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夜千金价值分析_良夜歌曲
1.千金一刻的意思
2.一夜值千金指的是
3.我们通常称男女新婚之夜为“一刻值千金”,它原本是什么意思?
4.美人卷珠帘的内容介绍
千金一刻的意思
问题一:千金一刻是什么意思 是形容时间宝贵的句子。古代度量时间,有铜壶滴漏这种仪器,上面有刻度,一刻是很短的时间,相当于现在的秒或分。千金一刻是一刻时间用千金也买不来的意思。
问题二: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整句的意思是:
今天是什么日子呦?见到夫君开心不开心啊?
表示内心极其喜悦。描写了一个女子的内心活动
这是诗经里面的一首
诗经?唐风――《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
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
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注释:
绸缪:音仇谋,缠绕,捆束
束薪:捆住的柴草,喻婚姻爱情。有人考证,《诗经》中的“薪”都比喻婚姻:“三百篇言取妻者,皆以析薪取兴。盖古者嫁娶以燎炬为烛”。(魏源《诗古微》此用捆束柴草,比喻婚姻缠绵不解。
三星:即参星,是由三颗星组成。
良人:古代妇女称丈夫。
刍:柴草。
隅:东南边。参星黄昏时在东方天上,此时到东南,已至深夜。
邂逅:遇合。此用作名词,代指遇合的人。
楚:荆条。
粲者:美人。
赏析
《绸缪》描写新婚之夜的缠绵与喜悦。诗借了“束薪”作象征,用“三星”作背景,描写了夜的过程,时光的流动,但新婚夫妇的缠绵却是那样深厚曲折。借助内心的独白“今夕何夕”、“如此良人何”,真有道不完的情深意长和新婚之夜的憧憬和激动。
问题三:今夕何夕,见此邂逅是什么意思? 邂逅:
①不期而遇:一朝邂逅成相识。 ②偶然:事非邂逅。
今天是什么日子呀!能在此不期而遇
见
(见)
jiàn
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抚触,遇到:怕见风。见习。
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
会晤:会见。接见。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
睹
见
(见)
xiàn
古同“现”,出现,显露。
古同“现”,现存。
睹
问题四:诗句中有顷刻字并且意思是一会儿 唐〕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王贞白《白鹿洞诗》:“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唐〕杜荀鹤《闲居书事》:“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宋〕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朱熹《读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陆九渊《读书》:“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明〕于谦《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清〕法式善《读书》:“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顿悟,桃红李白写文章。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
夏读书,日正长,打开书,喜洋洋。田野勤耕桑麻秀,灯下苦读声朗朗。荷花池畔风光好,芭蕉树下气候凉。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
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晨钟暮鼓催人急,燕去雁来促我忙。菊灿疏篱情寂寞。枫红曲岸事彷徨。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陶行之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问题五: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两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是什么意思,表达什么含义? 你也许曾经遇上一个人,你与他相爱,以为他是你全部的需要和存在的意义,你爱他,如生如死静如呼吸。然而有一天你们分手了,得已不得已情愿不情愿。声嘶力竭歇斯底里愤怒悲伤安静压抑,而那个人就那样消失于你的世界了,同时,他静默地关闭了你通向他世界的门。 天国的阶梯,消失在云间,你仰头瞻望思念的余光,只看见蓝天上白云轻轻流动,天上圣门已阖,在安静的甜黑的夜晚你想念他,思念若水滴,还没落泪,就干了。 如果你为一个人切骨般痛过,你就会明白李益在说什么。他说,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失去了那个人以后,他再也没有千金一刻的,也没有了风清月白花下相偎相诉的良辰美景。 有时越是情深意切,表达出来的情感就越淡越正,越好的茶,越不会以苦涩凌人.像元稹花样文章悼亡也归平静,千言万语只是一句“贫贱夫妻百事哀”,苏轼文中仙豪,十年夫妻情深似海也只能说出:“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李益的《写情》也是如此,心底有百般忏悔也只能化做一句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的叹息。 李益的诗是那样好,边塞诗雄浑有力,闺情诗清雅有致。“大历十才子”中他是翘楚。说他好,是说得出,拿得出根据,曾读他的诗,精彩处叫人忍不住扬眉动目,意态飞扬,他的“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盐州过胡儿饮马泉》)有太白的豪放高迈气,再有“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喜见外弟又言别》)又得杜甫的沧桑沉郁之味。他还有一首诗一直是我最喜欢的边塞诗之一,诗云: [b]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b]。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这首诗是李益边塞诗的代表作,气势雄浑,苍劲幽远,我觉得气势意境都不像经历过“安史之乱”的离乱。反而很有盛唐恢宏之色,可以和王昌龄的边塞诗比肩。 李益生长的陇西,曾是汉唐历年的征战之地,当年西汉名将霍去病就曾在那里驰骋拼杀,因而留下了很战争遗迹,其中最著名的要算“受降城”,它是汉将军霍去病在河西走廊接受匈奴投降的遗址。李益幼年时就经常在这些战争遗迹上凭吊那些曾叱咤疆场的英雄。长大后也曾经历“安史之乱”。 他有才情,又有丰富的经历和广博的见闻,是得天独厚的才子,如果他不是遇上霍小玉的话,也许他的人生会有另一种明亮。 那是在唐大历年间,那一年,霍小玉初初长成一个明艳无伦的少女,承母亲的旧技,做歌舞妓待客。清丽可人的她恰似一夜芙蕖迎风涉水而来,艳名动长安,而李益赴长安参加会试,中进士及第,少年登科,更是春风得意,他的诗每每是墨迹未干,长安的教坊乐工就千方百计地求来,谱上曲子让歌姬吟唱,长安无数豪门贵族请画工将他所写的《征人歌》、《早行将》等诗,绘在屏帏上,视为珍品。大历年间的长安城无人不知李益,李十郎的诗名。 《唐宋集――霍小玉传》里说:“生门族清华,少有才思,丽词嘉句,时谓无双。”要知道知李益在笔记中形象并不好,和绝色佳人霍小玉的这段生死畸恋,几乎使他的诗名丧尽,很多人只记得他是那“才子佳人”故事里始乱终弃的负心人。因此里对他这样的评价应该算是比较真实可信的。 日渐地,霍小玉也听闻了他的才名,她在饮宴间时常会唱到他的诗词,李益的《江南曲》她唱来格外悠然婉转。 每每当霍小玉慢转明眸,轻舒玉腕,按弦调歌唱:“[b]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给弄潮儿[/b]。”她神色幽怨,就好似兰花瓣落玉露。一唱三叹,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与她同席的人不免难过忧伤,却更被小玉的清新雅治袭倒。流连忘返。从一开始霍小玉和李益之间就有一种明明暗暗地牵扯,生生死死纠缠不休。久了,也有人知道长安名妓霍小玉唱李十郎的诗词是......>>
问题六:一个**的金宝上面写着一千一千上面有一个指着三点的闹钟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谜底:千金一刻、一刻千金。
一刻千金
yī kè qiān jīn
解释一刻时光,价值千金。形容时间非常宝贵。
出处宋?苏轼《春夜》诗:“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结构主谓式。
用法用作褒义。常用于表示时间的宝贵。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正音一;不能读作“yí”。
辨形刻;不能写作“克”。
近义词分秒必争
反义词度日如年
例句时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我们必须珍惜分分秒秒;刻苦学习;努力向上。
问题七:用千和一的字组成成语 千篇一律
解释: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
出自: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张公虽复千篇,犹一体耳。”宋?苏轼《答王庠书》:“今程试文字,千人一律,考官亦厌之。”
示例:她又开始说起~的恳求的话语来了。 ◎沙汀《磁力》
近义词:千人一面、如出一辙
反义词:千差万别、形形 ***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
一夜值千金指的是
一夜值千金这句诗指的是春天的夜晚,即使是极短的时间也十分珍贵。它的含义不仅仅指夫妻感情的美好或者时间的短暂,而是对春夜美景和光阴宝贵的赞美。这句诗出自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
一、全诗的内容是: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二、这首诗的神戚前两句: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写的是春夜美景、光阴的珍贵。春天的夜晚,是那样宝贵,因为花儿散放着醉人的清香,月亮也有朦胧的阴影之美。这两句诗构成因果关系,前句为果,后句为因。这里不仅写出了夜景的清丽幽美,景色宜人,更是在告诉人们光阴的宝贵。
二、后两句: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好瞎棚写的是官宦贵族阶层的人们在抓紧一切时间戏耍、玩乐、享受的情景。诗人描绘那些留连光景,在春夜轻吹低唱的人们正沉醉在良宵美景之中。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良夜春景,更显得珍贵。这样的描写也反映了官宦贵族人家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不无讽刺意味。
苏轼的代表作
1、苏轼,宋代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广为人知,其中的代表作包括《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词中最能体现豪放派风格的作品,词的上片写赤壁之战的事迹,下友则片则着重写周瑜的为人。全词以壮阔的背景、英雄人物与豪迈的情感相交融,创造出一种慷慨悲凉的氛围。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表达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作,词中充满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此词情意绵长,格调豪放,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我们通常称男女新婚之夜为“一刻值千金”,它原本是什么意思?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一刻值千金这句话,当然它在现在都是用来指男女新婚之夜,但是它最初的时候并不是这个意思,那它具体是要表达什么呢?接下来就来具体说一说。
一刻值千金,这句话其实是出自于苏轼的里面,他当时最初的意思指的是在春天的时光,即便非常的短暂,也是能够值千金的,主要是想说明在春天时光里面的美好,同时,也希望大家可以珍惜在春天里面的岁月,主要表达的是对于春天的喜爱,以及不舍之情。
当然,在现在看来,通常都是指的是男女新婚之夜,因为男女成婚相对来说还是人生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时间段,而洞房花烛烛夜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而且相对来说也比较隆重,洞房花烛夜就好比苏轼口中的,春天的短暂时光,自然是非常宝贵的。所以大家以后在结婚的时候也一定要记住一刻值千金,请务必珍惜好自己洞房花烛夜的时间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去珍惜时间,这样才能不负青春,才能表达自身的情感。
相对来说这句话,从古至今发展到现在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前说的意思是春天的时光,到现在的洞房花烛夜,虽然涵义有一定的差异,但是相对来说也是表达出了一些对重要时间段的珍惜和不舍之情,这也在时刻的提醒我们,要把握好当前,去更好地珍惜现在,才能够不负光阴。
美人卷珠帘的内容介绍
元大都,中统三年,花朝之夕。
皇城西北角的清远坊,一户人家大门紧闭,门楣上挂着防雨的牛角灯笼,照见一方小小的匾额,上书一个隶体红字:朱。
朱家门内,宽敞的客厅里,正面供奉着一副慈眉善目的千手观音。下面的供桌上,除了鲜花鲜果外,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左右两边各点了一支龙凤呈祥的大红喜烛。
客厅靠墙放着一排椅子,椅子上坐着几个女孩,一个个正眼巴巴地看着里屋。
过了一会儿后,一个七、八岁,梳着一对螺髻的小女孩终于忍不住了,趴在身旁的女孩膝上问:“四姐,他们怎么还不出来呀?”
约摸十四、五岁的四姐爱怜地摩挲着妹妹粉嫩的小脸:“八妹乖,别急,爹娘很快就出来了。”
“是啊八妹,爸娘早就说了,今日要来真格的。要化妆,要穿上全副行头,那肯定得费不少功夫了。”说话的是五姐。
“你们说,爹娘今日会演什么呢?”这位是五姐的双胞胎妹妹,晚生了那么一点点,只好委屈做了六姐。
“不知道耶,今天是他们大喜的日子。你们看,连喜烛都点起来了,只怕要拜堂。所以我猜,今日要唱《赵匡义智娶符金锭》。”
五姐听到这里噗哧一笑:“七妹你脑子清楚不?今天是他们大喜日子的纪念日,不是今天才大喜的。爹娘孩子都生了一窝了,还拜什么堂呀。”
七妹抢白道:“你才脑子不清楚,又不是猪,一窝一窝的!”说完了还觉得不解气,又用手指着六姐道:“她才跟你一窝呢,你们俩一胎的。”
一句话,把两个姐姐都得罪了,笑骂着扑过来,说要撕了她的嘴。
七妹慌了,躲到四姐后面嚷:“四姐救我,那两个一窝的欺负我!”
“你还说,看我的白骨爪抓不死你!”六姐做张牙舞爪的白骨精状。
几个人围着四姐,追的追,躲的躲,四姐的手捉了这个,跑了那个,最后气喘吁吁地告饶:“你们别打了。爹娘没来,我先给你们唱一段吧,就唱七妹刚刚说的,《赵匡义智娶符金锭》,好不好?”
“好耶!我最喜欢听四姐唱了,比爹娘唱得好多了。”七妹兴奋地拍手。
五姐忙“嘘”了一声说:“老七你小声点,被娘听到可就惨了。她平生最恨别人说她唱得不好了。谁要说她唱得好,谁就是她的恩人;谁要说她唱得不好,谁就是她的仇人,请问你是要当娘的恩人呢还是仇人呢?”
七妹送了她一个大白眼:“一窝的就是一窝的,笨猪!她是我的娘,说她唱得好不可能是恩人,说她唱得不好也不能是仇人,那是对外人的好不好?”
六姐的“白骨爪”已经伸到了她身上:“我又没说你,干嘛惹上我?”
小八妹见姐姐们打成一团,小脸皱得跟包子似的:“你们不要打了,我要听四姐唱戏啦,四姐快唱快唱。”
大家这才住了手。四姐走到客厅中央,手绢一甩,正要开唱,后堂已经传来了脚步声。
“爹娘来了!”四姐赶紧回座,大家也各就各位。
只见一个扮相十分俊美的男人,穿着很正式的戏服走出来念道:“小生是工部尚书舍人裴少俊。自三岁能言,五岁识字,七岁草字如云,十岁吟诗应口,才貌两全,京师人每呼俺为‘少俊’。如今年当弱冠,未曾娶妻,惟亲诗书,不通女色……”
“原来爹娘今天要唱《墙头马上》”,六姐在五姐耳边轻声嘀咕。
“别吵,娘就快出场了。搅了她的兴致,小心你的耳朵。”五姐一把推开六姐,顺势拧了拧她的耳朵。
“爹都不通女色了,请问你哪有娘?”六姐搓着耳朵问。
“爹果然不通女色,请问你哪有爹?”五姐伶牙俐齿地反诘。
四姐正色道:“你们两个嘴里说的都是些什么话?姑娘家,要知道一点忌讳,不该说的话就不要说。”
“我们只是在评论唱词而已。”双胞胎姐妹委屈地“申诉”。
爹念完了大段的台词,该唱的也唱了,可后面还是没人闪出来,只得暂时回归现实身份,朝后面喊:“娘子,该你上场啦。”
“来……了……”,长长的拖音,水袖甩得满场飞,头上环佩叮当,再配上一张好看的鹅蛋脸,倒也赏心悦目。
只是,姐妹们等了半天,只看到娘亲耍,没听到娘亲唱。
话说,就算是皮影戏也要唱的吧?
爹只得再次忘掉自己是风流倜傥的“裴少俊”,回归现实身份,提醒只顾着甩袖子,兼挤眉弄眼的亲亲老婆:“娘子,该你唱了。”
“哦,咳咳,妾身,妾身李千金是也。今日是三月上巳,良辰佳节,是好春景啊!咦?瞧我这记性,忘了叫秀儿扮上了。秀儿,来,帮娘扮一下梅香。”
“四姐快上,李千金身边没梅香怎么行?千金**没丫环跟着,那还不丢死人了。”妹妹们笑着催促。
四姐,也就是秀儿,只好临时上场给娘亲搭角:“**,观此春天,真好景致也。”
“李千金”纤纤玉手往屋角一指,装那里有仕女屏风:“梅香,你觑那围屏上,才子佳人,仕女王孙,好不华丽。”
小“梅香”娇憨地问:“**,那才子佳人,为甚都上围屏呢?”
“李千金”娇滴滴地唱道:“往日夫妻,夙缘仙契。多才艺,倩丹青写入屏围,真乃是画出个蓬莱意。(念白)好不羡煞人也么哥!”
只见小“梅香”的眼珠子一通乱转,然后扯起手绢掩嘴笑道:“**看这围屏,那神,啊,梅香猜着了也,原来是少了一个好女婿!”
几个妹妹乐了,齐声喊道:“爹,爹,娘少了个好女婿,该你上啦。”
“裴少俊”刚偷空塞了几片芝麻糕到嘴里,这会儿嘴巴鼓得跟青蛙没两样,听见女儿们的呼喊,只得含糊应道:“该我了啊?来了来了。(唱)我若还招得个风流女婿,怎肯教费工夫学画远山眉。呃?不对呀,我是男的,招什么风流女婿。你们几个少乱喊,还没到我呢。”
“哈哈哈哈”,客厅里笑成一团。
只有秀儿静静地看着爹娘身上的戏服,不笑,也不吭声。
没有人知道她此刻的感受,真是百味杂陈,又是开心,又是遗憾。爹娘有耐心化那么精致的戏妆,穿那么严整的戏服,为什么唱戏的时候不肯认真一点,每次都形同儿戏呢?
她承认爹娘是世上最好的爹娘,从来不像别家的父母那样板起脸来教训人。跟别人中规中矩的父母比,她“顽童”一样可爱的父母使家里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她也承认自己是幸福的,尤其跟隔壁那对姐妹比起来,她的家不啻天堂。那对可怜的姐妹,长到十几岁还没看过戏,因为她们的老古董爹,号称“孔夫子第七十三贤人”的王秀才,说戏里的唱词都是“*词秽句”,严禁她们观看。连远远地听听锣鼓声都不让,说那些靡丽之音,同样会搅乱女孩儿家纯洁的心绪。
这样的古董家庭和朱家为邻,也就可以想见两家的关系了。那绝对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不过,那是大人。私底下,两家的女孩子偶尔在巷子里碰到了,还是会在十分友好的气氛下进行亲切会谈的——当然,是在王“贤人”没看到的情况下。不然,轻则吹胡子瞪眼,重则大吵大闹,鸡飞狗跳。
想到这里,秀儿在心里笑着对自己说:人不能太贪心,做朱家的孩子已经很幸福了。
不过呢,如果爹娘唱戏的时候能再认真一点,能好好地把一本戏唱完,那就更幸福了。她很乐意给他们搭除男女主角外的任何一个角色,哪怕是老苍头。
可能说出来都没人相信,她喜欢的那些剧本,她差不多都可以从头背到尾的。并不是刻意要背,而是那些对话,那些情节,总会自动出现在她的脑海里,一遍遍生动地上演,唱念作俱全。次数多了,自然而然地就记住了,
比如现在,如果爹娘不打诨取闹的话,这一段唱下来应该是:“我若还招得个风流女婿,怎肯教费工夫学画远山眉。宁可教银缸高照,锦帐低垂;菡萏花深鸳并宿,梧桐枝隐凤双栖。这千金良夜,一刻**,谁管我衾单枕独数更长,则这半床锦褥枉呼做鸳鸯被。”
其实呢,王“贤人”也并非全无道理,戏里的女子真是大胆啊。听听这些唱词,好像整天想的都是“风流夫婿”,“锦帐低垂”,“良夜**”,嘿嘿……
回头再看爹娘,还在那儿一边笑闹一边断断续续地唱着戏文,眼角眉梢都是喜悦。
她忽然想通了:爹娘这样唱戏有何不可呢?他们并非伶人,唱戏不过是自娱自乐,喜欢怎么唱就怎么唱了。也许,不正正经经地唱,中途胡乱打岔,加进一些戏里没有的东西,反而会让他们更快乐。
今天是他们成亲的二十周年,这对活宝一样的爹娘,在一起二十年了还能这样鹣鲽情深,也真是难得。可惜嫁出去的三个姐姐很少回来看望他们,她们的丈夫和公婆,大概也和隔壁的王“贤人”一样,认为和这样的父母搅在一起,只会把她们带坏吧。 正文 第九折(第十四场) 惊变(二)
她一开始还努力维持自尊,装得若无其事,每天打点起全副精神,该干嘛干嘛,不肯有丝毫懈怠。可是时间长了,人一天比一天消瘦,茶饭无心,早上经常顶一双熊猫眼出门,别说十一看了心疼,连戏班的人都开始发慌了。曹娥秀已经嫁人,要是秀儿也倒下,他们芙蓉班再靠谁?头牌可不是随便推出一个人来就能担当的,那得观众认可才行。
最后,还是翠荷秀问出了这件事,秀儿还一再叮嘱她:“师傅问起你才说,其他人都别告诉,尤其是十一那里,一个字也别走漏。”
翠荷秀不解了:“为什么,你明知道他最担心你,这些天你茶饭不思,他又何尝好过?不信你去上秤称一称,你轻了多少,他保不准比他还瘦得厉害。”
秀儿轻叹:“如果要告诉他的话,我会自己对他说的。”
“恩,明白了。秀儿,我说这事,其实你完全可以亲自上门去问的,左相府以前不是还给你家下过聘吗?连新房都布置好了,只差正式行礼,你也算他的未婚妻了,为什么不可以去问?”
秀儿自嘲地一笑:“未婚妻?翠荷姐你就别抬举我了,他家从没下过聘,你见下聘的连八字文书和媒人都没有吗?他家完全是买小妾的套路,一个管家领着几个仆人把东西丢在我家就完了。后来婚礼取消,他家没来要回这笔钱物,我家也没主动退。但你说,大户人家要买妾,下了定礼,后来又反悔不买了,你还能找上门去逼人家一定买你?”
翠荷秀轻轻抱住秀儿,也不知道还能跟她说什么,倒是秀儿反过来安慰她:“我没事的。我知道你是受师傅之托来的。你就照我说的禀告师傅。这件事,其实根本就算不上什么事。上次的婚礼早就取消了。这次人家回来,不理我就不理我呗,我还不是照样唱我的戏。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