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港金银贸易场成立一百年了吗? 听说是1910年建立的

2.什么会影响金价

3.黄金基本面分析

香港金银贸易场成立一百年了吗? 听说是1910年建立的

80年代国际金价_80年代黄金价格克价每克

对!

香港金银业贸易场(以下简称本场)成立於1910年,当时称为〔金银业行〕,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後(1918年)才正式定名〔金银业贸易场〕及登记立案。组织与规模不断成长扩大,以至今日,建立了恒久的基业。

创立本场之前贤,皆为当时之找换店及经营各埠汇兑之银号东主或主事人,战後出任本场***的何善衡先生、何添先生、伍絜宜先生、梁季彝先生、董仲伟先生、马锦灿先生等皆为香港各大华资银行的创办人。九十四年前,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後,香港流行买卖碎金碎银,後发展为钱银台,再演进为银号,至现代的银行,本场纯为顺应钱银业的发展而创立。因此之故,本场虽以金银买卖为主要业务,但战前还有〔八九〕大金、银元大洋,战後还有美钞、日元、西贡纸、菲律宾披索和墨西哥金仔等买卖,与金条买卖同时在本场双边进行。至1960年,由於美钞现货交收困难而时停时复,终以交收闲静而於1962年正式停顿,祇馀金银交易以迄於今。

九十二年来,金银业贸易场凭著严密而有效的规章制度、从业人员的信守精神,虽然不断遭受到各方面的挑战,在香港黄金巿场巍然屹立扮演重要的角色,为本地及国际投资者、金商,提供了一个具有连续性(Continuity)、流动性(Liquidity)及深度(Depth)的黄金巿场,可以让大家充份利用黄金作为投资、投机、对冲和套戥的对象。

本场创立至今,除1941至1945年,因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而关闭外,其馀时间,均依照章程营业,为投资者服务。最值得本场自豪者厥为 1980年1月,蘇联挥军入侵阿富汗,金价於1月18日创历史高价,每両达港币$4,855.00,惟於同月23日巨幅下挫,最低见港币$3,590.00,数日间高低价相差达$1,200.00,当时全世界主要金巿,悉数停板,独本场制度健全,应变有方,是全球惟一照常开巿的金巿。

1983年2月初,由於石油降价,美国联邦储备局收缩银根、利息高企等因素关系,金价一度大幅波动,美国、新加坡等金巿先後停板,惟本场仍继续开巿,如常买卖。基於上述两例,投资者对本场之连续性可以绝对信赖。

就流动性而言,投资者如拟将手上的金条兑换为现款,或将持有的投资平仓结算,数十年来都顺利进行,并无投诉。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本场於1970年1月15日为了把945K金改回99作为标准,以符合首饰之需要。当时本港巿民所存之945K金超过10万両以上,本场行员一律按照945与99之成色比例,十足收回,未有发生任何纠纷,由此可见,本场金集团成员之信用昭著,及本场金条流动性之高。

就深度而言,虽然本场因为黄金价格波动而有交投兴旺或淡静的不同时期,但是在八十年代初,金巿兴旺时,本场每日成交多逾200万両,历史证明,本场行员实力雄厚,旺巿时,要处理大量的买卖,并无问题。

我们转换另一角度,从国际性因素来看本场。香港开埠至1939年,黄金进出口及买卖都是不受限制的。1939年,由於香港加入英镑区,要实施外汇管制而黄金的进出口也在管制之列,所以战後外国黄金进入香港是经过一个独特的途径,这途径是将外国的黄金运至香港时即由一众多洋行组成的专营公司转口到澳门的王安行,再由澳门以私人各种不同方式带回香港。这情形直到1974年1月1日香港政府撤销所有对黄金进出口的限制才告改变。

商人恢复直接办运黄金,对际金融中心地位提高有莫大好处。事实上1974年後,伦敦和瑞士的金商陆续来港开设办事处,扩展他们的业务,黄金的进出口及转口和本场的业务,在随後几年都取得飞跃的发展,至1980年初达到顶峰。

香港巿场可以在国际金巿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原因是多方面的政治稳定、贸易自由、尊重私有产权、法治基础深厚,而交通运输便利、通讯设备先进、金融体系健全、监管制度严谨等等都是重要的因素。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要指出的是香港位於亚太区,因为时差的关系,填补了纽约收巿後,伦敦未开巿前的一段时间真空,方便国际投资者继续在香港买卖,或进行对冲或套戥等活动。国际性的黄金买卖全日24小时在欧美及亚洲地区不断进行。

长久以来,本场与香港政府都保持一个互相尊重而又合作的关系。香港政府对商贸发展奉行积极不干预政策,本场实行自律,严密约束行员,数十年来,无论本场与行员、行员与行员或行员与投资者之间,可说纠纷甚少,如果不幸发生,亦可大家协商,予以解决。历年来政府官员及社会人士均对本场之自律成功赞誉不已,本场亦不敢自满,时刻自励改进,长期与财政司及财经事务局保持密切联系,遇有重大改革,必先徵求政府意向,方始实行。

本场是一个将现货及期货结合为一的巿场,既有现货交收,但又可通过支付仓费,延期交收,因而产生期货的功能。这套独特的买卖制度,交易运作是我们的先贤数十年前殚精竭虑创造出来的心血结晶,经过数十年的风波考验,证实运作良好,如黄金般的有恒久价值。

本场买卖的黄金纯度有两种,分别是纯度99%、重量为5金衡両的金条(称99金)及纯度99.99%、重量为1公斤的金块(称公斤条)。九九金的交易单位为100金衡両(1金衡両相等於37.429克或1.2033金衡安士),最低价格变动为5角,而公斤条的交易单位为5公斤,最低价格变动为1分。所有黄金买卖是以港元报价及结算,为方便国内的投资者,公斤条同时提供以上午及下午公价为基础的人民币报价。

以下是交易制度的简介,行员或其出市代表於交易大堂内以粤语公开叫价,辅以手号进行买卖。这种买卖方式,在外国称为 Open Outcry,现在部份主要的期货市场仍然采用这方式交易。本场买卖一周五天,星期一至五分早、午市,时间为上午九时正至中午十二时卅分;午市则为下午二时卅分至五时正。当买卖双方交易後,於十五分钟内,沽方负责填写交易票据,交买方确认後再交予本场结算部登记交易及更新每名交易行员的存欠仓,以控制风险。每市完毕,本场会对所有交易作中介结算,然後把结算结果交予指定结算银行,每日上下午釐定公价(作结算用),公价的订定依随釐定时的市价,99金以5 元的整数计,公斤条以5分的整数计。

所有行员的买卖合约价与公价对比而入帐结算差额,盈亏皆与本场相对清结。所有营业行员均须在指定的同一银行开设帐户,以利结算。早巿在下午已结算清楚,午巿则在晚上。

我们上面说过本场是期现合一的巿场,它的原理是这样的,贸易场的买卖虽然以现货为基础,即日平仓交收为原则,但我们有一套交收仓费的制度,可以将现货交收延迟至翌日,甚至无限期递延,直至平仓为止,因而发挥期货的功能。仓费是每日早上11时正(99金)及11时15分(公斤条)在巿场公开议定的,届时有意交收现货金条行员分别登记上板,由现货供求决定是日的仓费。

仓费的釐定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1)黄金的供求及(2)港元利率的高低,如果现货黄金需求(认收)较供应(认交)数目为大,收取黄金的买家可向要求延期交出黄金的沽家索取仓费,以作补偿,即由持好仓者收取仓费,持淡仓者付仓费,行内术语称为〔高息〕或〔加仓费〕,同一道理,由持淡仓者收取仓费,持好仓者付仓费则称为〔低息〕或〔低仓费〕。如果认交与认收实金数目相等,买卖双方均无异议时,仓费便作订定论,假如买卖双方都不用付息的话,行内称为〔平息〕。

关於风险管理方面,主要透过两项措施,第一是设立保证金制度。每一行员的信用额目前是1,000両或75公斤,在这范围内免付保证金,否则每100 両须付保证金港币7万元及每5公斤付保证金港币9万5千元予本场。信用额両数及保证金银码均随金价波幅由理监事会随时调整,以平抑风险。记得80年初旺巿时,每百両保证金高达港币16万元。因为有这个机制,所以贸易场於历次黄金风险潮中均能履险如夷,平安渡过。

另外一项重要的措施是折价停板,根据本场章程,金价上落价位与前巿公价比较,每百両相差达到港币400元(公斤条:每克港币10元),即需实行折价。举例而言,依目前保证金标准,上巿公价为3,500元,现巿於未定公价前已上升至3,900元或下跌至3,100元,任何一种情况都需要实行折价,而折价与一般巿场升跌停板差不多,本场依例需由理监事会通过公布执行,宣布公仓买卖停止,以折价价位为公价,立即登记上板交收现货,议订仓费,所有公仓买卖,一律以公价折实,作为了结,并照公价交收,折价後需隔两巿时间,然後才可以复巿,买卖需要从新开始。

什么会影响金价

黄金的供求关系

由于黄金兼具商品、货币和金融属性,又是资产的象征,因此黄金价格不仅受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对经济、政治的变动也非常敏感,石油危机、金融危机等都会引起黄金价格的暴涨暴跌。此外,投资需求对黄金价格的变动也有重大影响。

国际黄金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长期走势。

从历史上看,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国际黄金价格基本比较稳定,波动不大。国际黄金的大幅波动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才发生的事情。例如:1900年美国实行金本位,当时一盎司20.67美元,金本位制保持到大萧条时期,1934年罗斯福将金价提高至一盎司35美元。1944年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是一种“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由于这种货币体系能给战后经济重建带来一定积极影响,金价保持在35美元,一直持续到1970年。

近30年来,黄金价格波动剧烈,黄金价格最低253.8美元/盎司(1999年7月20日),最高850美元/盎司(1980年1月18日)。1979年低至1980年初是黄金价格波动最为剧烈的阶段。1979年11月26日(据NYMEX期货价格)价格为390美元/盎司,而不到2个月,1980年1月18日,黄金价格已涨到850美元/盎司,成为30年来的最高点。而随后在一年半时间内,价格又跌回400美元之下,并且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价格基本都在400美元以下,尤其是300-200美元之间维持了相当长时间,300美元以下的价格就持续了4年,从1998年1月至2002年3月。从2002年3月底黄金价格恢复到300美元之上,2003年12月1日重新回到400美元,2005年12月1日价格突破500美元/盎司,2006年4月10日突破600美元/盎司,2006年5月11日达到近期的最高点723美元。

造成黄金价格剧烈波动的诱因是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1973年,尼克松政府宣布不再承诺美元可兑换黄金,金价彻底和美元脱钩并开始自由浮动。从此,黄金价格的波动最大程度地体现了黄金货币和商品属性的均衡影响。

由于黄金有国际储备功能,黄金被当作具有长期储备价值的资产广泛应用于公共以及私人资产的储备中。其中黄金的官方储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目前全球已经开采出来的黄金约15万吨,各国央行的储备金就约有4万吨,个人储备的有3万多吨。因此,国际上黄金官方储备量的变化将会直接影响国际黄金价格的变动。上个世纪70年代,浮动汇率制度登上历史舞台之后,黄金的货币性职能受到削弱,作为储备资产的功能得到加强。各国官方黄金储备量增加,直接导致了上世纪70年代之后,国际黄金价格大幅度上涨。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各中央银行开始重新看待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作用。中央银行日渐独立以及日益市场化,使其更加强调储备资产组合的收益。在这种背景下,没有任何利息收入的黄金(除了参与借贷市场能够得到一点收益外)地位有所下降。部分中央银行决定减少黄金储备,结果1999年比1980年的黄金储备量减少了10%,正是由于主要国家抛售黄金,导致当时黄金价格处于低迷状态。

近年来,由于主要西方国家对黄金抛售量达成售金协议——《华盛顿协议(CBGA1)》,规定CBGA成员每年售金量不超过400吨,对投放市场的黄金总量奢定了上限,同时还有一些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在调整它们的外汇储备——增加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比例。

其他影响因素

(1)世界主要货币汇率

美元汇率是影响金价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黄金市场价格是以美元标价的,美元升值会促使黄金价格下跌,而美元贬值又会推动黄金价格上涨。美元强弱在黄金价格方面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但在某些特殊时段,尤其是黄金走势非常强或非常弱的时期,黄金价格也会摆脱美元影响,走出独自的趋势。

美元坚挺一般代表美国国内经济形势良好,美国国内股票和债券将得到投资者竞相追捧,黄金作为价值贮藏手段的功能受到削弱;而美元汇率下降则往往与通货膨胀、股市低迷等有关,黄金的保值功能又再次体现,在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加剧时往往会刺激对黄金保值和投机性需求上升。1971年8月和1973年2月,美国政府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在美元汇价大幅度下跌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作用下,1980年初黄金价格上升到历史最高水平,突破800美元/盎司。

回顾过去20年历史,美元对其他西方货币坚挺,则国际市场上金价下跌,如果美元小幅贬值,则金价就会逐渐回升。过去十年金价与美元走势存在80%的逆相关性。

(2)石油供求关系

由于世界主要石油现货与期货市场的价格都以美元标价,

石油价格的涨落一方面反映了世界石油供求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美元汇率的变化,世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石油价格与黄金价格间接相互影响。

通过对国际原油价格走势与黄金价格走势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国际黄金价格与原油期货价格的涨跌存在正相关关系的时间较多。

(3)国际政局动荡、战争

国际上重大的政治、战争事件都将影响金价。政府为战争或为维持国内经济的平稳增长而大量支出,政局动荡大量投资者转向黄金保值投资,等等,都会扩大黄金的需求,刺激金价上扬。如二次大战、美越战争、1976年泰国政变、1986年“伊朗门”事件,都使金价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再如2001年“9.11”事件曾使黄金价格飙升至当年的最高价$300。

(4)其它因素

除了上述影响金价的因素外,国际金融组织的干预活动,本国和地区的中央金融机构的政策法规,也会对世界黄金价格的走势产生重大的影响。

基于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十分复杂,所以建议个人介入黄金交易要十分谨慎。

黄金基本面分析

目录:

1.黄金供求分析

2.美元与黄金

3.通货膨胀与预期年化利率

4.基本分析的不足与限制

黄金供求分析

20世纪70年代以前,黄金价格基本由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决定,国际上黄金价格比较稳定。70年代初期,黄金价格不再与美元直接挂钩,黄金价格逐渐市场化,影响黄金价格变动的因素日益增多,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供给:

金矿开采:

a.全世界近几年每年金矿开采量约2500吨左右,每年产量变动平稳.

b.全球已探明未开采的黄金储量约7万吨.只可供开采25年.

c.南非,美国等主要产金国产量下降, 勘探大型金矿可能小

d.开采一大型金矿正常程序一般需要7-10年时间.

e.1980年后长期跌势中,开采投入支出不断减少

对价格的影响:金矿开采受本身行业特性限制,对价格的敏感度低,价格的大幅上涨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反映到产量增加。

例子:1979-1980年金价爆涨,最高至850美元,但金矿开采量直到1981年都无重大改变,到了1983年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世界黄金生产的历史与现状: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局来看,19世纪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世纪。在19世纪之前数千年的历史中,人类总共生产的黄金不到1万吨,如18世纪的100年仅生产200吨黄金。到19世纪黄金生产跃上了新台阶,100年期间生产的黄金达到了1.15万吨,是18世纪的57.5倍,其中1850—1900年间就生产了1万吨。

进入20世纪后,总得来说,世界上黄金的生产总体呈上升趋势,分别出现过几次产量大增的现象。在1900年世界黄金产量每年300吨,在20世纪早期最高年份产量达到每年700吨、30年代最高产量年份达到每年1300吨、60年代最高产量年份产量接近1500吨,80年代世界黄金年产量突破2000吨,20世纪90年代至今产量总体还在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黄金产量还是比较稳定的,21世纪以来世界黄金产量平均稳定在2600吨左右。

虽然一些国家的黄金产量有所提高,如澳大利亚、秘鲁、印尼黄金产量都在增加,但是南非、美国等黄金生产大国的黄金产量在下降。另外,由于金矿产业投资周期长、开采成本高。从历史数据看,全球矿产金数量不可能快速增长。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几年世界黄金产量不会变化很大,依然比较稳定。

据科学家推断,地壳中的黄金资源大约有60万亿吨,人均1万多吨。但是,到为止,世界现查明的黄金资源量仅为8.9万吨,储量基础为7.7万吨,储量为4.8万吨。截止2005年,人类采掘出的黄金不过12.5万吨,约占总储量的六亿分之一,人均只有20克。

地球上的黄金分布很不均匀,虽然,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生产金,但是各国产黄金产量差异很大,各地产量却颇为不平均,其中2004年世界前10名产金国依次为:南非、美国、澳大利亚、中国、俄罗斯、秘鲁、加拿大、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巴布亚新几_亚。其中中国黄金产量近年来一直处于世界排名第四的位置。在2004年,南非、澳大利亚及美国产量分别占到世界总产金量的13.9%、10.6%、10.2%;而我国的产金量也达到8.6%。 世界每年矿产黄金2600吨左右,但是能达到这个产量是经过了人类几千年不断探索和努力的结果。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局来看,19世纪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世纪。在19世纪之前,人类社会的黄金生产力水平非常低,有人研究认为:在19世纪之前数千年的历史中,人类总共生产的黄金不到1万吨,如18世纪的100年仅生产200吨黄金。由于19纪一系列黄金资源的发现,使得从那时起黄金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在19世纪后半叶的50年里,黄金产量超过了这之前5000年的总量。

19世纪开创黄金生产新纪元的是俄国在18世纪中期乌拉尔山东坡岩金矿的发现,这个发现使俄国采金业开始复苏,不过当时产量不很高,40年后仅生产了2.6吨黄金,但这使沙皇看到了希望,从而加强了金矿资源勘探工作,在这之后的70年里,俄国又发现并开采了许多金矿,到1840年俄国的黄金年产量已经达到43.5吨,到1847年俄国黄金年产量占全世界年总产量的60%。但是俄国人所取得的这些成就同以后人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所取得的收获相比却有些相形见绌了。

1848年美国加州发现了黄金,很快就有数千人汇集在此处寻找金矿,第一年就生产了25万美元的黄金,第二年就增加了40倍,之后黄金产量逐年提高,到了1852年产量达到77吨,1853年达到93吨。

美国发现黄金3年后的1851年,在澳大利亚也发现了黄金,澳大利亚黄金产量也开始快速提高,1852年澳大利亚产金26.4吨,1853年年产金达到70吨。

之后是南非在1886年发现黄金,1887年南非的黄金产量仅有1.2吨,5年后增加了25倍,达到30吨,1898年达到120吨,居世界第一。一直到现在,南非总计生产了数千年来全世界矿产黄金总量的40%。

赶上19世纪黄金生产力大发展末班车的是加拿大。1896年两个探金者亨德森和卡马克在捕捞大马哈鱼时,在克朗代克发现了黄金,从而诞生了一个新城市——道森市,这一地区的黄金一直开采到1966年。

总结19世纪世界黄金生产历史,可以看出:18世纪的100年间全世界共生产黄金不足200吨,到19世纪黄金生产跃上了新台阶,100年期间生产的黄金达到了1.15万吨,是18世纪的57.5倍,其中1850—1900年间就生产了1万吨,也就是说,19世纪后50年平均每年全世界产金200吨。

进入20世纪后,总得来说,世界上黄金的生产总体呈上升趋势,分别出现过几次产量大增的现象。在1900年世界黄金产量每年300吨,在20世纪早期最高年份产量达到每年700吨、30年代最高产量年份达到每年1300吨、60年代最高产量年份产量接近1500吨,80年代世界黄金年产量突破2000吨,20世纪90年代至今产量总体还在增长。

19世纪形成的世界黄金生产力分布的基本格局延续至今,19世纪形成的产金大国仍然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黄金产出国。自1980年以来,南非的产金量呈稳步下降趋势,尤其90年代以后,下降速度稍有加快,但其产金量仍居世界各国第一位;美国的产金量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状态,特别是自80年代后期起,已跃居世界第二位;而澳大利亚的产金量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产金量趋于稳定,变化不大。全球主要产金国有:南非、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中国。不过,百年来世界黄金生产格局也有一些变化,特别是美国、非洲黄金产量下降的同时,南美的秘鲁、阿根廷以及东南亚的黄金产量在显著增加,其中,拉丁美洲黄金产量已占到全球的14%。

虽然一些国家的黄金产量有所提高,如澳大利亚、秘鲁、印尼的黄金产量都在增加,但是南非、美国等黄金生产大国的黄金产量却在下降,特别是南非,其2005年的产量下降了15%,仅为300吨左右,这将使得全球的黄金产量难有提高。另外,由于金矿产业投资周期长、开采成本高,如果在一个地方勘探出黄金,按照正常的程序需要7-10年才能生产出黄金来,因为光地质探矿就需要2~3年,然后再做工程,开采矿石,再冶炼,最快也要4~5年。从历史数据看,全球矿产金数量不可能快速增长,未来几年世界黄金产量不会变化很大,依然会比较稳定。

目录:

1.黄金供求分析

2.美元与黄金

3.通货膨胀与预期年化利率

4.基本分析的不足与限制

美元与黄金

美元对黄金市场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美元是国际黄金市场上的标价货币,因而与金价呈现负相关.假设金价本身价值未有变动,美元下跌,那金价在价格上就表现为上涨.另一个方面是黄金作为美元资产的替代投资工具.实际上在2005年之前的几年,金价的不断上涨,一个主要因素就是美元连续三年的大幅下跌。

从近30年的历史数据统计来看,美元与黄金保持的大概80%的负相关关系,而从近十年的数据中,如下图,1995-2003年美元与黄金相关性的示意图,美元与黄金的关系越来越趋近于—1%。因此,我们在分析金价走势时,美元汇率的变动是一重要的参考。

美元指数:

通常我们分析美元走势的工具是美元指数,美元指数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情况的指标,用来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它通过计算美元和对选定的一揽子货币的综合的变化率,来衡量美元的强弱程度,从而间接反映美国的出口竞争能力和进口成本的变动情况。如果美元指数下跌,说明美元对其他的主要货币贬值。美元指数期货的计算原则是以全球各主要国家与美国之间的贸易结算量为基础,以加权的方式计算出美元的整体强弱程度,以100为强弱分界线。在1999年1月1日欧元后,这个期货合约的标的物进行了调整,从十个国家减少为六个国家,欧元也一跃成为了最重要的、权重最大的货币,其所占权重达到了57.6%,因此,欧元的波动对于美元指数的强弱影响最大。

美元指数权重:

欧元57.6

日元13.6

英镑11.9

加拿大元9.1

瑞典克朗4.2

瑞士法郎3.6

美元指数USDX是参照1973年3月六种货币对美元汇率变化的几何平均加权值来计算的。以100.00为基准来衡量其价值。105.50的报价是指从1973年3月以来,其价值上升了5.50%。

1973年3月被选作参照点是因为当时是外汇市场转折的历史性时刻。从那时主要的贸易国容许本国货币自由地与另一国货币进行浮动报价。该协定是在华盛顿的史密斯索尼安学院(SmithsonianInstitution)达成的,象征着自由贸易理论家的胜利。史密斯索尼安协议(Smithsonianagreement)代替了大约25年前的在新汉普郡(NewHampshire)布雷顿森林(BrettonWoods)达成的并不成功的固定汇率体制。

当前的USDX水准反映了美元相对于1973年基准点的平均值。到现在为止,美元指数曾高涨到过165个点,也低至过80点以下。该变化特性被广泛地在数量和变化率上同期货股票指数作比较。

下图即为美元指数和纽约期货黄金价格的对比图,从图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二者的负相关关系。

目录:

1.黄金供求分析

2.美元与黄金

3.通货膨胀与预期年化利率

4.基本分析的不足与限制

通货膨胀与预期年化利率

作为这个世界上唯一的非信用货币,黄金与纸币,存款等货币形式不同,其自身具有非常高的价值,而不像其他货币只是价值的代表,而其本身的价值微乎其微。在极端情况下,货币会等同于纸,但黄金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失去其作为贵金属的价值。因此,可以说黄金可以作为价值永恒的代表。这一意义最明显的体现即是黄金在通货膨胀时代的投资价值——纸币等会因通胀而贬值,而黄金确不会。以英国著名的裁缝街的西装为例,数百年来的价格都是五、六盎司黄金的水准,这是黄金购买力历久不变的明证。而数百年前几十英镑可以买套西装,但现在只能买只袖子了。因此,在货币流动性泛滥,通胀横行的年代,黄金就会因其对抗通胀的特性而备受投资者青睐。

对金价有重要影响的是扣除通胀后的实际预期年化利率水平,扣除通货膨胀后的实际预期年化利率是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实际预期年化利率为负的时期,人们更愿意持有黄金。

例子: 实际预期年化利率=名义预期年化利率-通货膨胀率。假设通货膨胀率=4%, 银行名义存款预期年化利率=3%, 实际预期年化利率=-1%, 100元存款一年后本息共计104元。104元 ?目录:

1.黄金供求分析

2.美元与黄金

3.通货膨胀与预期年化利率

4.基本分析的不足与限制

基本分析的不足与限制

投资者在进行黄金买卖之前,第一步要进行的就是基本面的分析。假如缺乏基本分析,投资者根本不可能知道市场的现状,了解不到金市是处于收缩还是还会有所增长;市场状况是否过热;现在应该入市还是离市;投资的资金应该增加还是减少;市场趋向如何,所有这一切的基本因素分析都是不可缺少的步骤。

但是黄金的基本分析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部分产金国家的资料难以获得或时间滞后

部分产金国家,并不情愿向国际公布产金数字,或者数字的公布有一定的滞后期,的数字只能是估计得来。所以当这些国家在套取外汇时,其市场的黄金数量,完全可能使市场产生震荡。基本分析在这方面的资料上,就显得有些不全面。

公开市场,需求数字很难精确

黄金供应的数字,只需要将主要产金国家的每年产量相加,便可获得较为有效的数字。。但是,需求方面数字的获得就较为困难。比如有的企业会将金币进行熔化,用于工业生产,从而使需求的数字含有重复计算的因素。所以,不可能用精确的数字来进行基本面的分析。

不能告诉我们入市的时机

我们经过基本面的分析以后,都知道金价是在大牛市阶段。但是哪一天介入呢?现在做多,可能后天价格就会低得更多。等到下星期再买,可能现在就是最低价。因此,基本面分析只能告诉我门黄金价格的大势所趋,而根本不能向我们提供入市的最佳时机。

捕捉不到的峰顶和谷底

即使是再大牛市阶段,金价也会有起有落。假如可以把握每一浪的走势,在高处吸纳、在低处沽出,获得的利润必然要比简单持有高得多。而基本分析,恰恰不能捕捉到这些细微的变化。正是基于基本分析只能分析市场的大势所趋,而不能解答市价起起落落的原因。因此除了在黄金买卖中要进行基本分析以外,还要通过技术分析来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