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多用炉淬火油价格-淬火油用量
1.板式换热器使用可拆卸保温的好处有哪些?
2.比高频淬火好的热处理工艺
3.淬火油有哪几种,矿物油的工艺性能如何
4.淬火油长时间使用对工件有何影响
5.淬火冷却介质的选择于什么因素有关
板式换热器使用可拆卸保温的好处有哪些?
可拆卸式板式换热器保温套的好处有如下几点:
1、保温效果好,适应温度范围广,保温隔热保冷均可,隔热层采用耐热纤维隔热毯,导热系数低。
2、方便拆卸、易于安装、方便板式换热器的清洗、方便维修保养。
3、可以反复使用、使用寿命长。
4、保温套强度高,既柔软又有韧性,易弯曲包扎。
5、保温套可根据板式换热器的外形进行量身定做,量体裁衣。
7、产品外观漂亮整洁、表面可擦洗。
8、改善工作热环境,防止人员烫伤。
板换保温套
比高频淬火好的热处理工艺
整体热处理(Bulk Heat Treatment)整体热处理是对工件整体加热,然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以改变其围观金相机构从而改变整体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钢铁整体热处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种基本工艺。"
退火(Annealing)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根据材料和工件尺寸采用不同的保温时间,然后进行缓慢冷却,目的是使金属内部组织达到或接衡状态,或者是使前道工序产生的内部应力得以释放,获得良好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或者为进一步淬火作组织准备。以45号钢为例,退火后的金相为奥氏体,退火后变得太软,一般45钢都不做退火处理。专业解释:将亚共析钢工件加热至AC3(加热时铁素体转变成奥氏体的终了温度)以上20-40度,保温一段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或埋在砂中或石灰中冷却)至500度以下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正火(Normalization)正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后在空气中冷却,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只是得到的组织更细,常用于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也有时用于对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作为最终热处理。以45号正火后金相为奥氏体+珠光体。 专业解释: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临界点AC3(对于亚共析钢)或Accm(加热时二次渗碳体溶入奥氏体的终了温度,对于过共析钢)以上30℃—50℃,保温适当时间后,在自由流动的空气中均匀冷却的热处理工艺为正火. 正火后生成亚共析钢为F+S,共析钢为S,过共析钢为S+Fe3CⅡ正火与完全退火的主要差别在于冷却速度快些,目的是让钢组织正常化,亦称常化处理。
淬火(Quenching)淬火是将工件加热保温后,在水、油或其他无机盐溶液、有机水溶液等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后钢件变硬,但同时变脆。以45号钢为例,很少单单淬火,因为它难得到想要的硬度。 专业解释:将钢奥氏体化后的钢件以适当的冷却速度冷却,使工件在横截面内全部或一定的范围内发生马氏体等不稳定组织结构转变的热处理工艺。
回火(Tempering) 回火是为了降低钢件的脆性,将淬火后的钢件在高于室温而低于650℃的某一适当温度进行较长时间的保温,再进行冷却,这种工艺称为回火。专业解释:将经过淬火的工件加热到临界点AC1(加热时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以下的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随后用符合要求的方法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工艺。
调质(Quenching-Tempering)为了获得一定的强度和韧性,把淬火和高温回火结合起来的工艺。以45号钢为例,淬火后得到马氏体,接着回火得到索氏体。这样,就能使材料得到较高的强度, 又有优良的韧性、塑性、切削性能。
时效处理(Aging Treatment) 把某些合金也称固溶体(在固态条件下,一种组分内溶解了其他组分而形成的单一、均匀的晶态固体金属,平时用的不锈钢就是典型的固溶体)淬火形成过饱和固溶体后,将其置于室温或稍高的适当温度下保持较长时间,以提高合金的硬度、强度或电性磁性等。例如,为消除精密量具或模具、零件在长期使用中尺寸、形状发生变化,就需要进行时效处理。
形变热处理(Ausforming)把压力加工形变与热处理有效而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使工件获得很好的强度、韧性配合的方法, 也相当于热锻造。最常见的例子,就是老式铁匠铺打铁。
真空热处理(Vacuum Heat-Treatment) 在负压气氛或真空中进行的热处理称为真空热处理,它不仅能使工件不氧化,不脱碳,保持处理后工件表面光洁,提高工件的性能。零件经真空热处理后,畸变小,质量高,且工艺本身操作灵活,无公害。因此真空热处理不仅是某些特殊合金热处理的必要手段,而且在一般工程用钢的热处理中也获得应用,特别是工具、模具和精密耦件等,经真空热处理后使用寿命较一般热处理有较大的提高。
表面热处理(Thermolizing) 表面热处理是只加热工件表层,以改变其表层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为了只加热工件表层而不使过多的热量传入工件内部,使用的热源须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即在单位面积的工件上给予较大的热能,使工件表层或局部能短时或瞬时达到高温。表面热处理的主要方法有火焰淬火和感应加热热处理,常用的热源有氧乙炔或氧丙烷等火焰、感应电流、激光和电子束等。例如,一些轴类、齿轮和承受变向负荷的零件,表面具有较高的抗磨损能力,而内部又需要很好的韧性和强度。就可以可通过表面热处理,使工件整体的性能要求。
化学热处理(Thermo-Chemical Treatment) 化学热处理是通过改变工件表层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化学热处理与表面热处理不同之处是后者改变了工件表层的化学成分。化学热处理是将工件放在含碳、氮或其他合金元素的介质(气体、液体、固体)中加热,保温较长时间,从而使工件表层渗入碳、氮、硼和铬等元素。渗入元素后,有时还要进行其他热处理工艺如淬火及回火。化学热处理的主要方法有渗碳、渗氮、渗金属。
表面改性技术(surface modified technique)则是采用化学热处理和物理方法的方法结合。改变材料或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或组织结构以提高机器零件或材料性能的一类热处理技术。它包括化学热处理(渗氮、渗碳、渗金属等);表面涂层(低压等离子喷涂、低压电弧喷涂、激光重熔复合等薄膜镀层、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等)和非金属涂层技术等。这些用以强化零件或材料表面的技术,赋予零件耐高温、防腐蚀、耐磨损、抗疲劳、防辐射、导电、导磁等各种新的特性。使原来在高速、高温、高压、重载、腐蚀介质环境下工作的零件,提高可靠性和延长使用寿命。最常见得莫过于家里的不粘锅。 除了特殊行业,特殊用途的金属产品(像齿轮、铸造件、不粘锅等),多数机械设计和制造都不需要进行额外的热处理,因为钢厂已经替代设计方进行过热处理了,让机械用金属原材料处于热处理过的状态。机械设计方只需选用就行。
淬火油有哪几种,矿物油的工艺性能如何
一、淬火油简介: 淬火油是一种工艺用油,用做淬火介质。淬火油必须具备以下特性:
(1)良好的冷却性能
冷却性能是淬火介质重要的性能,良好的冷却性能可保证淬火后的零件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合格的金相组织,可以防止零件变形和开裂。
(2)高闪点和燃点
淬火时,油的温度会瞬时升高,因此淬火油应具有较高的闪点和燃点。通常闪点应比使用油温要高出60-80℃。
(3)良好的热氧化安定性
淬火油长期在高温和连续作业的苛刻条件下使用,要求油品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热分解和抗老化等性能,以保证油品的冷却性能和使用寿命(根据需要,淬火油也是要定期更换或填加的)。
(4)低粘度
在保证油品冷却性能和闪点的前提下,油品的粘度应尽可能小,这样既可以减少携带损失,又便于工件清洗。
(5)水份含量低
油品中的过量水份会影响零件的热处理质量,造成零件软点、淬裂或变形,也可能造成油品飞溅,发生事故。因此一般规定淬火油中的含水量不超过0.05%。
(6)其他特性
淬火油除了上述特性外,还应无毒、无味、易处理、对环境无污染,并使淬火后的工件表面光亮。
二、淬火油分类:
矿物油由于组成成分和炼制方法的不同,形成不同特性、不同用途的专用淬火油。根据使用要求(包括冷却速度、使用温度、光亮度等)可分为以下七类:
(1)普通淬火油
普通淬火油是热处理通用的油品之一,具有相对较慢的冷却速度,是用石蜡基本润滑油经精制后加入催冷剂、抗氧化剂等调制而成。在油温80℃时其特性温度不低于520℃,由800℃冷却到400%的时间不大于5.0s。通常用于淬透性能够达到的中小型FAG轴承套圈和滚动体。
(2)快速淬火油
为提高FAG轴承零件热处理后的机械强度,需要采用冷却速度快的淬火油。快速淬火油是在精制石蜡基润滑油中加入催冷剂、清净剂和抗氧化添加剂等调配而成的。油温80cIC时其特性温度不低于600℃,由800C冷到400~C的时间不大于4.Os。快速淬火油可提高零件淬火后的表面硬度和淬硬层深度,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可用于CGrl5钢制大中型、截面尺寸较大的轴承,以及渗碳、碳共渗的淬火冷却。
(3)超(高)速淬火油
超速淬火油具有相当快的冷却速度,比快速淬火油更快。该油是精制石蜡基润滑油中加入催冷剂、清净剂和抗氧化剂等调制而成。油温在800度时其特性温度不低于585℃,冷却到400cC的时间比快速淬火油更短。生产中主要用于截面较大而又有较深淬硬层的轴承零件。
(4)分级淬火油
淬火油的使用温度将会影响油的使用寿命、淬火油冷却速度、运动粘度及工件变形。在80℃以下使用的淬火油称为冷淬火油。在80~ 200C温度区间使用的淬火油为热淬火油,亦称为分级淬火油。 由于热淬火油是相对较高的温度下使用,它们是由精选的高抗氧化性、热稳定性的基础油配制而成,一般具有较高的闪点和粘度,并含有抗氧化剂,使其在恶劣工作环境下有较长的使用寿命。生产中主要应用于要求变形小的大直径、薄壁和形状复杂的INA轴承套圈。
(5)真空淬火油
真空淬火油是用于真空条件下对加热零件进行淬火冷却的淬火油。其饱和蒸汽压较低.并具有较好的光亮性和淬硬性。它是用石蜡基润滑油经溶剂脱脂、溶剂精制、白土处理及真空蒸馏、真空脱气,加入催冷剂、光亮剂和抗氧化剂等配制而成,用于真空炉淬火冷却。
(6)快速光亮淬火油
快速光亮淬火油是一种具有较强冷却能力的光亮淬火油。该油是由石蜡基原油生产的润滑油经脱脂和精制后添加光亮剂、催冷剂和抗氧剂调配而成。油温在80"C时其选择性温度不低于600℃,800℃冷到400℃的时间不大于4.5s,主要用于可控气氛加热的零件淬火后保持表面光亮。
(7)机械油
机械油是精制矿物润滑油。常用于淬火的有N32和N15机械油,其主要性能指标见表4.6。
三、选择淬火油的注意事项:
选择淬火油必须充分考虑要处理零件的材质、形状、大小尺寸、变形、淬硬层深度、工艺、光亮度和采用的热处理装备等因素。
四、水溶性淬火液简介
(1)水溶性淬火液
优点:汽化热高,传热系数较高,化学稳定性好,很便宜,使用方便。
缺点:冷却速度随水温的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650-550℃区间冷却速度小于300-200℃区间。因在奥氏体不稳定区域冷却速度低,故会出现淬不硬现象。淬火件在淬火时还会产生巨大的应力,造成开裂和变形。蒸汽膜阶段长,易生气泡。在淬火件的凹槽和孔内蒸汽不易逸出,造成冷却不均,因此易出现软点。
用途:只用于小截面、形状简单的碳素钢件错淬火,工作表面较光洁。
注意事项:使用时最好用搅拌或强制循环的方法,以提高冷却的均匀性,防止产生软点和变形。水中不应混入灰尘、油类等杂质。工作温度不应超过40℃。
(2)无机水溶液:
1、氯化钠(食盐)水溶液:
介质组成:nacl浓度可用5%或10%。
优点:nacl能附着于灼热的淬火件表面,剧烈爆炸成雾状(崩膜),使蒸汽膜破坏,蒸汽膜阶段大为缩短,从而明显提高水的冷却速度,冷却也比较均匀。价格便宜,淬火件可达到较高硬度,而且硬度均匀。
缺点:冷却速度随溶液温度而变化,淬火后淬火件易生锈。
用途:用于淬透性低、不易开裂、对防止变形要求低的淬火件,例如碳素钢件(有效厚度30-100mm,采用盐水,油淬火),合金结构钢(40cr,40crmov,有效厚度30-150mm;38crmoal有效厚度>80mm。)
注意事项:使用时溶液温度应控制在60℃以下,淬火后要清洗,并要进行防锈处理。
2)氢氧化钠水溶液:
优点:冷却曲线与氯化钠溶液基本相同,naoh可与淬火件表面的氧化皮相互作用,产生氢气,使氧化皮迅速剥落,使淬火件表面呈现光亮的银白色。冷却能力大于氯化钠。
缺点:有腐蚀性,劳动条件较差,在使用中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使成分逐渐变化。与前两者一样,冷却速度也随溶液温度而明显变化。
用途:用于碳素钢。
注意事项:要定期更换溶液。
3)饱和氯化钙水溶液:
优点:在奥氏体不稳定区(650-550℃)时,有很高的冷却速度,在马氏体转变区,由于它的沸点比水高,对流的开始温度也较高,同时它的粘度比水大,传热性也较差,因此冷却速度较慢,从而减小淬火的应力,防止变形和开裂。它的配制方便,容易购买,价格低,使用寿命长。
缺点:温度太低时,会有氯化钙结晶析出,堵塞淬火槽管路。淬火件放置时易生锈。
注意事项:淬火件淬火后要及时清洗,进行防锈处理。
4)过饱和硝酸盐水溶液:
介质组成:a、三硝溶液硝酸钠25%,亚硝酸钠20%,硝酸钾20%,水35%, 使用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4-1.5之间;b、二硝溶液硝酸钠31.2%,亚硝酸钠20.8%,使用相对密度应控制在0.36-1.41之间。
优点:在高温区(650-550℃),由于大量硝酸盐的存在会破坏蒸汽膜的形成和稳定性,使冷却速度接近水。在低温区(300-200℃),由于溶液浓度高,粘度大,流动性差,对流速度慢,使冷却速度又接近油。三硝溶液与饱和氯化钙溶液相似,淬火硬度高,淬硬层深,变形小,不易开裂。淬火件防锈性好,冷却特性介于水与油之间,高温下冷却速度比油倍,低温下为油的1倍,但仍比水慢。
缺点:价格比氯化钙高很多,亚硝酸钠有毒,易生致癌物质。
用途:用于中碳钢、高碳钢、低合金和球墨铸件的淬火,还可代替碳钢的水-油双液淬火。
淬火油长时间使用对工件有何影响
那我就献丑了,请看我的专著《模具热处理及表面强化处理》的片段: 淬火用油有植物油和矿物油。植物油虽然有好的冷却特性,但易老化,价格又高,已为矿物油所取代。普通矿物油的粘度、闪点不同,冷却能力也不一样。常用矿物油的冷却特性(速度曲线)比较接近理想的冷却曲线,淬火变形开裂的危险小。其主要缺点是冷却能力较弱,600℃时,只有水的1/6;200℃时,为水的1/28。所以只能用于合金钢淬火。 为了改善油的冷却能力,可以适当提高油温,加强循环,加入添加剂等。一般以80℃油为宜,搅拌可使汽膜阶段早期破坏,提高冷却能力。在油中加入磺酸钠、磺酸钡、磺酸钙、环烷酸钙等添加剂,淬火冷却时,这些添加剂粘附在工件表面,成为产生蒸汽泡的质点,使稳定的汽膜不易形成,从而缩短了蒸汽膜阶段,提高了油的冷却能力,成为高速淬火油。其冷却能力介于水和普通淬火油之间。 在普通润滑油中加入0.1~10%的磷酸盐或金属硅酸盐,0.1~10%的羟基酸和羟基酸酐等添加剂,将提高油的稳定性,从而使其不易老化,提高其冷却能力,可用于分级淬火。 在普通矿物油中,加入1%左右的咪唑啉油酸盐、双脂或聚异丁烯丁=酰亚胺等光亮剂,即可成为光亮淬火油。光亮剂的作用是将不溶解的老化产物悬浮起来,防止在工件表面沉积,同时光亮剂围绕积炭胶粒,防止其长大,从而提高淬火后工件表面的光洁度。为了防止老化,在光亮淬火油中加入0.3%左右的抗氧化剂二叔丁基对甲酚。 真空泵油加光亮剂可作为真空淬火油,主要在真空炉中使用。国外多将碳氢化合物润滑油经低温活性白土处理,作为基础油,再加入适量添加剂、光亮剂,制成真空淬火油。
淬火冷却介质的选择于什么因素有关
1. 水
水是冷却能力较强的淬火介质。来源广、价格低、成分稳定不易变质。缺点是在C曲线的“鼻子”区(500~600℃左右),水处于蒸汽膜阶段,冷却不够快,会形成“软点”;而在马氏体转变温度区(300~100℃),水处于沸腾阶段,冷却太快,易使马氏体转变速度过快而产生很大的内应力,致使工件变形甚至开裂。当水温升高,水中含有较多气体或水中混入不溶杂质(如油、肥皂、泥浆等),均会显著降低其冷却能力。因此水适用于截面尺寸不大、形状简单的碳素钢工件的淬火冷却。
盐水和碱水
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和碱,使高温工件浸入该冷却介质后,在蒸汽膜阶段析出盐和碱的晶体并立即爆裂,将蒸汽膜破坏,工件表面的氧化皮也被炸碎,这样可以提高介质在高温区的冷却能力。其缺点是介质的腐蚀性大。一般情况下,盐水的浓度为10%,苛性钠水溶液的浓度为10%~15%。可用作碳钢及低合金结构钢工件的淬火介质,使用温度不应超过60℃,淬火后应及时清洗并进行防锈处理。
油
冷却介质一般采用矿物质油(矿物油)。如机油、变压器油和柴油等。机油一般采用10号、20号、30号机油,油的号越大,黏度越大,闪点越高,冷却能力越低,使用温度相应提高。
目前使用的新型淬火油主要有高速淬火油、光亮淬火油和真空淬火油三种。
高速淬火油是在高温区冷却速度得到提高的淬火油。获得高速淬火油的基本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选取不同类型和不同黏度的矿物油,以适当的配比相互混合,通过提高特性温度来提高高温区冷却能力;另一种是在普通淬火油中加入添加剂,在油中形成粉灰状浮游物。添加剂游磺酸的钡盐、钠盐、钙盐以及磷酸盐、硬脂酸盐等。生产实践表明,高速淬火油在过冷奥氏体不稳定区冷却速度明显高于普通淬火油,而在低温马氏体转变区冷速与普通淬火油相接近。这样既可得到较高的淬透性和淬硬性,又大大减少了变形,适用于形状复杂的合金钢工件的淬火。
光亮淬火油能使工件在淬火后保持光亮表面。在矿物油中加入不同性质的高分子添加物,可获得不同冷却速度的光亮淬火油。这些添加物的主要成分是光亮剂,其作用是将不溶解于油的老化产物悬浮起来,防止在工件上积聚和沉淀。另外,光亮淬火油添加剂中还含有抗氧化剂、表面活性剂和催冷剂等。
真空淬火油是用于真空热处理淬火的冷却介质。真空淬火油必须具备低的饱和蒸汽压,较高而稳定的冷却能力以及良好的光亮性和热稳定性,否则会影响真空热处理的效果。
2.加热温度 以钢的相变临界点为依据,加热时要形成细小、均匀奥氏体晶粒,淬火后获得细小马氏体组织。碳素钢的淬火加热温度范围如图1所示。由本图示出的淬火温度选择原则也适用于大多数合金钢,尤其低合金钢。亚共析钢加热温度为Ac3温度以上30~50℃。
3.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