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油价运动轨迹的六个阶段是什么?

2.国际原油暴跌对谁最有利

3.北美原油为什么会涨

4.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与其他两种原油基准价格有什么区别

5.是不是石油一涨价,就要地震? 中国发改委说汽油涨价,肯定会有地震发生 是这样么?

国际油价运动轨迹的六个阶段是什么?

墨西哥石油亏损-墨西哥油价为什么停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石油价格从每桶约1美元上升到最高147美元,2008年11月又回归到60多美元和2009年初的约40美元。从供求关系和油价变化角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油价运动轨迹,大致可划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45年到1959年,国际石油工业恢复发展,中东石油出口地位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石油的需求大幅度增加,美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波斯湾取代美国墨西哥湾,成为世界石油的出口中心,世界原油定价体系改为以沙特阿拉伯轻油价格为基准。

第二个阶段:从1960年到1972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初创,产油国团结维护油价。长期以来,俗称“七姊妹”的西方国际大石油公司低价攫取石油资源和垄断利润。1960年,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科威特等国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迫使西方石油公司把标价恢复到1960年前的水平。

第三个阶段:从1973年到1981年,产油国夺回石油主权,“石油危机”引发油价暴涨。1971年8月至1973年6月,为弥补因美元贬值给产油国造成的损失,欧佩克与西方各石油公司谈判,先后达成两个日内瓦协议,夺回了油价决定权。1973年以后,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引发油价暴涨。

第四个阶段:从1982年到1990年,供大于求引发油价暴跌,欧佩克与非欧佩克建立协调机制。1982年以后,世界石油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1988年4月,欧佩克成员国与非欧佩克成员国初步形成协调机制。

第五个阶段:1991年至2002年,世界经济低迷,欧佩克重新主导石油市场。这个时期,世界经历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和“9·11”事件后的经济衰退,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为防止油价进一步下跌,欧佩克国家达成了从2002 年1月1日起进一步减产150万桶/日的一致意见。在这一时期,欧佩克的产量政策对国际石油市场发挥了主导作用。

第六个阶段:2003年至今,供求关系脆弱,市场进入“亚临界”状态。2003年以来,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加快,世界石油市场供求关系处于脆弱“平衡”或面临失衡的“亚临界”状态。

回顾国际油价发展历史,石油价格大致可划分为15美元/桶以下的特低油价、15~20美元/桶的低油价、20~40美元/桶的常规油价、40~80美元/桶的高油价和80美元/桶以上的超高油价等五个区间。

国际原油暴跌对谁最有利

随着最近的美元持续走强、美国页岩气全面开发利用、及美国对全球石油的需求减弱,即使地缘政治纷争不断,但国际油价的下跌估计会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在当前国际市场的买方需求不足、卖方竞争加剧、原油市场供给趋于过剩的情况下,如果国际石油期货市场油价也看跌,那么这更容易推低国际油价未来趋势。国际油价是否会在80美元这个水平,就在于各方利益关系的激烈博弈。对此,国内市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与国际市场那些主张高油价的国家瞎起哄。

最近国际油价大跌,可能是各国及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事情。因为,从今年6月20日起至今,不仅国际原油价格在4个月内跌去了25%左右,而且在10月15日,国际原油的价格跌到80美元以下的水平。

由于原油价格的暴跌触及到全球各国重大的利益关系变化,由此对原油价格暴跌的解释与言论也就风起云涌。有“阴谋论”认为,原油价格暴跌是美国及沙特阿拉伯联合起来对付俄罗斯的阴谋。因为,按照俄罗斯的原油开采成本及经济状况,原油的价格只要跌到80美元以下,就会对俄罗斯经济造成重大打击。这也是对俄罗斯的经济最大的制裁。所以,俄罗斯总统就扬言,国际原油的价格跌到80美元以下,对世界经济是一次最大的灾难。

而国际能源(IEA)最近发表的一份月报指出,国际原油价格保持在80美元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根据IEA的估算,油价处于80美元,全球约2.8%的生产将不合乎经济原则(即生产者无利可图),涉及的原油达每天260万桶,受影响的国家和单位包括加拿大、俄罗斯、英国、中国(在岸),以至尼日利亚(离岸)。美国、巴西和墨西哥的深海钻探计划,面对80美元油价也难独善其身。IEA也认为国际油价应该保持在80美元水平上。

现在我们要问的是,难道80美元就是国际原油价格的底线吗?那么这个底线是由什么决定的?或者说,当前的国际原油价格又是如何决定的,是成本定价,还是金融定价?如果国际原油价格在80美元以上,对谁有利?谁的利益会受损;如果国际原油价格跌在80美元以下,对谁有利?谁的利益又会受损?

其实,近几十年来,尽管国际上石油开采的成本一直在上升,但国际油价从来就不是成本定价的,而是金融定价,其价格波幅相当巨大。比如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油价当时从每桶145美元狂跌至36美元。后来几年,油价一直却维持在100美元以上的水平。当油价暴跌到36美元时,没有看到哪个国家的石油企业而破产,但是当前油价维持在100美元之上的水平时,一些产油国家则成了暴发户。而国际油价之所以会长期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与产油企业成本及市场供求关系不是太大,而更多的是国际石油输出国垄断定价的结果,再加上有石油期货来左右,但是让这种石油的垄断性定价如鱼得水。在这种情况下,石油输出国可大获其利,如俄罗斯、沙特阿拉伯、伊朗、委内瑞拉等国,而中国、美国、欧洲及日本石油需求国的利益则大幅受损害,买同样多的油,付出成本更高。这不仅不利这些国国家的消费者,也会严重损害这些国家及全球的经济增长。

但是俄罗斯及委内瑞拉等产油国,在高油价下,这些国家不仅赚得盘满盆满,也让这些国家的政策治理就扩张得心应手。所以,当油价下跌时,特别是暴跌时,他们就说不干了,就对全球市场放出狠话。因为这个油价市场是由预期来决定,并希望以此来左右预期。有人分析,如果油价维持在每桶100美元以上的水平,俄罗斯政策的财政就能够高枕无忧。但是如果油价低于100美元,俄罗斯便不可能在财政基本平衡的前提下,维持原有的开支规模;要么节衣缩食,要么财政赤字激增,两个结果对俄罗斯经济民生都会造成沉重打击。委内瑞拉的情况也是如此。所以油价暴跌,类似这类国家叫得最凶。但是油价维持如此高的水平,对石油需求国来说,就得要付出更高的代价。

尤其是中国更为如此。因为,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提升,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除美国之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大国之一,对外依存度也在58%以上。如果中国的人均石油消费最提高,中国石油消费的对依存率更是会高。所以,国际油价的暴跌,中国应该是最大受益者(因为,随着美国页岩气开发利用,美国也可能石油出口,由消费国转向为出口国)。它不仅可能全面降低企业成本,也直接降低了居民的生活成本。这些对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是相当有利的事情。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决不要受各种无端言论所影响,特别是不要用阴谋论来解释油价的下跌。

可以说,随着最近的美元持续走强、美国页岩气全面开发利用、及美国对全球石油的需求减弱,即使地缘政治纷争不断,但国际油价的下跌估计会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在当前国际市场的买方需求不足、卖方竞争加剧、原油市场供给趋于过剩的情况下,如果国际石油期货市场油价也看跌,那么这更容易推低国际油价未来趋势。国际油价是否会在80美元这个水平,就在于各方利益关系的激烈博弈。对此,国内市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与国际市场那些主张高油价的国家瞎起哄。

北美原油为什么会涨

油价为什么高

石油既是自然资源,又是商品,同时具有金融与政治属性。正是这几重属性的各自规律共同决定了油价。

期货交易所

国际原油价格为什么波动?回答这个问题,原油期货交易所也许是个直观的场所。

作为决定国际原油价格标杆的两大石油期货,一个叫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est Texas Intermediate ,WTI),在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进行交易,以WTI期货价格为基价交割的石油,主要来自加拿大、墨西哥湾、委内瑞拉等北美地区。

另一个叫北海布伦特轻质 低硫原油(Brent),在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进行交易,以布伦特期货价格为基价交割的石油,主要来自中东部分地区、北非和英国北海。除这两大全球性的基 准石油期货外,还有日本东京工业品交易所石油期货、阿联酋迪拜上市的阿曼原油期货等地区性石油期货。

目前,所有在北美生产或销往北美的原油都以WTI原油 作为基价;从原苏联、非洲以及中东销往欧洲的原油以布伦特原油作为基价;中东产油国生产或从中东销往亚洲的原油多以阿联酋迪拜原油为基价。

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与其他两种原油基准价格有什么区别

全球石油供应地区主要分为三块,一是布伦特北海,二是欧佩克组织,三是美国的 wti。其中美国的 wti 是不向世界市场开放,所产石油的九成均被联邦采购存储于墨西哥湾。而欧佩克组织的产能六成均位于中东动荡地区,故造成供应不稳定的情况,自然导致了地缘稳定,交通便利的英国北海石油产区的需求。故布伦特原油的价格往往较高的主要原因。其次,欧佩克组织的原油采掘成本大大低于布伦特原油的采掘成本。

关注原油期货的者应该有留意到,市场上经过长期交易已经形成了三种基准价格,包括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低硫原油价格、英国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和阿联酋迪拜原油价格。

而在各种资讯新闻中提到的国际油价一般是两种,布伦特原油和纽约原油。从原油质地来说,这两种原油主要是含硫量的不同,纽约原油的含硫量较布伦特原油还要少,但是价格稍高。这种价差区别是由两种原油的供给和需求以及对应的炼油能力决定的。除此之外,纽约原油期货和布伦特原油期货的价格区别还在于布伦特原油的品质叫纽约原油期货稍低。

这三种国际原油的3种基准油价均分为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这里整理了部分资料,简要介绍这三种油价的区别。

1、中东迪拜原油

在各类资讯中,迪拜原油是我们比较少看到的。这种原油产自阿联酉迪拜,是一种轻质酸性原油,因对市场影响较小,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2、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

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是在欧洲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进行交易的。而我们通常所说的“伦敦市场油价”也就是指下一个月交货的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北海布伦特原油从质地上来说也是一种轻质原油,但其品质略低于纽约商品交易所的轻质低硫原油。非洲、中东和欧洲地区所产原油在向西方国家供应时通常采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作为基准价格。

3、纽约原油期货

纽约原油期货是在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易的一种轻质低硫原油期货,又被称为“西得克萨斯中质油”或“得克萨斯轻质甜油”。而市场上所说的“纽约市场油价”就是指纽约商品交易所大致下一个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纽约原油期货的品质较好,其价格是北美地区原油的基准价格,也是全球原油定价的基准价格之一。

这三种原油期货同属国际原油基准价格,其中布伦特原油是市场交易最广泛的原油期货之一。

是不是石油一涨价,就要地震? 中国发改委说汽油涨价,肯定会有地震发生 是这样么?

2010年4月13日发改委决定上调油价,早上7时49分,青海玉树7.1级地震。

2010年10月25日发改委宣布,10月26日零时起上调油价。同一天,印尼苏门答腊岛7.2级地震,并引发海啸。

2010年12月22日发改委再次上调油价,日本发生7.4级地震。

2011年2月20日发改委再次上调油价,新西兰发生6.5级地震。

2011年3月11日发改委再次上调油价,日本发生9.0级地震,

2011年4月7日零点上调油价,晚上日本再次发生7.4级地震。

2012年2月8日发改委再次上调油价,汶川都江堰交界发生3.7级地震。

2012年3月19日发改委再次上调油价,墨西哥发生7.6级地震。

只能说巧合得太神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