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的汽油价格是多少-缅甸最便宜的油价
1.请问缅甸怎么了?
2.走进“吉隆坡”带你看看真实的马来西亚首都现状,和想象中不一样
3.中国要在缅甸修建石油管道吗
请问缅甸怎么了?
靠近大陆的缅甸北部一些地区,长期由被统称为“民地武”的地方武装势力所控制,呈半独立状态。“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缅甸必欲除之而后快,双方的军事冲突时起时伏,已持续数十年之久。近年,缅甸对内实行民主改革,对外不断扩大开放,摧毁和铲除“民地武”的愿望更加强烈、举措更加有力,态度也更加无所顾忌。
据《环球时报》1月8日报道,此次军事冲突的直接导因是政府军采取“闪电行动”,突然进入北部的克钦邦,逮捕了102名所谓非法伐木的外国人,“其中大多数是中国公民”。克钦邦地方武装由此认为,政府军“显然是想对克钦武装进一步实施军事打击”,而这一判断也得到越来越多证据的有力支持。1月12日,该报推出的长篇综述报道,政府军与“民地武”在缅北萨尔温江以西地区发生激烈交火,“造成双方数十人伤亡”,约500名大陆伐木工逃往克钦军控制区避难。这些同胞的命运,顿时成了国内公众关注的重点。
长期以来,由于缅北地区军事冲突不断,人们早已形成严重“审美疲劳”,觉得一切都稀松平常,从不为这些冲突大惊小怪。因此,如果此次冲突仅仅这样也就罢了,但偏偏在这个当口,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副司令等高级军官,借美国——缅甸人权对话之机,前往军事打击“民地武”的前线总部所在地克钦邦首府密,会晤当地的缅甸政府军高级军官。近年一直打缅甸主意的美国,有何新的战略意图?也成了大陆公众关注的重点。
上述两大关注重点交叉,牢固锁定了大陆公众的注意力,并引发丰富的联想,他们从中悟出了不少“玄机”,而政府军与“民地武”的军事冲突也在持续向纵深发展,许多更重要的情况进一步显露。仍然是《环球时报》,1月17日推出综述《缅军突袭卡住“独立军”命脉》披露,“独立军”赖以生存的玉石主产地落入政府军之手,缅甸的意图昭然若揭。“独立军”高级军官坦承“这次吃亏大了”,认定政府军的行动“与美国有关”。不用说,这也是大陆最担心、最关注的。1月19日推出综述《数百中国人在缅北战区失联》披露,那些身陷战区的大陆同胞,“回国之路难逃战火”,但由于属“非法入境”,又不敢向缅甸求助,处境极为尴尬和艰难。
不过,人们在大陆媒体上一如既往地看不到北京对缅北战局的关注,以及对美军突然出现在缅北地区的态度,唯一看到的是,大陆驻缅使馆工作组开始进入缅北地区,探视在那里避难的大陆人,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协助”。工作组的工作进展很顺利,《环球时报》1月22日即报道,外交部证实,共有155名大陆人“被缅方抓扣”,但“身体和精神状态良好”。同时,在相邻版面的相邻位置推出报道,“中缅石油管道预计本月底开通”,力图以此证明大陆与缅甸关系良好,国内公众既没必要担心被抓扣同胞的安危,也没必要怀疑两国关系,缅北军事冲突实乃癣疥之疾,无碍大局。
实际上,缅甸在大陆周边国家中的地位,尤其是美国高级军官“适时”光临密都说明,即使缅北地区的军事冲突仅仅波及而未伤及大陆人,缅甸对被抓扣的大陆人也较尊重,大陆仍然不该坐视其咨意妄为。原因主要就在于,当下国际油价大幅下跌,能源供求形势发生了逆转,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市场,大陆由劣势转为优势,至少近几年将成为能源输出国家竞相拉拢的重要对象,从而降低了中缅石油管道开通的意义,大陆决不能忽略这一巨大变化,而无视缅甸控制北部地区对自身利益产生的巨大冲击,特别要注意的是,作为美国围堵大陆“C型”包围圈上的一个重要战略缺口,缅甸早已成为美国、日本拉拢的重要对象,如果缅甸倒向美国,“C型”包围圈的缺口自然消失,中缅石油管道的开通也将转变为制约大陆的利器,而唯一能让缅甸保持清醒的就是控制缅北地区的“民地武”。可以肯定,“民地武”被铲除之日,也就是缅甸倒向美国之时。因此,以各种方式全力维持缅北地区的现状,确保“民地武”的存在,实属大陆维护自身利益的唯一正确选择。
大陆决不能坐视缅甸在北部地区咨意妄为!
走进“吉隆坡”带你看看真实的马来西亚首都现状,和想象中不一样
每年的3月、8月和12月都是马来西亚的“购物嘉年华”,会有许多游客专程赶到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来 旅游 和购物,居住在吉隆坡当地的华裔人口占比超过36%,马来语、英语和华语也是当地主要的交流语言,而且当地大多数居民也基本会说两种语言,甚至三种语言。
吉隆坡是马来西亚的首都和最大城市,243平方公里,人口179.52万,在这里,因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也造就了这座多元化的繁华大都市。
在很多国家,我们去到当地的唐人街,会发现那里的商品和国内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都是华人在那边聚集,然后开设的店铺和售卖的商品,基本上都是关于“中国符号”的商品,好像回到国内逛街一样。
吉隆坡也分为新城和老城,新城多是些现代化的建筑,如高楼大厦和宽阔的马路,而和老城相比就缺少了一点人情味。
大多数游客到吉隆坡旅玩,都会选择去老城逛逛,老城面积蛮大的,虽然发展落后和道路狭窄,但道路两旁那些几十年前留下的老房子和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都很值得参观和欣赏,在老城,马来西亚的传统 美食 和衣着也随处可见。
从中央商场到清真寺一带是吉隆坡的老城区,这里的建筑汇集了马来、西洋、日本和印度等不同的风格,既有古老的清真寺和早期的两层楼房,也有高大气派的现代化办公大楼。这里是欣赏吉隆坡以至整个马来西亚风光的第一步。
吉隆坡地区的月平均薪资为9000令吉,折合人民币13550元,很多人月平均工资都在6000令吉到8000令吉之间。
吉隆坡的房价并不算便宜,住宅的平均单价折合人民币在2万元到4万元之间,主要看位置和配套。老城的房价要比新城低很多,人口也较为集中。 在吉隆坡的房子大都是精装修,配备家电厨卫,买房还赠车位。
很多去过吉隆坡的人对于这座城市有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吉隆坡的发展仅为表面,实际上还不如国内的一些二线城市,走在吉隆坡的街头,虽然是发达的首都城市,但在老城区的街头到处呈现着“脏乱差”的氛围。
马来西亚的劳动力大多是以雇佣外国劳工为主,比如:印尼、孟加拉、尼泊尔、印度等。在吉隆坡经常能够看到这些异国他乡的打工者,他们携家带口的生活在老城区,住着简陋的出租房,说着不太流利的英语和马来语。
吉隆坡的主要经济支柱是服务业,从事服务业的很多人看着很像 马来人,但其实都是印尼的,小商小贩看似华裔,但实际却是缅甸或者越南的,吉隆坡有条著名的唐人街叫 茨厂街 ,但走走就会发现,这里其实叫“外劳街”更合适,因为里里外外,华裔就三四个,剩下全是外劳在做生意,在忙前忙后。
大红花是马来西亚的国花,也叫扶桑和朱槿, 于12世纪前经贸易传入 马来半岛 的,马来西亚的 令吉 ,无论是纸钞或硬币上都印有大红花的 图案 。而大红花也是 马来西亚当地 华人对马来西亚 国花 ,即其中一种红色朱槿的称呼。
吉隆坡有许多高楼大厦,被誉为“东南亚第一高塔”的吉隆坡塔,塔身净高421米,1996年4月完成,位于 市区 咖啡山, 其抗风式结构足以抵挡时速90英里的风力, 整体令人叹为观止, 堪称吉隆坡的象征。
吉隆坡石油双塔,高达452米,是世界最高的“双塔楼”,它被誉为马来西亚第一高楼, 独立塔楼外形像两个巨大的玉米,故又名“双峰大厦”,下面还有一个4500辆车位的地下停车场。
生活在吉隆坡的居民以前大多选择乘坐公交出行, 近几年虽然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但线路的规模非常有限,一般出行都是自己驾车,或者乘坐出租车。
居住在吉隆坡的人大多会选择自己购买私家车,这里的油价和养车成本都比较低,虽然在上下班期间路面经常会发生拥堵,但当地人开车发生占道和随意鸣笛的情况很少。
吉隆坡是个“不夜城”,你半夜十二点去大排档、食摊和甜品店,可能都找不到位子坐,这是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地方,路边一顿丰富的大排档大概就能抵消你思乡的忧愁。小伙伴们可以脑补一下国内的夏天遍布的街边烧烤摊和大排档,大概就能想象到吉隆坡的夜晚。
吉隆坡是多点发展的城市,不一定要住在市中心才方便,基本上每个区域都有购物商场和众多餐馆,以及学校和医院等生活设施。
平时有个感冒发烧这种小病,当地人一般都去公立医院看,整个过程只要支付挂号费就可以了,一般是2块钱(人民币),当然这项福利是针对大马人的,不过如果外国人拥有了第二家园身份也可以享受同样的待遇。
由于处在赤道附近,吉隆坡几乎是常年天气温和,所以在这里几乎是不用准备厚衣服,如名牌运动T恤,如果在国内的话大概需要400多元人民币,但是在吉隆坡只需要100元人民币左右就能买到。
吉隆坡的饮食价格水平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在吉隆坡平价餐厅吃饭人均只要16元左右,中等餐厅大概需要42.9元,普通人民均可以消费得起。
在吉隆坡市区有四条免费的巴士,分别是红线、紫线、蓝线和绿线,这四条路线能够到达的 旅游 景区也是非常多的,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乘坐这些免费的巴士,而且乘坐这四条免费巴士 旅游 起来也是非常方便的,几乎所有的 旅游 景点都可以到达。
有很多网友都说,吉隆坡的华人对待中国游客的态度并不是特别的热情,甚至不如马来西亚的当地人热情,其实马来西亚的华人对待中国游客的态度也是非常好的。
中国要在缅甸修建石油管道吗
由于中缅间的关系“微妙”,管道已经闲置了两年
一条贯穿缅甸全境通往中国西南地区总长达到770公里的新输油管线即将开通,这也标志着一条新的石油贸易线路的出现。
由于缅甸同中国之间的关系“微妙”,这条总价值高达15亿美元的输油管道已经闲置了两年之久。不过近日缅甸官方和来自工业界的消息都表示,中缅双方就启用这条输油管道重新达成协议。
协议规定,允许中石油每天经孟加拉湾及缅甸境内的输油管线将26万桶进口原油输送到中国云南省境内。
报道称,新的输油管道是中国“”倡议中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原有的经马六甲海峡海上运输石油线路之外,提供了另一条直接从中东向中国输送石油的管线。
缅甸石油天然气公司一名负责人说,目前这一协议还有待缅甸电力与能源部最终签字。
缅甸工业界一名熟悉这一项目的人士介绍说,有关运输关税和缅甸境内石油税费的问题已经谈拢解决,目前双方在港口费的问题上尚未达成一致。
管道已经开始启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国西南部燃油短缺的问题
知情人士说,双方正在努力协商最终的条款并签署合同。他说:“我不确定最终的条款什么时候可以完成,但是可能几天后或者4月初就可以达成了。”
报道称,这条输油管线的日输油能力为40万桶,这相当于中国日石油进口总量的5%。中石油同缅甸方面就输油协议达成一致后,云南境内的炼油厂就可开工运转。
中石油计划今年6月在云南开始试生产,这一项目也是为了扩大解决中国西南部燃油短缺的问题。一名官员表示,在此之前,为了给新的炼油厂储备提供一个月的燃料,中石油预计还会另外购买700万桶原油。
报道称,虽然协议还没有最终签署,但是缅甸境内的输油管道已经开始启动。路透社船运数据显示,运油船United Dynamic号运载100万桶原油离开南印度洋海岸,本周预计将到达缅甸皎漂港。
国内油价现状:燃油短缺,价格不断上涨
油价的节节上涨早已成为了街头坊里闲聊的热门话题,对于普通车主而言,这也许只是个涉及每月用车开支增加多少的家庭预算,然而对于中国汽车产业和汽车企业而言,一个异常严峻的生存考验正疾步而来。根据相关权威部门的预算,国内燃油价格近期内还有进一步上涨的可能,并且由于海外原油资源的日益短缺以及油价的上涨,在未来若干年内行情将是只涨不跌,此外中国油价在燃油税、与海外接轨等因素影响下,涨幅和频次都将高于海外。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