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最新油价消息今天_俄国最新油价消息
1.俄罗斯停止向波兰供应石油,会带来哪些影响?
2.为什么油价现在持续下跌了?
3.俄罗斯对抗金融险境,发猛力加息1050个基点,如何影响A股?首席解读来了
4.国内油价为何会频繁上调?
5.国内油价暴涨,为什么我们不从俄罗斯大量购买低价石油?
俄罗斯停止向波兰供应石油,会带来哪些影响?
俄罗斯终于对波兰“下手”了!据法国媒体报道,波兰境内最大的石油公司奥伦石油近日对外突然宣布一则声明,称俄罗斯方面当前已经暂停了通过“友谊”管道向波兰输送石油。与此同时,波兰还强调自己绝对不会受到影响,奥伦公司首席执行官奥巴伊特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公司之前已为此做好了准备,“我们只有10%的原油来自俄罗斯,将用其他来源替代”。奥伦公司表示,俄罗斯上述举动不会影响波兰市场上汽油和柴油的供应。
至于奥伦公司的话是真是,现在不做讨论,留给时间验证。要知道,在俄罗斯天然气断供时,波兰也是这样的说的,完全不把俄罗斯天然气当回事。而在俄天然气真的停止供应后,波兰居民只能排队数天抢购燃煤应急。
俄对波兰断供原油,影响有以下三点
一、欧洲石油价格的上涨
俄罗斯在原油市场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原油出口量维持在400-500万桶/天左右,同时还有200-300万桶/天石油产品出口。一旦俄罗斯出现断供,很难有其他来源在短时间内填补这个缺口,即便未来贸易流能够有一定程度的调节,买家也可能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
从当前原油市场所处的供需环境来看,市场已经处于低库存和闲置产能下降的大环境之中,进一步的消化库存也意味着未来供给短缺的可能性上升。
所以俄罗斯停止向波兰供应石油,会使市场担忧上升,油价大幅上涨。
二、美国可能从中得利
从能源市场的角度来看,由于俄罗斯让出了欧盟大部分市场,美国正“趁虚而入”,据白宫的数据,去年美国对欧天然气出口量增加了一倍多,另外,美国原油产量激增也有助于稳定欧洲市场。
能源历史学家、标普全球副丹尼尔·耶金(Daniel Yergin)表示:
美国重新回到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世界能源领域的主导地位。美国能源现在正成为欧洲能源安全的基础之一。
换句话说,美国正在重新夺回全球能源的主导权,下一步很可能就是重新控制油价了。如果达成这一目标,那么美国控制住通胀的可能性将激增,从而可能会影响美联储的决策,这可能是目前市场最需要关注的因素了。
三、德国态度或有松动
俄罗斯对波兰被断供石油后,德国又爆发了一次示威抗议,反对德国跟风向乌克兰输送武器,结合时间点可以看出,德国人并不想成为下一个波兰。
由于北溪管道被炸,德国已经失去了廉价的天然气,如果管道石油再被俄罗斯断供,那肯定是要雪上加霜的。
虽然德国去年已经承诺停止所有俄罗斯石油的购,但在寻找替代品的时候却被现实打脸,德国向哈萨克斯坦购买原油,却依然离不开友谊管道。
由于哈萨克斯坦与德国并不接壤,所以德国购买的原油只能通过俄罗斯“友谊”(Druzhba)输油管网系统来交付。作为全世界最长的输油管道,启用于上世纪60年代的“友谊”管网分为两线,分别途径波兰和乌克兰,向德国、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输送石油。
哈萨克斯坦已经明确表示对德国年供应量能够上升至600万吨,对应12万桶/天。这个供应量足以维持德国近一半的需求。当然,考虑到这些原油依然要经过俄罗斯的管道来运输,所以除了向俄罗斯支付管道费用,德国的能源供应也需要继续“看俄罗斯的脸色”。
所以,在俄对波兰断供后,德国人们的态度就很说明问题了。
为什么油价现在持续下跌了?
首先,国际油价下跌,对中国是件好事,因为中国的石油对外贸的依存度几乎达到了或超过了60%。
中国原油进口的数量不小,数量差不多是每年2亿吨左右的进口,油价跌了,首先意味着中国的外汇支出会减少,外汇的宝贵大家都知道;其次,极大可能带动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下行。
但是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对美国的影响就产生了,油价低美国油企出口动力差,对美国经济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时候出手干涉是难免的。所以国际油价要想持续下跌,发达国家的利益必会受损,在油价问题,一向有着国家间的博弈,并非简单的市场调节问题
俄罗斯对抗金融险境,发猛力加息1050个基点,如何影响A股?首席解读来了
在东方证券宏观研究员陈达飞看来,俄罗斯央行紧急加息20%目的很明确,补充银行存款,缓解资本外流。战争爆发后,卢布大幅贬值,西方国家的金融制裁又加剧这一贬值预期,因为金融制裁限制了俄罗斯银行在跨境往来中的作用,并且美方的一项新的法律提案(《欧洲领土永不妥协法案》)如果通过,制裁还会升级。向来交战国的利率和汇率的变化对战争结局都有指示意义的,卢布贬值和利率提高都不利于俄国经济稳定。
罗志恒亦指出,俄罗斯加息对中国的影响是间接的,相对可控。另接受访的多位首席经济学家与宏观分析师也均表示,俄罗斯加息溢出效应有限,对于A股而言,影响并不是很大。
搅动国际资本市场
“对国际市场而言,俄乌冲突短期难以缓解,经济滞胀担忧抬升,金融市场风险偏好下行。”罗志恒从两个方面谈及了此次加息对国际资本市场带来的影响:一方面,加剧全球通胀压力,供应链形势更加严峻。尽管俄罗斯GDP全球占比不到2%,但俄罗斯原油出口占全球的份额超10%,有色金属、小麦出口份额更高,未来国际原油、重要工业金属和农产品价格上涨也会加剧通胀预期。美日韩对俄罗斯供应的稀有气体依赖度高,半导体产业面临材料供应风险。随着制裁措施推出,海外诸多半导体厂商开始对俄断供,全球半导体购和供货格局还要发生调整,可能拉长芯片交付时间,加剧供应瓶颈。
另一方面,将会强化全球加息周期,加快资金流出新兴市场。自去年美元加息预期升温以来,土耳其、阿根廷等脆弱市场的风险提升,拖累了新兴市场汇率和资产价格。俄乌冲突发生后,资金避险升温,波动率提升,加剧了新兴市场资金流出的压力。新兴市场的输入性风险加大,俄罗斯加息后,可能推动竞争性加息,流动性紧缩是确定的。
对A股影响有限
罗志恒分析称,对国内资本市场影响有限有如下原因:首先,中国外需走弱影响有限。当前俄罗斯大幅加息后国内投资将放缓,而国内通胀严重叠加居民避险可能抑制消费,中间品和产生品进口需求或将受限。2021年度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占总金额的2.0%,俄罗斯对中国外需的影响相对较小,外需更多取决于今年海外政策支持退出以及欧美经济动能放缓的节奏。
其次,国内输入性通胀风险较低。俄罗斯央行连续加息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打压通胀。就中国而言,消费品价格方面,中国粮食自给率超95%,食品价格直接受俄乌粮食供应减少和国际粮价上涨的影响小;工业品价格上,油价上行风险可能推动PPI短期反弹,但保供稳价政策驱动PPI中枢下行趋势不变。
最后,中国汇率和金融稳定性强。在俄乌冲突和俄罗斯加息背景下,人民币汇率稳健,甚至走出一小波升值行情。这反映出,新兴市场并未都是风险资产,关键还是要看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中国经济周期和货币周期领先于海外,稳增长宽信用的窗口期仍在,两会开幕在即更多政策红利有待释放。
罗志恒还提到,俄罗斯加息可能会加快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建设。俄罗斯加息若不足以应对资本外流,而外汇资产储备可能受到欧美金融制裁,人民币融资需求或将加大,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建设势必将加快,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3月1日,A股迎来三月份“开门红”,截至当日收盘,上证指数涨0.77%,深证成指涨0.24%,创业板指涨0.16%,总体来看,两市个股普涨。
俄乌局势最新研判
据媒体报道,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国代表团2月28日在白俄罗斯东南部靠近乌边境的戈梅利州举行谈判。谈判结束后,双方均表示,将各自返回国内进行磋商,为下一轮谈判做准备。下一轮谈判可能于近期在白俄罗斯与波兰边境地区举行。
如何评估俄乌局势对市场的影响?各大券商正不断更新观点,评估这场诡谲的战争。天风证券最新研报表示,地缘风险或将对全球市场的风险偏好存在持续影响,俄乌冲突进一步扩散的实际幅度的扰动下市场或持续波动,从 历史 上地缘冲突来看,小范围的地缘冲突并不会改变中美股市中期趋势。市场短期调整或主要来自于基本面短期走弱背景下,环境波动以及市场对“新一轮监管”的过度担忧所致。加之最近受地缘冲突影响,本周国际市场出现短期避险情绪,市场存在一定的超调反应,但后半周美股反弹明显,证明市场对于优质资产仍长期持乐观态度。
中原证券指出,俄乌战争影响或大于预期。美国已明确表态不会派兵,但会制裁俄罗斯和援助乌克兰。虽然俄罗斯和乌克兰经济体量和贸易份额在全球的比重较小,对全球经济直接影响有限;但是两国在石油、天然气、粮食、化肥、稀有气体等行业具有重要影响力,战争势必加剧全球通胀水平。若战争升级,导致西方和俄罗斯全面对抗,甚至发生直接冲突,俄乌战争的影响将大幅超出预期,对全球政治经济生态产生深远影响。
西部宏观首席分析师张静静通过反向设的方式予以分析。她称,如没有俄乌问题美股或再创新高。风险大概率加剧波动,但或并不改变趋势。美股趋势或许并不受俄乌局势是否升级甚至俄乌战争是否爆发的影响。若不考虑俄乌冲突,从情绪面看目前的美股极像1999年Q3,一旦Q2市场对通胀担忧降温,美联储持续、多次加息预期缓和,美股再摸一下新高的概率并不低。
张静静指出,目前最需要担忧的仍是油价。“首先,今年底到明年初美股再度重挫的概率不低。一方面,明年美国经济衰退为大概率。另一方面,下半年油价将继续创出疫后新高。2008年与2018年美股两度重挫都是在经济基本面转差叠加油价大涨共振之下发生的,我们怀疑今年底该情形或将重现并再次刺破美股泡沫。但是,若俄乌冲突持续升级、欧美最终将制裁之手伸向能源(尽管概率极低),油价大概率将继续飙升。一旦如此,美股泡沫或将被提前戳破,美国经济衰退也有望提前到来。”
陈达飞亦指出,包括土耳其在内的新兴国家在2021年就开启加息进程,英国也提前取加息措施。对于市场的影响,实则主要由油价引发,这或将加剧美国内通胀压力。
国内油价为何会频繁上调?
国内油价上调的原因我认为第一跟世界石油产量下降有关系,第二跟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引起的欧美国家对俄罗斯制裁有关系,第三就是随着疫情控制到位,各企业单位都慢慢恢复工作所以国内对油的需求也增加所以导致油价频繁上调。
首先,最大的原因就是俄罗斯乌克兰战争引起的油价上升,俄罗斯作为石头出口大国,很多欧洲国家都在俄罗斯进口石油,因为俄罗斯的石油要便宜,但是随着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开始,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抵制是非常厉害的,为了打压俄罗斯的经济,欧洲国家用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掐断了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这虽然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了打击,但是同样欧洲国家自身也非常难受,因为很多行业还需要石油的,这就导致欧洲国家通过其它渠道去进口时候,而石油大国的产量也是有限的,需求量还变大了,这就使石油的价格不断上升。
其次,俄罗斯作为石油出口大国,但是现在跟乌克兰的战争打的热火朝天,所以石油生产和出口量就下降了,因为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收拾乌克兰上面,而欧美国家的参与让这场战争持续的时间变得更长了,俄罗斯的产出也一直得不到恢复,所以石油的价格也同样持续升高。
再次,随着疫情的慢慢的得到了控制,其他没有控制住的国家也依然开始恢复工作,对油的需求量也是不断上升的,很多国家的石油库存都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对是有的需求大大提升,很多国家的需求都很大,但是购买的渠道却减少了,所以肯定会高价去购买石油,因为买石油的话对国内生产肯定会造成很大影响的。
最后,还有美国在中间盈利,在欧洲国家抵制俄罗斯之后,虽然美国也同样表现的义愤填膺,但是却私底下偷摸低价进口俄罗斯石油,然后再高价卖给欧洲国家,虽然欧洲国家也都知道美国加价了,但是找不到其它渠道只能选择美国高价购买石油,所以也是油价上升的一个原因。
所以很多原因叠加起来这就造成了油价的不断上升,同样现在的价格也远远没有到达最高点,因为俄罗斯战争现在根本没有停下来的苗头,而西方的制裁也是下定了决心,在寻找是有的替代品,也同样控制是有的使用,也开始考虑有电车代替油车等问题,所以种种迹象表明,石油问题是短时间不能被解决的。
国内油价暴涨,为什么我们不从俄罗斯大量购买低价石油?
并不是我们不想进口俄罗斯的石油,而是俄罗斯不想把石油都出口给我们。
谁说我们不在俄罗斯大量进口石油,俄罗斯和沙特两个国家一直都在争夺我国第一原油出口国的地位,有时候甚至一个月内,两个国家的位置就要换上一换,今天你第一,明天我第一,就是为了争相向中国出口石油,而我国为什么不在只是在俄罗斯进口石油,原因有这么几点。
第一,俄罗斯石油是便宜,那是对欧洲来说看到这里的朋友可能有些不解,都说俄罗斯石油便宜,而且俄罗斯和我国关系友好,怎么可能卖给别人便宜,卖给我们贵呢。这是因为地理原因决定的。
首先,俄罗斯的油田主要分布在第二巴库和第三巴库。第二巴库是伏尔加-乌拉尔油气区的旧称,是仅次于西伯利亚的第二大石油工业区,有800处油田,500处气田,储油区绵延面积达到了70万平方公里。
目前该油田年产量为1.2到1.5亿吨之间,占俄罗斯全年产量的五分之一,同时该地区原油加工业和石油化工业特别发达,有大型炼油厂10多座,年加工原油的能力达到了1.5亿吨,输油管道在其内部纵横交错。
这么一个石油发达的地区,却主要位于欧洲平原,因为气候温暖且石油位置浅,开起来自然轻松便宜,所以供给欧洲石油和天然气的时候,价格也不高,但这里到我们中国太远,同时输油管道要穿过寒冷的西伯利亚需要加热,因此成本就上来了。
其次,俄罗斯供应给东亚石油的主要产地为第三巴库,也叫做秋明油田,它位于西西伯利亚中部和北部地区,远景石油储量估计为400亿吨,是俄罗斯最大的原油产地。
但我们听到西伯利亚就知道,这里气候寒冷,加上原油储量位置深,开成本高,因此价格并没有那么便宜。而且西伯利亚地处寒冷地区,冻土让我们无法修炼输油管道,而且漫长的官方运送原油还需要加热做保温,用来防止石油凝固,因此成本太高,多数都用游轮运输的方式。
以2020年为例,我国在俄罗斯共进口原油8357万吨,通过俄罗斯到我国大庆的输油管道,共输送了3000万吨,剩余的5375万吨的石油,主要通过火车和游轮的方式进行运输。
火车属于陆路运输的方式,一列火车能够运送4200吨原油,分为两个途径,其一是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到我国的满洲里,其二是哈萨克斯坦到我国阿拉山口。
轮船运输原油属于海运,需要经过白令海峡,这里常年海面冰封,大型运输船还需要让破冰船疏通航道,因此成本也高。
这么一看,石油不便宜,运送过来成本也不低,我国在俄罗斯购买石油其实并不是十分合适,但依然支持俄国石油,这也体现了两国友好关系。
?第二,蛋不能投在一个篮子里我国自古就有典故,叫做良禽择木,形容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俄罗斯虽然同我国关系友好,而且石油相对来说价格还算中肯,但石油属于战略储备,不可能全部交由一个国家进口,而且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进口量大,仅从一个国家进口也不现实,加上还有这么两个原因,决定我国不能在一个国家进口。
原因之一就是俄罗斯的石油质量一般。衡量石油质量的指标是API和硫。API表示的是石油密度,密度越高说明含水量和含盐量就越低,原油的品质就越高,而硫对于金属是有腐蚀的,原油中硫含量高了,还需要经过除硫工艺,多浪费一到环节,自然成本也会高。俄罗斯的原油对于沙特来说,品质差一些,而且价格和沙特差不多,因此并不会只进口俄罗斯的。
原因之二就是我国对于石油需求量太大,每年要进口大量的石油,如果单独从某一个国家或者某几个国家进口,一旦运送石油的线路发生故障,那么短时间会很快造成石油储备量危机,从安全的角度来说,从多个途径进口石油是分担危机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在沙特,俄罗斯,伊拉克,巴西,安哥拉,阿曼,阿联酋,科威特,美国,挪威都有进口石油,上面这个排序是根据进口石油量多少而排序的,可见我国“蛋并不放在一个篮子里”。
2020年,我国全国石油消费总量为7.02亿吨,而我国石油产量只有2亿吨左右,其余5亿吨都需要进口,缺口很大,单从一个方面进口原油也不切实际,所以要“四面撒网”才对。
?第三,想大量进口石油,俄罗斯也不同意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些人认为俄罗斯不可能不想多卖我们石油?但实际上,俄罗斯也需要分担风险,并不能把能源出口只依赖我们一个国家,作为俄经济命脉,一旦石油出口出现问题,经济肯定受阻。
因此,在我国提出“安大线”的时候,俄罗斯宁愿绕远路,也要把石油管线修建到“泰纳线”上。安大线是一条从俄罗斯安热罗苏真斯克到我国大庆的输油管线,但在俄罗斯泰舍特地区就改道去了纳霍德卡,运送到这里以后,石油不仅可以出口到我国,还可以出口日本和韩国。
?总结综上所述,不管是我们进口石油,还是石油出口国,都在谋求一个多元化的方针,多家进口,多家出口,才能保证竞争力!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