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油价闪崩,大幅度下跌是何缘故?

2.油价重回5元时代,未来12个月对电动汽车很关键

国际油价闪崩,大幅度下跌是何缘故?

低油价时代能源政策-低油价时代能源政策调整

近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有媒体报道:“截至5月31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3.21美元,收于每桶69.46美元,跌幅为4.42%;7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3.41美元,收于每桶73.54美元,跌幅为4.43%。”

国际油价闪崩,在我看来主要是以下四方面因素影响:

首先是原油需求的减弱。随着新能源汽车(特斯拉、理想汽车、蔚来汽车)的强势崛起,购买汽油车的受众在进一步减少,这也使得国际原油需求减弱。当供大于求的时候,油价下降也是必然的。

我身边的朋友,平均每4个开车的人中有1个是驾驶电车的。而且长期来看,电车或许有可能会进一步替代燃油车。之前欧盟不是就提出要在2035年开始停止销售燃油车,加大普及电车的计划嘛!虽然不太现实,但这也间接表明电车取代燃油车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其次是产油国产油量的增加。在前面我们也说过原油的需求已经逐年在减少,按道理来说这个时候产油国的石油产量也应该对应削减。可类似于沙特这样的产油大国,为了保障财政的收入,打破了先前签订的“减产协议”,不仅不减产反而加大石油产量的生产。

另外,俄罗斯因为担心石油产量减少,国家经济难以维持,还让美国获利(美国也是石油一大生产国),干脆也不减产了。虽然销售欧洲受到限制,但是他最终找到了中转站,通过“中介”进行售卖,销量不减反增。

还有就是价格泡沫。当下的国际社会形势极度不稳定,社会恐慌情绪进一步蔓延。俄乌战争持续时间超过一年,中东地区战乱不断,西方内部的不和谐等,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得石油价格进一步萎缩。国家资金都在进一步拢缩,用于保障社会的运行,其他项的支付在对应减少。

最后就是美联储的激进加息。为了缓解美国国内危险的经济形势,巩固美元地位,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目前仍未看到加息结束)。美联储加息导致硅谷银行、签名银行邓银行的破产,银行挤兑引发流动性危机。

而作为风险性质产品,石油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叠加市场需求减弱,导致了原油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同时由于美联储是否进一步加息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普遍处于观望状态,投资购买情绪低下,因此油价何时能够回升也是个未知数。

油价下降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有效降低国家进口石油的成本,当然我们日常加油的费用也减少了。但是油价下降也会使得与之关联的产业链商品价格下跌,尤其是对中石化、中石油会造成巨大冲击。

目前来看,油价下跌仍将继续,回到5元时代也不是不可能,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油价重回5元时代,未来12个月对电动汽车很关键

3月18日,国内汽柴油价格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大单次降幅,汽柴油每吨下调1015元和975元。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下调0.80元,95号汽油每升下调0.84元,0号柴油每升下调0.83元。

本轮调价后,全国大多数地区柴油价格5.5-5.6元/升左右,92号汽油零售限价在5.4-5.5元/升,这意味着油价重回5元时代。

以油箱容量50L的普通私家车计算,这次调价后,车主们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少花40元左右;按市区百公里耗油7L-8L的车型,平均每行驶一千公里费用减少55-63元左右。

显然,对于众多汽车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

但在运输行业分析师科林·麦克科拉彻看来,“电池价格比油价更重要,如果油价继续下跌,电动汽车的销量尽管在中长期内将继续上升,但未来12个月对市场来说可能仍然非常糟糕。”

确实,在现在的汽车产业状况,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高昂的价格仍是阻碍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大因素。一般来讲,如果汽油价格下跌的趋势持续数月,这对任何推出电动汽车的公司来说都肯定是个坏消息。一旦汽油价格下降到消费者可以开始信任它的水平,他们将从节油型汽车转向不节油的汽车而非电动汽车。

近年来一直在增长的电动汽车销量对整个汽车市场的格局非常敏感。

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政府补贴使得2018年的销量翻了一番。去年部分取消补贴导致了经济放缓,但销售仍保持两位数增长。

然而,在2020年伊始,受疫情影响,全球汽车市场受到经济萎缩的沉重打击,对电动汽车销售和电池制造能力造成负面影响,数据显示,与2019年同期相比,中国1月和2月的汽车总销量下降了44%。

可在业内看来,电动汽车革命仍会在2020年加速推进。

众所周知,影响电动汽车消费的重要因素是价格,尤其是电池的价格。但相关数据表明,汽车电池成本在2019年下降了16%,降至每千瓦时147美元以下,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和制造商提高产量,预计未来几年电动汽车的成本将会大幅下降。

分析人士估计,以目前的速度,接下来的12个月,是电动汽车成本与油价的赛跑,如果电动汽车的电池能迅速取得技术上的突破,那大概从2022年开始,电动汽车的成本将开始与传统燃油车相匹敌。

这会让普通家庭加快对电动汽车的消费。

另外一方面,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小型纯电动车型将成为来为发展的大方向。在中国,电动汽车一般当作家庭第二辆车,就是在家里已经有满足家庭出行需求的传统燃油车之外,出行成本更低的小型纯电动车,会成为众多家庭的代步选择。

而各车企对于电动汽车的投入,将会促成电动汽车的持续发展。

据了解,大众、吉利和通用汽车等汽车制造商已向电动汽车投入巨额资金,预计今年仍将推出新车型。在欧洲和中国,强有力的监管将继续推动市场向前发展。

大众汽车首席战略官迈克尔?约斯特表示:“我们有一个明确的承诺,要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除了电动汽车,我们别无选择。”他说,油价下跌只会是“持续一个月、几个月甚至一年”,但从长期来看,油价不会下跌。

中国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商北汽新能源也明确表示,北汽新能源不打算因油价波动而调整生产或销售计划。

可以看到,稳定的政策支持将会是电动汽车的最大支撑力,随着常态回归,家庭将开始把可自由支配的支出提高到更典型的水平,那电动汽车依然有着充足的竞争力。(文/汽车有智慧?王得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