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金价最高的时候_各国金价
1.国际金价近日价格出现持续下跌,今年黄金会跌破300元/g吗?
2.罗斯福新政中放弃的“金本位制”,与1971年美国经济滞涨,尼克松宣布放弃的“金本位制”有何区别?
国际金价近日价格出现持续下跌,今年黄金会跌破300元/g吗?
没有可能。
1、国际金价从1700跌到1400左右,金饰价格跌到350元左右,估计就难跌下去了,金饰价格除了料金价外还有各种成本,金店需要利润还要赚钱,所以金价也是很难再跌到300元以下。
2、目前国外疫情的情况还是很严峻的,各国央行降息,世界经济不乐观,股市油价下跌,受众多因素的影响,黄金的避险功能,让金价大幅度上涨,所以短期内黄金价格并不会下跌,跌到300元以下可能性就更低了。
详细信息1、按照目前的趋势来看,黄金的价格是有可能会跌到380元的,不过再往下就很难了,基本不会低于350元。这样的下跌行情走向,是综合了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的。
2、比如疫情发展态势慢慢可控,全球经济逐渐复苏,整个市场慢慢恢复到有序的状态里。另外,美国可能会施行的收紧货币政策,还有投资者对黄金的出手,都可能会导致价格的下跌。
3、在此之前,黄金上涨算是到达了一个近几年的高位,再往上基本没什么动力了。由此,从2021年开始,整个国际环境里黄金价格下跌是非常正常的了。
2021年,从开年以来,黄金的价格就呈现除了下跌的态势,从开始的逼近600,一直掉到400多元。这样一个下降的走向趋势,其实是我们可以预见到的。
毕竟,随着疫情、美元政策等因素的改变,势必会对黄金价格产生影响。不过,如果说黄金重新回到350元左右一克,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否则整个黄金市场都有不小的震荡。
而就我们目前的黄金价格走向来看,我们在夏季的时候是最适合购买黄金首饰的。这个时候的黄金价格应该是基本稳定了,不会再有很大的变动,是不错的购买时机。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一般有这么几种途径:实物黄金,黄金基金,金币,或是一些纸黄金。
A、实物黄金
这是一个很多人喜欢的投资黄金的渠道,毕竟,真金白银的,看得到摸得着,不但能享受投资的回报,还能享受拥有黄金的喜悦。
黄金表现比较好的时候往往是经济出现危机等时期,而在经济危机时期,金融系统是很容易崩溃的,银行也就可能无法开门了(国外出现过,我们在100年前也出现过)
由此我们也就能知道实物黄金的优势了,黄金掌握在自己手里就可以实现线下交易。而黄金基金和纸黄金这些产品,在金融危机时期也是有可能无法进行交易的。
实物黄金的缺点也十分明显,第一是不方便流通,第二是有可能买到假黄金(纯度不足),所以自购买实物黄金时一定要货比三家,三思而后买。可以多考虑一些比较正规的渠道或金店购买。
B、黄金基金
相较于实物黄金,黄金基金就方便多了,比较适合大多数人群。而且,黄金基金也算得上是一种不错的产品。
黄金基金不像原油基金,它背后是正在持有黄金的,而不像原油基金那样,通过期货来配置。如果留意财经新闻的朋友就会看,时不时有新闻指出,黄金ETF在上个月又购买了多少多少黄金。
在以往,持有黄金基金常高达好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那时候是真的可以提取黄金出来,只是操作会比较麻烦。
黄金基金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不用担心会买到假货,对于不太了解黄金的人来说是比较方便的,也不存在保管,回购等困难。
而且,黄金基金的收益一般而言都会比黄金要高一点,因为黄金基金的持有者可以把手里的黄金短暂租出去,从而获得一定的租金。租金虽然不多,但也能弥补一些额外的费用,并算进其基金净值里。
总体而言,很多黄金基金的收益都要比黄金要好上一点。
不过,黄金基金也算是一种金融产品。如果遇上了金融危机,金融系统崩溃,那么黄金的避险作用有可能无法发挥了。
罗斯福新政中放弃的“金本位制”,与1971年美国经济滞涨,尼克松宣布放弃的“金本位制”有何区别?
1、目的不同:
罗斯福新政:破除黄金对货币的限制,增发大量的货币,刺激经济,实行货币宽松政策。这样政府或者说美联储就可以有更多的钱借贷给需要的企业和个人,帮助经济复苏。
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放弃美元“金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这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已全部丧失,美国可以实现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功能,美元可以无限制发行,只要美国政府愿意,而世界其它各国就不得不为美元的贬值买单,美国就可以享受美元带来的福利。
2、原因不同:
罗斯福新政就是凯恩斯主义,利用政府购买来弥补市场不足,政府要印钞票才能办这事,而金本位限制政府印钞票数量。两者抵触,所以废金本位。
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再也支撑不住日益泛滥的美元了,尼克松政府被迫于这年8月宣布放弃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兑换黄金的美元"金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
扩展资料: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到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财政赤字巨大,国际收入情况恶化,美元的信誉受到极大的冲击,爆发了多次美元危机。大量资本出逃,各国纷纷抛售自己手中的美元,抢购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伦敦金价暴涨。
为了抑制金价上涨,保持美元汇率,减少黄金储备流失,美国联合英国、瑞士、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八个国家于1961年10月建立了黄金总库,八国央行共拿出2.7亿美元的黄金,由英格兰银行为黄金总库的代理机关,负责维持伦敦黄金价格,并采取各种手段阻止外国政府持美元外汇向美国兑换黄金。
60年代后期,美国进一步扩大了侵越战争,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美元危机再度爆发。1968年3月的半个月中,美国黄金储备流出了14亿多美元,仅3月14日一天,伦敦黄金市场的成交量达到了350~400吨的破记录数字。
美国再也没有维持黄金官价的能力,经与黄金总库成员协商后,宣布不再按每盎司35美元官价向市场供应黄金,市场金价自由浮动,但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仍按官价结算,从此黄金开始了双价制阶段。
但双价制也维持了三年的时间,原因是美国国际收支仍不断恶化,美元不稳;二是西方各国不满美国以已私利为原则,不顾美元危机拒不贬值,强行维持固定汇率。于是欧洲一些国家采取了请君入瓮的策略,既然美国拒不提高黄金价格,让美元贬值,他们就以手中的美元兑换美国的储备黄金。
当1971年8月传出法国等西欧国家要以美元大量兑换黄金的消息后,美国于8月15日不得不宣布停止履行对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以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971年12月以《史密森协定》为标志美元对黄金贬值,同时美联储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至此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名存实亡。
1973年3月因美元贬值,再次引发了欧洲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西欧和日本外汇市场不得不关闭了17天。经过磋商最后达成协议,西方国家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至此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完全崩溃,从此也开始了黄金非货币化的改革进程。
但直至1976年国际社会间才了达成了以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的非货币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牙买加协定”。从法律的角度看,国际货币体系的黄金非货币化到1978年才正式明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78年以多数票通过批准了修改后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该协定删除了以前有关黄金的所有规定,宣布:黄金不再作为货币定值标准,废除黄金官价,可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黄金;
取消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必须用黄金支付的规定;出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6黄金,所得利润用于建立帮助低收入国家优惠贷款基金;设立特别提款权代替黄金用于会员国与IMF之间的某些支付等等。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作为重要的国际组织仍得以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
百度百科-布雷顿森林会议
百度百科-罗斯福新政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