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货原油中的EIA是什么意思

2.最近,燃油和粮油都在涨价,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3.如何看待国际油价上涨?

4.为什么原油价格上涨这么快?

现货原油中的EIA是什么意思

2019美国石油价格走势-2019年美国石油消耗量

eia的全称是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当周原油库存,它是由美国能源信息协会(eia)通过过去一周商业公司原油库存的变化情况来进行参照进行统计和发布。之所以受到市场的关注以及影响原油价格走势,是因为商业公司的原油库存的增减,会影响到原油价格,进而对加元产生影响,因加拿大原油出口占经济比重大。影响大于美国石油协会的每周原油库存变化(api数据)。数据包括:当周eia原油库存、当周eia精炼厂设备利用率、当周eia精炼油库存、当周eia汽油库存,以及次日发布的当周eia天然气库存等等。其中当周eia原油库存对国际原油走势影响较大。

eia数据如何影响原油沥青走势方向和公布时间

每周公布一次,时间为每周三晚间11:30(夏令时10:30)公布。

当原油库存增加,表明市场上原油供应量过剩,导致油价下跌,美元上涨,原油下跌。

当原油库存减少,表明市场上对原油需求旺盛,导致油价上涨,美元下跌,原油上涨。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去问相关老,.师:485134929去

最近,燃油和粮油都在涨价,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主要原因欧美国家听信特朗普的谬论抗疫不利,造成了疫情大流行,不反醒自己错误还到处甩锅互相指责推脱,不但害了自己还伤害了他国,美国大印美钞到处收割造成了能源和生活用品大涨,归根结底还是也美国为首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了燃气燃油和生活用品涨价!

本计价周期,国际原油整体呈现震荡上扬走势。期初,市场静待欧佩克会议的召开,保持谨慎态度。欧佩克会议最终维持产量计划不变,欧美原油期货也未产生较大波动。但因飓风问题产生的供应担忧,令周期末的原油再度上涨。

国际原油的整体上扬,带动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从周期负值转正后不断上涨,最终促成本轮成品油零售限价的上调。

截至9月3日收盘,WTI原油期货收于每桶69.29美元,跌幅为0.7%;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72.61美元,跌幅为0.42%。

上周,WTI期货累计上涨0.8%,布伦特原油期货上涨1.3%。

据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模型测算,截至9月3日收盘,国内第10个工作日参考的原油变化率为3.43%。

美国夏季出行高峰已经结束,季节性消费利好消退,同时全球疫情依然严峻,经济和需求的忧虑仍如影随形。预计下一轮成品油调价搁浅的概率较大。

除搁浅可能性外,下一轮成品油零售限价也有上调的概率。

国际原油市场需求依然受到疫情遏制,供应端稍显利空,油市难以接力上涨,大概率将呈现高位弱势调整行情,走势显乏力。但重新计算后的变化率处正值低位,故下一轮成品油零售限价调整尚有较大不确定性,搁浅或上调的可能性均存。

⑴收购单位增多

在今年4月15日,新修订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其中有一条特别感人,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神,转变粮食流通监管方式,取消粮食收购资格行政许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粮食经营者信用档案,明确和完善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措施。

这就意味着收购粮食的门槛取消,大部队可以跑步进入粮食收购行业。收购方数量增多,所谓僧多粥少,粮食成了各大收购方争抢的物资,占据C位,价格自然是要有竞争性的。

这对于我们老百姓是好事,家有姑娘不愁嫁,价高者得,最后我们农民得实惠,当然中间商也不是傻子,不赚钱的生意谁会做,只是利润稍微流向了我们而已。

⑵国际环境影响

受新冠疫情和恶劣天气影响,包括西班牙等欧美多国粮食产量受到冲击,流通环节和时间变长,再加上美国货币大放水,通货膨胀笼罩依赖美元结算的国家,致使国际粮食价格较之去年大涨20%以上,有些农产品的涨幅超过50%。

虽然我国主粮的自给率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内,但是大豆、玉米等对进口的依赖度还是很高,从而影响到国内粮食价格走向。

⑶市场流通变窄

首先上文说道收购方大量增加,意味着 社会 收购量增加,大量增加的收储单位导致市场上流通的粮食减少,而且去年粮食产量官方给出了增长,实际上如何是很朦胧的,今年同样如此,人们开始质疑数据准确性;

其次,我国在2019年首次经历新冠肺炎,全国封闭,封城封村,以市民为主体的许多人感到粮食储备的重要性,在当时,各大超市面临抢粮潮,市民开始囤粮。而村民就感应不到么?当然不是,已经多年不建粮仓的农民也开始有意识地建粮仓储备粮食。

几项叠加之下,造成市场流通减少,根据供求关系,价格上涨是理所当然的。

⑷需求量上升

玉米价格在两年以前是没有人会想到能冲到小麦价格的前面,要知道除了内蒙和东北玉米是没有托底价格的,也就是哪怕降到一毛一斤政府也不会管,完全市场调节。而现在玉米价格大涨,比2018年上涨了60%以上,现在收购价格还维持在1.45元以上。

这和需求量是切实相关的,生猪产能的不断恢复,工业玉米的因环保问题需求大增,蛋鸡量是 历史 高位,肉鸡养殖也是居高不下,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玉米和大豆。

而小麦作为玉米的替代品,饲用量逐年大增,尤其是在玉米价格处于高位时,小麦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大,需求上升导致价格不断上扬

通货膨胀最简单的原因就是货币发行量高于实际黄金储量。以前美元与黄金挂钩,现在美元与石油挂钩,世界上大多数商品的买卖都是以美元结算的,如果美元超发,必然导致全世界美国和全世界通货膨胀,尤其是能源价格的狂涨。各个国家的发展都以能源为基础,能源涨价,带动各个方面涨价,于是乎,全世界通货膨胀就发生了。美国为了转嫁危机,拼命用美元购买其他国家的东西,把纸张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等到其他国家因为通货膨胀导致大部分企业破产,然后,美国开始收购全世界的企业,等到这一步完成,美国开始收缩美元,让美元供不应求,各个国家为了保持国际货物正常运转,必须大量购买美元,而且是高价购买,所以,美国就完成了薅全世界的羊毛。这是美国输出通货膨胀,转嫁危机的屡试不爽的手段。其他国家因为自己货币在世界没有话语权,只能打掉牙自己咽。

是通货澎涨导致的吧?

燃油和粮油都在涨价,主要受国际大环境影响,欧美,日韩都在涨价,中国2000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什么东西跟国际接轨,你不涨价别人来买你的便宜货,你不亏了。

如何看待国际油价上涨?

国内油价迎来开年“四连涨”。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以及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70元和260元。在此之前,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连续上调三次,这是两个月来的第四次上调。分析人士指出,国内油价上调主要原因在于近期国际油价触底反弹。未来,如果油价冲高回落,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将随之调整。总体上看,近期油价调整对消费和民生影响并不大。

国际油价变动是主因

根据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国际油价变动超过一定幅度便会带来国内油价的调整。纽约商品交易所数据显示,原油期货价格在2018年12月底触及42.36美元/桶的阶段性低点后,便开始一波反弹,截至目前已经上涨超过35%。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际油价的上涨直接导致了今年以来国内油价的“四连涨”。

“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规定,国际油价10个工作日内单向波动超过4%就要进行相应调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郭海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之前国际油价42.36美元其实是处于一个相对低位,国际油价在从75美元附近跌至这一位置后,市场自身也有着内在反弹需要。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董秀成表示,影响国际油价涨跌的因素非常多,包括政治、经济等在内多种因素相互叠加,也可能在某一个特定时段某一个因素起主导作用。此次油价上涨受众多因素影响,也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民生影响相对有限

具体到生活中,本次油价上调后,折合每升89号汽油涨价0.20元、92号汽油涨价0.21元、95号汽油涨价0.22元,0号柴油则涨价0.22元。

隆众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徐雯雯说,以油箱容量50升的普通私家车计算,这次调价后,车主们加满一箱油将多花10元左右;按市区百公里耗油7至8升的车型计算,平均每行驶1000公里,费用增加16元左右。而对满载50吨的大型物流运输车辆而言,平均每行驶1000公里,燃油费用则增加88元左右。

专家指出,油价“四连涨”肯定会带来消费者负担一定程度上的增加,但这对于民生的综合影响仍需要辩证看待。

“虽然国内成品油价格较前一阶段低点出现了一定上涨,但也要看到目前国际油价在历史上依然处于基本适中甚至略微偏低的水平。在全球经济出现明显而强劲的复苏之前,全球原油需求也不会出现太大增长。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公共交通的日益完善以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汽油作为常用消费能源的重要性正在降低,居民对油价波动的敏感性也会有所下降。”郭海涛表示。

那么,国内油价是否存在“涨多跌少”呢?业内人士指出,2018年全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4.4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提升,因此受国际油价影响较大。2018年,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共进行了25次调整,呈现出“13涨11跌1搁浅”的格局。

波动难免但整体稳定

针对未来油价的走势,专家认为,国际油价在多空博弈下有可能宽幅震荡。在不爆发宏观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来自经济运行方面的积极变化可能带动油价继续上行;倘若经济增长逊于预期,抑或贸易 摩擦升温,则会遏制油价上涨。

“长期来看,国际油价的走势关键还是要看供求关系。未来几年之内,原油市场供大于求的关系是很难撼动的。油价走势将不会突破现有预期,重回100美元附近的可能性很小。”董秀成预计,预计2019年国际油价仍然将呈震荡的状态,总体上全年的价格水平将与2018年基本持平。

郭海涛表示,油价走势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短期内,世界经济既不可能大幅衰退,也不可能一下子让需求大幅扩张,因此油价很可能在一定区间内宽幅波动。“近年来,各种类型的新能源应用发展迅速。对产油国来说,油价过高会加速替代能源的发展,过低则会影响出口原油所获得的收益,因此过高过低都不利。未来,产油国也将更加精准地调节原油供应节奏,确保油价总体稳定。”郭海涛说。

为什么原油价格上涨这么快?

周四,欧佩克+(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宣布将石油减产协议延长至4月底。听到减产的消息,不仅国际油价先涨为敬,而且高盛甚至给出了三季度油价突破80美元/桶的预判。

还记得大约一年前,国际油价一夜暴“负”,闹出了中行原油宝的大乌龙。也就不到一年时间,国际油价的天怎么说变就变?

原油不仅是大宗商品之王,也是股市里的重要题材。本文将从聚焦3个维度,来探讨油价V型反转背后的机会:

前因后果对策

一. 前因

石油在需求端,与国际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因此,当一年前疫情席卷全球、股市暴跌之时,在悲观的经济预期下,石油的需求自然是萎靡不振。

而在供给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出口国不到20个。如果这些国家能够步调一致,从理论上是可以随心所欲的控制油价的。而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富得流油的沙特做起了带头大哥,带领各产油国成立了意在通过限产来涨价的欧佩克。(在经济学概念中,像欧佩克这样的组织被称为卡特尔)

数字人民币系列之三:王座下的阴谋(3/6)

菠菜的视频

· 1699 播放

尽管看起来能在原油市场呼风唤雨,但实际上欧佩克面前要面对3座大山:

1.欧佩克成员国内部的矛盾

只有当欧佩克所有成员国都认真履行减产协议,国际油价才能出在高位。但问题是,减产也意味着有价无市,所谓的高油价只不过是直面富贵罢了。所以,站在博弈的角度,每个成员国都有动机在他国减产之时,自己偷偷增产,赶紧把直面富贵落袋为安——可是如果所有成员都这么想,所谓的减产协议就只不过是一纸空文。

另外,作为产油主力的中东国家虽然都有着相同的信仰,讲着同样的语言,但是彼此之间却是谁也不服谁。且不说沙特、伊朗分别拉起了逊尼、什叶两大山头,甚至沙特都无法摆平自己阵营里的小弟。比如卡塔尔早就看不惯沙特,于是在2019年初退出了欧佩克。

2.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的矛盾

非欧佩克产油国,以前主要是俄罗斯。

尽管俄罗斯已从世界霸主堕落成一个靠出过活的二流国家,但瘦的骆驼比马大,地大物博,且还武力值爆表,俄罗斯仍然是欧美重点提防的对象。

所俄罗斯并不怕沙特来硬的,毕竟后者只不过是一个表面镀金的封建国家。俄罗斯不是欧佩克成员国,也就没有义务遵守减产协定,所以,欧佩克减产让油价上涨,俄罗斯反而占了便宜。

更要命的是,现在不仅是沙特和俄罗斯划江而治的问题了,而是沙特、俄罗斯、美国三足鼎立的局面。

3.页岩油的冲击

页岩油可以简单理解为品位不高的原油(此处不是学术很严谨,需要有油页岩资源)。然而,技术进步和油价上涨,会让曾经没有开采价值的资源,变得有利可图。

实际上,美国自身的石油资源并不少,近在咫尺的墨西哥湾里,就有不少大油田。后来,页岩油又极大的增加了石油的供给,再加上美国制造业外流,导致石油需求的下降——美国从石油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

页岩油动了传统产油国的奶酪,沙特和俄罗斯早就对页岩油不爽了。不过,页岩油在成本上是处于劣势的。页岩油根据开采条件不同,其成本大致在每桶30美元至50美元,要比沙特、俄罗斯的采油成本高出不少。

于是,大约在去年这个时候,沙特拿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觉悟,大量增产,并以跳楼价甩卖原油,意在挤垮美国的页岩油。结果这招真的奏效了,去年二季度,美国页岩油钻探的先锋,切萨皮克能源公司市值暴跌超90%,申请破产保护,成了行业近5年来最大的破产事件。

二. 后果

沙特的目标初步达成,萨勒曼亲王高调表示:“(美国页岩油)钻井的时代,已经永远结束了。”

终于可以限产涨价了——信心爆棚的沙特,甚至同意俄罗斯小幅增产。但沙特可能高兴得有点早,有两个逻辑会在暗中侵蚀其自信的根基:

1. 随着油价的进一步攀升,页岩油可能卷土重来。毕竟只是山姆大叔那边只是公司在财务上破产,但是技术还在,就算是破产后无法东山再起,接盘的公司仍然可以用页岩油钻井技术赚钱。尽管美国页岩油井数量还没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但已经从2020年的低点开始回升;

2. 油价上涨无疑是在给光伏、风能等替代能源,以及新能源车送助攻。按照经济学的规律,一种商品涨价,会刺激其替代品的需求上升。如果重回高油价时代,充满电没公里只要5分钱的“人民神车”五菱宏光mini EV不是更香吗?

三. 对策

尽管欧佩克很努力地想控盘,但国际油价仍然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

国际油价大涨,无疑直接利好“三桶油”——中国石油(601857)中国石化(600028)中海油(美股代码CEO)。但是从股价长期走势来看,尤其是中石油、中石化,没有成长性也就算了,但是连周期股波段易机会都不给这就过分了,直接走走成一路阴跌的大熊股,说多了都是泪。

其实精于消费股的巴菲特,也买周期股。股神就曾在十几年前在港股抄底中石油,爆赚了一笔。只不过,巴菲特持有了3年就开始清仓了,也就是说股神只是因为中石油超跌才参与,并不是看好长期前景。

但如果把眼光拓展到整个油气板块,甚至是传统工业领域,实际上还是有一些机会可以关注的。

例如2020年7月,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收购了一批天然气管道公司,交易总额约100亿美元。

来源:澎湃新闻

在股神的启发下,我们对于油价上涨的对策,可以关注以下2个投资逻辑:

1. 在碳中和的大题材下,化石能源中,碳排放量更低的天然气,将因为需求激增而扩张产能。BP(英国石油公司)就曾在报告中预测,到2035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能从自然界中直接利用)中的消费占比将接近25%,仅次于石油。由于油气的价格是正相关的,油价上涨也会带动天然气涨价;

2. 管道是天然气运输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加强天然气管网建设,三桶油已经将管道资产剥离并转移至管网公司。而且我国管网建设现在仍处于建设期,因此管道材料的供应商将迎来需求的改善。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星空财富”(ID:xingkongcaif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