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州拆车场在哪里?

2.油页岩有利开发目标分析

3.什么是冠号?

4.什么是冠号啊?

化州拆车场在哪里?

化州哪有回收黄金的_化州市回收金价格

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石湾镇环湾路。根据百度地图查询显示,该地址为化州市宏丰再生实业有限公司拆解中心,该公司主要从事大型废旧金属回收加工等业务,年回收拆解报废机动车5万辆(含报废汽车、报废摩托车、报废新能源汽车)。

油页岩有利开发目标分析

一、我国探明的油页岩储量概况

本次油页岩评价结果表明,全国油页岩探明的储量为85.13亿t,其中南方区为46.83亿t、占全国油页岩探明的储量的55.01%,东部区为36.00亿t、占全国油页岩探明的储量的42.29%,西部区为2.11亿t、中部区仅为0.19亿t、而青藏区没有探明的储量。辽宁抚顺含矿区油页岩探明的储量为28.87亿t、占全国油页岩探明的储量的33.91%,广东茂名盆地(包括茂名含矿区、电白含矿区和高州含矿区)油页岩探明的储量为25.39亿t、占全国油页岩探明的储量的29.82%,吉林桦甸含矿区油页岩探明的储量为3.44亿t,山东黄县含矿区油页岩探明的储量为1.77亿t,这些含矿区探明的储量约占全国油页岩探明的储量的70%。

综合含矿区多参数开发优选评价结果和油页岩基础储量(包括经济基础储量和边际经济基础储量)规模、探明的页岩油可回收储量大小、含油率等油页岩质量指标以及开条件、交通、水电条件。确定出辽宁抚顺含矿区、吉林桦甸含矿区、广东茂名盆地、山东黄县含矿区和吉林罗子沟含矿区是五个近期开发目标区;甘肃炭山岭含矿区、甘肃窑街含矿区、陕西铜川含矿区和内蒙古奈曼旗含矿区是四个后备开发目标区。这9个含矿区的油页岩基础储量为112.87亿t,其中经济的基础储量为59.57亿t(图11-7)。油页岩探明的储量为62.58亿t,控制的储量为64.63亿t(图11-8)。下面主要对近期重点开发和后备开发目标区进行分析。

图11-7 主要含矿区油页岩按经济意义评价储量图

图11-8 主要含矿区油页岩按地质可靠程度评价储量图

二、近期油页岩开发目标区

(一)辽宁抚顺油页岩开发区

抚顺油页岩含矿区位于辽宁省抚顺市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4°03'30″~124°16'28″,北纬41°57'15″~41°59'37″。矿区南部为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北部为浑河、东部为东洲河、西部有古城子河。区内交通方便,不仅有铁路连通沈阳、吉林等大中型城市,且有高速公路直达沈阳市。抚顺油页岩矿区包括西部勘查区、东露天勘查区、龙凤勘探区和老虎台勘查区4个区块。

抚顺含矿区油页岩的沉积层位为古近系计军屯组,埋深为16.7~633.8m不等,多数地带油页岩为单层分布,厚度巨大,单层厚度可达190m,最薄也在70m以上。油页岩矿层下部与古城子组煤层接触,上部为西露天组绿色页岩层。

抚顺油页岩平均含油率在5%~8%之间,含油率高值出现在矿区内六号断层和十三号断层附近。油页岩的发热量,主要决定于其中有机可燃物的含量和组成。抚顺油页岩矿区西部矿区发热量为5.70MJ/kg,东露天矿为5.07MJ/kg,发热量较我国桦甸、黄县和茂名等油页岩矿区低,这是由于抚顺油页岩中矿物质含量较高的缘故。挥发分较高,平均值为17.45%。西部勘探区水分含量值为3.39%,龙凤勘探区水分含量为3.31%,水分含量中等,加工时所需要的热量较少,有利于加工;而老虎台矿区水分含量为8.05%。水分含量较高,加工页岩油时所需的热量多,对加工不利。

抚顺含矿区评价结果表明,该含矿区油页岩查明储量为365195万t,其中剩余查明储量为314005万t;查明技术可储量为283369万t,其中剩余查明技术可储量为235737万t。页岩油可回收储量为12591万t,其中查明可回收储量为12591万t;累积探明可回收储量为10474万t,其中剩余探明可回收储量8202万t。

抚顺含矿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和油页岩工业基地,1928年就已兴建了年产7.5万t页岩油的制油厂,20世纪50年代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页岩油工业基地。目前,抚顺含矿区的油页岩主要由抚顺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开和提炼页岩油,用先进的加拿大ATP干馏工艺设备,2004年处理油页岩700万t,提炼页岩油21万t,并到2014年可生产页岩油71万t。如果继续加大设备的投入,其页岩油生产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抚顺含矿区探明程度高,为露天开和大规模开发提供示范,通过该区的开发试验为类似的矿层厚度大、适用露天开发的油页岩含矿区提供开技术和提炼页岩油技术。

(二)吉林桦甸油页岩开发区

桦甸含矿区位于吉林省桦甸市区,面积约40km2,地理坐标为东经126°43'~126°54',北纬42°56'~43°00'。地理环境为低山丘陵区,水系十分发育,水文地质条件很差,尤其桦甸盆地地表水系极其发育,河道及旧河道流经勘查区,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力联系、断层导水性等均未查清。交通便利,自然条件较好,适合于矿床的开。桦甸含矿区包括公郎头、大城子、北台子、庙岭区、南部和金沟子勘查区。油页岩含油率高,赋存较浅,储量较大。

由盆地北缘向南缘同沉积断裂方向,油页岩埋深呈逐渐加深趋势,同时油页岩段厚度有由薄变厚的总趋势,北部100~120m,南部厚度为240m,显示了盆地为半地堑式地层格架和构造格架。从油页岩段沉积垂向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具有显著的差别。油页岩段下部油页岩层13~9层,自下而上由大城子区向北台子区扩张超覆沉积。8~1层沉积时全区一致,形成两个沉积层序。这一特征揭示了油页岩段沉积早期范围在大城子—公郎头区间,面积小。晚期扩张超覆沉积形成整个油页岩沉积盆地,保存至今。

桦甸油页岩矿源集中、品质优良,含油率一般10%~12%,最高可达24.80%,本次取样测试含油率为23.74%,热值25.92~36.37MJ/kg,灰分产率较低,52.%~62.10%。桦甸含矿区油页岩属于低灰分、高含油率油页岩类型。

桦甸油页岩含矿区查明储量57112万t,其中油页岩查明技术可储量39096万t,油页岩剩余查明储量564万t;油页岩剩余查明技术可储量38986万t。桦甸含矿区页岩油可回收储量为2733万t,其中查明可回收储量为2445万t;累计探明可回收储量1751万t,剩余探明可回收储量1740万t。

1953年,曾设立了东北石油九厂,建成了10m高内外并热式干馏炉,年产页岩油5万t,1954年,根据情况扩大了石油九厂的规模,设计了年产20万t页岩油的产能,并加工成成品油,供吉林省的需要。多年来一直认为有较好的开发价值,但至今尚未大规模开,只是在桦甸市有17个地方矿井(小型井)开。油页岩开发利用主要是作燃料开,工矿企业单位用油页岩作动力燃料。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用流化床燃烧技术,以油页岩作燃料,主要是用于城市发电。2003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批准在桦甸建设开油页岩251万t、年产页岩油20万t、安装两台5万kW机组发电设备,以及建材综合利用生产线,目前正处于紧张筹建之中。

桦甸含矿区含油率高,为井下开提供示范作用,通过该区的开发试验为类似的高含油率、适用于井下开发的油页岩含矿区提供开技术和提炼页岩油技术。

(三)广东茂名油页岩开发区

茂名盆地是我国油页岩最著名的产地之一,位于广东省西部,跨三县一市,北起高州,南至茂名市公馆,西起化州市连界,东至电白县羊角。南西以古近系地表露头线为界,北东以高棚岭断裂为界。走向长44km,宽4~14km,面积400余km2。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8'~111°00'、北纬21°40'~21°54'。盆地四周山地以剥蚀为主,地貌上呈丘陵山地,河床下切,河岸较陡,盆地内低丘一以侵蚀作用为主,地貌上呈浑圆型的残丘,沿水系两侧主要以堆积为主的冲积平原。茂名市交通便利,广州—海口、广州—湛江铁路通过此地,高速公路网发达。经济条件较好,茂名石化是该市的主要工业基地。盆地内共有茂名油页岩含矿区(包括油柑窝矿点、金塘油柑窝组浅层精查区、金塘详查区和金塘尚村组精查区)、电白油页岩含矿区(包括电白羊角精查区、茂名煤田羊角井田和羊角尚村普查区)和高州油页岩含矿区(包括石鼓勘查区、低山油柑窝组精查区和尚村组精查区)3个含矿区10个勘查区。

1.储量及赋存条件

茂名盆地油柑窝组油页岩,厚度在2.05~53.34m之间,油页岩最厚为53.34m,最薄为2.05m。埋深在0~860m,矿层主体埋深小于500m。油页岩以缓倾角向东北方向倾向,倾角一般4°~5°,局部地段最大可达10°,在距离露头为2~3km处,为金塘一号断层所分割。在断层线以南,油页岩底板深度最大标高为-214.36m、一般在-170m以上。在断层线以北,底板深度一般在-370~-240m左右。

茂名含矿区油柑窝组油页岩片用打火机可以点燃或冒烟且有油味。含油率一般在6%~13%,含油率最高13%,单井平均含油率为5.94%~8.37%,体重分段最低为1.77t/m3、最高为2.50t/m3、全层体重最低1.86t/m3、最高2.15t/m3、平均2.007t/m3,发热量分段最高为11.78MJ/kg、分段最低为3.41MJ/kg、平均发热量为5.02~7.34MJ/kg,含硫量分段最高为2.07%、分段最低0.69%、平均含硫量1.14%。

茂名盆地内剩余查明油页岩储量667789万t,剩余查明油页岩技术可储量504305万t。埋深小于500m的查明油页岩储量为607633万t,其中含矿区油页岩剩余探明储量为241655万t。茂名盆地页岩油可回收储量为38791万t,其中查明可回收储量为23502万t,累计探明可回收储量9824万t,剩余探明可回收储量9216万t。

2.茂名油页岩开发历史及现状

茂名盆地的油页岩开发利用的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之前,当地群众已挖掘浅部油页岩供家庭生活用燃料。1955年,中央决定并经国家储量委员会批准,在茂名修建大型页岩油厂,并列入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工程之一。10年又设计了第四部炉(即著名的茂名园炉),设计能力为每台炼油5万t,实际生产情况为4台炉炼油19万t。1991年曾生产油页岩矿石295.5万t。1992年底已停止炼油,1994年所有茂名园炉全部拆除。造成利用油页岩炼油停产的原因主要有,油页岩的含油率不高(平均5.94%~8.37%)、水分高(平均16%~17%)、油率低(平均60%、最大64%),能耗高(油页岩的破碎、传输、干馏、冷却等),人员工资高(5000人的队伍),造成实际炼油成本为每吨850元,而原油价格在每吨640元左右。

此外,1990年开始筹建沸腾炉发电厂,1991年开始发电和产气,最大年发电量9000万度,产蒸汽6兆瓦。2004年,深圳上市公司东方锅炉与广东粤电集团正式签订了燃用茂名油页岩2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锅炉研究合作开发合同;另一方面形成了3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批量生产。2005年,深圳上市公司粤电力第五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组建成立茂名粤电油页岩矿电联营有限责任公司的议案》。同意公司控股51%,成立茂名粤电油页岩矿电联营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首期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

茂名市已制订《油页岩发电产业发展规划》,利用茂名储量50亿t以上的油页岩,招商引资建设油页岩发电基地,近期建设两台13.5万千瓦页岩发电机组,中远期建设4台30万千瓦页岩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150万千瓦。

2004年年底,茂名市市在组建了油页岩项目开发领导小组及办公室,2005年,广东省对茂名油母页岩发电项目作了重要指示,要求茂名尽快上马并做较大油页岩发电项目。同意选用2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建议首期4×20万千瓦,按首一、首二分步推进实施,特别是要正确地处理好环境保护问题,分步实施。同意项目选址在金塘镇车头屋这个方案;同意用矿电联营综合利用的原则,要坚持矿电联营、综合利用、投资建设经营三统一,以及加速推进油页岩发电项目的有关工作。

茂名市进一步拟定《茂名市油母页岩发电产业规划2005~2020(建议稿)》,规划中建议近期运用已成熟的135MW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进行油母页岩发电项目建设,在200MW或300MW技术发展成熟的基础上,总体规划建设1500MW油母页岩发电项目,以减轻国家电煤供应压力,缓解粤西和茂名地区供电紧张,推动茂名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茂名油页岩矿业公司在茂名含矿区进行开油页岩,年开量估计在100万t左右,在电白含矿区有几个小矿正在开油页岩,年开量估计在50万~80万t。这些油页岩主要用作当地小型电厂和自备电厂的燃料,部分外运到广西。

3.茂名油页岩开发利用可行性分析

据20世纪50年代抚顺油页岩油率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抚顺油页岩的含油率平均为5.50%,其收油率约为60%。茂名金塘油页岩的平均含油率为6.71%,好于抚顺油页岩,因此,茂名金塘油页岩的油率和收油率应高于抚顺油页岩,另外油页岩质量较优的矿石损失率则较小。因此,茂名市金塘含矿区的油页岩实际油率高于抚顺的油页岩,应取利用油页岩进行炼油,而不应将油页岩作为燃料燃烧,造成浪费。

茂名盆地的油页岩特征与抚顺油页岩含矿区的油页岩的特征类似,都具有埋深较浅,单层厚度大,适合露天开。因此,可以在抚顺油页岩含矿区的开发试验基础上、应用该开技术和提炼页岩油技术的开发本区的油页岩。

同时,工业分析结果表明,茂名金塘油页岩的发热量平均在5.02~7.34MJ/kg,发热量相对较高,除了用于发电用燃料,还可以论证设计坑口电站,用硫化循环床锅炉进行发电,以解决广东省电力不足问题。

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茂名油页岩的含硫量平均为1.14%,虽然为炼制高品质页岩油增加了困难,但为炼制硫铵副产品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本区油柑窝组油页岩可以生产硫铵副产品。另外,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油柑窝组油页岩含碳量为14.95%、含氮量为0.52%,均达到了较高水平,因此,本区油柑窝组油页岩可以用于生产化肥。

茂名盆地的油页岩埋深较小,单层厚度大,与抚顺油页岩含矿区特征类似,适用露天开。因此,可以在抚顺油页岩含矿区的开发试验基础上、应用该开技术和提炼页岩油技术的开发本区的油页岩。同时也可以为其他类似油页岩含矿区的油页岩提供开发和炼制页岩油技术。

(四)山东黄县油页岩含矿区

黄县含矿区位于山东半岛北部,属烟台地区及蓬莱管辖,将黄县含矿区分为八个勘查区,分别为北皂油页岩勘查区、海岱油页岩勘查区、梁家油页岩勘查区、柳海东区油页岩勘查区、桑园油页岩勘查区、洼里油页岩勘查区、乡城油页岩勘查区、雁口油页岩勘查区。区内油页岩的分布不均一,其层位,厚度,特征均有一定变化。各勘查区的勘查阶段为详查—勘探阶段,黄县属于高勘探程度区。

黄县含矿区油页岩主要赋存于渐—始新统黄县组地层,不同勘查区油页岩发育的层数略有不同。总体来看埋深在60~1000m,矿层倾角小于15°。矿层单层厚度在0.7~13.9m。含油率平均在11.79%~20.35%,最高可达29.75%。发热量平均在7.1~16.05MJ/kg,灰分平均在43.51~61.05%,含硫量较低,矿石比重为1.17~1.7t/m3。

本次评价黄县油页岩含矿区内查明油页岩储量为75830万t。查明技术可储量为44014万t。查明储量为10479万t,查明技术可储量为6081万t。黄县含矿区内页岩油可回收储量为4561万t,其中查明可回收储量为4561万t,累计探明可回收储量2107万t。

黄县油页岩含矿区的油页岩埋深较大,单层厚度小,与桦甸油页岩含矿区特征类似,适用井下开。因此可以在桦甸油页岩含矿区的开发试验基础上、应用该开技术和提炼页岩油技术的开发本区的油页岩。

通过对上述四个油页岩含矿区开发试验,可以分别获得储量规模较大适合露天开和储量规模中等适于井下开的油页岩开和页岩油提取的技术和实际经验,为后续的吉林罗子沟含矿区、甘肃炭山岭含矿区、陕西铜川含矿区等区域的油页岩的开和炼油提供理论基础和实用技术。

(五)吉林罗子沟油页岩含矿区

汪清罗子沟含矿区油页岩埋藏浅,油页岩含油率3.51%~14.37%,平均6.72%,其中2、3层油页岩为本区主要油页岩层,品质好、赋存稳定、储量大,具有代表性。发热量20.35MJ/kg,灰分76.39%,水分1.07%,全硫0.55%。

罗子沟含矿区油页岩储量109127万t,油页岩技术可储量447万t;查明储量23090万t,油页岩查明技术可储量14864万t,油页岩潜在技术可量30113万t。页岩油可储量2065万t,其中查明可储量为728万t,累计探明可储量181万t。

同时必须加强罗子沟预测区的勘查工作,用边边探的工作思路,使得油页岩探明可储量会逐渐增加,因此,该区开发前景广阔。

三、油页岩后备开发目标区

(一)甘肃炭山岭油页岩含矿区

经本次评价,炭山岭油页岩储量138353万t,其中油页岩剩余查明储量44306万t,油页岩潜在量91557万t;油页岩技术可储量50750万t,其中油页岩剩余查明技术可储量167万t,油页岩潜在技术可储量256万t。

炭山岭含矿区页岩油可储量为2373万t,其中查明可储量为1191万t,累计探明可储量189万t。

炭山岭含矿区油页岩储量较大,但探明程度相对较低,因此,随着开发的进行,该区探明储量将逐步增加,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二)甘肃窑街油页岩含矿区

甘肃窑街含矿区油页岩,一般埋深小于500m,窑街矿区油一层和油四层两层总的含油率为5.37%,灰分含量为69.87%,水分含量为2.34%,挥发分含量为20.39%,硫分含量为0.66%,发热量为6.93MJ/kg。

经本次评价,窑街矿区油页岩储量为33090万t,其中剩余查明油页岩储量27604万t,潜在油页岩量2815万t;油页岩技术可储量15544万t,其中剩余查明技术可储量13380万t,潜在技术可量774万t。

本含矿区页岩油可储量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探明程度较低,勘查阶段达到详查阶段,在加强勘查工作的前提下,将会进一步扩大探明可储量。

(三)内蒙古奈曼旗油页岩含矿区

内蒙古奈曼旗油页岩含矿区的奈曼杖子勘查区平均含油率为5.54%,化吉营子平均含油率为5.15%,半焦一般为90.00%,灰分69.50%~94.50%,发热量1.19~7.24MJ/kg,全硫1.55%。

奈曼旗含矿区页岩油可储量1190万t,其中查明可储量为772万t,累计探明可储量182万t。

本含矿区页岩油可储量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探明程度较低,勘查阶段达到详查阶段,随着加强勘查工作,将会进一步扩大探明可储量。

(四)陕西铜川油页岩含矿区

陕西铜川油页岩含矿区油页岩最大埋深仅为250m,多处见油页岩出露;南部何家坊勘查区油页岩平均厚度为13.6m,北部烈桥勘查区平均厚度为14.15m,塔泥河勘查区平均厚度为16.85m。含油率最高为9.25%,最低为3.58%,一般含油率5%~7%;含油率基本上也是南低北高,南部何家坊勘查区平均含油率为6.30%,北部烈桥勘查区平均含油率为7.09%,塔泥河勘查区平均含油率为7.74%。灰分平均大于70%以上,属高灰分油页岩;全硫含量较高,一般大于3%;质量较轻,体重仅为1.90t/m3。

铜川含矿区得油页岩储量92664万t,页岩油储量6048万t。页岩油储量规模较大,随着累积探明可量的增加,本含矿区的油页岩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四、油页岩开发趋势预测

预计到2010年通过对页岩油探明的储量较大的抚顺含矿区、桦甸含矿区、茂名含矿区和黄县含矿区等含矿区进行优先开发,可形成年产200万t页岩油的产能;到2015年在对上述含矿区开发过程中加大其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同时投入开发电白含矿区、高州含矿区、罗子沟含矿区等含矿区,预计可形成年产500万t页岩油的产能,并对炭山岭、窑街、铜川和奈曼旗等含矿区进行补充勘查工作;到2020年除了进一步加大已经开发含矿区的力度、提高其生产能力外,再投入开发铜川含矿区、炭山岭含矿区、窑街含矿区等含矿区,预计页岩油的生产规模可以达到1000万t。

什么是冠号?

补号,是钞票印刷行业里使用的一个专业名词。一般来说,每一张钞票都设定有一个号码,这个号码不会重复。每张钞票上的号码的惟一性除了有防伪的作用之外,还是发行单位调控钞票数量和投放新钞数量的依据。  各国纸币的冠字有很多种,如本国文字、字母、罗马数字等。我国的第1、2、3套人民币用的冠字都是罗马数字,第4、5套则改用汉语拼音字母。人民币纸币的号码通常都是由冠字和序列号两部分组成,冠字实际就是起着批号的作用,序列号即是批号内的量。人民币的印刷,由中国人民银行预先设定了冠字表,然后根据各券种的投放需要,将冠字分配给印钞厂印制。以第四套人民币为例,第四套人民币的冠字是由两位汉语拼音字母组成,汉语拼音字母一共有26个,为了便于冠字组成。第四套人民币使用了除V外的25个字母,用这25个字母横、竖划成坐标,可构成9个区625个不同的冠字号。第四套人民币冠字是按区印刷发行的,人民币冠字收藏者就将这9个区称为9个大组,并根据每个大组的投放先后顺序称之为第一、第二大组等。根据钞票投放的需要,人民银行就以一个大组为单位,将冠字分配给印钞厂印刷。钞票是一种印刷品,在印制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次品及废品,为了便于生产和统计,因此,每个印钞厂在印制分配的某个大组某个券种时,都预先设定某一个冠字,预先印刷好后,作为替补在印制其他冠字过程中挑剔出来的不合格产品,这个预先设定的冠字票券就称为“补票”,补票的冠号被称为“补号”。 一般来讲,补票的印刷数量没有普通号的多,有些补票甚是极为难找,但有些补票的数量却很庞大,印刷量高达数千万。补号在网上受到热捧,起源是来自人民币冠字专题收藏爱好者的需求所致。作为人民币冠字专题收藏,补号是其专题中的一个冠号,补号的补入,与该印刷厂承印的券种冠字的数量和产品的质量有关,有的厂承印冠字多,或次品多,补号的补入就多,反之补入就少。冠字号专题收藏,是根据某冠字号存世量的多少决定收藏难易的,补号是替补挑剔出来的不合格券的,因此,这种票券有补入散、难寻找的特点,特别是有些早期投放的冠字,基本已消耗完毕,现在要找这些冠字非常难,要找到里面的补号就更难了。因为某些补号冠号发现少,成为收藏冠字大全套的瓶颈。 人民币收藏,是今年一大热门,不少收藏者将人民币版别分细,使某些版别价格急速攀升,网友们正是这个原因,将有市场需求的补号也作为一个炒作的题材热捧。一般来讲,第四套人民币的补号是以 J,Z,N开头的居多;第五套人民币的补号通常以A,H,U,X等开头。如第四套人民币1980年版100元、50元和2元纸币,都只有一种补号JZ。第三套人民币二字冠纸币一般以ⅨⅨ字冠作为补号,三字冠一般以ⅨⅩⅦ字冠作为补号。迎接新世纪100元塑料纪念钞是以I字冠作为补号。目前,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起补票这一类藏品。补号的收藏,可以增加收藏者的乐趣,但收藏人民币补号应该以藏为主,通过收藏,学习增加知识,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收藏乐趣和投资眼光。补号需要通过时间的验证,确定其存世量和价值,相信在未来的纸币市场里,补票将会是一个非常热门的收藏品种。 补 号第四套人民币首次选用汉语拼音字母作冠字号,是由二个字母组成为一个冠字号,每一个冠字号印刷是一亿张,而在印钞过程中如出现残次币,就选用一个专用的冠字号来代替这个缺号。我们把这号叫“补号”,个人理解“补号”就象一个国家的部队,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补号从开始发行到停止发行都参与流通,它随时进入流通领域中被消耗掉。 80二元券共发行54个冠字号,按每个冠字号1亿的印刷量,共54亿张。根据我国现在的人口13亿计算可人均只有四张左右。而补号就只有一个JZ。它的印刷量据现有的资料来看,80贰元JZ的印刷量按全部计算共7千万张。编号:JZ 13915674-19155239 JZ 226707-28156525 JZ 30558838-38589074 JZ 41410992-49889356 JZ 52965237-563823 JZ80079001-80079101(其中补56743213)。到目前为止没看到JZ 0字开头和6 ,7,9 开头的。但是0字开头的有可能它补在早期的发行号里面。如E,C组这些早期号现在都难找到,在流通后被银行回收销毁,还有在第四套人民币中的所有补号只有80贰元JZ发现有成捆成刀出来还带封签的,把它当成普通来发行出去,这又增加了它的消耗量,现在我们要找80贰元JZ补号只能在现留下来的80贰元普通中找,加上要配大量的四版大全套出去。80贰元从发行到现在已有十九个年头,所以大家要关注80贰元JZ它的真正价值。 从今年以来纸币藏品走势看,802无疑是一匹黑马,其价格从2.8元到5.6元翻倍所用的时间不到2个月。而802JZ则是黑马中的黑马,从3.5元到28元翻8倍所用的时间也不到2个月。它扮演了第二套人民币三元井冈山和三版车工的角色,央行在发行第五套人民币时公布不再发行贰元面值币种,它又扮演了第三套人民币背绿的角色。802JZ目前仍在蓄势建仓阶段,一旦启动,则一发而不可收,其投资价值不可低估。壹角币KS及其补票NZ发现初探 8O版角币是第四套人民币的辅币,由壹角、贰角、伍角券组成,从1987年4月起在全国范围发行。因其使用时间长达十余年,使用频率高,且属地区性投放,不少早期冠号绝大部分已经回笼,存世稀罕。 1996年初,为系统挖掘这些具有很高历史意义的“现代文物”,由吉林省通化市张喜臣、广东省化州市李润生先生等率先发起80版角币实物的收集、研究。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人民币八角券研究会”,开展了对8O版角币的冠号组合、排列、发行时间、发行规律和数量、投放区域等进行全方位的探讨和研究。探明80版角币冠字号(每张人民币阿拉伯数字前字母),是用二个汉语拼音构成,分为四个大组 一、用 A、B、C、D、E、F、G、H、I、J作字头,分别与P、 Q、 R、 S、T、 U、W、 X、Y、 Z组合构成第一大组1OO个冠号,如 AP、AQ、AR……等。反过来,又用 P、Q、R、S、T、U、W、X、Y、Z作字头,分别与A、B、C、D、E、 F、 G、 H、I、J组合构成第二大组1OO个冠号。 二、用P、Q、R、S、T、U、W、X、Y、Z作字头,分别与 K、L、M、N、O组合构成第三大组50个冠号。 三、用A、B、C、D、E、F、G、H、I、J作字头,分别与K、L、M、N、O组合构成第四大组5O个冠号。壹、贰、伍角都各自拥有四个大组,因此8O版角币的理论数为90O种冠号。各种8O版角币定位册均按9OO个定位号生产,上市。 然而,笔者近日发现了壹角KS及补票NZ……,该币是笔者从收藏的一捆(1000张)的角票中见到的,该捆的号码为925990001——92600000,封签日期为一九九九年七月三日。笔者从号码92599198与92599200之间找到一枚ZNO11169,又从92599237与92599239中找到一枚NZ01117O,与前一枚NZ是连号。据此推理,8O版角币理应还有第五、第六大组(至少壹角券有)即: K、L、M、N、O头分别与P、Q、R、S……Y、Z组合(KS便是该大组第四小组第一个冠号),构成五大组5O个冠号,再分别与A、B、C、……I、J组合,构成第六大组5O个冠号,这样,8O版角币的理论数就有可能达1000——1200种冠号。 最出人意料的是补票NZ的出现。补票,通常是由每个大组最后一小组的末尾几个冠号来充当,是事先印好,当其他正常冠号印刷中出现废品时才被顶替废品的位置用的。(数量一般很少,往往是可遇不可求)。而NZ并不是该大组最后一小组的冠号,而是倒数第二小组末尾的冠号。由此可见,补号的选定方法已改了,那么新的补号规律如何呢?笔者试作如下推理:因为第五组与第三大组冠号ZZ为相反,即第三大组第一个冠号为PK,第五大组为KP,已知第三大组的补号为ZM、ZN、ZO,现第五大组已出现NZ,那么第五大组的补号可能就是NZ、MZ、OZ,这三个冠号虽然不是通常的最后一小组的末尾三个冠号,但它们的位置正好分别是该大组倒数第一、第二、第三小组的末位冠号,仍具有严密的排列顺序,如果推理正确,该大组今后还会出现MZ、OZ二个补号。不难看出:因第四大组与第六大组的冠号组合ZZ为相反,那么第六大组(如果发果发行的话)的补票应为MJ、NJ、OJ。检举回答人的补充 2010-04-04 07:08冠号: 人民币纸币上除了汉字、少数民族文字、汉语拼音及第四套人民币主币上增加的盲文外,还有用以控制各种票券印制数量和防伪作用的冠号和号码。冠,取首之意,冠字也称“字头”,即印在票券号码前的符号,用以表示各种票券和印制数量的批号。中国历史上各银行印制纸币时,所用的冠字不尽相同。旧中国中央银行印制的关金券、金元券、东北九省流通券等,用一个或两个英文字母(A、B、C、D等)作冠字;日本侵华时期的伪满洲中央银行、蒙疆银行等印制的的伪币,用一个或两个阿拉伯数字(1、2、3、4等)作冠字。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五套人民币纸币,前三套均使用两个或三个不同的罗马数字(Ⅰ、Ⅱ、Ⅲ、Ⅳ等)作冠字,第四套人民币沿用改成两个相同或不同的汉语拼音字母作冠字,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流通纪念钞只用一个汉语拼音字母作冠字。号码也是表示票券印制数量的编号,是每一冠字批号中的具体编号,一般用阿拉伯数字排列号码,一票一号,在同一冠字批号中的号码一般不会出现重复。从钞票的号码位数上可以看出该组冠字所印票券的多寡,即位数越多,印制数量越大,反之印制数量越少。从各套人民币票券看,人民币号码有六位、七位和八位之别。下面分别就五套人民币的冠号特点进行一些比较分析。

一. 第一套人民币冠号鉴赏

第一套人民币由于诞生于战争年代,印刷分散技术千差万别,票券质量也参差不齐,票种多,版面杂,设计思想也不统一。因此,表现在冠号上也不一致,概括起来有如下特点:

1.冠字号码均在票券正面,且冠字号码分离,平行分列在票券的左右上方,其中冠字括在角括弧内。但60种票券冠字和号码排列顺序不同:其中57种票券冠字在左,号码在右;2种票券(1000元的耕地票券和1000元推车耕地票券)号码在左,冠字在右,这两种票券均由东北银行所属厂印制;惟有1种票券(1元的工农票券)只有冠字而无号码,两组相同的冠字平行分列在票券左右上方。

2.冠字号码的颜色有红蓝之分。60种票券中有58种票券的冠字和号码为红色,只有2种票券(100元的工厂票券和100元轮船票券)冠字和号码为蓝色,且这两种票券的票面颜色均为红色。

3.冠字均为三位罗马数字,但号码却有6位、7位和8位之别,即便是同一票券也有号码位数不同的。例如:50元的列车票券、1000元的耕地票券分别有6位和7位号码之分;50元的工农票券、100元的轮船票券分别有6位和8位号码之别。

4.号码字体有差别。不但是不同票券之间号码字体有差异,即使是同一票券号码字体也有差别,例如:10元的锯木犁田票券、100元的耕地工厂票券、100元的北海桥(黄黑色)票券、200元的佛香阁票券、500元的正阳门票券、1000元的耕地票券等,均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号码字体。

二. 第二套人民币冠号鉴赏

第二套人民币全套设计完整统一,民族风格突出,无论从票券主景选题上,还是在颜色搭配、票幅尺寸分档以及防伪措施等都绞统一、合理。因此,表现在冠号上也较统一、协调。

第二套人民币打破了第一套人民币冠号分离的格局,冠字和号码相连,各种票券冠字和号码位数全部相同,均为三位罗马冠字、七位号码,冠号颜色亦均为红色。但分、角、元券冠字和号码位置分布不同:分券为一组冠号在票券右上方;角券也为一组冠号在票券左上方;元券却是两组相同冠号,平行分列在票券下边两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1981年7月15日,为缓解硬分币紧缺的矛盾,稳定金融秩序,重新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中1953年1分、2分、5分纸币,但这次发行保留了冠字,取消了号码,现在收藏界称其为“无号纸分币”。元号纸分币的冠字如果细细研究很有特点:(1)冠字位数有三字冠和二字冠之分,三字冠先发行。1分券即有三字冠又有二字冠,2分券和5分券只有三字冠。(2)冠字字体有大不之别。1分券有小三字券、大三字券和大二字冠三种;2分券和5分券只有小三字冠和大三字冠两种,小三字冠先发行。(3)具有特殊的意义和独特的排列规律。无号纸分币的冠字意义是:相同的罗马数字并列,表示相加,例如:Ⅰ=1、Ⅱ=2、Ⅲ=3、ⅩⅩ=20;不同的罗马数字并列,前边的小于后边的,表示后边的减去前边的,即大的减去小的,例如:Ⅳ=4、Ⅸ=9;不同的罗马数字并列,后边的小于前边的,表示两数相加,即大数加上小数,例如:Ⅵ=6、Ⅷ=8。据有人研究统计,无号纸分币的冠字已发现518种,其中1分券328种(三字冠234种,二字冠94种),2分券129种,5分券61种。为配合第五套人民币的发行,最近又新新发行一种ⅠⅡⅢ号1分券,其冠字排列完全不同于上述1分券。

三. 第三套人民币冠号鉴赏

第三套人民币从1962年4月20日发行枣红色1角券开始,到14年1月5日发行最后一枚5角券止,前后经历12个年头,如果按其实际流通时间计算竟达30多年,是发行持续时间和流通时间最长的一套人民币。由于该套人民币流通时间跨度长,发行量大,印制次数多,因此,其冠号也千变万化,表现在:

1.冠号位置不统一。有的印在正面,有的印在背面:印有正面的位置也不统一,有的印在左下方,有的印在左中部,有的印在右中部,还有的印有右下方,没有固定的格局和规律。

2.同一票券冠号颜色不统一。如1角券冠号有红蓝两种颜色,红色冠号为先发行。

3.同一票券的冠号位数不统一。有三字冠七位号码的,也有二字冠八位号码的,前者发行在先。

第三套人民币冠号特点如下表所示:  票面年份 面值 正面图案冠号特点冠号位置 冠号颜色 冠字位数 号码位数  1960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枣红)背面左下方红 3   7

1962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背绿)正面左下方红 3   7

1962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背棕)正面左下方红 3   7

1962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背棕)正面左下方红 2   8

1962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背棕)正面左下方蓝 3   7

1962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背棕)正面左下方蓝 2   8

1962  2角 武汉长江大桥        正面左下方红  3   7

1962  2角 武汉长江大桥        正面左下方红  2   8

12  5角 纺织厂生产图        正面左下方红  3   7

1960  1元 女拖拉机手         正面右中 红  3   7

1960  1元 女拖拉机手         正面右中 红  2   8

1960  2元 车床工人          正面右中 红  3   7

1960  5元 炼钢工人          正面左中 红  3   7

1960  5元 炼钢工人          炼钢工人 红  2   8

1965  10元 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    正面右中 红  3   7

1965  10元 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    正面右中 红  2   8

四. 第四套人民币冠号鉴赏

第四套人民币的冠字较前三套人民币有一个明显改变,即前三套人民币均以罗马数字作冠字,而第四套人民币改为汉语拼音字母作冠字,而且不论大小面额票券都是两个冠字八位号码,冠号位置也有一定规律:1、2、5角券在票券正面左边;1、2、5、10元券在票券正面右下边:1、5、50元三种票券因票面颜色较浅选用蓝色冠号,其他票券颜色较深以红色冠号相衬。

那么,为什么第四套人民币一改前三套惯例,而取汉语拼音字母作冠字呢?集藏纸币的人都知道,从北伐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到时期,人民发行的货币,包括“苏币”、“抗币”、地方币,多用英文字母作冠字。第四套人民币的冠字之所以不用罗马数字,而用汉语拼音字母,是因为我国的汉语拼音很接近英文字母,而现在印制设备的各种标志、号码均为英文字母,这样在生产过程中操作比较规范,因此,改用汉语拼音字母作冠字是印制工艺的需要,也是与国际接轨的行为。

五. 第五套人民币冠号鉴赏

第五套人民币在冠号设计上又有新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用了横竖双号码,均以两个相同或不同的汉语拼音字母作冠字,八位阿拉伯数字号码,横冠号为黑色,印在票券左下角,竖冠号为蓝色,印在票券右边。这是国际上普通用的冠号设计形式。

此外,1999年9月20日开始发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流通纪念钞,其冠号设计更为独特:冠号只用一个汉语拼音字母“J”,八位阿拉伯数字号码首次用由大至小递减式印刷方法,冠号更具有艺术性。

什么是冠号啊?

补号,是钞票印刷行业里使用的一个专业名词。一般来说,每一张钞票都设定有一个号码,这个号码不会重复。每张钞票上的号码的惟一性除了有防伪的作用之外,还是发行单位调控钞票数量和投放新钞数量的依据。  各国纸币的冠字有很多种,如本国文字、字母、罗马数字等。我国的第1、2、3套人民币用的冠字都是罗马数字,第4、5套则改用汉语拼音字母。人民币纸币的号码通常都是由冠字和序列号两部分组成,冠字实际就是起着批号的作用,序列号即是批号内的量。人民币的印刷,由中国人民银行预先设定了冠字表,然后根据各券种的投放需要,将冠字分配给印钞厂印制。以第四套人民币为例,第四套人民币的冠字是由两位汉语拼音字母组成,汉语拼音字母一共有26个,为了便于冠字组成。第四套人民币使用了除V外的25个字母,用这25个字母横、竖划成坐标,可构成9个区625个不同的冠字号。第四套人民币冠字是按区印刷发行的,人民币冠字收藏者就将这9个区称为9个大组,并根据每个大组的投放先后顺序称之为第一、第二大组等。根据钞票投放的需要,人民银行就以一个大组为单位,将冠字分配给印钞厂印刷。钞票是一种印刷品,在印制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次品及废品,为了便于生产和统计,因此,每个印钞厂在印制分配的某个大组某个券种时,都预先设定某一个冠字,预先印刷好后,作为替补在印制其他冠字过程中挑剔出来的不合格产品,这个预先设定的冠字票券就称为“补票”,补票的冠号被称为“补号”。 一般来讲,补票的印刷数量没有普通号的多,有些补票甚是极为难找,但有些补票的数量却很庞大,印刷量高达数千万。补号在网上受到热捧,起源是来自人民币冠字专题收藏爱好者的需求所致。作为人民币冠字专题收藏,补号是其专题中的一个冠号,补号的补入,与该印刷厂承印的券种冠字的数量和产品的质量有关,有的厂承印冠字多,或次品多,补号的补入就多,反之补入就少。冠字号专题收藏,是根据某冠字号存世量的多少决定收藏难易的,补号是替补挑剔出来的不合格券的,因此,这种票券有补入散、难寻找的特点,特别是有些早期投放的冠字,基本已消耗完毕,现在要找这些冠字非常难,要找到里面的补号就更难了。因为某些补号冠号发现少,成为收藏冠字大全套的瓶颈。 人民币收藏,是今年一大热门,不少收藏者将人民币版别分细,使某些版别价格急速攀升,网友们正是这个原因,将有市场需求的补号也作为一个炒作的题材热捧。一般来讲,第四套人民币的补号是以 J,Z,N开头的居多;第五套人民币的补号通常以A,H,U,X等开头。如第四套人民币1980年版100元、50元和2元纸币,都只有一种补号JZ。第三套人民币二字冠纸币一般以ⅨⅨ字冠作为补号,三字冠一般以ⅨⅩⅦ字冠作为补号。迎接新世纪100元塑料纪念钞是以I字冠作为补号。目前,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起补票这一类藏品。补号的收藏,可以增加收藏者的乐趣,但收藏人民币补号应该以藏为主,通过收藏,学习增加知识,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收藏乐趣和投资眼光。补号需要通过时间的验证,确定其存世量和价值,相信在未来的纸币市场里,补票将会是一个非常热门的收藏品种。 补 号第四套人民币首次选用汉语拼音字母作冠字号,是由二个字母组成为一个冠字号,每一个冠字号印刷是一亿张,而在印钞过程中如出现残次币,就选用一个专用的冠字号来代替这个缺号。我们把这号叫“补号”,个人理解“补号”就象一个国家的部队,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补号从开始发行到停止发行都参与流通,它随时进入流通领域中被消耗掉。 80二元券共发行54个冠字号,按每个冠字号1亿的印刷量,共54亿张。根据我国现在的人口13亿计算可人均只有四张左右。而补号就只有一个JZ。它的印刷量据现有的资料来看,80贰元JZ的印刷量按全部计算共7千万张。编号:JZ 13915674-19155239 JZ 226707-28156525 JZ 30558838-38589074 JZ 41410992-49889356 JZ 52965237-563823 JZ80079001-80079101(其中补56743213)。到目前为止没看到JZ 0字开头和6 ,7,9 开头的。但是0字开头的有可能它补在早期的发行号里面。如E,C组这些早期号现在都难找到,在流通后被银行回收销毁,还有在第四套人民币中的所有补号只有80贰元JZ发现有成捆成刀出来还带封签的,把它当成普通来发行出去,这又增加了它的消耗量,现在我们要找80贰元JZ补号只能在现留下来的80贰元普通中找,加上要配大量的四版大全套出去。80贰元从发行到现在已有十九个年头,所以大家要关注80贰元JZ它的真正价值。 从今年以来纸币藏品走势看,802无疑是一匹黑马,其价格从2.8元到5.6元翻倍所用的时间不到2个月。而802JZ则是黑马中的黑马,从3.5元到28元翻8倍所用的时间也不到2个月。它扮演了第二套人民币三元井冈山和三版车工的角色,央行在发行第五套人民币时公布不再发行贰元面值币种,它又扮演了第三套人民币背绿的角色。802JZ目前仍在蓄势建仓阶段,一旦启动,则一发而不可收,其投资价值不可低估。壹角币KS及其补票NZ发现初探 8O版角币是第四套人民币的辅币,由壹角、贰角、伍角券组成,从1987年4月起在全国范围发行。因其使用时间长达十余年,使用频率高,且属地区性投放,不少早期冠号绝大部分已经回笼,存世稀罕。 1996年初,为系统挖掘这些具有很高历史意义的“现代文物”,由吉林省通化市张喜臣、广东省化州市李润生先生等率先发起80版角币实物的收集、研究。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人民币八角券研究会”,开展了对8O版角币的冠号组合、排列、发行时间、发行规律和数量、投放区域等进行全方位的探讨和研究。探明80版角币冠字号(每张人民币阿拉伯数字前字母),是用二个汉语拼音构成,分为四个大组 一、用 A、B、C、D、E、F、G、H、I、J作字头,分别与P、 Q、 R、 S、T、 U、W、 X、Y、 Z组合构成第一大组1OO个冠号,如 AP、AQ、AR……等。反过来,又用 P、Q、R、S、T、U、W、X、Y、Z作字头,分别与A、B、C、D、E、 F、 G、 H、I、J组合构成第二大组1OO个冠号。 二、用P、Q、R、S、T、U、W、X、Y、Z作字头,分别与 K、L、M、N、O组合构成第三大组50个冠号。 三、用A、B、C、D、E、F、G、H、I、J作字头,分别与K、L、M、N、O组合构成第四大组5O个冠号。壹、贰、伍角都各自拥有四个大组,因此8O版角币的理论数为90O种冠号。各种8O版角币定位册均按9OO个定位号生产,上市。 然而,笔者近日发现了壹角KS及补票NZ……,该币是笔者从收藏的一捆(1000张)的角票中见到的,该捆的号码为925990001——92600000,封签日期为一九九九年七月三日。笔者从号码92599198与92599200之间找到一枚ZNO11169,又从92599237与92599239中找到一枚NZ01117O,与前一枚NZ是连号。据此推理,8O版角币理应还有第五、第六大组(至少壹角券有)即: K、L、M、N、O头分别与P、Q、R、S……Y、Z组合(KS便是该大组第四小组第一个冠号),构成五大组5O个冠号,再分别与A、B、C、……I、J组合,构成第六大组5O个冠号,这样,8O版角币的理论数就有可能达1000——1200种冠号。 最出人意料的是补票NZ的出现。补票,通常是由每个大组最后一小组的末尾几个冠号来充当,是事先印好,当其他正常冠号印刷中出现废品时才被顶替废品的位置用的。(数量一般很少,往往是可遇不可求)。而NZ并不是该大组最后一小组的冠号,而是倒数第二小组末尾的冠号。由此可见,补号的选定方法已改了,那么新的补号规律如何呢?笔者试作如下推理:因为第五组与第三大组冠号ZZ为相反,即第三大组第一个冠号为PK,第五大组为KP,已知第三大组的补号为ZM、ZN、ZO,现第五大组已出现NZ,那么第五大组的补号可能就是NZ、MZ、OZ,这三个冠号虽然不是通常的最后一小组的末尾三个冠号,但它们的位置正好分别是该大组倒数第一、第二、第三小组的末位冠号,仍具有严密的排列顺序,如果推理正确,该大组今后还会出现MZ、OZ二个补号。不难看出:因第四大组与第六大组的冠号组合ZZ为相反,那么第六大组(如果发果发行的话)的补票应为MJ、NJ、OJ。检举回答人的补充 2010-04-04 07:08冠号: 人民币纸币上除了汉字、少数民族文字、汉语拼音及第四套人民币主币上增加的盲文外,还有用以控制各种票券印制数量和防伪作用的冠号和号码。冠,取首之意,冠字也称“字头”,即印在票券号码前的符号,用以表示各种票券和印制数量的批号。中国历史上各银行印制纸币时,所用的冠字不尽相同。旧中国中央银行印制的关金券、金元券、东北九省流通券等,用一个或两个英文字母(A、B、C、D等)作冠字;日本侵华时期的伪满洲中央银行、蒙疆银行等印制的的伪币,用一个或两个阿拉伯数字(1、2、3、4等)作冠字。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五套人民币纸币,前三套均使用两个或三个不同的罗马数字(Ⅰ、Ⅱ、Ⅲ、Ⅳ等)作冠字,第四套人民币沿用改成两个相同或不同的汉语拼音字母作冠字,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流通纪念钞只用一个汉语拼音字母作冠字。号码也是表示票券印制数量的编号,是每一冠字批号中的具体编号,一般用阿拉伯数字排列号码,一票一号,在同一冠字批号中的号码一般不会出现重复。从钞票的号码位数上可以看出该组冠字所印票券的多寡,即位数越多,印制数量越大,反之印制数量越少。从各套人民币票券看,人民币号码有六位、七位和八位之别。下面分别就五套人民币的冠号特点进行一些比较分析。

一. 第一套人民币冠号鉴赏

第一套人民币由于诞生于战争年代,印刷分散技术千差万别,票券质量也参差不齐,票种多,版面杂,设计思想也不统一。因此,表现在冠号上也不一致,概括起来有如下特点:

1.冠字号码均在票券正面,且冠字号码分离,平行分列在票券的左右上方,其中冠字括在角括弧内。但60种票券冠字和号码排列顺序不同:其中57种票券冠字在左,号码在右;2种票券(1000元的耕地票券和1000元推车耕地票券)号码在左,冠字在右,这两种票券均由东北银行所属厂印制;惟有1种票券(1元的工农票券)只有冠字而无号码,两组相同的冠字平行分列在票券左右上方。

2.冠字号码的颜色有红蓝之分。60种票券中有58种票券的冠字和号码为红色,只有2种票券(100元的工厂票券和100元轮船票券)冠字和号码为蓝色,且这两种票券的票面颜色均为红色。

3.冠字均为三位罗马数字,但号码却有6位、7位和8位之别,即便是同一票券也有号码位数不同的。例如:50元的列车票券、1000元的耕地票券分别有6位和7位号码之分;50元的工农票券、100元的轮船票券分别有6位和8位号码之别。

4.号码字体有差别。不但是不同票券之间号码字体有差异,即使是同一票券号码字体也有差别,例如:10元的锯木犁田票券、100元的耕地工厂票券、100元的北海桥(黄黑色)票券、200元的佛香阁票券、500元的正阳门票券、1000元的耕地票券等,均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号码字体。

二. 第二套人民币冠号鉴赏

第二套人民币全套设计完整统一,民族风格突出,无论从票券主景选题上,还是在颜色搭配、票幅尺寸分档以及防伪措施等都绞统一、合理。因此,表现在冠号上也较统一、协调。

第二套人民币打破了第一套人民币冠号分离的格局,冠字和号码相连,各种票券冠字和号码位数全部相同,均为三位罗马冠字、七位号码,冠号颜色亦均为红色。但分、角、元券冠字和号码位置分布不同:分券为一组冠号在票券右上方;角券也为一组冠号在票券左上方;元券却是两组相同冠号,平行分列在票券下边两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1981年7月15日,为缓解硬分币紧缺的矛盾,稳定金融秩序,重新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中1953年1分、2分、5分纸币,但这次发行保留了冠字,取消了号码,现在收藏界称其为“无号纸分币”。元号纸分币的冠字如果细细研究很有特点:(1)冠字位数有三字冠和二字冠之分,三字冠先发行。1分券即有三字冠又有二字冠,2分券和5分券只有三字冠。(2)冠字字体有大不之别。1分券有小三字券、大三字券和大二字冠三种;2分券和5分券只有小三字冠和大三字冠两种,小三字冠先发行。(3)具有特殊的意义和独特的排列规律。无号纸分币的冠字意义是:相同的罗马数字并列,表示相加,例如:Ⅰ=1、Ⅱ=2、Ⅲ=3、ⅩⅩ=20;不同的罗马数字并列,前边的小于后边的,表示后边的减去前边的,即大的减去小的,例如:Ⅳ=4、Ⅸ=9;不同的罗马数字并列,后边的小于前边的,表示两数相加,即大数加上小数,例如:Ⅵ=6、Ⅷ=8。据有人研究统计,无号纸分币的冠字已发现518种,其中1分券328种(三字冠234种,二字冠94种),2分券129种,5分券61种。为配合第五套人民币的发行,最近又新新发行一种ⅠⅡⅢ号1分券,其冠字排列完全不同于上述1分券。

三. 第三套人民币冠号鉴赏

第三套人民币从1962年4月20日发行枣红色1角券开始,到14年1月5日发行最后一枚5角券止,前后经历12个年头,如果按其实际流通时间计算竟达30多年,是发行持续时间和流通时间最长的一套人民币。由于该套人民币流通时间跨度长,发行量大,印制次数多,因此,其冠号也千变万化,表现在:

1.冠号位置不统一。有的印在正面,有的印在背面:印有正面的位置也不统一,有的印在左下方,有的印在左中部,有的印在右中部,还有的印有右下方,没有固定的格局和规律。

2.同一票券冠号颜色不统一。如1角券冠号有红蓝两种颜色,红色冠号为先发行。

3.同一票券的冠号位数不统一。有三字冠七位号码的,也有二字冠八位号码的,前者发行在先。

第三套人民币冠号特点如下表所示:  票面年份 面值 正面图案冠号特点冠号位置 冠号颜色 冠字位数 号码位数  1960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枣红)背面左下方红 3   7

1962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背绿)正面左下方红 3   7

1962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背棕)正面左下方红 3   7

1962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背棕)正面左下方红 2   8

1962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背棕)正面左下方蓝 3   7

1962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背棕)正面左下方蓝 2   8

1962  2角 武汉长江大桥        正面左下方红  3   7

1962  2角 武汉长江大桥        正面左下方红  2   8

12  5角 纺织厂生产图        正面左下方红  3   7

1960  1元 女拖拉机手         正面右中 红  3   7

1960  1元 女拖拉机手         正面右中 红  2   8

1960  2元 车床工人          正面右中 红  3   7

1960  5元 炼钢工人          正面左中 红  3   7

1960  5元 炼钢工人          炼钢工人 红  2   8

1965  10元 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    正面右中 红  3   7

1965  10元 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    正面右中 红  2   8

四. 第四套人民币冠号鉴赏

第四套人民币的冠字较前三套人民币有一个明显改变,即前三套人民币均以罗马数字作冠字,而第四套人民币改为汉语拼音字母作冠字,而且不论大小面额票券都是两个冠字八位号码,冠号位置也有一定规律:1、2、5角券在票券正面左边;1、2、5、10元券在票券正面右下边:1、5、50元三种票券因票面颜色较浅选用蓝色冠号,其他票券颜色较深以红色冠号相衬。

那么,为什么第四套人民币一改前三套惯例,而取汉语拼音字母作冠字呢?集藏纸币的人都知道,从北伐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到时期,人民发行的货币,包括“苏币”、“抗币”、地方币,多用英文字母作冠字。第四套人民币的冠字之所以不用罗马数字,而用汉语拼音字母,是因为我国的汉语拼音很接近英文字母,而现在印制设备的各种标志、号码均为英文字母,这样在生产过程中操作比较规范,因此,改用汉语拼音字母作冠字是印制工艺的需要,也是与国际接轨的行为。

五. 第五套人民币冠号鉴赏

第五套人民币在冠号设计上又有新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用了横竖双号码,均以两个相同或不同的汉语拼音字母作冠字,八位阿拉伯数字号码,横冠号为黑色,印在票券左下角,竖冠号为蓝色,印在票券右边。这是国际上普通用的冠号设计形式。

此外,1999年9月20日开始发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流通纪念钞,其冠号设计更为独特:冠号只用一个汉语拼音字母“J”,八位阿拉伯数字号码首次用由大至小递减式印刷方法,冠号更具有艺术性。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