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懂就问,为什么国际油价下跌,反而国内油价会上涨呢?

2.原油暴跌,但中国成品油零售定价并没有下降?这是否合理?

3.有人说剑南春一直没有涨价,为什么?

4.为啥国家队护盘最爱买中石油?

5.上市公司半年报全部出炉!最赚钱的不是茅台

不懂就问,为什么国际油价下跌,反而国内油价会上涨呢?

最近茅台酒多少钱_茅台油价最高多少

明日国内油价又要大幅上调了,国际上油价下跌,为什么我们国内的油价反而上涨呢,原因是:

第一、油价虽然下跌,但是桶价上涨啦。所以油价下跌,我们的不跌。

第二、油价上涨和股市一样:牛短熊长,而且是快牛慢熊。

第三、说重点,战争因素导致,而石油属于硬通货。

赶快去加油吧,明日油价又要暴涨啦,伤不起。[捂脸][捂脸][捂脸]

先来看看纽约原油近一个月的走势:

1.从2月中旬至3月上旬一路震荡上扬

2.3月7号和3月9号两次冲上125+美元/桶

3.3月9号之后开始跳水,截至3月16日我截图时跌至95美元/桶。

再看我在美国新泽西加油的价格:

3月2号3.39美金/加仑,合0.9美金/升

3月9号4美金/加仑,合1.06美金/升

3月16号4.12美金/加仑,合1.09美金/升。

你说中国油价跟涨不跟跌,美国又何尝不是呢?

之所以原油大跌我们还涨,是因为油价调整依据的是前十个交易日(即两个自然周)的原油平均价而非某一天的收盘价/实时价。虽然现在是大跌了,但之前涨得太高并且在高位维持了几天,导致最近两周的平均价比上一个两周要高得多。上图曲线围成的面积就反映了平均价,你看后半段(最近两周)是不是比前半段(前一个两周)大了不少。即便是现在的实时价格也仍然比一个月前(92美元/桶)略高。总之,不管国际油价涨还是跌,成品油价的调整都是会滞后的,只不过跌的滞后更容易被记住。

所以,如果国际油价维持现在(3月17日)的走势不变,3月31日的调价窗口肯定是降,而且降幅应该和这次的涨幅差不多。下面大部分回答都是在输出情绪,尤其是“跟涨不跟跌”“微涨5毛暴跌2分”这种段子,听听就得了,别当真。

国内油价涨跌机制是没啥问题的,这并非为三桶油说话,只不过是陈述事实。油贵的主要原因还是税太高了,而且当年低油价加的税,现在油价上来了可没减回去。一升油半升税,能不贵么?

看到这个问题,我竟无言以对。

人家想卖多少卖多少,你竟然怀疑价格?

是油桶涨价了

三桶油要稳稳占住世界五百强,他们员工比以前高了

听说是因为桶涨价了,茅台也涨价啦

被天花板卡住了!下不来

铁涨价了

两桶油赔钱

桶贵了

原油暴跌,但中国成品油零售定价并没有下降?这是否合理?

我简单说一下,为什么中国不能跟着国际油价一起下跌。我国是制造业大国,石油需求量很大,如果原油跟着国际下跌很低,那么跟原油有关的所有工业产品价格就会下跌,人们就只会去买这些便宜的东西,那么依靠其他能源发展的行业比如新能源汽车,电力煤炭等就生存困难,他们的产品没有任何竞争优势,最终会面临破产造成失业,当人们过度依赖于低油价的各类产品时,那么沙特把油价一涨,我们的其他能源业行业早已被荒废,你就更加的依赖石油,你的工业甚至可以说是国家命脉就被别人掌控于鼓掌之中了。

这个我倒是觉得没问题,涉及到国家安全,毕竟石油是战略储备,就像粮食一样,因为机械化,国外粮食一直比国内的便宜,如果不实行调控,那都会去进口,农田荒废,一旦发生问题,比如大规模蝗灾,国外粮食限制出口,中国的人口规模,闹起饥荒更是苦了老百姓。石油也是一样。总要平衡国内原油开成本。主要原因是中国的油价包括的还有成本以外的东西比如各种各样的税,年龄大一点的人可能会记得养路费,养路费就加在了油价里,所以中国的油价只有上涨的时候可以与国际接轨。

油价涨也亏,跌也亏,两桶油怎么就不亏了?如果是无论国际油价涨跌都是亏,那你就跟国际油价同步涨跌,油价就是100一升我们也认了。按两桶油的逻辑是不是全世界的石油公司都在做赔本生意?

我说几句:第一,沙特拒绝卖给中国石油,是拒绝!中国没有办法。第二,期货价格这两天暴跌是国际库存胀库,做多的商家没有地方存储,只能认栽被迫平仓,导致期货价格暴跌。 我国保护大庆油田,目的是考虑发生国际紧急战备的情况下,如果所有国家都对我国进行石油禁运,才能大规模开,换句话说我国的石油是战备物资,限制性开。

外国再也便宜,我们不羡慕,我们更应体谅中国,炼油技术差点,出油率低,还公司花费开销大,动不动就要招待,何况茅台酒都不降,生产成本高,高管薪酬一年要好几百万,体谅,不能降,况且油降了,不利于环保,新能源的发展。

国际最贵的时候是147美元一桶,但实际超过130美元一桶的时间没多长,现在的情况是40美元及以下的价格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130到147,涨幅是13,这个也就那么几天时间而已,看好了,现在是40到20,跌幅是50,而且要持续一段时间,看看就知道是否合理。国际油价多少不代表我们国家,我们国家石油主要来源俄罗斯,伊朗。其他国家不卖给我们,所以油价按照在俄罗斯和伊朗进口的价格再加上一堆税,就出来价格了。

国际油价大幅度下跌,国内石油的开成本太高,为什么不加大国外原油的大幅度进口,对国内石油进行保护性开,石油命脉我们自己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准确来说是保护整个石油产业的利益,不止是那三家公司,整个石油产业会影响到国家的战略。所以这个价格国民该承受还得承受,我们的石油战略不能够被外人控制。

1.每个人都愿意各种商品越便宜越好 2.哪里的资本都是贪吃蛇,尤其是私人资本 3.没有绝对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也需要引导和管理 4.这次的负40美元石油期货被谁吃了?美国! 5.石油不等于汽油。石油管道多少钱?油桶多少钱?油轮多少钱?炼厂多少钱? 6.汽车是个消费品,普通人一个月一千元油费且跑呢。

客观来说,还是两桶油的社会信用问题,其实原油本来就要提炼,这是有成本的,还有设备的建造以及维护都需要高成本来支撑,我国又不是原油出产国,成本高于其它国家是可以理解的,另外原油作为战略储备物资它的税金本来就有别与其它商品,最后就是两桶油的股票上市太早,坑了太多股民,导致信用崩碎。

有人说剑南春一直没有涨价,为什么?

涨不涨价,主要就考虑一个因素:涨价之后消费者是否还选你?

剑南春和茅台尽管同为高端白酒,但茅台其实比所有高端白酒都要更高一层。

不管喜不喜欢,茅台酒是别的酒没法替代的,即使再怎么涨价,必须买茅台的不会去买泸州老窖、剑南春、五粮液;但如果剑南春大肆涨价,之前买剑南春就可以选五粮液泸州老窖甚至洋河宋河等。

全中国的白酒如果分等级,茅台自己是特级,往下的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只能说是高级。茅台在酒市的地位真的是“万酒之上”,这不是说茅台的品质就一定比其他酒高出一大截,而是说,茅台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受到官方的支持,有着官、政、军方面无可替代的地位。

其他酒就没这个特殊待遇,五粮液不行,汾酒不行,泸州老窖也不行,更不用说更下一层的剑南春。你以为茅台以外这些酒是不想涨价吗?其实大多是不敢涨?

另外还有个原因就是浓香型的名酒太多了,互相替代性太强;但酱香型基本是茅台酒一枝独秀。

随便盘点下浓香型名酒,四川六朵金花(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沱牌大曲、全兴大曲、郎酒),五个是浓香,基本都可以互相替代;更不用说外地还有江淮派浓香(洋河、古井贡、双沟、宋河)和北方派浓香(河套王、伊力特、蒙古王)等众多浓香名酒。

但茅台酒就不同了,真正唯一指定用酒,无可替代的场合,不管涨价多少都要买。

而且剑南春其实也明里暗里涨价了不少,各种白酒相比几年前基本都是飞涨了,只是有高低差距而已。

谢谢您的邀请;

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剑南春在2013年的白酒企业受到重创后,没有像茅台和五粮液一样很好的转型,从而逐步划出一线白酒的地位,故而提价处于弱势地位。

2、剑南春的提价的方式出现问题,剑南春的提价是侧重于减少经销商的成本,而迫使经销商来提价,由于经销商一般不会主动提高合同价格,所以厂家削减费用后,产品价格并不会一下子传递到终端市场,因此厂家削减费用只能是挤压经销商的利润,故很多经销商对这种提价方法不买账。

3、物以稀为贵,剑南春没有像茅台的那么特殊的制造工艺,也没有像五粮液那样的自己的特殊的理念,而是一味的打广告,不懂得发展自己的特殊性,所以即使剑南春涨价,C端也有可能不买账,每个人对每一项东西都有一个价值定位。

长了,只不过是轻微的涨了450,涨到480,涨了30,主要是剑南春用心去做事,08年地震毁了一批基酒,然后小幅慢慢回升呢。不像别的品牌出现这种亏损,会出现大量的勾兑酒。总之他在稳步增长,再好的酒你价格不接地气,普通群众享受不起做高端。也不能放开膀子,尽兴喝。成为不了普罗大众的口粮酒。剑南春可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酒,打造都能喝得起好酒。再加上内部股权有纠纷,总之囤积剑南春酒,可以说是目前白酒行业的价值洼地。

剑南春主要是地震把很多原酒大缸震碎了,还有就是企业管理、改制问题的影响。最主要的是酒质下降,当年喝一口52度剑南春,马上有回香的感觉现在居然没有了……

剑南春,作为四川白酒的一方代表,曾经是茅五剑的全国白酒业第三。近期各大白酒涨身一片,剑南春悄无声息,主要有几方面原因。

第一 酒质有所下降

2008年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让地处绵竹的剑南春酒厂所存的老酒损失殆尽。老酒(调味酒)是一款酒的灵魂,好的老酒最贵的达到几万甚至是几十万一斤,在与基酒(一般为存放4-8年的酒)调配的比列甚至为万分之一,但就是这万分之一的调味酒,可以影响一款酒的口感,汶川大地震让剑南春的老酒损失惨重,近几年出的剑南春缺乏老酒的支持,品质有所下降是情理之中,而并不是酒厂故意。

第二 走量不足稳市场

近期,五粮液、泸州老窖都在更新其产品,顺势应声提价,毕竟这两款酒都是一线名酒。而曾经茅五剑中的剑南春,早已跌出了前三的神坛,被远远的甩在了身后。我个人分析,剑南春不提价的主要原因还是和销量有关系,同时地震后的十年在逐渐消化地震所带来的对酒厂的损失,剑南春在艰难的平稳过度,不提价也是可以理解在情理之中的。也许再过几年,剑南春08年以后存的老酒开始成规模,剑南春的酒质会有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加上强大的宣传攻势,希望剑南春能走出地震带来的阴影。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如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讨论。

茅台就是心里做用。

答:好多名酒都涨价了,而剑南春却没有涨价,只能说明“”太蠢了。

“蠢”蠢就蠢在把自己与茅台和五粮液相比较。这其实是在与姚明比身高,与潘金莲比妩媚,与耗子比“打洞”,与孙赫比“霸座”!。本以为与巨人相比,就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岂不知更显得自己的渺小。

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蠢“与高端白酒比价格,与低端白酒比质量”的这种做法,让人唏嘘不已。

震前剑,震后剑,是不一样的。08年绵竹酒厂基酒损失惨重,他自己都没信心提价。

剑南春这些年提价太慢,失策了,中国人喝的是面子……

这就给品牌的影响力有关了。

为啥国家队护盘最爱买中石油?

为啥国家队护盘最爱买中石油?

一、为何中国石油会成为护盘工具?

中国石油历来都被视为国家队护盘的工具,中国石油是2007年上市的,上市的时候被市场极度追捧,很多机构称中国石油是亚洲最赚钱的公司、值得持有一辈子的公司,上市首日被炒高至48.62元,中石油总股本18.3亿股,当时最高市值为8.9万亿元,而当时中国股市总市值为35万亿元,中国石油一只股市值就占了A股的四分之一。

所以中国石油的涨跌,可以直接左右A股的涨跌,再加上中国石油,当时并称为?两桶油?,对上证指数的影响极大,两桶油拉升,大盘即涨,两桶油下跌,大盘即跌。而中国石油权重又明显大于中国石化,久而久之,中国石油就成为了指数护盘的工具。

二、中石油权重已大幅降低,但护盘定位已成习惯

现在中国石油的市值其实已经大幅缩水了,由于中国石油本身属于强周期行业股票,受到油价涨跌影响很大,而油价因宏观经济的变化而影响需求,同时还受到供给的影响,使得油价出现时涨时跌的波动,中国石油的业绩也出现明显波动,近些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油价一路走低,中国石油在2020年一季度已经出现了巨亏。

现在中国石油的市值为8144.43亿,虽然在A股上市公司中,市值依然居前,但在市值排行中,已经只能排到第十,贵州茅台的市值已经可以买入2家中国石油,连五粮液的市值都比中国石油高1000亿了。但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中石油的权重已明显下降,多年来已沦为护盘工具,自然拉升中国石油更容易引起护盘共鸣。

三、中石油股价长期低迷,护盘压力较小

既然是护盘,那就意味着在大盘好的时候表现不行,当大盘突然杀跌的时候,才会吸引资金介入,起到护盘效应。而像那么中长期持续上涨的股票,本身积累了较大的获利盘,在行情好的时候,人气高涨不断上涨,当大盘直转急下时,获利盘突然涌出,自然无法护盘,否则护盘不就成了接盘侠?

而中国石油长期下跌,持续低迷,根本没有什么获利盘可言。在行情好的时候,大家早就忘记了A股还有中国石油这只股票的存在,当大盘突然杀跌时,资金从高位股流出后没有去处,此时主力资金通过拉抬处于低位且一直低迷的中国石油,自然能吸引资金过入,又因其权重相对还是比较高,就可以起到稳定大盘的作用。

四、中石油为周期股代表,可带动行业护盘

中国石油是周期股的典型代表。近些年来,A股表现良好的大多是消费股、医药股、科技股,这些股票因为行业前景明朗,并且很多公司都是业绩持续增长的公司,具有确定性。使得市场风格出现了明显的分化,高成长股持续上涨,而以中国石油为代表的周期性行业,比如煤炭、钢铁、石油、有色,则大多是涨跌交替的波动表现。

那么当大盘杀跌的时候,市场会失去方向,国家队拉抬中国石油,就能唤醒周期股,当周期股整体上涨的,就会有效的对冲掉成长股大幅下跌带来的冲击,从而起到稳定大盘的作用。也就是说,并非是通过拉升中国石油实现护盘,而是通过中国石油的异动,唤醒周期股,从而实现护盘的效果。

上市公司半年报全部出炉!最赚钱的不是茅台

2020年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尘埃落定。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20年9月1日,除了暴风集团和千山退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半年报之外,沪深两市35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半年度财务报告。

在这特殊的一年,A股公司的赚钱能力如何?是否扛过了疫情冲击?哪些行业表现优异哪些公司出现巨亏?国是直通车带您一览上市公司半年报。

总体来看,2020上半年所有A股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35185.98亿元,其中第二季度营收128251.74亿元,环比上升20.11%;合计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8453.52亿元,其中第二季度实现净利润10159.18亿元,环比增长22.77%。

其中,沪深两市共有超八成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的归属净利润为正值。

年初暴发的肺炎疫情给上市公司业绩带来较大冲击,但从数据可以看出,二季度的表现相比一季度有明显好转。

从单季度可比数据来看,2020年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速大幅放缓,2020第一季度创下 历史 新低-7.74%,第二季度强势复苏,反弹至4.15%,环比方面增幅高达20.11%。

在归母净利润方面,2020第二季度企业业绩增速下降速度放缓,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也由一季度的-23.32%上升至-12.19%。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认为,从中报来看,实现盈利的上市公司数量较一季度而言有明显改善,一季度仅七成实现盈利。

但他也强调,若细分至各个行业来看,可见分化态势,部分行业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业绩仍待改善,但也有不少行业在终端市场及供给端逐步恢复至常态的基础上,业绩表现得到显著改善。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科创板营收和净利增长可观,创业板盈利增幅较大,中小板表现平稳,主板业绩表现不佳;从各行业的业绩表现来看,金融、建筑、化石能源、交运设备与交通运输依然是营收大户,行业总营收均超1万亿元。

中金公司研究团队称,A股中报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按已发布业绩的约3800家公司计算,2020年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长约为-17%,其中非金融为-20%。已披露公司第二季度单季盈利同比增长-5%,其中非金融为3%。

相较一季度,非金融业绩增速有较明显好转,而金融板块尤其是银行业绩增速有所回落。不同板块之间的分化较大,例如通信、农业、机械二季度有较明显正增长,能源、交通运输等业绩仍为负增长。

茅台近期突破1800元的 历史 高位,尽管它在A股的股价榜上占据首位,但要论赚钱能力却排不进前10。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方面,全部A股中金融及能源上市公司上榜较多,其中工商银行以1487.9亿元的成绩排名第一,随后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分列二至四位,这四家银行上半年赚钱超过1000亿元。

贵州茅台以226.02亿元的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在赚钱排行榜上排第14位,在其前面的13家公司全部属于金融行业。

如果看收入榜和亏损榜的话,会发现有两家公司同时都进入了前三。

收入最高的前三甲分别是中国石化的10342.46亿元、中国石油的9290.45亿元和中国建筑的7281.88亿元。

尽管“两桶油”在收入榜占据第一和第二位,但两者的收入同别下降了31%和22.3%,主要归因于疫情和国际油价暴跌影响,中石化的主要产品经营量和实现价格同比下降,中石油则主要是受成品油、天然气销售量减少以及油气产品价格下降影响。

如果要比增速,圣湘生物是今年上半年最惊艳的公司。数据显示,圣湘生物在上半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增长均位列第一。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1159.3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亿元,同比增长14687.2%。

这家以体外检测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在上半年的业绩增长主要依赖新型冠状检测产品。圣湘生物表示,新型冠状核酸检测试剂等相关产品市场需求量短期内大幅增加,导致公司本年度业绩显著增长。

圣湘生物提示,“公司报告期后业绩大幅增长为疫情所致,具有偶发性,未来业绩存在不可持续和大幅波动的风险”。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上半年,科创板、创业板和中小板公司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2.29%、13.%和8.53%。其中,科创板公司中超六成业绩实现增长。从板块来看,二季度科创板企业业绩继续回升,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业绩由降转升。

而从半年报中的研发投入指标数据来看,A股上市公司愈加注重关乎长展的“硬实力”,研发费用同比增长的公司逾1920家,这意味着近半壁江山A股公司都在加码研发,其中,增幅在10%以上的至少有1448家,占已露半年报公司的逾36%。

按绝对金额统计,报告期内研发费用达到1亿元以上的公司有570家,超过3亿元的有170家,超过10亿元的有46家。

其中,中国建筑以接近90亿元的研发费用位列第一,中国石油、中国铁建、中兴通讯等公司紧随其后。中芯国际以22.78亿元的研发投入领跑科创板公司,位列第二的是研发投入7.09亿元的君实生物。

数据显示,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增幅在10%以上的1448家公司中,有907家当期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3%,占比超过六成。

按照行业划分,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化工、计算机等有着硬 科技 属性行业的公司在研发投入的数据上更为亮眼。

粤开证券首席市场分析师殷越认为, 2019年年报业绩显示, 科技 股已呈现出较为良好的发展势头,而在公共卫生影响下,今年一季度企业盈利情况再度探底,库存周期被拉长,随着二季度国内经济的持续修复, 科技 股高弹性凸显。

殷越直言:“当前中国经济仍处于回暖的过程中,后续受疫情影响有限的企业盈利有望持续修复。”

来自:国是直通车

作者:夏宾

责编:周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