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重油,它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2.电动汽车会是未来发展趋势吗?现在买电动汽车怎么样?

3.买了纯电动车的人,到底亏不亏?

4.市际班车燃油补贴政策?

什么是重油,它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2020年油价格一览表_2020年燃油价

重油是原油提取汽油、柴油后的剩余重质油,其特点是分子量大、粘度高。重油的比重一般在0.82~0.95,比热在10,000~11,000kcal/kg左右。其成分主要是炭水化点物素,另外含有部分的(约0.1~4%)的硫黄及微量的无机化合物。

——“重油”的基本情况

1、什么是重油?

重油又称燃料油,呈暗黑色液体,主要是以原油加工过程中的常压油,减压渣油、裂化渣油、裂化柴油和催化柴油等为原料调合而成。

按照国际公约的分类方法,重油叫做可持久性油类,顾名思义,这种油就比较粘稠,难挥发。所以一旦上了岸,它是很难清除的。另外这种油它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比起非持久性油来,要严重得多。比如它进入海水以后,因为比较粘稠,如果海鸟的羽毛沾了这些油,就影响海鸟不能够觅食,不能够飞行,同时海鸟在梳理羽毛的时候,就会把这个有害的油吞食到肚子里,造成海鸟的死亡.还有一些鱼类,特别是幼鱼和海洋浮游生物受到重油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到了海边的沙滩以后,这种油就粘在沙滩上,非常难清理。有关专家表示,对付油污染可以调用围油栏、吸油毡和化油剂等必要的溢油应急设施。由于油的粘附力强,养殖户在油污染来时可以用稻草、麻绳等物品来进行围油和回收油。

2、重油--21世纪的重要能源

摘要:在过去的150年中,人类主要消耗的是API大于20度的轻质油。传统原油的最终可采储量约为2466亿t,近45%已被开采。石油时代结束后将迎来天然气的时代,但据一般预测,即使在2020年左右的产气高峰期,仍然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应开发重油,以填补能源空缺。世界重油的资源量十分巨大,原始重油地质储量约为8630亿t,若采收率为15%,重油可采储量为1233亿t。

其中委内瑞拉的超重油和加拿大的沥青占总量的一半以上。这仅为已探明储量,真正的重油资源可能更多。1996年世界石油年产量为35亿t,重油产量为2.9亿t,约占总产量的5%-10%。其中加拿大的重油产量为4500万t,美国的产量为3000万t,其余的产量来自世界上其它国家,包括中国、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等。在委内瑞拉,边际资源私有化后,国家宣布了许多重大的重油项目。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最近公布了2O0亿美元的Orinoco沥青砂开发项目,今后几年内的六个合成原油项目可使年产量达3500万t,到2010年,重油将占其石油总产量的40%。1992年加拿大西部的液态烃产量的40%以上来自重油和油砂。印度尼西亚的Duri油田是世界上的最大采用蒸汽驱动开发的油田。重油除了粘度高外,其硫含量、金属含量、酸含量和氮含量也较高,应研究如何开发的问题。

过去150年中,人类主要消耗的是API大于20度的轻质油。这种传统原油发现容易、开发成本低。传统原油的最终可采储量约为2466亿t,近45%已被开采。石油时代结束后,将迎来天然气的时代,但据一般预测,即使在2020年左右的产气高峰期,气产量达每年3.4万亿立方米,仍然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应开发重油,以填补能源空缺。

1.重油资源及其分布:

重油的资源量十分巨大,原始重油地质储量约为8630亿t,若采收率为15%,重油可采储量为1233亿t。其中委内瑞拉的超重油和加拿大的沥青占总量的一半以上。这仅为已探明储量,真正的重油资源可能更多。

1996年世界石油年产量为35亿t,重油产量为2.9亿t,约占总产量的5%-10%。其中加拿大的重油产量为4500万t,美国的产量为3000万t,其余的产量来自世界上其它国家,包括中国、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等。

2.世界范围的重油开发活动:

委内瑞拉--在委内瑞拉,边际资源私有化后,国家宣布了许多重大的重油项目。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最近公布了2O0亿美元的Orinoco沥青砂开发项目,今后几年内的六个合成原油项目可使年产量达3500万t,到2010年重油将占其石油总产量的40%。Petrozuata公司计划投资24亿美元,主要依靠水平井技术开采15-20亿桶9度API原油。道达尔公司也计划投资27亿美元依靠钻水平井使年产量增至1000万t。

加拿大--1992年加拿大西部的液态烃产量的40%以上来自重油和油砂。阿尔伯达油砂的原始重油地质储量至少有2329亿t,基本上未开发,最终开采量估计为411亿t,Syncrude公司几年前就开始了投资约42亿美元的10年计划,到2007年-2010年间产量达2400万t。此外,壳牌加拿大公司、Broken Hill控股公司和Suncor公司也正在进行大规模地面开采项目。据阿尔伯达省能源部估计,到2005年,产量将达7500万t,到2010年重油和沥青产量约占其石油总产量的75%,已公布的油砂项目投资达140亿美元。

美国--在加利福尼亚,一些大生产商进行联合,以提高重油的市场份额。加利福尼亚已开采多年的重油油田采用热采提高采收率,产量很高。San Joaquin地区是加利福尼亚重油活动的焦点,它包括了Kern River、Midway Sunset、Coalinga等大型油田。谢夫隆等许多作业公司,通过实施项目热力管理,成功地使成本大大降低,该项目需要的投资小,特别适于应用。90年代中期,谢夫隆公司通过热力管理,优化了蒸汽注入,使注入量减少了30%,成本从每桶7美元降到4美元。

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的Duri油田是世界上的最大采用蒸汽驱动开发的油田。谢夫隆公司在Duri油田的作业中进行了热管理项目,在维持净产量的同时,降低了燃料油的消耗和蒸汽注入量,同时使用了地震数据确定蒸汽移动情况,进一步提高了储层管理和采收率。

3.技术挑战:

重油除了粘度高外,其硫含量、金属含量、酸含量和氮含量也较高,因此提出了一些特殊的研究开发问题。在开采阶段,重油需要成本很高的二次、三次采油方法;管输时,为了达到一定的流速,需要提高泵能,同时要加热管线并加入稀释剂;改质时,重油通常需要特殊的脱硫和加气处理,重油中的镍和钒使催化剂受污染的机会增加,高比例的常压渣油需要更多的转化设备,将其改质成运输燃料。

重油开发中普遍使用的技术是在储层中降低重油粘度,提高温度,使粘度降低以提高产量和采收率。最近几年,水平井技术的应用日益增加,降低了开发成本。针对重油,正在开发一些先进的上游技术,如使用多分支水平井从每口井中获得更多的产量、蒸汽辅

3、重油——下世纪重要能源

石油工业堪称世界经济发展的命脉。随着人类年复一年地开采石油,常规原油的可采储量仅剩1500亿吨,而目前全球原油年产量己达30亿吨,如此算来,常规油的枯竭之日己不十分遥远。很多人甚至预期,到2010年人类就将买不到便宜的石油。所幸的是,大自然还给人类留下了另一个机会——重油和沥青砂。这种储量高达4000亿吨的烃类资源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重油是一种比重超过0.93的稠油,黏度大,含有大量的氮、硫、蜡质以及金属,基本不流动,而沥青砂则更是不能流动。开采时,有的需要向地热,比如注入蒸汽、热水,或者一些烃类物质将其溶解,增加其流动性,有的则是采用类似挖掘煤炭的方法。由于重油的勘探、开发、炼制技术比较复杂,资金投入大,而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因而重油工业的发展比较艰难。然而,面对21世纪常规油资源趋于减少的威胁,许多有识之士从长远出发,正孜孜不倦地研究新技术开发重油,使人类广泛利用这种资源的可能性不断增强。

近20年来,全球重油工业的发展速度比常规油快,重油和沥青砂的年产量由2000万吨上升到目前的近1亿吨。委内瑞拉是重油储量最大的国家,人们预期在不远的将来其日产重油量可达120万桶;加拿大目前的油砂日产量达50万桶;欧洲北海的重油日产量达14万桶;中国、印度尼西亚等国的重油工业近年来也发展迅猛,年产量都在1000万吨以上。此外,还有一些国家重油储量很大,但由于油藏分布于海上,或在地面2000米以下,现在还难以大量开采利用。

比较常规油、重油和天然气这三大类烃类资源的状况,可以看到重油的前景是最好的,因为它的储量是年产出量的几千倍,而常规油的这个指标只有50倍。天然气在全球的分布和利用程度很不平衡,在很多国家它占所利用能源的比重非常之小。据美国能源部的预测,世界常规油产量将在20年内达到高峰,然后出现递减。随之而来的资源短缺加上油价攀升,将标志着非常规资源投入工业化生产,这就是重油和沥青砂,它们可能构成21世纪中叶世界能源供给的一半以上。谢夫隆石油公司总裁兰尼尔预计,下个世纪全球重油资源量可能被证实为超过6万亿吨。由此可见,重油工业的发展潜力是相当巨大的。

当前,受国际原油市场波动和世界经济影响,对油价十分敏感的重油工业处境十分艰难,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将重油和沥青砂充分应用于产业发展,同时又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清洁的环境,也成为世界石油界面临的一项共同课题。最近,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重油及沥青砂国际会议上,来自联合国和20多个国家的官员和专家520多人聚集一堂,共同围绕“重油——21世纪的重要能源”这一主题展开讨论。联合国培训研究署重油及沥青砂开发中心己承担起促进重油技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责,它利用其网络促进技术转让和全世界对技术专长的共享。

21世纪能否全面实现重油的价值将取决于国际能源市场、重油资源量以及提高新技术的应用这三个方面。人们目前亟须解决两个关键性问题,一是改进技术,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在低油价条件下走出重油开发利用的新路子;二是针对重油开发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应全球环境要求的开发方案。近年来,重油和沥青砂作业的环境和技术改进有了一些进展,包括将矿区原油燃料发生蒸汽改为更有效更清洁的可燃气发生蒸汽;减少开采和改质作业中温室气体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采用高效隔热油管将高干度蒸汽送入地层;利用水平井钻井技术使地面占地少于直井,从而减少环境破坏;利用流度控制剂更有效地将蒸汽流导向未驱扫区,减少污水产量,等等。本世纪石油技术已有的成果和从60年代以来对重油和沥青砂开采的实践,己为这一重要资源的扩大开发和利用准备了必要的技术手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重油及沥青砂作为全球能源的替代资源走向世界舞台,已是大势所趋。

4、我国重油工业现状

记者从正在召开的第七届重油及沥青砂国际会议上获悉,我国稠油热采技术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稠油热采配套技术,发现70多个稠油油田,总地质储量约12亿立方米,年产量达1300万吨,已累计生产逾亿吨。

重油及沥青砂资源是世界上的重要能源,目前全球可采储量约4000亿吨,是常规原油可采储量1500亿吨的2.7倍。随着常规石油的可供利用量日益减少,重油正在成为下世纪人类的重要能源。经过20年的努力,全球重油工业有着比常规油更快的发展速度,重油、沥青砂的年产量由2000万吨上升到近亿吨,其重要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国陆上稠油及沥青砂资源分布很广,约占石油资源量的20%,其产量已占世界的1/10。自1982年在辽河油田高升油藏采用注蒸汽吞吐开采试验成功以来,我国的稠油开采技术发展很快,蒸汽吞吐方法已成为稠油开采的主要技术,热采量到 1997年稳定在1100万吨水平上,热采井数达到9000口,加上常规冷采产量,占陆上原油总产量的9%。全国稠油产量主要来自辽河、新疆、胜利、河南4个油田,投入开发的地质储量超过8亿吨。据了解,这次会议之所以选择在中国召开,主要是十几年来亚洲特别是中国的重油工业有了迅猛的发展,开始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国内稠油专家刘文章在谈到国内重油工业发展的现状时指出,经过最近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热采工程技术已成熟配套,对各种类型油藏,尤其是对深层、多油层、非均质严重的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取得了很大成绩。今后我国稠油技术将会得到更大发展,主要方向:一是普通稠油油藏将逐步由蒸汽吞吐转入二次热采,提高开发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二是特、超稠油将采用多种水平井热采技术来增加产量;三是采用新技术提高复杂条件下的稠油油藏的开发水平。

电动汽车会是未来发展趋势吗?现在买电动汽车怎么样?

电动汽车是未来的,发展的趋势,其实根据现在电动汽车的发展来看的话,电动汽车将传统的汽车行业可以讲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甚至包括现在原有的传统燃油车的整体的技术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国内的车企来说,长城奇瑞,吉利,北汽,长安,比亚迪等,这些都有自己的电动汽车,甚至是一些新势力的加入。

电动汽车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靠电力相对于普通的人为车来讲,用车的成本要远远低于传统燃油车的,虽然对于现阶段而言,电动汽车处在起步的阶段,但是随着政府的补贴再加上新能源汽车在很多方面具有的优势,对于日常有刚需,并且作为城市通勤的人来说,这些都是一个非常便利的福利。

从政策上面去看的话,目前国家也是加大了充电设施的建设,就单拿充电桩来说在一线城市是整体而言,充电桩的布置是非常的完善啊,并且对于车辆而言,充电也是非常方便的,其实从这个上面就能看的出来,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是毋庸置疑的。

电动汽车最大的特点就是节能减排这一点解决了,目前想能源短缺环境,这样的一些问题,同时,不管是国内也好,或者是国外也好,基本上所有的政府都在大力支持电动汽车的发展,相信在我国汽车企业和政府共同的配合下面,未来电动汽车发展,也会迎来真正的春天。

目前广大消费者对于纯电车型最大的顾虑还是里程焦虑,这一点其实和十年前智能手机刚刚起步的时候大家对于智能手机电量问题的焦虑非常相似,以至于在智能手机刚刚兴起的几年,还有很多人怀念过去那个虽然除了打电话和发短信别的什么都不能干但是却可以待机两个星期的功能手机。

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再去怀念功能机了,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智能手机的功能太过强大,现在人的生活已经完全离不开智能手机了,第二个原因就是现在的手机电池和充电技术快速发展,目前手机电池动辄就超过4000毫安,中度使用两天都没有问题,而且目前很多智能手机厂商都推出了快充技术,目前最大的充电功率已经达到了65w,也就是说冲个十几分钟就足够你用一整天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再也不会有人顾虑手机电量问题了。

买了纯电动车的人,到底亏不亏?

Hello,小伙伴们大家好!

记得之前和朋友聊车,问他会不会考虑新能源车,他的回答很简单:什么时候新能源车和燃油车价格差不多,就会认真考虑了。

没错,现在市面上的各类新能源车越来越丰富,近两年也越来越火,不过车主大多还是分布在北上广深等限牌、限行的城市。新能源车要真正发扬光大,最终还是要依靠更广大的非限牌、限行地区。

要实现这一点的前提是:新能源车的售价要接近、或者看齐同级别的燃油车,就是一个前提。

如今已经到了2020年,在国家补贴大幅退坡的当下,新能源车的价格到底怎么样了?那些电动/混动车车主,相比同等配置的燃油车,到底多花了多少钱?

比亚迪同款车型,新能源贵6-12万

看到这里,我想到的第一个品牌,是比亚迪。它旗下的秦/秦Pro、宋Pro和唐系列车型,都同时推出了燃油/PHEV和EV版,在其中找到配置相当的车款进行对比,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三种动力类型的价格差距。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PHEV混动与EV电动版,参考价格均为政策补贴后的价格,与燃油车的指导价进行对比。

首先,秦Pro燃油版,我们选定11.59万的自动智联锋耀型,它的基本配置包括6气囊、360度影像、自动刹车、全速自适应巡航、无钥匙进入/启动等等。和它配置最接近的DM双擎版,为17.99万的自动智联劲睿型,而最接近的EV纯电版,为17.99万的高功率智联领享型。

也就是说,配置基本相当的三个动力版本,秦Pro?DM和EV纯电的价格相当,它们都比纯燃油版贵了6.4万元。

再看唐系列。

我们选定6气囊、自适应巡航、自动刹车、电动尾门、座椅通风/加热等几个关键配置,选出三款配置最为接近的车款,分别为15.99万的自动智联尊荣型燃油版,25.99万的全时四驱智联创享型DM版,和27.99万的EV600智联创享型。

所以,唐系列车型同等配置下,燃油版和DM双擎版的差价大约为10万元,和EV纯电版差价则高达12万元。

接下来是宋PRO系列车型。

宋PRO系列中,选择11.98万的自动尊贵型作为燃油版参考,同等配置的DM混动版为19.98万的四驱性能旗舰型,EV版为19.98万的高功率版尊贵型。双擎与EV版价格相当,较燃油版贵了大约8万元。

再看看其它品牌。

吉利新能源与燃油差价较小

吉利帝豪GL具有燃油版和PHEV混动版,虽然没有EV电动版,但吉利旗下的几何A,实际上整体是基于帝豪GL的平台研发而来,级别、尺寸都非常接近。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三款车拿来对比。

可以看出,吉利的PHEV混动与EV电动版本的价格,也十分接近,而它们和配置相当的燃油车相比,贵了大约4.5万元左右。对比同级别的比亚迪秦Pro,吉利的新能源与燃油版的价格差距明显要小一些。

新势力造车,才是性价比担当

目前20万元以内新造车势力中,性价比最高的代表车型是小鹏G3,以及刚刚上市的哪吒U。为了能更清晰地表现出它们的产品力对比,我们选择两款自主燃油车的代表,并把详细的配置列成表格:

哪吒U和小鹏G3的配置还是非常丰富的,小鹏G3补贴后16万多的版本,整体配置已经不逊于14.68万的博越Pro和15.18万的传祺GS4。哪吒U的价格略高于小鹏G3,但它的尺寸却比后者大一圈,2770mm的轴距也优于两款燃油车,它补贴后的价格,仅仅比博越Pro和传祺GS4贵了2.5-3万元。

当纯电车型与燃油车的价格,缩小到3万元以内,你会考虑在一个非限牌/限行地区,买一台新能源车吗?

当然,十七八万买一台自主品牌电动SUV,你可能还是觉得有点不划算,毕竟这个价格,已经能买到本田CR-V、日产奇骏、大众途岳这类合资SUV了。

不急,10万元以内的市场,也存在一些新能源车型。我们看看它们的性价比怎么样。

8万能买到的电动车配置很丰富

10-20万元区间,是品牌、车型最密集,销量规模最庞大的市场,我们上面提到的一系列车型,大多都集中在这个区间。但是我们也看到,这个价位的新能源车型,相比燃油车依然要贵不少。如果不是有限牌/限行的政策限制,我们很容易找到更便宜、产品力更强的燃油车。

但是10万元以内,情况就不同了。

这个市场最火的一款电动车,是欧拉R1,补贴后的入门价6.98万,顶配版也不过7.98万。因为近几年小型车已经没落了,所以同价位很难找到欧拉R1的燃油车竞品。比较接近的,可能就是本田飞度了。

我们不妨用这两款车对比一下。

选取的版本,分别是欧拉R1的顶配,和R1价格最接近的飞度舒适版,以及10.28万的顶配豪华版,配置差距一目了然。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的预算在8万元左右,你会选择一台配置已经非常丰富的欧拉R1电动小车,还是买配置比较低的飞度呢?

开多久能弥补售价差距?

以上是价格对比,而新能源车与燃油车的使用成本,还有很大的区别,毕竟如今电费是远低于油费的。

那么,燃油车、混动车和电动车,使用成本的差距有多大呢?因为具体车型的油耗、电耗不同,我们可以取一个中间范围的值,看看这三种类别车型,用车成本的差距。

首先,根据小熊油耗的数据,紧凑级SUV燃油车的综合油耗,普遍在9升/百公里左右。

其中大多数使用的油耗标准为92号油,按照6元/升的价格计算。

可以得出紧凑SUV每1万公里的油耗成本,大约为5400元。

至于电动车的电耗,是很难具体统计的,因为百公里电耗与使用时的气温有很大关系,同样的点量,冬天与夏天的差距可能达到4成以上。我们同样可以选择一款车型,作为同级别车型的代表。

以辰哥的宝马i3为例,在过去的2019年总计行驶12863公里,耗费2307度电。

电耗成本1091元(家庭充电桩0.5元/度电)。换算下来,每1万公里的电耗成本,大约为900元。

由此可以推算,紧凑级电动SUV每1万公里的电耗成本,应该在1000元左右。

按照这个电耗来计算,和紧凑级燃油车平均9升/百公里的油耗进行对比,假设私家车每年行驶2万公里,可以得出下面这个成本推测:

如果充电全部采用成本最低的家充,那么紧凑级电动SUV相比燃油车节约的油费成本,大约为9000元。

而要弥补5万元以上价格差的话,即便是把保养成本的差距计算在内,依然需要5-6年。

而经常使用国家电网或第三方充电桩的车主,就更难了。

至于PHEV混动车,用车成本和车主的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有的人可以基本不用加油,也有人平时很少充电,基本当燃油车开。所以PHEV混动车的用车成本,这里就暂时不分析了。

新能源车为什么这么贵?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动力电池成本太高了。

以几何A为例,NEDC续航410公里的版本,搭载了51.9千瓦时的锂电池,而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前不久发布的报告,2019年全球锂电池组的平均价格约为1000元/千瓦时。按照这个价格计算,几何A仅仅电池组这一项的成本,就高达5万元以上。

实际上,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新能源车规模的提升,锂电池的成本每年都在下降,2019年的价格就比2018年下降了13%,相比2010年的时候,更是大幅下降了近9成。

也正是电池成本的不断下降,市场上出现了小鹏G3、哪吒U这类15万元左右就能买到的配置不错的电动SUV。而根据行业专家的预测,到2023年,锂电池成本预计还将进一步下降35%左右。

所以,我们几乎可以确定的是,电动汽车的价格依然会不断下降,或许5年之后,即便没有政策补贴,一台电动汽车的价格,也能真正和同等产品力的燃油车看齐。

总结

综合以上对比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1、20万元以内新能源车型,不管是PHEV混动车还是EV电动车,价格普遍明显高于产品力相当的同级燃油车,价格差从5万到10万元不等;

2、电动车的电耗与保养成本,比燃油车低很多,但如果售价差距太大,那么想从用车阶段的成本把售价的差距弥补回来,一般也要5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3、PHEV混动车,相比燃油车多了一套电池+电机系统,相比电动车则多了一套发动机+变速箱系统,所以它的生产成本并不低。最终反映在售价上,和电动汽车的价位比较接近;

4、小鹏、哪吒这类新造车势力品牌,在配置层面明显更加舍得“下本儿”,综合产品力相当的情况下,与自主品牌燃油车的价格已经非常接近,但它们在品控、质量及产能方面,面对着传统品牌更大的挑战;

5、相比1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市场,10万元以内低价位市场,新能源车型还很少,但是位数不多的几款车型,却出现了性价比超越同价位燃油车的情况。想要说服非限牌/限号地区消费者,10万元以内的市场,或许是新能源车型的一个突破口。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聊这么多,欢迎小伙伴们参与下方的投票,并在后台给我们留言,说说你的想法!我们明天见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市际班车燃油补贴政策?

市际班车燃油补贴政策如下:

2020年燃油补贴公告如下:补贴分为两部分。一是今年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每辆车每月补贴606元。从现在开始营运到年底的车辆,按6个月计算,应发补贴3636元;下半年即将下线的出租汽车,按实际营运月份计算发放补贴金额。

2008年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的范围是:经市交通局批准的,2008年下半年在籍营运的所有城市客运出租汽车。二是今年5月以前成品油调价财政补贴,每辆车每月补贴261元。从年初开始营运到年底的车辆,按12个月计算,应发补贴3132元;营运不满1年的出租汽车,按实际营运月份计算发放补贴金额。以上两项补贴同时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