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2008年国内时政

求2008年国内时政

南宁汽油优惠_南宁环保节能油价

1.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落实,今年还将会有大量相关政策出台,以破解农民持续增收难题。

2.证券市场走势:证券市场无论"熊"、"牛",都将是公众最关切的热点之一。"国九条"和保险资金入市等政策的落实,将对股市产生积极影响。而治本性措施能否出台,将会吸引市场更大的注意力。

3.协调资源、环保与发展关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变以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片面追求高速度的粗放增长方式将付诸更多的行动。资源、环保与发展之间关系的协调将成为重点课题。

4.宏观调控力度与方式:宏观调控如何深化和改善,如何形成伴随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将是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关注焦点。能否通过有效调控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状况也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5.安全生产:2004年特大事故不断,2005年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安全生产已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治理上必出重典。

6.深化国企改革和防止国资流失:国企改革将在高管问责、维护职工权益等方面有所突破,国有资产在流动中防止流失、保值增值将有更加有效的举措。

7.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各级政府将在产业导向、扶持政策等方面为扩大就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采取有效措施使收入分配更趋合理,并加大对城市贫困人口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力度。

8.房地产走势:利率、土地政策的调整,价格的涨落,供给量的变化,"泡沫说"的争论,都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奋,房地产市场仍将是2005年开发商、购房者、政府的共同舞台。

9.税制改革: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分税制等税制方面的改革事关千家万户和各类企业,相关方案的出台都将备受关注。

10.金融改革: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利率逐步市场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日益完善、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等都可能成为金融改革的亮点。

统一问题,是近几年热点中的热点了,全民族关注,海峡形势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中国针对台海局势的最新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主席宣示了一系列对台工作的新主张和新论述,特别是去年3月4日提出新形势下发展的四点意见,对促进的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有重大的意义。目前关于台湾问题,支持祖国统一的人越来越多,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立了150多个反独促统组织,还有更多的爱国侨胞、华人组织,以各种不同方式从事反独促统活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相信在海内外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湾当局问题终将解决,祖国完全统一,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伟大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农业问题,必须树立“民本观念”。要深刻认识到,“三农”问题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新农村建设是带有根本性的、基础性的和全局性的伟大工程。中国十三亿人口,八亿多在农村。没有农业的发展就不会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没有农民的富裕就谈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就业问题,中国的就业问题总量之大、矛盾之复杂,是任何国家都未曾遇到过的。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就业压力巨大将是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始终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

倒扁问题,台湾的“百万人反贪腐倒扁运动”业已展开。尽管稍有是非良知的人都乐见其成,希望藉此而让台湾有扬弃贪腐、重建政治道德和优质民主的机会,但我们要知道,尽管声望已跌到百分之十二,但那却是敢打敢冲的一群。当拼着不怕对立而硬撑到底,无组织的自发性“倒扁”和有党国机器及公家经费撑腰的“挺扁”相比,这条路还长得很!目前台湾的“倒扁”“挺扁”已交锋了一个回合,两方的消长已在对比中出现。台北《联合报》民调,支持倒扁的已大幅上扬11个百分点,达到55%;观望者由21%降到11%;而反对倒扁的则由39%降到了34%。而要求主动辞职的,则由5月下旬的37%,8月中旬的51%,升到59%。尽管宣称“要以坚强的心,无论多大的牺牲,都要维护台湾民主体制”,但这种话还能撑多久,的确已堪怀疑。

教育问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科教兴市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为率先实现全面振兴,建设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环境问题,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应科学的看待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推进环境保护工作。

外交关系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得到确认。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日益提高,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中国的态度都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同时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也不断得到改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国土辽阔、邻邦众多的大国而言,能够建立一个好的周边环境确实是外交工作上的巨大成绩。中国当前正处于一个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外交工作就是要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能源问题,在高油价时代,能源之间的替代效应将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特别是我国所遇到的能源和运输“瓶颈”以及环境问题比任何时候都突出,促使国家提出加快建设节约性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政策策略。

08年奥运会,把2008年奥运会办成“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是全国人民的期望,近5年来,在、的亲切关怀和直接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2008年奥运会的各项筹办工作进展顺利。奥运场馆建设、市场开发、竞赛组织、残奥会、运动会服务和文化活动等各方面都顺利推进,如期实现了预定的阶段性目标,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城市建设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已经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的战略决策,要求我们要用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但反思我们目前的城市建设现象,有很多问题,仍然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其中最突出的是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关于发展和建设城市的目的问题,二是关于城市形态,三是关于城市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