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现货原油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2.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得到了什么利益?

3.美国打伊拉克花了几千亿美元得到石油了吗?听新闻说大部分是中国的中石油中石化在那开发。

4.美国打败伊拉克后,为什么对如此大量的石油无动于衷?

5.美国怎么控制国际油价

影响现货原油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伊拉克战争的油价_伊拉克战争油价走势图

1、原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的动向,

主要有两项观察重点,即OPEC各国制定之产量配额变动及遵守协议的态度与市场占有率的变化。1980年代,由于非OPEC国家如俄罗斯、英国、挪威等原油产量的增加,OPEC曾削减过其产量,因而保留了大量的剩余产能,对缓冲全球原油供给不足有很大意义;如2003年伊拉克战争,伊拉克原油生产大减,但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立即增产,填补了伊拉克出口的下降,成功防止了油价大幅波动。

2、主要生产国的政经情势及生产策略或提炼技术的变化

所谓主要生产国,指前苏联、美国、及沙特阿拉伯。在1990年以前苏联产量最大,但共产势力瓦解后产量大减,沙特阿拉伯则因波湾得以快速扩充产能,在1991年更占有OPEC会员总产量的35%,而成为世界最大产油国。但OPEC国家仍掌握大部分油源,且可开时间尚在100年左右,因此仍旧是一股举足轻重的势力。若以地区来划分的话,可划为六大地区,即北海、西非、地中海、中东、远东及美国等。

3、战争,封锁,禁运或经济制裁的影响

2002年4月爆发伊拉克战争,油价由4月低点到当年度高点,涨幅达42.59%;2006年因地缘政治的不稳定,从当年度最低点61.7美元直到5月高点77.95美元,涨幅达26.33%,因尼日利亚、伊朗、伊拉克及委瑞内拉这些国家提供全球近40%原油供给,故中东国家的动态值得投资人留意。

4、美国原油供需资料

每周二美国原油协会(API)及周三美国能源部(EIA)将公布每周能源供需状况变动表,尤其要注意美国原油库存余额的增减情形,对原油影响举足轻重。目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消费国,就需求面而言,此两项数据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5、美元指数

原油价格历来都是和美元紧密挂钩的,其交割和计价都是用美元来结算,所以美元指数也会对原油价格产生影响。石油价格变动和美元指数变动成一定的反相关关系。比如美元若持续贬值,以美元标价的石油产品的实际收入下降,导致石油输出国组织就需要通过提升原油价格作为应对措施来保持其价值的相对稳定。同理,若美元升值,则油价会有所下调。

6、全球经济状况及工业发展需求情形

经济状况好转导致工业活动盛行,而原油需求也受到提振,带动油价走升;反之经济处于低迷时,工业活动衰弱,原油需求降低,导致油价走软。

7、季节性因素

一般来说无铅汽油在每年的5-9月之间暑旅游旺季,价格有走高的趋势;而热燃油每年从10月到隔年4月间有走高趋势。每年美国冬季时东部气温的高低,对原油价格影响很大。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得到了什么利益?

得到的就是中东地区这个能源基地的稳定,维护了美国及其世界各国,以合理价格购买石油的权利。

1、伊拉克萨达姆是一个独裁的残暴的地区性强国,并且和周边阿拉伯国家存在巨大矛盾(萨达姆发动过2场针对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战争,其中包括吞并弱小的科威特),

2、设美国不推翻伊拉克,美国的长期制裁是解决不了萨达姆更替的,因此迫于人道主义压力,未来国际社会会要求解除萨达姆的制裁,这就等于给萨达姆松了绑,那么伊拉克会再次做大后,那么就有可能导致中东地区失去稳定(入侵周边国家、甚至控制油田等等),总之会造成石油短缺,油价暴涨等等,越是发达国家对于石油依赖越大,到时损失也越大,因此美国要维持中东地区的稳定。.

中东这个能源基地存在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许多人只知道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矛盾,其实阿拉伯国家之间矛盾也错综复杂,也是非常大,以前的萨达姆和科威特和沙特的矛盾就是非常大,萨达姆指责科威特的石油是从伊拉克流过去的(科威特地势低洼),窃取自己的石油,另外伊朗波斯民族属于什叶派,同一些阿拉伯国家矛盾也很大,但是只有伊拉克可以抗衡伊朗的影响(但是萨达姆本身又是一只猛虎,对周边阿拉伯国家构成威胁),目前美国已经摆平了伊拉克,目前伊拉克还是比较虚弱,在加上伊朗研制核武器,中东其他阿拉伯国家已经对于伊朗非常担心了,还有就是以色列也担心伊朗,伊朗一直要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掉,因此美国要出面解决伊朗核问题,否则中东地区有可能再次陷入动荡。

美国打伊拉克花了几千亿美元得到石油了吗?听新闻说大部分是中国的中石油中石化在那开发。

美国参加二战,尤其是欧洲战场,死伤了几十万人,无数的金额。战后还以3百亿美元帮助欧洲复兴。它得到了什么? 土地??金钱? 伊拉克战争:这要从两伊(伊拉克-伊朗)战争说起 - 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两伊战争的结果两败俱伤。伊拉克伤亡和被俘48万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伊朗伤亡和被俘108万人,损失作战飞机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两国军费开支近2000亿美元,经济损失达5400亿美元,双方的综合国力因此受到很大的削弱。伊拉克因战争向阿拉伯国家大量举债,单科威特就超过150亿美元。伊拉克因此希望OPEC减少产油量,提高油价,以便伊拉克能从石油获得更多的利润还钱。但科威特反提高产油量,使得油价大跌,想逼迫伊拉克接受两国间长久各种纠纷的方案。结果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将之划为伊拉克的第9省。海湾危机爆发。第一产油大国沙特与伊拉克有一千千米的边境,也纠纷不断。沙特怕伊拉克藉机入侵,联合科威特向联合国求救。1990年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678号决议,规定1991年1月15日为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的最后期限,否则国际社会有权取一切必要措施。伊拉克拒绝。1991年1月17日凌晨,多国部队从沙特提供的基地发动“沙漠风暴”行动。大败伊军。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出。2月27日,伊拉克宣布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关于海湾危机的12项决议。海湾战争宣告结束。战后数年内联合国派各检查小组进入伊拉克依决议检查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情况。伊拉克违反决议,百般刁难。联合国小组屡次无功而返为后来伊拉克战争埋下伏笔。2003年伊拉克战争: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萨达姆有个表弟绰号“化学阿里”。曾以毒气弹杀死国内8千多库尔德族老**女)绕过联合国,与多国联合对伊拉克进军。打垮萨达姆。

现美国已自伊拉克全部撤军。只留少数的教导员。

伊拉克在过去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从西方媒体引述的统计数字就可以看出来。

伊拉克:在萨达姆时代,完全是独裁统治。虽然也有〝选举〞,但每次都是萨达姆高票当选,他拿到的选票有时超过全国总人数。当然,这些"票"也并不都是作,萨达姆大搞个人崇拜,广大民众被洗脑,崇拜"伟大领袖"。《纽约时报》曾刊文讽刺说,在八十年代,个人崇拜文化让伊拉克的1,700万人口翻了一番,成了3,400万,其中有1,700万人民和1,700万萨达姆肖像(遍布全国各地)。

在结束了萨达姆的专制统治之后,伊拉克不仅实行了一人一票的选举制度,成功地进行了多次全国性选举,由此产生了民选***,政局稳定,而且伊拉克的经济也发生重大变化。

在萨达姆统治后期,伊拉克人口2,600万,人均GDP只有625美元,通货膨胀率高达三位数。现在,伊拉克人口增至3,500万(增幅35%)。人均GDP增至4,600美元(增了七倍半)!通膨率从原来的百分之一百多,降到6%。在全球经济成长缓慢的情况下,伊拉克的经济却快速成长,2006年,遽增17%!2011年成长9.9%,2012年成长10.2%。

经济成长名列前茅

伊拉克的经济之所以发生巨变,是因为走向市场经济:战后第二年——2004年,伊拉克就改革税率,实行单一税率(flat

rate)15%,由此进入全球实行单一税率的27国(地区)行列——香港(14%)、新加坡(16%)、爱尔兰(12.5%)、俄国(13%)等。

伊拉克并把关税降低到5%,制定优惠的外资政策,吸引大量外资,尤其是国际石油巨头。由此使伊拉克的石油产量迅速上升:在刚开始的2004和2005年,就分别成长了7%,2006年,石油生产设施修复重建完善之后,伊拉克的石油产量大幅成长了40%!

国内官方媒体当年渲染说,美国领导的伊拉克战争,主要目的是为了占取那里的石油。但美国在铲除了萨达姆后,马上把当地的石油管理权等交给了伊拉克新的石油部,等于交给了伊拉克人民。美国财政部副部长金米特(Robert

Kimmitt)在《华尔街日报》撰文说,"美国把石油主权交给伊拉克人民之后,没有想做任何一点影响伊拉克石油政策的事情。"

中石油、中石化在伊拉克

而且近年美国在本土的石油开剧增,去年底美国石油产量已超过沙乌地阿拉伯和俄国,成为全球第一。而中国,目前则已占据了伊拉克最大开份额。所以当伊拉克ISIS闹事时,最着急的其实是中国。

现在无论人口成长率,还是经济成长率,伊拉克都名列世界前茅!这些成就,都归功于结束了独裁统治,实行了民选制度,并走向了市场经济的道路等。

美国打败伊拉克后,为什么对如此大量的石油无动于衷?

女神说军事第734期2003年,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对伊拉克发动了一场长达7年的军事行动。美国国防部长表示,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为铲除萨达姆独裁,剿灭恐怖分子,结束i独裁统治,保护伊拉克的石油和其他天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但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这些只是美国的官方解释。攻打伊拉克大部分原因是为了伊拉克的石油。当时的伊拉克石油产量丰富,是世界上最多产量的国家,不止是美国,恐怕很多国家对伊拉克的石油都很眼红。况且,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国家都以占领别国领土,掠夺别国的方式积累本国财富。这就是经典的殖民帝国模式。但是,在美国成功攻下伊拉克后,美国却不从伊拉克拿走一滴石油,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美国攻打伊拉克不是为了他的石油吗?

是为了石油,但不是要石油,美国自身的石油储备就很多,他要的是石油美元,他要全世界的石油交易都以美元来结算,这样就可以保证美元的霸主地位,更多的打印美元,向全世界输出。

全世界的石油交易都与美元挂钩,而美元的信用也牢牢地与全球的能源需求挂上了钩。而美国打下伊拉克时,出现了什么情况?就是全球油价飙升。油价飙升,交易又以美元结算,这就意味着油价的飙升拉高了全球的美元需求。

伊拉克战争之前,一桶石油38美元,打完之后一桶石油接近150美元。这就相当于这场战争使美元需求增长了近三倍。这样一来,美国就可以通过出售美元与其他国家交易。这场仗可谓是老谋深算了

美国怎么控制国际油价

国操纵石油市场有三种手段:

第一,美国说服本国石油公司限制开量。最近5年尽管油价很高,但美国石油巨头的开量一直保持在一个水平上。

第二,美国的忠实盟友沙特阿拉伯愿意执行美国的战略,没有表现出大量增加石油供给以打压油价的愿望。

第三,纽约期货市场的大量投机倒把行为是石油价格增长的推动力。

毫无疑问,在那里定调的是美国人,每天大量的期货交易推动着油价上涨。美国还有其它一些方法来操纵油价。例如在伊拉克战争之前说,推翻萨达姆1年后就可每天向市场提供300万桶伊拉克石油,3年之后可达到500万桶,而现在伊拉克石油的出口只有150万桶,甚至低于萨达姆执政时期的出口量。

美国还凭借金融优势在油价上涨中大赚了一把。如美国花旗银行在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前10天悄然进入欧洲美元市场,维持了110亿美元的空头头寸,大量对冲在石油价格上涨中做多原油期货做空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