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 新闻_媒体油价飙升存隐忧
1.油价上涨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是企业)请知道的给解答一下吧
2.黄金,美元和原油价格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3.油价8.3元是真的吗
4.加一箱油多6元!8年来油价首现“七连涨”,还会涨?
油价上涨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是企业)请知道的给解答一下吧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扩张期,近两年石油消费增长速度超过10%以上,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明显上升,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40%,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必将给国民经济各行业带来较大的冲击。当然,各行业苦乐不均,像石油天然气开采业自然会随油价飙升而盈利丰厚;石油加工业成本压力较大;化工等行业成本虽然大幅上升,但行业景气使得大部分成本可转移出去而减轻油价冲击;农业、交通运输以及生活消费等方面则深受高油价之苦。
1、对农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据统计分析,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林、牧、渔、水利业石油消费占石油总消费量的比重在6.67%-9%之间,而且,1998-2002年该行业石油消费年均增长5.9%,仅次于交通业和建筑业的增速。农、林、牧、渔业主要以消费柴油为主,其柴油消费占柴油消费总量的1/5左右。石油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农用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等农资的涨价以及灌溉、耕田、运输等农机具用油的成本。
尽管政府采取措施控制农资的涨价,延缓或小幅调高柴油价格,但化肥、农药等农资存在变相涨价的情况,特别是近两年来,由于粮食价格的普遍回升以及减免农业税、种粮直补等支农政策,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播种面积出现多年来少有的大幅增加的局面,因此对化肥、农药等农资以及农机具的需求大幅增加。因此,石油价格的上涨给农业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加重了农民生产和生活负担。
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景气与油价同步。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与原油的关联最为密切,因而从油价的上涨中受益最为直接。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对石油需求非常旺盛,国际油价持续高位徘徊,而国内原油价格基本同国际接轨,因而对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来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企业经营能力产生积极和正面的影响,油价上涨将使石油开采类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较为主动的地位,行业盈利能力及资金收益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2004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总额高达1777.2亿元,高居各行业之首,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3.9%,高出全部工业企业5.8个百分点。该行业资金收益率空前上升,2004年,资金利润率高达37.1%,成本费用利润率更是高达79.8%,产值利税率也达到了52.3%。
3、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成本压力较大。
原油成本通常占炼油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的80%以上,该行业消耗了原油消费总量的72%左右,原油价格上涨,将直接增加炼油企业的成本;而且根据目前我国石油定价机制,成品油价格涨幅滞后并小于原油价格涨幅,因此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的利润空间应该明显缩小。该行业资金回报率均处于较低水平,2004年,资金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产值利税率分别仅为6.6%、3.3%和9.4%。
但是,2004年毕竟成品油出厂价格经历了四次上调,而且我国石油行业主要由少数几家企业垄断经营,企业内部上下游之间结算价格低于市场原油价格。因此,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利润总额保持了快速增长,2004年,该行业利润总额高达267.4亿元。当然,对于那些单纯经营炼油业务并非上下游一体化的公司而言,形势没那么乐观,在当前的国内市场上所面临的不只是原油高成本压力,而且还存在没油可炼的风险。
4、化工行业具有较强转移成本能力。
目前我国正进入重化工业化阶段,而重化工产业的发展对于原油价格的波动非常敏感。近年来,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消耗原油占原油消费总量的8.5%左右,1996-2002年该行业原油消费年均增长8.2%,增速比同期整个制造业高出2.7个百分点。原油作为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石化行业重要原材料,其价格上升将直接带来石化行业成本上升。
但是,考察数据我们发现,高油价并未给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带来多大的冲击,这是因为化工行业的景气度同油价具有高度正相关性,近年来化工行业处于景气周期,由于化工产品需求旺盛,甚至化工产品的价格涨幅远高于原油价格的涨幅,化工行业盈利能力明显提高。2004年,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利润总额856.3亿元,同比增长86.4%,其中,基础化学原料、合成材料、肥料以及农药制造业的利润增幅均在100%以上。当然,相当部分化工产品仍是中间产品,这就意味着以化工产品为原料的下游行业面临着高成本压力。
此外,化学纤维制造业消耗原油占原油总消费量的2.8%左右, 1996-2002年该行业原油消费年均增长4.4%,增速略低于同期整个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比较接近产业链末端,受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较为显著,原油价格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该行业的利润空间。2004年,化学纤维制造业利润总额63亿元,同比仅增长16.1%,远低于全部工业企业利润的平均增速。
5、交通运输业受到的冲击最大。
交通运输业是耗油大户,其石油消费量仅次于工业,而且交通运输业石油消费占石油消费总量的比重在稳步上升,这一比重由1980年的10.4%上升至1990年的14.7%、2000年的24.6%,近年来保持在25%左右。其中,交通运输业汽油、柴油消费占汽、柴油总消费量的40%和38%左右。90年代以来,交通运输业石油消费明显快于其他行业,1991-2002年石油消费年均增长10.5%,大大超出整个石油消费总量年均4.7%的增速。石油是交通运输业最主要的原料,油价的大幅上涨,导致交通运输业单位运输成本大幅增加,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面对高油价,航空、航运、公路运输等领域的企业日子比较难过。
从我国民航的成本构成来看,航空油料消耗占总成本的比重在20%左右,是民航运输成本中最大的一块。航油的涨价明显加大民航运输成本,而目前各航空公司竞争异常激烈,机票竞相打折,上升的成本难以转嫁出去。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预计,由于原油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全球航空业在2005年将损失550亿美元。
油价上涨对公路运输业的影响较为明显。目前,我国运输汽车总量已超过1000万辆,因长途货运、客运对汽油、柴油依赖性较大,石油价格连续多次上调明显加大了运输公司的营运成本。同时,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缓慢,运营车辆空载率较高,地区分割导致路桥等各种收费过高。因此尽管运费有所上升,但仍面临较大的油价上涨压力。对于公共交通而言,由于公交票价执行的是政府指令性价格,所以汽油、柴油的涨价不会很快反应到公交票价上面,自行消化一部分运营成本再所难免,油价的上升使原本已比较困难的城市公交企业负担进一步加重。
出租行业损失巨大。目前,我国成品油价格是由政府确定指导价格,而出租车的价格也是由政府确定的。2004年以来,成品油价格已经连续6次上调,而出租车并未提价,同时由于出租车普遍实行单车承包制,这样一来,涨价所增加的成本开支,完全落在了司机身上。目前出租司机的收入已经摊薄,每次汽油提价都会增加他们的开支。不过,部分城市出台了出租补贴政策,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油价上涨的损失,但大部分情况下,补贴由出租公司来负担。
油价上涨对于海运行业的影响相对来说要小一些。由于国际干散货运价指数和我国沿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在高位徘徊,给航运创造了良好的盈利空间。目前国际干散货运价指数在4600点左右,由于货源充足、需求旺盛,2005年货运价格快速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油价虽然有所上涨,但海运企业受影响比较小。
6、高油价冲击汽车产业发展格局。
汽车制造业本身石油需求量并不大,但是,使用汽车将大量消耗石油。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经济发展阶段,汽车消费将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2003年,中国汽车消耗汽柴油量大约7600万吨,相当于全年成品油消费量的28%。随着汽车大量进入家庭,石油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沿用高油耗模式将造成我国石油供应难以为继,我国必须推广使用节油型汽车。同时,高油价必然影响消费者的购车选择,进而对汽车制造业产生较大影响,节油型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市场上的新宠。
7、对生活消费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从石油平衡表来看,生活消费石油占石油消费总量的比重仅为6%左右,而且生活消费主要以液化石油气为主,2002年,生活消费中液化石油气占79.1%,汽油、柴油、煤油分别占11.1%、5.7%和4.1%。近年来我国液化石油气并未紧跟大幅上涨的原油价格上调,汽油、柴油价格的涨幅也明显小于原油,因此总的来看,国际油价上涨对生活消费的直接影响并不太大。但是,必须注意的是,随着住宅、轿车以及高档家电等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生活消费石油的增长速度非常快。1998-2002年,生活消费石油年均增长9.5%,增速仅次于交通运输业。
特别是能源消耗巨大的耐用消费品----汽车,近几年加速进入城市居民家庭。调查资料显示,1995年以前,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还不到1辆,1999年仅为0.34辆,到2004年已达到2.2辆。一些大城市的汽车销售量以年均30%以上速度递增,其速度不亚于一些家用电器的普及速度。目前,全国家用轿车保有量已达到780万辆,按照年均行使1.5万公里,百公里平均耗油9升估算,一年就要烧掉上千万吨汽油。因此,未来石油与生活消费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机械制造业受到的影响和冲击会比较大。“我市这类企业往往都拥有自己的运输车辆,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大多使用油做热处理燃料。这两部分成本叠加增长,无论从近期还是长远来看,对企业的利润影响都应该是比较明显的。”
除了运输成本,其实影响更大的是油价上涨带来的企业生产原料成本上升。高先生说,凡是原材料与石油行业相关的,都会受到较大影响。比如,自己公司用到的原料有甲苯,这是从原油中提炼出来的,不止是甲苯,还有二甲苯,以及芳香烃类,像这些通过原油提炼出来、用于生产制造业的产品很多,所以,只要原油一涨价,这些贝形机原料就会跟着涨价。本来,行业内预测春节后甲苯的出厂价会下降,但是,油价上涨后,不但没下降,现在反而企稳了,而且还有上涨态势。
不止是化工类生产企业,只要用到石油提炼产品的,都会有影响。像纺织服装类企业,一般人觉得可能跟石油扯不上什么关系,实际上,化纤类面料全部由石油提炼,另外,纺织染整中也要用到石油类相关产品,包括助剂,而且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油价上涨,影响的真的是衣食住行的每一个方面。
黄金,美元和原油价格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美元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柱石,美元和黄金同为最重要的储备资产,美元的坚挺和稳定就消弱了黄金作为储备资产和保值功能的地位。美国GDP仍占世界GDP的1/4强,对外贸易总额世界第一,世界经济深受影响,而黄金价格显然与世界经济好坏成反比例关系。世界黄金市场通常都以美元标价,这样美元贬值势必导致金价上涨。
美元与石油: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净进口国,石油价格上涨无疑会给美国的经济带来负面的影响,并导致美元实际汇率的波动。从历史情况来看,历次石油危机都造成了美国经济的衰退,并且是导致美元实际汇率波动的主要原因。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油价的上涨会全面提高生产资料成本和生活成本,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水平的上升,而通货膨胀又会提高名义货币需求从而导致国内信贷需求水平的上升,进而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美国。
2、国外资本的流入将导致美元汇率的上升。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的货币政策又常常会加强美元的升值过程,联储往往在石油价格上升的初期采 取提高利率等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水平,这样利率水平的升高会吸引更多的国外资本流入从而导致美元名义汇率的上升。
3、油价的上涨使得石油输出国的贸易出现盈余,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增加,产生所谓的石油美元,这些石油美元出于逐利的需要会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大量购买美元资产,进而导致美元名义汇率的上升。
4、油价的持续上升会导致世界经济的衰退,使得石油进口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不确定性,因而这些国家纷纷提高他们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比率来维持汇率的稳定,这就进一步提高了对美元的需求,导致美元名义汇率的上升。
百度百科-黄金
百度百科- ? 美元
百度百科-原油价格
油价8.3元是真的吗
是真的。
2022年开年至今,国内油价4次调整均为上调趋势(1月17日、1月29日、2月17日以及3月3日),4次的加持下,目前即使是最便宜的92号汽油都已经8元/升,更别是说95号以及98号汽油。在网上,95加满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个调侃的段子,不过这还不是最为夸张,近日网上多个视频及新闻均报告称,3月17日,2022年的第5次调整窗口,国内的油价调整可能达到近1元/升,届时95号汽油将会突破9元/升,那么现实是真的吗?
我国目前国内油价的调整规则是:过去10个工作日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加权平均之后得到一个数据。当然这个调整有一个上下限,当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桶的时候,油价不再下调;当国际油价高于130美元/桶时,少调或者不上调。
目前距离3月17日尚且有3个工作日,所以截止到现在而言,是很难直接说3天后的价格,毕竟未来没有人能预测,不过我们从前面7个工作日的数据来看,目前原油的变化率已经达到了23.65%。
根据我国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国际市场原油移动平均价格变化参考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加权均价变化率(即原油变化率)。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80美元时,按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80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润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采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
考虑到国际原油价格超过80美元,成品油调整一般实际都是按照零加工利润率进行计算,所以对应的每个百分点调整幅度应该是40元左右,也就是说截止第7个工作日的数据来看,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对应的调整幅度有可能达到950元左右每吨,折算为升就是上涨幅度大概在0.75元/升左右,不过这几天国际原油的价格一直都回落,要知道前几天的时候,甚至一度高达129美元/桶,所以未来三天国际油价继续下降的话,那么最终的调整的调整幅度有可能回落到0.5元/升以内,甚至回落的幅度够大,有可能只是微涨;但同样存在国际油价大幅飙升的可能,届时调整超过1元/升也不足为奇。
总结
当然了,也不用太过于担心,92号汽油最高的价格应该就维持在9元/升左右,毕竟要在上涨1元,国际油价差不多也要达到130美元/桶以上了,而当国际油价达到130美元/桶以上,我们国内的油价是微调或者不调了,所以92号汽油最高价格也就是在9元/升附近,不大可能突破10元/升。
加一箱油多6元!8年来油价首现“七连涨”,还会涨?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变好,现在私家车出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家庭甚至不止有一辆家用小汽车。虽然政府也在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但是燃油车还是受到了众多车主的青睐。相对于新能源汽车,燃油车一个最主要的优势就是方便,加油的时间不过短短几分钟,而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时间少则半小时,多则近一小时。因此更多车主尤其是有首辆车购买意愿的人,往往选择购买燃油车。
在全国人民欢度春节的时候,油价却悄悄在上调,也走出了一波“欣欣向荣”的走势。4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64.34美元,创下过去13个月以来的新高。有专业人士表示,此次国际油价上涨幅度之高、速度之快超出预期。
按照我国现行的成品油价格机制,今年第3次油价上调也在人们的意料之中。国家发改委发布最新消息称,2021年2月18日起国内油价开始上调,本次油价上调过后,就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上调0.22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23元。按照40L油箱计算,涨价过后,加满一箱92#汽油将比以往多花6元。
虽然看起来涨的价格也不算太高,但这已经是自2013年3月26日成品油新定价机制实施以来,国内油价首次“七连涨”, 随着中国春节长假逐步进入尾声,不少人都已经回到工作岗位,大家平时开车出行的成本也将持续增加,因此不少人都赶在涨价之前,赶在加油站排队加油,毕竟能省一点是一点。
本次油价调价的主要因素是受到国际油价变化的影响,一方面包括主要产油国延续减产,例如正在美国德州发生的极端寒潮天气,导致美国的原油产量继续减少,影响美国原油产量高达400万桶/日,导致美国能源危机不断恶化,美国的原油产量不断缩水,缩水幅度高达40%左右,对全球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另一方面则由于新冠疫苗正在投入使用以及各国的经济刺激计划,都在逐步提振市场需求。使得油价在一定阶段一定范围内呈现出僧多粥少的态势,此外,基金多头继续加仓油市也某种程度上刺激了油价的上行。
油价下一次调价窗口是在2021年3月3日24时,分析师普遍认为,展望后市,油价在短期内仍然有上涨的可能。自从进入2021年以来,油价就在一直上涨。那么很多人会心生疑问:油价还会一直涨下去吗?
国内许多分析师预计,由于油价飙升,沙特将从4月开始增加石油产量,但是此举能否遏制住油价涨价的势头,有些经济学家对此并不看好,大家普遍认为后世的油价仍然将逐步上涨。
中国石油董事长戴厚良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表示,像2020年那样的负油价在2021年不可能再出现了。由于能源的转型,人们对化石燃料的需求在逐步下降,因而国际原油价格可能还是在中低油价区间运行。
新加坡华侨银行的经济学家Howie Lee认为,此次寒潮可能不是唯一将油价推升至如此高位的催化剂。沙特石油虽然能支持市场,但是美国库存正在以如此之快的速度下降,言外之意是短期内国际原油市场的供给仍然跟不上需求。
卓创资讯分析师边晨认为,由于主要产油国减产进展良好,经济持续复苏,基本面向好,因此后市油价仍然看涨,但近期油价涨幅过大,后劲或有不足,涨势也将有所放缓。有的机构甚至给出预测,到2021年年底,国际油价可能将达到每桶70至80美元。
从国内对原油的需求来看,随着我国对疫情的控制逐步到位,经济逐步复苏,人们的出行消费意愿更加强烈,炼化企业普遍购买原油的意愿都在增强,再加上有几个炼化项目在去年一季度以后投产支撑了中国对原油的需求。众多因素综合来看,今年一季度国内原油需求超越去年应该不成问题。
由此可见,油价不仅在本次调价中上涨,在下一次调价窗口来临的时候,涨价仍然将是大概率事件。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