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影响

2.最巅峰时苏联的经济有多强

3.石油大国是哪个国家

4.最巅峰时苏联的经济有多强?

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影响

20121年油价_2011年油价巅峰

通过第一、第二次石油危机,资本主义不公正的石油体系逐渐打破,欧佩克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力达到巅峰。但过高的油价一方面引起了石油需求量的下降,价格的上涨,有助于促进能源节约和新能源的开发。人们普遍认识到发展新能源的作用,各个国家努力发展新技术开发新能源和开展节能措施,并开始了逐步建立了战略石油储备。另一方面促使非欧佩克产油国原油供应量的增加。70年代中后期起,各西方发达国家和石油公司大力开展了在非欧佩克地区的勘探和开采石油的活动。

最巅峰时苏联的经济有多强

苏联在最巅峰时期,经济也没有太强,只占到美国经济总量的40%左右。苏联的强项在军事实力与政治影响力,经济一直是苏联的短板。苏联之所以会解体,很大原因就是由于阿富汗战争的消耗与国际油价下滑,导致的经济陷入困境。苏联经济在最巅峰时期,达到了美国体量的40%。不过,苏联经济以重工业为主,民生工业薄弱,发展非常不均衡。更重要的是,苏联国防投入最多时,占到了GDP总量的20%以上。事实上,苏联与其说是被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联手搞垮,不如说没有把经济建设搞好。

苏联时期的阅兵

第一,苏联在最巅峰时期,经济总量达到了美国的40%。苏联经济在1975年达到了巅峰,当时国家油价处于高点,而美国受到越战与石油危机的影响,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1975年,苏联的GDP总量为6859亿美元,美国的GDP总量为16889亿美元,苏联GDP总量约为美国GDP总量的40.6%。可能很多人会奇怪,与美国同为超级大国的苏联,为何巅峰时期的GDP总量仅仅相当于美国的40%?

事实上,这并不奇怪,苏联能够成为超级大国,依靠的是政治影响力与军事实力,而非经济实力。再加上,苏联经济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发展缓慢,个人消费水平更是远低于美国。如果按照GDP来计算,苏联GDP总量远低于美国也不足为奇。最高峰时期,苏联将国民收入的20%以上投入到了国防军事领域,也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苏联时期的菜市场

第二,苏联末期经济遇到困境,占到美国经济总量下落到10%以下。时间进入了1980年代,里根联合沙特等国,压低了国际油价。苏联财政严重依赖石油出口,再加上阿富汗战争的庞大消耗,苏联经济逐步进入了困境。等到了苏联解体前夕,GDP总量甚至不足美国的10%。1990年,苏联的GDP总量仅为5168.14亿美元,仅仅占据世界GDP总量的2.28%。美国当年的GDP总量为5.96万亿美元,占到了世界GDP总量的26%以上。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GDP总量一度下滑到1999年的1957亿美元,而当年美国的GDP已经接近于10万亿美元!第一家麦当劳开业,苏联人排起了长队

第三,历史上经济总量最接近美国的是1995年的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只有日本GDP总量占比美国达到过最高峰。1995年,日本GDP总量达到了53340亿美元,美国为76640亿美元,占比高达69%。不过,日本随后进入了经济衰退期,目前的GDP总量仅为5万亿美元,而美国已经超过了21万亿美元。

苏联的强大主要在于军事的强大,而不在于经济的强大。也正是因为军事占用了太多的资源,才会导致苏联经济逐渐衰落,并最终解体。

石油大国是哪个国家

世界上超过三分之一的能源来自石油,远超过其他任何能源

。基辛格有句名言

“谁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全世界”

。的确,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如今的石油就相当于古代战争中的“粮草”。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旦粮草被对手拿捏了,战争的胜利将无从谈起。

同样的道理,在现代化战争中,如果石油补给给被敌人切断,交通会立刻陷入瘫痪,不管多先进的战机、坦克等装备,瞬间就变成一堆废铁。因此,从二战之后,

几乎所有国家都十分看重这项战略资源

今天,小编为大家盘点

全球7大石油储量大国

,看看都有哪些国家能上榜。

NO.1委内瑞拉

石油储量:3040亿桶

委内瑞拉,位于南美洲北部,境内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马拉开波湖地区,东部安索阿特吉州、莫纳加斯州地区、中部的巴里纳斯州及阿普雷州地区,已开采的油田集中分布在马拉开波湖周围和瓜里科、安索阿特吉、莫纳加斯三个洲。

委内瑞拉

已探明石油储量3040亿桶

,超过了被大家视为“盛产流动石油”的中东。

占全球储备比例的17.8%

,每日石油储量238万桶,每日石油消耗74.6万桶,

储量可供其使用1116年

为什么同样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石油的中东“石油资源丰富”,而委内瑞拉却长期被称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首先是,原油质量差,开采困难。

委内瑞拉虽然储量世界第一,但这些地下近万米深的石油资源

属于劣质高硫重油

这种原油以油砂的形式隐藏在地下深处,

不仅极难开采,而且极其昂贵

。而且必须经过提炼和混合才能出口。相比轻油,质量差很多,

只能靠低价策略,卖给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

开采困难和油品质量差造成的二次加工严重影响了委内瑞拉石油的生产效率和成本。

在世界轻质原油丰富的前提下,油气开采企业当然不愿意开采重油

其次是,设施投资少,开采和提炼技术落后。

与沙特阿拉伯一样,委内瑞拉最初的

石油开采系统也依赖于欧美石油公司

。他们把土地租给欧美的石油公司,自己收取租金和分红。因此,大量的石油利润被外国公司拿走。

所以委内瑞拉想重新控制石油,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规定新油田只能由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开采

外资石油公司的税收和租金不断提高,甚至90%的利润都被征收。无利可图的外资只能大量撤出,委内瑞拉也受到了各国的制裁。

而委内瑞拉的石油开采技术停留在20世纪70年代

。与开采成本高相对应的,是石油冶炼水平低。这些低端油品种的自然利润极低。因此,虽然石油储量最大,但石油销售收入根本无法与其他国家相比。

当然,委内瑞拉的贫穷和美国的制裁也有很大关系。由于地处拉美,却处处和美国对抗,因此委内瑞拉的石油出口饱受美国制裁。除了古巴,南美各国都不敢与它交易。而销往其它洲的话,高昂的运输成本,更得不偿失。

NO.2沙特阿拉伯

石油储量:2980亿桶

“头顶一块布,全球我最富”

,说起沙特阿拉伯,估计没谁不知道,这个远在中东的国家因为丰富的石油资源,还有各种花式炫富的消息而闻名全球。

沙特阿拉伯,位于西亚,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沙特是名副其实的

“石油王国”

。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自身对石油的消费量很少,

中东所产石油90%以上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用游轮运往欧洲西部,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家和地区

目前,沙特阿拉伯

已探明石油储量2980亿桶

,占全球储备比例17.85%,每日石油产量1052万桶,每日石油消耗264万桶,

储量可供其使用309年

尽管,沙特阿拉伯已探明石油储量略低于委内瑞拉,但

其石油都位于传统上可进入的油井内,而这些油井本身就位于广阔的油田内

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储量占全球石油常规储量的五分之一以上。随着勘探力度的加大,沙特阿拉伯很可能重新占据榜首的位置。美国地质调查局预测,

沙特沙漠下可能藏有超过1000亿桶石油,有待被发现和开采

NO.3加拿大

石油储量:1700亿桶

一说起石油我们就会想到中东,知道中东拥有着众多石油。而中东很多国家,也都凭借着石油发家致富了,走上了人生巅峰。没有会想起来加拿大也有石油。事实上加拿大的石油多的超出我们想象。

目前,

加拿大已探明石油储量1700亿桶

,占全球储备比例9.8%,每日石油产量348万桶,按每日石油消耗221万桶,其石油存储可供其使用210年。

但是,加拿大石油并没有沙特和委内瑞拉关注度高,一方面是因为加拿大石油主要分布在阿尔伯塔省,不过阿尔伯塔省的石油资源虽然丰富,但是

高密度、高杂质、高开采成本的油砂,很难进行开采

,所以在产量上远远不及沙特和委内瑞拉。

另一方面,加拿大的石油

缺乏活力,流通性较差,而且很多公司都是美国总部,相当于是作为一个“殖民地”性质的产油区块,利润被最大程度上的压榨

。也就是说,加拿大的石油行业发展是很不景气的。

根据数据显示,

加拿大98%的原油都是出口到美国

,而且加拿大目前仅有4条输油管道,

管道能力的5/6都是运往美国

,唯一一条管道到港口的目的地也是通过海运到美国。

美国以外目的地出口仅占全部出口的0.8%

。可见,加拿大的原油一直都是卖不到好价钱的,话语权相当于是牢牢地把握在美国的手中。

NO.4伊朗

石油储量:1560亿桶

伊朗,位于西亚,北邻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西与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东面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连,另与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隔海相望,南面濒临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和阿曼湾。

伊朗的石油生产史已有100多年了,若持续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进行开采,该国的石油储量还可以维持100年。伊朗石油分布在大约150个油气田,其中许多油气田也是石油、原油和天然气的重要来源。

伊朗目前

已证实石油储量1560亿万桶

,占全球储备比例9%,每日石油产量425万桶,其存储可用202年。

2012年,美国、欧盟对伊朗石油实施禁运,叠加限制外资对其油气项目投资,伊朗在投资与合作、技术输入和硬件设施上均受限,产量急剧下降,最低至270万桶/日。2021年至今,伊朗尽管面临制裁,但仍设法增加出口。

众所周知,美伊谈判已旷日持久,自2021年4月以来,美国和伊朗在维也纳举行了八轮间接会谈,伊朗旨在恢复协议,解除制裁以换取其限制发展核计划;

美国旨在抑制油价,来缓解应对国内高通涨现状。

近期美伊互信姿态释放乐观情绪,叠加英、法、德、中、俄对取消制裁持积极态度,美伊双方达成协议仅一步之遥。

NO.5伊拉克

石油储量:1450亿桶

伊拉克,位于西亚,北接土耳其,东临伊朗,西邻叙利亚、约旦,南连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东南濒波斯湾,国土面积约43.7万平方公里。

伊拉克已证实石油储量1450亿桶

,占全球储备比例8.4%,每日石油产量264万桶,其存储可供其使用453年。

曾几何时,在阿拉伯世界的诸多土豪之中,伊拉克是唯一一个既不缺钱、也不缺水的国家。

既有辉煌灿烂的历史,也

有得天独厚的石油资源

,更坐拥肥沃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自然,伊拉克在独立之后就呈现出迅速发展之势。

20世纪70年代初,阿拉伯世界各产油国兴起了石油国有化运动,伊拉克也不例外,原属于外国公司的石油工业被收归国有,这些原本只有少量租借费的产油国,因此收入暴增,逐步发展成为中东地区经济最为发达和活跃的国家。

可以说,如果不是因为暴富之后伊拉克的野心膨胀,先后掀起了两伊战争和侵略科威特的战争,倚仗着肥沃的土地和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伊拉克人完全可以享受如沙特人一样的福利待遇,即便是躺着不干活,依然可以衣食无忧。

由于旷日持久的战争,曾经富裕的伊拉克变得满目疮痍。从此之后,几乎浮在石油上的伊拉克,不但没有了昔日的福利待遇,甚至很多时候连饭都吃不饱。

NO.6俄罗斯

石油储量:1070亿桶

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境内石油主要分布在雅库特和萨哈林两大油气盆地。

目前,

俄罗斯已证实石油储量600亿桶

,占全球储备比例6.2%,每日石油产量1070万桶,每日石油消耗220万桶,其储存可供其使用113年。

根据区域划分,

俄罗斯石油产量最丰富的地区位于西西伯利亚,是全国产量最大的产区,产量占地区总产量约77%,占全国总产量约45%。Samotler油田是该自治州的最大油田,也是俄罗斯的最大油田。

伏尔加-乌拉尔,是俄罗斯次于西西伯利亚的第二大石油工业区,著名的UralBlend油种,便是根据此地命名。

Romashkinskoye是伏尔加-乌拉尔的一个大型油田,以此油田为代表的伏尔加-乌拉尔地区,整体特征为油田的普遍老年化。

所以,目前原油资源勘探与开发的中心逐渐东移,东西伯利亚或成为未来俄罗斯原油增量的主要来源。

近几年,

欧美对俄罗斯油气工业的制裁主要针对的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海上资源以及难采资源的开发

,俄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推动本国油气工业的技术进步,

逐步摆脱对欧美国家的设备依赖与技术依赖

NO.7科威特

石油储量:1020亿桶

科威特,位于西亚地区,阿拉伯半岛东北部、波斯湾西北部,在南部与沙特阿拉伯,北部与伊拉克分别接壤,同伊朗隔海相望。

科威特

已证实石油储量为1020亿桶

,占全球储备比列5.9%,每日石油产量245万桶,其存储可供其使用453年。

科威特虽然只是个名气不大的小国,但也曾有过辉煌。

在国际油价顶峰时,该国靠着销售石油,一度和土豪国家沙特并肩,成为了全球最有钱的国家之一

但好景不长,油价不会一直处在高位,前两年疫情原因,油价经历历史低点,这直接导致科威特的财政收入被腰斩,因此

不少美媒预言该国就要破产了

众所周知,科威特是一个非常纯粹的石油国家,

该国超过九成的国家收入来自于销售石油,国内超过八成的就业岗位和石油有关

。如果石油产业出了问题,那么科威特的国家稳定就会受到威胁。

况且,科威特政府在油价上行时没有足够的危机意识,把大量金钱花在了给国民的各种福利上,等到现在石油卖不出去的时候,危机就浮现了。

好在现在油价暴涨,行情大好,估计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科威特的财政危机。

最巅峰时苏联的经济有多强?

从1917年沙俄爆发10月革命,苏维埃建立政权以来,一直到1991年苏联宣布解体,这个世界上第1个社会主义国家一共存在了80多年的时间。这个由苏联***领导的世界上第1个社会主义国家从建立的一刻起,就极为深刻的影响到了世界历史进程。?

苏联

无论是作为击败纳粹德国,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还是二战后冷战爆发、东西方对峙,苏联都是绝对主力。而苏联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当然以及强大的工业及经济能力密切相关。那么,巅峰时期苏联的经济究竟有多么强大呢?

众所周知,继承了沙俄疆域的苏联面积极其辽阔,苏联以绝对优势成为世界领土第一大国,高达220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苏联境内,几乎拥有全世界已知的所有自然资源。

苏联的前身沙皇俄国

例如,苏联的煤矿总储量占全世界的60%之巨,石油探明储量占全世界的10%,天然气则占据了全世界总储量的35%,对于工业最为重要的铁矿石,则占据全世界的28%。也就是说,如果这个世界上存在哪一个国家可以做到自给自足的话,那么,苏联无疑是最有可能的一个。

苏联的经济发展,大约分为两个阶段,二战之前和二战之后。从苏联成立到二战之前,是苏联经济发展的黄金阶段,也是发展最为迅猛的阶段。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后,经过艰苦的战争,苏联红军先后击败了国内白军和英法等国干涉军,取得了政权的独立。

苏联领袖斯大林

在独立之后,苏联倚仗社会主义政权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尤其是工业建设。最为幸运的是,苏联还接连赶上了一战结束和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萧条,使得西方国家不但没有精力围堵苏联,反而给苏联提供了海量的人才设备和技术支持。

正是得益于这些优势,苏联在二战爆发之前,已经将本国建设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工业大国。此时的苏联工业水平和科技水平虽然略逊德国一筹,但经济总量却犹有过之。而这,也正是斯大林能够带领苏联取得艰苦卓绝的苏德战争的最大倚仗。

二战德国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

然而,此时依然算不上苏联的巅峰时期。在付出2700万人的伤亡后,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取得了第2次世界大战的最终胜利,曾不可一世的纳粹德国最终覆亡。不过,苏联为了取得苏德战争的胜利,也付出了极为高昂的代价,苏联几乎所有的欧洲地区和工业发达地区都曾沦陷德国之手,战争最紧张时,苏联几乎所有的适龄男丁都上了战场,苏联最精华的欧洲地区更是被打成了一片战争废墟。

不过,苏联取得二战胜利后也并非毫无收获,除了从德国掠夺大量人才之外,大量德国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也被苏联几乎掠夺一空。二战之后,苏联再次开始了自己的工业建设。

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凭着二战的胜利和强大的体量,苏联成为世界两大超级强国之一。二战之后,苏联总共进行了8个5年计划。在这个在这8个5年计划中,得苏联的经济实力在不断的增长。

例如1917年刚成立时,苏联的工业产值只占到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而到了二战爆发前的1937年则提高到10%,1970年,苏联经济巅峰时期,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能够达到全世界的百分之二十,占据了1/5强。

庞大的苏联

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呢?2018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6万亿美元,美国为24万亿美元,美国占据了全世界经济总量的24%,中国则占据了16%。也就是说,中国的经济依然没有达到苏联巅峰时期占据世界经济的比例。

经济的不断增长当然也意味着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1960年时,苏联的社会总产值为3040亿卢布,1985年时已经增加到13,825亿卢布,增长了3.5倍之巨,人均国民收入在1967年,折算成美元的话相当于1000美元。苏联的许多工业产品,比如发电量、石油产量、商品煤产量、生铁钢、铁矿石等产量,都位居欧洲或世界第一。

苏联***

苏联时期,苏联驻扎在东欧地区的庞大钢铁洪流,更曾令整个欧洲瑟瑟发抖。能够威压个欧洲,苏联凭借的当然不仅仅是军队强大的战斗力,所倚仗的根本,还是强大的工业实力。苏联巅峰时期占据美国80%的工业实力,正是苏联能够作为世界两极之一,与美国长期对峙不落下风的根本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