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油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油价下个调整日是哪天

3.油价再次暴跌!在经济不理想的情况下,会有哪些影响?

4.国际油价运动轨迹的六个阶段是什么?

5.为什么沙特、阿联酋、巴西等拒绝了美国要求,不同意增加石油产量?

国际油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油价会到15美元吗_油价会到15美元吗为什么

油价大幅下调的原因是全球经济衰退、美元处于高位、国际形势比较动荡,影响油价除了供需关系,还有地缘政治,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油价剧烈波动,难以预测,国际油价可谓是大幅降价。

自从进入2022年以来,国际油价水涨船高,国内油价在六七月份曾一度达到巅峰,逼近10元大关,经历十几连涨。但是随着美国调息等一系列政策的施行,未来的油价或将再次大跌!这不,好消息马上传来了,下面由我为大家具体说一说:

一、导致油价下跌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全球经济衰退

全球经济衰退,导致成品油消耗下降。通俗地讲,就是各行各业都比较萧条,对原油、成品油的消耗量降低,需求疲软,供大于求,势必会引来降价。

2、美元处于高位

导致国际油价承压下行,再叠加12月美联储加息概率较高,也对国际原油价格构成影响。

3、国际形势比较动荡

国际形势比较动荡,市场不确定性上升,对未来油价走势预期不佳,观望气氛较浓,也对原油市场不利。

国际油价可谓是大幅降价,过去三周之内,国际油价价格不断下跌,下跌幅度甚至已经超过了15%,美国的原油价格更是从顶峰的100美金一桶跌至84美元一桶。还有2023年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09美元,收于每桶86.88美元,跌幅为0.10%。

二、那么本轮油价下跌,主要受到哪些因素?首先分析大致有以下5点

1、是因为全球经济下滑严重,新冠肺炎的海外疫情继续恶化,导致经济活动显著放缓,石油需求大幅下降。

2、需求量变化莫测的今年的国际纷争局势,是导致2022年油价高涨的根本原因,一件东西达到最巅峰的时候它势必会褪去色彩回归平常。

3、沙特发动价格战,几大产油国表示要扩大生产,参与市场份额竞争。原油产量和库存的大幅增加进一步压低了油价。

4、沙特、俄罗斯、美国是全球三大原油出口商,俄罗斯更是欧洲等地的主要燃油原产地。凭借地域的优势,俄罗斯具备专门的燃油运输管道,从而缩减运输到欧洲的交通成本。

5、受到欧盟达成对俄罗斯石油限价,以及美联储降低加息力度的影响,国际油价在亚盘时间段维持上涨走势,围绕俄罗斯石油价格上限的决定可能会给原油市场造成供应下降,支撑了油价。

低油价对我们的影响可谓是“喜忧参半”,这轮国际油价下跌的根本原因是供大于求,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我们本可以从油价下跌中受益,但由于疫情原因,国内供大于求。综合来看,油价继续下行的概率较大,有车一族又可以任性驰骋了。短期来看,原油价格会在80-100美元之间波动,但随着纯电动汽车的普及,长期来看油价会持续走低。

油价下个调整日是哪天

1.1月15日;1月29日;

2.2月18日;

3.三月三日;3月17日;3月31日;

4月,4月15日;4月28日;

5月,5月14日;5月28日;

6月,6月11日;6月28日;

7月,7月12日;7月26日;

八月,八月九日;8月23日;

九月,九月六日;9月18日;

10月9日,10月9日;10月22日;

1.11月5日;11月19日;

2.12月3日;12月17日;十二月三十一日。

13.油价调整规则:

14.期限:10个工作日。

15.生效时间:调价当日24时。

16.规则: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调价低于每吨50元时,不作调整,在下次调价时追加或冲抵。调控有上下限:上限130美元/桶,下限40美元/桶。

油价再次暴跌!在经济不理想的情况下,会有哪些影响?

首先对于能源出口国来说,油价下跌肯定不是好的事情。

目前全球有不少原油出口国,原油出口占这些国家的外汇比例非常大,而且这些国家大部分财政收入都是靠原油出口来支撑的,比如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等。一旦原油出口价格下降了,他们的原油收入肯定会相应的减少。只不过目前原油只是小幅度的下降,相对而言,目前原油仍然处于高位,这些国家的原油利润空间仍然很大,比如中东的原油开采成本也只不过是每桶10美元到15美元之间,如果原油维持在100美元左右,相当于每桶原油的利润达到85美元以上。所以即便原油持续下跌,哪怕跌到60美元左右,对这些原油出口国来说仍然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只不过他们的收入减少了而已。

对我国的三桶油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目前我国三桶油有很大一部分业务是靠原油开采贡献的,过去一年多时间,在油价持续处以以高位的背景下,三桶油的原油开采利润空间也非常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原油开采的利润率高达35%左右,这个利润率位居所有工业行业的第1位。假如未来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了,对应的国内的原油售价也会跟着下降,不排除到时三桶油又开始喊亏了。

其次、对于全球主要原油进口国来说,原油暴跌有很多好处。

第一、降低生产生活成本。能源价格跟一个国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除了出行成本之外,很多工业产品也会用到原油,另外各种运输也跟原油息息相关。过去一年多时间,在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全球各个国家的生产生活成本都有了明显的上升,尤其是对原油进口依赖度比较大的国家而言,随着能源成本不断上涨,生产生活成本上涨更加明显。即便有些国家能源进口并不太多,但是在全球能源价格纷纷上涨的背景下,他们也受到影响,比如美国本身的原油产量也非常大,但是在国际原油不断上涨的背景之下,美国国内的成品油价格也一路不断走高,这大大增加了大家的生产生活成本。如果未来国际原油价格能够进一步下跌,最终这个价格会传导到终端消费上,如此一来终端生产生活就可以降低成本。

第二、缓解通胀压力。目前很多国家都面临比较大的通胀压力,比如美国的CPI已经接近9%,欧洲的CPI也达到8%左右。这一轮全球通胀既有货币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有能源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进入2022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跟去年年初相比,原油最高峰时期涨幅超过50%,这也大大拉升了各国的能源成本。在能源成本不断飙升的背景下,各国的CPI涨幅也一路上涨,欧美很多国家都面临很大的通胀压力,为此他们也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原油的供应,以此缓解能源价格上涨的趋势,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只不过最近几天在全球进入加息周期,再加上大家对未来全球经济增长不太乐观的影响,很多资金都从原油等大宗商品撤出,这暂时导致原油价格下跌。如果未来原油继续下跌,对应各国能源成本会跟着下降,这有利于各个国家控制通胀压力,再配合加息,就有可能把CPI控制下来。

第三、延缓经济衰退,促进经济有序恢复。当前全球各个国家的经济表现都不太乐观,尤其是在全球进入加息通道的背景下,很多国家都有可能进入衰退,比如目前有些经济机构就预测到2024年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已经达到50%以上。在全球经济增速不太理想的背景下,如果国际原油价格能够下跌,生产生活成本有所下降,这有利于促进消费,同时降低很多原材料成本,从而缓解经济下行的压力。总之,原油价格下跌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都是有好处的,只是按照当前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来看,未来原油价格是否还能够进一步下跌,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国际油价运动轨迹的六个阶段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石油价格从每桶约1美元上升到最高147美元,2008年11月又回归到60多美元和2009年初的约40美元。从供求关系和油价变化角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油价运动轨迹,大致可划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45年到1959年,国际石油工业恢复发展,中东石油出口地位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石油的需求大幅度增加,美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波斯湾取代美国墨西哥湾,成为世界石油的出口中心,世界原油定价体系改为以沙特阿拉伯轻油价格为基准。

第二个阶段:从1960年到1972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初创,产油国团结维护油价。长期以来,俗称“七姊妹”的西方国际大石油公司低价攫取石油资源和垄断利润。1960年,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科威特等国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迫使西方石油公司把标价恢复到1960年前的水平。

第三个阶段:从1973年到1981年,产油国夺回石油主权,“石油危机”引发油价暴涨。1971年8月至1973年6月,为弥补因美元贬值给产油国造成的损失,欧佩克与西方各石油公司谈判,先后达成两个日内瓦协议,夺回了油价决定权。1973年以后,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引发油价暴涨。

第四个阶段:从1982年到1990年,供大于求引发油价暴跌,欧佩克与非欧佩克建立协调机制。1982年以后,世界石油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1988年4月,欧佩克成员国与非欧佩克成员国初步形成协调机制。

第五个阶段:1991年至2002年,世界经济低迷,欧佩克重新主导石油市场。这个时期,世界经历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和“9·11”事件后的经济衰退,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为防止油价进一步下跌,欧佩克国家达成了从2002 年1月1日起进一步减产150万桶/日的一致意见。在这一时期,欧佩克的产量政策对国际石油市场发挥了主导作用。

第六个阶段:2003年至今,供求关系脆弱,市场进入“亚临界”状态。2003年以来,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加快,世界石油市场供求关系处于脆弱“平衡”或面临失衡的“亚临界”状态。

回顾国际油价发展历史,石油价格大致可划分为15美元/桶以下的特低油价、15~20美元/桶的低油价、20~40美元/桶的常规油价、40~80美元/桶的高油价和80美元/桶以上的超高油价等五个区间。

为什么沙特、阿联酋、巴西等拒绝了美国要求,不同意增加石油产量?

第一、原油产量增加了,受损的是这些产油国。

对这些主要石油生产国来说,不管国际油价怎么上涨,原油的生产成本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比如目前中东每桶油的生产成本大概是在10美元到15美元之间,我们就按照每桶平均13美元计算。而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大概是105美元左右,相当于中东生产一桶原油的利润大概在90美元左右。

假如中东以及巴西等一些原油主要生产国听从美国的安排大幅增加原油的产量,一旦国际原油增加了,油价肯定会迅速下跌。目前国际原油价格之所以长期在高位徘徊,这里面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欧美对俄罗斯原油的限制,导致俄罗斯原油出口减少,目前国际原油缺口大概在200万桶到400万桶之间。如果中东以及巴西一些原油生产国大幅增加产量,比如将每天的产量增加300万吨以上,到时国际原油价格肯定会迅速下跌,有可能下跌到90美元以下。

如此一来,他们每桶的利润就会减少15美元左右,最后一算,在原油产量增加的背景下,利润非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这明显是一笔亏本买卖。所以对于这些原油生产国来说,他们当然知道这是简单的算术题,他们最希望原油价格长期在高位徘徊上,这样才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而想要让原油维持在高位,控制原油产能,不能让原油大幅增加,甚至在原油有可能出现下降的时候减少产能,这才是他们最有可能采取的措施。

第二、这些原油生产国跟俄罗斯关系都不错,没有必要跟俄罗斯唱反调。

目前欧美一些国家正在试图禁止从俄罗斯进口原油,以此来达到遏制俄罗斯的目的。只是苦于欧盟对俄罗斯原油进口依赖度比较大,所以他们投鼠忌器,至少短期内他们不敢完全中断从俄罗斯进口原油,那样只会导致欧洲的通胀迅速飙涨,甚至民声载道。但是如果沙特、阿联酋、巴西听从欧美的安排,大幅增加原油产能,增加的这部分产能完全能够抵消禁止从俄罗斯进口原油带来的负面影响,那他们会毫不犹豫地禁止从俄罗斯进口原油,如此一来对俄罗斯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这意味着巴西,沙特,阿联酋增加原油无疑会对欧美形成一种助攻,而对于俄罗斯来说则是一种负面影响。但是欧美的这个算盘明显是行不通的,因为目前中东一些国家还有巴西跟俄罗斯的关系都挺不错的,他们没有必要为了顺应欧美而得罪了俄罗斯,还要自己承受原油价格下降带来的损失。所以综合各种因素之后,这些国家没有听从欧美的安排,而是严格控制原油的产量,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