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价即将面临调整,有没有希望二次下调?

2.油价“5连跌”,还会跌回6元时代吗?未来的趋势是什么?

3.油价暴跌会要了谁的命 谁在偷笑

油价即将面临调整,有没有希望二次下调?

国际油价下跌机会-国际油价跌了

跌势惨不忍睹的国际原油市场带来了极大的停滞性效果,推动了这两天国际油价大幅上涨。这对于世界能源投资机构来说是非常大的好消息,但是对于广大车友朋友来说可能是坏消息。这个机制是这样的,当国际油价波动过高,入09年的145美元1桶时,国内油价基本免税,同时对油企进行补贴,以维持国内油价较低水准,对工业形成支持。目前影响原油价格走势的主要动力还在于OPEC+的减产计划,在去年的OPEC会议以后市场普遍对减产计划信心不足,然而到今年一季度,CPEC+的减产率已经超过了100%。虽说,此后国际原油价格整体波动的幅度并不大,但受到国内成品油价格采用“10日均价一调整”规则的影响,国内油价还是会面临一定幅度上涨的。

调整机制有问题,上涨百分之五和下降百分之五是一样的钱吗?比喻说原油100美元上涨百分之五是105美元进行调价。再从105美元降到100美元还不到百分之五,就不能降价。

国际油价目前形式:中东目前原油价格上升至65美元/桶,美国原油收价为59.8美元/桶,上涨0.8美元,布原油收价为68.5美元一桶,上涨0.9美元。经过本次调价,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已经开启了21次,呈现出“十三涨七跌一搁浅”的格局,汽油价格累计每吨上调1505元,柴油价格累计上升1450元/吨。截止发稿时,今天布伦特原油油价小幅度增涨4.853%,当前为30.90美元/桶,昨日收盘价格为:29.48美元/桶,今日开盘销售报价为:29.62美元/桶,最高时:31.15美元/桶。

油价“5连跌”,还会跌回6元时代吗?未来的趋势是什么?

对于这个汽油的价格持续下降的那么还会跌回6元的这个时代吗?那我基本上是不会跌回这个6元的时代的,那么未来的趋势,这个系列的价格会回到一个正常的价格的区间,那么这个价格的话是受到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接受的一个价格,那么下跌到这个众筹的价格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一旦开始这个机油价格持续下跌的话,那么就会引起广大这个消费者的注意,那么又会有很多人去购买这个机会,那么逐渐的,大家都去购买了这个机油,那么就会导致这个价格的持续的回升是很正常的事情

市场属性

那么像汽油这种非常重要的商品,那么在这个市场上面的话,是会因为这个需求量和供应的数量的原因导致这个价格的持续上升或持续下降的,那么前一段时间之所以这个汽油的价格能够上升到一个这么高的地步,也是因为这个供应数量的减少,但是汽油这种商品的那么需求量一直都是非常的大的,那么供应数量持续减少的话,那么自然而然就会导致这个汽油的价格持续的上升

价格浮动

那么未来的这个汽油的价格呢,那么社会有一定的这个浮动的区间的,因为以前一段时间这个价格上升到一个非常高的地步,导致非常多的人都有意见的,因为汽油价格那么高的话,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影响是非常的大的,那么随着大家都不想去购买汽油了,那么自然而然就会导致这个价格的持续下降,那么汽油价格一旦持续下降的话,那么又会有很多优惠去购买这个汽油那么逐渐的这个燃油的价格就会停留在一个正常的区间范围内进行波动

总的来说那么这个汽油的价格呢,基本上是不会跌回这个6元的时代的,那么未来的趋势就是这个价格会回到一个正常的区间之内进行一个波动,这是很正常的

油价暴跌会要了谁的命 谁在偷笑

其实关于油价的讨论现在是国际经济市场?最热的话题!具体看一下以下:

近日,欧佩克决定不减产,国际原油价格继80美元后,再度失守70美元整数关口。从今年年中到现在,不到5个月时间,国际油价跌去35%,创下4年来新低,下跌速度着实惊人。

国际油价下跌,无疑,进口国多欢喜,产油国很受伤!这边厢美国、加拿大经济受益良多,西欧国家生产成本降低,中国减少巨额支出;那边厢俄罗斯损失千亿美元,委内瑞拉政府收入锐减,欧佩克各成员国为保价格,还是争份额争论不休。

油价如此“跌跌不休”,除了“全球需求减少”这个供求关系的传统因素,各种“阴谋论”也是甚嚣尘上,到底哪家更有道理呢?

阴谋论一:美国、沙特联手教训俄罗斯

:来场“石油战”,我看你认不认怂!

此番国际油价连连下挫,正值乌克兰危机各方相持不下之时,美国与俄罗斯的制裁与反制裁之战,打得如火如荼,俄罗斯经济已现疲态,若是油价再遭重挫,经济将雪上加霜。于是,很多观点认为,这是美国精心策划的“石油战”,得到了欧佩克“带头大哥”沙特的鼎力支持,目的是联手打击收入50%来自石油出口的俄罗斯。

美国精心策划“石油战”可是有先例的。当年,苏联能够称雄于世与美国平起平坐,石油因素相当重要。苏联2/3的外汇收入依赖石油出口。上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纠集沙特等国,把石油价格压到10美元以下并长期保持,使严重依赖油气出口的苏联经济陷入全面困境,这被认为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很多俄罗斯人感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幕,是不是将再次上演?

阴谋论二:欧佩克“排挤”美国页岩油

欧佩克由12个成员国组成,来自中东、北非、南美,肩负着全球三分之一的石油开采份额。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供应组织,如果主动减产,肯定会提振油价。但这位大佬却没这样做,因为减产会流失不少市场份额。

那么,谁将受益?美国的页岩油生产商啊!于是,“阴谋论”产生了,欧佩克被认为不减产,与美国页岩油磕。

欧佩克决定不减产,顶住国际油价! 漫画来源:CFP

以往,美国一直大量进口沙特原油,现在美国爆发“页岩油革命”,从沙特的大客户,摇身一变成了主要竞争对手,甚至可能抢夺其在石油市场的定价主导权。

欧佩克怎能善罢甘休! 于是,利用美国页岩油的生产成本高于沙特采油成本,欧佩克的“带头大哥”沙特希望通过压低油价,迫使美国页岩油生产商退出市场。

阴谋论三:沙特借机侵吞伊朗的“蛋糕”

沙特决定不减产,还有一位受害者是谁?是沙特的老对手伊朗。伊朗财政收入的50%,来源于石油出口。就算在西方国家解除其制裁的情况下,伊朗的油价也需要维持在100美元以上,才能支持其政府预算。

而财大气粗的沙特则大为不同,可以承受低油价带来的短期冲击。英国《金融时报》分析称,“沙特希望借低油价,侵吞其他产油国,尤其是老对手伊朗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油价下跌后最难受的国家并不是俄罗斯,而是伊朗。”

无论“阴谋论”哪家强 中国都应抓紧买油了!

“乱花渐欲迷人眼”,对于种种“阴谋论”,小编无法判断哪种说法离真相更近。

但各方专家都认为,国家油价大幅下跌的空间,已经很小了。因为产油国说到底还是要靠石油吃饭的,油价跌的太狠,产油国经济运转不了,最终还是会减产,让石油的供需关系平衡,油价企稳。

以目前的形势,小编可以确定以及肯定是的,无论这场国际油价的博弈游戏,背后有多少翻云覆雨手,对于石油消费大国中国来说,都是遇而不可求的重大利好:将节省大笔银子购买原油。

按照我国原油出口量计算,国际油价每下跌1美元,中国可节省12亿美元。这是增加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的好机会!

目前,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库容,大约相当于两周的供应量,与国际能源署建议的90天石油战略储备差距不小,与美日等主要石油消费国比,更是相形见绌。

因此,必须紧紧抓住油价暴跌的机遇,以最快的速度,尽可能多的购买石油,补充中国的战略储备,保证未来的能源安全,这是中国能源战略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