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会等到油价下调后再加油吗?

2.伊外长回应伊朗会否卷入巴以冲突「伊朗不排除参战」,这意味着什么?第六次中东战争会爆发吗?

3.一道初一地理题

4.中东问题!!!!!有奖哦

你会等到油价下调后再加油吗?

巴以冲突油价飙升中国该怎么做_巴以冲突油价飙升

油价的波动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供需情况、地缘政治因素、市场预期等等。决定是否等待油价下调再加油是一个个人的选择,通常是基于财务状况、交通需求以及对油价走势的判断。

对于有车的个人而言,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1. 需求与紧迫性:根据你的实际交通需求和油箱剩余量,评估是否可以等待油价下调。如果你有足够的油量,而且油价变动对你的经济负担不大,可能可以等待。

2. 油价预测和市场分析:关注媒体或专业机构对于油价的预测和市场分析,以便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这可以帮助你了解油价是否可能下调,并在适当的时机加油。

3. 经济考量:考虑自己的经济状况和预算,对于预测的油价变动是否会对你的个人财务产生显著影响。如果节省几个铜板对你的经济并不重要,那么等待油价下调可能并不划算。

最终,是否等待油价下调再加油是个人决策,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权衡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情况。建议根据个人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

伊外长回应伊朗会否卷入巴以冲突「伊朗不排除参战」,这意味着什么?第六次中东战争会爆发吗?

一、伊外长回应内容解析

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在最近的一次访

中,对于伊朗是否会卷入巴以冲突的问题作

出了回应,他表示“伊朗不排除参战的可能

性”。这一回应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和猜测,那么,这句回应到底意味着什么

呢?

首先,阿卜杜拉希扬的回应表明了伊朗对于

巴以冲突的态度并不明确。他并没有直接表

示伊朗将会参战,而是使用了“不排除参战

的可能性”这种模糊的表述,这就意味着伊

朗既有可能选择参战,也有可能选择不参

战。

其次,阿卜杜拉希扬的回应还暗示了伊朗对

于以色列的敌对态度。尽管他没有明确表示

伊朗将会对以色列取行动,但是我们可以

从他的回应中推断出伊朗对以色列的不满和

威胁。

二、伊朗参战可能的影响

如果伊朗真的参战,那么对于地区安全、美

伊关系、石油市场等方面都将产生重大影

响。

1.地区安全:伊朗参战将使得中东地区的

局势更加紧张和不稳定。这将可能导致

更多的暴力冲突和人员伤亡,甚至可能

引发大规模战争。

2.美伊关系:伊朗参战将进一步恶化美伊

之间的关系。美国已经对伊朗实施了严

厉的制裁,如果伊朗参战,那么美国可

能会取更加激进的措施,甚至直接对

伊朗发动军事打击。

3.石油市场:伊朗参战将可能对石油市场

产生一定的影响。伊朗是石油输出国组

织(OPEC)的重要成员之一,如果伊

朗参战,那么其石油产量和出口量可能

会受到影响,这将对全球石油市场产生

一定的冲击。

三、中东战争爆发的可能性

中东地区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政治都非常复

杂,因此中东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也存在。目

前,中东地区存在着多个冲突和矛盾,例如

巴勒斯坦-以色列冲突、叙利亚内战、也门

内战等等。如果这些冲突和矛盾继续升级,

那么就有可能引发大规模战争。

同时,伊朗参战也将增加中东战争爆发的可

能性。如果伊朗决定卷入巴以冲突,那么这

将可能导致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矛盾

进一步升级,从而引发大规模战争。

四、各方对伊朗参战的立场

目前,各方对于伊朗参战的立场并不一致。

以下是一些主要国家和组织的立场:

1.美国:美国一直反对伊朗卷入巴以冲

突。美国认为伊朗是一个具有威胁性的

国家,如果伊朗参战,那么这将可能引

发更大规模的战争。因此,美国一直试

图通过外交手段阻止伊朗参战。

2.以色列:以色列担心伊朗会利用巴以冲

突来扩大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因此以

色列强烈反对伊朗参战。以色列已经表

示,如果伊朗参战,那么以色列将取

坚决的措施予以打击。

3.阿拉伯国家:阿拉伯国家对于伊朗参战

的态度各不相同。一些国家如沙特阿拉

伯和阿联酋等视伊朗为对手,希望利用

此次冲突削弱伊朗在地区的影响力。而

另一些国家如卡塔尔和科威特等则主张

保持冷静,避免冲突升级。

4.欧洲:欧洲国家对于伊朗参战的立场比

较复杂。一方面,欧洲国家不希望中东

地区爆发大规模战争;另一方面,欧洲

国家也担心伊朗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因此,欧洲国家一直在努力寻求和平解

决方案。

五、国际社会应取的行动

面对伊朗参战的可能性,国际社会应该取

以下行动:

1.加大外交努力:国际社会应该加大外交

努力,通过谈判和对话化解中东地区的

冲突和矛盾。各方应该坚持和平、公

正、合理的原则,避免取过激行动引

发更大规模的战争。

2.强化沟通与协调:国际社会应该加强沟

通与协调,特别是美伊之间的沟通与协

调。美国和伊朗是中东地区两个最重要

的国家之一,如果这两个国家之间发生

冲突,那么将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战

争。因此,国际社会应该积极促进美伊

之间的对话与合作。

一道初一地理题

敏感地区:中东

位置:西亚加上一个埃及

主要:黎以冲突.巴以冲突.伊美战争等等

与之相关的民族或宗教:伊斯兰教,犹太民族

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为了争石油,水等一些和椰路撒冷这个城市

与中国国家利益有何关系:油价增长,会受恐怖份子了威胁,尤其是于中东接接壤的中国地区.

中国的立场:中国一向主张和平,对于恐怖份子严厉打击,希望中东各国积极做好外交工作不再打仗.

中东问题!!!!!有奖哦

问题1:阿拉伯国家是如何用石油武器来威胁英美等大国的?

伊拉克要拿石油作武器

巴以冲突已经不能仅仅用中东危机来概括了,全世界都在摒住呼吸关注以色列的下一步行动,原因之一就是石油———这根联系着中东和世界的神经。4月1日,当耶路撒冷再度发生自杀性爆炸、以色列总理沙龙宣布进入“战争”的时候,积蓄多日的紧张情绪终于爆发,纽约商品的原油价格上涨57美分收于26.88美元/桶,并达到2001年9月19日以来的最高点。

然而,这只不过是一个开始。4月1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呼吁所有的阿拉伯国家团结起来,用石油做武器,并利用一切经济手段对付以色列和美国,支持巴勒斯坦的兄弟。第二天,伊拉克宣布,准备停止向美国出口原油。不仅如此,伊拉克还向阿拉伯联盟递交了一份决议草案,敦促阿拉伯国家行动起来,如果美国依旧偏袒以色列,那就切断美国的石油供给线。伊拉克还建议,仅仅向巴勒斯坦提供道义上的支持远远不够,应该给他们送去武器、资金。

伊朗外长哈拉齐的一番表态更加重了国际原油市场的忧虑。正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伊斯兰会议组织大会的哈拉齐说,伊朗考虑以石油为武器,迫使美国向以色列施压,让其立即从巴勒斯坦领土撤出。很显然,伊朗认为伊拉克的“石油牌”是个不错的建议。

13年伊拉克提交给阿拉伯联盟的决议草案不禁让人想起了29年前沙特阿拉伯的宣言。同样是因为以色列,同样是为了迫使美国放弃对以色列的支持,同样以石油做武器。

石油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血液”,维系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汽车、飞机、船舶,小到塑料、清洁剂,石油的作用无处不在。难以想象,如果没有石油,这个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正因如此,全世界都对13年的石油危机心有余悸,那一次,世界第一次感受到了石油的威力———不用枪炮、不用流血,却可以制造常规武器无法达到的效果。

13年,中东局势异常紧张。当年4月,占中东总产油量35%的沙特首次公开声称:如果美国不改变对以色列的偏袒政策,阿拉伯国家就会减产石油。伊拉克、科威特、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卡塔尔、叙利亚等国纷纷加入沙特的行列。10月,以色列与埃及之间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11月底,阿拉伯国家召开首脑会议,肯定了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所取的一系列减产、禁运措施。

短短3个月内,原油价格由3.1美元/桶飙升至12.6美元/桶,致使汽油价格猛然上涨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生产力增长都明显放慢。

沙特态度谨慎

但并不是所有的阿拉伯国家都积极响应伊拉克的号召,其中尤为引人注意的是29年前第一个拿石油当武器的沙特。这一次,这位世界最大的石油输出国以及OPEC最有影响的成员态度相当低调,沙特外交大臣表示,石油禁运不在沙特的考虑范围之内。

沙特如此低调原因有多方面。首先,13年的石油禁运虽然最后迫使美国和西方社会向阿拉伯世界低头,但胜利的代价是昂贵的。沙特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石油出口,减产使它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国际收支逆差迅速扩大,国民经济接近崩溃,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也受到了严重破坏。

石油输出国意识到,石油武器其实是一柄双刃剑,用不好就会伤到自己。因此,一些阿拉伯国家曾经承诺,不会以“石油作为政治筹码”。经过30年的苦心经营,沙特在国际石油市场树立了较高的声望,为了证明自己是可靠的原油供应者,它不可能轻易放弃自己的诺言。

其次,如果沙特同意支持伊拉克的,无异于否认沙特王储不久前提出的中东和平新。这个和平呼吁阿拉伯国家恢复同以色列关系的正常化,以换取以色列撤出巴勒斯坦领土,同意巴勒斯坦建国。

除了沙特,科威特、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也认为伊拉克的是“不可取的”。科威特官员反问道:“如果我们没有了收入,如何继续支持巴勒斯坦兄弟?”

美国能撑多久

美国院发言人里克在听说伊拉克提议用石油当武器后,不屑一顾地称,其他阿拉伯国家是不会接受的。他甚至还嘲笑这是伊拉克的小把戏,它在试图转移视线,让大家忘了武器核查的问题。然而,分析家担心,如果不能尽快解决中东危机,石油危机也就不远了。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巴以之间充满了太多的未知数。设巴勒斯坦***阿拉法特被伤害、驱逐,甚至了,沙特、科威特等国是否还会像现在这样“稳当”?

中东的石油储量占全球探明储量的2/3左右,出口量也占到了全球市场的26%。虽然俄罗斯等国近年来的石油出口有所增长,布什也积极呼吁加大本国的石油开、减少对国外进口石油的依赖,但目前中东仍是美国石油供应的生命线。仅伊拉克一国的石油就占美国进口量的10%。

目前,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为5.6亿桶,较1985年减少50%以上,只能替代53天的石油进口。美国汽油工业研究基金会分析员拉里·古德斯汀担心地说:“美国已经失去了优势位置,我们的进口保护能力下降得太厉害了。”

如果阿拉伯国家一致行动实施石油禁运,美国能坚持多久?即使后退一步,不会发生石油禁运,因为毕竟美国不可能为了以色列伤害到自己的利益,但万一中东发生了其他不可控制的意外,导致石油产量骤减,刚刚摆脱新世纪第一次经济衰退的美国又该如何应付?到那时,也许又该有人批评经济一体化了,因为美国经济倒霉,全球经济也会跟着遭殃。

问题2:中东各国石油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经济:沙特实行自由经济政策。沙特以“石油王国”著称,石油和天然气极为丰富。石油工业是沙经济的主要支柱,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是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和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之一。石油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70%以上,石油出口收入约占出口总额的90%。截止2001年,沙特已探明石油储量约362亿吨(2642亿桶),占世界储量的25%,居世界第一位。天然气储量为6.0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4%,居世界第四位。按目前石油产量估算,沙石油仍可开80年左右。此外,还有金、铜、铁、锡、铝、锌等矿藏,是世界第四大黄金市场。水力以地下水为主。地下水总储量为36万亿立方米,按目前用水量计算,地表以下20米深的水源可使用320年左右。沙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全国的海水淡化总量占世界海水淡化量的21%左右。蓄水池共有184个,拥有6.4亿立方米蓄水能力。石油和石化工业为沙特的经济命脉。年产原油4~5亿吨,石油收入约400~500亿美元。沙特特别重视农业。全国有可耕地3200万公顷,耕种面积360万公顷。在中东地区各国中,沙特的国内生产总值最高,在发展中国家里堪称高水平。沙特以石油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石油部门在沙特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其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30%以上。沙特出口以石油为主,约占出口总额的90%,石化及某些工业产品的出口量也在逐渐增加。进口主要是机械设备、食品、纺织等消费品和化工产品。沙特是高国家。实行免费医疗。货币名称:沙特里亚尔。

经济:石油和天然气非常丰富。据阿联酋通讯社2000年7月1日报道,截止1999年底,阿联酋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8亿桶,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9.4%,居世界第三位。天然气储量为5.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国民经济以石油生产和石油化工工业为主。石油收入占财政收入的85%以上。货币名称:迪尔汗 (dirham)。

经济:经济以石油为主,所产石油95%供出口,是世界主要的石油输出国之一。原油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重视发展多样化经济,以减少国民经济对石油的依赖。

问题3:几次石油价格抬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石油价格涨 全球股市跌

继9月15日下跌160点后,美国股市像吃了泻药一样,一路下跌。9月18日,道·琼斯指数跌118点,报10808点;纳斯达克指数跌108点,报3726点,跌穿3800点的心理关口。虽然纽约股市全面下挫,但能源股仍是一枝独秀,艾克森石油上涨1.65美元,以89.65美元作收,再创近1年来新高价。

市场人士指出,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导致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及纳斯达克指数大跌。受美股拖累,全球股市几乎尽墨,其中韩国、印尼、香港股市受到的打击尤其大。

欧洲股市法兰克福DAX指数下跌0.41%,巴黎CAC指数下跌0.64%。伦敦股市幸免于难,金融时报指数收市上升0.22%。

9月18日的亚洲股票市场充满悲观情绪。市场关注的焦点仍在油价上涨、华尔街股市下跌以及区内政局不明朗这些负面消息。

韩国股市综合指数跌50.64点,跌幅达8.6%。经纪说,福特公司出人意料地放弃收购大宇车厂,使投资者的信心受到影响。

印尼股市自上星期发生导致15人丧生的爆炸案后,投资者因惧怕恐怖袭击活动,争相抛出手上股票,大市全日下跌31.58点,跌幅达7%,跌至17个月来的低位。泰国股市受到泰铢疲弱和区内股市普遍下跌的影响,9月18日也下跌了2.5%。

在日本,投资者沽出高科技相关股票。日京平均指数下跌152.12点,跌幅为0.94%。

菲律宾股市微跌0.7%,主要是受到比索下跌的影响;新西兰股市周一下跌1%,成交淡静;澳大利亚股市下跌52.5点。

台湾加权指数跌143.15点,跌幅为2.03%。经纪说,投资者担心当局的新经济政策,更加却步。

香港股市恒生指数18日狂泻689点,以15560点收市,跌幅逾4%,为亚太区内18日股市第三大跌幅。创业板指数收市报414点,再跌21点,创下历史新低位。

(2)高油价可能放慢美国经济增长速度

在石油输出国组织9月10日作出日增原油产量80万桶的决定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继续攀升,18日纽约市场原油价格一度超过每桶37美元,再创10年来新高。美国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虽然高油价不会引发美国经济衰退,但可能导致明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放慢。

克林顿日前表示,尽管原油价格居高不下,但美国经济“在中短期内”没有衰退的危险。他认为,美国在抗击这一次油价攀升的冲击方面比以前做得好。克林顿的这番乐观预测并非虚妄之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日发表的最新预测报告,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5.2%,比去年的4.2%还高出1个百分点。美国全国企业经济学家协会日前发表的调查报告也将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从5月份预测的4.9%调高到了5.2%。这与此前3次石油冲击后美国经济均很快陷入衰退的情形形成了鲜明对比。

自70年代中期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美国的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这是此次油价攀升对美国经济没有形成严重冲击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去5年中,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20%,但石油消费量仅增加了9%。信息技术等使用能源少的新经济部门的迅速崛起,也相对降低了对石油的需求。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的统计显示,用于石油的开支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从1981年的8.5%降至目前的约3%。石油开支比重大大下降,其变动对整个经济的影响程度也就随之下降。由于以上因素,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美国公司很难通过提高价格来转嫁增加的能源成本,扣除能源和食品两项商品后,美国的“ 核心”通货膨胀率变化不大,这使美国经济能够保持持续增长。另外,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吸取以往的教训,在应付这一次油价冲击方面也取了比较得当的措施。

但经济学家们认为,如果油价仍居高不下,明年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将会明显放慢。美国标准-蒲耳氏公司最近预计,如果今年后几个月油价保持在每桶30美元左右,明年底降到25美元,那么,明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下降到3.6%,失业率将从今年的约4%上升到4.5%,通货膨胀率将为2%。但如果这一期间油价升至每桶40美元,明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下降到3.2%,失业率上升到4.7%,通货膨胀率达到2.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由于美联储去年6月到今年5月连续6次提高利率对经济的影响将逐步显露、以及原油价格上扬和美元实际汇率上升会影响出口,明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下降到3.2%,失业率从今年的4.1%上升到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