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进口汽油”清如水,国内汽油却很黄?

2.有机化学高沸点sa一2000是危险品吗?

3.三元乙丙橡胶制品有味道是因为胶的原因吗

4.重芳烃油 用途

5.请问在轮胎中芳烃油的替代品是什么?

6.环烷油用途

7.C9中的溶剂油是什么类型的? 详细

8.芳烃油溶剂(三甲苯)的理化性质、危险特性、储运等

为什么“进口汽油”清如水,国内汽油却很黄?

2020环保芳烃油进口量_贵州环保芳烃油价格行情

自从微博热搜被封一周,泰哥这个平时不刷博的大老爷们现在也开始看起了微博。这不刷还好,一刷发现了一个大惊喜。里面有一条视频称进口新车里面装的原厂汽油放出来是清澈如水,而国内的汽油放出来像“尿”一样,又黄又刺鼻,然后以此定论国内油品差,对车伤害很大等等。

对于这个说法泰哥在很久以前也看到过类似的“对比试验”和各种比较,于是许多老爷都信以为真。但泰哥却对此产生了一点怀疑,于是咨询了上次写私人加油站时候认识的某石油公司的质检员朋友。

从颜色和气味判定好坏

其实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其实作为汽油来说,颜色的深浅并不能代表品质好坏。这是因为汽油本身就是通过石油分馏制成的一种多烃类混合物。然后将炼制出来的基础汽油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来调和而成,而添加剂之中就有一部分的会出现“染色”的成分:芳烃

汽油在生产时的调和组分主要有:

催化汽油、MTBE(甲基叔丁基醚)和芳烃组分。

催化汽油、MTBE是无色的,芳烃则的颜色偏红(最新的环保芳烃无色)。

老爷们平时使用的汽油标号(如92号汽油),一般国内炼油厂出品的最低标准就是92#汽油(少部分地炼还在生产90#汽油),那这种产品油就可以不添加芳烃,自然汽油的颜色就是无色透明。而高标汽油(95#和98#),为了满足高标号所具备的抗爆性,就需添加高辛烷值的芳烃组分,自然汽油颜色就偏黄一些。

而有些国家对于易燃易爆的液体也立法要求添加醒目标识,那无色透明的汽油肯定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于是就有了蓝色的汽油或者红色的汽油。而在国内对于液化石油气这样无色无味的易爆液体也有相关的安全规定添加硫醇、硫醚等恶臭气体以便警示。

对于易燃易爆物都需要做颜色和气味标识

进口车的“清水汽油”

主要是为了油品稳定不变质

对于老爷们所了解的原厂清如水一般的“原厂汽油”,其实有一个单独的专用产品:初装油。

初装油仅适用于刚刚出厂的新车。新车的销售具有不确定性,不知道新车要卖到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卖出去。就要考虑汽油在长期停放或者经历长期运输时的变质问题,所以要求初装油需要有非常良好的化学安定性和启动性能。

这样的要求基本上就不能直接用商品汽油来直接使用了,所以初装油成分会直接取出烯烃,直接有烷基化油、石油脑和重整汽油来单独调和。这样一来确保了安定性能经历许多恶劣情况,而这些原料成分都没有任何颜色,所以看起来“原厂汽油”是如此的“晶莹剔透”富有高级感。

但代价也是十分美好,由于初装油单独需要生产线供应规模相比传统商品油销量太小,所以其价格较高,经济性较差,完全不适合普通家用车使用。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汽油生产一般都由催化汽油、重整汽油、烷基化油等调和而成。正常的颜色是淡**或淡黄绿色,也有少部分汽油因为没有催化装置生产的汽油是无色的。所以淡**、淡黄绿色和无色都是正常的汽油颜色,并不能通过颜色确定汽油的性质。油品检测和油品标准是既定的是统一的,颜色的差异事实上并不能说明品质的好坏。

国标里就有明确规定

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6年12月23日发布实施的车用汽油国家标准,对汽油国六B的车用燃油的标准里仅有无机械杂质及水分一项,并没有颜色方面的指标。

还在说国内油品差?

是时候可以站起来说话了

欧洲已经全面执行欧六汽油标准依然要求汽油中添加清净剂,以清除发动机内的积碳。而中国的汽油标准是国六标准,是世界上标准要求最高的汽油之一。如果老爷们还在叫着国内油品差的话。

那泰哥只能说“在坐的各位跪久了,腿麻了站不起来?”

我们可以从2016年年底发布《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中明确规定,所有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车应符合国六a限值要求。自2023年1月1日起,所有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车应符合国六b限值要求。

可以看出,油品标准实施日期先于排放标准,期限更为严格。相较于国五车用汽柴标准,国六车用汽柴油标准全面达到欧盟现阶段车用油品标准水平,个别指标超过欧盟标准。

所以现在说汽油偏黄就一定是油品差?那放眼全球基本上没有好质量好的汽油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有机化学高沸点sa一2000是危险品吗?

百度知道提问

搜一搜

高沸点芳烃溶剂sa一1000属于危险品吗?

查看全部1个回答

太阳和珊瑚0c57528

2019-07-27 TA获得超过2.3万个赞

晚上好,是的。芳烃溶剂油从S-100#至1500#之间随着沸点和分子量增大而被分馏出来,由于主要成份是饱和烷烃、部份芳香烃和少量萘构成(S-1000系列一般是混合三甲苯),只要是闪点低于90度的碳氢溶剂都属于易燃危险品请酌情参考。已知的几种液体芳香烃都属于危化品。

回答于 2019-07-27

赞同3

1

查看全部1个回答

液相色谱样品-Waters色谱样品制备专家

Waters沃特世色谱样品制备解决方案可使您定量分析取得高重现性,高回收率并减少干扰。还有更多过滤器,萃取产品,小柱,96孔板等耗材助你轻松实现液相色谱样品

waters.com广告

华谱科仪-国产液相-高效液相色谱仪-质谱仪

值得一看的液相色谱相关信息推荐

液相色谱全线产品覆盖了高效液相色谱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及其消耗品等,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环保,疾控,检验检疫,石油化工,科学研究等领域。

acchrom-tech.com广告

二手分析仪器买卖平台

仪器通是二手分析仪器平台,海量求购信息,出售信息,维修信息,租赁信息全方位为您服务的信息平台

2yiqi.com广告

大家还在搜

甲烷化催化剂

非甲烷总烃检测

芳烃溶剂

危险化学品有哪些

重芳烃

硫化剂

二硫化碳

芳烃油

过氧化苯甲酰生产厂家-众腾化工

根据文中提到的芳烃为您推荐

泰州众腾化工材料有..广告

质量保证-详情请咨询-过氧化苯甲酰

江阴市忠昊玻璃钢材料广告

总有机碳和总氮分析(TOC/TNb)

耶拿分析仪器(北京)有限公司做为德国耶拿的分支机构,旨在将德国耶拿先进技术引入中国,为中国用户提供更

102022-07-11

高沸点芳烃溶剂SA一1800是危险品吗?

下午好,一般芳烃溶剂油高于100标号的主要成分就是三甲苯和一些萘所组成的重芳烃了,虽然沸点和闪点都变高了但仍然属于易燃液体。S-1000和S-1500都是这个范围内的非极性混合溶剂。

太阳和珊瑚0c57528

回答于 2020-04-07

2点赞 1评论

— 为你推荐更多精彩内容 —

正在加载

三元乙丙橡胶制品有味道是因为胶的原因吗

EPDM的气味问题

近来有不少销售精英询问关于EPDM的气味问题,技术君认为EPDM作为一种橡胶制品,有不同程度的特殊气味,是非常正常的。所以呢,当大家被质疑场地气味的时候,先别快速下定论,得仔细闻闻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味道。当然啦,随着大家环保意识的提升,减少橡胶制品理所当然成为了一种“必要”任务。

A)EPDM是谁?

首先我们先认识一下EPDM是何方神圣。

EPDM的中文名字:三元乙丙橡胶。这个名字很传神,基本把“他是谁”这个问题解决了。三元乙丙橡胶是乙烯、丙烯和少量二烯烃的三元共聚物。他具有非常多的优点,耐热老化、耐天候老化,耐臭氧、耐化学介质和耐水性能。因为这一堆优点,EPDM相当广泛地应用到各个行业,我们的体育运动场地只是他的一个新“客户”,他目前最大的“客户”可是汽车行业。

B)EPDM怎么造出来?

EPDM怎么从乙烯、丙烯和少量二烯烃合成原胶这个过程比较复杂,牵涉大量的化学方程式以及化工“瓶瓶罐罐”,我们暂时就不细说了,只要记住原胶就是乙烯、丙烯和少量二烯烃在特定催化剂催化下合成的。

什么是EPDM的橡胶配合剂?这就和我们的PU,硅PU塑胶运动场地是类似的。我们的PU,硅PU,除了最重要的原材料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之外,还有一些起其它功能的辅料,如中长链氯化石蜡,粉料,抗紫外剂等等。

这里的EPDM配合剂也是一个类似的概念,促进剂,硫化剂,无机填料,橡胶油等。

一切都齐了,我们可以说说,EPDM的气味来源了。

C)气味君来自何方?

a)原胶

正如化妆品有三六九等,有娇兰,迪奥,SK-II,也有MAC,兰蔻,也有大宝。EPDM原胶这个也有三六九等。

某些厂家的技术较为陈旧,采用的的是传统纳塔-齐格勒这种六十年前的工艺,由于催化效率较低,工艺过程需要脱除残留催化剂,脱除步骤包括但不限于催化剂残渣的冷却和洗涤,溶液的气提和产品的干燥,但无论怎么样,这个技术合成的原胶气味就会比较大了。而某些厂家采用的是新型的茂金属技术,催化效率很高,产物中残留的催化剂极少,不必脱出,气味也小。

b)填料

EPDM的混炼也需要到填料,一般来说是炭黑和无机填料。无机填料这哥们成分单一,性质稳定,不易产生特殊气味。而另一个炭黑,相信大家都知道他有多复杂了,是一个惹事的家伙。

炭黑由90~99%的碳原素组成,其余有氢、氧及由它们组成的各种官能团,还有少量结合硫及其它杂质,其杂质包含硫,灰分,焦油和水。炭黑的气味和他合成的方式紧密相关,以重油为原料采用油炉法生产的炭黑气味大于以天然气原料的。因为炭黑表面吸附有多环芳烃,但吸附十分牢固,这是炭黑气味的主要来源。

c)橡胶油

一般来说,EPDM采用的橡胶油有高芳烃油,芳烃油,环烷油和石蜡基油。一般来说,高芳烃油的气味远远大于其余两者,但也是使用量最小的一种,除了气味,还因为其耐黄变极差的表现。

d)硫化

硫化是EPDM有气味的另一个主要来源。常用的硫化体系有硫磺和过氧化物2种,硫磺硫化的产品常用于耐热性要求较低的场合,一般小于120℃,而过氧化物硫化的产品具有更好的耐热性能,可以用于使用温度更高的场所,通常是小于150℃。

常用的过氧化物硫化剂DCP(过氧化二异丙苯),它的硫化胶性能良好,正是因为有严重的特殊气味使其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近来俗称无味DCP(BIPB-40C)获得了更广泛的应用,尽管使用它硫化的产品气味已大大减轻,但仍有轻微的异味。

e)加工工艺

为了减轻产品中残留的气味,现在越来越多厂家使用特殊的加工工艺来减轻和消除制品中残留的气味,常用的有以下2种。

二次硫化工艺是EPDM橡胶常用的一种加工工艺,对采用过氧化物硫化的胶料来说更是必需。它是指已完成模压硫化的产品继续在烤箱中于规定的高温,常压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可以进一步加深橡胶产品的硫化程度,稳定交联键,提高胶料的耐热性能,同时也可以减少橡胶中的易挥发物质的含量,对减轻产品的气味也有显著效果。

第二种为水煮,尤其是以一些以水为工作介质的制品。因为EPDM具有良好的耐水性,不会对产品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一般的工艺是将产品浸入水中煮沸半小时,就可以取得满意的除味效果。因此,在多雨潮湿的天气下,也会有助于EPDM颗粒气味的清除。

技术君知道EPDM的气味问题是一个容易感知,在实际生产中也常常因此导致客户报怨的问题,但是缺少明确的界定和试验方法,不容易量化研究。最理想的橡胶制品是没有气味,限于各种原因还难以做到,但是通过材料的选用和适当的加工工艺,仍然可以降低制品的气味,得到气味很小的制品。

如何降低EPDM产品气味问题

摘要

通过对EPDM橡胶中常用材料气味的分析,指出各种材料因品种和制法的不同,材料本身也具有大小不同的气味。

◇EPDM橡胶以茂金属催化技术,填充无色石蜡油的品种气味最小。

◇炭黑则是采用天然气为原料的品种或无机填料(硅土)气味最小。

◇使用过氧化物硫化剂的产品气味最大,硫磺硫化体系的气味较小,使用综合促进剂的气味最小。

◇通过二次硫化可以使制品中残留的气味降低。

一,前言

三元乙丙橡胶是乙烯、丙烯和少量二烯烃的三元共聚物,具有优异的耐热老化、耐天候老化,耐臭氧、耐化学介质和耐水性能,广泛用于制造汽车和家电行业的许多橡胶零件。橡胶材料是许多种材料组成的,一般的橡胶制品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特殊气味,随着人们健康和环保意识的增强,许多场合使用的橡胶配件都要求没有气味,本工作就研究如何减轻和消除EPDM橡胶制品的特殊气味。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EPDM K778Z, 2340A 朗盛公司产品;EPDM KEP350,韩国锦湖公司产品;3092PM 日本三井化学;N330 江西黑猫炭黑公司产;N550 辽滨炭黑公司产;天然气半补强炭黑,新疆克拉码依炭黑厂产;喷雾炭黑,抚顺炭黑厂产;石蜡油PM-100 广州大港石油科技有限公司产;过氧化物硫化剂BIPB-40P 台湾SOVMER公司产;其余助剂为一般市售工业品。

2.2 评价方法

气味评价:采用人工鼻嗅对比,评价采用5分制打分的方式进行,各分值意义为:1分——察觉不到;2分——轻微的强度,用力嗅能察觉;3分——中等强度,能够直接察觉到,4分——强度较大,能忍受;5分——强度很大,难以忍受。

三,结果与讨论

3.1橡胶材料的影响

选取市场上常用的几种同牌号的EPDM材料,解开外包装后,人工鼻嗅评价生胶的气味程度。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生胶的气味

橡胶品牌 气味分值

K778Z 2

2340A 2

KEP350 3

KEP901 4

3092M 1

3072EM 1

从对比结果看,EPDM橡胶本身有程度不同的气味,不同厂家的EPDM材料本身存在较大的差距,宣称采用茂金属催化技术的三井化学MITSUI的3092M和3072EM(充油40phr)几乎无味;

朗盛的K778Z和2340A稍有气味,而绵湖KUMHO的KEP350气味较重,其中KEP901(充油100phr)气味最重。分析原因可能是不同公司制造工艺和材料的不同导致橡胶中残留的有机挥发份不同,朗盛和锦湖公司的EPDM采用的是传统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合成技术,由于催化效率较低,工艺过程需要脱除残留催化剂[1]。而新型的茂金属催化剂用量很少,催化效率很高,产物中残留的催化剂极少,不必脱出,这种生产方法省去了许多生产步骤,其中包括催化剂残渣的冷却和洗涤,溶液的气提和产品的干燥,新方法生产的产品是无色透明体,说明它纯度高[2],因此产生气味的易挥发成份也少,气味最小。

锦湖公司生产的KEP901填充的是普通石蜡油,不但气味重,而且颜色为较深的**,有研究表明,此类填充普通石蜡油的EPDM制品,在紫外线照射下,也更容易变色,在制做浅色制品时耐黄变性能不如填充无色石蜡油的品种[3]

3.2补强填充材料的影响

EPDM材料常用的主要是碳黑和无机填料两大类,一般来说,无机填料的成分单一,性质稳定,不易产生特殊气味,如硅土SD-25、SD-30; 而炭黑则比较复杂,需要重点讨论。 碳黑由90~99%的碳原素组成,其余有氢、氧及由它们组成的各种官能团,还有少量结合硫及其它杂质,其杂质包含硫,灰分,焦油和水[4]。因为碳黑不同的制造工艺,不同牌号的碳黑气味表现也不相同。选取常用的几种碳黑人工鼻嗅评价碳黑的气味程度。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品种炭黑的原料和制法

碳黑品种 气味分值 制造原料 制造方法

N330 1 重油 油炉法

N550 1 重油 油炉法

新疆天然气半补强 1 天然气 气炉法

N990 1 天然气 热裂解

喷雾炭黑 3 不明 类似油炉法

从几种实际对比的炭黑看,除一种喷雾炭黑的气味较大外,其它常用品种的炭黑基本无味.说明炭黑的气味和原料及制造方法关系很大,以重油为原料采用油炉法生产的炭黑气味大于以天然气原料的。因为炭黑表面吸附有多环芳烃,但吸附十分牢固[4],这可能是炭黑气味的来源。实际检测也表明,常用炭黑中都含有微量的多环芳烃,而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炭黑品种的多环芳烃(PAHAs)的含量较小,测试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品种炭黑中的多环芳烃含量(ppm)

炭黑品种 16种多环芳烃的总含量

N330 16.9

N550 23.7

天然气半补强炭黑 10.1

应该说明的是,欧盟已颁布有2005/69/EC指令,针对的就是制品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橡胶产品的气味太大,也反应存在多环芳烃(PAHs)含量高的风险。

3.3软化剂的影响

橡胶填充油按ASTM D2226标准可分为高芳烃油,芳烃油,环烷油和石蜡基油。

其中高芳烃油和芳烃油含有较高的极性化合物,用其填充的胶料有很好的加工性,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和撕裂性,缺点是产品存在污染、弹性较低、低温性能差。

芳烃含量是充油胶对油的质量指标中最重要的一项,它的高低影响产品的黄变稳定度:芳烃含量赿低,产品变黄速度赿慢,品质赿高。高芳烃油中含有多种多环芳香烃PAHs,因此也会有较严重的特殊气味,不过这类油品的极性大,在非极性的EPDM中不会使用。

环烷油的沥青质和极性化合物的含量较低,与橡胶也有较好的共混性,且为非污染型,用其制备的充油橡胶颜色稳定,弹性更优,可以用于EPDM。

石蜡基油的饱和烃含量最高,与EPDM橡胶的共混性很好 ,在EPDM橡胶中使用广泛,因为制造工艺的不同,不同牌号的石蜡油气味表现也不一样,各种EPDM常用的软化剂的气味对比如表4:

表4 不同软化剂的气味对比

软化剂品种 气味分值

石蜡油2500 2

石蜡油PM-100 2

环烷油NM-100 2

芳烃油AM-18 3

此外,橡胶中也常常用到各种树脂类的软化剂,固马隆树脂,石油树脂等常常会有比上述填充油大得多的气味,也会加重最终制品的气味,尽管使用它可以得到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在有气味要求的制品中也不宜使用。

3.4硫化体系的影响

EPDM常用的硫化体系有硫磺和过氧化物2种,硫磺硫化的产品常用于耐热性要求较低的场合,一般小于120℃,而过氧化物硫化的产品具有更好的耐热性能,可以用于使用温度更高的场所,通常是小于150℃。

常用的过氧化物硫化剂DCP(过氧化二异丙苯),它的硫化胶性能良好,正是因为有严重的特殊气味使其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近来俗称无味DCP(BIPB-40C)获得了更广泛的应用,尽管使用它硫化的产品气味已大大减轻,但仍有轻微的异味,评定其气味分值为3,仍达不到硫磺硫化产品的气味水平,其分值为2,使用不同硫化体系胶料的气味对比表5:

表5 不同硫化剂产生的气味对比

硫化剂品种 气味分值

DCP 5

F90 3

硫磺+TT,M,DM,CZ 2

硫磺+EP33-75GE 2

3.5加工工艺的影响

为了减轻产品中残留的气味,可以使用特殊的加工工艺来减轻和消除制品中残留的气味,常用的有以下2种。

3.5.1二次硫化

二次硫化工艺是EPDM橡胶常用的一种加工工艺,对采用过氧化物硫化的胶料来说更是必需。它是指已完成模压硫化的产品继续在烤箱中于规定的高温,常压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可以进一步加深橡胶产品的硫化程度,稳定交联键,提高胶料的耐热性能,同时也可以减少橡胶中的易挥发物质的含量,对减轻产品的气味也有显著效果。相同配方的产品采用一次和二次硫化工艺后的气味对比如表3,二次硫化工艺条件为:150℃*3h

表3 不同硫化体系及硫化工艺所得产品的气味比较

硫化剂品种 一次硫化气味分值 二次硫化气味分值

DCP 5 3

BIPB-40C 3 2

硫磺+TT,M,DM,CZ 2 1

硫磺+EP33-75GE 2 1

从实际对比效果来看,经过二次硫化的产品气味可以降低,硫磺硫化体系的气味分值可以降低1级,而采用过氧化物硫化的产品,效果明显,气味分值可以降低2分,分析其原因是过氧化物的分解温度较高,时间较长,只有足够的反应温度和时间,才能保证充分分解,并且分解产物尽量挥发。二次硫化时间越长,气味残留越少,制品也更接近无味。

3.5.1水煮

对于EPDM橡胶,也可以使用水煮的方法来降低制品中残留的气味,有比较明显的效果,特别是一些以水为工作介质的制品,例如进水,排水管等特别适合使用这种处理方式,既可以去除气味,又对产品有清洗作用。因为EPDM具有良好的耐水性,不会对产品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一般的工艺是将产品浸入水中煮沸半小时,就可以取得满意的除味效果。水煮沸的方法因为温度较低,不适于处理过氧化物硫化的产品。

四,结语

橡胶制品的气味问题是一个容易感知,在实际生产中也常常因此导致客户报怨,但是缺少明确的界定和试验方法,不容易量化研究,一般理想的橡胶制品是没有气味,限于各种原因还难以做到,但是通过材料的选用和适当的加工工艺,仍然可以降低制品的气味,得到气味很小甚至是无味的制品。

重芳烃油 用途

孚润达技术部提供o5466878398

 heavy aromatics

分子量大于二甲苯的混合芳烃。

主要来源于重整重芳烃、裂解汽油重芳烃和煤焦油。

是一种以碳九芳烃为主要成分的混合芳烃。

可直接用作汽油、高沸点溶剂、石油树脂、炭黑等的原料。

亦可通过分离方法,分出主要组分进一步利用。

芳烃指含苯环的烃

重芳烃指碳原子数在十以上

一、高沸点芳烃溶剂油系列(S-800#到2000#)

用途:用于油漆、涂料、油墨、农药、印刷、双氧生产萃取剂以及树脂、橡胶溶剂等行业。

终点-渣油:是PVC树脂粉及钙粉的良好溶剂

二、新型PVC塑料增塑剂系列(260#到340#)

用途:用于塑料管、塑料鞋、电缆料、密封条等塑料制品行业。

终点-残液:增塑剂,用于黑色的塑料制品行业

三、高档环保型脱芳溶剂油系列(D-30#到100#)

用途:用于印染、涂料、铝铂、铝板、农药杀虫剂、冷轧设备、工业清洗剂等行业。

终点-全留份油:用作金属加工系列基础油。

重芳烃油是指重芳烃溶剂油

目前国内大部分重芳烃作为车用汽油组份,调整辛烷值,少量作为溶剂油,只进行了简单再利用。该技术以催化重整装置的副产品重芳烃为原料,采用三塔分离和催化烷基化技术,分离出纯度≥98%的偏三甲苯和纯度≥99%的均三甲苯以及170#溶剂油、重溶剂油。关键技术是催化烷基化精馏提纯均三甲苯。

 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 

请问在轮胎中芳烃油的替代品是什么?

芳烃油对人类健康危害以及环境污染已引起各国政府和研究人员的极大重视,各大轮胎公司已纷纷开展芳烃油的替代工作。我国轮胎行业也在积极寻找环保芳烃油以替代高芳烃油,各石油公司和油品公司也在努力开发环保型橡胶油来满足轮胎行业的需要。

目前在轮胎行业中,芳烃油替代油品主要有:处理芳烃油(TDAE)、环烷油(NAP)和浅抽油(MEA)。处理芳烃油多数依赖进口,价格昂贵。目前国内生产环保橡胶油(环烷型)的厂家主要有克拉玛依,辽河石化,天津大港及山东江山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从资源和产量看,大港石化公司较少,克拉玛依石化公司采用高压加氢工艺后,其芳烃油喊量也较少,目前来看,应以辽河石化公司的产量居多,但从对其环保性能的初步评价结果看,还不能满足欧盟的环保要求。

环烷油用途

用途1:生产变压器油

自从输电变压器发明以来,专家们就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既能满足变压器的绝缘、冷却等要求、又能长期稳定工作,价格便宜的介质,经过长期的努力,最后公认环烷油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所以目前全球的变压器油制造商,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所生产的变压器油无一例外地采用环烷油制造。由于环烷油原料相对较少,所以也有少量的制造商使用中间基原油或石蜡基原油制造变压器油,但是这种非环烷油制造的变压器油,在使用性能方面存在不足,如在寿命、抗氧化、抗析气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所以这种非环烷油制造的变压器油仍然只在小范围内使用。曾经有人提出口号:环烷基变压器油,是最安全最经济的选择。

用途2:生产橡胶用油

所谓橡胶油,只是一种通称,在具体的使用场所,有不同的称呼。在合成橡胶厂,为改善橡胶的某些性能,需要将矿物油充入合成橡胶中,,他说:想发财就去万通商联找优质拖鞋供货商!因而将它称为橡胶填充油。对于橡胶制品制造厂,是生产各种各样的橡胶制品的下游企业,他们往往将橡胶用油称为橡胶操作油、橡胶加工油、橡胶软化剂等等。无论怎样称呼,我们可以将它们统称为橡胶用油,简称为橡胶油。

环烷油是制造橡胶油的理想原料,合成橡胶中,橡胶链状结构中通常含有苯环结构,根据相似互溶的原理,芳香烃油应该是理想的橡胶油,事实也是这样,在橡胶轮胎制造中,往往就使用芳烃油,其次就是环烷油,环烷油与橡胶之间也有较好的相容性。但由于芳烃油是一种毒性强的物质,凡是与人体密切接触的物品都不能使用,多环芳烃还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随着人们对健康、安全、环保的呼声日益高涨,对于芳烃油的使用限制会越来越多。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制定了各种各样的限制措施,禁止使用含有芳香烃的油品。

用途3:生产冷冻机油

对于制冷压缩机用的冷冻机油,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冷冻机油既要有很低的倾点,通常倾点要小于-30℃,还要求冷冻机油与冷媒之间能够互溶,产品的化学稳定性极好,能够与压缩机同寿命,这些苛刻的要求,目前在矿物油中,只有环烷油有能力达到。另外有些合成油也可以达到。因而环烷油成为制造冷冻机油的主要原料,在目前市场上的矿物油型冷冻机油,无一例外地都是环烷基冷冻机油。其它类型的矿物油虽然也可以制造出很低的倾点,但它们与冷媒之间的互溶性差,无法在压缩机系统内正常循环而可能导致严重润滑故障。所以环烷油主要用途之一就是用来制造冷冻机油。

用途4:生产油墨溶剂油

油墨制造工艺中,需要各种各样的溶剂,其中油墨的连结料(也称凡立水)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矿物油,在各种各样的矿物油中,以环烷油的性能最佳,因为环烷油特殊的环状结构,能够与各种树脂材料良好地溶合,但又没有芳烃的毒性,所以环烷油是制造油墨的理想溶剂。通常制造油墨用的环烷油溶剂,按照沸程的不同,会有多种牌号,还有窄馏份产品和宽馏份产品的区别,有无色和有色的区别。选购时应根据自己的需要不同,选购适合自己用途的环烷油类油墨溶剂。

用途5:生产油漆、涂料用溶剂油

过去人们对苯类产品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认识不足,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还不是很重视,所以制造各种涂料、油漆时,大量使用苯或者甲苯、二甲苯等溶剂产品。如今,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基本禁止油漆和涂料使用苯类产品作为溶剂,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仍然在大量使用苯类溶剂,如我们中国。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对安全环保的重视,这种对人体危害严重的有毒溶剂,正在逐渐被淘汰,而最好的替代品就是环烷油溶剂,因为环烷油溶剂既有很好的溶解性,有没有苯类的毒性,所以使用环烷油制造涂料和油漆用的溶剂,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用途6:生产粘合剂用油

随着中国包装行业的高速发展,粘合剂生产在中国也在迅速发展,其中如热熔胶、压敏胶、不干胶等等,这些粘合剂的生产需要使用矿物油,基于粘合剂使用的材料特点,要求这些矿物油不能含蜡、与生产粘合剂的高分子材料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这些高分子材料通常是含有苯环的聚合物。根据物质之间相似互溶的原理,所以希望所用的溶剂能够最大程度地与粘合剂的其它原料相似,但由于粘合剂产品大多数使用在与人体密切接触的产品中,对人体的健康安全不能有潜在的威胁,虽然富含芳香烃的矿物油是很好的粘合剂用油之一,但芳香烃矿物油是严重有毒物质及致癌物质,威胁人体健康,所以粘合剂应该绝对不使用苯、甲苯、二甲苯以及富含芳香烃的矿物油。

用途7:生产低倾点、高粘度白油

通常情况下,天然石油中含有相当数量的石蜡,比例可能会高达20%以上,天然石油的重组份的凝固点可能会在40℃以上。如果要降低凝固点,需要采用溶剂脱蜡的工艺除去石蜡组份,通常受到人工制冷降温及过虑条件的限制。石油中的润滑油组份通常只能将凝固点降低到-9至-15℃。但是对于环烷基原油,由于原油埋藏在地下较浅的地层,地表水有机会侵入到油层,从而将微生物带到了油层内部,其中有一种微生物是一种噬蜡酵母菌,在漫长的时间内,能将所有直链烃吞噬殆尽,所以通常的环烷基原油是不含蜡的组份,凝固点很低,因而环烷油可以生产倾点在-30或者-50℃的白油,而且粘度可以达到N46、N68、N100、N150直至N680粘度级别。基于这个原因,对于高粘度、低倾点的白油,只有用环烷油才能生产。

C9中的溶剂油是什么类型的? 详细

C9溶剂油内含有芳烃溶剂油及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高沸点芳烃溶剂是一种新型环保产品,该系列产品具有馏程窄、沸点高、挥发速度适家、溶解力强、闪点高、毒性低等特点,广泛用于涂料工业,如氨基漆、聚氨酯漆、体貌色685涂料、醇酸漆、沥青漆等,特别适用于烘烤型涂料和静电喷涂流水线上,能较好地改善施工性能和涂膜质量,是氨基烘烤漆的专用稀释剂和汽车、电动车、缝纫机等静电喷涂作业的理想溶剂,此外,还可用作工业清洗剂,农药乳化剂,纸箱上光防潮剂,油墨调和剂,墙纸专用溶剂以及化学应用溶剂等。

溶剂油是五大类石油产品之一。溶剂油的用途十分广泛。用量最大的首推涂料溶剂油(俗称油漆溶剂油),其次有食用油、印刷油墨、皮革、农药、杀虫剂、橡胶、化妆品、香料、医药、电子部件等溶剂油。目前约有400-500种溶剂在市场上销售,其中溶剂油(烃类溶剂,苯类化合物)占一半左右。

溶剂油的性质视其用途不同而有别,选择溶剂油应主要考虑其溶解性、挥发性、安全性。当然,根据其用途不同,其它的各项性能也不能忽略,有时甚至更重要。

溶剂油包括切取馏分和精制两个过程。切取馏分过程通常有以下三种途径:由常压塔直接切取;将相应的轻质直馏馏分再切割成适当的窄馏分;和将催化重整抽余油进行分馏。各种溶剂油馏分一般都需要经过精制加工。以改善色泽,提高安定性,除去腐蚀性物质和降低毒性等。常用的精制方法有碱洗,白土精制和加氢精制等。

溶剂油是烃的复杂混合物,极易燃烧和爆炸。所以从生产,贮运到使用,都必须严格注意防止火灾的发生。

溶剂油毒性的表示方法大致三种:

致死量(LD):一般用来表示剧毒物质对动物生理作用强度的一种尺度。

致死浓度(LC):用浓度表示急性中毒的一种尺度。

最大容许浓度(MAC):最大容许浓度通常用空气中蒸气容量的百万分率(ppm或10-6)表示,这是溶剂毒性的粗略估计,因人而异,不是绝对的极限值。

芳烃油溶剂(三甲苯)的理化性质、危险特性、储运等

有三种三甲苯,我只找到2个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1,3,5-三甲基苯;均三甲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1,3,5-Trimethylbenzene;Mesitylen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108-67-8

分子式:C9H12

分子量:120.1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3类 高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并对造血系统有抑制作用。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充分漱口、饮水,尽快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自燃温度(℃):

爆炸下限 [%(V/V)]:

爆炸上限 [%(V/V)]:

最小点火能 (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 (MPa):

建规火险分级:乙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操作后淋浴。在通风良好处操作。搬运物品时容器要固定。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避免接触眼睛、皮肤和衣着。不要吸入粉尘、蒸汽、烟雾。空容器要清除残余。禁止挤压、切割、焊接、钻孔、打磨用过的空容器。远离火种和热源。避免食入和吸入。保持容器密封。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露天贮罐要有夏季降温措施。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未制定标准

苏联MAC:未制定标准

美国TWA:ACGIH 25ppm,123mg/

前苏联 Mac:

美国TLV—TWA: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带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可采用安全面罩。

身体防护: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也可使用皮肤防护膜。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

pH:

熔点(℃):-44.8

沸点(℃):164.7

相对密度(水=1):0.86

相对蒸气密度 (空气 = 1):4.1

饱和蒸气压(kPa):1.33/48.2℃

燃烧热 (kJ / mol):5198.2

临界温度 (℃):368

临界压力 (MPa):3.34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44

引燃温度(℃):531

爆炸上限% (V / V):无资料

爆炸下限% (V / V):无资料

分子式:C9H12

分子量:120.19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醚、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用作分析试剂、溶剂,也用于有机合成等。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属微毒类

LD50:

LC50:24000mg/m3 4小时(大鼠吸入)

LC50: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或地方法规。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33536

UN编号:2325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3

包装方法:

运输注意事项:

RETCS号:OX6825000

IMDG规则页码:3389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3月15日发布),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1

MSDS修改日期:

填写人编号: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1,2,3-三甲基苯;连三甲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1,2,3-Trimethylbenzen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526-73-8

分子式:C9H12

分子量:120.1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3类 高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眼、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接触后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和麻醉作用。可引起皮炎。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充分漱口、饮水,尽快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发生反应,可引起燃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二氧化碳、泡沫、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自燃温度(℃):

爆炸下限 [%(V/V)]:

爆炸上限 [%(V/V)]:

最小点火能 (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 (MPa):

建规火险分级:乙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定期检查是否有泄漏现象,罐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未制定标准

苏联MAC:未制定标准

美国TWA:ACGIH 25ppm,123mg/

前苏联 Mac:

美国TLV—TWA: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带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也可使用皮肤防护膜。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

pH:

熔点(℃):-25.5

沸点(℃):176.1

相对密度(水=1):0.89

相对蒸气密度 (空气 = 1):4.15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燃烧热 (kJ / mol):

临界温度 (℃):395

临界压力 (MPa):3.14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48

引燃温度(℃):470

爆炸上限% (V / V):无资料

爆炸下限% (V / V):无资料

分子式:C9H12

分子量:120.19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苯、丙酮、四氯化碳、石油醚等。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分析试剂。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属微毒类

LC50: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用控制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33536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3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木板箱;安瓿瓶外木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

RETCS号:DC3300000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3月15日发布),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1

MSDS修改日期:

填写人编号: