预计油价上调幅度为0.23-0.26元/升,加满一箱将多花12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价之后,95号汽油离10元关口越来越近了,部分地区甚至会直接进入到10元时代。

 在6月14日调整前,今年以来国内已经历了10次成品油价格调整,呈现出“9涨1跌”的趋势,国内汽、柴油每吨已累计分别上涨了2330元和2245元,这也意味着,一辆50升油箱的私家车目前加满一箱油要比年初多花93元。

 业内分析认为,如果在本轮国内剩余的计价周期内,国际油价仍不能出现大幅下跌的趋势,本轮国内油价将继续大概率上调,也将成为年内的第10次上涨。

 油价上涨带来的冲击是方方面面的,最直接的就是驾车出行的方式,不少网友吐槽称,再这样涨下去,自己真的开不起车了;还有人表示,是时候换一台插混或者纯电动车来开了。

 此外,油价上涨不仅仅影响出行方式,还会引起物流、生产成本的增加,最终造成物价上涨,所以不要觉得自己不开车,就跟油价没有什么关联。

下周二95号汽油或迎来10元时代2

 本周以来,国际油价持续高位震荡。Brent布伦特原油价格再度突破120美元/桶,创下三个月来的最高水平。

 6月8日,受原油市场预期供应收紧消息的影响,A股油气开采及服务板块再度拉升。截至发稿,新潮能源(600777.SH)涨停,贵州燃气(600903.SH)、中海油服(601808.SH)、蓝焰控股(000968.SZ)、水发燃气(603318.SH)、

 广汇能源(600256.SH)、成都燃气(603053.SH)、通源石油(300164.SZ)、国新能源(600617.SH)、德龙汇能(000593.SZ)等个股跟涨。

 ICIS全球原油分析师巴尼·格雷(Barney Gray)今天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原油价格进入本周后开始上涨,并一度突破120美元/桶,主要是受到对欧佩克+集团决定增产持悲观态度及对俄罗斯石油进一步制裁的双重影响。”

 “国际石油价格自欧盟上周同意禁止90%的俄罗斯石油进口后继续高位上涨,本周以来,沙特对亚洲客户的官方售价上调幅度超出预期。与此同时,欧佩克+集团决定增加产量比最初商定的目标增加50%。” 格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由于一部分欧佩克成员国正在苦于完成现有的产量配额,因此欧佩克能否实现这个新的产量目标仍是个问题。”

 6月2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决定在7月和8月将原油产量提高64.8万桶/天,较此前计划的增产43.2万桶/日增加了50%。6月3日,欧盟各成员国达成一致,正式通过了对俄罗斯的第六轮制裁。

 按照制裁方案,欧盟将在未来六个月内逐步停止成员国通过海运方式采购俄罗斯原油,并在年底前禁止九成俄罗斯石油的进口。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俄罗斯原油产量占全球原油供应的10%,出口量为500万桶/天。

 值得注意的是,就市场反应来看,欧佩克+的增产决议未能抵消俄罗斯原油制裁带来的供应缺口。

 本周开始,国际油价开启新一轮飙升,一举突破120美元大关。机构方面,基于欧盟对俄罗斯原油出口的进一步制裁、原油市场供应面趋紧等原因,6月7日起,花旗银行、巴克莱银行等大型投行及美国能源信息署先后调升油价预期。

 具体来看,花旗银行将第二季度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测上调14美元,至113美元/桶,高于此前预测的每桶99美元。巴克莱预计,今年和明年布伦特原油价格平均为111美元/桶,分别较此前上调11美元/桶和23美元/桶。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方面,将2022年WTI现货原油价格预期从98.2美元/桶上调4.3%,至102.47美元/桶,将2022年Brent布伦特现货原油价格预期从103.35美元/桶上调3.9%,至107.37美元/桶。

 全球第三大独立石油贸易公司托克集团首席执行官杰里米·威尔(Jeremy Weir)公开表示:“未来几个月油价将持续飙升,可能会在年底前达到每桶150美元甚至更高。”

 格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近期欧盟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可能会导致超过200万桶/天的石油被禁运,但是现在欧佩克+承诺的增加产量仅为21.6万桶/天。”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研究院院长李绍先公开表示,国际原油市场的冷淡反应说明外界对欧佩克+增产计划所能取得的效果持悲观态度,本轮欧佩克+提出的增产量仅占全球石油需求的0.65%。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据欧佩克+官网公告,最近达成的“增产”计划是将9月的额度提前分摊到了7月和8月,本质上是“增产不增量”。

 另一方面,欧佩克是否能实现定下的增产目标而不“缩水”值得持续关注。第一财经记者查阅欧佩克最近披露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MOMR)发现,欧佩克4月未能达到生产目标。4月,受欧佩克+协议约束的10个欧佩克成员国的总产量为2446.4万桶/日,较2531.5万桶/日的集体配额,缺口超过80万桶/日。

 4月的合计产量仅增加15.3万桶/日,成员国利比亚的产量减少了16.1万桶/日。欧佩克的数据显示,缺口主要来自于欧佩克成员国安哥拉和尼日利亚,这两个国家由于缺乏投资和产能,几个月来产量一直低于配额30万桶/日至40万桶/日。

 在当前市场供应仍然紧张的情况下,即将到来的夏季用油需求增加预期进一步提振油价。“夏季出行的增加会对油价产生一定影响。目前正是欧美的驾车旺季,我们可能会看到夏季对汽油需求的增加,中国市场对于燃料的需求也可能在二三季度增加。” 格雷称。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国家发改委制定的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下周二(6月14日)24时,国内成品油将开启今年以来第11次调价窗口。

 业内认为,本轮国内油价将继续大概率上调,迎来年内“第10涨”,预计上调油价305元/吨,折合升计算为上涨油价0.23元/升至0.26元/升。届时,国内92号汽油将“全面”进入“9元时代”,部分地区如广东、广西、四川等本轮调整前95号汽油已超过9.7元/升的地区,预计在经过6月14日调价窗口后将进入“10元时代”。

下周二95号汽油或迎来10元时代3

 截至6月8日晨,国家油价持续高位运行,其中布伦特原油再次突破120美元/桶的高位。今年的第11轮油价调整日将在6月14日24时进行,预计油价上调幅度为0.23-0.26元/升,95号汽油离10元关口越来越近了。

 在本轮10个计价工作日已统计过半,当前第5日的原油变化率为6.41%,油价预测上调约305元/吨。折合为升,当前预计下一轮油价上调幅度为0.23元/升~0.26元/升,按家用车油箱50升计算,加满一箱油将多花12元左右。

 业内分析认为,如果在本轮国内剩余的计价周期内,国际油价仍不能出现大幅下跌的趋势,本轮国内油价将继续大概率上调,也将成为年内的第10次上涨,且国内95号汽油油价或将进入“十元”时代。

 今年以来国内已经历了10次成品油价格调整,呈现出“9涨1跌”的趋势,国内汽、柴油每吨已累计分别上涨了2330元和2245元,这也意味着,一辆50升油箱的私家车目前加满一箱油要比年初多花93元。

俄罗斯北极地区发现大量石油,这将对当地石油的相关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俄罗斯石油公司宣布在伯朝拉海发现了一处重要的石油资源,相当于8200万吨石油。梅丁斯科瓦兰德斯基地地区的石油钻探使这一发现成为可能。俄罗斯石油公司指出,这一发现证明了蒂马诺-波科拉地区的巨大石油潜力,这将成为该公司继续在该地区进行研发的基础。

俄罗斯肥沃的土壤蕴藏着丰富的各种原材料和能源,特别是石油,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资源。因此,莫斯科的出口供应和税收必须保持稳定。俄罗斯石油工业的悠久历史意味着,容易开采、生产成本低廉的油田往往已经枯竭。自从在高加索地区发现第一块油田以来,俄罗斯石油部门就着眼于在高加索北部的西伯利亚开发新的地下资源。大部分未开发的油田都在北极,那里的恶劣天气推高了开发成本。在追求能源主导地位的过程中,该国向当地企业提供了大量税收优惠,以降低开发成本,并为北极的石油项目吸引投资。俄罗斯石油公司预计到2024年将生产3000万吨石油;到2030年,该项目最终可能生产1亿吨石油。

俄罗斯能源地位面临的主要威胁是,能源转型和社会电气化可能会减少对化石燃料的需求。虽然开发氢正在成为该国能源战略的一部分,但该国的能源工业仍然依赖化石燃料。能源转型也是俄罗斯化石燃料行业的一个机会。壳牌(Shell)和英国石油(BP)等西方国际石油公司正在加大对碳中和技术研发的投入,同时减少对石油和天然气的投资。这意味着,即使石油需求下降,作为能源超级大国的俄罗斯仍能保持其市场份额和地位。

俄罗斯能源公司正寻求扩大在亚洲和非洲等地的业务,这些地区的石油需求预计将继续增长。虽然脱碳可能会在发达国家逐步进行,但在世界其他地区短期内是不会发生的。因此,可以预见,至少在不久的将来,俄罗斯的能源地位将保持稳固。

为何中俄的石油和天然气贸易使用欧元结算,背后可能是一箭三雕

为何中俄的石油和天然气贸易使用欧元结算,背后可能是一箭三雕

最近,中国和俄罗斯就石油和天然气签订了巨额合同,俄罗斯未来将要向中国出口10亿吨石油和100亿立方米天然气,价值数千亿美元,这里最让人意外的就是这次石油和天然气贸易使用的是欧元结算,而没有按照国际惯例使用美元进行结算,那为何这次巨额贸易合同没有使用美元而使用欧元进行结算呢,这会不会对于美元的霸权体系产生冲击呢?

首先,这次巨额能源合同之所以采用欧元进行交易,是因为这基本可以实现中国,俄罗斯,欧盟的三方互利。

从中国角度来看,中国外汇储备中的欧元相比于美元的流通性是相对较差的,在整个国际贸易支付体系当中,欧元占比约为三分之一左右,而美元占比约为60%左右,区别点在于欧元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在欧盟这个体系当中流通,说白了大多数国家在国际贸易支付过程中,更多的还是认美元,那中国通过同欧盟贸易顺差得来的欧元使用范围就受限制了,而且随着中国成为欧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这种欧元贸易顺差可能越来越大,手里的欧元没处用就会发生贬值,而同俄罗斯交易使用欧元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从俄罗斯角度来看,自从俄去美元化之后,其外汇储备中的美元占比越来越低,而相应的欧元和人民币占比越来越高,而俄罗斯不仅仅同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贸易关系,同时和欧盟也有着各种贸易关系,如果交易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那俄手中的人民币就会变多,但由于人民币在国际贸易支付中的占比较低,俄罗斯使用人民币的范围就会受限,大体上也只能同中国进行贸易使用,但用欧元结算就不一样了,俄罗斯从中国赚来了欧元就可以和欧盟区的各个国家进行贸易,大大增加了俄罗斯国际贸易支付的灵活性。

从欧盟角度来看,中国使用欧元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是其非常愿意看到的,因为作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的中国都使用欧元进行全球贸易,这可以大大增加欧元在国际贸易中的支付占比,从而提升欧元的国际影响力,而欧元影响力的提升也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压制美元的影响力,进而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平衡,所以说,中俄的石油,天然气大单使用欧元进行交易可谓是“一箭三雕”的好事。

其次,这种中国,俄罗斯,欧盟三方互惠的事情对于美元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了,道理很简单,美国之所以能够收割全世界,所依仗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就是美元霸权,正是由于美元霸权的存在,才可以使得美联储周期性的通过加息或者降息制造美元潮汐,进而收割他国资产,同时,在美元降息周期的过程中,通过向全世界输出美元还可以起到让全球分摊其通胀压力的作用,但这都要建立在大家愿意使用美元的前提下,如果各个国家都开始去美元化,那美元这种收割效应就会减弱,这当然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最后,既然美元和欧元在国际支付中占比那么高,那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提高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占比呢?

这点要看所有国家为何会主要使用美元,除了大家熟知的黄金美元,石油美元体系的直接原因之外,重要的还是综合国力,比如美国有我们必须要用的商品,如果想购买的话人家只接受美元进行交易,那我们就不得不先想办法赚美元外汇,然后才能通过美元外汇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就让美元在国际贸易支付中的占比就提高了,因为大家都不得不用,其实,欧元也是类似的道理。所以,想要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占比提高,最好的办法还是提高综合国力,尤其是 科技 方面的实力,当我们也有底气要求对方来购买我们的商品使用人民币时,人民币才能逐渐扩展到全球。

欧盟对俄罗斯的石油禁令年底正式生效,一旦制裁生效,油轮市场会发生什么?

欧盟对俄石油禁运达成共识的消息一出,国际油价再度上涨。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席阿布拉莫夫表示,俄石油可以在亚洲、非洲找到市场。即使以折扣价格交易,俄预算收入也不会受到影响。他认为,欧盟对俄实施石油禁运的决定是?自残?举动,同时具有?季节性?,?在秋天到来时,欧盟可能会重新审视这个决定?。

印度狂购俄罗斯石油?,石油价格的暴涨将在短期内让俄罗斯受益,欧盟就制裁措施的漫长讨论也让俄罗斯有时间寻找其他买家。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3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欧盟出于政治立场,不顾与俄罗斯在能源市场上的长期依存关系,断然下达禁令,是不理性的,禁令能够维持的时间或者能够走多远,都有待观察。他认为,基于目前全球的石油供应,欧盟很难在其他市场找到充足的替代供应。

石油贸易需要管道、港口设施等硬件支撑,因此短期内,欧盟和俄罗斯在供需方面的转圜存在诸多客观条件限制,双方在切换市场的过程中,全球供应链将被打乱。目前来看,欧盟会寻求新的石油来源地,而石油供应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国家会成为首选,如中东国家以及美国,尤其是美国可能成为大赢家。 美国的页岩油因为成本太高,在欧盟市场上推不动,欧盟的禁令正中美国下怀。?林伯强认为,短期内,全球能源价格势必被推高,对中国进口形成较大影响,增加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不过,中国是富煤国家,稳住煤炭价格,可有效对冲外部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