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改革临时补贴-养老金价格临时补贴
1.退伍军人补贴政策及补贴标准是什么?
2.杭州退休人员节日补贴
3.2023年之前退休工资新补发政策了吗
4.退休后,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发放的养老金有什么区别吗?
5.养老金12月补发的是什么钱
退伍军人补贴政策及补贴标准是什么?
财税〔2005〕18号文规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26号)第一条、《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扶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93号)第三条、《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随军家属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0〕84号)第二条、规定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军队转业干部、城镇退役士兵和随军家属,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个体经营是指雇工7人(含7人)以下的个体经营行为,军队转业干部、城镇退役士兵、随军家属从事个体经营凡雇工8人(含8人)以上的,无论其领取的营业执照是否注明为个体工商业户,军队转业干部和随军家属均按照新开办的企业。
:退伍军人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按复员退伍军人领取养老金当年的统一标准发给。
2、个人帐户养老金。复员退伍军人军龄可按一定的标准帐户化。具体为:以复员退伍军人领取养老金待遇当年缴费档次的平均额加上政府缴费补贴为基数,乘以其军龄(不满1年按1年算)计算帐户化额度,该额度计入个人帐户储存额。个人帐户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与其他参保人相同。
3、缴费年限养老金。复员退伍军人的缴费年限为军龄与其个人实际缴费年限之和。其缴费年限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与其他参保人相同。
杭州退休人员节日补贴
2023年将至,这将是一个特别的年份,因为在2023年,1963年出生的男性退休人员会大批迎来退休,退休人员的数量会大幅增加。最近,网络上有消息说,2023年1月份,退休人员会补发1200元养老金,这是真的吗?
这个消息并不靠谱
全国退休人员目前有1.3亿人,可以明确地表示,目前国家并未出台在2023年1月份所有退休人员补发1200元养老金的政策,这是查无实据的消息,是空穴来风,并不靠谱。 虽然并不是人人都能补发1200元养老金,不过,有两种情况下,一些退休人员到手的钱会变多1200元。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第一,部分地区发放1200元春节过节补贴 第一种特殊情况就是,2023年1月22日是春节,而到了春节,一些城市会给企业退休人员发放春节过节费。其中,杭州给企业退休人员发放的春节过节补贴的标准就是1200元。 所以,杭州的部分退休人员主要是纳入社会化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会在2023年1月份额外收到一笔1200元的过节补贴,这是已经执行多年的政策,也不必大惊小怪。 在这种情况下,并不是补发的养老金,而是发放的过节补贴,所以大家不要误会了,要搞清楚钱的性质。其实,除了杭州,春节发放过节费的地区还有宁波,发放标准一般是2000元,上海发放标准一般是800元或900元(以80岁为界限),广州一般是50元或100元。 第二,2022年退休人员重算养老金后的补差 第二种特殊情况就是,养老金补发1200元,有可能是2022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重新核定计算之后的补差。 有人说,2022年的退休人员,养老金为什么到2023年才重核补发呢?这是因为一些地区公布2022年养老金计发基数时间比较晚,启动2022年度退休人员养老金重算工作比较晚,确实是存在到第二年才给上年度退休人员核定正式养老金的情况,但不管启动早晚,也是不会少发退休人员一分钱的。 所以,如果2022年退休人员正在按照2021年养老金计发基数计算的临时养老金,到2023年1月份重新按照2022年养老金计发基数来核定,补发从领取临时养老金之月起少发的养老金,而核定之后补发的养老金金额恰好为1200元,就是会发生养老金多出1200元的情况的。小结:
2023年1月份,并不是所有的退休人员都会补发1200元养老金,一方面2023年养老金不会如此调整,另一方面,国家也没有出台特殊的政策。 但是如果你是杭州企业退休人员,会收到1200元过节费。或者你是2022年退休人员养老金补差后多出1200元,才有可能发生到手的钱多出1200元的情形。因此,大家要擦亮眼睛。2023年之前退休工资新补发政策了吗
法律主观:
目前我们的退休养老制度,还存在许多十分突出扎眼而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公平问题,所以退休金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一、退休职工2022补发退休金如何补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省各机关事业单位已陆续将增加后的工资发放到公务员手中,省内各地因具体情况不同,进展有快有慢,但都会在国家规定的7月底前完成。目前,已有个别单位将补发工资打入工资卡内,7月份工资在本月底或下月初发放。还有部分单位为达到7月底前调整完毕的要求,已提前预发7月份工资和补发工资。本次补发的工资属于已扣除2014年10月1日起至今职工需缴纳的8%养老保险和4%职业年金后的增加部分,是自2006年后我省公务员再次迎来的工资普涨。相关人士透露,在本次工资调整中,对于涨幅为负数或涨幅低于100元的人员将给予100元的临时性补贴,涨幅最少的人都将获得10个月也就是1000元的临时性补贴。事实上,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缴纳的养老保险、职业年金、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为职工的应发工资。涨工资后,应发工资也随之“水涨船高”,除了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外,医疗保险费用也比之前有所增加。这就是小王实际增资略低于理论上的增资幅度的原因。二、退休后养老金怎么算1、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2、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如果用公式表示,基础养老金=[(c1X)÷2]×n×1%,其中c1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X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n为退休时的缴费年限。3、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简单来说,就是退休时你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这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个人账户储存额是多少,取决于你的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二是计发月数怎么算,取决于退休年龄。三、什么时候延迟退休年龄1、法定退休年龄是指1978年5月24日第五届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原则批准,现在仍然有效的《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文件所规定的退休年龄。2012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提出,我国应逐步延龄退休,建议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现行退休年龄是为,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2、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署名文章时再次提及:针对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趋势,适时研究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等应对措施。综上所述,各地根据自身社保基金的运营情况和经济情况确定养老金上调的具体数据,并公布于众。在2022年元旦左右要求各地区养老金补发任务完成
法律客观:根据《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文件所规定的退休年龄,现行法定退休年龄是,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2020年未出台延迟退休年龄的法律、政策,目前仍执行的是上述法定退休年龄。根据《社会保险法》第15条,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而关于2020年企业退休员工的养老金调整方案还没有出台相关文件。根据出台的《关于2019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从2019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以下简称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调整范围。2018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二、调整水平。总体调整水平按照2018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左右确定。三、调整办法。继续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并实现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办法基本统一。定额调整要体现公平原则;挂钩调整要体现“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可与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挂钩;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可适当提高调整水平。继续确保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基本养老金不低于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水平。要兼顾公平与激励,合理确定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三部分比重。四、资金来源。调整基本养老金所需资金,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五、组织实施。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措施,体现了对广大退休人员的亲切关怀。各地区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加强宣传解读,正确引导舆论,确保各项工作平稳进行。要按照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于2019年5月31日前报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审批。要严格按照两部批准的实施方案执行,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提前做好资金安排,把各项调整政策落实到位,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不得发生新的拖欠。对自行提高调整水平、突破调整政策、存在违规一次性补缴或提前退休行为的地区,将予以批评问责,并相应扣减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的调整方案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制定并组织实施。
退休后,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发放的养老金有什么区别吗?
1、性质不同: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对应。个人账户模式是征缴的养老保险费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当劳动者步入老年、失去劳动能力、离开劳动力市场后,再按照个人账户积累的金额(本金+运营收入),领取属于自养老金。
2、缴费工资基数不同:个人账户的记帐基数为职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记账比例全国统一为11%。个人缴纳3%左右。企业缴纳的部分划入个人账户,剩余部分进入统筹账户。
3、资金支出的范围不同:个人账户用于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统筹账户用于支付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丧葬费、抚恤金、增加的养老金等待遇。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基础养老金和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相挂钩。
2、个人账户养老金跟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相挂钩。
3、过渡性养老金也是跟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相挂钩。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各地并不一样。
4、缴费指数实际上是当年的缴费基数除以当年的社平缴费基数。通常可以称为当年的缴费档次。比如60%缴费指数就是0.6,300%缴费指数都是3。另外有的地区有视同缴费指数,有的地区没有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指数通常是1。
百度百科-统筹账户
百度百科-个人账户养老金
百度百科-养老金
养老金12月补发的是什么钱
12月到了,部分退休人员迎来五笔钱发放,看看你也有份吗?
12月已到,这也是今年的最后一个月,也是第4季度的最后一个月,这个月份比较特殊,因为接近年底退休人员到手的收入、会发生新的调整和变化, 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总共会有5笔钱迎来入账,但是 并不是全国统一、人人有份的,那么你是不是这其中的“幸运儿”呢?一起来看看。第一笔钱:养老金重算的差额、多地将在12月补发到位
截止12月初,最新有 福建和内蒙古公布了今年的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基数,福建的是7238元、内蒙古是7089元,因此只剩下浙江还没公布了,在11月底已经有六、七个地方有网友分享说收到了补发的钱,包括广东、天津、江西、四川等等,但是我们看到目前有30个省份公布了计发基数,可见绝大多数公布了基数的地区、12月份会加快推进落地,因为一年要结束了。 按照政策的延续性,其实去年大部分省份也都是在12月份前后补发落地的,这意味着12月份许多今年新退休的人员,养老金账户上会多出一笔补发的钱,比如重庆有少数网友发现手机上已经能看到,12月份即将补发的差额了。第二笔钱:部分地区退休人员“烤火费”,12月开始发放或继续发放
这里说的烤火费也叫做取暖补贴,其实从10月份起很多地方都在发,但是时间走到12月份,许多地区开始 天寒地冻——有些地方最新要开始发放这笔钱了!比如江苏徐州市会在每年的 12月、1月、2月各发放60元取暖补贴,然后河南省许多地区12月份会发120元(11月发的是60元、分五个月发完480元),另外山东省也会对于 12月份新领养老金的人继续发放1700元取暖补贴。 冰天雪地 而其他的省份,比如河北、宁夏、青海、陕西、天津、山西等等,对于12月份最新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一般也会发放这笔待遇,请以当地的实际规定为准。第三笔钱:部分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划入的钱,迎来上涨和补发
今年7月许多人的养老金因为调整而上涨,导致医保个人账户每月挂钩划入的待遇随之提高,那么12月份许多人的养老金,也会因为上面说到的重算补差而变多,因此仍然在实行挂钩养老金划入的地区,比如江苏南京, 今年一月以来的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划入的钱也会变多,而且也会补发对应的差额,这也是一笔实实在在的钱。 例如南京医保个人账户划入比例为、如果一个人养老金重算补发后养老金涨了300元,那么医保个人账户划入待遇也会提高元,这笔钱虽少,但是几年下来也会积少成多。第四笔钱:部分地区事退人员12月份发放的福利待遇、也会涨钱
每到年底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常常会迎来13薪、绩效奖金之类的福利,不过事退人员有些地区也会发放住房补贴、生活补贴、精神文明奖之类的待遇,而且事退人员也是有取暖补贴的,发放标准常常挂钩职级职称,因此在年底12月部分事退人员、 部分人员能收到一笔几千元的钱是比较常见的,这是第4笔钱。第五笔钱:退休中人在年底补发相关理顺的待遇、也会涨钱
12月接近年底,很多2014年9月30号之后退休、机关事业单位的“中人”目前仍然领取的是临时待遇,很多人等待理顺补发很久了,但是随着距离2024年越来越近,所以许多地区也在加快推进理顺补发,每到年底常常是一个窗口期,比如去年和前年很多“中人”在年底就收到了补发待遇,补发金额比较多的能达到1万多甚至几万元。 以上这5笔钱在12月份,许多人都会领到,尤其是重算补发和取暖补贴这两笔、惠及的人群很广,希望你也有你在其中![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