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油价调整时间-北京本地油价下调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怎么样
2.燃油附加税的相关报道
3.200分!!!北京现代汽车资料还有优缺点
4.汽油价格近期内还会上涨吗?
5.今日油价开启调价窗口:上涨与搁浅概率并存,下班后加满最保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怎么样
中国石油大学就业情况好,而且这所大学,还基本上都去很多大型的石油公司,比如说中石化,中石油,唯一一点不好的,也许是这所学校分配的学生大部分都去比较偏远的地方,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叫学石油的都是黑人,因为你在校园里学成之后,然后去了工作地方等到你在参加同学聚会的时候,也许你就晒了,你的皮肤就变黑了,成了一个黑人了,在说明石油大学毕业生的条件还是相对来说比较艰苦的吧。
中国石油大学在昌平校区,由北校区和南校区,我在北校区读石油工程专业,今年大二了,可以说这个专业还是很一般的,他们都说这个专业不好就业,其实就目前来看看我的学哥学姐们就业也没差哪去,有很多都去了中石油中石化。
学校的面积还是挺大的,而且设施很齐全,有网球场,有体育馆,游泳馆,还有学生活动中心。离得都挺近,而且周末的时候我一般喜欢打网球,打网球就去学子餐厅去就餐。怎么样?学子餐厅这个名字挺洋气的吧,莘莘学子。而且学校还有很多其他少数民族的餐馆,比如说川菜,鲁菜啦等等,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其实这个学校和山东的那所石油大学差不多。这学校出名也就出名在北京了,所处的位置是北京,也就是地以稀为贵吧。一般情况下,报考石油大学的大部分都是男生,可以说女生就已显得比较稀罕了,现在我在上高中的时候,我们学校就有两个上石油大学的那一个去了华东石油大学,山东的那个。去那个石油大学也就是奔着好就业来的,其实上完大学不都是为了参加工作吗?如果说你想找一个比较好就业,而且工资还比较凑合着学校的话,那么你就来石油大学吧。
燃油附加税的相关报道
北京控制车辆措施将出台
2008年底前,北京市加快出台新增机动车总量控制、停车收费措施,资源性产品价格将进行调整。
2008年9月,有媒体报道,北京拟定了一系列交通新政,包括限量发放车牌照,每年限发车牌10万个。目前,有关政策还在研究中。一些经销商告诉记者,他们猜测,北京实施汽车牌照总量控制恐怕不外乎两种操作方式:
一种方式是每月发放一定数量的牌照,然后买车的消费者进行摇号,摇中即可以当月买车,否则顺延下月继续。另一种方式是采用上海的做法,每月以拍卖的方式发放牌照,这意味着,牌照将是有价资源,消费者将来买车要付额外的牌照费用。
国内油价 年内有望下调
本周一,美国基准原油期货收盘跌破55美元,创下2007年1月29日以来最低收盘纪录。国际油价已跌破每桶55美元,我国目前成品油批发价和零售价换算成国际油价是每桶85美元至90美元。
业内人士预计,本月国内油价下调的可能性很大。“由于国际能源需求放缓,所以国际油价还有空间继续下跌,但不会跌破30美元。”商务部市场运行调控专家、北京工商大学贸易经济系主任洪涛教授分析说。
北京打车燃油附加费涨至三元
市发改委昨日表示,近年来随着国际原油价格频繁大幅波动,国内成品油价格相应多次调整。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提高成品油价格的通知》要求,3月20日零时起汽油价格每吨提高600元,本市93号汽油最高零售价达到8.33元/升,出租车燃油成本有所增加。为妥善缓解出租车运营压力,北京市在落实中央关于燃油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同时调整燃油附加费标准,以确保出租车行业正常运营。按照新的标准,3月31日起,北京市调整出租车燃油附加费标准,乘坐距离超过3公里的乘客燃油附加费标准由2.00元/运次调整为3.00元/运次,乘坐距离在3公里以内的乘客不收取燃油附加费。
市有关部门表示,成品油价格调整后,北京将严格执行国家规定,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价格不作调整。
2012年11月16日,北京92号汽油最高零售价再次下调。根据此次油价下调幅度和影响,按照本市出租车燃油附加费调整要求,北京将于2012年12月5日起,降低出租车燃油附加费标准,乘坐距离超过3公里的乘客,燃油附加费下调至2.00元/运次。今年以来,本市燃油附加费随油价波动已进行了2升2降的动态调整。乘坐距离在3公里以内的乘客不收取燃油附加费 。
市发改委表示,燃油附加费调整后,将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查处不执行降价政策等价格违法行为,确保降价政策实施到位。
200分!!!北京现代汽车资料还有优缺点
以下是个人观点,欢迎大家相互讨论
让我们先从索纳塔说起,的确在上市之初索纳塔赶上了一个好年头,汽车行业井喷,可以说但凡造得出车就有人买(公务车市场只占索纳塔销量的很少一部分,跟其他同级别车一样,难道南北大众,本田,丰田在其企业所在地就不销售的公务车吗?原贴作者拿公务车说事是不是太不厚道了,北京地区用北京现代的公务车,上海地区用上海大众或通用的公务车,太正常不过了吧。中国现在哪里没有地方保护主义啊?你说说看),各各轿车厂家在那两年都赚得盆满钵满(没有索纳塔,就没有北京现代),也就是从那时起很多非汽车行业都往汽车行业里钻,如国内的企业奥克斯(后来退市了,还弄了一身的官司),波导,力帆,还有现在发展得不错的奇瑞,吉利等等。外资品牌也是大举入侵,主要表现在加大中国的投资力度方面,建新工厂,投入更多的车型。经过这3,4年的发展,现在中国的汽车行业竞争相当激烈,各大主流汽车企业都把最新款车型拿到中国生产,老款车型竞争力及销量下降很正常,索纳塔在几乎没有改款升级的情况下能取得现在的成绩已经是很不错的了,你还能在要求它什么?。
再说伊兰特,我觉得中国汽车市场应该感谢伊兰特,它的出现让该级别车辆的销售价格更加合理化,让更多的中国消费者得到了实惠。在伊兰特上市之前,该级别是凯越的一枝独秀,1.6升手动档14.98万,1.8升自动档17.98万元,不要吃惊,这就是当时凯越的售价,而且以这个价格凯越都是供不应求呢。伊兰特上市时的售价为1.8升手动档15.6万,1.8升自动档16.68万元,而且配置还比凯越高很多(顺便问一下原贴作者,在你的文章里拿伊兰特的配置跟索纳塔比个什么比啊,都不是一个级别的车,根本没有可比性,难道你在考虑买桑塔纳的时候拿它的配置跟帕萨特比啊?我真服了你了,不懂就不要瞎说),伊兰特之所以卖得好是凭借着当时的高性价比,使得上市当年累计销量就突破10万辆,击败凯越成为该级别销量冠军。也正是因为当时该级别车市如此大的诱惑力导致各大厂商争相进入,如后来的福美来、307、福克斯、颐达骐达,大家拼配置,拼价格,时至今日,伊兰特最高售价从16.68万降到现在14.18万,凯越最高售价则是从17.98万降到现在的13.18万,竞争的相当惨烈。还要再问一下原贴作者,捷达在中国生产多长时间了?快20年了,在国外早停产了,速腾是最新一代的捷达,上一代是宝来,三世同堂也就是在中国才能出现了。而且毫不夸张地说,现在随便个企业,甚至小作坊都能生产出捷达的配件来,它的成本和技术含量很低,(塌屁股的捷达满大街都能看到吧?)外形又没有竞争力,仅有的优点就是皮实耐用,维护成本低(在汽修市场你几乎找不到他的原厂配件),这种老掉牙的车型他不卖7万谁买啊?伊兰特如果在不换代的情况下生产10年也照样能卖到7万,可那样的话有意义吗?你以为一汽大众现在会因为捷达一个月还能卖一万多辆(4月份据说是19000多辆,占据了一汽大众销量的半壁江山)而感到很高兴吗?它的利润已经相当的低了,加上几乎没有售后配件的收入,我不认为一汽的人能高兴得起来,顶多是脸面上风光而已。毕竟没有利润,企业久不会更好的稳健的发展。我认为追求利润求发展但采取措施不是很恰当才是北京现代销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后面再进一步分析。再说一下海马二代,注意我的用词,不是海南马自达323,因为它已经算是一个自主品牌了,即便只是换了一个壳子。换成自主品牌后,就至少省了所谓的技术转让费等等之类的,成本下降使其有了降价空间,换成海马标志后消费者在考虑购车时必定会多少存在疑虑,毕竟不再是以前的马自达了,让人感觉上就是降了一个档次,降价竞争在所难免,但就不知道他的利润率怎么样了?希望它不是跟一汽一样,只赚回个脸面。所以不要拿捷达和海南马自达323与伊兰特作对比,凯越才是伊兰特的对手好吗。说到这确实佩服通用,在凯越热销的状况下迅速推出凯越HRV以及旅行款,扩展了产品线,增强了凯越的生命力,进一步提升了凯越品牌的影响力,保证了凯越的长盛不衰,通用的营销手段确实很值得学习。伊兰特销量下降与其产品线单一有一定关系,虽然今年推出了5门伊兰特,但其外观,内饰,车长,车重与三厢伊兰特没有太大差异,不像凯越HRV那么小巧时尚。(不得不在提问一下原贴作者,谁说5门伊兰特销售价格比三厢款高出近两万元,说话要负责,同为1.6升手动豪华,三厢伊兰特售价11.48万,5门伊兰特售价11.18万,即使算上三厢目前的优惠的6000左右,也基本就是个平手,何来2万之差?)而且个人感觉5门车目前在中国市场似乎还不太适合,还是纯的两厢车更好一些。像凯越HRV那样去掉了后屁股,车重减轻不少,相应油耗更低(在高油价的现在这点相当重要),车价也能便宜一些,还有就是现在的消费者更加年轻化,时尚与实用兼顾,两厢车灵巧方便,上下班代步足够了,后备箱的使用率能有多高呢?我觉得这才是目前中国消费者已经开始更多的选择两厢车的原因,而且随着中国汽车消费市场逐步成熟,两厢车销量会进一步提升。欧洲目前两厢车的销量就占总销量一半左右,中国目前只有五分之一左右。伊兰特销量下降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推出07款伊兰特,降低了部分配置,可售价保持不变。推新车没错,但降配不降价甚至提高售价(老款伊兰特曾最高优惠1.5万左右,推新款后目前好像只优惠6000左右,应该是为了保证利润才这样的吧)那中国消费者可是不会买账的。目前行业里的普遍做法是在推出新车时都是增加配置,销售价格与原来保持一致甚至更低以保持其竞争力。07款伊兰特降配在外观上主要体现在基本型由以前的铝合金轮毂变成现在的钢轮毂,可能有人就说了,其他竞争车型凯越,颐达骐达的基本型也是钢轮毂啊,我们伊兰特与其配置一样销售价格更低,还是有竞争力啊。那你们可就错了,大多数消费者可不会横向的去对比07款伊兰特与凯越,只会纵向的去对比07款伊兰特与老伊兰特(这可能是目前中国汽车市场不够成熟的表现之一吧?)你比以前减配置了,为什么价格不降?当年伊兰特成功就在于高性价比,现在通过对比竞争车型,为了降低成本,保证利润,降到跟人家一个配置,价格又不是差很多的情况下,竞争力自然下降了,销量下滑在所难免。还有一个就是个人感觉07款伊兰特改款不是很成功:后保险杠改的挺好,加了两个现在比较流行的反光罩,显得整车比较厚重。前脸改的实在不敢恭维,感觉还没以前好呢,怎么瞅怎么像夏利。当然,这次07款伊兰特增加深色内饰车型,我觉得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性,虽然浅内饰看着比较温馨,比较符合中国人内敛的性格。可长期使用它可不禁脏啊,而且脏了以后很难看,还不容易清洗,需要经常保养可那也是要花银子的呀。深色内饰应该是将来的发展趋势,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这块市场的份额会越来越大的。再说说御翔吧,它的销量真的是挺差劲的,但车确实是好车,开过的人都知道,这里也就不多说了。销量不好个人感觉主要是品牌以及内外饰设计上。品牌上的劣势在一段时间内是很难弥补的,同等配置,御翔比竞争对手便宜2万多,即使这样在销量上也没有太大起色,在中国20万以上级别的公务车竞争就是这样,高性价比起的作用不大。不像10万以下甚至10~15万级别,消费者对品牌看的不是那么重,经济实用才是主要的,20万以上级别公务车市场可就不一样了,对中国消费者来说可是面子问题啊,品牌很重要,在品牌的基础上,外形一定要大气,个人感觉国产凯美瑞的成功与其外形设计有很大的原因,它的前脸设计简直就是无懈可击,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口味,被丰田称为凯美瑞亚洲版(丰田在美国推出的是北美版),如果国内引进的是北美版可不会有现在这么好的销量了,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去网上看看北美版新凯美瑞的外形,那纯粹是为美国人设计的家用轿车,这也就引申出了御翔为什么在北美卖得好,在国内卖得不好的一个原因:在美国御翔凯美瑞雅阁竞争的是私家车领域,它比的是实用价值,而不是中国商务车领域比的脸面问题,所以在中国公务车市场外形上御翔外形上已经输了竞争对手一筹(尽管07款御翔在外饰上的一些改动:前散热器格栅由单横道改成三横道,显得比以前厚重一些;然后前大灯反光照改成了比较流行的银色,显得更晶莹剔透;名字改回索纳塔,以沿用其品牌影响力。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内饰设计上:中控台方里面最喜欢的是雅阁,感觉像坐进太空舱一样,反正我第一次坐进去是这种感觉,呵呵!不喜欢御翔的中控台,CD机与仪表台很不融洽,像是硬生生的嵌在仪表台上似的,感觉它不属于这个仪表台。还有就是空调面板设计的像是一个笑脸(个人感觉啊,呵呵,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观察一下),这种设计我想对于北美的私家车市场来说还可以,但对于御翔在中国所竞争的公务车市场来说显得很不严肃,缺少商务气息,又输了一筹啊(尽管07款御翔在内饰上的一些改动:为了适应潮流,增加了桃木内饰;并且还推出了深色内饰供大家选择,赢得了一部分市场)。内外饰综合设计相比之下小日本在这方面应该是做了更多的市场调查,他们太了解中国消费者以及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了,知道中国人需要什么样的车?这一点值得所有的厂家去学习(这不表示我赞同小日本只重外表,不重内在品质,而是想说在设计营销方面多学习,把好车卖出好价好销量才是重要的)。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对品牌的看重程度也将不仅仅集中在中高档车型上,会逐步延伸到更低级别的车型,未来中国汽车市场对现代以及其他汽车厂家的考验将更加严峻,现代以往在海外的策略(高配低价)需要加入中国特色,因为这里是中国市场,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市场,而且以经不是两三年前现代所认识的中国市场了,要想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还要做很多的努力。
雅绅特目前的状态呢我觉得应该是市场自由选择的结果。在推出之际,瞄准的竞争对手是威驰,飞度等等,当时订的价格跟这两款车比起来可以说是很有竞争优势的,而且当时4轮盘刹在那个级别里独一无二,争得了不少眼球。但我个人认为广大消费者不是这么看和这么比的,更多消费者对北京现代的印象应该是伊兰特的那种高性价比,想着雅绅特比伊兰特低一个级别,价格应该比较便宜(就像前面提到的,消费者只是纵向比,而不是横向比)因此在车没订价之前,受到很多消费者的追捧。价格一出,退订单者无数,1.4升自动标价10.48万,要知道这个价格在当时可以买到伊兰特1.6升自动舒适型了(有疑问的话可以去查查当时伊兰特售价),同一个价格,同为自动档,为什么不买更高一级别的伊兰特,那0.2升的影响能有多大?我想这就是当时更多消费者不选择雅绅特的主要原因。定那样一个价格,让消费感觉就是1.4升的伊兰特,雅绅特和伊兰特根本没有拉开消费者想象当中的那种差距。销量的下滑导致了几个月后的“降价门”,对北京现代的品牌形象又是一次打击。说到“降价门”,觉得北京现代挺冤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别的厂家基本都是暗降(4S店价格优惠,指导价格不变),而北京现代是明降(官方指导价下调),这就使得很多消费者把所有的矛头、注意力、不满啊都指向了北京现代(反正我觉得挺不公平的)。言归正传,07款雅绅特销量进一步下降的原因跟07款伊兰特差不多,通过对比竞争车型(乐风,飞度),4轮盘刹改为前盘后鼓等等等等等(具体不细说了),价格不变(雅绅特价格总被认为偏高,其实这只是基于其成本高的原因,采购部门应该比我有发言权吧?),消费者哪里会买账啊?当然,07款雅绅特新推4个车型,将市场更加细分化,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性和针对性。但比起之前的说到的那些不足来看,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
最后说说途胜,途胜从推出以来,凭借着时尚的外形,高性价比,一步一个脚印(陆续增加手动时尚型型和2驱自动舒适型),走得很稳,能取得现在的销量(4月销量接近4000,千万不要拿这个数字跟伊兰特比,在国内SUV领域,这个数字表明的就是霸主地位)我觉得很正常。途胜推出前,这个级别只有本田CRV和三菱欧兰德,CRV凭借着品牌优势以及很好的定位可以说是完胜欧兰德(个人感觉欧兰德在外形设计上太超前了,太个性了也不好),在中高级SUV市场独树一帜。途胜的推出给其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我觉得主要就是赢在高性价比上,正如原贴作者所说,这个级别目前缺少竞争(通用正在准备引进一款该级别SUV,以对抗途胜和CRV),谁的产品好,价格合理就选择谁,品牌因素影响比较小,从而使途胜赢得了市场的青睐。最近新CRV的推出对途胜又是一个考验,外形及内饰设计上比老款有很大提高,很有竞争力。而且我感觉CRV所提供的2.0和2.4排量更适合着市场。途胜最高配置的2.7V6我感觉高了一些,选择这个SUV车型的消费者毕竟是私人用户居多(喜欢大排量的发烧友只占少数),油耗肯定是个问题,2.4排量应该已经足够了,不知道以后御翔的2.4发动机可否移植到途胜上来(个人理论知识有限,只是单纯的一个想法)?如果能行的话我想途胜的销量还会进一步上升。在多说一句,我觉得途胜买来了不进行改装真是浪费了,我不知道大家是否看到过加了大包围的途胜,我的感觉那就是完美,太好看了简直。4S店在推销途胜时真应该好好宣传这方面,这是途胜很大的一个优势。
补充说一下对以后北京现代推新车(包括全新车型以及改款车型)时的一些建议及看法:不用追求全球同步上市什么的(御翔在引进时就感觉有些仓促,当然了,在那个时候那个级别市场的吸引力很大),多做半年的市场调查,深入研究中国消费者当前的消费心理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提供恰当的配置(必须避免以后改款时减配的做法,只能增不能减),设计方面融入中国特色,甚至推出只针对于中国市场的车型。
基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暂时先写到这了,对原贴作者文章后面所提的观点还是有很多想法
汽油价格近期内还会上涨吗?
随着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的不断攀升,国内的汽油价格近期会否上涨,上涨空间还有多大?记者在北京市各大加油站调查时发现:大家普遍认为汽油价格还会上涨,但至于涨多少,并没有一致的看法。
汽油价格仍然会涨
“只要开车,汽油价格涨到多少都得加”,北京市民王雨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他觉得目前的价格已经够高了,再涨可能就要选择改坐地铁了。
朝阳区的个体车主高长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虽然现在汽油价格有点高,但像他这样一般的家庭条件,目前还勉强可以承受。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研究员童莉霞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我国的价格机制等因素,油价调整总是晚一个月,现在国际油价涨了,国内油价也会随之调整。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经济师牛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指出,汽油价格还存在上调的可能性。一是因为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已经突破70美元一桶。二是国内油价倒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另外,单纯就汽油价格看,短期的调价会很温和,以百分之几的小幅度调整,大幅调整的可能性不大。
上涨多少说法不一
记者从北京市朝阳区中国石化集团永发加油站了解到,目前油价为:90号汽油3.99元每升、93号4.26元每升、97号4.54元每升、0号柴油4.04元每升。目前的汽油价格是今年7月份刚刚调整的,未来汽油价格会上涨多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加油站站长告诉记者,汽油价格,特别是93号的可能会涨到4.5元每升。
中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朱汪友在电话中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对此不便发表意见。
牛犁也认为,每升汽油可能会上涨2到3毛钱。牛犁还表示,国家在现有价格基础上多调两次的可能性也存在的,这要看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如果原油价格持续在现有的价位上,国内汽油价格也会上涨;如果在近期几个交易日,油价很快回落,影响国内汽油价格的可能性就不大。
“我个人感觉每升可能会涨到5块或6块钱,这个价位还可以接受。”童莉霞说。
采访中,专家们认为,从中国的实际看,如果成品油价格完全和原油价格保持同等上涨幅度,国内可能承受不了。而如果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差别幅度太大,容易给市场带来很多麻烦,会有很多投机等不合理现象出现。所以要解决汽油价格偏高问题,首先要解决油价倒挂问题。同时,从环保角度,提倡全民节约用油。
今日油价开启调价窗口:上涨与搁浅概率并存,下班后加满最保险!
端午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6月28日,今日24时),国内油价将开启新一轮调价窗口。此前,本轮平均国际原油价格已经突破40美元/桶,不过近期国际原油再次出现轻微下跌趋势,截止6月28日0时,国内十个工作日计价周期第10天,国际综合油价重新跌回40美元/桶“地板价”以内。
由于尚不清楚国内官方测算的均价能否超越40美元/桶,所以今天国内油价上涨和搁浅调整的可能并存。当然,就算今天最终国内油价做出上涨调整,在扣除原油均价40美元以下部分后,上涨的幅度也是很有限的,预计每升汽油涨幅不过几分钱。
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次上涨还要追溯到2019年12月30日,当时国内油价汽柴油零售价分别上调235元/吨和230元/吨,至今已有181天没有过上涨调整。而上一次油价下调是在今年的3月17日,当时92号汽油每升下调0.8元,使全国所有地区的油价都降入“5元时代”。值得一提的是,从3月31日24时的调价窗口开始,随后的6轮国内油价调整均因为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桶而搁浅。
国际方面,从5月开始,国际油价曾连续6周上涨,6月中旬有过短暂下跌后,上周美布两油又再次大涨9%。本周一油价再度延续涨势。截至本周五工作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23美元,收于每桶38.49美元,跌幅为0.59%。8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03美元,收于每桶41.02美元,跌幅为0.07%。
有消息人士认为,今年二季度全球新冠疫情增速登顶后,三季度有望得到缓解,各国复工复产和经济水平将进一步向好,加上正值美国的汽油消费旺季,将有利于原油需求的回升。
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历11次调整,其中8次搁浅、3次下调,汽、柴油价格分别累计下调1850元/吨、1780元/吨。以北京地区为例,当前92号汽油市场价格为5.5元/升,95号汽油市场价格为5.86元/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