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大豆油价格_2002年大豆油价格
1.卫食健字(2002)第0702号
2.天然维生素e有什么品牌
3.转基因的大豆油跟非转基因的油有什么区别?
4.棕榈油的供给与需求概况
5.金龙鱼食用油是那个厂的?
6.转基因大豆油能吃吗 怎么办
7.中国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开始进口转基因大豆的?
卫食健字(2002)第0702号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查询,此产品为保健食品,不是药品
联峰牌蜂胶软胶囊,保健功能 调节血脂、免疫调节 ,主要原料 蜂胶粉、大豆油、明胶、甘油 ,上海沪郊蜂业联合社,适宜人群 血脂偏高者、免疫力低下者 。
一个批准文号,只能对应一个产品。有些假冒产品会盗用正规批准文号
天然维生素e有什么品牌
天然维生素e有什么品牌
天然维生素e有什么品牌,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机能的营养物质。在我们的生活中,维生素是很多人都在吃的。那么,维生素品牌这么多,我们在选择的时候要怎么选呢?下面,就带您来了解一下天然维生素e有什么品牌。
天然维生素e有什么品牌1一、养生堂牌天然维生素E软胶囊
养生堂天然维生素E,养生堂天然维生素E经过多道严苛提纯工艺,油质呈现通透的金**,即使在高倍显微镜下,也依然纯净透明。每粒含功效成分“d-α-生育酚”97。5毫克,同时复配红花籽油紫苏油等珍贵辅料。
二、加拿大Jamieson健美生维生素E软胶囊
加拿大Jamieson健美生维生素E软胶囊加拿大原装产品,品质可信赖;健美生维生素E,从天然非转基因植物油蒸馏提取,含有天然生育酚,以自然地比例形式融合。本品经过严格的工艺浓缩,360纯净检测体系。
三、美国GNC健安喜天然维生素E软胶囊
美国GNC健安喜维生素E为膳食营养补充剂,其原料采用天然无污染的小麦胚芽,从而保证了产品的优良品质。本品适宜肌肤衰老、皮肤粗糙有斑、高脂膳食以及准备怀孕的人群食用。
四、汤臣倍健天然维生素E软胶囊
本品是以天然维生素E、大豆油、明胶、甘油、纯化水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具有补充维生素E的保健功能。汤臣倍健天然维生素E软胶囊具有以下特点:1、以美国进口的维生素E为原料生产。2、每粒含α-生育酚高达104.9mg。www.chinapp.com
五、澳洲Blackmores澳佳宝维生素E胶囊
澳洲Blackmores胶囊所含的维生素E提取自植物油。维生素E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产生化学反应,所以保持了维生素E原有的生理活性。
六、美国Kirkland柯克兰维生素E软胶囊
柯克兰维生素E软胶囊适合皮肤暗沉、肤色发黄的人士;脸上有色斑,皮肤粗糙、皮肤松弛、有皱纹的人群;备孕的人士。
七、美国安利纽崔莱硒质天然维生素E软胶囊
美国安利纽崔莱硒质天然维生素E软胶囊为美国原装产品,品质更可信赖。本品当中的维生素E成分含量较高,还特别添加了硒元素。本品维生素E的主要成分生育三稀酚,是来自红木种子油、油棕果油和米糠油,维生素E与硒一起补充,更利于VE的吸收。
八、来益天然维生素E
来益天然维生素E是天然维生素E的第一品牌,是全国最大的天然维生素E生产商,在OTC国药准字号销量位居首位。其有效成分的纯度大于96%,远高于健字号保健品的40%,完全符合中、英、美各国药典对天然维生素E的要求。来益天然维生素E能够治疗不孕不育、预防和治疗流产,并在皮肤美容和心血管疾病上有显著的功效。
九、康恩贝天然维生素E软胶囊
康恩贝天然维生素E软胶囊采用天然型维生素E,高品质非合成维生素E可比,高含量,配方天然,天然脂溶性维生素,对肠道刺激较小,营养好吸收。
十、安美瑞牌天然维生素E软胶囊
安美瑞牌天然维生素E软胶囊精选优质大豆,维生素E含量高,每粒含量100mg,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认证。
天然维生素e有什么品牌2十、果维康
品牌介绍:果维康是隶属于石药集团旗下的品牌,始创于1938年,公司总部设立在河北省的石家庄市,多年来专注于维生素类保健营养补充剂的研发,也是国内最早开始涉及这类产品的厂商,因此在制作的工艺与品质方面,在市场上都是处于领先的地位。
九、爱乐维
品牌介绍:在维生素e十大品牌排行榜中,爱乐维于年所成立,是瑞士知名的复合维生素生产商,多年来专注于医药保健产品的经营。为了让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最安全的产品,爱乐维在研究开发方面经过了反复的临床验证,只为保证品质的同时还能给予身体充分的营养需求。
八、金施尔康
品牌介绍:金施尔康是全球知名的医药品牌,也是在中国最早成立的一家合资企业,从1887年诞生至今,金施尔康一直致力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而努力,并在癌症、心血管、传染病等药品领域有着出色的.成绩,深受全球无数患者与医疗企业的信赖。
七、纽崔莱
品牌介绍:纽崔莱是隶属于安利公司旗下的品牌,于1934年在美国成立,多年来专注于营养补充剂和保健品的开发,涵盖了维生素、蛋白质等多个系列,并凭借着它创新的营养保健观念与全面化的营养配方,使得产品在市场上一直保持着非常好的口碑,销量也是处于领先地位。
六、黄金搭档
品牌介绍:在维生素e十大品牌排行榜中,黄金搭档于2002年所成立,是我国知名的营养保健品企业,多年来专注于维生素类产品的经营。在其成立的这16年时间中,黄金搭档凭借着它卓越的产品功效,成为了国人送礼的首选产品,其销量在2014年更是突破了100亿的大关。
五、21金维他
品牌介绍:21金维他于年所成立,是我国知名的医药健康企业,隶属于赛诺菲民生健康药业有限公司的旗下。成立多年来,品牌一直专注于维生素类补充剂食品的经营,并凭借着它天然的原材料以及高端的加工技术,在市场上获得了无数消费者的信赖。
四、自然之宝
品牌介绍:自然之宝是全球知名的保健食品品牌,始创于1994年,公司总部设立在美国纽约的东部长岛,多年来专注于天然营养品的研发与设计,并以它创新的技术与天然的原料加工方式,使得产品在市场上一直保持着非常好的口碑,销量也是出于领先的地位。
三、汤臣倍健
品牌介绍:在维生素e十大品牌排行榜中,汤臣倍健始创于1995年,是我国知名的保健品公司,多年来专注于营养补充剂与保健食品的研发。为了保证每一款产品的安全与品质问题,汤臣倍健在产品的研制过程中是以全透明的公开模式,让产品能够赢得更多顾客的信赖与喜爱。
二、善存
品牌介绍:善存是隶属于辉瑞公司旗下的品牌,始创于美国,从1991年成立至今,一直专注于健康医药产品的研发,涵盖了抗氧化、免疫、骨关节、维生素等多个系列。为了提供给给广大顾客一个便捷的购买途径,善存在全球多个电商平台成了官方旗舰店。
一、养生堂
品牌介绍:养生堂是我国知名的医药品牌,始创于1993年,公司总部设立在海南省的海口市,多年来专注于美容品、营养品以及养生产品的经营,并以维生素系列最为知名。为了保证产品的品质,养生堂一直都是采取自主研发的模式,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集于一体化。
天然维生素e有什么品牌3易生美维生素e
易生美品牌是由青岛迪易传媒有限公司创立及运营,产品研发,生产及品质检验由青岛奥海生微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完成。公司成立于2005年,营销中心位于青岛市市北区核心地段十五大街CBD。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易生美鱼胶原蛋白(肽)及系列产品已与日本、东南亚、欧美国家及国内知名企业及客户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世界各地的女性消费者带来了安全,健康,有效的美肤方式,同时也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易生美是致力于女性美肤、保健、养生、抗衰老的保健食品及美容瘦身类产品品牌,主打三大系列:美肤,美体,养生保健,细分为二十余款女性保健类食品。主要产品有易生美鱼胶原蛋白、易生美葡萄籽、易生美鱼肝油,易生美蓝莓胶囊等。
自然之宝维生素e
1971年,Nature’s Bounty由亚瑟·鲁道夫先生(Mr.Arthur Rudolph)在家乡——纽约长岛创立,意为“大自然的恩赐”,中文译为“自然之宝”。 鲁道夫专注于应用新技术、产品创新、使用天然原料和降低生产成本,令自然之宝公司在诸多方面都成为行业先驱。如自然之宝率先使用缓时释放技术、率先突破传统的营养成分推荐量、率先制定了后来通行于整个行业的质量标准。这些努力使自然之宝在美国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992年,自然之宝的母公司NBTY在美国纳斯达克 (NASDAQ)首次公开发行,随即成为90年代股票表现最引人注目的公司。2003年9月,NBTY从纳斯达克迁移到更为成熟的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2010年,NBTY由全球顶级风投集团凯雷集团以38亿美元收购,该年因此而被标记为NBTY年。
纽斯葆维生素e
该集团是一家致力于高新生物工程技术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技研公司,秉承“健康关怀、无处不在”的经营理念,不断研制开发出激发人体潜能的高效营养健康食品。纽斯葆在美国设有自己的生物工程研究院,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人员和研发设备,并与哈佛大学、普林斯顿生物科学研究院等十几家国际顶级生物医学权威机构广泛合作。纽斯葆国际集团,致力于离新生物工程技术的科研开发、生产销售的全球化企业集团,秉承"成就健康美丽提升生命品质"的经営使命,不断研制能激发人体潜能的高效营养健康品。
艾兰得维生素e
江苏艾兰得营养品有限公司秉承“关心人类的健康与未来”之理念,以“敬业、进取、创造、共赢”之精神,艾兰得以“奉献于股东、员工、社会和客户”之行动宗旨,以“世界营养健康品专家”之企业定位,致力于成为世界营养保健品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江苏艾兰得营养品有限公司以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为生产基地,是世界领先的营养素专业制造商,专业从事健康营养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科技企业。
红桃k维生素e
红桃K集团是国家科学技术部评定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业包括现代中药、健康食品、内服外用功能化妆品等生物医药产业及房地产,公司主导产品连续13年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名。红桃K商标被国家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技术中心被国家发改委、国家税务总局等四部委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董事长谢圣明教授是第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获得中国首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荣誉,2009年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影响湖北30人”之一。
汤臣倍健维生素e
汤臣倍健创立于1995年10月,2002年系统地将膳食营养补充剂引入中国非直销领域,并迅速成长为中国膳食营养补充剂领导品牌和标杆企业,也是中国保健行业第一家A.AA信用等级企业。2010年8月,国际篮球巨星姚明签约成为汤臣倍健的形象代言人,同年12月15日,汤臣倍健(股票代码:300146.lI)在深圳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汤臣倍健恪守一套近乎苛刻的原料来源审核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精选最合适的各种原料。至今,数十种主要原料和辅料进口自新西兰、巴西、挪威、冰岛、美国、法国、德国、瑞士、澳大利亚等十数个国家和地区。
康恩贝维生素e
该公司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国家中药五十强企业、科技部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先进单位、浙江省“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浙江省创新型示范企业,建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浙江省中药制药技术重点实验室、省级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是浙江省首批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公司拥有一支由博士、硕士和高、中级职称的技术人员组成的实力雄厚、专注于现代植物药和特色化学药研发的团队,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和战略联盟。
阿本坊维生素e
阿本坊倡导“营养干预——为健康人管理健康”的理念,做中国最好的私人营养和健康管理者。摆脱传统的“有病就医”,由消极被动的应对各种已发疾病,变为积极主动地预防疾病发生,“做中国最好的私人营养和健康管理者”是阿本坊努力不懈的目标。
安利维生素e
世界知名的大型日用消费品生产及销售商,世界最早的直销公司创始者。创立了多层次计酬制,开创了全世界的营销模式,主要经营日用消费品,涵盖了纽崔莱营养保健食品、雅姿美容化妆品、个人护理用品、家居护理用品和家居耐用品等系列。
养生堂维生素e
养生堂创建于1993年,十年间迅速崛起,成长为生产和经营健康产品的现代化高科技的知名企业。养生堂官网,海南养生堂,养生堂天然维生素C,养生堂天然维生素E,养生堂维生素e好吗,养生堂维生素c好吗,养生堂天然维生素e价格,养生堂天然维生素c价格,本公司生产的产品,全都经过相关部门认证,百分百正品。
转基因的大豆油跟非转基因的油有什么区别?
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大豆的油区别:
1,出油量不同。转基因大豆含油量高于非转基因大豆,压榨出来的豆油,转基因大豆高于非转基因大豆。
2,口感不同。非转基因大豆的口感相较于转基因大豆好一些。
转基因大豆对身体存在许多危害:
1、 有毒物质
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对于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在达到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作物可能会被施以过多的草甘膦除草剂,这些除草剂可能随大豆油进入人体,影响人体的健康。
2、产生抗药性
当科学家把一个外来基因加入到植物或细菌中去,这个基因会与别的基因连接在一起。人们在食用了这种改良食物后,食物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的细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扩展资料转基因食品的确存在这以下五大隐患:
一、毒性问题。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对于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在达到某些人们想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
二、过敏反应问题。对于一种食物过敏的人有时还会对一种以前他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
三、营养问题。科学家们认为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目前还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四、对抗生素的抵抗作用。当科学家把一个外来基因加入到植物或细菌中去,这个基因会与别的基因连接在一起。人们在服用了这种改良食物后,食物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的细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五、对环境的威胁。在许多基因改良品种中包含有从杆菌中提取出来的细菌基因,这种基因会产生一种对昆虫和害虫有毒的蛋白质,生态学家们认为那些不在改良范围之内的其它物种有可能成为改良物种的受害者,生物学家们则担心为了培养一些更具优良特性,其特性很可能会通过花粉等媒介传播给野生物种。?
参考资料:
棕榈油的供给与需求概况
全球油料市场主要被大豆、棕榈油、葵花籽和油菜籽四种作物所主导。2005年,全球油脂生产已经达到了1.39亿吨,比上一年增加了900万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全球油脂需求量约为5100万吨,到现在已经增长了近2倍。在油脂中,植物油占到了整个油脂总量的82%,其余由黄油、猪油、牛脂和鱼油等构成。尽管近些年来油脂产量总体在不断增加,但是动物油脂的产量基本上维持不变,油脂产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植物油脂,在所有植物油中,棕榈油近十年的增长最为显著。
(一)全球棕榈油生产情况
棕榈油产量在近几年出现了快速增长,产量增长的原因在于耕地面积的增加和产量的提高。1989年以前,全球的棕榈油产量不足1000万吨,而在1997年以前,产量也只是小幅增长,从1000万吨向2000万吨小步迈进。1998年开始,全球的棕榈油产量随着东南亚棕榈油产量的快速提升而实现了飞跃性增长,截至到2006年,全球的棕榈油产量已经超过3500万吨,相当于50年代产量的7倍。食用棕榈油和棕榈油工业用途的扩展推动了棕榈油产量的迅猛提升,相对其他油类产品低廉的价格、世界及部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棕榈油用量的高峰,从而推动了东南亚棕榈种植业的蓬勃发展。自1995年以来,世界棕榈油产量大幅增长,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有望超过豆油产量。
目前世界上有约20个国家在生产棕榈油,主要生产国只有三个,他们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尼日利亚,这三个国家的总产量占世界棕榈油总产量的88%。
(二)棕榈油主要生产国
东南亚国家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或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但雨水丰富,适于规模化种植油棕,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全球两大棕榈油生产国。过去十多年来,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出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这两个东南亚国家生产的棕榈油占世界棕榈油总产量的86%以上。
1.马来西亚棕榈油生产情况
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其棕榈油产量将近世界总产的45%。马来西亚棕榈树的种植面积约占全国耕地的1/3,达250万公顷。1985年马来西亚的棕榈油产量基本上在500万吨左右徘徊,在2005年,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520万吨,产量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增长为原来的三倍,主要原因是收割面积大幅提高,2006年,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也维持在1500万吨左右。
2.印度尼西亚棕榈油生产情况
印度尼西亚是排在全球第二位的棕榈油生产大国,2005年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产量占全球棕榈油总产量的41%。随着马来西亚适于棕榈树生长的农业耕地越来越少,棕榈油产量的增长目前已经转移到了印度尼西亚。在过去十多年中,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也增长为近原来的三倍。1997年,马来西亚棕榈油的产量比印度尼西亚的产量高出了360万吨,但是近年来这种差距在逐渐缩小,至2006年,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产量已经超过了马来西亚。由于气候影响,马来西亚棕榈油单产下降,而印度尼西亚棕榈树进入旺产期,单产提升,并进一步扩张种植园,总体上来看,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更具增长潜力。
(三)全球棕榈油贸易状况
目前在世界油脂贸易领域,棕榈油通常引导着大豆油,在出口市场上处于领导地位。在上个世纪60年代,棕榈油在世界油脂贸易中并不突出,当时的主要贸易油脂为大豆油和动物油脂。到了1993年,情况发生很大变化,棕榈油贸易量占全球油脂贸易量比重从1970年的10%增长到1977年的20%,1985年达到了30%水平。1997年,世界棕榈油的总产量为1741万吨,而出口量达到了1134.6万吨。截止到2006年,棕榈油贸易量占世界油脂贸易总量的比重超过50%。
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和出口国,其棕榈油总产的90%被用来出口,马来西亚出口的棕榈油只有很少量属于未经提炼的毛棕榈油。1985年以前,马来西亚几乎控制着整个棕榈油的出口市场。1986年,马来西亚毛棕榈油的生产量为454万吨,占同年世界棕榈油产量的60%,出口的棕榈油占世界棕榈油出口量的68%。1996年,马来西亚棕榈油的产量为886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3%,出口量为732.5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的%。随着近几年印度尼西亚棕榈油出口份额的不断增加,马来西亚棕榈油的出口量下降到了占全球一半份额左右。2005年全球棕榈油总出口量达到了2630万吨,其中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达到1345万吨,占49%,印度尼西亚棕榈油出口为1030万吨,占39%。
目前,世界棕榈油出口市场的88%份额被这两个主产大国牢牢控制着。此外,尼日利亚、象牙海岸、巴布亚新几内亚、新加坡、哥伦比亚等其它国家和地区也生产、出口一定数量的棕榈油。
(四)世界棕榈油的消费状况
近些年来,动物油脂消耗量在全球油脂中的比重大幅下降,从80年代末的24%下降到17%,而受到世界人口增长和人均消费增长的驱动,植物油脂的消耗却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地域性的油脂消耗比例是向发达国家倾斜的,世界上75%人口聚集在亚洲和非洲地区,但占世界人口少数的欧洲和美洲却消耗掉40%的油脂总量。随着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的油脂增长潜力要高于发达国家。
2001年,全球棕榈油消费量为2400万吨,自1995年以来,棕榈油消费出现急剧增长,到了2005年,全球棕榈油的消费量达到了3300多万吨,5年的消费增幅达到38%。总体上,棕榈油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欧盟也提高了棕榈油进口量,以抵消因生物燃料行业的需求提高而造成的菜籽油供应缺口。目前,棕榈油主要消费国有印度、欧盟25国、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这些国家占到消费总量的60%。作为一个主要的消费国,我国占全球棕榈油消费总量的14%,印度占11%。近几年,我国棕榈油消费增幅最为明显,2001年我国国内棕榈油消费量刚刚超过200万吨,到2005年消费量翻了一倍多,达到了436万吨。
(五)国际市场中棕榈油价格走势
近20年来,国际棕榈油价格波动比较大,与大豆油等植物油的价格走势相近。马来西亚毛棕榈油期货价格的最低价格出现在1986年,当时全球油籽丰产,尤其是美国大豆丰收,导致了包括豆油在内的所有植物油价格受到压制,棕榈油价格出现阶段性低点。随着全球出现了几次恶劣的气候,包括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现象,影响了全球植物油的产量,棕榈油出现了几次规模较大的上涨行情,包括1988年,1994年,价格上涨基本上都是从800RM(马币)/吨以下上涨到1400-1600RM/吨。在1999年,由于持续遭遇灾害天气,油籽减产,植物油供应紧张,而需求却出现了空前的增长,产量的扩张难以跟随需求的增长,导致棕榈油价格达到历史性高点2600RM/吨,至2007年4月末,马来西亚大马交易所棕榈油价格在2200RM/吨左右。
我国棕榈油主要依靠进口,近20年来进口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进口国。其中2002年我国棕榈油实行配额管理制度,配额内关税由原来的10%降为9%,同时配额数量逐年增加,因此进口量有显著增长。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我国棕榈油的主要进口国,目前这两个国家的棕榈油进口量占我国棕榈油进口总量的98%以上。从进口港来看,黄埔港、张家港和天津港是我国主要的棕榈油进口港,这三个港口的年进口量占国内棕榈油进口总量的近70%。按照度数来看,我国棕榈油进口目前以24度为主,同时毛棕榈油进口量呈不断增长的态势。
(一)我国棕榈油进口总体情况
我国棕榈油以进口为主,进口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我国棕榈油进口以2001年为分水岭,其前与其后进口增速表现明显不同,这主要是由于2002年我国植物油实行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制度,棕榈油配额内关税由原来的10%降为9%,同时棕榈油配额数量逐年增加。因此,我国棕榈油进口数量的变动可清晰地分为两个阶段,即2001年以前的平稳增长阶段和2001年以后的快速增长阶段。1996年我国棕榈油进口数量仅为101万吨,2001年进口量上升到152万吨,2004年进口量则达到了386万吨。2001-2004年棕榈油进口年均增加量达到78万吨。2005年我国棕榈油进口数量虽然仍有一定幅度增长,但增速已明显减缓,全年棕榈油的进口数量为436万吨,占全球进口份额的13%,较去年增加50万吨,增长幅度为13%,2006年进口量为508万吨,比2005年增长约17%。受我国巨大的棕榈油需求拉动,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棕榈油进口数量仍将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将会有所减缓。
我国棕榈油消费情况
棕榈油既可以用于食用消费,也可以用于工业消费,来自贸易商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棕榈油的消费以食用为主,其中24度精炼棕榈油为主要品种,占据的市场份额在60%以上。
1.我国植物油的消费结构
如果以各油品的消费量来衡量其市场份额,以2001年为分水岭,其前与其后植物油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01年以前,各品种植物油在消费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变化并不显著,2001年市场份额从大到小依次为:菜籽油、豆油、花生油、棕榈油、棉籽油、小品种油。2001年以后,豆油、棕榈油消费份额明显增长,而菜籽油、花生油与棉籽油的消费份额出现降低,小品种油的消费份额变动很小。至2004年,各品种油消费份额由大到小的排序则变为:豆油、菜籽油、棕榈油、花生油、小品种油、棉籽油,小品种油的消费份额超过了棉籽油。未来几年,我国棕榈油的消费数量仍将继续增长,其消费份额预计很快就会超过菜籽油。
2.棕榈油的食用消费
1996-2001年我国棕榈油的食用消费数量基本呈现平稳增长态势,2001-2003年增速明显加快,2003年以后增速有所减弱,但仍逐年刷新历史纪录。2004年棕榈油食用消费量达到270万吨,预计2005年我国棕榈油的食用消费数量为290万吨,较2004年增加20万吨。
3.棕榈油的工业消费
由于我国对44度以上棕榈油并不实行配额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近几年44度以上棕榈油的进口,棕榈油的工业消费量也相应出现迅速增加。2002年棕榈油工业消费为35万吨,2004年则达到了120万吨,2002-2004年工业消费量平均年增长42万吨。预计2005年我国棕榈油的工业消费量为140万吨,较2004年增加20万吨。
4.棕榈油的消费企业情况
从消费企业来看,目前国内有成规模的各类棕榈油消费企业上千家,如果算上小型企业,数量超过5000家,主要分布在餐饮、食品加工和化工领域,代表性企业有方便面生产企业如统一食品集团、顶新集团等,化工企业如广州宝洁有限公司、纳爱斯益阳有限公司等。大部分消费企业通常不自己直接进口,主要靠中间商供货。2006年直接进口的消费企业约有30家,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2%。据不完全统计,总体上来看,进口棕榈油用于商业流通的比例约为80%,直接进入终端消费、来料加工贸易、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的比例约为20%。
5.我国棕榈油消费的季节性
由于棕榈油的熔点比较高,因此其消费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夏季消费量比较大,冬季较小。消费的季节性直接表现为进口量的季节性,从2004-2006年的情况看,1、2月份的进口量比较小,大约在16-29万吨左右,6-9月份进口量较大,2004年8月份、2005年6月、2006年8月分别为当年进口量最大的月份,分别达到41万吨、50万吨和67万吨。
棕榈油的主要用途
棕榈油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含饱和脂肪酸比较多,稳定性好,不容易发生氧化变质。二是棕榈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500-700ppm)和维生素E(500-800ppm)。将棕榈油进行分提,使固体脂与液体油分开,其中固体脂可用来代替昂贵的可可脂作巧克力;液体油用作凉拌、烹任或煎炸用油,其味清淡爽口。大量未经分提的棕榈油用于制皂工业。用棕榈油生产的皂类能起耐久的泡沫和具有较强的去污能力,棕榈油还可用于马口铁的镀锡及铝箔的碾压。因此,棕榈油在世界上被广泛用于餐饮业、食品制造业及油脂化工业。
1.棕榈油在餐饮业的应用
历史表明,人类将棕榈油应用于餐饮已经有超过5000年的历史。与其它食用油脂相比,棕榈油产品在煎炸、烧烤食物方面表现出更大的优势,这主要是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独具良好的抗氧化性(耐炸性):这主要是因为棕榈油不饱和度适中,不含亚麻酸,富含的天然维他命E及三烯生育酚则是天然的高效抗氧化剂,这使棕榈油与其它油脂相比更适用于煎炸、烧烤食品。
(2)由营养的脂肪酸组成:棕榈油有50%的不饱和脂肪酸,无反式酸,不易与酸质聚合。
(3)经济性:用油的成本一直是餐饮业选择煎炸、烧烤用油的重要考虑因素。油棕是一种高产的多年生油料植物,其一次栽种可收获20年左右,而且单位面积年产油量远比其它植物油料高,并且产量相对稳定,这些都促使棕榈油成为世界上最具价格优势的食用植物油。油棕榈是最多产的油料作物。一公顷土地平均每年生产3.5吨棕榈油和0.4吨棕仁油。其生产效率大大高于同类植物油,这也意味着每公顷棕榈油的产量为大豆9-10倍。
在我国,目前食用精炼棕榈油主要指标是熔点不超过24℃-33℃,用于食品(面包、饼干等)的煮炸方面,每年的需要量占进口量的绝大部分。
2.棕榈油的食品工业用途
棕榈油在食品工业应用方面,一般被加工成起酥油、人造奶油、氢化棕榈油、煎炸油脂和专用油脂等。象其它食用油一样,棕榈油容易被消化、吸收、以及促进健康。棕榈油是脂肪里的一种重要成分,属性温和,是制造食品的好材料。从棕榈油的组合成分看来,它的高固体性质甘油含量让食品避免氢化而保持平稳,并有效的抗拒氧化,它也适合炎热的气候成为糕点和面包厂产品的良好佐料。由于棕榈油具有的这几种特性,它深受食品制造业所喜爱。
(1)起酥油:起酥油和人造奶油不同,人造奶油是80%的油脂和20%的水,而起酥油是100%纯油脂。起酥油有很多种,严格来说,每一种食品的制造都需要用到特殊的起酥油,但也有适用于多种食品的通用型起酥油,通常是用来煎炸和烘培食品,如薯条、蛋糕、饼干、夹心饼和面包等食品。通常起酥油的生产、使用过程中需要和不同的配料搭配,才能适用于不同的产品,如冰激凌、不同风味的饼干等。
(2)人造奶油:人造奶油是由水和油脂组成的乳化物,最初发展人造奶油是为了仿造奶油,但现在已经形成了多种类型的产品,其中棕榈液油适用于制造液态人造奶油,棕榈硬脂更适合于制造固态人造奶油。
(3)氢化棕榈油:氢化棕榈油在印度、巴基斯坦及中东国家有着很广泛的市场,这些市场通常将其当作酪脂类产品使用。
(4)煎炸油:这是棕榈油在食品工业中最广泛的用途之一,主要的原因是其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其富含的生育酚是天然的高效抗氧化剂)、不容易与酸质聚合、有着益于健康的脂肪酸组成(50%不饱和脂肪酸,无反式酸)。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的方便面生产中,绝大部分是用棕榈产品来煎炸面饼,而在中国市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煎炸食品(如煎炸早点、煎炸小食等)也开始使用棕榈产品来进行制作。
(5)专用油脂:棕榈油和棕仁油都是生产专用油脂的理想原料,专用油脂主要用于糖果、特别是巧克力类食品的生产。其中棕仁硬脂由于其物理性质非常接近于可可脂,因此又被称为代可可脂。
棕榈油日益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工业中,主要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天然抗氧化性、独特的物理特性、适于人体健康的营养构成及显而易见的经济性,随着油脂研究机构的不断努力,棕榈油将更广泛地应用于食品业的各个领域。
3.棕榈产品的工业用途
近些年来,棕榈油的工业用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发达国家,大量棕榈油被应用于工业用途,在我国,棕榈工业产品有工业味精之称,足可见其应用之广泛。工业使用的精炼棕榈油,要求溶点不低于44℃,主要用于制造肥皂、硬脂酸及甘油,每年的需要量基本是在十几万吨。近年来,随着原油价格的上涨,生物燃油的题材再度被挖掘,棕榈油作为生物燃料的用途被发现,成为了未来棕榈油用途的新增长点。
棕榈油在工业运用中主要分两类:一是从棕榈产品中可以直接得到的,如皂类、环氧棕榈油及其多元醇、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类产品。另外一个是油脂化工类产品,如脂肪酸、酯、脂肪醇、含氮化合物及甘油,而在这几种产品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化学方式生产出各种衍生产品。油脂化工的主要原料是富含碳链长度在C12-C14和C16-C18的油脂,其中棕仁油、棕榈硬脂、棕榈酸都是主要的原料。
金龙鱼食用油是那个厂的?
有很多生产地的一个生产地负责这一部分的供应。
是新加坡郭兄弟粮油私人有限公司所拥有的著名食用油品牌。郭兄弟粮油私人有限公司是隶属郭兄弟集团下的粮油集团的旗舰公司。
嘉里粮油(深圳)有限公司是郭兄弟集团下属的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的全额投资的营销策划及管理公司。嘉里粮油在中国生产“金龙鱼”、“香满园”、“元宝”、“胡姬花”、“鲤鱼”、“巧厨”、“花旗”和“手标”等16个品牌的小包装食用油。
是中国食用油的知名品牌! 嘉里粮油 (深圳)有限公司,是专门负责以上企业小包装食用油系列品牌在中国的市场开发、渠道建设和管理、营销策划及企业形象设计,提供企业管理服务和咨询服务,从事粮油、食品相关技术研发的管理公司。
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防城港新海油脂工业有限公司、天津嘉里粮油工业有限公司、上海嘉里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四川嘉里粮油工业有限公司、西安嘉里油脂工业有限公司。
青岛嘉里植物油有限公司、青岛嘉里花生油有限公司、营口渤海油脂工业有限公司、上海嘉里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嘉里油脂化学工业(上海)有限公司。
南海特种油脂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南天油粕工业有限公司和深圳南海粮食工业有限公司等十余家生产企业 ?。
转基因大豆油能吃吗 怎么办
转基因食品,已经成为了人们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这是关乎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的主要方面,而要说最常见的转基因食品,当属转基因大豆油,转基因大豆油充斥着整个市场,自然人们对它的各种怀疑也是不间断的,其中最多的当属:转基因大豆油能吃吗?
要想了解这些就必须先从转基因食品说起
什么是“转基因食品”
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把动植物的基因加以改变,制造出来的食品。据统计,目前全世界转基因作物已达120多种,种植面积超过4400万公顷。在美国,“转基因食品”高达4000多种,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普通商品。而在我国市场上,很多含有大豆成分的食物中都有转基因成分,像豆油、磷脂、酱油、膨化食品等等。
“转基因”的各种质疑
由于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来的食物是“非自然的”。所以一直饱受争议。虽然全球约有2亿多人食用过数千种“转基因食品”,多年来尚未报道过一例食品安全事件,但批评者仍然担心对动植物基因的突然改变会导致有毒物体的产生,或激发过敏现象,引发不知名的疾病。2005年,英国的研究人员实验发现,用转基因马铃薯饲养大鼠,引起了大鼠器官的生长异常,体重减轻,其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这项实验虽然后来被英国皇家学会组织的专门评审定调为共有6项缺陷,但仍然加深了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怀疑。
“转基因大豆油”的发迹
“转基因大豆油”之所以发展迅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成本优势。据业内人士透露,转基因大豆的出油率在20%-21%之间,而原始大豆的出油率只有17%,其价格却比转基因大豆还要贵,因此不少厂家出于成本考虑,选择“转基因”原料生产。不少消费者鉴于“转基因大豆油”的价格,比非转基因大豆油和其他食用油都要便宜不少,也愿意购买。
“转基因大豆油”符合标准
营养学评价研究显示,“转基因大豆油”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氨基酸、脂肪酸等方面与原始大豆油无明显差别;在各种加工过程中,各种营养成分和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变化也基本相似;经烘烤加工后,两种大豆油中的水苏糖、棉子糖、抗胰蛋白酶的含量基本一致,植物凝血素的含量均下降到检测不出来的水平。
“转基因大豆油”相对安全
因为全世界至今没有出现由于食用转基因食物而导致病变的事例,而市场上销售的“转基因大豆油”也符合国家食用油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所以目前来看,“转基因大豆油”是相对安全的。但也没有任何一个科学家敢断定转基因食品绝对安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科学的检测手段来验证。
消费者拥有知情权和选择权
国际上早已严格执行转基因标识制度,以保障公民的转基因知情权。依据国际公约,我国自2002年3月20日起,要求凡是在中国境内销售的大豆、玉米、油菜等及其制品若属转基因生物,必须进行标识。今年9月1日起实施的《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也明确要求,“转基因食品”或含法定转基因原料的食品,必须在标识上标注中文标签。消费者可以在知情的情况下,自主选择是否购买“转基因食品”。专家从营养、健康的角度出发,鼓励消费者选购非转基因油脂食品,如花生油、橄榄油、非转基因菜籽油等,安全性相对会更高一些。
:
转基因大豆油的危害?要想健康不能不看
中国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开始进口转基因大豆的?
我国是2004年正式开始进口转基因大豆的,2002年出于实验性质,进口极少量转基因大豆,仅有几吨。
实际上早在1998年,就开始进口转基因的豆粨。
美国在1994年开始规模化种植转基因大豆,1998年后阿根廷、巴西开始大规模种植转基因大豆。现在美国、巴西、阿根廷生产的转基因大豆,自用占55%左右,45%出口,进口转基因大豆主要是我国、日本等国,欧盟也进口转基因大豆。
这些都是网上可以查得到的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