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粮食汽油价格查询-中国出口汽油价格
1.消息称乌克兰烧毁马里乌波尔港粮仓,全球粮食供应再遇考验
2.近五年国际原油价格及美国、香港、中国的油价、黄金、粮食的价格
消息称乌克兰烧毁马里乌波尔港粮仓,全球粮食供应再遇考验
尽管目前北半球小麦正处于收获中,但来自黑海地区的却再次给全球谷物供应带来压力,并导致芝加哥小麦期货价格在周一再次大涨4%。
据悉,目前针对乌克兰的粮食出口问题,俄罗斯和西方国家之间依旧存在着相互的不信任,对此,来自欧美等国认为,俄罗斯有意施压黑海港口的粮食出口,以换取免除经济制裁。
但另有消息显示,随着俄罗斯表态愿意帮助乌克兰出口粮食之后,西方国家目前没有任何放松制裁的意图,反而在加大制裁力度,而乌克兰也无意清除港口外面的漂流水雷。
最新消息称,乌克兰在撤离马里乌波尔期间,放火烧毁了存放大量粮食的港口仓库,导致这里存放的多达5.7万吨的玉米和小麦出现焦黑和腐烂情况,这些粮食甚至无法当做饲料。
同时,从国际贸易商反馈的消息来看,尽管西方没有直接制裁俄罗斯谷物,但是对俄罗斯的金融以及航运制裁导致支付困难,致使国际航运公司不愿承运俄罗斯货物。
据悉,目前欧洲国家的港口并不接收俄罗斯船只,导致俄罗斯与粮食供应有关的物流和资金链条实质上处于制裁之中。
就在上周,美国方面也对此表示,针对国际贸易中对俄罗斯谷物和化肥出口的问题,会给这些贸易公司发送“慰问信”,以帮助俄罗斯的谷物和化肥的出口。
数据显示,俄罗斯和乌克兰占全球小麦供应的近三分之一,而俄罗斯也是一个世界第二大化肥出口国,乌克兰是玉米和葵花籽油的主要出口国。
此前,土耳其表示,准备在一个"观察机制"中发挥作用,为离开乌克兰并通过土耳其海峡的油轮提供护航。
但乌克兰驻土耳其大使则在上周五声称,土耳其买入了俄罗斯从乌克兰“盗窃”的粮食。
与此同时,乌克兰希望得到更多的国际援助,以帮助其粮食的出口。
针对目前各方表现得相互不信任,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托雷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俄乌冲突带来的粮食危机可能会持续到2023年。
而从目前收获的北半球其他国家来看,全球最大的小麦生产国中国和印度则在近期也很难提供更多的小麦出口。
据悉,中国目前正迎来大规模的夏粮收购,但由于国内需求的增长,导致今年的新小麦收购价格创下历史记录。
目前,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中国正在通过各种国储粮的拍卖,来抑制市场需求,降低对国际粮源的采购,并不具备粮食出口的条件。
资料显示,为满足国内饲料玉米的需求,中国已经重启了超期存储稻谷的拍卖,每周数量约为200万吨,这使得此前持续走高的玉米价格得到缓解。
但从作物生产周期来看,中国新季玉米的大量上市还要得到3个月之后。
而在全球第二大小麦生产国印度,此前一度表示会出口1000万吨的小麦,但随着其今年国内产量不及预期,目前已经对小麦出口叫停,但对部分低收入国家的小麦进口会给与满足。
与此同时,作为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印度表示不会限制大米的出口。
并且,印度还在近期批准了62家糖厂和出口商出口100万吨糖。
印度是全球第二大食糖出口国,此前已经宣布禁止食糖出口。
从国际市场来看,目前国际小麦价格除了俄罗斯处于400美元下方外,美国、阿根廷及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小麦出口国的报价均位于400美元上方位置,多集中在430-450美元之间,考虑到加工等问题,实际消费价格已经超过东南亚的大米报价。
目前东南亚大米已经成为最廉价的主粮食品之一,巴西在近期又将大米进口关税下调10%,而东南亚地区的主要大米进口菲律宾,也降低了印度大米的进口关税。
但对于高收入国家而言,目前粮食问题是排在能源之后的第二个问题。
尽管当前全球粮价大幅走高,且部分品种出现区域性的供应紧张局面,但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出口国,日前发布了2022年和前两年的生物燃料强制掺混要求,要求炼油厂和进口商今年在汽油和柴油里掺混206.3亿加仑的可再生燃料,其中多达150亿加仑将使用传统可再生燃料,如乙醇等。
此举一方面缓解其国内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则是对其国内的粮食生产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据悉,在目前黑海复杂的局势下,一方面造成区域性的粮食流通问题,另一方面,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化肥出口国,在当前环境下,如美国等粮食生产国,也面临着种植成本问题,如不能提高农户收入则也会带来粮食生产的不稳定。
而在国内市场,目前小麦收割工作仍在进行中,随着收割进度的加快,各地储备库新粮收购力度有所加快,且价格较此前库点公布的价格小幅上调。
最新数据显示,中储粮新乡直属库、黑羊山分库、延津分库6月7日开收小麦,收购价格一等1.54元/斤、二等1.53元/斤、三等1.52元/斤;中储粮山东分公司,各直属将统一收购价格,一等1.51元/斤,二等1.5元/斤,三等1.49元/斤;中储粮洪洞直属库6月7日开收小麦,国标三等以上,收购价格1.52元/斤;临沂市粮库6月7日开始收购今年新小麦,容重750g/L收购价格1.54元/斤,容重每增加5g价格增加0.005元/斤,价格1.58元/斤封顶。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段时间新季小麦价格强势上涨的过程中,玉米价格表现较为疲软。
据期货日报记者近日在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进行新麦生产形势调研发现,很多内地的粮食经纪人、贸易商,以及大中型粮库等,均遇到了如何处理库存玉米的问题。
来自行业机构JCI的消息显示,自进入5月份以来,有关方面正在以每周200万吨的规模向市场定向投放超期存储稻谷,以满足饲料消费需求。
此外,尽管当前小麦的折标价格较高,但在基层新麦收购市场,小商贩收购水分高低不等的小麦价格在1.40-1.47元/斤,并且今年新麦质量普遍较好,不存在黄曲霉素、呕吐毒素等超标问题,与当前各地玉米价格相比较,新麦替代玉米仍具有一定优势。
同时,也不排除当前火爆的小麦行情,让贸易商更为看好小麦后市,继续为小麦收购给出腾仓操作。
其他方面,我国援建的赞比亚玉米粉加工厂项目3日在赞首都卢萨卡举行交付仪式。
据悉,项目移交后,中方还将向赞方提供3年技术支持,帮助该国的农业发展和粮食自给。
近五年国际原油价格及美国、香港、中国的油价、黄金、粮食的价格
目前,我国主要粮食和汽油、柴油价格远低于国际市场,汽油、柴油价格不到日本、德国等国际市场价格的一半,大米价格则是国际市场的四分之一。我国已成为国际主要粮食和成品油价格的洼地。
为什么我国会成为全球价格洼地?它有哪些利弊?如何在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同时,积极稳妥理顺能源和粮食等价格,保障民生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记者近日采访了部分生产者、经济学者和有关部门,对“价格洼地”现象进行透视。
“价格洼地”日益明显
去年以来,国际粮价和国际油价犹如两匹脱缰的野马,持续大幅攀升,不断创出历史新高。
特别是今年以来,全球小麦、玉米、大米等主要粮食价格均大幅上涨。以泰国大米为例,今年3月份平均离岸价每吨500多美元,4月份已涨到1000美元,5月份上涨势头仍处于高位。
粮价持续攀升的同时,国际油价也在飙升。今年以来,国际油价从年初“破百”,到7月3日突破每桶145美元,半年内涨幅近50%,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与国际价格的飞涨相比,我国粮食、成品油价格涨幅相对较小,国内外之间的价差正在拉大,"价格洼地"现象日益明显。”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说。
鉴于粮食、成品油在保障民生、稳定物价方面的重要性,我国对粮食实行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储备为辅的购销制度,同时对粮食收购实行保护价政策;对成品油则采取由政府参照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相应调整的机制。
今年一季度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粮食平均每吨收购价格为1582元,同比上涨7.5%,远低于国际约一倍的涨幅。国际米价是国内的四倍,国际小麦、玉米价格比国内高出197%和70%。
从油价来看,自去年11月至今年6月19日,国际原油价格涨幅超过50%,国内成品油价格保持不变。6月20日,国家调整成品油价格,平均涨幅在20%左右。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表示,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仍比国际平均价格低50%以上,比如每升汽油德国大约2.35美元,美国约1.1美元,而中国不到1美元。
谈到国际油价和粮价暴涨的原因,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中心主任江涌认为,油价和粮价的暴涨,虽然与消费需求增加有一定关系,但发达国家对市场的操纵和国际资本的投机炒作难辞其咎。
目前,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垄断全球粮食贸易,全球粮食交易量的80%集中在四大跨国粮商手中。国际资本正利用并放大美元贬值等因素进行石油投机交易。一些专家认为,目前2600亿美元的国际商品期货投机资本中,约50%以上资金用于石油期货合约交易。而1亿美元的投机资金,就会使石油期货价格上涨1.6%。
食品危机、燃料危机引发的危机已导致一些国家的经济开始陷入困境,有的国家甚至出现社会动荡。
与国际粮食、国际油价近乎疯狂的上涨相比,中国的粮食和成品油价格保持着相对平稳,受国际市场价格剧烈变化的冲击也相对较小。
“价格洼地”现象的背后,是输入型通胀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压力,宏观调控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价格洼地”考验政府价格调控智慧
6月30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左一)在第19届世界石油大会上发言。本届世界石油大会于6月29日至7月3日举行,包括20多位能源部长在内的约4000名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将围绕“世界在变迁——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这一主题,重点讨论石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尤其是油气资源开发和能源供需问题。新华社记者陈海通摄
对我国来说,无论粮价还是油价,都不单纯是个经济问题,价格的调整变化需要考虑当时的物价水平,还要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价格洼地”使决策者面临两难的抉择:一方面,如果不逐步理顺粮食和成品油价格,将不利于促进生产,保障供给;另一方面,在当前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贸然放开价格,则会导致物价和大部分企业生产成本暴涨,又不利于民生和经济的稳定。
今年以来,我国承受着越来越大的通胀压力。在去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8%的水平上,今年前五个月又高达8.1%。国际油价节节攀升,国际粮价持续高位徘徊,输入型通胀压力日益加大。
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我国炼油企业亏损累累。今年前个五月,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由去年同期盈利352亿元转为净亏损443亿元。以山东一家地方炼油厂为例,6月20日上调油价前,每炼一吨油要亏3000元,开工率仅40%。
地方炼油厂因亏损开工严重不足,但国内成品油需求增长又超过供应增长速度,一度导致国内成品油供不应求:北京、广东等地加油站油料供应紧张,频频出现加油难的现象。
由于境内外油价悬殊,囤油倒卖、擅自加价、走私出口等扰乱市场秩序的现象也随之出现。大连、杭州、广州和深圳等地的海关陆续发现不法分子将成品油和粮食走私出境的案件。今年前五个月,香港海关也侦破42宗由内地走私燃油至香港的个案。
“调整成品油和电价形成了新的涨价因素,上游产品价格涨幅持续攀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在高位上涨,通货膨胀预期仍比较强。”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谢鸿光说。
浙江平湖一家箱包出口企业的负责人施纪鸿就对最近的油价上涨很头疼。箱包生产所需要的塑胶、轻纺等原材料源自石油,油价的上涨使企业生产成本今年以来上升了近10%。
油价的上涨还推动了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进而增加了粮食种植成本。山东邹平县种粮大户陈德民告诉记者,尿素从年初一袋100元涨到130元;磷酸二铵一袋从130元涨到280元。
成品油价格如不调整,不但市场供应无法长久保障,反而会鼓励耗费资源;如调整幅度过大,又可能担心影响经济健康发展。“如何妥善处理"价格洼地",考验政府价格调控的智慧。”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说。
寻求理顺价格与减缓冲击的平衡
近50%的进口依赖度,使得我国成品油价格不可能长期背离国际市场;超过95%的自给率,使得我国粮食价格又可能在立足国内平衡的基础上,保持基本稳定。
“该理顺的一定要逐步理顺,但也不能一切都被国际市场牵着鼻子走,否则社会承担不起。”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成品油价格应逐渐与国际市场理顺,不但可以保证供应,而且可以促进节能减排。但国际市场粮价由发达国家决定,他们的人均GDP是中国的十倍以上,中国粮价不能盲目跟着走。
粮价是百价之基——粮食及其它食品类商品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的权重约占三分之一,粮价的变动对全社会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影响很大。要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必须保持粮价的基本稳定,同时通过大力增加国家财政补贴等办法保护农民利益。
油价、粮价,已经成为人们对当前价格走势最突出的担心。为保障民生、促进经济平稳发展,我国把“坚决抑制物价过快上涨,保持市场和物价的基本稳定”列为当前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
近年来,国家制定了扶持粮食、生猪、奶牛、油料生产的政策措施。夏粮连续五年获得丰收,国内粮食库存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多一倍,粮食供求关系总体上基本平衡。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及其制品的出口,并加大了打击粮食走私的力度。
7月2日,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我国粮食必须立足于基本靠国内保障供给;国家财政支出重点向农村倾斜,逐步理顺粮食价格,逐年较大幅度增加对农民的种粮补贴。
庄健认为,中国逐步理顺粮食和能源价格,及时补助受价格调整影响的城乡困难群体和行业,既兼顾了生产和消费者的利益,又有利于物价的基本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专家们认为,只要坚持既定的宏观调控政策,积极落实各项抑制价格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我国完全可以实现保持物价基本稳定、避免经济大起大落的目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